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

时间:2023-01-29 07:29:31 说课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精选16篇)由网友“Aaziy”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

篇1: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复习导入:

为了能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复习题。

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

12 18 20 25 48 60 72 90

让学生回答并说出判断依据,从而进行小结:我们在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都是从一个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定。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你想知道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从而引出课题。(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大胆猜想

为了使学生产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我便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出题,随意说一个数,老师迅速地作出该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判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猜想验证,体验新知

由于学生在《猜一猜》游戏中产生了急于探索的热情,我便让学生去作猜想“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让学生充分表达各种各样的猜想,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他的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我便引导学生去验证,并在验证中推翻了刚才的猜想,由此,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不能用原来的方法(也就是从数的个位上的情况)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而应该换个角度去思考。

出示百数表

提问:你能在这些数中找出3的倍数吗?

仔细观察这些数,并和同桌讨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通过观察发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都没有什么规律,但是将各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它们的`和都是3的倍数。如:12,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加起来是3,正好是3 的倍数。再如:27,十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7加起来的和是9,正好是3 的倍数。

验证:用数小棒的方法和除法进行验证。

(3)归纳总结

在学习操作验证完成后,我用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达成共识: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 3的倍数(板书)。这样便巧妙地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只是系统化,条理化。

三、巩固提高

(1)至(3)题是对新知识的巩固。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判断、填空等题目,使学生在判断中明事理,提高找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为增添课的趣昧性和挑战性,我让学生畅谈整节课的收获,并让学生式写出一些能同时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和同伴交流,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在自我评价,总结提高部分,我鼓励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总结的能力。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注意了学生的个性张扬,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

篇2:《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北师大版第九册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有关“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学生在已经学习“2,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继续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我紧紧抓住猜想→观察→举证→归纳这条主线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有效探究的学习过程。

基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以下两个大环节:

探究            深化

四、教学过程

一.探究

这个部分,我为学生提供了四个探究平台:

(1)猜想

复习:2和5的'倍数特征。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

(2)观察

在百数表中找出所有3的倍数,通过观察否定猜想。

借助计数器,在百数表中任意选一个3的倍数,用计数器将它拨出来,并记录下拨这个数用了几颗数珠。再观察记录表,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很快能发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

当学生的认知出现困难时,借助计数器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直观地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如果给你3颗数珠,那你猜一猜在计数器上拨出100以内的数会是3的倍数吗?给出4颗、5颗…….,自己拨一拨,发现了什么?

经过研究,学生发现100以内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是3的倍数,而不是3的倍数,所用数珠的颗数都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说:100以内的数,如果在计数器上拨它,所用数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举证

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对所有的数都适用吗?学生马上会提出研究比100更大的数。

小组合作:随意想出多个大于100的数,先用计算器算一下,然后记录下来。最后用计数器拨一拨看有什么发现?

经过合作探讨,交流汇报,学生发现在这些较大的数当中,之前的研究结论依然适用。

所研究的对象范围越广,代表性越强,研究结论就越可靠。本环节通过“更大的数”和“随意想”两方面,让研究对象范围更广,培养了学生缜密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4)归纳

现在如果给你一个数,不做除法,你怎样快速地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咦!我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用计数器也判断对了,还很快呢!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会说所用数珠的颗数其实就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这种稍复杂的表述方式,由学生在操作中自然归纳得出,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性,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深化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从0到9的十张卡片,在游戏中解决以下问题:

(1)你能任意选3张卡片,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用你选的这3张卡片,还能摆出不同的3的倍数吗?一共能摆出几个?

(2)随意抽取3张卡片,在它的基础上加卡片,使摆出的数还是3的倍数。如果加一张怎样加?加两张呢?三张?……你最多能用到几张?

(3)当十张卡片全部用上时,我们就得到了比较大的3的倍数,你能快速去掉一些卡片,让这个数依然是3的倍数吗?

如果要去掉一张卡片,你怎么做?如果要去掉两张?三张?……

刚才的练习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

用你们的方法判断下面的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

36996969336,   1827457874。

判断数位多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运用常规方法比较麻烦。如何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卡片游戏,学生在操作中自然而然地摸索出解题的捷径,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拓展。

各位老师,刚才我描述的这个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过程中不但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而且也积淀了基本的数学思想:让学生逐步领悟到猜想、观察、举证、归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谢谢!

篇3: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1.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解决“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本案例中,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

2.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展开探究活动。在上面案例中,教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不断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步发现、归纳规律、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分析、概括、验证、判断等能力。

篇4:五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能被3整除数的数”一课,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提出新的假设——验证”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

2、理性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通过用“0——9”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亲切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后“你再长几岁,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4、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中只有摆正了师生关系,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本节课学生始终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一是从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上,二是从分层探究、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上。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气氛始终处在民主、和谐之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探究方式,

篇5:《3的倍数的特征》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和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决定在这节课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猜想——观察——再观察——动手试验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3的倍数特征。

但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按照我想的思路去进行,一个学生在我没有预想的前提下说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所以我准备让四人小组去合作交流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也没有进行。只是让学生两人去再说一说刚才那个学生的发现,加以理解,巩固。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以下方面做得不好。

1、备课不充分。自己在备课时没有好好的去备学生,没有做好多方面的预设;

2、在观察百数表到后面总结3的倍数特征时,都应放手让孩子们多说,说透,这样更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概括归纳能力。老师不要着急,学生能说出的尽量让学生说,多放手,相信学生。

篇6:五年级倍数特征数学日记

数学课上,老师讲了自然数“2”、“3”、“5”各数倍数的特征。我想,那“9”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呢?正巧数学老师说可以写数学日记,语文老师又布置了一篇作文,我就借此写一篇数学日记来探讨这个问题。

要想找出特征,得先揪出几个“9”的倍数来。可这范围太大了,1---∞中有∞个这样的自然数。老师说过;可以缩小范围,于是我就在1---100里找。

通过乘法口诀,我拎出了这么11个“9”的孩子:9、18、27、36、45、54、63、72、81、90、99。我看了看,发现每九个相邻的自然数中就会有一个“9”的倍数。

找好数,下面就该提出猜测了。“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偶数,难不成“9”的倍数个位上全是奇数?咦,事情可没这么简单!那些数个位上的数字一直是“9876543210”这样的循环,“奇偶奇偶”的。算什么特征!

“3”的倍数特征为“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加在一起,是3的倍数”,“9”是“3”的倍数,那些数难道能被“9”、“3”整除?这回总算猜对了!1+8=9,,2+7=9,3+6=9,4+5=9,5+4=9,6+3=9,7+2=9,8+1=9,9+0=9。

光这么下定论还不行,通不了验证这关,都是梁山泊军事---无用。

“9”是“3”的倍数,一个数能被“9”整除,自然也能被“3”整除。所以只用试“9”就好了。

开始验证了!9=1+3+3+2,1332÷9=148---通过。18=2+4+5+1+6+0+0,2451600÷9=272400---通过。 18=9+3+1+2+3,93123÷9=10347---通过!

举了三个例子,全都成功!因此,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结论:各数位上相加的和是“9”、“3”倍数的自然数,是“9”的倍数。

这次小探索,仅仅只是数学海域的一点儿水。但它让我明白了,有付出才有收获!

篇7:五年级倍数特征数学日记

今天我的姐姐结婚了,我们早早的来到大姑家,我们干了一些是以后,大姑说去吃席的地方,到了那里大姑问我:“一共有20个桌子,有一个桌子不坐人,一个桌子可以坐20人,问我一共来多少人?如果一个人花100元,那么大约花多少钱?

20—1=19(桌)

19×20=380(人)

380×100=38000(元)

答:一共来380人.

答:一共花38000元.

婚礼很顺利.

到了晚上回家,我发现路旁边有大妈跳广场舞,我看了一眼,发现它们排成一个空心的两层方阵,再仔细一数,最外层每边六人,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

分布:(6-1)×4=20(人)外层共人数

6-2=4(人)第二层人数

(4-1)×4=12(人)第二层共人数

20+12=32(人)两层共人数

综合:6×6-2×2=32(人)

答:这里一共有32人。

公式:总数=(外层每边点数-层数)×层数×4

外层每边点数=总数÷4÷层数+层数

生活中真是处处有数学。

篇8:五年级倍数特征数学日记

研究数的倍数特征或了解你感兴趣的数学文化,选择你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数学日记。

数的倍数特征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数学内容,今天,我根据在学校里和奥数班的学习整理了一些自然数的倍数特征:

1、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

2、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5的数能被5整除。

3、一个数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一个数的数字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5、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4整除的数是4的倍数。

6、一个数的末两位能被25整除的数是25的倍数。

7、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整除的数是125的倍数。

8、一个数的末三位能被8整除的数是125的倍数。

9、一个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前的数的差(大-小)能被7整除,此数就能被7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前的数的差(大-小)能被11整除,此数就能被11整除。

11、一个数的末三位与末三位前的数的差(大-小)能被13整除,此数就能被13整除。

12、一个数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这个数就能被11整除。

13、0能被任何数整除。

我的感受:数学的奥秘虽然深不可测,但是我们只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篇9:五年级倍数特征数学日记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倍数特征,分别是2、3、5的倍数特征。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吧。

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2、4、6、8、0。都是偶数。

3的倍数特征:各位相加的和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5或0。

通过我的查找,我还发现了4、6、7、8、9、11的倍数特征。

4的倍数的特征:

(1)十位数是奇数且个位数为不是四的倍数的偶数或十位数是偶数且个位数是四的倍数。

(2)若一个整数的末尾两位数能被4整除,则这个数能被4整除,即是4的倍数 。

6的倍数的特征: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3整除的偶数。

7的倍数的特征:

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余类推 。

8的倍数的特征:

数字的末三位能被8整除的数。

9的倍数的特征:

任何正整数的9倍,其各位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如果继续将各位数字连加最后必然会等于9。

11的倍数的特征:

一种是:11的倍数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的差(以大减小)是0或是11的倍数。

另外一种答案是:若一个整数的奇位数字之和与偶位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11的倍数检验法也可用上述检查7的「割尾法」处理!过程唯一不同的是:倍数不是2而是1。

日记:

昨天,我和奶奶去超市购物,奶奶一共选了3包洗衣粉(因为走得匆忙,所以只看清了洗衣粉单价是自然数。)收银员阿姨说一共76元。我用3的倍数特征验证,发现结果有问题:按3的倍数特征7+6=13并不是3的倍数。而洗衣粉的单价又是自然数,所以更不可能是76元。我将结果告诉收银员,收银员连忙道歉说共75元,单价25元,共3包。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的倍数特征无处不在,哪里都能用到它。

篇10: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在知识链接中,激活思维

师: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说?

生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那怎样判断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呢?

生3: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0。

师:请一、二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是不是2、5的倍数。

生1:我的学号是1,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

生2:我的学号是2,是2的倍数。

【教学片断二】

二、在新知探究中,发展思维

师: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怎样呢?是不是和2、5的倍数的特征一样,只要看“个位”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生1:我认为看个位可以。如:33、36、39它们的个位分别是3、6、9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生2:我认为不能只看个位。如:23、16、29它们的个位虽然也是3、6、9,但这些数不是3的倍数。

生3:但也有的数它们不是3、6、9,如:24、45,可是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你们可以以45为例,在它的前后面添上一个数、两个数、三个数……,老师能很快判断能否是3的倍数。

生1:前面添上2。 (×)

生2:后面添上24。 (√)

生3:前面添上3,后面添上53。 (×)

师:请们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看看老师判断对不对?

(学生验证后,产生疑惑)

师:老师判断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其实老师也不是圣人,不过知道其中的奥妙,先掌握其中的规律罢了,你们想知道吗?

生:(异口同声说)想。

篇11: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一、温故知新,直接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过了2、5倍数的特征,回忆一下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生:2的倍数的个位数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还看个位数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教师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棒游戏,探究规律

1、师生小游戏

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怎么玩呢?找一个同学在这张数位表上随意用小棒摆出一个数,我能马上猜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信不信?

师:你来!

师:为了验证我猜得对不对,再请一个同学到前面的展台上用计算器来算一算,跟我比比速度。

学生摆出:51

师:51是3的倍数。我算的比计算器快吧?

师:能摆一个三位数吗?

学生摆出:312

师:312是3的倍数。

师:再来一个难点的。

学生摆出:1123

师:1123不是3的倍数。

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吗?相信通过下面的操作你能发现其中的秘诀。

【评析:改变了以往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入手的形式,变为直接就用操作小棒引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抛开2、5倍数的特征的负迁移的影响。在课之始创设了学生“摆”老师“猜”这一互动环节。学生用几根小棒在数位表中摆数,无论学生摆的是几位数,老师都能迅速判断出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速度远远超过计算器。“老师为什么判断的这么快呢?”学生被彻底征服且急于想知道答案,吊足学生的胃口。】

2、小组合作探究

(1)师:我们一起来看探究要求:用相应根数的小棒在数位表上各摆出3个数。

小组内合理分工,请大家静静的看一下合作要求——

①男同学操作前两行,女同学操作后两行,记录员将摆出的数记录在表格中。

②用计算器算一算,将3的倍数圈出来。

③仔细观察表格,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明白要求后,小组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

师:哪个小组来交流你们的研究成果?再找个小助手。

第一小组:

师:问问大家你们摆的数没有问题吧!

师:给大家读读,你们圈出了哪些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了3根、6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

师评价:关键要看小棒的根数,了不起的发现。

师: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

第二小组: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你们认为除了3根、6根,还有其它情况是吗?具体解释一下。

生: 9根、12根、15根……都行——

师:真是这么回事吗?以9根为例摆摆看。

学生活动。

师:来,说说你们小组摆出了哪个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6,36是3的倍数。

师:哪个小组还想出三位数、四位数或是更大的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216,216是3的倍数。

生:我用9根小棒摆出了3015,3015是3的倍数。

师:说得完吗?

生:说不完。

师:大家用九根小棒摆出来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那你认为他们小组的结论合理吗?

生:很合理。

师:大家说着,我把它记录下来(板书):只要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数就是3的倍数。

【评析:通过用“小棒摆数活动” 让研究对象直观化,降低了学生观察发现特征的难度,使得所学新知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借助小棒这个脚手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轻易的就会发现“只要所用小棒的根数是3的倍数,摆出来的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摆数所用小棒的根数我们就能快速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把摆小棒换成拨珠子呢?

二、拨珠子,进一步探究

师:(出示计数器)你认识它吗?仔细看,我拨出一个什么数,用了几颗珠子?

板书:345——3+4+5——十二

师:算一算345是3的倍数吗?

师:在你的脑子里想象一个计数器,随意拨出一个数,并想一想:

(1)各个数位上是几颗珠子,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2)这个数是多少,算一算它是3的倍数吗?

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操作点课件。

生:个位上有3珠子,十位上有6珠子,百位上有3珠子,一共用了12颗珠子,363是3的的倍数。

生:个位上有5珠子,十位上有5珠子,百位上有0珠子,千位上有5颗珠子,一共用了15颗珠子,5055是3的的倍数。

生:个位上是2颗珠子,十位上有5颗珠子,百位上有1颗珠子,千位上有2颗珠子,一共用了10颗珠子,2152不是3的倍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用12颗珠子拨出了363,是3的倍数,用15颗珠子拨出了5055也是3的倍数。想一想:用几颗珠子拨出的数是3的倍数?

生1:珠子的颗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只要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我们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也记录下来。(板书: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评析:在摆小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计数器想像一个数,借助学生对计数器熟练运用的经验,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聚焦于对数的特征的研究。虽然每个同学只操作了一次,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经历了一个典型的通过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规律的过程。学生再次发现:只要各个数位上珠子颗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也是3的倍数。】

篇12: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五下数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中一个知识点,是在学生已认识倍数和因数、2和5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开始阶段我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就让学生猜一猜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的问题中, 得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后被学生补充到“个位上是0—9的任何一个数字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其特征不明显,也就是说3的倍数和一个数的个位数没有关系,因此要从另外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

在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接着提供给每位学生一张百数表,让他们圈出所有3的倍数,抛出问题:把 3 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3的倍数特征 。学生在经历了猜测、分析、判断、验证、概括、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后感悟和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真正发现: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各位上数的和一定不是3的倍数。从而,使学生明确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进行练习与拓展。这样的探究学习比我们老师直接教给他们答案要扎实许多,之后的知识应用学生就相应比较灵活和自如,效果较好。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觉最大的缺憾之处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上,由于自己事先练习下水没有做足,所以误导了学生。题目如下:“从3、0、4、5这四个数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以下条件:1、是3的倍数。2、同时是2和3的倍数。3、同时是3和5的倍数。4、同时是2、3和5的倍数。”学生问要写几个时,我回答如果数量很多至少写3个。呵呵,其实此题不需要如此考虑,因为它们的数量都有限。

希望以后自己的教学会更扎实起来。

篇13: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教后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3的倍数的特征,我首先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然后我出示了几个不同的四位数,问生: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是3的倍数?想知道有什么窍门吗?这们引入课题很顺当,学生也很有兴趣。

下面,我先让学生写出50以内3的.倍数,再观察: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学生一时很难发现,仍从个位上的数去观察,但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当时我心里有点担心怎么看不来呢?,我启发学生再看看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通过交流后,在部分学生马上发现把每个数的数字加起来的和除以3都是正好除的,我让学生用这个发现对书上第76页的表格100以内的数进行验证一下,学生验证后我又让学生从100以外的数来验证。从而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再通过用1、2、6可以写成哪些三位数?这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吗?由此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进一步明白3的倍数跟数字的位置没有关系,只跟各位上数的和有关系。这样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时学生思考时就不会漏写了。

最后,通过后面的练习,我觉得在教学某些知识时,最好老师不要轻易下结论,只有让他们自己在反复实践中自己得出结论,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

篇14: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与2、5倍数的特征难度上有不同,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从数的表面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看出(根据个位数的'特点就可以判断出来),但是3的倍数的特征却不能从表面去判断,因而我特设以下环节突破重难点预习题。

1、给出一些数让学生先判断哪些数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2、从以上的3的倍数进行思考:

(1)、3的倍数与它个位上的数有关系吗?

(2)、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吗?

新课时让学生从上面的练习中去发现了什么,从而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然后再让每个同学任意写一个3的倍数,再看看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和思路。

经过以上这些活动后学生都能对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进行简单的判断。特别是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的判断大多数的学生能先求出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不是3的倍数,然后再进行判断,效果很好。

篇15:五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在第一次教学之后,学校组织县级教学能手选拨赛时候第二次上,可以说是“一课两上”。我在第二次备课时完全从另一个角度来处理教材,收获颇丰。下面我就本节课前后两次上课反思如下:

第一次上课我是让学生圈出100以内3的倍数,去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由此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然后实际应用,巩固练习。效果一般。而第二次上课时我是这样做的: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在学习2、5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猜测是不是3的倍数的特征也要去看数的个位呢,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让后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的特征,接着借助学生熟悉的计数器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验证3的倍数的特诊,实验二:验证不是3的倍数的的数的特征。最后实践应用,课堂检测。

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我觉得在每个环节的过渡上要做的更加自然、一气呵成会更好。由于本节课按照赛教要求只有30分钟,时间的把握做的还不够恰到好处。总之,教无定法,学海无涯,需要我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大力提高教学质量。

篇16: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上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能被3整除数的数”一课,能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确立了基本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不仅重视学生掌握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并能运用特征进行正确判断,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渗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提出新的假设——验证”的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获得结论,并感悟方法。

2、理性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科书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本节课重新设计例题,通过用“0——9”十个数字组成能被整除的`三位数让学生探索特征,这样处理使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亲切感,而且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开课时收集的数据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课后“你再长几岁,这个岁数就能被3整除”这一开放题富有情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节课的主要特色。本节课始终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教学内容,举例验证等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等合作探究活动,获得教学知识、感悟方法。如在课的第二阶段,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一层通过学生猜测、举例、选数字组数,使学生产生两次认知冲突;第二层通过交换三位数数字的位置,仍然没能发现特征,产生第三次认知冲突;第三层次通过计算各位上的数的“和、差、积、商”使结论逐渐显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探究精神,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使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4、合理定位教师角色,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中只有摆正了师生关系,才可能使学生得到发展。本节课学生始终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看出:一是从师生活动的时间分配上,二是从分层探究、有针对性的适当引导上。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气氛始终处在民主、和谐之中,生活化的学习材料、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探究方式,

《倍数和因数》五年级数学说课稿

五年级数学《因数和倍数》 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的说课稿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因数和倍数说课稿

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倍数与因数 说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数学说课稿《众数》

有关小学数学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数学五年级3倍数特征说课稿(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说课稿模板2023-11-13

小学数学说课稿格式2023-02-03

二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说课稿2022-08-18

说课稿小学数学2023-03-19

小学数学10分钟说课稿一等奖2022-10-10

小学说课稿模板数学2022-12-03

一分钟能干什么小学数学说课稿2024-02-28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说课稿2023-09-17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说课稿2022-06-16

小学数学的说课稿模板202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