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时间:2023-08-19 07:37:01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精选15篇)由网友“偶尔看剧的胖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篇1: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8加几时,XX老师是按照书上的课时安排,把8、7加几放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教学,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学得糊里糊涂,计算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很是麻烦。所以我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我就尝试拆开教学,8加几安排第一课时,7加几安排在第二课时,那么这节课的中心就是教学8加几,使学生能理解算理,正确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以学生都喜欢的闯关游戏引入,设计了闯三关的游戏(第一关复习,第二关学习8加几,第三关解决问题),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关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第二关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动画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探索出8+4、8+7、8+3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然后脱离图画,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计算8+5、8+6,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填,巩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巩固练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计算8加几,再通过心算,直接说得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第三关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并正确运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相比之下,这样拆开分两课时教学的效果要好的多了,使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凑十法,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的算理,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的计算速度较慢,还需要再多加巩固练习。

篇2: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

2.准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孩子们了解并喜爱学校生活。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图导入。认识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安安”。(编者在课本中设计了三个主人公,即安安、宁宁、云云,这样的设计能使课本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使孩子们时时都感到书中有三个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好朋友,自己和主人公一起成长)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出示“安安”图)这是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安安。小朋友们跟他打个招呼吧!老师表演“安安”和同学们打招呼。安安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今年也上一年级,(板书课题,带读)从今天开始,安安和我们一起学习语文,每天和小朋友一起上学、读书,和小朋友一起长大,成为大家最好的朋友。

二、看图说一说

1.小朋友们,现在你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来到学校你最想做什么呢?

2.请小朋友打开书,观察图画,自己说一说,安安在学校做些什么?(让孩子们充分想象,大胆说话)

3.指名说一说。(多让一些孩子说说)

引导孩子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4.猜一猜,安安在学校还会做些什么?(激发孩子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去想象,去说话)

老师小结过渡: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呀!我们来到学校,就像快乐的小蜜蜂飞进了美丽的花园里。

三、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两遍。

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

第一遍范读,老师读慢一些,学生逐字听清字音。

第二遍范读,老师有感情地读,第一句可以读得慢一些;第二句可读得稍轻快些;第三句可以读得欢快,表现出安安的喜悦心情。学生想一想:听懂了什么?

听完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给予肯定。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2.老师领读三遍。

全文分三句领读。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到朗读时的停顿和快慢。

由于学生是刚刚接触朗读课文,孩子内心的感触不一样,语言表达也不一样,教师的范读只是为给学生提供范例,教师不要让学生单纯地模仿教师的语调。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读出喜悦的心情。

3.多种形式朗读,可穿插学习竞赛或游戏。如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分小组读,换名字读(把安安换成自己的名字),教师引读,学生接读,配乐朗读等。

保证学生朗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反复练读的基础上感悟安安喜悦的心情,达到熟读成诵。

四、拓展

1.与同桌交流:你叫什么名字?你在学校做些什么?什么事最有趣?

2.指名说一说。

五、作业

朗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课文。可以背原文,也可以把“安安”换个名字背,还可以请一个自己认识的同学一起背。

二、认读生字

1.利用生活识字。在学习第一课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就学会了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各种方法来认字,其实,生字宝宝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利用室牌学习“一年级”三个字)我们来到学校要学习一样很重要的本领,那就是――(老师示范写字的动作)对,这两个字就念“写字”。

2.利用儿歌识字。逐个出示生字“又”和“小”(可用课件,也可以用生字卡),小朋友,你能认出这两个生字宝宝叫什么名字吗?

3.老师带读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有目的地引导:“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帮助学生初步学习识记生字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尊重孩子们的意见,老师在这里只是引导和鼓励大家用更好的方法记忆。

5.在课文中找出生字。

在课文中圈出生字,并把画出的生字读一读,可以考一考周围的同学。

6.开火车认读生字。(单轨列车,将生字的顺序打乱,比赛看哪一组的列车开得快)

三、积累词语

1.帮生字宝宝找朋友。

一年写小

2.找出词语库中的词语,画上“_____”,并读一读,记一记。

读书写字一年级

3.开火车认读。(双轨列车,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读,比比哪一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记得更好)

四、朗读背诵课文

1.分小组把课文读一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2.集体朗读并背诵课文。

3.有针对性地指名背诵课文。

五、作业

认一认生字表中的7个生字。

篇3: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

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够较整洁地书写“0”。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反馈旧知

1.填空。

图中有( )把椅子;图中有( ) 张桌子。

2.选择

图中有( )个草莓

A 1 B 3 C 5 D 4

新知探究

(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

生表示愿意去,兴趣高涨。

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5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

看苹果模型,观察模型上面有什么?1.2.3.4.5.五个数字。

二、师生共同探讨新知。

(一)摘苹果,提出问题。

1.说明游戏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苹果摘下来,告诉大家上面的数是几?表示什么意义?然后再把它贴到黑板上。

2.找几名学生上前摘苹果。摘大的,摘小的.最后,树上没有了。

3.提问:苹果摘完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引导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提出: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能不能把这些苹果排排队?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怎么表示呢?

(二)自主解决问题。

(预设)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

交流想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像这种一个也没有,我们用数字0。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

教师总结,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我们用“0”这个数字来表示。(板书“0”)

(三)生活中的“0”,学习写“0”。

1.现在想一想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0呢?(门牌号码上的0、电话号码上的0、直尺上的0出示有0的图片)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0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直尺、台秤、计时秒表、温度计的图片)。

2.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1)课前同学们也准备了直尺,拿出直尺,放在桌上。找一找0在哪里,小手指向0。你能大声的把直尺上的数字读一遍吗?

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这些数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从0 开始的)这个0表示什么呢?学生小组讨论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温度计)。

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生尝试说)

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所以这里的0表示分界点。(板书:分界点)小结:0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分界点。

3.学习写0

(1)写“0”同学们看“0”像什么?你会写吗?试一试,看谁写得最漂亮!(学生写后,教师在田字格上演示写“0”的正确笔顺,再让学生在课本田字格里写几个“0”,同桌相互比一比,议一议。)

(2)现在,我们的数字大家庭里又添了一名新成员:“0”。把它排到什么位置合适呢?为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一起按顺序读一读这些数:(0,1,2,3,4,5,)。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自主练习第 1 题)盘子中各有几个苹果呢,请你数一数,写一些。看谁写得最漂亮!

2.补充按顺序填数(自主练习第 3题)你们看,这些调皮的数跑没了,你们能把它填上吗?如果你填对了,就会得到一份有趣的礼物!快开始吧!

四、抽象概括。

1.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

2.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

边学边练

(一) 填空题。

拿走5块糖还剩(0)块。拿走3块糖还剩(2)块。拿走2块糖还剩(3)块。

巩固训练 1.看图写数。

2.看图写数。

3.看图写数。

3拿走2,还剩1。

4拿走3,还剩1。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 ”表示一个也没有

1 2 3 4 5

“0”表示起点分界点

教学反思

1.教材出示了直尺图,这是前面用点子图讲数的顺序的进一步提高。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教学时让每个学生自备一把直尺,在直尺的左端找到0,说明0是起点。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0的右边一个数是几,最后一段一段地数数。这里只是认数和掌握数的顺序,还不是认识米尺,所以不讲厘米等长度概念。

2.教学0的写法的时候,应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教学生练习的方法可以参看前面教写数的教学建议。

篇4: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0以内数的减法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初步培养与同学共同学习的习惯。

2、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正确列式解答;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游览了孙悟空的水帘洞,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很重要的本领,认识了减法,今天我们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二、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2题

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图,说清题意后,再列式计算。具体指导语言:

你看图之后,讲一个故事;独立列式;集体交流:学生说图的意思,学生连线,同桌看看对不对。

2、自主练习第3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写得数,后请小博士交流

教师读题,学生说得数。

3、自主练习第4题

小鸡回家,连线找得数。六所房子中有的住了一只或两只,有的没住小鸡。练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口算,争取全算对。

三、走进生活

1、自主练习第5题

小猴分桃图,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学具分一分。把分得过程用等式表达出来,然后通过汇报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样化,同时,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以及问题结论的不确定性。具体过程如下:

(1) 学生看图说图的意思

(2) 师生一起摆学具

(3) 看学具列算式

(4) 同位交流

(5) 师生一起把算式分类找规律

2、自主练习第6题

这是一幅包含多信息的情景图。其中有小鸡吃虫子、兔子吃萝卜、小鸟飞走了等信息,是加减综合练习,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加减法独立提出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相互交流。

3、课外延伸

聪明小屋,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拿实物或学具摆摆看。

四、教学随笔

篇5: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1、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年龄比较小,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有一定的陌生感,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鼓励良好行为,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2、刚入学学生个体差异相对较大,可能有些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数学知识,教师根据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适时调整教学进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以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过程。

教材从实际出发,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客观事实发展,为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程环境。

教材注重为题的探索性,例如:比较、分类、等部分内容,重点在于经历探索,获取有关知识的体验。

三、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10各数。在一一对应的活动中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下,开始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表达、书写,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单元“比较”。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经历“比一比”的过程,同时与他人交流比较的方法,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各种活动中,不断养成仔细观察、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有条理地表达的良好习惯。

第四单元“分类”。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初步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经历观察、想象和交流的过程,积累认识几何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在分类、观察等学习活动中,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关系,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结合数数、操作直观模型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经历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计时。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知道要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

1、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并能认、读、会写0到20各数;能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体验并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能按给定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5、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6、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认识钟表的过程,知道钟表可以用来计时;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五、教学难点。

1、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能用一一对应等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3、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体位置的相对性。逐步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教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01周

9.1

可爱的校园

1

第02周-第03周

9.3-9.14

一、生活中的数

8

第04周-第05周

9.17-9.28

二、比较

4

第06周

10.1-10.7

国庆放假

第07周-第10周

10.8-11.2

三、加与减(一)

17

第11周

11.5-11.9

整理与复习

3

第12周

11.12-11.16

四、分类

3

第13周

11.19-11.23

五、位置与顺序

4

第14周

11.26-11.30

六、认识图形

2

第15周-第16周

12.3-12.14

七、加与减(二)

8

第17周

12.17-12.21

数学好玩

3

第18周

12.24-12.28

八、认识钟表

1

第19周

12.31-1.4

总复习

5

第20周

1.7-1.11

期末工作

篇6: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

教材特点: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习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习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教法分析:

1. 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 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学情分析:

两个班一个普高一个职高,学习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近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习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的好,好的教学计划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作为一名优异的教师,做好一定的教学计划很有必要。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篇7: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分一分》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分一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商场里的物品是怎么样摆放得,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新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把杂乱的铅笔以及卡片进行有规律的摆放。学生在小组探究中进行交流,动手操作中体会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在整个教学中我能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将知识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注重学生的操作,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找出分类的标准,进而掌握分类的方法。在设计习题环节中我注意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并在最后一题中设计了分类中最难的一道知识拓展题,来加深教学难度。

本节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注重了直观感知,方法科学,效果明显。

不足之处:

1、教学应该做到就地取材,比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学生有什么不 同?学生会回答男女不同,就可以进行分类。这样学生能更深刻的感悟到什么是分类,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全员参与到课堂中来。

3、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明确要求,及时做好引导。人数不宜过 多,控制在2-4人。

4、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的语言要亲切,抑扬顿挫,富有感染 力。

5、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放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

6、可以制作一些小礼物去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7、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要努力提高,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措施,让孩子能动、能静。

8、课件制作要有鲜明的对比度,背景不能太花,字要大,要一目了然 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教学的思考,我会继续努力钻研教学业务,争取上好每一堂课。

篇8:一年级数学上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数学两个班教学工作,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一、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有力保证。我充分利用数学组活动这一平台,和同级数学老师相互交流,集聚教师集体的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弥补了新课程标准下我的独立思维。个性化补充中我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敢于突破教材,不但要考虑知识的相互联系,而且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各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既要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又要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真正做到每一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课堂做出总结。

二、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强化他们探究合作意识,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对于每一节课新知的学习,我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动手操作、掌握方法、体验成功等。从而,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细致观察身边的教室,相互交流。这样学生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从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向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三、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反馈教学信息的最好见证。对于学生作业的布置,我本着“适中适量”的原则进行,既要使作业有基础性,针对性,综合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学生的每次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做到了数学书面作业、练习与测试、家庭作业全批全改,考卷一单元一考,个别错题,当面讲解,及时改正,对于大面积错题,我认真做出分析,并进行集体讲评、订正。

四、认真做好后进行转化工作。

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对数学学习萌发兴趣,建立了自信心;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数学课题的研究

本学期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研讨,在研讨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化,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不断反思、实践、探索、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

六、工作中的不足

1、对于新课标的学习不够深入,学习兴趣培养得不够好。

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存在缺憾。

2、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得不够得体

新课标提得最响的是大力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要真正落实好小组合作学习,把它体现在课堂上,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关键是能不能体现得体。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试图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但收效甚微,可能是我组织的不得体,使得自己处于被动局面,是小组学习没有真正起到应用的价值。

3、学生课堂提问者太少

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下。在我教学中,会提问题的同学很少,虽然我多次鼓励:回答错或说错都没关系,只要你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是好样的。但是总有学生表现不够主动,致使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冷场”现象。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在今后教学中我不断加强学习,多听课,从别人的好课中汲取养料,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课堂评价,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别人失败的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提高业务素质,增强教学机智,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9: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标准来分类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激思: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谁是自己整理的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整理的效果如何?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有自己的房间,想不想去看看?

这是淘气的房间,这是笑笑的房间,你想说点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帮淘气整理房间。板题:《整理房间》

二、启思

1、都说笑笑笑房间整齐,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整理的?学习她的好方法来帮淘气整理好吗?生:好!

2、看看笑笑房间里都有些什么?这么多东西,她是如何摆放的?

3、你知道她为什么把球和玩具熊放在一起吗?仔细想想他们是干什么用的?(引出三类:服装类、学习用品类、玩具类)

4、我们看到笑笑是把有相同用途的物品一类一类来摆放的,分成了“玩具类”“学习用品类”“服装类”。这就是:分类。

三、展思:

1、再来看看淘气的`房间,看来淘气像你们大多数人一样还不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今天老师把淘气房间的一些物品带到了课堂上,来看看这是什么?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例如:这个是铅笔,学习用的,所以放在学习用品类。

2、看看这是什么?应放在哪一类?为什么放在这一类?

(袜子、玩具熊……)

师:现在淘气房间的其余物品都在你们手上了,拿到物品的同学请你想一想,你要把它贴在哪一类?为什么贴在这一类?准备好了来站队,把这些物品在黑板上分类贴好。

5、我们来看看淘气的房间中每一类都有哪些物品?(生读)

6、经过你们的整理,看看淘气的房间变成什么样了?

7、淘气要用铅笔该去哪一类找?玩具小汽车呢?

8、淘气的妈妈又买来了故事书,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9、冬天来了,妈妈给淘气买了一条围巾,应该放在哪一类?为什么?

10、现在你觉得分类有什么好处?

四、促思: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分类也有许多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欣赏生活中的分类)

五、拓思:

1、今天学习了分类,帮淘气整理了房间,你收获大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阳光之旅吧!

(1)一缕阳光:

你能按照会飞和不会飞来给下列动物分类吗?

(2)光芒闪耀:

小组合作:你能给下列物品分类吗?温馨提示:

1、拿出学习袋里的学具,小组内说一说都有哪物品?

2、小组讨论,你想怎样给他们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3)潜能无限:

请你给下列图形分类。(形状,颜色、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少,用你智慧的双眼和灵活的大脑去发现生活中的分类吧。

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方位。

2、使学生能够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请举起你的右手和左手。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举得对不对。

提问:生活中你的两只手能够做什么呢?(学生议论、交流)

(1)上课发言要举手,(教师示范)应该举哪只手呀?

(2)我们写字时一般用的是哪只手呀?

(3)你注意过没有,解放军和警察叔叔敬礼时举的是什么手?组织学生模仿敬军礼。

讨论:我们的右手还能做哪些事情?(学生讨论并交流)

提问:另一只手我们叫做什么?(左手)

谈话: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右手有分工,双手协调齐动作,相互帮助好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位置关系。(板书课题:认位置)

二、观察情境,认识位置

1、认识左右。

(1)提问:把书翻到第9页,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手是哪只手?

(2)提问:第一张课桌坐的是小明和小红,谁能说说小红在小明的哪面?小明又在小红的哪面呢?

追问:第二张课桌上放着练习本和数学书,说一说: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哪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哪面?

(3)讨论:你还能看图说一说吗?

学生可能说出:

①小刚在小芳的`左面,小芳在小刚的右面;

②小明在小刚的前面,小刚在小明的后面;(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以直接提问:看图想一想,小明和小刚的位置是什么关系?)

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④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学生发言时,注意指导学生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做游戏。

(1)讨论:在我们的身体中,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吗?

(通过讨论并汇报,进一步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

小结:我们身体右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左手的方位,就叫做左面。

(2)谈论:人的手、脚、耳、眼都有左右之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要求听老师下达的口令,做动作。

①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②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③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一定要说清楚在谁的哪一面。

2、说一说。

(1)坐在你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你前面、后面的小朋友分别是谁?

(2)(请两位小朋友站在讲台前)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3)(三位小朋友站成一横排)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

再次强调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3、看图说一说。

学生可能更多地用上、下描述物品之间的关系,要提示还可以用左、右来描述面包和牛奶的关系。

4、摆一摆。

(1)把数学书摆在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

(2)把文具盒摆在中间,把数学书摆在文具盒的左面,把学具盒摆在文具盒的右面,最后把尺子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5、排一排。

请一个小组6个学生上讲台,侧面对着底下的学生。

(1)提问:(指第二个同学)__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请第三个同学照样子说一说。

(2)底下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排一排,说一说。

6、看图说一说。

(1)说说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月季花的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略)

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设计3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

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认识图形)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

(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

(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

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

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

(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

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

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

一年级数学上教案设计

篇10: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教研促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国标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并落实教学“六认真”。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备课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备课组或年级段开展教研活动,上好教研课。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

3、强化课堂教学,年级组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好各项质量检测和竞赛活动争取再上新台阶。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征,加强入学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页更多精彩“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1:一年级数学上教学计划

为落实“教学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三)、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本学期,老师要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加强教学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交流活动。每人上交一篇论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1. 数一数 (1课时)

2. 比一比 (2课时)

3.位置 (2课时)

4. 1——5的认识(3课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5. 认识图形(1课时)

6. 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整理复习(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7. 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 (2课时)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8.认识钟表(1课时)

9. 认识钟表 (1课时)

10. 9加几 (3课时)8、7、6加几 (4课时)5、4、3、2、加几 (3课时)

11. 总复习

篇12:一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教学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 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能正确判断并用完整地 语言表达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的前面有哪些,谁的后面有哪些。

教学难点:

体会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对有用的数学知识越发感兴趣,同时在课堂上应多体现学 生的主体性,老师退到讲台后面去,将讲台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只起主导作用,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对新课标的 理解和对教材的解读,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引入课题。为了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得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更好地生活,我让学生从每天排队的生活经验中去体会前后的作用以及学习前后的重要性,从而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第二个环节是新课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创设了许多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首先出现的是孩子们在动物园门口排队的情境,学生很自然得就融入到情境当中。我让他们说一说在排队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目的是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一下思想教育,成为更讲文明的学生。随后通过回答出淘气和笑笑的问题,让学生简单地认识了前后的位置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二个情境是森林运动会跑步比赛的情境。这里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我将这部分的教学分成了两步。首先是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通过观察,说一说两只小动物相比,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学生可能出现表达不完整的情况,这时我充分地信任学生,耐心地做一些引导,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表达了。接下来是多只小动物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孩子通过观察后说出谁的前面有哪些小动物和谁的后面有哪些小动物。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在表达能力得到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问题的答案。之后是本节课的难点,解决前后位置的相对性。有了前面两个知识点的学习基础,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我让学生先自己在小组内交流,同桌之间说一说,之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前后两次与小白兔比较的对象是不同的,所以位置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但之后我并没有让孩子来复述这一知识点,因为虽然是教学难点,但是只需要学生去体会和感受相对位置的相对性就可以了,并不要求他们能够完整地表达。紧接着就是一个练习,卡丁车比赛。这里我遵守了教材的设计,直接完成书上的联系,但选择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也就是先独立思考,完成之后再全班订正、汇报、交流。完成了书上的练习之后,也是为了体现前后和我们是生活十分贴切,我让学生去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在教室里座位的前后位置关系。这里,我也是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在通过充分地交流后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我将这个题目分成了两部分,并且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道题目来回答,让学生先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让我比较欣喜的是班上有一个学生竟然选择了两道题进行解答,并且表达地既正确,又完整,令其他学生都佩服不已。

考虑到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节课当中只有十多二十分钟,所以在本节课的结尾我设计了“帮数字排队”和“帮动物排队”这两个有趣的题目,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通过动眼、动脑、动手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本节课是以一则十分有趣的数学故事——龟兔赛跑作为结束的,是为了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故事与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的空间,从而更加地喜爱数学。

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是我充分考虑到了低段学生的认知结构,所以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的学习活动是充满童趣和情趣的,学生在趣中误、乐中学,充分享受着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使这节课回味无穷,使学生对课堂多了些留念。我也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再次回顾这节课,我也有许多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虽然给了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但是给的时间较短,不能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从而成为了课堂上的听众。另外,在教学两只动物的前后位置关系时,我只出示了相邻的两只动物让学生说一说,其实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主动学习,自己选择任意的两只小动物来说一说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等等。最后,本节课还缺少了一些动手的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摆一摆桌上的学具,进而巩固所学知识。除此之外,本节课还有许多的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希望老师们能给我提出来共同探讨,让我更快地进步。

篇13:一年级数学上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复习计划

期末将至,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的重、难点

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二、复习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复习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

篇14:一年级数学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4、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篇15: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兴隆小学:刘金燕这学期,我担任的是一年级(1).(2)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105人.学生刚刚由幼儿园升入,学习习惯还未养成,再加上家庭及学生智力的差异,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学生适应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大的长进,学生创新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思想工作方面我在这学期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通过阅读大量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教育手段,完善教学水平。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课上进行趣味教学,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好学生的纪律。课上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的好习惯。2、关心爱护每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爱班上的优等生,更爱班级的后进生。在学习中,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如我班陈晓龙、陈倩、古欣月等几个年龄小的同学,每次上课发呆,作业完成难度大。我没有放弃他们,而是经常利用中午休息,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手把手的教他们计算,抓住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的,不断鼓励他们,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们是聪明的孩子。渐渐的,他们能够完成作业,而且成绩也有了的进步,虽说在班上学习还处于落后位子,但是从集体生活中可以看出来,他们是快乐的。看到天真可爱的孩子,让人很有作为人师的成就感。3、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特别是那些顽皮的同学更要家长共同管教。以前有几个同学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特别是幺静楠,行为习惯极差,安全意识不强,性格倔强,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教育,现在改变很大,基本能遵守学校的学生规范了。二、教育工作方面1、备课方面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馈,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2、教学方面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3、提高业务水平方面在教学中如有疑虑,我能虚心请教老教师及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有时还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4、作业批改方面在布置作业时争取做到有针对性,批改作业时努力做到面批面改。让学生的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总之,在这学期中有收获也有不足,我觉得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调动学生更大的积极性,并进一步的做到精讲多练,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在多样一些,在教学水平上继续提高,今后我将针对工作的不足有的放矢的去改进,不断提高。2011年1月12日

北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活动工作计划

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运动会》的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研总结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北师版《神奇的书》优秀教学反思2023-02-24

的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024-05-08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计划2022-05-07

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反思2023-04-12

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反思2023-12-26

学期数学教学反思2022-05-05

《乘船》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022-05-04

文苑小学数学组工作计划2022-05-08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计划2024-01-13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202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