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

时间:2023-09-06 08:27:00 教学反思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共15篇)由网友“浪漫与算盘”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

篇1: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

练习二是十几减九这一节的课后练习,十几减九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开端,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概念,会应用‘破十法’解决相关计算题,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直接关系到下一节十几减8、7、6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以及孩子们在实际计算中的速度与准确度。

三月三日是周四,我负责楼道值勤,课间比较匆忙,没有及时打开多媒体设备,还好这是一节练习课,我当时这样想。课堂开始三四分钟后,孙校长推门而进听了这堂课,这节课11的1、2、5题,12页的6、7、8题,第一题采用的是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的方式,第二题创设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都充当邮递员,送信,看哪个小邮递员可以把信准确地送到邮箱,在学生做这道题时,强调了连线要用直尺比着画,第五题采用的是开小火车的方式,看哪个小队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6、7题是解决问题的习题,强调了列式计算要注意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当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时”用加法计算,当问题是“还剩下几个时”用减法计算。

课后说课时,刘主任和李校长对姚老师和齐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由于课间执勤错过了刘主任精彩的说课,还好没有错过李校长的评价,其中,李校长提到“我们可不可以把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室费一些力气,把习题写到黑板上,这样是不是能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李校长还提到11页的第四题“我们可不可以想一些有趣的名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七色花’”我觉得非常好,感觉受益匪浅,我决定在以后的课堂上我要尝试一下。

于是,在这一天的另一节课上,我就提前进班,把十一页的第3、4题写到了黑板上,我还给第四题起了个名字“遍地开花”我迫不及待的要试试效果。发现,当我说出这个题目名字时,全班同学的眼睛都亮了,我问大家谁可以试一试开出第一朵花,学生们的小手数年都举得特别高,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兴奋和高涨的积极性,这节课上的特别充实有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学确实存在方法与技巧,好的教学方法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说课的最后,孙校长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坐姿,握笔姿势,书写姿势进行了要求,我这节课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及时的教育,在以后的课堂上要注意兼顾这个问题。

篇2:练习二教学反思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很多时候是老师和几名优秀学生的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看客。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课堂内没有不学习的孩子?今天的练习课,学习表示“看”的词语时,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尝试。

第一板块:自主学习。用20分钟时间,布置学生自学“语文与生活”,要求:1.记住表示“看”的词语(包括一个字、两个字和四个字的)。2.借助词典和资料,理解词语的意思,完成书上的练习题。3.尝试出一道选词填空的练习题考考大家。

第二板块:交流反馈。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展示学习成果。1.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上黑板默写表示“看”的词语,比一比,哪一组写得又多又正确。交流中,教师再引导学生补充书本之外的词语,有选择地写在书上。2.开火车汇报选词填空练习,说明理由。()3.互相出题。看哪组出题恰当,哪组回答准确。

第三板块:课堂检测。完成《练习与测试》有关习题。

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当然学习效率也就比较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一、恰当合理的学习任务驱动了学生的学习内需,“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二、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方式调动了学习的荣誉感。三、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为学生开放,学生的主人意识增强。

篇3:一年级下教学反思

是本组教材的第一篇课文,安排在《识字一》的后面。识字一中有八个词语。这八个词语非常概括地表现了春天的几个特点,如万物复苏、柳绿化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等。课文上又有美丽的插图,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学好《识字一》后,让学生画画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维,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一学生画的春天,内容可能简单了些,但这也是学生的心声,是用他们的笔、色彩在表达对春天的看法,把全班同学的画放在一起,那就非常的丰富多彩。

在此基础上学习《柳树醒了》。柳树是春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我国的广大地区都有柳树。在大家心目中柳树总是和春天在一起。通过学习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柳树是谁唤醒的,能思考通过朗读感悟春天。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儿童诗。理解这首诗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

这里老师营造了一个环境,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员,让学生觉得不是要我去理解课文,而是觉得不是要我去理解课文,而是觉得我就是课文,正在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篇4:一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练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练习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

2.在运算过程中提高口算速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巩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把10以内的加减法都学完了,想想你有哪些收获?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可能回答:?我知道了在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画图形,可以摆小棒、摆花片。

我知道了可以用算式记隶我们分物体的过程。

对于看图列式有什么窍门吗?

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呢?

师:同学们是既有收获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很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知道学习,知道学习才会有进步。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相信只要你好好学就会有收获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不足,为练习课层次的提升做准备。让学生有点压力,努力学习,慢慢进步。

二、探究新知: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5题)

(1)师:仔细观察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看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物体都是两堆的。

生2:有两堆物体的图问一共有多少,就用加法列式;如果知道总数了,问其中一堆的数量,就用减法列式,让总数减去知道的那一堆的数量就是要问的那一堆的`数量。

师:总结得很好。这样看来同学们已经找到了看图列式的窍门了。试试看,能做对吗?

学生写好后,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2)师:仔细看看第三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1:图中不是分成堆的物体。

生2:但是图中仍然是告诉我们总数是6人,能看见2人,问号表示问我们船里有几人。就是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算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对啊,知道总数和其中的一部分,算另一部分是多少,就是从总数里面去掉已知的部分,用减法计算。快试试看。点名学生汇报结果。(重点放在前面对也类问题有疑问的学生身上)

(3)师:看第四幅图,你们谁能给大家讲,像这样的该怎么办呢?

生1:跟物体分成两堆的一样,用加法算。

生2:三堆物体应该是问一共有多少的,就把这三个数相

加,用连加计算。

师:说得对,所以这道题应该是3+2+5=10。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选择地详细讲解,分析习题,突出重点。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纠总结,本身就是学生梳理知识使之构建系统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促使学生能力有所提高,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口算练习。

师:要想算得又快又准,就要平时多加练习,形成技能技巧才行。我们看教材第48页第4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比一比,看谁是冠军。

学生做题比赛,教师观察学生计算方法,适时指导。

结果交流。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练习,相信你们掌握了看图的技巧,知道了图中的问号在一侧,表示问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如果问号在大括号的边上就表示算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今后要更加努力哟!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口+口=口

B类

6+2=(  ) -1=(  )-4=

(  )+5=(  )+1=( )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篇5:一年级下插秧教学反思

《插秧》这首诗短小而有意境。通过比喻和想像,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诗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化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面。但学生对插秧这一农业劳动离得比较远,因而我巧妙设计的导语,一下子掀起了全课的波澜,也使课上得异常精彩起来。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看到插秧这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学生因有平时的训练,因而纷纷围绕主题发问:谁插秧?在哪插秧?怎么插秧?插的秧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插秧?学生一连串的质疑张而有度,极具价值,于是在初读课文时,我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观察画面,自由读文,并鼓励学生自己去努力解决问题,学生思考的大门被打开,读文后跃跃欲试的小手随即举起。

当孩子们说出书中那句“农民在插秧”时,我顺势牵引,让学生到前边模仿农民插秧的动作。只见他们撸胳膊挽袖子,认真地扮起农民来。问其原因,方知农民在水田里插秧,不挽起袖子会弄湿衣袖的……

当看到孩子们那充满童真而又十分稚气的小脸上写满自信与愉悦时,我不知不觉地再次被课文吸引,被学生打动……

篇6: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本课我采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朗读教学。通过师生问答游戏,生生问答游戏,你来说我来猜,开展朗读比赛等富有趣味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本课的韵律与节奏。同时,在采用不同方法问答的时候,能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在充分的诵读中,不仅解决了背诵任务,同时也对祖国的`姓氏产生了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交流不同的识字方法,使学生牢固地记住了生字,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篇7: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篇8:练习二教学设计

练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练习用钢笔正确、端正地描写出一段话。

2. 了解ABB式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

3. 能正确使用和朗读语气词。

4. 正确选择关联词。

5. 熟记成语。

6. 口语交际“谈成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一段话。

(2)要求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间架结构。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郭”、“逃”两个字。(“郭”的第八笔是“提”,“逃”的第八笔是“横折折撇”)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进行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1)指名读题。

(2)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小黑板。淋浴水淋淋

(2)这一组的带点的字在读音上的异同。(这两个音节声母、韵母相同,声调却不同。“淋浴”的“淋”念第二声,“水淋淋”的'“淋”却是第一声)

(3)想一想:同一个音在不同词语中读音为什么不同?(教师向学生介绍ABB式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在大多数ABB式形容性词语的重叠部分,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一般都读成第一声)

(4)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组。

3.练习。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了解ABB式形容性词语重叠部分声调变化的规律。

4.反馈。

(1)让学生说说ABB形容性词语重叠部分声调变化的规律。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指名认读。黄澄澄明晃晃毛茸茸沉甸甸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讲解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第一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②想一想:句末应填人哪个表示语气的词?

③先让学生分辨句末字的声、韵母。

④教师提示一些基本规律:语气助词按发音习惯通常是句末一个字的韵尾加上韵母“a”合成的音节,若无合适的字,可填“啊”。

⑤第一句应填“啊”。

(2)指导第二句。

①指名说一说句末字的声、韵母。

②按音节写出合适的语气词。

③第二句应填“呀”。

(3)指导第三句。

①指名说一说句末字的声、韵母。

②按音节写出合适的语气词。

③第三句应填“哇”。

3.练习。

(1)用笔在书上填写。

(2)学生自由练读。

4.反馈。

(1)同座同学互相检查,看填写的词语是否准确。

(2)齐读,体会发音特点,并说说规律。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指名读题,弄清要求。

2.指导。

(1)讨论:“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这几个关联词语各是什么关系?

(2)用小黑板出示题(1),指名读题。

(3)想一想:第一句前后意思之间是什么关系?

(4)选择一个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3.练习。

(1)让学生自己练习填空第(2)、(3)句。

(2)教师根据学生自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指名逐题朗读,确定正确答案。

(2)同座的同学互相检查练习情况。

(3)齐读。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刻舟求剑:楚国有个人过江时把剑掉在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结果自然找不到。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守株待兔:传说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画蛇添足:蛇本身没有脚,画蛇添上脚。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

螳臂挡车: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蚍蜉撼树:蚍蜉,大蚂蚁。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自不量力。

3.练习。

(1)自由地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4.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二、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相声吗?相声常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让人捧腹大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相声比赛”,看看哪位同学说得最精彩。

(2)各自练读,想一想这个相声主要讲了什么。

(3)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句意,正确把握两个人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还可配上动作。

(4)同座位练说。

3.练习。

(1)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名练说。

(2)集体评议。

4.反馈。用自己的话把记成语的方法归纳复述出来。

教后记:

篇9:《练习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练习2中的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巩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字典

篇10:《练习二》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就不同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

二、多媒体出示:明境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请打开书,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3、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指导看图。

4、教会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教学第二题

1、审题,并画了题目中的要求

2、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将自己领悟的感情读出来。

4、按要求。

5、分小组讨论、交流

6、汇报交流结果

7、出示:不,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

(1)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里越发纯净。

(2) 奶奶说:“小明,你长得可真结实。”

四、总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为我们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 :用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预习下面课文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写好钢笔字”,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按照笔顺规则把“异济养”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3、完成“读读背背”,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 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 出示小黑板,认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 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4) 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中央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5) 学生书空

3、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4、反馈: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并作纠正训练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或问老师。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5) 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6) 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3、练习:根据书上插图,任选成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具:投影片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有人敲门的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导入 新课

1、听力训练,放录音。

这是什么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过渡: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审题,出示书上插图。

三、指导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学生讲,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4、学生分小组练说。

四、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

2、设置情景:(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3)敲门者是陌生人。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学生表演,大家点评,点评的要求是: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见熟悉的人时用礼貌用语,发现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绝。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五、总结:面对朋友要热情、礼貌,面对陌生人的敲门要婉转拒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

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

教学过程 :

一、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二、学写:竖

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三、多媒体演示:十、个

1、学生仿写

2、反馈: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辅导。

四、反馈

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不足之处重点辅导。

篇11:一年级下数学《练习十三》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练习十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页第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式题,培养学生的

计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水平。

教学难点: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卡片:

24+3 96-4 62+8 46+4 80-70 40+58 98-70 69+30 72+50 69-80 15+9 56-50 82+7 65-30

说一说怎样进行口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总结:1.相同数位相加减。

2.进位加法时,不能忘记进位的1。

2.发展估算,练习计算

教科书第86页第1题、第87页第7题

(1)第1题: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哪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再用竖式进行证。

(2)第7题。先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后再进行比较,使学生知道比较大小运用估算可以较节省时间。

3.练习十三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找出各题错在哪里,在改正。

二、笔算下面各题。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以及横式的得数。最后各小组汇报结果,集体评议、订正集体订正,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然后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三、图表应用题。

1.投影出示练习十三第4题,学生看图,明白图意。

2.小组活动,组织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3.集体订正总结。

4.投影出示第5题,学生说出画面的意思。

5.提问:要求原有多少袋牛奶?

6.组织讨论,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的是100以内进位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做到又对又快。

篇12:一年级数学《练习二十》教学反思

学习了9、8、7、6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后,在练习二十中出现了8+=13,7+()=14这种在括号内填数反向练习,因为没有学过退位减法,学生只能凭着记忆或凑数的方式解决问题,但错误率较高,而且速度慢。于是我提前渗透了退位减法,引导学生这样思考:

如8+()=13,看到8想到2,13的个位3加2等于5,所以括号内填5.

再如7+( )=14,看到7想到3,14的个位4加3等于7,所以括号内填7.

板书如下:

7+( )=14

↓ ↓

3 + 4=7

其实把14分成10和4,10减7等于3,3加4等于7,这就是退位减法,而我把它变为由谁想到谁的形式,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使数字更富有情趣。

篇13:一年级下册《识字二》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识字二》教学反思

堂小学一年级语文课,讲完课以后,我深深地做了反思,并及时找到帮扶我的骨干教师曹老师,让她帮我进行评课。曹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几句话就点出了我课堂设计中的很多漏洞。

首先,在我把图片和对应的甲骨文贴在黑板上时,直接出示小黑板,检查学生掌握现代简化字的情况,而没有一个过渡。曹老师也给我指出来了,她建议我在出示小黑板之前,先让同学们自主学习,发现甲骨文和简化字的异同,并指出这些字是象形字。这才是本课的重点,而我恰恰把这一重点给忽略了,这在以后的讲课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重点。

其次,在出示卡片检查学生掌握生字情况的时候,一味地开火车,让学生起来读,曹老师建议我在这个环节中,适当地点出几个重点生字,让学生组词或说一个句子,加深学生的印象。

最后,在教授学生生字笔顺时,没有强调重点,一味地让学生写,这也是不应该的`。毕竟我面对的是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是一群才刚刚学会走的孩子,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眼高手低。

从教学设计到评课,曹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并对我进行悉心指导,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在我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在此,对曹老师以衷心地感谢!

篇14:练习教学反思

轻声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弱项,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分不清楚哪些词语是轻声,也有一些学生不掌握轻声的读法。针对这种情况,特意出了张轻声练习试卷让学生练习。结果不容乐观!出错率在二十个左右的算是好的,也有错误率极高的学生存在。今天一个个提问过去,发现有些学生在语音上有了的提高,当然也有些学生仍旧停滞不前。其实语音的学习最主要的还在于自我的重视,真正重视了,效果总是有的。

两个班的学习氛围也各不相同,其中每班都有学生特别不认真,所有的作业都等同于应付,几乎不太能看出进步的倾向。口语作业的检查只能以抽查为主,这对于一些“脸皮厚”的学生来讲,就是碰运气,平时不会准备,如果真的抽到就当自己倒霉一次,最后便是沉默不语。其实面对沉默不语,有时我更多的还是无奈,批评和鼓励都不起任何作用。即便苦口婆心,即便软硬兼施,对其而言都不会有任何改变。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我现在似乎到了教育的边界,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突破瓶颈。

不过一有点可以肯定,我的教学不能应付,要有所收费获必将要有所付出。即便如此,我还要继续努力寻找新的突破口。

篇15:练习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队列练习课,队列队形的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学生年龄低,又是从幼儿园刚进入学校,学习方式及要求上是从幼儿园的玩耍型转移到小学的练习型。小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不太适应,再加上好动的特性,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产生许多困难。因此经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总结,我认为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练习时间不长。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再加内容比较枯燥,时间长了会使他们感到厌烦,一般5――6分钟。时间不长,每节课都有。

2、内容少。一年级的基本队列动作很多,任务最大,教师要做好计划,每节课就1――2个动作,不能贪多。

3、要求不高。学生掌握一个动作需要一个过程,一段时间,不可能一下就会,一步到位,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要考虑这个事实,逐渐的'提高要求。

4、尽可能的增加趣味性。学生在幼儿园时期经常学习儿歌顺口溜,所以把一些动作要领变成儿歌或顺口溜,学生易于记住,例如“向左(右)转”我用“左(右)脚脚跟着地,右(左)脚脚尖着地,向左(右)DD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念自己练,并通过语言“看谁掌握快”使学生在自锻中主动积极练习,并通过教师的点拨,快速掌握基本动作。再如“立正”,我编成“脚尖分开60度,五指并拢帖裤缝,挺胸收腹身体正,下颌为首头呆正”的歌谣,便于学生掌握动作。

5、表演、表扬加激励,促进学生积极向上。表扬与表演对学生有促进的力量,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心理上的满足。谁做得好,让谁表演,对每个学生都有促进作用。

6、适当采用比赛的方法,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在竞争中可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而比赛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正确适当的竞争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队列队形动作。例如练习齐步走,我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一组一组的走,每一组走完,同学点评,除了看谁走得直,动作正确外,还要看哪个小组同学的精神面貌好,然后评出优胜。并请优胜的小组再次演示。这些比赛方法,手段其实很普通,但在教学中很实用,学生在相互点评优缺点的同时,能对缺点进行相互辅导,真正体现出团结协作精神。

百分数练习二十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小学体育侧向投掷沙包教学反思

三年级体育《投掷与游戏》教学反思

一年级投掷教学反思

小学七册数学计划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的教学反思

一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八年级体育弯道训练的教学反思

《队列队形》课后的教学反思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一年级下练习二教学反思(共15篇)】相关文章:

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反思2023-06-05

六年级体育《蹲踞式起跑》教学反思2023-09-26

英语教学检查总结报告2022-12-26

北京版三年级《笔算乘法》的数学教学反思2022-12-28

小学体育教学反思2023-01-17

队形队列教学反思2022-11-29

体育《前滚翻》教学反思2024-05-01

小学体育《七彩阳光广播体操》教学反思2023-06-14

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一)》教学反思2022-05-18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集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