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的经典语录摘抄(共14篇)由网友“让时间多一点耐”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青玉案》的经典语录摘抄,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青玉案》语录
“不愁生计,不问俗事,不求闻达,不亦快哉。”
——董桥《青玉案》
奥威尔……思想越来越左,回伦敦回巴黎过穷日子,幸好还有V. S. Pritchett那样的开明之士写文章同情他信仰民主社会主义:“《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那么深刻的作品学院派皱眉头的人还真不少!”那天,一位美国老先生吃晚饭的时候悄声对我说,“那样的观点学术上还需要不少论证。”
——董桥《青玉案》
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董桥《青玉案》
彭歌说,朋友恰似独行旅人风雨晦暝中遇到的幽幽灯火,永远带着一份鼓励一份安慰:“可是,走着走着,募然发现,灯光在无声无息之中熄灭了,一盏一盏,没有预警,没有告别,只是悄悄地消失。‘回收灯火阑珊处’,也还不对,熄灭就是熄灭,再也看不到犹有阑珊余晖,西风残照。去了的,永远不能再回来。”
——董桥《青玉案》
明代的从容文化浸淫出了素美的沧桑颠倒了多少苍生,政治的挽歌一旦化为山河的呜咽,传统唯美意识终于款款隐进末世的风雨长亭:道统盛宴钗横鬓乱,人文关怀余温缕缕,几代星月繁华的艺情匠心难免空遗宣德名炉沉潜的紫光;政统摇落的一瞬间,桃花扇底斑斑的泣红宣示的岂止媚香楼上佳人的伤逝。
——董桥《青玉案》
宋淇先生言谈举止常常带点矜持的关切和客气的隔阂另加孤傲的罗默契,林文月有一回在香港富丽酒店门口送别宋先生,她说她看着宋先生的背影不禁想哭。宋淇这样的器宇是六分往昔故园的教养四分西洋文化的陶铸。
——董桥《青玉案》
人的一生也许以无题为贵,许多世事讲究的是过程不是结局;过程零零碎碎,何题之有?
——董桥《青玉案》
世道莽苍,俗情如梦,回想我早岁结识的零星尘缘,几乎都是些微妙素朴的邻家凡人,没有高贵的功名,没有风云的事业,阴晴圆缺的生涯中追慕的也许只是半窗绿荫,一纸风月:“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旧话。”早年写的这几句感遇我至今体悟难免更深了。
——董桥《青玉案》
那是学术观光团,匆匆一堂美的温习,金先生平白冷落了芦花深处孤舟的几许史心!王云五的一生是人间壮游:我更歆慕的从来是金耀基笔底的心间漫游。
——董桥《青玉案》
端上来的大海碗碗底碗壁贴满薄薄一层青岛对虾切出来的虾片,碗里撒了些葱丝姜丝香菜末,还倒上少许白兰地,一锅滚烫的老母鸡汤往碗里一浇,虾片顿时烫熟,满厅堂飘起白兰地和虾片的香气。
——董桥《青玉案》
篇2: 青玉案
青玉案
紧张了一天,吃罢晚饭,收拾完碗筷,去外面溜达一圈,转回家洗漱完毕,换一身便装,就想钻到被窝“蜗居”起来。打开床头灯、靠在软垫上,从床头柜上拿起一本书,就感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
床头柜上书不多,一本《汪曾祺全集》,一本《世说新语》,一本《唐诗鉴赏》,一本《宋词鉴赏》,一本《特别关注》,再加一沓稿纸、一杆笔、一部手机、一个水杯、一架台灯就把床头柜占满了。
家里曾经买过一个写字台,放在阴面的小卧室,除了陪女儿写写作业,我很少正襟危坐在那里享受写字台的待遇。一方面嫌小卧室没有阳光,另一方面觉得在写字台前看书实在是一种死板的生活。兴许是有了电脑,用键盘去写字,用文档去记录,才使我有了这样的消遣。我权且把床头柜当做了我的书案。
不写的时候,我宁愿捧一本书,坐在电视前,躺在沙发上、打开音乐播放器躺在床上,或闭目养神或看书,琢磨着老师在每一篇文章指导过的话,再翻开书,看看人家的语言,看看人家的.文字特色、看看人家的写作内容。兴起的时候,垫起稿纸在膝盖上记下当前的感受、有时候也用手机在微博发表瞬间的心志。有人说听音乐看书可治疗失眠,许是真的,我失眠的时候,这样看书,看着看着真的就睡着了。谁能敌过这样的舒适呢?我不知道古人的“头悬梁锥刺骨”是怎样做到的,怪不得古人能达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境界,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像我这样看书是看不了多少书的,所以我的床头柜上总是那几本书,我家里藏书本来就不多,除了在床头柜那几本外,窗台另有十几本。家里空间小,没有放书柜的地方,最早以前买过一个写字台和电视柜,抽屉里都放着女儿的课本,到处都是女儿的书,初中的,高中的。后来写字台破损了,本来卖掉写字台就能给书架腾出一个地儿,后来换了数码电视,电视柜不配套,就把原来的旧电视柜撤下来,摆在了放写字台的地方,老公想把旧电视柜拉回老家,可那电视柜质量实在是好,纯红木家具,有一米二长,也能写东西,也能放东西,我实在是不舍得放弃,所以,买书柜的念头再一次熄灭。
其实,买不买书柜并不重要。我连床头柜上的几本书都看不完吃不透,买多了也是闲置。书如果不读,就是废纸一堆。有一次,我读到了苏东坡的一则故事,说苏轼晚年贬谪海外,无书可读,偶得柳子厚文,反复阅读。苏轼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心中窃喜,苏东坡的这个读书方法似乎适合我这个懒散之人呢。
一个以前我喜欢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邀我上网拱猪,我已经在电脑跟忙活了一整天,两眼昏花,肩酸背困,无奈只好回复他:电脑有人占着,我在书中消遣呢。
篇3:辛弃疾——《青玉案》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青玉案》
【内容】: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注释】: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华美的车马。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满城灯火,游人如织,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人”的出现而设。而那自甘寂寞的“那人”,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众里寻他千百度”以下四句,被王国维解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三种境界,即豁然贯通的境界。
篇4:苏轼:青玉案
《青玉案》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
遣黄犬,
随君去。
若到松江呼小渡,
莫惊鸳鹭,
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辋川图》上看春暮,
常记高人右丞句。
作个归期天定许,
春衫犹是,
小蛮针线,
曾湿西湖雨。
赏析:
此词为送友抒怀之作,是苏轼对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一篇和韵之作,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系念之情。“三年”二句笔意双行,一写伯固三年随苏轼为官未返故里,枕上魂牵梦绕故园路,表达了对朋友怀归的关切和理解。“若到”数句,对伯固归家途经松江小渡,特嘱其“莫惊鸳鹭”一事,大有深意,既说明松江曾是自己常与鸥鹭相游之处,与自由嬉戏鸥鹭亲密而无机心,物我相忘于江湖,流露了愿与鸥鹭忘机为体,厌倦仕途巧诈的情绪,又委婉地警劝伯固立身为人莫染世俗机巧之心。一个“老子”,语气诙谐、放旷,顿显朋友之间的亲昵、真率。下片写自己思归之意。“辋川图”二句写仰慕唐代诗人王维隐居辋川别墅,观摩辋川图令他心向神往,常记王维送友思归之诗句。“归期天定许”写苏轼迫切思归与亲人爱侣团聚,特借自居易所宠爱的善舞妓人小蛮,喻指其爱妾朝云,朝云亲手缝制的春衫“曾湿西湖雨”,为“天定许”做一注脚:天公有情,为朝云之相思而洒泪雨,淋湿我春衫,岂非“天定许”吗?假天公同情朝云曲写词人思念朝云,写得婉曲,旷放而又诙谐。全词明写送友归乡,暗写自己思乡怀归,善用典故与绘画曲致巧发,笔致极委婉清丽,令人爱不忍释。
篇5:欧阳修:青玉案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
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
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
又争似家山见桃李?
不枉东风吹客泪,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
惟有归来是。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乡词。上片写赏花伤春。“一年”二句交待“春事”已过三分之二,“绿喑红嫣”,讲暮春尚余可心乐事之景,暗寓了“夕阳无限好”之意。“绿杨”二句以镜头推进的方式,穿庭院,开帘幕,再映出一个憔悴之人。是谁呢?联系下片“相思难表”来看,显然是词人的爱妻。这几句是词人赏花伤春而联想到如花爱妻的红颜憔悴,遂引发下片之怀人思归。“买花”二句,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显示出对家乡爱妻的深情与爱重。“不枉”句,讲不要错怪春风吹落了感伤的泪水,词人没有像一些词家怨天尤物,责备春风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朴厚、坦诚地讲:“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最后词人表示而今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情思由近及远,构思新巧。
篇6:青玉案散文
青玉案散文
风声鹤唳,你着曼妙青衣,不知不觉停笔,望远处江南窸窣的烟雨。——题记
时光匆匆,我以为你还是当初不老的模样,可以一生一世的一醉方休,孰知,岁月早已陈旧,还没到白首,你以容颜堪旧。你说,走过了那么多路,看惯了那么多风景,我已老去,可为何那路边的草木,如此,如此的毫发无伤。不管曾经多么风光,如今寄身江南,我已不再奢求远走的功名,不想过问人间繁杂的离愁。因为,耗费一生时间看尽尘世飘渺,便也无心再思量过去将来。走过的,忘了。看过的,殁了,爱过的,散了。平静的心湖,怎还经得起那点点,只是点点的漪涟?假如存在轮回,假如存在来世,我只愿化作江南的黛瓦白墙,静观眼前的风吹草动,只支撑休憩的归鸟,只接纳无根的落叶。纵然对所有天边的彩霞有迷恋,也不会悸动的'存在一丝一毫的幻想,画地为牢,安如圆月。
今生,斗尽心思,整颗心,仿佛被吞噬了般。回想,到底在索求什么呢?金钱?利益?还是那脏污的官位?春雨惊落摇摇欲坠的落叶,真的像世人所说,是那无心的树,不肯收留你吗?没关系,月光依旧,我依然是前世你身旁的相守,请选择我脚下的绿地,与我白头。等灯火不再照亮人间,请与我放手,找寻你梦中那,那熠熠生辉的天堂!而我,像此刻般得青丝斑驳,守着一生的林园,独坐在摇椅旁,捧一枝折断的残梅,嗅着沁人的香味,静静,老去。等到了奈何桥,喝下那碗独留的孟婆汤,忘了生生世世的诺言,望着苍老的华年,踏入漫长一世的轮回,永不回头,永不方休。
古琴悠扬,对着不知穿越了几世的月光,泪落襟上。午夜离殇,耀我霓裳,抹去岁月留下的残忍沧桑,只身一人漫步到黑白小巷,泼墨一幅前世弥留的山水情长。灯花微凉,相思断肠,愿我们不论走过的,没走过的,都可以甜如佳酿,安然无恙。
篇7:青玉案诗歌
一
红菱绿叶湖中浸,
碧水旖,
接天近.
多半农家临曲饮.
几层林苑,
万邻通信,
一派城中兴.
扑尘只为归心急,
离乡久,常翻竹篱景.
何时来叙儿梦影?
一声鸣犬,
半村惊醒,
了发当初隐.
二
东风化雨匀晴后,
更些些,
相思有.
月满枝头花照旧.
卧花间醉,
玉壶空漏,
午夜还应酒.
冰雪玉凤行人瞅,
韵丰比、嫦娥漫舒袖.
梦里呼他千遍够。
醒来忧记,
怎堪回首,
尽在思量久.
三
桂香八月明心迹,
但惧说、相思地。
幽出兰庭离画壁。
访临枢苑,
并池花蒂,
竟也生春事。
忧凉不仅黄昏意,
何处何时回故里?
絮飞散、寻来漫无计。
一声呼唤,
半江飘逸,
总在廊桥倚。
篇8:辛弃疾青玉案
辛弃疾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一】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译文二】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他,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他立在灯火深处。
【注释】
元夕:阴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
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
宝马雕车:华美的车马。
凤箫:箫的美称。
玉壶:指月亮。
鱼龙舞:指舞鱼、龙灯。
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指盛妆的妇女。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简要评析一】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简要评析二】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满城灯火,游人如织,通宵欢乐的热闹景象,但这一切都是为“那人”的出现而设。而那自甘寂寞的“那人”,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众里寻他千百度”以下四句,被王国维解作“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第三种境界,即豁然贯通的境界。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篇9:「青玉案」辛弃疾
「青玉案」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精神。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词的上半阕写正月十五的晚上,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景象。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簇簇的礼花飞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样散落下来。一开始就把人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中。“东风夜”化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宝马雕车香满路”:达官显贵也携带家眷出门观灯。跟下句的“鱼龙舞”构成万民同欢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是排箫一类的吹奏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玉壶”指明月;“鱼龙”是灯笼的形状。这句是说,在月华下,灯火辉煌,沉浸在节日里的人通宵达旦载歌载舞。
下阕仍然在写“元夕”的欢乐,且一对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场景。只不过上阕写的是整个场面,下阕写一个具体的人,通过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把个人的欢乐自然地融进了节日的欢乐之中。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句写的是元宵观灯的女人,她们穿着美丽的衣服,戴着漂亮的手饰,欢天喜地朝前奔去,所过之处,阵阵暗香随风飘来。“雪柳”是玉簪之类的头饰。
“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人)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根据历史背景可知,当时的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篇10:青玉案诗歌
青玉案
欧阳修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1分)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1分)
2.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赏析: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此词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全词语言自然浑成,浅显易懂;句式错落有致,构思独特;情感真挚深沉,含蓄婉转。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独自赏春而伤怀。起笔突兀,先提出疑问:一年春光算来能占几分?接着自问自答:三分春色,早已过了三分之二,直接抒发伤春的感慨。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了,这样的时刻更应该好好把握,及时行乐。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三句层层推进,穿过庭院,揭开帘幕,现出一个憔悴之人。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词人没有说明,把答案留到了下文。
下片抒情,侧重写乡思。过片两句中,长安买花和家山桃李两种事物对比鲜明,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思念,这是对上文的回答。接下来三句紧承上文,东风本是无辜的,行客之所以落泪只是因为思念家乡的缘故,可见乡愁之浓。最后一句是词人决心回家的宣言,思乡不已,梦乡不遇,最后决定唯有归去才是,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把思乡的感情推向高潮。
全词语言浑成,感情真挚,动人心魄。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揭明伤春落泪乃在作者内心相思情切,连魂灵都日思夜梦家山桃李,虽说是空幻无据。春风吹泪,不过是郁于心而形于面而已。抒情真切,富人情味。最后以惟有归来是结尾,表示了作者唯有归返家乡最好,趁桃李芳华,享受团圆美满,以慰藉孤独、寂寞,流露出对仕途迁延的厌倦。换头两句运用的是比兴手法,买花载酒指结交名妓,家山桃李指家中娇妻。后半片主要是抒怀人、思归之情,婉转缠绵,与前半片入目景相融汇。全词触景生情,还必须思自近及远,以花为结构与情蕴之脉络,构思新巧,心理刻划深曲婉转。
篇11: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一】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译文二】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职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带着淡淡的香气从人面前经过。我寻找那人千百次,都没看见他,不经意间一回头,却看见了他立在灯火深处。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简要评析一】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词从开头起“东风夜放花千树”,就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灯火,满街游人,火树银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图不在写景,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的与众不同。本词描绘出无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认为本词有寄托,可谓知音。上片与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托着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简要评析二】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这也是对词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赞美 。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篇12:辛弃疾——《青玉案》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青玉案》
【内容】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赏析】: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
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终最高境界。此特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并无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无劳纠葛。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篇13:辛弃疾 青玉案
辛弃疾 青玉案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①按稼轩弟子范开《稼轩词》的编次,此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闲居带湖期间。然词的内容却极似临安元夕风光。所以有人将词的作期提到乾道后或淳熙初,以切合稼轩在京城的踪迹。以其作期难定,权置于此。元夕:阴历正月十五的晚上,称元夕、元宵。因有上灯的习俗,也称灯节。 上片写景。天地空三者融汇一气,灯月交辉,光流香溢,喧嚣动荡而如颠似狂、似痴如醉,一派承平欢腾景象浓缩于匹匹三十三字中。下片由景而入,然犹为结韵映衬铺垫,“众里”以下,这才全力一搏,翻出主旨,但仍不正面绘形,“那人”自甘冷落之孤高幽独情怀,却于“灯火阑珊处”深深自见。
②“东风”三句:描绘元夕焰火之灿烂。宋人《武林旧事》载临安元夕时说:“宫漏既深,始宣放焰火百馀架,于是乐声四起,烛影纵横,而驾始还矣。大率效宣和(北宋徽宗年号)盛际,愈加精妙。”此言焰火乍放如东风吹开千树火花,落时又如东风吹洒满天星雨。按:一说“花树”“星雨”,指树上彩灯和空中的灯球。
③宝马雕车:富贵之家的华丽车马。香:兼指车上涂料的香气和车中女子的脂粉香气。
④“凤箫”三句:描绘元夕乐声四起,鱼龙飞舞,彻夜狂欢的场景。风箫:箫声若凤鸣,以凤箫美称之。相传春秋时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并为之筑凤台。萧史吹箫引来凤鸟,遂与弄玉升天仙去。(《列仙传》)此处泛指音乐。玉壶:喻月,言月冰清玉洁。按:一说指白玉制成的灯。光转:指月光移转。鱼龙:鱼龙舞原是汉代“百戏”的一种(参见《汉书·西域传赞》),这里当指扎成鱼龙(鸟、兽)形状的灯。舞:作动词用。
⑤“蛾儿”两句:描绘观灯女子的盛装情态。《宣和遗事》载北宋汴京元夕,“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武林旧事》记南宋临安元夕亦云:“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蛾儿、雪柳:都是宋代妇女元宵所戴的头饰,谓其丽装出游。李清照《永遇乐》词:“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捻金雪柳即雪柳黄金缕,是一种以金为饰的雪柳。盈盈:仪态娇美。暗香:女子身上发出的幽香。按:有人以为这两句写作者偶遇的一位姑娘,即下文的“那人”。
⑥众里:人群中。千百度:千百次。蓦(mò莫)然回首:突然回头。阑珊:灯火零落稀少。按:梁启超称这三句:“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王国维则以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中的“第三种境界”。(《人间词话》)意为经过漫长的孜孜以求,终于有所发现,获得事业和学问的成功。
篇14:青玉案辛弃疾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
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千百度:千百遍。
蓦然:突然,猛然。
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
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
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扩展:
练习一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2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也算对)(2分)
(2)写出“反衬”等手法即可给2分(或对比、衬托、烘托手法),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的孤寂(2分);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大意对即可)(2分)。
6.这首词的“青玉案”是词牌名;“元夕”是正月十五日,也是这首词的题目。
7.“花千树”描绘五光十色的彩灯缀满街巷,好像一夜之间被春风吹开的千树繁花一样。这是化用唐朝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8.翻译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忽然回头一看,竟在那灯花稀落的僻静去处发现了她。
9.这首词的中心思想:通过描绘元宵佳节满城灯火,游人如云,彻夜歌舞的场面,记叙了一对意中人在长街偶然相遇的情景 。
10.写下这首词的韵脚:雨、路、舞、去、度、处。
练习二
1. 《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阴历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是夜称元夕或元夜。从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的风俗,也称_________节。(2分)
2. 清代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里的元宵节,比春节更隆重,小到英莲走失,大到元春省亲,平民灶火也好,贵族家庆也罢,让我们品出了这个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的文化内涵。(2分)
3. 元宵节是正月里一个重要节日,当天往往举行闹花灯、猜灯谜活动,猜中灯谜,既彰显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节日的快乐。请你猜猜以下灯谜,把答案写在横线上。(3分)
谜题:赤兔马,走千里。(打一元代剧作家) 谜底:______________
谜题: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一个词语) 谜底:______________
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打一北京历史文化遗迹) 谜底:______________
4. 下列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句中,描写元宵节的一项是(3分)
A.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 《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具体描述。(4分)
6. 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达到第三境界。(5分)
参考答案
1. 赏灯(观灯、挂灯、放灯、猜灯谜等) 灯(2分)
2. 曹雪芹 《红楼梦》(2分)
3. 马致远 公正 圆明园(3分)
4. C(3分)
5. (4分)答案要点:比喻1分,内容2分,语言1分。
6. (5分)答案要点:①确立学习目标(2分)②持之以恒,执着追求(2分)③达成学习目标(1分)。
★ 欧阳修名言语录
★ 优美古诗句摘抄
★ 辛弃疾的诗词摘抄
★ 诗歌经典语录
【《青玉案》的经典语录摘抄(共14篇)】相关文章:
古诗伤感爱情经典语录2022-12-17
伤感寂寞古风句子摘抄2022-10-04
春天诗句摘抄2022-09-05
文学常识-古诗文常见的词解2024-05-18
经典的优美诗句2023-04-27
等待爱情的诗句摘抄2022-04-29
凄美古典爱情语录2023-10-07
古诗词很有意境的名句2022-11-13
比较霸气的优美诗句摘抄2023-10-01
经典诵读观后感征文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