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精选14篇)由网友“unn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设置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和有关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本课着重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几次涉及到,但侧重于使学生懂得,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爱他们。本课在过去的基础上,从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概括,使之比较系统,并有新的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此外,本课还增加了友爱兄弟姐妹的内容。
(二)设置本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往往对父母长辈的。心意不理解,对父母长辈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长辈缺少礼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从而与父母长辈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又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本课一开头的引言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课文开头首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只有相亲相爱,家庭才能和睦;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接着讲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教材简要地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父母长辈以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二是父母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对第二点,教材点出它包括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几方面。通过对第二点的阐述和设置的一个栏目,使学生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明白了以上两点理由,学生也就懂得了敬爱父母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2.怎样以实际行动敬爱父母长辈。这里讲了三个方面。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强调:父母长辈和自己说话要认真地听,离开家或回到家时要主动热情地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2)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对此,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还举了北京市一个少年的例子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体贴父母长辈。
(3)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教材既讲了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又讲了如果对父母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但是必须采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教材中所配的两幅漫画和所举的赵明的例子,都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当我们与父母长辈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在讲赵明的例子时,设了一个小栏目,目的是强化这一点。
考虑到有些同学的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本课在最后讲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还要友爱兄弟姐妹,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四)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五)课文后的练习部分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通过讲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以加深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
第二个栏目“讨论”,有三道题。通过讨论第1题,使学生明白:一是父母长辈由于年长、社会经验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二是父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他们好。通过讨论第 2题,强化课文中讲的从三个方面敬爱父母长辈的基本要求。第3题可能是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谈真实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第三个栏目“评议”,列出了两个说法。通过对这两个说法进行评议,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对,做子女的不应当照办,而应该指出来,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设计这道题是为了防止对“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成绩好只是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孝敬父母长辈,要全面地做到教材中讲的几个方面。设计这道题是有针对性的,不少学生都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算是孝敬父母长辈了,需要把这种想法纠正过来。
第四个栏目“思考”,提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绝大多数学生会遇到其中的一两项。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事例
第十一课 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手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十课《为家庭和睦尽力》,知道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我们都必须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和睦呢?(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当好家庭小主人)
对,要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一课《敬爱父母长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2页,齐读课题。
篇2: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
1.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怎样做才算是敬爱父母长辈呢?(出示幻灯片:“思考”)
板书:
2.我们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呢?
(l)我们的父母长辈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你们谁愿意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2)父母长辈也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父母长辈是怎样关心你成 长的?哪些事情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幻灯片)敬爱父母长辈,也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3.我们应该怎样敬爱父母长辈?(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2)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有礼貌
要关心、体贴和照顾
接受教导
(1)大家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哪一条讲了这方面的内容吗?(出示幻灯片: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2)怎样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3)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A一位学生讲课文中北京少年体贴父母长辈的感人故事,然后学生谈感想。
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4)我们为什么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A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提吗?为什么?
B如果在一些事上与父母长辈有分歧,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3)学生同桌讨论回答。
C欣赏小品问。品:课文中赵明的故事),学生欣赏时应注意赵明是怎样做的。
D刚才赵明被父母错怪时,他在想什么?如果赵明受不了委屈,顶撞爸爸妈妈,结果会怎样?
E这个小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我们要怎样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5.小结:通过学习《敬爱父母长辈》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说一说”)请学生谈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
2.(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议一议”)请学生谈看法。
3.(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想一想”)请学生谈做法。
4.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5.布置作业:写一篇夸爸爸妈妈的文章,下周召开“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
6.齐唱《只要妈妈露笑脸》这首歌,把它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在歌曲尾声处)教师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愿你们的爸爸笑容常在,愿你们的妈妈笑口常开,愿同学们的孝心永存!”
板书设计
篇3: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设置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和有关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本课着重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几次涉及到,但侧重于使学生懂得,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爱他们。本课在过去的基础上,从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概括,使之比较系统,并有新的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此外,本课还增加了友爱兄弟姐妹的内容。
(二)设置本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往往对父母长辈的。心意不理解,对父母长辈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长辈缺少礼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从而与父母长辈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又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本课一开头的引言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课文开头首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只有相亲相爱,家庭才能和睦;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接着讲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教材简要地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父母长辈以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二是父母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对第二点,教材点出它包括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几方面。通过对第二点的阐述和设置的一个栏目,使学生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明白了以上两点理由,学生也就懂得了敬爱父母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2.怎样以实际行动敬爱父母长辈。这里讲了三个方面。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强调:父母长辈和自己说话要认真地听,离开家或回到家时要主动热情地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2)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对此,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还举了北京市一个少年的例子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体贴父母长辈。
(3)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教材既讲了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又讲了如果对父母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但是必须采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教材中所配的两幅漫画和所举的赵明的例子,都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当我们与父母长辈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在讲赵明的例子时,设了一个小栏目,目的是强化这一点。
考虑到有些同学的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本课在最后讲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还要友爱兄弟姐妹,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四)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五)课文后的练习部分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通过讲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以加深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
第二个栏目“讨论”,有三道题。通过讨论第1题,使学生明白:一是父母长辈由于年长、社会经验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二是父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他们好。通过讨论第 2题,强化课文中讲的从三个方面敬爱父母长辈的基本要求。第3题可能是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谈真实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第三个栏目“评议”,列出了两个说法。通过对这两个说法进行评议,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对,做子女的不应当照办,而应该指出来,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设计这道题是为了防止对“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成绩好只是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孝敬父母长辈,要全面地做到教材中讲的几个方面。设计这道题是有针对性的,不少学生都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算是孝敬父母长辈了,需要把这种想法纠正过来。
第四个栏目“思考”,提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绝大多数学生会遇到其中的一两项。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事例
第十一课 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敬爱父母长辈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手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十课《为家庭和睦尽力》,知道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我们都必须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和睦呢?(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当好家庭小主人)
对,要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一课《敬爱父母长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2页,齐读课题。
板书:十一敬爱父母长辈
1.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怎样做才算是敬爱父母长辈呢?(出示幻灯片:“思考”)
板书:
2.我们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呢?
(l)我们的父母长辈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你们谁愿意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2)父母长辈也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父母长辈是怎样关心你成 长的?哪些事情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幻灯片)敬爱父母长辈,也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3.我们应该怎样敬爱父母长辈?(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2)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有礼貌
要关心、体贴和照顾
接受教导
(1)大家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哪一条讲了这方面的内容吗?(出示幻灯片: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2)怎样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3)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A一位学生讲课文中北京少年体贴父母长辈的感人故事,然后学生谈感想。
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4)我们为什么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A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提吗?为什么?
B如果在一些事上与父母长辈有分歧,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3)学生同桌讨论回答。
C欣赏小品问。品:课文中赵明的故事),学生欣赏时应注意赵明是怎样做的。
D刚才赵明被父母错怪时,他在想什么?如果赵明受不了委屈,顶撞爸爸妈妈,结果会怎样?
E这个小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我们要怎样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5.小结:通过学习《敬爱父母长辈》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说一说”)请学生谈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
2.(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议一议”)请学生谈看法。
3.(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想一想”)请学生谈做法。
4.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5.布置作业 :写一篇夸爸爸妈妈的文章,下周召开“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
6.齐唱《只要妈妈露笑脸》这首歌,把它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在歌曲尾声处)教师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愿你们的爸爸笑容常在,愿你们的妈妈笑口常开,愿同学们的孝心永存!”
板书设计
篇4: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设置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和有关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本课着重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几次涉及到,但侧重于使学生懂得,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爱他们。本课在过去的基础上,从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概括,使之比较系统,并有新的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此外,本课还增加了友爱兄弟姐妹的内容。
(二)设置本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往往对父母长辈的。心意不理解,对父母长辈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长辈缺少礼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从而与父母长辈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又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本课一开头的引言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课文开头首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只有相亲相爱,家庭才能和睦;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接着讲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教材简要地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父母长辈以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二是父母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对第二点,教材点出它包括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几方面。通过对第二点的阐述和设置的一个栏目,使学生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明白了以上两点理由,学生也就懂得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2.怎样以实际行动。这里讲了三个方面。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强调:父母长辈和自己说话要认真地听,离开家或回到家时要主动热情地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2)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对此,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还举了北京市一个少年的例子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体贴父母长辈。
(3)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教材既讲了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又讲了如果对父母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但是必须采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教材中所配的两幅漫画和所举的赵明的例子,都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当我们与父母长辈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在讲赵明的例子时,设了一个小栏目,目的是强化这一点。
考虑到有些同学的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本课在最后讲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还要友爱兄弟姐妹,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四)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五)课文后的练习部分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通过讲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以加深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
第二个栏目“讨论”,有三道题。通过讨论第1题,使学生明白:一是父母长辈由于年长、社会经验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二是父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他们好。通过讨论第 2题,强化课文中讲的从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3题可能是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谈真实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第三个栏目“评议”,列出了两个说法。通过对这两个说法进行评议,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对,做子女的不应当照办,而应该指出来,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设计这道题是为了防止对“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成绩好只是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孝敬父母长辈,要全面地做到教材中讲的几个方面。设计这道题是有针对性的,不少学生都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算是孝敬父母长辈了,需要把这种想法纠正过来。
第四个栏目“思考”,提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绝大多数学生会遇到其中的一两项。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事例
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1.产生的感情。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手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十课《为家庭和睦尽力》,知道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我们都必须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和睦呢?(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当好家庭小主人)
对,要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一课,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2页,齐读课题。
板书:十一
1.自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怎样做才算是呢?(出示幻灯片:“思考”)
板书:
2.我们为什么要呢?
(l)我们的父母长辈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你们谁愿意说说爸爸妈妈的工作情况?
(2)父母长辈也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父母长辈是怎样关心你成 长的?哪些事情给你的印象最深?
(3)(出示幻灯片),也就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传统美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3.我们应该怎样?(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2)学生讨论归纳。
板书:有礼貌
要关心、体贴和照顾
接受教导
(1)大家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哪一条讲了这方面的内容吗?(出示幻灯片: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2)怎样做才是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3)我们为什么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A一位学生讲课文中北京少年体贴父母长辈的感人故事,然后学生谈感想。
B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
(4)我们为什么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
A我们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提吗?为什么?
B如果在一些事上与父母长辈有分歧,应该怎么做?(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讨论”3)学生同桌讨论回答。
C欣赏小品问。品:课文中赵明的故事),学生欣赏时应注意赵明是怎样做的。
D刚才赵明被父母错怪时,他在想什么?如果赵明受不了委屈,顶撞爸爸妈妈,结果会怎样?
E这个小品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我们要怎样和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5.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说一说”)请学生谈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
2.(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议一议”)请学生谈看法。
3.(出示幻灯片:练习中的“想一想”)请学生谈做法。
4.教师总结,提出要求。
5.布置作业 :写一篇夸爸爸妈妈的文章,下周召开“夸夸我的爸爸妈妈”主题班会。
6.齐唱《只要妈妈露笑脸》这首歌,把它献给亲爱的爸爸妈妈。(在歌曲尾声处)教师富有激情地说:“同学们,愿你们的爸爸笑容常在,愿你们的妈妈笑口常开,愿同学们的孝心永存!”
板书设计
篇5:敬爱父母长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关系。
2.懂得少年儿童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3.明确应怎样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情感:
篇6:敬爱父母长辈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手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第十课《为家庭和睦尽力》,知道促进家庭和睦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我们都必须为家庭和睦尽一份力。那么,作为一名少年儿童,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家庭和睦呢?(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当好家庭小主人)
对,要使家庭生活幸福美满,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十一课《敬爱父母长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52页,齐读课题。
篇7:敬爱父母长辈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
2.关心、体贴、照顾父母长辈。
3.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的矛盾。
4.与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设置本课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姐妹”,“正确处理与长辈之间的关系”等教学内容和有关基本要求。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重要的道德规范,本课着重讲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几次涉及到,但侧重于使学生懂得,父母长辈养育了我们,我们应当敬爱他们。本课在过去的基础上,从建立相亲相爱、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概括,使之比较系统,并有新的发展,特别是阐述了如何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的关系。此外,本课还增加了友爱兄弟姐妹的内容。
(二)设置本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但他们却不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往往对父母长辈的。心意不理解,对父母长辈的健康不关心,对父母长辈缺少礼貌,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像过去那样尊重父母长辈的意见,从而与父母长辈发生一些矛盾,这时又不能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因此,很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三)本课一开头的引言起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本课所要讲述的主要问题的作用。
课文开头首先指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只有相亲相爱,家庭才能和睦;建立相亲相爱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长辈。接着讲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教材简要地说明了两点理由:一是父母长辈以勤恳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二是父母长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大量心血。对第二点,教材点出它包括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道德上几方面。通过对第二点的阐述和设置的一个栏目,使学生从亲身感受中激发出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明白了以上两点理由,学生也就懂得了敬爱父母长辈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
2.怎样以实际行动敬爱父母长辈。这里讲了三个方面。
(1)对父母长辈有礼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行为实际,强调:父母长辈和自己说话要认真地听,离开家或回到家时要主动热情地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2)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对此,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还举了北京市一个少年的例子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体贴父母长辈。
(3)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教材既讲了要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又讲了如果对父母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但是必须采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教材中所配的两幅漫画和所举的赵明的例子,都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当我们与父母长辈发生矛盾时该怎么做。在讲赵明的例子时,设了一个小栏目,目的是强化这一点。
考虑到有些同学的家里还有兄弟姐妹,本课在最后讲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关系,还要友爱兄弟姐妹,并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四)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五)课文后的练习部分有四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述说”,通过讲一些孝敬父母长辈的事例,以加深理解本课所阐述的观点。
第二个栏目“讨论”,有三道题。通过讨论第1题,使学生明白:一是父母长辈由于年长、社会经验多,看问题比较全面、正确;二是父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特别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他们好。通过讨论第 2题,强化课文中讲的从三个方面敬爱父母长辈的基本要求。第3题可能是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而且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要鼓励学生谈真实看法,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第三个栏目“评议”,列出了两个说法。通过对这两个说法进行评议,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第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如果父母说的话不对,做子女的不应当照办,而应该指出来,当然要注意方式方法。设计这道题是为了防止对“接受父母长辈的教导”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个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考试成绩好只是孝敬父母长辈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孝敬父母长辈,要全面地做到教材中讲的几个方面。设计这道题是有针对性的,不少学生都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试取得好成绩就算是孝敬父母长辈了,需要把这种想法纠正过来。
第四个栏目“思考”,提出“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这里所列举的几种情况,绝大多数学生会遇到其中的一两项。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尊敬父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
教法建议
本课的教学要点。
激发学生对父母长辈的敬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学中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敬爱父母长辈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对第二个方面的原因,要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从而认识到应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们。
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父母长辈的矛盾,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由于做到这一点有一定难度,所以也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讲这个问题时,一方面要说明,在家里所有成员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孩子,如果对父母长辈有意见,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来;另一方面要说明,家里毕竟有长辈、晚辈之分,因此,作为孩子又必须尊敬父母长辈。要充分利用赵明的例子,再补充一些例子来教育学生。如果能找到本校本班的例子,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事例
篇8:敬爱父母长辈倡议书
人头顶天。家里老人是天。只顾儿女,不顾老人,是把天踩到脚底下,那叫天翻地覆,可要有灾了。所以一定要先孝敬老人。
丈夫好,你要孝敬公婆,感恩他们对丈夫的抚养教育,让你有一个好的男人可以依靠。
丈夫不如意,你更要孝敬公婆,补丈夫的孝道。丈夫不懂事,公婆一定受苦很多,操心很多。所以,更要善待公婆,替丈夫补孝道。丈夫有福,你才能好,家才能好。孝道是百善之首,尽孝才能有福。当然,孝道里也包含对丈夫的体贴关怀,处理好夫妻关系,让老人省心。
妻子好,你要孝敬岳父岳母,感恩他们教育好的女儿,给你做好的内助。
妻子不满意,你也要孝敬岳父岳母,补妻子的孝道。妻子有缺点,岳父岳母最操心。所以,要更多对岳父岳母尽孝,补妻子的孝道,让她减少业障,有福气。这样,才会有好的孩子。家庭才会兴旺。当然,孝道里有善待妻子,包容妻子。让岳父岳母放心。
任何情况不可以责怪老人,天下没有不是的老人。对老人唯有感恩,尽孝。
忏悔自己做错的地方,尽量改善。
坚持学习传统文化,学佛,吃素,行善,道德。
戒杀吃素,珍爱生命,长养慈悲心,保护生态和环境,过爱心的永续的生活。
祝福每一个人都觉悟,每一个家庭都幸福。
感恩上帝,感恩佛陀,感恩一切圣贤,感恩弘扬传统文化的老师。
篇9:思品教案
思品教案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恶习。 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较为清楚地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自觉远离这些不良习惯。 难点:区分少量饮酒与酗酒、网上学习和泡网吧之间的区别。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有一句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说好的习惯对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令我们终身受益!(出示课题“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但是在我们身边也有不良习惯,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少年容易染上一些不良习惯。为了自己的健康,让我们一起远离这些不良习惯,并勇敢地向这些恶习宣战吧! 你知道有哪些不良习惯呢?(主要是抽烟、酗酒和泡网吧等几种。)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抽烟这个不良习惯。 二、具体了解吸烟。 1、了解吸烟的危害 (1)、课件出示: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约有300万人,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 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审判台:列举烟的N条罪状 香烟中有这么多有害物质,那香烟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呢?请你先读课本,我们来进行一次模拟审判,一人表演香烟,其他请一位同学来演法官,审判香烟!(道具:准备几个大的用纸做巨型香烟) 活动:先小组合作,准备模拟审判, “烟”摆中间,结合课文,展示审判过程。准备完后在全班交流。选择几个小组进行审判展示。 师小结:吸烟有这么多害处,吸烟真可怕! (3)了解一支烟中的有毒物质 吸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危害呢?谁知道一支烟中含有多少有害物质?出示: 一支烟所含有毒物质及其对身体影响 有毒物质 含量 危害(易患) 焦油 30毫克 慢性支气管炎 尼古丁 3毫克 肺气肿 一氧化碳 18毫克 冠心病、脑中风 苯并蓖 31毫克 胃十二指肠溃疡 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畅谈感受。 老师小结:有数据显示: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而青少年吸烟后果就更严重了,青少年的抵抗力弱,吸烟会发生短时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思维能力受到影响;普遍出现咳嗽、多痰,有些青少年还出现呼吸短促的现象,对后期有很大的影响。 2、分析青少年吸烟的原因 看来,吸烟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那为什么有些青少年儿童还要学着吸烟呢?(学生谈想法,畅所欲言。) 总结:青少年吸烟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好奇模份心理;虚荣心理;夸耀攀比心理;消愁心理;对烟的错误认识等等。 出示: 中学生吸烟原因 所占比重 自身 因素 A、谈过瘾,追求“时髦”与虚荣心 40% B、成绩不理想带来烦恼 12% 家庭 因素 A、家长经常吸烟带来不良影响 8% B、家庭关系不和睦或缺少父母关爱 5% 社会 因素 A、多社会不良少年影响被迫参与吸烟 25% B、盲目模仿某电影名人 10% 3、知识窗:了解世界无烟日 吸烟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了,有谁知道“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 (5月31日) 我们除了要了解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还要了解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什么?谁知道? 例如:1988年:要烟草还是要健康,请您选择;1990年:青少年不要吸烟; :在无烟草环境中成长;:戒烟。篇10:思品教案-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同学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作为子女,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讲述故事:《关心、体贴父母的梁新》
(1)故事第一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会这样想?
小结:是啊,当梁新得知妈妈生病时,在生活上给妈妈以关心。如去医院看望妈妈,让爸爸给妈妈做她爱吃的鱼,为妈妈挑鱼刺,等等。因为他觉得这是体贴、照顾妈妈的最好表现。
板书:在生活上给父母以关心
(2)故事第二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结:当梁新看到妈妈因病痛而伤心时,主动安慰妈妈,还给妈妈送上生日礼物,在精神上给妈妈以安慰。这也是对父母关心、体贴的表现。
出示板书: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
(3)故事第三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是怎样给妈妈增添快乐呢?
小结:为了让妈妈高兴,梁新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给妈妈以快乐,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真挚的爱。
板书:以学习成绩给父母添快乐
(4)从刚才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教育呢?(齐读板书内容。)
2.补充内容,加深理解。
关心体贴父母,给父母以真挚的爱,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涌现出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1)播放传统美德故事录像《黄香温席》。
思考:黄香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黄香用自己的体温去捂暖父母的被窝;炎热的夏天,黄香用扇子将父母所睡的席于扇凉。这样的孝心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2)接下来,请大家读读《陈毅元帅孝敬母亲》的故事。读后,请大家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3)出示唐朝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诵读这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尤其是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意味深长、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小草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对于春天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有感情地齐读这首古诗。)
(4)同学们,有关孝敬父母的诗词、古语、名言有很多,你们能说几句吗?(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关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理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发扬光大。
三、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在我们班中也有孝敬父母的好队员,我们来夸一夸吧(可运用多种形式)。
1.交流孝敬父母的感人事例。
2.给这些队员颁发“孝敬章”(播放音乐)。
四、行为辨析,指导实践。
获得“孝敬章”的同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1.投影出示“议一议”中的三道辨析题,下面大家来议一议,这些说法、想法对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参加辩论。
小结:通过刚才的辨析讨论,我们懂得要从小学会关心、体谅父母,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五、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父母献上一份爱,就要处处关心、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力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今天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最近你的父母有什么需要和要求,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最后,老师愿每一位同学能给自己的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播放歌曲《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板书设计
六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篇11:思品教案-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2.知道作为子女要关心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心情。
情感:
1.以关心体贴父母、能给父母带来欢乐而高兴。
2.看到父母心情不好或生病,感到不安和担心。
行为:
1.努力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能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3.能够承担家务,分担父母辛劳。
4.父母伤病时尽力照顾。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三个年级段都要进行。低年级侧重教育学生要尊敬父母,听父母的话;四年级侧重了解、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关心、体贴父母;六年级则是在原教育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并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现在的小学生,比较多的是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他们把父母对自己的爱看成是应该的,不知道父母也需要得到关心、照顾。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培养爱的情感应该从爱父母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是不可能去爱别人,更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
因此,有必要反复向学生进行爱父母的教育。当然,不同年级,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这一教育的层次性应有所区别。本课就是教育学生不仅要“知恩”,还应该学会“报恩”。对于四年级学生讲,就是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关心父母的健康,以自己良好的行为给父母带来欢乐。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与上一课紧密相联,重点是在学生理解父母的基础上,侧重于子女对父母的回报。
2.本课难点是大多数学生平时不太关心父母的愿望和需要,对父母缺乏理解。因此,学生要做到关心体贴父母不易落到实处。教学时,可以以了解父母作为突破口,进而启发学生如何去关心、体贴父母。
本课以“说一说”的形式导入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父母的了解情况,父母的生日、工作和辛劳。这样导入 是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不少学生虽然每天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但对父母的情况不一定知道,特别是父母的辛劳,即使学生看到了,也很少去体会。通过“说”,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生日、爱好全都知道,而不知道父母的?这样导入 新课,学生更易信服。
课文以梁新的事例说明观点。全课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作为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师可承接上节课所讲的内容,进行讲解。
第二部分叙述了梁新关心、体贴父母的故事。教师应从故事中帮助学生认识三点。
1.当梁新得知妈妈生病时,在生活上给妈妈以关心。如去医院看望妈妈,让爸爸给妈妈做爱吃的鱼,为妈妈择鱼刺等等。
2.当梁新看到妈妈因病痛而伤心时,在情感上给妈妈以安慰。如主动安慰妈妈,妈妈过生日时给妈妈礼物。
3.为了让妈妈高兴,梁新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给妈妈以欢乐。
教师在讲课时注意通过事例进行概括和总结。
第三部分向学生提出要求,要理解父母的心情,关心、体贴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法建议
1.讲解课文时,要抓住梁新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进行分析阐述,使学生从梁新的事例中,理解作为子女应该怎样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在讲解课文后,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的父母有哪些需要和要求,自己作为子女能够给父母什么关心、帮助和安慰,让学生谈谈自己应该又才父母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3.本课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出行为要求。四年级学生总的讲还是处在需要别人照顾的年龄段,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体贴,更多的是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给父母带来欢乐,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父母的辛劳。因此,所提要求要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宜过高。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六课 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思。
2.知道作为子女,要关心、体贴父母,了解父母的心情。
情感:
1.以关心、体贴父母,能给父母带来欢乐而高兴。
2.看到父母心情不好或生病,感到不安和担心。
行为:
1.努力做到关心、体贴父母。
2.能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3.能够承担家务,分担父母辛劳。
4.父母伤病时尽力照顾。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激情揭题。
1.同学们,你们每天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请你们说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高兴?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生气?
你的哪些行为使父母伤心?
你的什么事情使父母着急?
(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看到,当你有了成绩或取得进步时,会使父母感到高兴;当你有了缺点或错误时,会使父母生气;当你的言行刺伤父母的心时,会使他们感到伤心;当你得了病或退步时,会令你的父母着急……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啊!那么,作为子女如何为父母献上一份爱呢?
2.揭题:六 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同学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他们的恩情是永远也报答不完的。作为子女,如何关心、体贴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呢?
1.讲述故事:《关心、体贴父母的梁新》
(1)故事第一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会这样想?
小结:是啊,当梁新得知妈妈生病时,在生活上给妈妈以关心。如去医院看望妈妈,让爸爸给妈妈做她爱吃的鱼,为妈妈挑鱼刺,等等。因为他觉得这是体贴、照顾妈妈的最好表现。
板书:在生活上给父母以关心
(2)故事第二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为什么要这么说?
小结:当梁新看到妈妈因病痛而伤心时,主动安慰妈妈,还给妈妈送上生日礼物,在精神上给妈妈以安慰。这也是对父母关心、体贴的表现。
出示板书:在精神上给父母以安慰
(3)故事第三部分(投影)。
思考:梁新是怎样给妈妈增添快乐呢?
小结:为了让妈妈高兴,梁新主动向妈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以自己良好的行为表现给妈妈以快乐,为妈妈献上了一份真挚的爱。
板书:以学习成绩给父母添快乐
(4)从刚才的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教育呢?(齐读板书内容。)
2.补充内容,加深理解。
关心体贴父母,给父母以真挚的爱,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涌现出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
(1)播放传统美德故事录像《黄香温席》。
思考:黄香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黄香用自己的体温去捂暖父母的被窝;炎热的夏天,黄香用扇子将父母所睡的席于扇凉。这样的孝心是多么令人感动啊!
(2)接下来,请大家读读《陈毅元帅孝敬母亲》的故事。读后,请大家在小组中谈谈自己的感受。
(3)出示唐朝诗人孟郊的诗《游子吟》。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诵读这首古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表现了诗人对母亲深沉的爱,尤其是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意味深长、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小草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对于春天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得了呢?(有感情地齐读这首古诗。)
(4)同学们,有关孝敬父母的诗词、古语、名言有很多,你们能说几句吗?(学生交流。)
小结:是啊,关爱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理应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发扬光大。
三、联系实际,树立榜样。
在我们班中也有孝敬父母的好队员,我们来夸一夸吧(可运用多种形式)。
1.交流孝敬父母的感人事例。
2.给这些队员颁发“孝敬章”(播放音乐)。
四、行为辨析,指导实践。
获得“孝敬章”的同学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1.投影出示“议一议”中的三道辨析题,下面大家来议一议,这些说法、想法对吗?为什么?
2.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参加辩论。
小结:通过刚才的辨析讨论,我们懂得要从小学会关心、体谅父母,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五、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同学们,为父母献上一份爱,就要处处关心、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力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
今天回家以后,请同学们了解一下最近你的父母有什么需要和要求,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最后,老师愿每一位同学能给自己的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播放歌曲《我的好爸爸好妈妈》)。
板书设计
六 为父母献上一份爱
篇12:思品教案-满招损谦受益
思品教案-满招损谦受益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三至五年级段自尊自爱德目,是根据《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后简称《标准》)“要虚心,不自满”的教学内容而设立的。要求学生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知道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设置本课的目的是为了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小懂得要虚心、不自满的道理,学习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接阐明什么是“满招损,谦受益”,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第二部分选用了我国古代画家跋异画画的故事。这个故事以跋异画画由骄傲自满到谦虚谨慎的转变,最后成为一个技艺超群的画家的具体事例,阐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第三部分采用议论的方式,进一步阐明道理,摆清利弊,指出谦虚是做人的美德,自满是无知的表现,并提出行为要求:当我们取得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和认识,不满足于现状,虚心向别人学习。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说一说”(课文前)起导入作用。本栏目采用读格言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人如果自满了,那么他的智慧便到了尽头,不可能有任何发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谦虚,他的智慧便能不断的发展。
栏目二说一说”(课文后)旨在通过自身和周围发生的事例进一步印证“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说明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
栏目三“写一写”让学生通过给有自满行为的同学赠写格言,使他们懂得应当怎样去做到谦虚谨慎,旨在导行。
栏目四“读一读”是通过寓言来进一步起强化学生对本课文观点的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骄傲自满阻碍自己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自己进步。
2.懂得当自己取得成绩时,应该虚心,不应当自满。
情感:
1.崇敬谦虚谨慎的人。
2.愿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行为:
1.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
2.当自己取得成绩时,能做到不自满。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为什么骄傲自满会阻碍自己进步,怎样做到谦虚谨慎。
教育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条格言。这条格言说明了什么意思?
2.演示课件场景一:
内容: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quot;
3.学生读格言,谈自己的体会。
4.小结:骄傲自满,智慧就不会再发展了;而谦虚谨慎就能使自己的智慧源源不断。
二、讲明观点
1. 过渡语:
为什么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呢?
2. 演示课件场景二:
内容:教材课文2 - 4自然段的内容。
3.演示课件场景二上的问题。
4.提问:
起初,跋异为什么会这么无礼?
5.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6.小结:
跋异在他刚有点名气时,就认为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谁也比不上,因此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不再努力,不学习别人的优点。这种表现就是骄傲自满。
7.提问:
跋异真是天下第一吗?为什么?
跋异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会怎样?
8.小结:
人由于自满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会失去继续努力的动力,这样就会阻碍自己的`进步,使自己不能继续提高,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正如前人所总结的那样,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板书: 自满 ↓ 阻碍进步
9.提问:
张图是怎样劝说跋异的?在张图的劝说下,跋异产生了什么变化?
10.演示课件场景三:
内容:教材课文5、6自然段的内容。
11.小结:跋异听从了张图的劝告,从此刻苦练习画画,画画水平不断提高。当别人想跟他比画时,他十分谦虚,并最终以高超的画技,赢得了胜利。
12.学生讨论:通过跋异的变化,说说谦虚谨慎有什么好处?
13.小结:谦虚谨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不论自己取得多大的成绩,自己都能做到不骄傲自满,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努力,逐渐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正如古人所说:谦虚是智慧的源头。
板书: 谦虚 ↓ 利于进步
14.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小结:骄傲自满会阻碍我们的进步,谦虚谨慎有利于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自己的进步,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事业的成功。因此前人常?quot;满招损,谦受益。
板书课题: 一 满招损 谦受益
骄傲自满会使自己遭受损害,是无知的表现;谦虚谨慎会使自己得到益处,是做人的美德。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了,跋异画画的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它是一条值得我们牢记的真理。
板书: (无知) (美德)
15.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事例还有很多。
16.教师演示课件场景四。
以网页形式出现教材及教参中的关于满招损 谦受益的故事(目的是加深对本课观点的理解)
17.学生浏览后相互交流体会。
三、深化认识。
1. 提问:
(1) 你能举例说说自满的害处和谦虚的益处吗?
(2)你有过自满的现象吗?如果有,对你产生过哪些危害?
你打算今后怎样做?
2.小结:古往窭矗?quot;满招损,谦受益这一传统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仍要记住这句古训,永远做一个谦虚的人。
3.师:在我们同学的中,有些人的确存在着骄傲自满的思想。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让们以赠格言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4. 演示课件场景五。
内容:教材第4页中的内容。
5.请学生谈谈对这几句格言的理解,并说说这条格言赠给谁。
四、全课总结
1.师: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2.课件演示场景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师:希望同学们能记住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记住毛主席的话。在成绩面前不骄傲自满,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做一个谦虚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 观察你的同学,看看谁平时十分谦虚谨慎。问问这位同学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 通过查书、上网、阅读报纸查找有关谦虚谨慎的故事。
篇13:思品教案-勇于认错
思品教案-勇于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有了错误应该承认。
2.知道勇于认错是诚实和勇敢的表现,有利于个人进步。
情感:
有了错误愿意承认。
行为:
有了错误勇于承认。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诚实勇敢”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勇于认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人不可能没有过错,世界上绝对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重要的是要正确对待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只有勇于认错,才能进步。因此,有必要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勇于认错的好品德。
课文选取了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时候勇于认错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的年龄与二年级同学相仿。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常会发生无意间犯错误的事。因此,本课教材利于学生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利于开展情境教学,利于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法建议
1.教学前,教师要认真了解本班、本校在“勇于认错”方面有哪些好的典型,在教学时可以适时举例,同时也了解一下存在的问题,使教学有的放矢。
2.课文前的“说一说”栏目,可以在导入新课时使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或学完课文后,再评价一下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
3.课文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插图,表现华盛顿要试一试斧头是否锋利。通过看图,让学生明白华盛顿是在无意中犯了错误。第二幅插图,表现华盛顿勇于承认错误后,爸爸原谅他的情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仔细观察华盛顿的面目表情,并结合课文展开联想,深刻理解“勇于认错是诚实、勇敢的表现”。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华盛顿父亲的表情,理解“勇于认错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插图制成幻灯片,便于集体学习讨论。
4.课文后的“说一说”栏目,可以在课文教学中使用,也可以留在总结全课时使用。“讲一讲”栏目中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时不要求统一答案,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故事可以有多种情景的.续写和结局。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五课 勇于认错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有了错误应该承认。
2.知道勇于认错是诚实和勇敢的表现,有利于个人进步。
情感:
有了错误愿意承认。
行为:
有了错误勇于承认。
教具准备
1.课文录音。
2.挂图2幅或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3.练习幻灯片3幅。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
在生活中,由于同学们年纪小,生活经验少,难免做一些错事。你在家中、在学校里做过错事吗?做了错事你当时是什么心情?结果怎么样?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第五课“勇于认错”。
板书:五 勇于认错
二、讲一讲。(学习课文)。
1.过渡语:你们知道华盛顿是谁吗?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杰出统帅,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在他小时候,也做过错事。他是怎么对待错误的呢?
2.听课文录音。
3.出示挂图1。
提问:
(1)华盛顿为什么要砍小树?砍断小树以后,他的心情怎么样?
(2)华盛顿的爸爸看到被砍断的小樱桃树,是什么心情?他说了些什么?
(3)华盛顿看到爸爸大发脾气,为什么还承认是自己砍的树?假如是你,你怎么做?为什么?
板书:大胆承认
(4)小结:华盛顿为了试试爸爸送给他的小斧头锋利不锋利,无意中砍断了爸爸心爱的樱桃树。他冒着被爸爸处罚的危险,没有说谎,而是大胆地承认了错误。
板书:不说谎
4.出示挂图2。
提问:
(1)华盛顿砍断了爸爸心爱的樱桃树,爸爸为什么原谅了他?爸爸是怎么说的?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爸爸为什么说“我宁愿不要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意听你撒谎”?
(3)小结:爸爸看到华盛顿主动、勇敢地承认了错误,非常高兴。因为他从华盛顿身上看到了比樱桃树更为可贵的东西――诚实。
板书:诚实 勇敢
(4)小结:诚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比一棵樱桃树价值高。所以华盛顿的爸爸原谅了他。
三、说一说。
1.你们还知道哪些“勇于认错”的故事?
2.说说班上“勇于认错”的事例。
3.说说:你在家中、在学校里做过错事吗?当时是什么心情?后来又是怎样做的?
4.小结:从同学们所讲的事例中,可以看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勇于认错的好孩子。有了错误只要大胆认错,就能不断进步,健康成长。
板书:有错误
四、议一议。
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白了很多道理,现在我来考考你们。
1.出示幻灯片(“说一说”栏目内容)
(1)小兰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她在想些什么?她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小结:小兰不小心把图书馆的书撕破了,她宁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或者赔偿一本新书,也要勇敢地向图书馆老师承认错误。她这样做,就是勇于认错的表现。
2.出示幻灯片2(“议一议”栏目内容)。
(1)小红不小心把墨水瓶打翻了,弄脏了爸爸的图纸,小红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
(2)小结:一个人无意中做错了事,不要怕挨批评,更不要说谎,要态度诚恳地、大胆地去承认错误,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原谅,才是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五、演一演。
1.出示幻灯片3(“讲一讲”栏目内容)。
(1)军军在院子里打羽毛球,一不小心把邻居王阿姨家窗台上的花盆打碎了,可巧妇阿姨不在家,你知道他会怎么做吗?
学生讨论,师生同台表演。
(2)小结:同学们表演得很好。大家懂得了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无论有没有人看见,都要勇敢地去承认错误,这样才能从小养成勇于认错的好习惯。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勇于认错,知道了当我们无意中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时,应大胆承认,不说谎话,这样可以得到别人的谅解,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做真正诚实勇敢的好孩子。希望大家像小华盛顿和班上勇于认错的同学那样,做一个勇于认错的、诚实的人。
板书设计
五勇于认错
篇14:思品教案-设身处地
思品教案-设身处地
教学目标
认知
1、记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
2、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情感
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情他人的不幸和困难。
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2、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第一单元第二框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本课教育是在的中年级“诚实守信”的基础上,从观点的外延“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这个广泛意义上认识对教育内容的深化和拓宽。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来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适应时代的要求。
课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讲明观点的。
1、“诚实守信”的含义。
2、诚实守信是美德,做人要以诚信为本。
3、现代社会更需要诚实守信。
4、要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
本课共有四个栏目
栏目一“述说”(课文前)意在让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关于诚实守信的内容,再联系一些自己的具体实例,将所学的内容作一概括,使学生对诚实守信的表现有一总体认识,由此引出本课所学内容。
栏目二“述说”(课文后)意在巩固本课所讲观点 。学生在联系正反两方面实际的同时,全面认识诚实守信的意义。
栏目三“讨论”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分辨、评议,明辩是非对错。
栏目四“评议”安排两个题,用意有两个:一是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补充,本课教学在行为目标上提出要引导学生说话、做事表里如一,当着人和背着人一样,承诺时要实事求是,并努力兑现。课文中对这方面没有详细讲解,在此有一个明确认识;再一个就是,通过评议使学生从感情上体验,人们喜欢什么人,厌恶什么人,使学生产生努力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的愿望。
教法建议:
1.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诚实守信方面的实例,课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加深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
2.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资料要尽可能的生动直观,使学生觉得真实可信。如:如报刊上,电视中报道的实例。
3.教学中,一定要利用诚实守信方面的正反实例教育学生。使学生体会个人或企业诚实守信的好处以及不诚实守信的危害。
4.课上,教师、学生在介绍资料时,可以将资料制成网页,用网页的形式交流自己的资料。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目标>
认知
1、记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
2、懂得与人交往,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3、懂得对人要善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应施加于人。
情感
体会他人的感受,同情他人的不幸和困难。
行为
1、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2、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做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道理。
教学难点:
从情感体验上,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感受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内化。
教学过程()
一、列举事例、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天我骑车去车站。将自行车放在了存车处,然后坐车去了城里。那天因为堵车,回去时已经很晚了。我想,这回可糟了,看车的师傅一定回家了,车也一定被收走了。我要步行五里路才能回到家,今天真倒霉。我下了车,果然存车场里一辆车也没有了。我正想走回家,远处传来师傅的声音:您是来取车吧?我连忙说:对、对!您等着,我这就给您去推。后来我得知,那位师傅本来早已收车,可是怕我着急,就一直在存车处等着。
同学们,这是一件真事,看车师傅为什么要等那么晚?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在学生讨论中,抓住存车师傅能够为他人着想,做到了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引出话题。)
小结:中国有一句成语:推己及人,意思是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人为什么要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设身处地
板书:设身处地
二、学习课文、讲明道理
设身处地显示了宽容体谅的道德情怀,它的行为充满了与人为善、善解人意的道德精神,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徐特立老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听《徐特立的故事》。(课文录音故事)
2、提问:看图想一想,那些看病的人当时是什么心情?
3、当警卫员想对大夫说提前为徐老看病时,徐特立老人是怎样做的?他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通过徐特立老人的所作所为,初步体会设身处地的做法。)
4、提问:如果你是在场的病人,看到一位职位很高的人,能够这样,处处为他人着想,你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设身处地的做法,是一种受人尊重的高尚行为。)
5、小结:徐老工作那么繁忙,等着看病,心里一定很着急,可是他没有只考虑自己,而是从自己急切的心情推及到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因此,他宁愿自己多等一会儿也不愿意让别人因为自己提前看病而多等一段时间。象徐特立老人这样,处处为他人着想, 就是设身处地。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其实,像这样能够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大家听故事《提前五分钟接班》
1、提问 :
(1)林师傅本应12点上班,为什么10点就走出家门?
(2)从林师傅提前5分钟接班,你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懂得林师傅想到了天气恶劣,生怕路上遇到不测,而一旦发生意外,想到耽误接班,会使值班的同志着急,于是千方百计赶到班上。)
2、提问:值班的同志看到这种情况,会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给别人带来方便,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3、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求和愿望,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兼顾别人的愿望和要求,遇事要想到别人。
板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四、扩展练习,提高能力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当我们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看录像:《发新书》
(录像大意:开学了,班里发新书,第一组的第一个,李小东,看到有一本破了皮的书,就自己留下了,同桌的尹燕说:真傻,第一个还不挑本好的。)
2、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
3、小结:这位同学遇事能想到别人,他从自己不愿意要这本书想到别人也不喜欢要这本书,为了给别人带来快乐,他将破了皮的书主动留下。
4、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遇事首先想到别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像这样,在生活中的事例,是十分多的,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明吗?
(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进一步体会设身处地的道理。)
6、听故事《烈马不能卖》
7、提问: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为他人着想,为人善良
四 、运用观点、辨析练习
1、同学们通过学习,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边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录像一:郑华发现自己的椅子有些松动,就趁做值日时换了同学的椅子。
请你帮助郑华,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录像二:小松随田径队参加区田径比赛,学校为参赛的同学准备了饮料。小松拿了一瓶还没喝完,见箱子里的饮料不多了,怕一会渴了没的喝,又拿了两瓶放在自己的书包里。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3、小结:换椅子的行为说明,这个同学只考虑自己了,是一种只顾个人的行为。从汽水引起我们思考,一个人应当懂得在集体生活或与他人交往中,绝不应仅仅想到自己,对其他人不管不顾。大家的认识,说明我们都愿意做一个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
4、请你夸一夸,我们班上有这种好品质的人。
(是学生了解身边思想品德高尚的的人,学习有榜样。)
5、小结:当我们与同学交往时,我们应学会以善良之心理解人、关心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遇事要经常想一想,假如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有什么感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我就怎样对待别人,我不愿意别人这样对待自己,我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做一个知情懂理,品德高尚的人。
五 、课后延伸, 指导行为
学习了《设身处地》一课,你一定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什么,今天布置几个作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作其中两个题。
1、把今天学习的心得体会,讲给父母听。
2、主动做一件为他人着想的事,想一想,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与班上对自己有意见的同学交心,征求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并谈出自己对他们的看法,主动消除误会。
板书设计
四 设身处地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他人着想,为人善良
探究活动
1、想一想、填一填
(1)、推己及人就是-------------------------------------------------------------------------------的意思。
(答案:就是用自己的心思去推测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
(答案: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不想要的,别人也不喜欢,不要强加给别人。)
(3)、请把课上听到的推己及人的人名写下来。
想一想自己以前做的事,如果没有做到推己及人,就跟那个人谈谈心。或找个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歉意。
2、说一说这样有什么不好,帮一帮他们改正。
(1)李小明每天晚上七点钟准时看动画片 。一天,叔叔架的小弟弟来了,哥俩想看的不是一个台。小明说:“这是我家的电视,我说了算”。 叔叔只好带着弟弟回家了。
(小明只想自己,只顾自己开心。不顾及别人。没有做到推己及人。这样做有时会伤了亲戚之间的和气。)
(2)李慧在坐公共汽车时,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座位,刚刚坐下,又上来一个老爷爷,他装作没看见。
(本题是一道两难题,李慧的做法没有对错之分,只不过我们提倡尊老爱幼,推己及人,他的做法不太好。)
3、读一读,看看说的是否有理?
推己及人对己有益
凡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仅于人有利,对己也是有益的。能使自己和别人的心灵沟通起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一个人于是能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反映出其道德修养的高下、道德自律性的强弱。一个道德修养高、道德自律性强的人,遇事总会设身处地地为亲人、朋友、同志或群众想一想。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是通过角色互换的心理体验,更好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表现了对人的尊重和爱护。
4、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换 帽 子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别人给予的哪怕是一丁点好处,也是永远记着,不会忘记的。
或许是因为天凉了的缘故,前天,我忽然记起了他跟我换帽子的有趣经历。
那时我们刚到新兵连后,一连几天的空闲时间,我们新兵在忙着修整刚发下来的皮帽子。先是在皮毛上喷上水,再用荆条细细抽打,然后用剪刀剪平。许多人的帽子经过这样修整后,非常好看。然而我的那顶却不行,即使老兵帮忙怎么敲打也整不出型来,戴在头上活象个烧鸡,司务长曾到后勤处给我换过一次,可越换越糟。为此很多人为我遗憾。
几天后,一次在训练场上休息时,一位黑龙江新兵突然提出要与我换帽子。这使我感到愕然。因为他那顶帽子整得很好的。他说:“我就看你那顶不错,喷上水敲打敲打就好了,你不会整。”我就疑惑着跟他换了,但不知道他的真正用意何在。
后来我才明白,他完全是为了成全我。他曾对人说:“我长得又不好看,随便戴顶什么帽子都行,可他戴上那顶‘烧鸡’,就把漂亮的小伙子给变丑了。”我听到后很是感动。
如今30年过去了,许多往事都淡漠了,但这件事却始终没忘。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
★ 我爱爸爸妈妈教案
★ 我为家人添欢乐
【思品教案-敬爱父母长辈(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工作总结2022-05-31
二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工作总结2024-02-18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总结2023-01-24
小学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工作总结2023-12-26
春季教师个人工作计划2022-05-06
思品与社会 《生活中的快乐》 教案2024-03-26
三上思品教案优秀2022-11-11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个人工作总结2022-05-07
我的一家 教学反思2022-05-06
四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