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奇饼巨头”为你分享16篇“爱的教育感人情节读后感”,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爱的教育感人故事读后感
爱是什么?爱是怎么样的?刚刚认识这本书,这个题目,我提出了疑问。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有所感受,并结出了爱。我认为爱,就是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爱,就是老师们的关心。爱,就是爸爸妈妈的严厉管教......爱有很多很多种方式,只要你肯去发现,爱其实无处不在。
这本书《受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原名《心》。讲的是三年级小学生安利柯和同学、老师、家长们之间发生的事情。写得很让人感动。总共有一百篇,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有三篇。
第一篇主要讲的是安利柯和可莱谛之间的事。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他俩闹起了矛盾。最后还是可莱谛_释前嫌,他们才“化干戈为玉帛”。这让我体会到了朋友之间要宽容。
第二篇是讲一位叫卡隆的小学生和安利柯是同学。他因为失去了母亲,而非常的伤心。母亲节的时候,他给母亲写了一封长达八页的信。这时候同学、老师甚至家长来用爱化解了他心中的悲哀。这让我明白了,如果同学不开心,应该去安慰他,让他忘了心中的痛苦。
第三篇,是讲一名小女孩与她的爸爸,爸爸工作很_苦,每天都要抄写文章到很晚睡觉,有时彻夜不眠。小女孩看到很心痛爸爸,便趁他夜间睡着的时候,模仿爸爸的笔记帮他抄写。就这样她一直写了三个月,在这期间爸爸也疑惑过,自己好像没有写这么多,但是看看笔记又是自己写的,就没有再多想了。直到有一次,她的爸爸发现了并很受感动。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感恩父母不单要用言语去表达,更要用实际行动去付出。去分担他们的_苦。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这句话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我们应该去给予别人爱,因为爱并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善待别人,等于善待自己:给别人幸福,就是给自己幸福,温暖别人,一样也温暖了自己。甘愿为别人付出的人,这人一定是幸福的。世界就像一棵大树,而爱就像泥土和水,就像让大树健康的生长。也同样,要是人间没有爱,整个世界将会变得冷漠,暗淡无光。所以我们要去多帮助他人,多温暖他人。就这样把爱传递下去,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愿世界处处都开满爱的鲜花,让这花香飘满人间。
篇2:母亲的爱-母情节诗歌
母亲的爱-母情节诗歌
当我以一棵草的姿态仰望你时
我凝望的不只是你历经的沧桑,
不只是岁月留给你的风雨洗礼
不只是我轻轻的抚摸时光的蚀刻
在你的肌肤留下触动我灵魂的记忆。
在我的心底
我的记忆把每一页日子都凝缩成
影集,你给予的.爱与温暖
就像阳光洒满我快乐幸福的领地,
我让甜蜜与欢乐一次次收获,
我记忆的谷仓装满了
它还从高高的仓顶无声的往下流溢。
妈妈你把你的血管偷偷的植入
我的生命里,就像泉水把爱注入小溪,
当我的生命蓬勃成河流
喧嚣着向大海奔涌而去,
你浑浊的凝视散着即将干涸的气息
默默注视着我一次次从你身边远去。
妈妈我会带着你赋予的爱
去滋润更广阔的土地
让那里花儿更鲜草儿更绿,
让那里布满你慈祥的微笑
使你的生命的光辉像太阳般无限延续。
值此母亲节之际谨以此诗献给天下所有的母亲!
篇3:格列佛游记情节读后感
空余时间中,我读了乔纳森斯威夫特的著作――《格列佛游记》,全书以轻松的语言特点描写了格列佛四次惊险的旅途。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社会的腐败。
小巧玲珑的小人国居民,高大威猛的巨人国局民,长得像鱼的飞岛国居民以及纯洁善良的慧�S国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喜爱的还是和平共处,善良诚实的慧�S国,在慧�S国的语言中没有像“撒谎”和“欺骗”那样不美好的字眼,在他们的眼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和平的,美好的。通过写对耶胡的厌恶和对慧�S的崇尚的强烈对比,暗喻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
《格列佛游记》情节曲折,玄妙,幽默,语气轻松。把格列佛的冒险旅程写得栩栩如生,趣味无穷,耐人寻味。
这个寒假,我与《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一起经历磨难,从而大开眼界,即使旅途结束后仍意犹未尽。我期待著下一个冒险旅途的开始。
篇4:格列佛游记情节读后感
翻开这本书,你是否发现相似的情节,你是否发现了相似的人物身影。乍一看,很像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冒险的历程就显得过于荒诞。两个英国作家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口吻毛描绘的生龙活虎,形象生动。
格列佛帮助了利立浦特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古斯”,但是却不肯铲除不来夫古斯,使皇帝不开心,后来又惹恼皇后。在小人的挑唆之下,决定迫害格列佛。格列佛也藉此返回英国。作者以居高临下、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诡计多端、残酷无情。《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令人爱不释手的书。它是模仿游记故事题材,讲述一系列滑稽、可笑且虚幻、不真实的经历
格列佛在国王面前夸耀自己的祖国的伟大,政治的贤明,法律的公正,然而均一一遭到国王的抨击与驳斥。在第二部中,作者借国王之口批判了当时英国,从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们的粗俗和铁石心肠。他们刑罚残暴,没有社会责任感。书中许多情节都在影射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斯威夫特主要抨击了当时政坛和学术界一些丑陋现象。
在第三卷中,格列佛见到了一群整天胡思乱想,从事音乐和科学研究的人,且他们荒废了田地。在巫人岛上的人扭曲了历史真相,哄骗世人。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的本性。看著历史一步步堕落,步入深渊。()
最终,格列佛与马为友。并且厌弃了世俗,决心不与他人同流合污。因而他的生活成了一个可笑又可悲的笑话,他本人也成为了作者嘲讽的对象。
人虽然不是理性的动物,但是却是可以运用理性的动物。人性,应该值得当代人去反思。
篇5:格列佛游记情节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是小说情节跌落起伏,并且想象力十分丰富。作者斯威夫特晚景凄惨,亲人去世,头晕耳聋,但是每逢清醒便执笔写作,直到七十八岁去世。
《格列佛游记》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格列佛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但是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托作者的理想。
虽然格列佛起初与小人国与英国毫不相像,但是实际上小人国却是英国的写照。国王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的自命为头的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来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的高,就可以得到高官俸禄。儿大人国的人们无论是体力还是理智都远远超过于小人国的那些“小人”。这里的国王贤明正直,经常关怀臣民,法律也是自由和福利的保障!
篇6:研究教育叙事情节三问论文
研究教育叙事情节三问论文
摘要:“情节”是叙事作品的核心,它内在地制约着作品的信度、效度和品质。因而,有必要对教育叙事“情节”做出如下发问:教育叙事“情节”是“真实”抑或“虚构”?是“好莱坞化”抑或“平淡无奇”?是“片段剪辑”抑或“全景呈现”?回答这三个疑问的关键在于辨别教育叙事与文学叙事、教育叙事与电影叙事之间的不同。可以说,回答教育叙事“情节”三问,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叙事者来说,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整体性”规划;对“典型性”事件的选择;“情节”对人物的服从。
关键词:教育叙事; “情节”; 写作手法;
在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科研话语中,教育叙事称得上是过去十年最醒目和流行的研究范式之一,他们在教育叙事中体会到了研究的快乐和自信,寻找到了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生活之间可能的结合方式。然而,他们真的懂得科学地进行教育叙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教育叙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该如何处理所获取的素材,从而形成“有情节、有内在线索的故事”,[1] 这实质上就是教育叙事中的“情节”问题。在教育叙事领域,“情节”问题似乎是一个显而自明的常识,并没有被专门的分析。果若如此,那这里提出“情节”问题是否“不识时务”?理性的回答必定是建立在审慎分析的基础之上。
其实,在教育叙事领域,“情节”并非尽人皆知的“常识性”知识,而是一个被忽略的、亟待深入研究和开拓的理论话题。一方面,教育叙事研究者并没有对“情节”这一重要理论话题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教育叙事者在叙事写作中无“情节”意识,对教育叙事“情节”应是“虚构”抑或“真实”、当“好莱坞化”还是“平淡无奇”、是“片段剪辑”还是“全景呈现”等问题语焉不详,甚至是走向了错误的“错误”的“情节”观。诸如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叙事作品的品质。这便提醒我们,需要对教育叙事中的“情节”作专门的探讨。有鉴于此,笔者遂不揣浅陋,率尔操觚,拟提出三个有关教育叙事“情节”的发问,试图明晰教育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出现的“情节”混乱现象,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的三点策略。
一、教育叙事“情节”:“真实”抑或“虚构”?
优秀的叙事作品必须体现结构的完整性,“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者,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继后者。”[2] 也就是说,故事当有完整的“情节”,或言“事件的安排”。[2] 梳理文学史,可知西方文学和戏剧作品一直都非常重视“情节”,甚至可以说将其视为作品的第一要素。类属意义上说,教育叙事作品是叙事作品的一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情节”是教育叙事的第一要素。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教育叙事中“情节”是以真实教育经验为基础抑或是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虚构?
就这一问题,学界存在三种代表性观点。丁钢教授认为,“接近日常生活的教育叙事研究以真实性为旨归,必须建立在真实与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叙述上运用文学的手法,但这种文学性的描述必须建立在对现场观察的基础上,是对研究参与者言语行为的真实叙述,而不是虚构。”[4] 他认为,叙事的“情节”必须基于真实教育情景,这样才能使教育叙事研究成为真实意义的载体。与之不同,林德全主张教育叙事的“情节”必然存在“虚构”,“教育叙事主体由于遗忘、成见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添加部分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从而呈现为虚构性”,[5] 且“虚构”而来的故事是讲述者和倾听者“共识”的结果。刘良华教授试图调和以上两种观点,他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既可以显示为真实的叙事,也可以显示为虚构的叙事。这个判断的‘反题’可以表述为:叙事研究并不拒绝虚构的叙事,也没有必要否认虚构的叙事。”[1]
其实,存在这种争论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对于何谓文学叙事、何谓教育叙事缺乏明辨,两者对于“虚构”与“真实”有着不同的要求。“文学叙事对人物、故事的要求在于艺术上、逻辑上的合理性,而非事实上的真实性,它是用语言去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行为。”[7] 文学叙事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叙事“情节”上具有虚构与假定成分,二是运用艺术手法加工和呈现叙事“情节”。所以,文学叙事不强调真实性,虚构是文学叙事的主要特征。
那么,那些教育史上运用文学叙事手法创作的作品,属于教育叙事研究的范畴吗?在中外教育史上,不乏运用文学叙事写成的教育名著。比如,法国的思想家卢梭基于其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依据儿童成长的基本规律,以文学虚构的方法塑造了两个重要的教育角色―――爱弥儿和他的老师。又如,意大利文学家亚米契斯的教育名著《爱的教育》,虚构了一个意大利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安利柯,并以其为中心虚构式的写作了这部日记小说。类似的作品还有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这些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采用虚构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作者对教育的思考和理解。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故事有一些生活基础,但它们毕竟是虚构的艺术,表达的是作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期待。”[8]
但是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叙事,它与文学叙事存在本质区别。教育叙事是指基于真实的教育情境,以叙事的方式来理解教育、逼近教育本相的一种研究范式。与文学叙事相比较,教育叙事强调情节的“真实”,即教育情节必须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各类主体(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等)身上的事件以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情节”是教育叙事的起点,其真实性是寻找上位概念和生成理论旨趣的基础。与小说叙事所追求的“艺术性”不同,教育叙事追求“真实性”。正如加拿大著名叙事学者康纳利(F.Connelly)和克莱迪宁(D.Clandinin)所强调的,教育叙事是否呈现真实教育生活比信度和效度更为重要。反之,如果文学式的虚构与想象都可以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那么文学与教育学的界限何在?教育叙事独特的方法论意义又何在?
因此,为追求教育叙事效应而进行文学杜撰与“情节”虚构,事实上违背了叙事最根本的方法论精神。教育叙事不能脱离真实的教育生活,其与文学创作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教育叙事需直面真实的教育经验,才能展现教育中的真实场景和问题,进而才能有助于解决教育问题、为他者借鉴,并促进教育专业成长。而文学叙事则是“源于生活”的再虚构,其并非促进教育教学活动,更不是意欲解决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育叙事“情节”:“好莱坞化”抑或“平淡无奇”?
如果我们认同真实教育事件是教育叙事的“情节”来源,那么接下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选取作为“情节”的教育事件?“好莱坞化”的精彩“情节”抑或“平淡无奇”的日常“情节”?不同“情节”的选取是否具有不一样的叙事效果?该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叙事“情节”的“好莱坞化”是康纳利和克莱迪宁共同提出的一个叙事概念,意指教育叙事研究者为了追求叙事文本的良好效果,刻意在“情节”选取上模仿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传统,即引入一种“情节”选择的叙事标准:“情节”可以纳入到“常态秩序―秩序遭受破坏―恢复原状”的叙事结构中,所选取的情节能够保证叙事的精彩和结局的“水到渠成”与“圆满”。[9] 与之相反,“平淡无奇”的“情节”则是指教育日常生活中那些冲突不够剧烈、不够激动人心的教育事件。在教育叙事中,两类不同的“情节”具有不同的叙事价值,不可厚此薄彼。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语文老师写的教学反思来做案例分析。
课题提问中的“喧嚣”与“冷场”
那是一次让我难忘的语文课。上课内容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其中的字句十分传神的描绘了月色下荷塘的唯美。我运用配乐朗诵的方法,把学生们带入到优美的意境之中。朗诵之后我提醒学生们,分析“景”需要和“情”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接着,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够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这个课堂提问部分,我的设想是:有学生会积极回答我的问题,我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把《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做全面交代,特别是要引出作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内心苦闷彷徨”的心情。出乎我的意料,没有学生呼应我,于是我只得自己把写作背景讲了出来。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师描写了自己在课堂提问中所遭遇的“冷场”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教育“情节”,显得不怎么精彩。如果在“好莱坞情节”背景下,它的可读性值得怀疑。正因如此,有研究者提出:“好的故事总是显示或暗示了某种冲突。冲突越宏大、深刻、不可调和,与这种冲突相关的故事就越可读、动听、迷人、感人。冲突越微小、越容易解决或缓解,与这种冲突相关的故事就越不值得阅读、不值得思考、不值得回味。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入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10] 事实真是如此吗?我们再看这位老师的反思日记中的另一段:
课题提问中的“喧嚣”与“冷场”
……
后来,我进行了反思。其实,任何老师的提问都可能面临两种情况―――很多人回应或者少部分人,甚至没有一个学生回应。因此,我不应该预设我的提问就会有很多人呼应。与此同时,“没有人回应”其实更加值得反思,这说明我的课堂存在某种“问题”。问题是指引老师反思的起点,也是日常教学生活平淡之处的另类“精彩”。
从这位老师的反思日记中不难看出,不是每个人的教育生活都如“好莱坞情节”一般,“过日子”的平淡状态反而更加符合大多数人的教育生活逻辑。而教育叙事研究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有似平淡无奇的教育事件之后反思并发现其蕴含的教育实践智慧。具体来说,教育叙事“情节”具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类型的“情节”都具有叙事功能。不可否认,突发性的事件、曲折的经历,教育冲突或者是**,这会让教育叙事更加具有可读性。但是教育叙事“情节”更多时候表现为一种“平常”,是日常教育生活的展现。比如,夏�D尊和叶圣陶先生共同完成了《文心》一书,就是专讲“写”和“读”的书,其中没有跌宕的“情节”,而是在波澜不惊、娓娓道来之间完成了文学教育过程。再如,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的名著《儿童的秘密》,这是作者在不断观察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写成的,情节上并不刻意追求冲突与起伏。还如,威利斯的《学做工》,呈现了一幅工人阶级子弟建构亚文化并导致阶级再生产的故事。故事“情节”背后所蕴含的主体波澜起伏,但“情节”的展开却是“平淡无奇”地呈现日常生活中的点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过分追求“好莱坞化”的“情节”,就会不自觉的忽略掉日常教育经验的价值,因为“好莱坞化”的“情节”标准会过滤掉许多日常“情节”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也就是偏好叙述教育生活中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与“重要时段”,认为只有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抑或是“矛盾纠结”的心态才值得书写,才真正值得反思和研究,而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经验则不值一提。如此一来,平淡无奇的“情节”被忽视了,教育叙事者就会听不到那些“失语者”的声音。事实上,教育生活本来就是五彩斑斓的,我们无需杜撰,更无需刻意追求以突出生活的精彩,“教育生活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也是独特的,叙事的价值就在于寻找那份独特”。[11]
三、教育叙事“情节”:“片段剪辑”抑或“全景呈现”?
当我们认同教育叙事“情节”的真实性,又接受了“情节”展开过程应该是“平淡无奇”的,那接下来就不得不思考“情节”铺呈中的技术问题。换言之,当我们在看一部精彩的小说或者电影的时候,我们常为其中精彩的场景和流畅的故事进展所吸引。我们常常会追问:为什么诸多单一片段能够剪辑组合成一部精彩的作品?作者或导演剪辑的依据是什么?他们运用了怎样的剪辑技术和技巧?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小说或电影中的剪辑技术,来组合成叙事研究的作品呢?
文学、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片段剪辑,是指确定作品主题以后,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选择若干典型的“情节”(包括人物、时间和空间等要素)组合成作品的方法。这里的“情节”可以是剪辑的片段,也可以是全景的呈现;可以是事件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情节”与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意识、有目的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就形成了符合创作者意图和预期的艺术作品。运用“片段剪辑”还是“全景呈现”来处理叙事“情节”,会带来不一样的叙事效果。为了直观体现片段剪辑及其叙事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安徒生童话《灰姑娘》的两个不同剪辑叙事版本做一分析:
《灰姑娘》剪辑版本一
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叫辛德瑞拉,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女孩的父亲给她娶了一个继母,继母还带来两个姐姐。但是,继母和姐姐根本就不疼爱她。有一次,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这时,有一位老婆婆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变成马夫,南瓜变成马车,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鞋给灰姑娘穿上。“哇!好漂亮呀!”灰姑娘不由得大叫一声。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灰姑娘不得已离开了。王子找不到辛德瑞拉,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最后大臣找到了灰姑娘。于是,王子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应了,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灰姑娘》剪辑版本二
辛德瑞拉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孩,但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整日干着家里最脏最累的活,有时候她干完活就坐在壁炉旁的灰堆上,或者干脆就躺在炉灰里睡觉,所以被恶毒的姐姐叫做“灰姑娘”。有一次,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灰姑娘的两个姐姐也收到了请帖。舞会当天,灰姑娘仍然要打扫房间。其实,她和其他女孩一样也想去参加舞会。但是,她这身打扮怎么能够进入王宫呢?这时,有一位老婆婆帮助了她。在舞会上,王子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但是,王子最后找到了灰姑娘,并向她求婚,灰姑娘也答应了。继母和两个姐姐非常害怕灰姑娘会惩罚她们,可是,心地善良的灰姑娘仍像家人般对待她们。
大致相同的故事梗概,一样的故事结局,但是两个剪辑版本却有不一样的'叙事主题和价值预设:版本一的主题词是灰姑娘的“漂亮”,版本二是灰姑娘的“勤劳、善良”。“给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隐含着成人的童年想像和教育理想”,[12] 运用剪辑手法来重新编写文本是成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以及对《灰姑娘》不同版本“情节”的分析,叙事学家认为通过“情节”剪辑方式达成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效果,反映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剪辑版本一《灰姑娘》被社会学家批评是在刻意“宣扬以貌取人的观念”,所有的叙事都围绕女性的“漂亮”来展开。剪辑版本二则反映了对儿童进行道德教化的意图,社会学家认为《灰姑娘》的故事通过对“勤劳”、“善良”等情节的强化,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即在任何嘲讽、刁难和欺凌之下,都要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地活着,即使极度艰难困苦只要心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保持善良与积极的心态,最终是会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管是有意抑或无意,《灰姑娘》的改编版为我们反思叙事过程中的“情节”剪辑提供了某种参照。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判断,文学、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片段剪辑是主观性、目的性与价值性十分强的艺术创作手法。但是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价值中立”是最基本的要求,研究者不能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而随意的剪辑“情节”。康纳利、克莱丁宁、康莉和弗莱试图通过“僵化故事”(Hardened Stories)和“全知的叙事者”(The All-knowing Narrator)两个概念工具来分析教育叙事研究中的片段剪辑行为及其危害。康纳利发现,当将一个故事被多次转述和剪裁之后,“故事已经被她切掉了越来越多的情境化的细节,逐渐流失了对故事中的人最有力的意义,变成了为讲故事而讲故事,变为满足自己的意图:通过故事来说明、解释、强调或论证什么。”[12] 以弗莱的措辞来说,就是这个故事已经“脱离了活生生的经验的情境,以某种权力决裂了那些时间的限制,变为修辞的工具,变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为了论说的目的而使用的便携式,故事由此僵化。”[12] 所谓全知的叙事者,是指研究者试图通过某种技术与技巧,控制情节与故事走向的意图。
其实,如果我们承认叙事情节的片段剪辑会过滤掉一些“事实的真相”的话,那么教育叙事研究就处在一种道德风险之中,因为研究者最终所呈现的是经过选择和裁剪的“事实连结”,教育叙事沦为一个故事“编织”的过程。[15] 因此,片段剪辑提醒我们,在教育叙事中应该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全面还原当时的情景,减少片面的“情节”剪辑,为读者接近故事的全貌留下足够的空间。以真实性为基础,以还原故事全貌为叙事框架,灵活地运用叙事技巧为教育叙事研究服务,这就是情节“全景呈现”的基本要求。教育叙事中“情节”的“全景呈现”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深描”。“深描”具有两重内涵:第一层是指全面、细致的描述,即对“情节”的生动、细腻与真实的再现,它使叙事文本与“情节”之间达到相互融合状态;第二层是指基于深描而“其义自现”的过程,它是叙事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即教育叙事研究意义世界的诞生。
四、如何构建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
我们回到引言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教育叙事“情节”问题是否“不识时务”?分析后,我们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应该说,提出教育叙事中的“情节”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通过对教育叙事“情节”的发问和分析,不仅揭示了“情节”之于作品的重要性,教育叙事的故事并非随意安排,不同的言说方式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需要叙事者审慎考量。而且追溯了国内教育叙事作品中“情节”混乱的根源是不明晰教育叙事与文学叙事、教育叙事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区别。
当然,熟悉“情节”演变历史脉络的学者一定会知道,本文对教育叙事作品进行的分析其实有着非常明显的对于国内叙事研究现状的不满和对于优秀教育叙事作品的追求。不管是强调对真实性的强调、对平淡无奇的追求,还是对叙事作品全景呈现的要求均是。既然如此,叙事者该如何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基于以上所分析的“情节”的本质内涵和教育叙事的特性出发,我们认为在教育叙事过程中,建构科学的“情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教育叙事中的“情节”并非碎片化,更不是随意为之,而是需要体现一种“整体性”。也就是说,“情节”的存在意味着教育叙事者必须围绕着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展开叙事。故事中可以存在偶然性和非理性,但这一定不能影响对“整体性”的追求,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学叙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文学叙事中的“情节”可虚构,偶然性的发生可随意安排,但教育叙事是基于真实的教育活动或场景,叙事行为发生在活动之后。故而,在建构“情节”过程中首要的是追求“整体性”,在叙事之前需要进行“整体性”规划。其次,对“典型性”事件的选择。教育叙事“情节”是对教育活动中故事或事件的安排,教育活动本身没有目的性,是叙事者为表达某种目的,而使得“情节”安排过程中必然会对某些“典型性”事件或故事的关注。抑或简单地说,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要求“整体性”规划之后适当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事情进行叙事。最后,“情节”对人物的服从。“情节”是事件的安排,一般认为,人物应该服从“情节”的发展。但在教育叙事中,人物是核心要素,不是因为教育叙事的对象是学生或老师,而是因为叙事的最终目的指向的是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故而,教育叙事“情节”应该服务于人物(教师或学生),而不是相反。
以上三点策略是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的基础,三者缺一不可。当然,在不同的教育叙事“情节”建构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侧重,也会因为教育叙事者的目的、内容和思想偏好而展现出不同的“情节”形态。因而,这里围绕教育叙事“情节”所提出的“三问”以及建构科学的教育叙事“情节”的三点建议,并非为教育叙事写作提供唯一标准,更多的是提出一种根本性的反思和提醒,希望后续的教育叙事者不再那么简单地进行教育叙事作品的创作活动。正如有学者指出,“其实并不存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只有社会科学的运动,即各种范式的潮起潮落,交互更替”,[16] 本文对教育叙事“情节”的研究也许只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环,抑或说是教育叙事“情节”后续研究的基础。
参考文献
[1][6]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7):84-88.
[2][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5.
[4]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
[5]林德全.论教育叙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33.
[7]方毅华.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多重审视[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5):60-63.
[8]李建军.教育叙事:一种真实的艺术[J].教育科学研究,,(12):61-61.
[9]D.Jean Clandinin and F.Michael Connelly.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0]刘良华.教育叙事的深度描写[J].广东教育,2006,(7):21-22.
[11]葛孝亿,石亚兵.教育叙事研究十年:方法论的流变与省思[J].教育学术月刊,,(1):18-24.
[12][13][14]彭彩霞.教育叙事研究中的“危险”及应然“理性”[J].教育学报,,(3):9-15.
[15]杜传坤.民间童话《三只小猪》百年变迁中的教育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6):36-46.
[16]成伯清.社会学的修辞[J].社会学研究,,(5):59.
篇7:爱的格言感人
1、或许你的过去我无法参与,但你的未来我一定陪伴到底。
2、在错误的时候遇到错的人是很荒唐的事情,但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却又是挺可惜的;在对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很让人心伤的,但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幸福一生!
3、有人的相遇就像是流星撞地球,一瞬间就能擦出爱的火花,却注定是匆匆路过。
4、如果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将尽力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但事实上上帝没有这样做。但我们的灵魂是同等的,正如我们走过坟墓,也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
5、牵着你的手,无论是在哪里,我都感觉像是在朝天堂奔跑。
6、你可以骗我,但最好先想好怎么和我解释。
7、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8、有时候爱情就是一场病,有的人病没好,于是失落了一些美好的东西,有的人好了,于是,得到了幸福。
9、我喜欢你,我一直在那等你,我每天在祝福你,我无时无刻想念你,而你收到了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拥有你,我也不知道你喜欢谁,或许,落叶就是我的转世吧!
10、人往往都只在乎别人是否关心你,却常常忽略自己是否也有关心别人。
11、只是等待一次爱情,也许永远都没有人。可是,这种等待,就是爱情本身。
12、你稍稍牺牲一下自己的感觉,却带给你身边的人巨大的安慰。
13、生活中有很多种爱,有些爱是表面的,有些爱是内心的;有些人喜欢帅哥,有些人喜欢丑女,有些人喜欢才子,有些人喜欢美女,有些人喜欢财男,正所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有一点要注意,选自己所爱,爱自己所选。只有这样,我们在爱的旅途中才会不至于疲倦,要爱就得无怨无悔。
14、爱,就是一杯浓郁的咖啡,香浓中夹杂了太多太多的凄情苦涩!爱,就是一壶陈年的老酒,日子越长,越耐人品味!它的甘美纯正、清冽辛辣,总是令人回味无穷!颐养天年!
15、如果你不喜欢我,那么我对你的爱,真的可以称为一场骨灰级的暗恋。不知道,在经历了这场暗恋之后,要过多久,我才能像阿尔弗雷德的索萨神父说的那样:去爱吧,就像没有受过伤一样。我想,是时候放手了,我应该给我自己一段新的生活,一个新的开始,忘掉过去,走向未来,不过我真的好喜欢那个喜欢你的我自己,因为你的存在而闪闪发光。
篇8: 爱的教育读后感
在炎热的夏天里,我走进了书的海洋,我拿来一本书叫作《爱的教育》,我先看了一看目录,我大叫了起来,“哎!”我读了第十二篇,“父亲的教诲”里面的安利柯,他犯了错误,他爸爸不仅没有骂他,也没有打他,他就只是跟他好好说,我认为安利柯的爸爸是一个非常讲道理和一个很懂得教育的人。
而我的爸爸,有时候很严肃,但又有时候对我非常好。但他严厉起来可是非常凶的。
有一次我做好了作业,但我书还没看,我想看电视,但爸爸不让我看电视,爸爸就让我一直看书,一直看到晚上,我一分心就让我多看5分钟,安利柯的爸爸和我的爸爸有着明显的对比。
虽然我的爸爸没有安利柯的爸爸这么懂得教育,但是我觉得我的爸爸还是非常的伟大!
篇9: 爱的教育读后感
这是一篇四年级学生的日记,记述乐他在四年级的故事。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最后一篇日记――离别。
今天,安利柯就要和同学分开了。他觉得心里非常难受。急得想哭,却哭不出来。
他听到了同学们的哭声,笑声,欢呼声和唉叹声。这是因为,他们有的留级,有的过级。他们的情绪到达到了极限,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充满了情绪。这一说明,让我们知道了今天要报告,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见面。哦,不。是今生的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依依不舍,眼里含着泪光。互相拥抱,说了声再见,拜拜,永别了……这一切,安利柯全部收入眼底。我知道,在这里面,安理科难受了。
篇10: 爱的教育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完了《爱的教育》,书的内容让我十分感动。
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那样的普通,但它们又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里面有许多的小伙伴,这些孩子虽然有的贫穷,有的富有,有的残疾,有的学习落后。《爱的教育》这本书塑造出一个个并不平凡的人物:小石匠,小铁匠,卖炭人的儿子等等,这些平凡的人物在许多感人事件,在我的`心中激起了一阵阵强烈的感情。
也许有人会问:“是不是只要需要爱,爱就会来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们在拥有爱的同时,一定要去创造爱,让需要爱的人得到爱,让整个世界充满爱!
篇11: 爱的教育读后感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故事感动了我在那里,我举一个爱的例子:这个故事的爱的英雄是洛贝谛。有一天他在上学的路中央摔倒了,迎面而来的是一辆车!状况十分危急,周围的人都呆住了,没有一个人想到要冲上去推开了那个孩子!可他自我,却受伤了。那个人就是洛贝谛。这,就是爱的力量,多么伟大呀,竟使洛贝谛能够不顾一切的去救那个孩子�D�D一个陌生人。是啊,爱随处可见。爱也是不一样的。母亲口渴时的一杯水,叫爱;同学跌倒时的一双手,叫爱;同桌写错字的一块橡皮,叫爱;为保护同学的一次舍已救人,叫爱。
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是爱。
篇12: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一本书里一个班,爱的教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讲的是以一个学校其中一个的学生和他的同学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故事开始,是主角过了一个假期,重新开学的画面,此后这一本书都在讲述着这个学校的一些小事情,以此构成一个大故事。
这本书不能说是一本好看的故事书,但他是一本好的故事书,其中的道理便是做人的道理、基本的道理。有一段我记得特别清楚,一个军队在学校门口前游行,校长带领全部学生给军人敬礼,那些军人有的比这些学生大不了几岁,却已经参加过战争,而不是在教室里做习题。
之前在读这一段的时候,感觉特别无聊,但了解了其中的道理,就感受到了深意。
这就是我的感受,一个也在经历书中的故事的一个小学生。
篇13: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格式的小说,小说里面记录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期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里面有父母的爱,兄弟姐妹的爱,老师和同学的爱,还有对祖国的爱……
这本书不只有日记,也有每月故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一些平凡小事;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一些朴素的语言。就是这样平凡的小事、朴素的语言,却讲述了不凡的道理,深深地印在了我心中。
这些故事有快乐,有悲伤,有失望,有愤怒。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菲鲁其奥的血》。菲鲁其奥为外婆挡刀的情景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菲鲁其奥是个勇敢又充满孝心的孩子,他的这种勇气来自于对外婆的爱,我应该向菲鲁其奥学习他这种对家人的爱。
《爱的教育》教给我了许多道理,让我明白了许多伟大的爱,我永远不会忘记它,永远不会。以后我也要做一个充满爱的人,爱弟弟,爱爸爸和妈妈,给他们多多的爱……。
篇14: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是什么?以前我不知道,看了《爱的教育》,我终于明白了。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爱的故事,有《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老师》……故事。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29章的故事《马戏班的小艺人》。故事中,安利柯的父亲为了帮助马戏班的班主和小艺人写了一篇文章给报社,帮助小艺人和他的父亲渡过难关。这让我感动极了。所以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写下自己的感想。
我决定我以后要向安利柯父亲学习,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同时,我也要努力看书学习,以后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篇15: 爱的教育读后感
这本《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的。这本书让我们走进了一个爱的世界,在书中讲了许多爱的故事。这些爱也许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也许在我们的身上曾做过:比如《争吵》�p《考试》�p《最后的考试》�p《告别》等一些故事中有我们自己身边的爱。这些爱像空气,像风一样从我们身边掠过,让我们一次次感到爱无处不在。在同学之间,订正时悄悄地对我说一句:“这个字漏写了”或是“这句话不通了”等一些小小的提示语,让我感到了爱。又比如家庭中的催促也让我感到爱无处不在。
早上,妈妈催促我“快起来!”“快吃饭!”“上学要迟到了!”中午,我拿来了一些作业,妈妈又催促说:“快点做!”“别玩了!”“作业做好开饭!”晚上,妈妈又开始催促我“作业做好早点睡!”“早点睡着,明天可以起早一点!”这也是母子之间一些小小的,令人忽略的爱,这些爱就在我们的的大家庭中。最后,我想说的是:“爱,好比是一个环,把一颗颗心联系在一起。”
篇16: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人公里科的日记;一部分是主人公的爸爸、妈妈、姐姐写给主人公的信;还有一部分每个月发生的故事。后两部分交叉在前一部分当中。几位同学性格具有象征的意义,如班里的学习最好的德罗西象征善良,加内罗象征着慷慨,斯塔尔象征着执着,沃蒂尼象征着嫉妒,诺比斯象征着傲慢。
《爱的教育》还浸透道德说教,推老从老,颂扬牺牲精神,鼓励忠于职守,宣传博爱思想。每篇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分别来自于意大利不同的地区,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热爱祖国、热爱家庭自我牺牲等优良品质。
★ 小妇人读后感
★ 读后感作文评语
【爱的教育感人情节读后感(共16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的评语2022-10-27
初三学生爱的教育读后感2022-04-30
小学作文电影暖春观后感2023-09-01
读后感作文评语 大全2022-05-06
读后感评语2022-05-06
小妇人读后感六年级作文2022-06-15
电影南平红荔观后感800字2022-11-07
电影《孝女彩金》个人观后感600字2022-06-10
四年级爱的教育读后感2023-04-14
观《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有感作文500字2024-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