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提供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笔者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
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
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2
以往的初三语文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这样做肯定不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我们至少能够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大力改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而应充盈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小课堂连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教学资料、形式、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也就是说,必要时语文教学要走出去。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课内阅读教学中决定了语文课文的经典性、基础性和示范性。课文应当是精品,文质兼美,在思想资料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文风等方面有务必的典范性。因而课文也就成了知识、潜力、思想教育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为重要的是课文能够使学生掌握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知识和潜力,使学生学会从特殊到一般,举一反三,更好地在课外进行其它类似文章的学习阅读。阅读教学离不开课外阅读,二者务必相互结合,互补互助。
课文阅读教学是基础,对课外阅读起着指导作用;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续和补充,反过来丰富并深化课文的阅读学习。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个性是低年级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超多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光,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利,时光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语文课程改革,要致力于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核心是什么?是语文潜力。因此,我们务必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潜力,基本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基础不仅仅仅是扎实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这是以往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的。培养创新潜力,核心是独立思考潜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怎样培养呢?比如,在识字教学中培养独立分析、识记字形的潜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读文章想画面的潜力,激活想象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感受和个人见解,说真实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观察,鼓励发现,提倡写个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练习。
当前我们教师应当警惕的是,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存在盲目追求新异的现象。个性是在阅读教学中,要处理好培养求异思维与培养求同思维的关系。不是想法、说法越新越好,越与众不一样越好。关键是要说真话,说自我的话,表达自我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进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3
已是第二年执教《春酒》,再读课文,这坛春酒仍旧那么浓郁,细细品读,浓郁中又增多了几份味道,《春酒》教学反思。
针对去年“识春酒,知文意”“品春酒,懂琦君”“醉春酒,悟乡愁”几个环节,今年我围绕“春酒”这一个民俗,以此为切入点,设置“春酒之乐”“春酒之俗”“春酒之情”三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春酒这个节日的乐趣入手,表层了解春酒,然后再跳读课文找出民俗,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积累,最后品读课文重点段落,领悟情感达到走进春酒,品出乡愁的情感目的。对比这两年的教学设计,结合今年执教的感受,有几点反思和心得。
一、教师装好自己的酒,才能酿出学生的酒
都说教师积累了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确如此。今年,在讲解课文之前,我把很多时间用在了搜集和整理琦君的个人资料上面,教学反思《春酒》教学反思》。经过整理发现了琦君的很多生平经历,让即使未读过这篇文章的学生已经了解了琦君其人其事其情。尤其是将琦君的一些作品中的一些原话汇总串联,让学生对琦君的心情有了先前的感知。我在读过这些作品后很感动,也很理解了琦君的心情。正是这种情愫才会让她想写《春酒》。
结合暑假培训研修所感,教师可以将自己搜索到的这些资料在课前或课后发在班级博客上,引导学生浏览了解。也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空间开放给学生。
二、讲解课文,设置环节一定要贴近文本制定
本文在第一单元中属于民俗这个主题,所以在制定教学环节时一定要考虑单元主题。针对民俗这个主题,搞清琦君写作的原因才能更好的制定教学设计。通过设置以上三个环节,了解了民俗,感受了童真童趣,领悟了乡愁。主线明晰,简洁而实用。
读懂文本,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才能带给学生一个不同的书中世界。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4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同,他所有的指向都较势利,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它的教学导向旨在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上。
中考语文试题分为三大版块,即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及作文。这三大版块在初三语文教学上侧重点各有不同——文言文阅读教学具有浓重启发性味道;现代文阅读教学侧重在查漏补缺及得分方法的总结性指导上;作文训练将向语言更优美,感情更浓厚的高深方向发展。
首先,文言文考查试题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背诵及迁移性质。中考文言文试题中解释加点字意义的出题范围内容基本上全是从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中来的,另外翻译句子的评卷方针是意译不给分,直译时关键的一个字漏译也会被砍去一半分。这种严格到残酷的评卷方式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相当严肃。总结以往的失败教训,初三的文言文教学更应偏重于授课的细致,细到每一个字的意义都不能马虎。老师讲课时绝不允许只串大意而不通词素,必须引导学生养成一字一字的翻译习惯。另外,要求学生课文下面的注释除专有名词外一率得会背,包括个别较难句子的整句翻译也要张口就能背出来。背诵的实惠不仅能应对课内文言文的试题,课外文言文的好歹也全仰仗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的理解记忆。我发现前两年我们进行课外文言文训练时,花了近一个月时间,集中讲了几十篇,结果中考收效甚微。从去年开始,我改变了以往的方式,先抛开课外文言文不讲,把课内文言文从初一开始回头查一遍,要求学生把课文下面的注释重背一遍,学生一课一课背,教师一课一课落实,然后再让学生见识课外文言文,引导学生把课内字词意思迁移到课外。刚开始时学生不会迁移,一见到课外文言文就懵了,再加上我们罗芳的学生差生面比较广,不喜欢动脑筋想,一见生面孔就怕,一怕就放弃,所以课外文言文得分率历来都是比较低的。我在教授课外文言文时告诉学生,考的文章你绝对没见过,但你绝对会做其中的试题,为什么呢?一是不会的内容它一定会给你在下面注释出来,二是他不要求你翻译,只要求你知道个大概意思就可以了。课外文言文中解释加点字更是容易的事,他其实是变相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字词背诵的功底,学生只需要回忆一下这个字在课内做什么讲,那么这个字在课外还是同样的意思,把课内的意思写出来就行了。教师把课外文言文问题简单化了,学生畏惧课外文言文的心理也就随之消失。我们再也用不着如临大敌般地的花大价钱用大气力对课外文言文讲来讲去了。所以我认为文言文启发性背诵是初三文言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措施。
再者,就是学生最没把握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了。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成绩的唯一方法当然是老套的做题战术。但初三上半期及下半期开端,不应该是学生的题海战术,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师身上。其实我发现初一初二时,学生基本上不明白现代文阅读得分技巧,问十个同学十个同学回答现代文阅读答案是蒙的,甚至很多同学拿着笔不知道怎么表达他蒙的那点可怜的答案。所以,现代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是学生提高阅读分数的心锁。教师把重点放在答题技巧上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标准答案上,学生阅读分数提高就有希望了。比如告诉学生议论文、说明文答案基本上可以在原文中找出来;写景或写物的散文大胆的往人身上靠,写人或叙事的散文尽量地往情上靠;写景的文章不看景只看议论和抒情答题就简单化了,写人的文章不往事上看只揣摹作者的情感就深刻了;所有问题不笼统回答而用条理分割的办法慢慢回答等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赢取得分机会。当然并非所有现代文
阅读题目的答题方式都有技巧,有的直接考查的是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标点、字音字形、词语意义理解;病句、仿句造句和语言的得体等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说说作文,深圳市语文教研员曾把作文分成四等:又华又实,华而不实、实而不华、不华不实。又华又实是任何时代任何人追求的最理想境界,这里不做赘述。具说华而不实已不再时髦,实而不华反占先机。对此我有不同理解,让学生一本正经地下工夫写实比让学生耍笔杆子写华更难,而且出力不讨好,得分往往更底。华美的文字和华美的装修一样更容易引人眼球,它最起码体现了学生运用文字的娴熟性,如果不慎不实了,评卷老师也不忍心痛下杀手,得分往往比预想的高。这些学生已经在初三以前训练过了,初三时要学生训练在华丽语言掩盖下尽量撩拨评卷老师的情,让他在枯燥而雍长的评卷过程中怦然心动,或喜或悲或同情,最忌讳的是他不动情。所以在让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充满感情的写,要求学生先打动自己,然后才有可能打动别人。二是尽量在作文里出现带感情色彩的词,让评卷老师不知不觉地受你蛊惑;三是尽量用短句子,避免病句和不流畅;四是感情强烈时可独立成段,突出你的情感;五是下苦工夫在结尾处议论和抒情,让抬笔打分的老师所看的最后一眼是你文章中最靓丽的地方。
我天生愚钝,来深七年的初三语文教学才总结为以上三点,尽管疏漏处很多,但很愿意与大家共享,并希冀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5
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是培养学生情感的学科。
在教学中,我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一、点拨教学,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我在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悲可笑,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学,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学中,我常有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因《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这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豪迈的场景,豪迈的感情这些要素,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跳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跳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6
这一周听了几节课,是初三语文的。
我讲的是说明文专题,本周的反思是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设计这一节课,我是这样想的,先找找考点,然后一起找找体型,指导指导做题的方法,然后做做题,讨论讨论答案。然后总结总结作题的方法。
我这一节课,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是说明的特征,2是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7
在教學中,我相信学生的潜能,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一、点拨教學,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新课程语文教學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學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处于教學的主体地位。于是,教师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点拨教學,优化教學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点拨是一把火,促使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我在课堂上紧扣教學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因为这些词句“不仅有显隐题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约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学生搞懂了这些词句,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说《孔乙己》,我就从课文中找出可以把学生引到深处的东西,选择“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句子进行点拨,立片言以居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孔乙己是一个可怜可悲可笑,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旧时代的小知识分子。另外,我会在每一课选择一个重点段进行点拨教學,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方训练综合分析。这样做意义很多,抓住了重点段落,就抓住了主题,就突出了重点,就突破了难点,也就能带来牵一发动全身,以少胜多的效果。
课堂点拨关键是教师能明察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加一把火。适时点拨一方面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采用艺术化的点拨,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在遇到疑难、把握不准时,教师及时指点思考分析的途径,拨通知识理解上的关卡,拨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研讨活动得以继续进行。适时点拨还包括在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时,教师迅速捕捉,作为新的教學内容,凭机智的点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语文课堂教學中教师的艺术化点拨,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而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感受,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教學效果的最优化。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而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只有有兴趣,课堂上学生才会兴奋起来,才会乐学,学习才会有成效。创设情境地便是创设氛围,调动兴奋点。在教學中,我常有联想、比较法来创设问题情境。当学生在刚一接触课文时,他们面对的信息是陌生的,我们只有将那些陌生的信息与一些学生熟悉的形象可感的东西加以联想、比较,他们的心理才会相容而欣然接受。
如我在讲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让学生领会诗中豪迈壮阔的意境和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我先引入了学生们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片头画面:滚滚长江向东流去,激起千万朵浪花。这一雄浑形象可感的画面,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魂魄。然后再引入《三国演义》中片头的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将它与课文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因《三国演义》片头画面的感染,学生们感受到了长江的壮阔博大,心中自然也腾起了一股豪迈之情,而思绪也翩飞起来。凭着自己对人生、社会知识的积淀和理解,他们也能体味到这些语句都塑造了长江东流的开阔境界,从中也能体味到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无论是怎样叱咤风云、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都有同常人一样无法抗拒生命的自然法则,必然被历史的浪涛卷走。但仔细品味,他们也发现了那些语句所蕴含的感情色彩略有不同。在这教學过程中,我抓住了豪迈的场景,豪迈的感情这些要素,然后通过联想比较,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让他们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这跳一跳才能抓到的苹果则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學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鼓舞。而创设情境则便是为了激励,为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教育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但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远不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理想在于将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推动他们去体验人生,去关注、了解社会,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老师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握他们的主体情绪和心跳脉搏,通过点拨和引导,创设情境,才能让他们的心动起来,让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并达到发展。在对真善美的领悟中化解思维疙瘩,解除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教學效果的最优化。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8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的学期又过了一半。在这期间我们初三年级进行了三次考试。第一次我们全年级136人,优秀10人,及格90人。第二次,我们从六中找的题目,优秀没有一人,及格也只有60人。第三次即期中与外校联考,优秀9人,及格103人。三次考试均不理想。
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语文成绩履履失败?我不得其解,是我们备课不认真,还是我们在授课方面有所欠缺。备课我们年级组在一块备,从去年开始我们年级组配合就比较黙切,针对每一个问题,常常在一块商量讨论,一份导学案出来后,我们在一块掂量一下如何去上课,于老师曾经就说,你们三人是真正在研讨。今年就更加规范起来,定时、定地点、定人员,我们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办。首先自备好预案,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定出统一标准导学案。有疑惑,不明的地方随时请教教研组长及戴老师。他们也给我们提出很多宝贵意见。从三次的考试情况来看,我们各班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差距都是不大的。我们集体备课了,方案也统一。但学生的成绩总不理想,我们费了这么大的劲,为什么不出成绩呢?为此我进行反省自己。该说的我也说了,该讲的我也讲了。但学生的接受如何呢?他们完全接受了吗?我认为没有。比如这三次试卷所考的基础知识,古诗词填空,有的很容易,可他们就是答不全对,我们平时也要求他们背诵了,把该记得东西给记住了,要求了,也布置了,一问他们什么都会,可真正考试时,严格规范起来,他们却拿不到高分,因为不是这一点出现问题,就是那一点出现差错,往往是眼高手低。古诗文的名句默写,要么是有的字不会写,要么用别字。另外字的注音拿不准声调,词语中的错别字看不出来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平时查的力度不到位,没能达到日日清,课课清,月月清。
第二问题。语文阅读理解我们老师引导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没有打开,所学的东西比较死板,不能够灵活运用,课本上的东西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他们能够学会,但是一旦变换模样,他们就不知所措了。比如,一次考一篇现代文阅读《青春的门槛》很多学生读不懂,不明其意,所以导致这一大题,严重失分。文章的阅读如果是考课本上的,学生还能得心应手,但中考又不考书本。如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怎样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关键。考试考课外阅读,其实还是使用课本知识来解题,在平时的上课或评讲试卷时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和方法。作文这一块,学生所写的内容太空,光有骨架,没有实在内容,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景状物,不具体,不生动,不感人,材料不鲜,角度不新,构思不妙,这也是每次作文分数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下一步在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先选取一些素材,或从网上下一些材料给学生,另外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写作素材。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得想方设法调动同学们学习语文的激情,鼓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我想下一步,学生的语文成绩可能会提高一点。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9
初三语文教学与初一、初二有明显不一样,所有的指向那就是一切为了中考,为了中考的一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应对及操作中考试题的策略和方法更为重要。
一、知识点的梳理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学生到了初三,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能够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其实也都是在以各种形式在考知识点,可是我们的初三学生,诸如连人物描述的几种角度(语言描述,动作描述,肖像描述,心理描述),诸如修辞手法的几种形式(比喻、排比、拟人)都还是模糊一片。虽然我临时突击,以结构图的形式把知识点给予明确的概括,在阅读文章中予以强化,可是张冠李戴的现象依然是相当多的。
单靠初三的复习突击,效果是肯定不好的。如果能在平时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就把知识点的梳理系统化,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了至少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们对知识点就有了一个消化到内化到运用的过程。考试中类似的题目对他们来讲,就不会再具有如此的难度。
二、要训练学生自我习得知识的本事
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够很简单,教师报答案,学生记答案,可是长期下来,学生不但养成了惰性,并且对听来的答案他们也难以真正掌握。如果,在更早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借助学习资料自我找答案的习惯,他们的自学本事会有更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字词的积累以及语感反应都会有更乐观的表现,碰到这样的选词填空的题目,也会更有信心。
三、要让学生有规律有技巧地进行答题
很多时候,学生在碰到类似的阅读问题的时候,信手写来,凭着感觉走是最常见的答题方法。其实,阅读文章的答题也是有技巧有规律的。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把握,答题时关键词句的出现,常常就能够让阅读问题的回答变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学生在答题前就有这样的答题技巧:某段文字的作用常常表此刻资料和结构两方面上,从资料看,不外乎为塑造人物服务,从结构看,或作铺垫,或埋伏笔……那么他们在答这道题时,答题的大方向是不会出错的,同时,这样的答题技巧也会自然地对他们的答题语言进行约束,出现更多的得分点。这样看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须要搞阅读文的题海战术。可是,做一篇文章,却应有做一篇文章的效果。要让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熟悉并掌握一些经常出现的题型的答题技巧与规律,并能在阅读文训练中发复运用。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0
虽然在考前每位同志都竭尽全力进行了精心的备考,但成绩与上次相比是极度缩水,这对我们备课组来说是空前的考验。应对此情,我们组每位有经验有干劲的同志直面现状,做了如下反思和打算:
根据期末考试的各项数据,分析语文成绩可用“悬殊”二字来概括:1.与上次期中考试在全县的进入率相比退步较大。我们组沉下心来挖掘其中的必然因素。我们组采用了口头讨论,书面总结的方式来追根求源。总的来说很坦诚,很深刻,很具体。现将其概述如下:
一、经过多年的历练,我们语文教师已经能意识到不能从阅卷上找原因。否则,就像自我的错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找理由,是不负职责的行为,也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的推卸。所有这些是语文教师认识上的一大提高,基于此,我们每个人首先反思了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都要行动起来,而不是把担子、压力都压在辛苦的班主任身上。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在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学科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备课组合作,发挥团体智慧,群策群力,把语文成绩搞上来。
二、要有足够的空杯智慧和精神。我们语文组每个人身上都闪烁着独特的优点:留晓干劲大,经验足,利落能干;我能因自我的个性特点施教(jiāo),有开创不盲从;晓香认真柔韧,虚心上进;张辉像愚公,憨厚的外表下有大智慧。但在我们的反思中都提到缺少足够的空杯精神。经验是好东西,但走向经验主义就会让我们碰壁,所以应清空自我的自足,少说几个从来没有过,根据学情多想几种方法,多讲一点效率,教出个性教出风采。
在我们的反思中还有个性上的:留晓认识到应在认真、落实上下功夫;我认识到应在细心和周密上下功夫;晓香认识到应在速度和力度上下功夫;张辉认识到应在条理上下功夫。我相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语文组必须能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三、新学年的展望。
1.详略得当完成九年级下册书。因本学年比往年缺少补课时间,而我们却要在一个学年学完一本教材,复习一至六册古诗文、基础知识、课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应根据中考指挥棒大胆取舍,详略得当。
2.专注高效。本学期我们语文组每个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本学科教学,这和管理好班级并不相悖,甚至能够提高班级管理的信心和向心力。
3.用力并用心教学。在用力教学上,九年级教师已经不需要提醒,所以仅有用心才能比出高低。用心教学绝不是一招一式就解决问题,它贯穿在我们教学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例如,昨日林教师做中考题时念叨一个词“山清水秀”,说此词常考、常讲、常错,我就说你这样讲就容易让学生记住:此词可看作互文用法,意为“山水清秀”,学生大多是明白“清秀”的“清”是三点水旁的,出错的几率就大大减小了。有此一小例,体现了用心教学的高效性。总之,有志者事竟成,“有心人”才天不负。
我想经过这次讨论总结,我们语文组定能发挥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再次打造黄金组合,再创佳绩!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1
新课程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教师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且最具震撼力的口号:“教育理念的更新”。这个响亮的口号尤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搭建了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的教学平台,为语文教学行为供给了一个适合学生发展,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舞台。笔者现结合新课程中的新理念,对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普遍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对新课程新理念认识得更为深刻。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经过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并且更要到达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当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新课程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应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2
一提起作文,不仅让学生头疼,也会让老师头疼。特别是在我们这样偏远的农村中学,许多优秀学生有时见了写作文也会“一声叹息”,就更不用提那些“学困生”了,他们要么简简单单三言两语应付了事,更有的学生干脆不写。问其原因,他们都是振振有词,不会写或者是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要想让他们说爱写作文还真是不容易。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思索起来:“是啊,他们本身写一两句话都不容易,要他们流畅地写出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何其难啊!”但是有没有可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也有话可说呢?通过平时在写作教学中有意无意的尝试,我摸索出了几点激发“学困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选取贴近生活的“学困生”关注的素材
“学困生”总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不闻不问甚至睡大觉。可是一次训练“缺陷也能变成长处”这一作文时,我问同学们有哪些材料可选,前面的同学纷纷举了贝多芬等经典名人事例后,我又问还有没有其他一些热点的素材呢?正在班上鸦雀无声时,坐在最后的最调皮的大个子韩清同学扯起嗓子喊了起来:“火箭队的布鲁克斯,他在nba里算个子小的,本不适合打篮球,但他作为得分后卫身体灵活,速度快,带领火箭队打败了强大的湖人队!”我一听,感觉眼前一亮,这不正是像他这样的学生关注的适合写作的素材么?于是我马上对他加以肯定和表扬,并鼓励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运用这些材料。在以后进行作文选材时,因为这些“学困生”对热点事件比那些“优秀生”更关注,我就经常让他们说一说有关热点,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又为其他同学要提供了很好的平时没有关注的热点素材,真可谓一举两得。由此我们也感受到了这些“学困生”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老师没有挖掘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素材来发挥他们的潜力呀!
二、引进多媒体等“学困生”感兴趣的教学手段
针对许多“学困生”喜欢上网这一特点,我尝试着把多媒体教学适当引入作文课堂,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多媒体对学生而言还是新鲜事物,更具新鲜感,自然怀有一种猎奇心,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我在教授《热点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这一内容时,针对很多省市的中高考作文出现了汶川地震有关的内容,我就结合这次地震中感人的人物和事迹,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相关文字,图片,诗歌等,通过分类组合,配上音乐,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连那些平时上课就无精打采,左顾右盼的一些“学困生”看到这些画面后也都鸦雀无声,有的甚至开始抽泣,学生对这些人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不仅这些写作上的“学困生”也能在作文中自如运用,更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切感受到人间大爱和真情,激发了学生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这样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特别是让那些“学困生”也能主动参与到写作中来。
三、尊重“学困生”个性,引导他们讲真话,抒真情
在平时的写作时,我们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学生就没有再选择的余地,甚至连表达的思路、立意都无法选择。这样的作文,学习优秀的学生可能会按照老师要求的模式写下去,而“学困生”们总是要么写一些停留在小学生水平的假大空话,要么干脆不写。可是我在一次作文训练《老师,请你__》时,一位平时一写作文就睡大觉的学生写了一篇《老师,请你也多关注我》,针对教师只关注前面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管他们这些所谓的“差生”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希望老师的眼光能多看他们一眼。整篇作文可谓情词恳切,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和所感、所想。我觉得这篇文章相比来说有创造性,真正做到了“以我手写我心”。原来,这些“学困生”并不是完全不会写作文,而是教师为了应对考试,要求学生为了高分跟着一些套话转,按照固定模式写。而“学困生”往往都有自己的个性,不愿跟着转。我就想,对于这些学困生,为什么不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写作呢?为什么不能划出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呢?他们也需要更多心灵表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于是,我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对于那些“学困生”,引导他们自由写作,甚至可以让他们自己命题,尽可能让他们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在自由状态下表达内心的想法,然后加以适当的引导,让作文成为他们表现自己,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这样作文竟然也成了他们感兴趣的一课了。
以上几点只是我在作文教学中慢慢尝试、总结出来的,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我相信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用心去发现、尝试,作文课对于“学困生”来说也不会再是一潭吹不起涟漪的死水,让他们也能够容易地对作文说一声“我爱你”!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3
本学月教学进入专题复习阶段,为了进一步提升复习质量和学生潜力,本阶段个性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针对学生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能够易于识记、理解,尤其学以致用。
根据中考说明及相关的解读,本学月专题复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名著专题阅读,因为我们的学生来自农村,真正完整阅读名著者几乎没有,也就是说都是“假阅读”,但近几年中考名著的考察已上升到知人论世的层面。针对此现状,首先让学生熟知考点及体型;其次,据“说明”让学生梳理课后“名著导读”中的篇目,给学生时光,自我在笔记本上质量根据考点和题型归纳并设计考题,然后在全班互相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其三,教师补充课本中没有的作品,并组织学生笔记,赏析人物、语言等。做到以“假”乱“真”的目的,确保学生中考中不失分。
其二,继续课文古诗文的默写、理解。组织学生圈定“说明”中的古诗文篇目,做到三熟:熟读、熟背、熟写,了然于胸。其中古诗词曲,以机械默写为主,理解性和迁移性默写为辅,以教师反复检查,学生互相检查为手段。同时,重点篇目中的名句,师生共同赏析,采取群众讨论,教师点拨的方法,使学生对名句、名篇会赏、能赏、精赏。
古文部分,重点集中于字、词、句,尤其课内实词,重点句子。组织学生群众梳理,首先留时光学生自行翻译,并标注疑难,共同讨论,然后学生互相检查,查找疏漏,及时弥补和更正。最后教师组织分组检查落实。
其三,现代文阅读部分。首先透过资料了解,掌握一些做题方法及术语,并透过针对性训练,明确思路,切入点尤其术语的运用和作用。当然以教师讲解和说明为主。然后,以《学习之友》和资料为主,具体分析每道考题所考察的知识点,并组织讨论,从而使学生巩固方法和术语,并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打好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的潜力。
经过本阶段的复习,学生的潜力有较大提升,但依然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教师对基础知识的强调较多,但因各种原因,检查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其次,教师讲的很多,但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因而学生学习潜力的提升也大打折扣。
最后,分类复习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细化,却忽视了知识的相互链接性和相关性,使学生所学知识显得零乱。
总之,透过本月的复习尤其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有了针对性。个性做好本阶段的总结、反思,对以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定会有极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4
今年我带九年级语文,我的观点是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结合应试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提高应试技巧,应该是目前初三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根本:
语文素养的提高虽然有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只要找准切入点,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础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认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语文素养的三方面内容。因此归结起来就两个字:积累。
广泛的阅读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因此,“积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点。如何快速积累?课堂教学之外,我们是这样做的:
1、抄写、背诵。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写作业,分别是美文欣赏,名言警句,古诗词。既可以练字,同时也是潜移默化,扩大课外积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写作。对于语文尖子生,还要求他们从抄写的文章中自选题材写一篇同题作文,教师面批面改;同时在抄写的基础上全面落实背诵,课内外名篇佳句全不放过,因为“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学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钟效率。教材既要讲得精,又要渗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学习内容上,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人文、自然和社会、人生及历史、现实、未来等科学文化、道德艺术各个领域。可大胆尝试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如:在学习《论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时,就让学生讨论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使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尽情的燃烧。
3、作文积累。增加作文的训练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师全批全改,并保证在一周内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乐写的习惯。坚持每天写日记,每周写美文点评,每学期自编自写两到三本书。
通过以上方法,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熏陶和强化,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为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过实践,效果是明显的。
(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是关键:
时间不等人,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应针对中考具体情况,设计多种训练方案,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1、每星期的课外阅读训练。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教师的讲解是应有针对性,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使学生心中有数。
2、让学生经常接触中考题型。如果等到中考前让学生训练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已为时过晚。因此,从上学期就开始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以免学生怯场,便于学生的应试。
3、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4、课文复习考点化。课文复习有逻辑性的分为各个考点,指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内知识。
综上所述,九年级语文教学和复习,应着眼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明确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即使在最为紧张的总复习阶段,也不能因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而忽视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针对性的短期效益训练,可以弥补语文学习和复习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反馈应该及时迅速。
5、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组织教学,以关注思考人生为学习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试教学。
最后,要让同学们关注社会、人生,用自己的心灵和敏感的笔触时刻接受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时刻与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沟通,时刻聆听来自人类历史最深远最悠扬的文化语言,并让自己和它们融为一体,才是真正的语文,才是终身的语文,也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15
九年级语文中考前期复习教学似乎不太尽人意。主观与客观原因太多,在此只是粗略地谈几点,或许能引起自我或同事一些启发。
一、分册复习只是走马观花,没有落到实处。
一个单元一般是安排一周的时光,一个单元有四到五篇课文。平均每个单元用时两到三节课。第一节读课文,做三件事:1。课文主题;2。文章特色;3。重点段落。第二节做练习,做三件事:1。做同步练习;2。校正答案并记忆;3。疑难讲解。
当然整个复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但很多学生一节课连几篇课文都读不完,就是完成了三件事,学生好像对课文还是不熟悉。第二节时做练习时全是翻书做的,几个生字词注音都不会,更不要说释义了,还有做阅读理解时总依靠答案,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没有答案就不能下笔的地步了,看来以前的学习陋习实在太根深蒂固了。再就是记忆时总喜欢死记硬背,对以前学过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都不记得了。如此现状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复习给人的感觉就是走马观花,作用不太大。看来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还要多教学生学习方法,每个单元不一样课文就应有所侧重,在去年的基本篇目上多花一点时光,我想不会错的。另外还要在反复记忆、反复训练、反复教解题技巧和方法上作文章了。再就是哪怕一节课少做一点事,但务必要让学生所学知识落实。
二、教师备课只是大致设想,没有思考周全。
一节课效果是不是很好,和教师是否作好充分的准备有很关系。复习课更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花更多的时光与精力,首先教材自我是否熟悉,过程设计是否合理,练习设计是否典型,重点是否把握,解题方法是否教或帮学生归纳,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都参与且完成学习任务了,这些都需要思考。不然的话,很多都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还有,我发现复习课时,教会或帮忙学生归纳知识点很重要。学生在复习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拿到需要背诵的课文就一背一节课,根本不思考其他的事,结果是许多很重要的事没完成,而那篇课文也没有记住,做了很多无用功。再则学生在复习时根本不喜欢动脑筋,更谈不上归纳学习了,在读书时从不拿笔,只动嘴不动手不动脑,致使复习方法呆板,效率极其低下。
从以上的现象来看,教师在上课前有必要帮忙学生把许多知识点归纳在一齐,用试卷印出来发给学生记忆,还有就是帮忙学生把需要归纳的知识要点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归纳。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的,如果思考不周全,学生的复习可能效果不大。
三、作文教学中只是流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
作文训练都是自我的一套做法。作文资料、时光、批改等都没有交流统一,布置几个作文题目随便让学生写写。如此下去只会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其实在作文上,就应根据中考作文要求,认真进行有计划地训练,在主题、选材、立意、结构、语言、书写上,还有不一样体裁,个性是记叙文和一事一议的作文上就应加大训练量。再就是教几种公式作文、背几个典型作文材料、记几句优美句子,能让学生在作文时用到一点点也可能让作文增色一点。
作文时个性要求学生书写要工整、标点应规范;作文前期训练时给学生把作文体裁限定死,防止学生一开始就写成了“四不象”的文章。在批改和评讲作文时就应及时。
由于时光仓促,思考不是很细致,总结不是很全面,思路不是很清晰,分析不是很透彻,虽然很零乱,但说明在思考教学,思考质量,重视效果。真心期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摒弃不就应出现的问题,促使以后的教学能有所改观。有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大虾能指点一二!
★ 初三数学反思篇
★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 考后总结与反思
★ 初三英语教学反思
★ 初三教学反思
★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
★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考试反思作文初三2022-09-25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2023-06-21
初三年级物理复习课教学反思2024-04-05
初三政治教学反思2023-03-19
初三月考反思的作文400字2023-02-27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2022-12-13
初三考试反思2022-04-30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论文2023-03-11
初三物理复习尝试的教学反思2023-11-07
初三期中考试的总结反思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