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诈我虞的成语故事(精选3篇)由网友“MissNana”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尔诈我虞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尔诈我虞的成语故事
【汉字书写】:尔诈我虞
【汉语注音】:ěr zhà wǒ yú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偏重于彼此互相欺骗。
【尔诈我虞的意思】: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尔诈我虞的近义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争暗斗;
【尔诈我虞的反义词】: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肝胆相照、坦诚相见;
篇2:尔诈我虞的成语故事
云中岳《矫燕雄鹰》七十九:不论是走江湖或闯江湖的牛鬼蛇神,十之九是穷光蛋。尽管他们有些人怀有理想有抱负,但说穿了绝对跳不出争名逐利的圈子,绝大多数的'人在三教九流中鬼混,身上能掏出一二两银子百十文制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一千五百两黄金,会令人想得发疯,为了一二十文制钱打破头是常事,一千五百两黄金值得用命争取。所以这次从四面八方赶来发横财的人,不可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英雄好汉,见了面尔诈我虞是正常的事,届时也必定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尔诈我虞例句】
沈醉《我这三十年》第九章:“这种社会制度害得很多人家破人亡,搞得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阅者看过前文,当知前因后果。三派鼎立,尔诈我虞,哪里肯协力同心,经营国是?”
张晓水等《回忆父亲张恨水先生.“待漏斋”》:“他看不惯旧官场中的宦海浮沉,尔虞我诈,从不趋炎附势。”
【尔诈我虞造句】
单位里看似一潭死水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平静背后却是乐此不疲的尔诈我虞的斗争。
达官贵人的家庭,不但规矩多,狗皮倒灶的事儿也特别多,尔诈我虞、乌烟瘴气那都是常态。
篇3:成语故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
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 ”,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 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3. 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成语故事]
★ 别我虞姬的散文
★ 分崩离析成语
★ 我的童话高中作文
★ 家乡的山水美文
【尔诈我虞的成语故事(精选3篇)】相关文章:
关于社区工作心得文章2023-01-21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导学案2022-10-01
我的心中偶像――曹操2023-01-09
归园田居其三练习题2023-09-13
观电影阿甘正传有感600字2023-10-17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赏析2024-01-28
归园田居其三赏析2023-07-01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带拼音版赏析和翻译2022-06-02
社区工作写作范文2022-04-30
外婆的魔法初一作文1000字202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