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祖国一定要统一(精选13篇)由网友“ggks0304”投稿提供,这里给大家推荐分享一些思品教案-祖国一定要统一,供大家参考。
篇1:思品教案-祖国一定要统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2.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情感:
1.为香港、澳门的回归感到自豪和高兴。
2.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对台湾一些人搞分裂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庆回归、促统一的活动。
2.与港、澳、台同胞友好交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中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祖国领土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的教育,本课是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基本要求设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了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我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最终实现很有可能要靠现在的青少年。因此,让学生从小关注祖国统一问题,了解一些我国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政策,很有必要。
本课以激情为主,重点是使学生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课文前的导入 部分设“述说”栏目,通过让学生看照片,回想在庆祝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的心情,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课文紧密相连。
课文分三部分。
1.点出庆祝香港回归时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说明香港回归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依循课文线索,充实一些形象具体的事例,也可以谈当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以富有情感的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人们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它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香港结束了百年的殖民统治,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说明香港、澳门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一方针对香港、澳门的平稳过渡起到哪些积极作用。另外也可以结合近期报纸中有关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报导,让学生通过事实体会这一方针的英明正确。
3.以富有情感的描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台湾和大陆的早日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具体事例,或者让学生自己讲他们所知道的事例,说明海峡两岸盼统一。此处设两框,引出我国宪法和江泽民讲话中的有关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涉及的常识性知识比较多,鉴于课时所限,不可能讲很多,所以对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我国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政策等,教师应弄清楚,以防讲课时出现知识性错误,但不必给学生讲很多。讲课时尽量借助感性材料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 祖国一定要统一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2.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情感:
1.为香港、澳门的回归感到自豪和高兴。
2.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对台湾一些人搞分裂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庆回归、促统一的活动。
2.与港、澳、台同胞友好交往。
教学重、难点: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教具准备
1.录像带两段:①《香港回归集锦》
②《台湾风貌》
2.录音带两段:①《伯父来到我家中》
②课文内容一段
3.挂图一张:《回归倒计时牌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7月1日,在我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出示挂图)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这张照片,想想当时人们庆祝香港回归时的心情,说说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小结: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租占长达百年。如今,它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使祖国的统一大业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人们怎能不激动万分!
板书:祖国 统一
二、学文明理
1.回顾香港、澳门回归,展望台湾回归,激发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放录像:《香港回归集锦》,配合课文第一段录音。
提问:(1)197月1目的午夜钟声响起之前,全国人民在做什么?心情怎样?
(2)午夜钟声响起,倒计时牌跳完最后一个数字,这时,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声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冉冉升起,所有中国人民怎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3)看到这~情景,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小结:香港回来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来了。面对着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会激动,我会激动,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激动,因为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提问:(1),在祖国统一大业的行进中,又有一件大事发生,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2)澳门同香港一样,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它的命运也如香港一样,被人租占,你知道是谁租占了澳门吗?
(3)香港和澳门本来是中国的,为什么会被别国租占呢?
小结: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才会被英国及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租占我国领土,长达百年以上。
提问: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正确主张,并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你们知道这个方针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一国两制”的政策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英明决策已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板书:一国两制
2.了解台湾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过渡:在我们庆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刻,不能不想到祖国的宝岛——台湾。
提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保卫我国的这座宝岛,很多爱国英雄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郑成功就是其中一位。你能讲一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吗?
小结:1624年,荷兰侵略者侵入台湾,遭到郑成功领导的台湾人民的一次次抗击。1662年2月,荷兰军队在中国军民的围剿下永远被逐出台湾,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提问:你想了解台湾吗?请看录像《台湾风貌》。
提问:谈一谈看后的感想。
小结:台湾是座美丽的宝岛,那里有晶莹如玉的玉山,有著名的日月潭,还有水果之乡的美名,丰富的海产品、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祖国的瑰宝。
提问:因为台湾既美丽、富饶,又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1895年又被新的侵略者霸占。你知道这个侵略者是哪个国家吗,这场反侵略战争又持续了多久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段。
提问:虽然外国侵略者垂涎这块土地,但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抱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什么?
小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容许别人欺侮和侵略。正如宪法中所说的——
出示条幅: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提问:现在有少数人,宣扬所谓的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针对这些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后小结:有人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不允许的。因为,祖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
三、结合事例,激发爱国情感
1.讲述:海峡两岸人民骨肉情深,是不会允许将台湾与祖国分开的,台湾人民盼望着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陆人民渴望着与台湾亲人早日团聚,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出示条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江泽民
放故事录音:《伯父来到我家中》。
提问: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由于台湾当局放宽了对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限制,一批批台湾同胞陆续来大陆探亲,与亲人团聚。不久的将来,祖国~定要统~,也一定会统一。那时,夫妻离散、骨肉离分的局面就会结束。
板书:一定要
2.布置“活动”:搜集最近报纸上有关大陆与台湾相互交往的事例,并和同学相互交流。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盼望着祖国完全统一,众志成城,相信只要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祖国统一大业必定会实现。
板书设计
十一 祖国一定要统一
篇2:祖国一定要统一教案
祖国一定要统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的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美丽的宝岛——台湾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你们在二年级的时候读过一篇课文,叫《日月潭》,还记得吗?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台湾)说到台湾,你们对台湾有哪些了解呢?说说看。(生自由交流)
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读题)
二、学习了解台湾。
1、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58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教师补充):台湾海峡的深度,宽度。用数据说明台湾跟大陆是原来是一体的。
2、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
(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重点游览日月潭,在游览中配上相应的图片。
(5)老师小结。
3、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师: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指导学生看书59页)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开发台湾的故事?讲一讲。
4、画一画台湾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或设计一下未来的台湾。画好后在班上交流交流。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根脉相连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台湾的美丽和他渊源的.历史,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台湾,进一步去了解台湾传统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
1、了解台湾的习俗。
(1)课件展示或者图片欣赏台湾的习俗(也可看书上60页的插图)
(2)交流看后的感受。
(3)师小结:闽台一水之隔,同根同源,台湾的民俗大多是从闽南传来,和祖国大陆有很多同样的传统习俗,并一直保持到现在。一年中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两岸民众最主要的节日,尤其是春节。因为一年到头工作辛劳的人们,要乘春节期间好好享受一番悠闲,人们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玩好,为此台湾民众在节前忙得不亦乐乎。
(4)请知道的同学演一演台湾人民怎么过春节。然后大屏幕上出示教学用书资料袋中的《台湾人民过年》。
(5)你还知道台湾与大陆有哪些相同的方面?节日风俗、、饮食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
(6)师补充:如:速冻食品中的汤圆,快餐食品中的台湾方便面,餐馆中的台湾菜,台湾电视剧,台湾新闻节目等。
2、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
(1)了解台湾故宫博物院、孔子庙。大屏幕展示博物院和孔子庙内部结构。
(2)简单了解台湾作者写的一些书。比如:蔡志忠的漫画或者其它文学作品、青少年读物等。
三、两岸情深
师:同学们,台湾和祖国大陆虽有一峡之隔,可它隔不断我们的血脉相连,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无法阻隔的,请读于右佐的感叹吧——(见书61页)
1、自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
2、结合注释,领悟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3、师: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我们不仅从于又佐的感叹中感受到了这中根脉相连的亲情外,还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的台湾青年实际行动中感受到了这样深厚的情谊。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熟悉的文章。
4、师:是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你还有哪些类似的诗词、歌曲、故事等,让我们来唱一唱、讲一讲。
5、请班上有台湾亲戚的同学或者有台湾来大陆工作的子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台湾同胞们,我想对你说。
师: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写一段对台湾同胞的寄语。可以是小诗、一句话、一幅画、一篇日记、一封信等,小组内选出有代表性的,在班上展示交流。或者办一个专栏进行展示。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祖国一定要统一
一、谈话揭题。
师:从上节课大家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两岸人民是多么渴望早日团聚呀。确实,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大家只有一个宗旨:祖国一定要统一。读题——
二、学习和了解影响祖国统一的因素和我们的努力。
1、学生先阅读教材62页的资料。教师结合台湾历史进行讲解。
2、小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资料和关注近期媒体中有关台湾报道。(如****份子搞分裂活动,我要政府的态度和声明,台湾人民反对****的斗争等。)
3、实践作业(课前完成):结合前两个主题的学习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写一份声明或者公开信。也可以写一份希望祖国和台湾早日统一的呼吁书。
4.模拟新闻节目:“两岸儿童盼统一”。
(1)一个主持人主持节目,每组找个播音员,宣读本组的呼吁书。
(2)还可以请几个小记者对班上的同学进行随机采访。
5、教师小结: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相信在我国政府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一定会赢得一个大团圆。
三、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
1、师:中央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逐渐从隔绝走向交流,从陌生走向熟悉。两岸人民在经济、文化、贸易、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多。
2、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海峡两岸》专题节目,可接取片段观看。
3、学生交流自己通过查、问、看、访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或是图片,或是文字,或是一些物品等,如果本地有台湾到大陆的留学生,请他来讲一讲更具有说服力。
四、拓展延伸,实践作业。
到商店中看看哪些商品跟台湾有关。
篇3:祖国一定要统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2.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情感:
1.为香港、澳门的回归感到自豪和高兴。
2.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对台湾一些人搞分裂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庆回归、促统一的活动。
2.与港、澳、台同胞友好交往。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中规定要对学生进行“祖国领土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的教育,本课是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和相应的基本要求设置的。实现祖国的统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了实现祖国的早日统一,我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目标,这个目标的最终实现很有可能要靠现在的青少年。因此,让学生从小关注祖国统一问题,了解一些我国政府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和基本政策,很有必要。
本课以激情为主,重点是使学生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激发学生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课文前的导入部分设“述说”栏目,通过让学生看照片,回想在庆祝香港回归时人们激动的心情,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与课文紧密相连。
课文分三部分。
1.点出庆祝香港回归时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情景,说明香港回归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依循课文线索,充实一些形象具体的事例,也可以谈当时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以富有情感的讲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人们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它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香港结束了百年的殖民统治,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说明香港、澳门历来是中国的领土,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我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方针。这一方针对香港、澳门的平稳过渡起到哪些积极作用。另外也可以结合近期报纸中有关香港、澳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报导,让学生通过事实体会这一方针的英明正确。
3.以富有情感的描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台湾和大陆的早日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具体事例,或者让学生自己讲他们所知道的事例,说明海峡两岸盼统一。此处设两框,引出我国宪法和江泽民讲话中的有关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涉及的常识性知识比较多,鉴于课时所限,不可能讲很多,所以对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我国的原则立场,一国两制政策等,教师应弄清楚,以防讲课时出现知识性错误,但不必给学生讲很多。讲课时尽量借助感性材料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
教学设计示例
篇4:祖国一定要统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2.懂得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情感:
1.为香港、澳门的回归感到自豪和高兴。
2.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对台湾一些人搞分裂的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关心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庆回归、促统一的活动。
2.与港、澳、台同胞友好交往。
教学重、难点: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祖国的~部分,祖国领土不可分割。
教具准备
1.录像带两段:①《香港回归集锦》
②《台湾风貌》
2.录音带两段:①《伯父来到我家中》
②课文内容一段
3.挂图一张:《回归倒计时牌前》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7月1日,在我国发生的一件大事吗?(出示挂图)让我们共同来看一看这张照片,想想当时人们庆祝香港回归时的心情,说说人们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小结: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被英国殖民主义者强行租占长达百年。如今,它又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使祖国的统一大业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人们怎能不激动万分!
板书:祖国 统一
二、学文明理
1.回顾香港、澳门回归,展望台湾回归,激发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放录像:《香港回归集锦》,配合课文第一段录音。
提问:(1)197月1目的午夜钟声响起之前,全国人民在做什么?心情怎样?
(2)午夜钟声响起,倒计时牌跳完最后一个数字,这时,五星红旗伴着雄壮的国歌声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冉冉升起,所有中国人民怎样?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3)看到这~情景,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小结:香港回来了,流浪百年的游于回来了。面对着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会激动,我会激动,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激动,因为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提问:(1),在祖国统一大业的行进中,又有一件大事发生,你知道是什么事件吗?
(2)澳门同香港一样,历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它的命运也如香港一样,被人租占,你知道是谁租占了澳门吗?
(3)香港和澳门本来是中国的,为什么会被别国租占呢?
小结: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才会被英国及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强行租占我国领土,长达百年以上。
提问: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正确主张,并制定了“一国两制”的方针。你们知道这个方针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一国两制”的政策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英明决策已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
板书:一国两制
2.了解台湾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过渡:在我们庆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刻,不能不想到祖国的宝岛――台湾。
提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为保卫我国的这座宝岛,很多爱国英雄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郑成功就是其中一位。你能讲一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吗?
小结:1624年,荷兰侵略者侵入台湾,遭到郑成功领导的台湾人民的一次次抗击。1662年2月,荷兰军队在中国军民的围剿下永远被逐出台湾,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提问:你想了解台湾吗?请看录像《台湾风貌》。
提问:谈一谈看后的感想。
小结:台湾是座美丽的宝岛,那里有晶莹如玉的玉山,有著名的日月潭,还有水果之乡的美名,丰富的海产品、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祖国的瑰宝。
提问:因为台湾既美丽、富饶,又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1895年又被新的侵略者霸占。你知道这个侵略者是哪个国家吗,这场反侵略战争又持续了多久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二段。
提问:虽然外国侵略者垂涎这块土地,但海峡两岸的人民都抱有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什么?
小结: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决不容许别人欺侮和侵略。正如宪法中所说的――
出示条幅: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提问:现在有少数人,宣扬所谓的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针对这些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后小结:有人妄图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民不允许的。因为,祖国领土是不可分割的。
三、结合事例,激发爱国情感
1.讲述:海峡两岸人民骨肉情深,是不会允许将台湾与祖国分开的,台湾人民盼望着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陆人民渴望着与台湾亲人早日团聚,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出示条幅: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江泽民
放故事录音:《伯父来到我家中》。
提问: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由于台湾当局放宽了对台湾居民到大陆探亲的限制,一批批台湾同胞陆续来大陆探亲,与亲人团聚。不久的将来,祖国~定要统~,也一定会统一。那时,夫妻离散、骨肉离分的局面就会结束。
板书:一定要
2.布置“活动”:搜集最近报纸上有关大陆与台湾相互交往的事例,并和同学相互交流。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盼望着祖国完全统一,众志成城,相信只要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不久的将来,祖国统一大业必定会实现。
板书设计
篇5:思品教案-腾飞吧!祖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设课依据和角度
本课是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本课以银河——III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等高科技成果,以及工业农业体育等方面的成就,说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栏目意图
1.导入 部分“说一说”,意在通过让学生谈经常看到的、反映祖国巨变的电视新闻后的感受,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新闻节目的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谈感受,效果更佳。
2.“讲一讲” 栏目,要求学生通过事实进一步证明祖国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成就。教学此栏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激发学生人爱祖国的情感。
3.“说一说”栏目,要求学生以家乡或自己家庭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教学前可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调查,课堂上从衣食住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
4.“读一读”栏目提供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体育事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学可结合我国健儿在重大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以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大型国际赛事,和即将在承办奥运会的有关事例,说明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段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段文字说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航天事业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法建议:
1.为了学生理解解放前我国十分落后,教师上课可以出示一些实物,比如:火柴、钉子等。以此告诉学生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国家连这样的小东西都生产不了,可见,旧中国十分落后。
2.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祖国伟大成就的资料、图片,在班级交流。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一个方面去搜集,课堂上从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多个角度去谈祖国的巨大变化,最好有图片、有数据、有图表……形式多样一些。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 腾飞吧!祖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自豪。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学生通过讲解、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照片等方式,介绍家里老人小时候的苦难生活。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 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2)小结:新中国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2.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了解祖国的变化。
过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的经济发展是直接相关的,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的发展。
板书:今天
(1)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板书:农业
教师、学生共同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耕作技术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猛增,我们看到金色田野里收割机正收获着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硕果。
(2)展示工业的发展变化
过渡:农业的变化这么大,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大家一起看看我国钢铁、煤炭、石油、发电量的变化。
板书:工业
出示一组数据:(具体数据见扩展资料)
算一算:1949年,我国钢产量不到16万吨,达到1亿吨,约是1949年的几倍?
问: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大幅度提高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3.从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
(1)过渡:我国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有很大发展。
板书:体育
(2)问:你知道在旧中国,中国人被诬蔑为什么吗?你又知道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体育健儿打破多少项世界纪录?获得多少世界冠军吗?
(3)读一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一段。
(4)问:每当你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时,特别是当大家得知中国获得了20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5)小结:我国在近年来,体育事业上取得巨大成绩,使外国人不敢小看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者。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体育事业将会大步前进。”
4.从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小结: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辛勤劳动,创造出伟大成就,使祖国腾飞。
三、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 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板书课题:十二 腾飞吧!祖国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
十二 腾飞吧!祖国
明天 繁荣富强
今天
农业、工业、体育、科技
解放前 贫穷落后
篇6:思品教案-腾飞吧!祖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一、设课依据和角度
本课是依据《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的有关要求设置的。本课以银河――III百亿次巨型计算机等高科技成果,以及工业农业体育等方面的成就,说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栏目意图
1.导入部分“说一说”,意在通过让学生谈经常看到的、反映祖国巨变的电视新闻后的感受,顺利过渡到本课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新闻节目的录像,然后再让学生谈感受,效果更佳。
2.“讲一讲” 栏目,要求学生通过事实进一步证明祖国社会主义取得了伟大成就。教学此栏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教材中的内容结合,激发学生人爱祖国的情感。
3.“说一说”栏目,要求学生以家乡或自己家庭的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教学前可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调查,课堂上从衣食住行、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以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
4.“读一读”栏目提供了两段文字。一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体育事业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学可结合我国健儿在重大比赛中的获奖情况,以及我国成功举办过的大型国际赛事,和即将在年承办奥运会的有关事例,说明中国在逐渐强大起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段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这段文字说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航天事业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教法建议:
1.为了学生理解解放前我国十分落后,教师上课可以出示一些实物,比如:火柴、钉子等。以此告诉学生新中国成立时,我们国家连这样的小东西都生产不了,可见,旧中国十分落后。
2.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反映祖国伟大成就的资料、图片,在班级交流。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或一个方面去搜集,课堂上从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多个角度去谈祖国的巨大变化,最好有图片、有数据、有图表……形式多样一些。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 腾飞吧!祖国
教学目标
认知:
知道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情感:
1.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
2.萌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行为:
立志建设祖国、报效祖国。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为社会主义祖国逐渐强大自豪。
教育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实物:火柴、钉子并问: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在解放前叫什么吗?(洋火、洋钉)
2.问:解放前不仅火柴叫洋火,钉子叫洋钉,那时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建筑上用的水泥叫洋灰。为什么在这些东西名字前头都加个“洋”字呢?
3.师:解放前的中国,连火柴、铁钉都要从外国进口,那时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为此我请同学们自己回家采访家里的老人,请大家说一说你家里的老人小时候的生活是怎样的。
4.学生通过讲解、播放录音、展示图片、照片等方式,介绍家里老人小时候的苦难生活。
5.小结:在解放以前,人民生活凄苦,旧中国十分贫穷落后。
板书:解放前 贫穷落后
二、启发明理
过渡: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1.从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受祖国的变化。
(1)学生列举自己家乡、自己家庭或生活周围的实例,说说我国人民在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感想。
(2)小结:新中国不断前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
2.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了解祖国的变化。
过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祖国的经济发展是直接相关的,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工农业的发展。
板书:今天
(1)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板书:农业
教师、学生共同展示农业的发展变化
教师小结:我国农业机械化和耕作技术水平提高了,粮食产量也猛增,我们看到金色田野里收割机正收获着农村改革开放后的硕果。
(2)展示工业的发展变化
过渡:农业的变化这么大,工业生产更是日新月异。大家一起看看我国钢铁、煤炭、石油、发电量的变化。
板书:工业
出示一组数据:(具体数据见扩展资料)
算一算:1949年,我国钢产量不到16万吨,19达到1亿吨,约是1949年的几倍?
问: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大幅度提高和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工业生产飞速发展
3.从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体会祖国的发展变化。
(1)过渡:我国工农业有了巨大变化,体育运动也有很大发展。
板书:体育
(2)问:你知道在旧中国,中国人被诬蔑为什么吗?你又知道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体育健儿打破多少项世界纪录?获得多少世界冠军吗?
(3)读一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一段。
(4)问:每当你在电视转播中看到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升起时,特别是当大家得知中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时,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5)小结:我国在近年来,体育事业上取得巨大成绩,使外国人不敢小看中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是强者。随着全民健身事业的开展,体育事业将会大步前进。”
4.从科技的进步,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和变化。
(1)过渡: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使祖国跻身于世界体育强国之林,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令世人对我国刮目相看。
板书:科技
(2)学生阅读课文后“读一读”栏目中的第二段。
(3)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我国科技方面的成绩。
5.畅谈祖国变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1)面对祖国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你们想对祖国说什么?
(2)为什么旧中国我们连火柴、铁钉都造不了,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中,取得了这么伟大的成就?
(3)小结: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辛勤劳动,创造出伟大成就,使祖国腾飞。
三、展望未来
1.师: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已经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到20,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翻一番,使人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那时,人民生活和国家会怎样?
2.学生展望未来。
3.小结:到那时,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板书:明天 繁荣富强
4.师:让我们共同对祖国说出我们的心愿DD腾飞吧,祖国!腾飞吧,东方巨龙!
板书课题:十二 腾飞吧!祖国
5.师生共同说出对祖国的祝愿,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篇7:思品教案-为了祖国的尊严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
2.知道尊敬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是维护祖国尊严的表现。
情感:
1.对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人表示敬佩。
2.感受到祖国的尊严,并且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愿望。
行为:
1.尊敬国旗、国徽、国歌。
2.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侧重教育学生要维护祖国尊严,尊重国家标志,不做有损国格的事。
近年来,根据江泽民和党中央关于在中小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指示精神,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对学生进行了有计划、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涌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和动人的事例,如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爱国主义考察团活动,名人的相片、格言进学校,爱国主义百部影片等。各校形成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看到这些正面教育因素的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上一些人不顾人格、国格,出卖国家利益,损害国家尊严;有些人发牢骚不回避孩子,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祖国尊严”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体会到。因此,本课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提高维护祖国尊严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在对外交往中要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尽力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本课难点在于“祖国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有困难,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感受才能认识。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给学生创设祖国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的情境。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借助导入部分,让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或迎宾仪式录像,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2.为了加深对梁帆道德行为和情感的理解,本课教学可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梁帆的内心世界。
3.可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看新闻节目中的一些外事活动,看看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怎么从仪表、举止、言谈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维护祖国尊严的,等等。
4. 本课可随机播放一些爱歌的歌曲,渲染课堂的气氛。
教学设计示例
篇8:思品教案-为了祖国的尊严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
2.知道维护祖国尊严应该尊敬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
情感:
1.对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人表示敬佩。
2.感受祖国的尊严,并且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愿望。
行为:
1.尊敬国旗、国徽、国歌。
2.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对外交往中要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尽力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 “祖国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有困难,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感受才能认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提问:国旗、国歌代表什么?每当升国旗、奏国歌时,你是怎么做的?心里会想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幻灯片,师简介: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同志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欢迎外国元首的迎宾仪式,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三军仪仗队威武雄壮。
(3)7月1日香港主权交接仪式,降下英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3.提问:看到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小结: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新生,从此,我们的祖国将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中国迈入了一个新时期,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祖国的.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为了祖国的尊严。
板书课题:十一 为了祖国的尊严
二、学习榜样,明白道理。
1.承接。其实维护祖国尊严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
2.教师讲故事《我是中国人》
3.提问:
(1)在美国,吉鸿昌准备往国内寄包裹,美国邮局职员竟然阴阳怪气地说:“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当时,吉鸿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他每逢参加宴会或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什么都要在胸前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
小结:当祖国的尊严受到威胁时,吉鸿昌极为愤慨,针锋相对地进行了斗争,一言一行都显示了中国人的骨气,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4.承接。随着我们祖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或经商,或进行访问,或参加学术交流。那么我们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要注意什么?我们应怎样维护祖国的尊严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梁帆的事迹,了解她是怎样维护祖国的尊严的。
5.播放课文录音(3-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看课文内容及插图,并思考:
(1)梁帆为什么要仔细寻找中国国旗?
(2)梁帆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升挂中国国旗?
(3)活动中围绕升挂中国国旗,梁帆的情感变化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4)人们为什么称赞梁帆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过渡:梁帆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虽然身在异国,却心系祖国。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时时刻刻想到祖国的尊严,千方百计地维护祖国的尊严,赢得了赞誉。我们应如何做到维护祖国的尊严呢?
6.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归纳。
板书:无论何时何地,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小结:通过学习吉鸿昌和梁帆的事迹,我们懂得了: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祖国尊严,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2.学生发言,启发学生列举自己从电视、电影、广播中了解的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事例。
四、分辨讨论,指导行为。
借助“议一议”、“读一读”,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做。
1.议一议(文字投影片)。
对下面四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1)在公园里,小兰和小花看见外国人用一次成像的照相机拍照,就缠着外国人,要求给他俩照一张。
(2)小刚和小强搀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一位过路的外国人看到后,主动提出给他俩照一张照片,他俩大方地同意了。
(3)少年宫演出结束后,外宾赠送给每个小演员一件小礼物,由于小丽有事出去了一下,没有拿到小礼物。回来后就哭着向外宾要礼物。
(4)一个外国人看见小伟走过,故意把钱包掉在地上。小伟把钱包捡起来,双手递给他说:“先生,你的钱包掉了。”
(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发言时,教师根据发言,进行小结。)
小刚、小强和小伟是对的,他们与外国友人交往,有理有节,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文明有礼的风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小兰、小花、小丽的做法是不对的。
2.读一读。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国旗、国歌是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尊敬国旗、认真唱国歌,是对祖国尊严的维护,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五、对照板书,总结谈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想着祖国尊严,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板书设
板书设计
篇9:思品教案-祖国的忠实儿女
教学目标
认知:
1.了解一些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爱国人物的事例。
2.知道中华儿女应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为己任,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情感:
崇敬华罗庚等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热爱祖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要从多方面进行。在改革的今天,东西方的交流日益增多,一些学生的家长或亲友也有不少出国考察、留学,或公派援外,或劳务输出,学生听到许多发达国家的物质生活情况,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外产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学生亲眼目睹,不可回避。从积极意义上看,我们祖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我们努力奋斗,生产力一定能够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所取得的成就正说明了这一点。正视现实,找到差距,可激励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做贡献。从消极方面 看,“中国不如外国”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也会影响着下一代。一些孩子刚上学,家长就已经把“出国定居”作为学生的奋斗目标了。本课正是在上一节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将“好儿女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作为基点,向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法建议:
1.华罗庚是杰出的数学家,他所研究的是高深的数学理论。教学中,在讲述华罗庚报效祖国、取得成就时,应避免讲述数学理论上的专用名词,重点应帮助学生理解他研究科学、造福人民、为祖国争光的思想境界。
2.在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祖国的忠实儿女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时,不要就事论事地讲述某人是怎样做贡献的,而应注意让学生在说事例的同时说思想,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德育诸渠道的功能,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活动课观看影视片,利用阅览和自习时间阅读有关书籍,在队会课上召开以此内容为主题的少先队队会。
4.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插图作用。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观看有关的影视片。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二课 祖国的忠实儿女
<教学目标 >
认知:
1.了解一些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爱国人物的事例。
2.知道中华儿女应以报效祖国、建设祖国为己任,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
情感:
崇敬华罗庚等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教学重点:介绍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名誉、地位,以及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毅然回国,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教学难点 :学生因限于年龄和阅历,对解放初期,海外游子渴望回到祖**亲怀抱的心情难以理解;对华罗庚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甘愿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祖国效力的崇高的思想境界难以理解。
教育过程:
一、看照片导入
出示华罗庚的照片
1.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同学介绍华罗庚的事迹
老师补充介绍
2.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他是祖国的忠实儿女呢?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板书课题:十二 祖国的忠实儿女
二、分析事迹,明理激情
1.听录音故事:课文
2.同桌互相说说:
(1)华罗庚在国外有什么样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2)如果他留在国外,对他有什么好处?
(事业、生活等方面)
(3)华罗庚是否想过自己回国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3.小组讨论:
华罗庚为什么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回国呢?
在回国的过程中,他都受到哪些阻力?
师:由于华罗庚很有成就,美国当局百般阻挠,阻止华罗庚回国,为了不让美国特务发现自己的行动,他舍弃了洋楼、汽车,家里什么也没动,只带一身随身衣服,悄悄地登上了一艘邮船,离开了美国。
小结:华罗庚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当他在美国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后,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他要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自己的祖国。所以华罗庚能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工作、生活条件,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
板书:心系祖国
4.说一说:
(1)你们想象一下,当时我们国家的生活、工作条件是什么样的?
(2)华罗庚在研究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3)他是怎样做的?
小结:华罗庚回国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他有一颗忠实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所以他不在乎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5.全班讨论:
他为什么被誉为人民科学家?他是在怎样报效祖国的?
小结:他克服种种困难,不仅在数学理论上有开创性的成就,而且善于将高深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实际。他深入工厂、农村,与普通劳动者一起奋斗,使他的理论研究取得了经济效益。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他被誉为人民科学家。
6.提问:
(1)当华罗庚获得荣誉时,他想到的是什么?
(2)当外国记者问他回国后不后悔时,他是怎么说的?
同学读华罗庚说的这句话
请同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华罗庚有一颗赤子之心,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当他获得荣誉时,依然想到的是祖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效自己的祖国,他是祖国的忠实儿女。
板书:报效祖国
三、扩展延伸、联系实际:
师:我们的祖国有千万个像华罗庚一样的忠实儿女在为她奋斗着,你还知道谁给大家说一说。
同学举例祖国的忠实儿女
1.放视频:电影《创业》中的片断,介绍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同学读王进喜的话: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说一说: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一种什么精神?
小结:大庆油田的开发成功,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历史。王进喜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献出自己一切的铁人。
2.介绍两弹元勋邓稼先
放视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场面。
小结:邓稼先是我国物理学家,尊称两弹元勋。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是我国研制和发射核武器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1964年10月16日,邓稼先亲自指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实验。1967年6月7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他的名字虽然先为人知,但他对祖国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四、全课总结,激发情感
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由于有千万个向华罗庚一样的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好儿女,才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他们以自己聪明才智报效祖国,他们是中华的英雄、民族的脊梁。我们每个同学也应向他们学习,从小立志,长大以后为祖国作贡献,报效自己的祖国妈妈。
五、布置活动
1.看一部反映我国人民反抗侵略或祖国儿女忠于祖国、报效祖国方面的电影、电视或图书。
2.看后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感想。
板书设计
十三 祖国的忠实儿女
心系祖国
报效祖国
探究活动
一、举办一次“歌颂祖国忠实儿女”主题活动。
1.小组交流:
你都知道哪些祖国的忠实儿女?
说说他们的事迹。
2.全班交流:
3.讨论:他们的什么精神最值得你感动?
4.请同学朗诵一些歌颂祖国儿女的诗歌。
5.四人一组办一期“歌颂祖国忠实儿女”的小报。
6.办一期“歌颂祖国忠实儿女”的展览。
二、做一做
搜集祖国的忠实儿女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的事迹,并且讲给周围的同学听。
篇10:《为了祖国的尊严》思品教案
《为了祖国的尊严》思品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
2.知道维护祖国尊严应该尊敬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标志。
情感:
1.对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人表示敬佩。
2.感受祖国的尊严,并且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愿望。
行为:
1.尊敬国旗、国徽、国歌。
2.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对外交往中要时刻想到祖国的尊严,尽力维护祖国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尊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教学难点: “祖国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有困难,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直接的感受才能认识。
教具准备
录音机、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提问:国旗、国歌代表什么?每当升国旗、奏国歌时,你是怎么做的?心里会想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幻灯片,师简介: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同志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欢迎外国元首的迎宾仪式,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三军仪仗队威武雄壮。
(3)7月1日香港主权交接仪式,降下英国国旗,升起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亿万人民欢欣鼓舞。
3.提问:看到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你们有什么感受?
小结: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新生,从此,我们的祖国将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中国迈入了一个新时期,打开国门,改革开放;五星红旗的升起,标志着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祖国的尊严。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一课——为了祖国的尊严。
板书课题:十一 为了祖国的尊严
二、学习榜样,明白道理。
1.承接。其实维护祖国尊严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
2.教师讲故事《我是中国人》
3.提问:
(1)在美国,吉鸿昌准备往国内寄包裹,美国邮局职员竟然阴阳怪气地说:“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当时,吉鸿昌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他每逢参加宴会或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什么都要在胸前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
小结:当祖国的尊严受到威胁时,吉鸿昌极为愤慨,针锋相对地进行了斗争,一言一行都显示了中国人的骨气,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4.承接。随着我们祖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也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或经商,或进行访问,或参加学术交流。那么我们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要注意什么?我们应怎样维护祖国的尊严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梁帆的事迹,了解她是怎样维护祖国的尊严的。
5.播放课文录音(3-6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看课文内容及插图,并思考:
(1)梁帆为什么要仔细寻找中国国旗?
(2)梁帆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升挂中国国旗?
(3)活动中围绕升挂中国国旗,梁帆的情感变化怎样?这说明了什么?
(4)人们为什么称赞梁帆是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过渡:梁帆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虽然身在异国,却心系祖国。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时时刻刻想到祖国的尊严,千方百计地维护祖国的尊严,赢得了赞誉。我们应如何做到维护祖国的尊严呢?
6.读最后一自然段,教师归纳。
板书:无论何时何地,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小结:通过学习吉鸿昌和梁帆的事迹,我们懂得了: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祖国尊严,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
2.学生发言,启发学生列举自己从电视、电影、广播中了解的自觉维护祖国尊严的事例。
四、分辨讨论,指导行为。
借助“议一议”、“读一读”,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去做。
1.议一议(文字投影片)。
对下面四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1)在公园里,小兰和小花看见外国人用一次成像的照相机拍照,就缠着外国人,要求给他俩照一张。
(2)小刚和小强搀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一位过路的外国人看到后,主动提出给他俩照一张照片,他俩大方地同意了。
(3)少年宫演出结束后,外宾赠送给每个小演员一件小礼物,由于小丽有事出去了一下,没有拿到小礼物。回来后就哭着向外宾要礼物。
(4)一个外国人看见小伟走过,故意把钱包掉在地上。小伟把钱包捡起来,双手递给他说:“先生,你的钱包掉了。”
(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发言时,教师根据发言,进行小结。)
小刚、小强和小伟是对的,他们与外国友人交往,有理有节,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文明有礼的风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小兰、小花、小丽的做法是不对的。
2.读一读。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明确国旗、国歌是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尊敬国旗、认真唱国歌,是对祖国尊严的维护,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五、对照板书,总结谈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想着祖国尊严,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篇11:思品教案-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的。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本课以观察照片,让学生从我国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认识几个民族,并谈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导入课文,用以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课文第一段相连接。
本课应讲清两点。
1.民族团结的意义。
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通过历史的回顾说明,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第二,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以孔繁森的事迹和新疆地区一个回汉维族杂居的村庄村民互相帮助的事例,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间亲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最后一段简单说明了少年儿童也要为加强民族团结而努力,在与不同民族交往中应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处。这段话主要是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法建议
教学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所讲事例多数是学生熟悉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课所讲观点。也可以参考后边的参考资料再给学生介绍一些事例,说明祖国的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民族昌盛;民族分裂于国于民都不利。
2.本课政策性较强,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汉族地区要防止以汉族为主体来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防止大汉族主义倾向;少数民族地区也要防止本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
3.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开放地区和旅游开发区,可以侧重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方面;对民族杂居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有民族纠纷或分裂活动的地区,更应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篇12:思品教案-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2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指名朗读课文第4小节。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板书:革命的胜利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请生默读课文第5小节。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师: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讨论交流。
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板书: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齐读村民们的话:沙石结合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民族团结就是好。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讨论:苏意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苏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只有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才有利于搞好民族团结。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讨论: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师补充板书:有利于
2.中队委员在《娃哈哈》旋律声中提出倡议:6月1日就要到了,让我们给云南少数民族的小伙伴写一封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尽一份力。
3.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以及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图片、邮票和歌曲。班会上展示。
板书设计
十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篇13:思品教案-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部分第五单元有关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的。对青少年进行民族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的教育很有必要。其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民族问题,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采取措施,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我国宪法中也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应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其二,不能忽视目前境内外,仍有少数敌对分子利用民族问题制造事端,破坏我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进行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十分必要。其三,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各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许多少数民族到内地来做生意,随着边境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汉族人也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因此,对学生进行这一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本课以观察照片,让学生从我国各民族代表的合影照片中认识几个民族,并谈看了照片之后的感想入手导入 课文,用以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与课文第一段相连接。
本课应讲清两点。
1.民族团结的意义。
课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通过历史的回顾说明,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第二,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各民族间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以孔繁森的事迹和新疆地区一个回汉维族杂居的村庄村民互相帮助的事例,说明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间亲如兄弟,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课文最后一段简单说明了少年儿童也要为加强民族团结而努力,在与不同民族交往中应注意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友好相处。这段话主要是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法建议
教学建议和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所讲事例多数是学生熟悉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事例让学生理解本课所讲观点。也可以参考后边的参考资料再给学生介绍一些事例,说明祖国的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团结则国家兴旺、民族昌盛;民族分裂于国于民都不利。
2.本课政策性较强,在教学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汉族地区要防止以汉族为主体来谈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防止大汉族主义倾向;少数民族地区也要防止本民族狭隘的民族主义。
3.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开放地区和旅游开发区,可以侧重在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方面;对民族杂居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有民族纠纷或分裂活动的地区,更应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 民族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听民族音乐,春民族娃娃,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 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朝鲜族)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汉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
《新疆好》(维吾尔族)
请学生猜猜:这些都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边交流边指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区域,并出示部分民族娃娃。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2课——民族团结一家亲。(出示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齐读课文第1、2节。
5.师: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
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生看书讨论(第3节):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师:汉藏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板书:祖国的兴旺发达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出示投影)指名朗读课文第4小节。
(1)小组讨论:为什么刘伯承将军要和小叶丹结拜为兄弟?
(2)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师:红军的诚意和尊重,赢得了彝族人民的信任,也使革命得以顺利进行下去。
板书:革命的胜利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请生默读课文第5小节。生交流。
小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只有加强团结,互相帮助,共同促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师:长期以来,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动人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孔繁森》片段。
(风餐露宿了解民情,实地考察;卖血抚养孤儿;关心藏族老人;因公牺牲。)
师:刚才我们看了电影《孔繁森》的片段,大家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同学们深深地被孔繁森为了祖国建设、民族团结而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孔繁森牺牲了,当地人民又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播放“灵堂拜祭”片段)
出示挽联: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二离桑样,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小结:孔繁森、打井团长等英雄模范,舍小家为大家,几十年如一日,为了祖国建设,促进边疆发展,帮助边疆人民,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板书: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3.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山脚下有个回、汉、维三族聚居的村庄,那里的村民是如何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最后一节,讨论交流。
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板书:互相尊重 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齐读村民们的话:沙石结合在一起是座山,大家团结在一起能使荒滩变花园,民族团结就是好。
四、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讨论:苏意这样做可以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影响?
小结:苏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只有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才有利于搞好民族团结。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讨论:从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1.学了“民族团结一家亲”这课书,你懂得了什么?
生交流,师补充板书:有利于
2.中队委员在《娃哈哈》旋律声中提出倡议:6月1日就要到了,让我们给云南少数民族的小伙伴写一封信,交流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尽一份力。
3.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以及表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图片、邮票和歌曲。班会上展示。
板书设计
十二 民族团结一家亲
★ 思品教育教学论文
【思品教案-祖国一定要统一(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初三思品教师工作总结2022-12-09
思品教师个人工作总结2023-04-22
第1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总结2022-08-21
小学思品教师工作总结2023-07-06
初中思品教师年度考核总结2022-09-08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研计划博客2022-11-21
思品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023-04-11
四年级思品教学工作总结2022-09-20
九年级思品下教学工作总结2022-05-08
我对思品课有效教学的的体会和反思论文202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