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读后感500字(共15篇)由网友“叮咚”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冬牧场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冬牧场读后感
翻到了去年看李娟的《冬牧场》的读后感:
作者跟着哈萨克族居麻一家深入西北戈壁的冬季牧场,在“冬窝子”度过了一整个冬天。
那是和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一种生活,但是也并非全无现代生活的影子。
哈萨克族牧民的孩子们也都用着粉底液手机存储卡,他们向往着城里的生活,渴望着跳脱出父辈游牧生活的循环。随着“退牧还草”的政策,牧民们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几十万的赔款(TMD比我还富裕),也许游牧的生活很快就要永久地结束了。对于定居牧民们无一不是向往的,然而作者觉得可惜,因为游牧的种种传统、冬窝子里的宁静时光、牧民之间长时间形成的礼节、荒漠之中陌生人之间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也许统统要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但这种也许是文青们才有的情绪我看来有那么一点残忍,被浮躁喧嚣困住的时候有些人会渴望回归到大地和星空里去,但毕竟大多数人渴望的不过是富足安稳的生活罢了。
冬窝子里的时间是宁静的,是这个时代已经稀少的宁静。然而他们的生活并非是无所事事的,牧民以及牧民的妻子总是很忙碌的。但是放羊的时候也许算是无所事事的,就像“看灯塔”一样,好像也没有什么要做的事情,但是也没有什么能做的事情。其实也许没有什么无法忍受的生活。无聊和寂寞是能够忍受的,忙碌和束缚到窒息到头来也是能够忍受的。
另外居麻真的好搞笑。
篇2:《冬牧场》读后感
恰如王安忆所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我相信,李娟的文字即属于后一种,简单、朴实中满是灵气——生活的无聊、琐碎在她的笔下也顿时鲜活起来——自然,生活还是那样无聊、琐碎,但却具备了一种美、一种温情。《冬牧场》讲述李娟随哈萨克牧人居麻一家在“冬窝子”的故事,那是一种我此生很难说会去经历的生活,但在她的文字中,我切实地生活过。我不是文学批评家,也不懂文字的技巧,所思所写大多是兴之所至。关于李娟,关于她的书,一直想写一点什么,但在动笔前往往陷入不知所措——因为她是精灵,那种灵气我难以描述,尤其是在学术的专业训练后,我好像失去了那种热情。
毋庸置疑,每一个人都会喜欢李娟,喜欢她的文字,以及那个可能从未涉足的阿勒泰。首先,她的文字属于“大道至简”的那种白描,寥寥几笔却是极其生动的画面。比如,“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子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真的,只是几个简单的动词,但画面感极其强烈,而这样的描述全书随处可见。我们何尝不是,出门时认真打扮一番,在家时却穿得邋里邋遢,有时候真不知哪一个自己更为真实。就像李娟,开过商店、做过裁缝、打过工、当过公务员以及写过书,在我们看来怎么也不像一个作家,但她的文字却是再多的专业训练也不可能达到的。其次,李娟对于美的渴望、对于生活的热爱使我暗自惭愧。我想,在城市的“熏陶”之下,我们或多或少都戴上了伪装的面具,在竞争与消费的狂潮下早已忘却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活吧?李娟的感人之处即在于“生活的囚笼,永远关不住心怀美好的人”。当地人亦是如此,萨伊娜老婆进冬窝子时还特意把九岁女儿获得的奖状带上,最后贴在醒目的位置,那是属于他们的自豪与骄傲;以及居麻外出放牧时,总是花很长时间将靴子擦得锃亮,而他们转场时也总是穿着最漂亮的衣服——生活或许是枯燥的、乏味的,但对于美的渴求永远是灰色中的一抹亮色。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游牧生活并不总是诗情画意,牧人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浪漫,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对于李娟而言,她只是一个外来者,她闯进他们的生活然后离开,一切在她的眼里也都显得新奇、好玩;但对于牧人,更多的则是无奈——而在外来世界的影响下,大家的心早已躁动不安。这就像刘醒龙在《一滴水有多深》中说的一般,“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最后,李娟是孤独的,居麻也是孤独的。这好像是一句废话,却是游牧生活中必须忍受、甚至学会享受的。那么,像李娟最后问的,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定居是好事吗?那个生意人回答道“定居当然好!但哈萨克都完了”。那我们如何评判呢?我们总不能自己享受着现代生活的便利,却对他们说保持你们的落后状态吧,并时不时地下去体验一下生活——现代与传统的纠葛,我说不清,李娟也说不清,所以在全书的最后我读到了她的落寞与孤独。
是的,李娟笔下的冬牧场虽然满是艰辛,却有着“苦中作乐”的幽默——生活还是那样的生活,只是心态有所不一样。那么,对于居麻、对于嫂子、对于加玛,他们又如何看待冬牧场呢?如何看待外面的世界?
篇3:《冬牧场》读后感
慢慢悠悠,夏牧场一直看到了冬牧场,这一本终于还是看到了李娟表现出对自己作为外人的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正因此读下来才觉得孤寂。
这一次李娟没有继续和扎克拜妈妈一家,原因使人啼笑皆非,李娟和斯马胡里是一对的谣言不胫而走,自然是要避嫌的了。李娟跟居麻一家进入冬窝子,没有料到的是居麻和嫂子居然是能够将爱表达出来的人,那么温馨浪漫,老夫老妻竟也会抱着彼此,吧唧亲一口,这么外放的爱,我好向往。
李娟每天似乎没有在夏牧场那么忙碌了,只是更加古老地放羊喝茶做家务,时不时看电视学哈语。但这时严酷的环境本就令人难受,也就难做更多事情了。在遥远的冬牧场,孤独的牧羊人放羊面对一片白茫茫辽阔的大地,羊簌簌吃草,人只能听着手机播放的音乐抑或是唱几首歌消遣。似乎有点开始理解为什么山歌存在了,当人面临无垠无限时,为了证明甚至确认自己的存在,驱赶内心的恐惧,一支高昂激荡人心的山歌响彻空气中,紧紧攥住一丝慰藉。
最好笑的一章是大家喜欢聚集在居麻家一起看电视,电视信号奇差无比,雪花和模糊也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牧民们看到不用心的导演安排马儿腿受伤,另一匹来救主角的情节时用了同一匹马,牧民们竟然都认出来了,太好笑了,我都想说一句豁切。我其实看到这一本我才惊觉,其实这生活也不过是十年前,十年前我小学六年级,当时家里用的也是厚厚的电视,手机播放长视频也得连上电脑下载下来,我才意识到这十年科技发展太快了,回忆起以前用的电子产品居然会有隔了一世纪的时间错觉。我现在好想知道牧民是否依旧转场,科技的发展是否给他们带去些许便利。我事实上和李娟有些惋惜这样古老的生活方式消散,但这生活太艰苦了,哪能这么自私呢。
我老莫名觉得李娟的乐观坚强下埋着很深的忧郁,正因为如此她疼惜所有生命,折腾着把小熊猫狗带回家,她说在冬天经历的苦难要加倍补偿它。但对牧民呢,好似还有许许多多个这样的寂寞的日子,好似电视的雪花滋滋地逐渐占据一生。在这样苦难的日子磨耗下,牧民的样貌都普遍显老,也都因为营养问题多病多痛。五十岁左右的居麻居然会感叹自己和嫂子六七年后是否还活着,苦难下谁觉得自己能长命百岁,或许是谁又愿意长命百岁长久受难呢?又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李娟少有的在大年三十显示出来的些许愁绪。
她意识到自己在走马观花,那几个月她参与了冬牧场的转场,但只是参与了,生活又不是比赛,参与了一小个生活刻度又算什么呢。我身为读者我想为她辩解。借助她的作品更多人了解牧民的转场生活,不必借实体的苟延残喘,而是借助文字的记载,这样的生活方式会更为人所知;并且牧民的生活现状会受到关注,也会对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大年三十,居麻不断切歌为了找首汉语歌播放,算是给李娟恭贺新年。我有点悲观地认为,这些哈萨克人其实没有把李娟看作他们中的一份子,他们或多或少有些疏离,李娟好孤单。一个汉族人跌跌撞撞一样闯进哈萨克牧民里,大家都知道裁缝女儿,都知道李娟家开小卖部,但仅此而已没有深入了解。而李娟则不止于此,她希望走入哈萨克牧民里,她想要了解他们依存的古老的生活方式,并且纪录保存下来。她明白,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后了解世界并不止草原不止牛羊,孩子知道转场生活的艰苦,随着青年普遍接受教育走出草原,这样的生活总会消失。她有种无力感。
但那些虔诚那些信仰都会作为一种力量存在于哈萨克民族精神里,那些坚强不屈都会在岁月长河里延展。了解到这一点,那些转场的生活方式的消亡并不代表民族精神的消散,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对这个古老生活方式的消失确实没什么可感到难过的。
绵长的冬牧场经历随着颠簸的车途的结束抛诸脑后,恍惚间自家的黄房子赫然在面前,一切都匆忙草率地结束了。看到后记我也有些落寞,牧场转场生活对我来说也算结束了。还能从哪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呢?没有了,我和这些人都断了联系,那么迅速那么令我愕然。那就五颗星来祝书里的所有生命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度过余生吧。
篇4:《冬牧场》读后感
燥热难耐的夏天,坐在房间里,我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好好写题,偶然一瞥,我看到了书架上的《冬牧场》。便抽下来开始阅读,想用凛冬的寒意驱散一丝盛夏的酷热、让心沉下来。
其实这本书的内容很简单,主要记录了作者李娟随牧民居麻一家来到冬牧场放牧的生活,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逼真地还原了那个冬天的所有寒冷但寒冷并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寒冷的反面。那就是人类在这种巨大寒冷中,在无际的荒野和漫长的冬天中,用双手撑开的一小团温暖与安字,虽然微弱,却足够与之抗衡。读完这本书,我的心中既充满希望又感到迷惘,并且这两种情感谁也无法说服谁。
首先是希望。即使是在极端贫穷,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牧民依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对美充满了追求,你能感受到他们的生命正在野蛮而旺盛地生长,一刻不停,生生不息。如故事中居麻的小女儿加玛,一直戴着一对廉价又粗糙的红色假水钻的耳坏,其实如果是身处大都市,这样的耳环一定会让人觉得俗不可耐,可是在荒野中,它们的红色和它们的亮闪闪简直如月另外的太阳和月亮那样光华动人。还有许多年迈的、辛劳一生的哈萨克妇人,她来们枯老而扭曲的双手上戴满硕大耀眼的.宝石戒指。这些夸强的饰物令她们黯淡的生命充满尊严,闪耀着她们朴素一生里全部的荣耀与傲慢—在广袤无垠的荒野中,单调、空旷、沉寂、艰辛,再微小的装饰物出现在这里,都忍不住用心浓烈,大放光彩。
又如文中一件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居麻的小女儿加玛在回乌河之畔前特地去背了两袋雪用来洗头,但其实当时旱情严重,水非常珍贵,并且乌河之畔水源充沛,因此加玛执意洗头的行为为作者所不解,她觉得这是虚荣的,可是后来作者有了新的想法,生活本来就够局促了,如果再潦草地应付那就是“破罐子破摔”,再窘迫的生命也需要尊严这个东西。而“尊严“须得从最小的细节上去呵护。哪怕就只在一名司机和两三名客面前体现短短几个小时的清洁和体面,也是马虎不得的。看完这段话,我感触良多,是啊,再粗砺的生命也有其精致之处,缺乏生命的地方,恰是生命最热烈的地方。在粗犷沉寂的荒野里,美的画面不仅给人以慰藉,还平添了欢乐和希望。
另一种与之对立的感受是迷惘。长达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贫瘠使哈萨克人的祖先不得不选择了“游牧”这种艰辛动荡的生产生活方式,年复一年恪守自然的规律在大地上穿梭。从阿尔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开阔地带,牧人们每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在冬牧场安定下来后,生活也并没有轻松多少,凌晨三四点起床做准备,天亮出发去荒漠深处放羊,一直到天黑才能在小山丘上运运看到他们回来的渺小身影。漫长的一天里,荒凉沉寂的大地上,没有人烟,没有陪伴,只有觅食的羊群和耳边不时传来的风声。放羊归来后若能在地窝子里喝上一杯热奶茶,便是极好的了。牧人的生活是平实的,艰辛的。甚至有时候是残忍的。
但谁又有资格说都市里的生活不是令人无法忍受的呢?仔细想想,谁都没有资格去怜悯哈萨克牧民,谁都没有资格瞧不起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书中所写,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当然,寒冷可以忍受,可是其实在这世上并不存在无法忍受的生活。漂泊不定的,只有无尽的欲望和不安的心。
正如李娟所说的,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生,可牧人的一生呢?或许就在那一次次的出发和告别中,在绵延千里的大地上深浅不一的脚印里。他们的梦与希望,全部渗透在每片雪花掉落的枯草上。那么细小微弱,却又坚硬沉重,如同放在奶茶中久久泡不开的馕。
篇5:《冬牧场》读后感
提到牧场这个词,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蓝蓝的天,碧绿的草,洁白的羊群,旁边的牧人骑在马上悠闲自得。晚上回到蒙古包中,点起篝火,喝着马奶酒,拉起马头琴,跳起蒙古舞……一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冬牧场》却给我们描述了另一幅震撼的画面,该书描写了一群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的冬牧场生活。在冬牧场中更多的词汇是:
长途迁徙:牧场分春牧场、夏牧场和冬牧场。随着季节的转换,每次都要大迁徙,每次搬家的路程少则三四天,多则十几天。每年都要进行十几次或几十次的转场。
缺水:沙漠里,雪是唯一的水源。但不是天天都下雪,而且雪后往往是一场风,雪不知吹到哪里去了。人们每天要走上几公里外去找雪背雪,然后把雪化开当作饮用水用于烧茶煮饭。
寒冷:生活在冬牧场中的人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冰箱中,正午的最高气温零下三度,半夜的最低气温零下四十二度。牧归时,人的眼睫毛和眉毛结满粗重的冰霜。羊背盖满大雪,马浑身披满白霜,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
生活艰辛:羊是牧人的财富,羊是一天都不能饿着的。所以每天都要出去放羊,放羊时牧人要在外面冻一天而且还没有饭吃。
单调枯燥寂寞:牧场广阔而单独,黄沙漫漫,白雪斑驳。万里的牧场只有两家人,生活艰难且封闭,日子寂寞单调,每天的生活就是放羊,赶牛,背雪,清理羊粪,烤馕,绣花毡。
与世隔绝:冬窝子离最近的县城三百多公里,离最近的公路一百多公里。交通不便可想而知。没有手机信号。电话只有在晚上才有很弱的信号。难以收到电视信号。
病痛:牧民一年到头吃不了多少蔬菜和水果,常年缺乏维生素。寒冷使得周身都患上了关节炎,把止疼片当饭吃。常常半夜疼醒起来吃药。
《冬牧场》中有句话:我们哈萨克人受的苦还少吗?当时看这句话时,没有太明白。后来读完《冬牧场》之后,离交作业还有些时间,我于是拜读了李娟的另外几部作品:《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羊道—春牧场》、《养道—前山夏牧场》、《养道—深山夏牧场》。在这些书中了解到,原来牧民的生活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艰苦。
在春牧场中,天气变幻无定。几分钟前老天还是风和日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马上可能就是大雨、沙尘暴或者寒流。在一次转场的途中,我们遇到了倾盆大雨。不管你穿得多厚,都给浇个湿透。走一会就要把手套和衣服拧一拧水。下马时整条腿都僵了。到了目的地根本顾不上换身上的湿衣服,先要卸掉骆驼身上的物资搭毡房、烧火……在下一次转场之前,作者特意进城买了几件宽大结实的雨衣送给大家。但对于李娟的好心,大家都拒绝了。我猛然想起冬牧场中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忍受艰苦的劳动,会让人看不起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不坚强,心不坚强如何生存下去?面对辛苦、疼痛、饥饿、寒冷、疲惫等种种生存的痛苦,不能绕过,只能坚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只是怨天尤人,是被人民鄙视的。能够在如此苦难的环境下,坚强而且体面地生存下去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据说这是全世界最后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沉寂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角落,栉风沐雨,顺天应地,逐水草而居。从南面的荒野沙漠到北方的森林草原,绵延千里的跋涉,他们坚韧、淳朴、热情、勤劳、好客、自尊、自信、爱美。
春天,阿尔泰山的积雪从南向北渐次融化,牧人们便追逐这融化的进程,追逐着水的痕迹,从干涸的荒原赶往湿润的深山。秋天,大雪又从北往南一路铺洒,牧人们被大雪驱赶着一路南下,从雪厚之处去往南方的戈壁沙漠地带的雪薄之处。在那里,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积雪,啃食被掩埋的枯草残根。在这条漫长寂静的南来北往之路上,能有多少真正的水草丰美之地呢?更多的是冬天,更多的是荒漠,更多的是忍耐和坚持。
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篇6:冬牧场读后感
王安忆这样说: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冬牧场》就是这样的文字,写的是作者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的三个月的游牧生活。
不同于以往的游记,《冬牧场》中的作者扎扎实实地和牧民一起生活,从赶着骆驼进入沙漠的三天行程,到一起为定居搭建冬窝子,砌羊粪墙、收拾家务,再到定居后每日的放羊、采雪背雪、找马找骆驼、绣花,作者用白描的方式将这些平实的小事一一记述,并将个性饱满的男人、女人、小孩、男孩、女孩一一描绘,用羊、马、骆驼、猫、狗等动物装点,形成了一幅大漠荒野背景下的牧民生活画卷。虽然是记录着游牧生活中琐碎、平实的生活细节,但许多对自然、生命的思考如涓涓细流般浸润着读者的心田。
一是对自然的敬畏。《冬牧场》处处可见的对自然景致的描写,“大地是浅色的,无边无际。而天空是深色的,像金属一样沉重、光洁、坚硬。”其中对星夜兼程的描述令我印象颇深:“同样在满天星斗的浓浓夜色中,我们朝着深入地平线一半的猎户星座启程。与此同时,月亮弯弯地挂在东方,同样还是在行走中伴随着太阳缓慢而威严地出升。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 那到底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梦,让我久久回味。在那样的自然中,人们乐观而安然地咀嚼着自然给予的馈赠,荒漠、积雪、枯草、羊粪等等,气候环境的严酷、物资的匮乏逼迫人们贴地生活,“大地是最大的一块磁石…生命的世界只有薄薄的一层,像皮肤紧紧贴附在大地上,一步也不敢擅离”,渺小了人的个体,却更加反映了生命的实相,为了生存而生活,幸福反而更加真实。
二是对生命的歌颂。在描写“冬宰”这一幕时,她虽然对亲眼看到生命的结束表示难以接受,却还是鼓起了勇气去直视它。从宰杀前的准备工作,到宰杀时牧人的祷告,到“一匹清晨还在旷野中自在奔跑的马儿,中午见散成堆骨肉”,“这是马儿留给我们最后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长冬的力量”。让生命以力量的形式传导,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此外,《冬牧场》描写的牧民也都异常可爱,果敢勤劳同时爱耍酒疯的男主人居麻,一刻不闲做活麻利却毛手毛脚的女主人,爱幻想爱打扮渴望嫁到远方的女孩加玛,恰巧一起扎寨的牧民家庭成为邻居并一起劳动吃饭共享生活物资,素未谋面的过客成为了座上宾,一个假戒指的礼物都因为颜色鲜艳而变成珍宝,一粒糖的分享都显得格外甜蜜。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于是便有了拓宽生命宽度的人,不同的人用彼此不同的 篇章,来丰富生命的历程,于是便有了这些故事,感谢每一个讲故事的人,感谢李娟,也感谢每一个听我讲故事的你。(作者:章静,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干警)
篇7:冬牧场读后感
向来,认为自己才疏学浅,没读过几本书。儿时,受父亲影响,家里的哥哥们总能就某本书天南海北地神侃,我则呆坐一旁,努力跟上节奏,时不时假装领会他们所言,极不合节拍地频频点头。过后心里颇不舒服,心里很是没底啊!如此种种“受虐”,我终下定决心“穷追猛打”,恶补名著,专挑名气大的经典名作读,如《简爱》、《茶花女》、《漂亮朋友》等等。如此,稍稍心安……偶与别人谈及名著,心里竟然有些自豪,自认可与书中故人同呼吸,共悲喜。
偶然间,看到丁立梅丛书,先是被书的封面吸引,清新,淡雅;翻开书,仅读几页,便不忍放下。自此,便喜欢上当代文学作品,温暖,舒适。又一个偶然,办公室语文老师推荐李娟写的《冬牧场》。光是听她的描述及分外享受的表情,便痴痴地爱上这本书。回家,才发现,书,赫然立在书架。缘分呐!
《冬牧场》讲的是李娟随哈萨克牧民居麻一家迁移至冬牧场,在冬窝子过冬时的所见所感。文字质朴,接地气,自认为越简单朴素的文字就越是能够触碰人心。书中讲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小故事,语言平实,却不失灵动,让人置身其中,不禁神往。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他们所生活的地方―“是一块突兀的黑色沙窝子,有旧年的羊粪墙羊圈和三个低矮破旧的地窝子。我们将在这儿展开整整一个冬天。”他们刚到时,居所破败不堪,地窝子被两侧流下来的沙子堵得严严实实,连羊粪墙都塌了一半……可两天过后,经主人修整,装饰,变得温馨而温暖。很难想象,住在用羊粪堆砌的居所里是什么感觉,味道,卫生状况堪忧,但它却神奇地吸引着我,仅李娟因寒冷而在被窝里的那紧紧一裹,便让我身同感受,也极想去试上一试,就着羊粪味儿睡它个昏天黑地。
此外,文中一句“哪个生命不强烈”直击心房。虽生活乏味,清苦,然那里的人们依然热情四溢,装着对美好的期盼,按着自己的方式倔强却坚强地快乐着。由此想到主人公居麻一家。男主人居麻,率性,幽默,时不时耍赖,撒娇,胡闹;但他真正的善良与热情,在客人来访时却泼墨般溅满冬窝子的`四壁。居麻的妻子,寡言,勤劳,表情严肃,但内心温暖,对丈夫及子女毫无底线地宠溺。加玛,居麻之女,美丽,善良。身处荒无人烟的冬牧场,却也有着少女对美好生活的热切的向往,对羊粪堆砌而成的冬窝子也竭尽全力地装点,使其温暖而美好;每每出门,必精心打扮,对尊严的苛求及少女最质朴的情怀不得不让人对这个女孩子充满怜惜与喜爱……书中众生,在李娟笔下,灵动,可爱,寻味无数,久久不能相忘。
李娟写的故事是在游牧生活快要消失的年代。看似一个个支离破碎的故事,李娟却能把牧民转场时的情形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把牧民生活的画面表现得一览无余。这一切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和她如水般安静的心灵。静静地体味,静静地书写。李娟写故事时,游牧生活快要消失。因此,同时,她也在静静地怀念,怀念即将消逝的冬牧场,怀念即将回归平静但清冷的冬牧场,多年后,依然几座孤坟,依然黄沙漫天,依然默默守候。由于牧民定居点的慢慢完善,这种追着雪线放牧的生活方式将在这个古老的游牧民族中消失,所以,我想,《冬牧场》带给我们寒冬里的温暖,却也有细细品味后感到的丝丝悲凉。如此看来,《冬牧场》也算是对冬牧场的祭奠吧。
篇8:《冬牧场》读后感
“干净”,是我读完这本书第一个想到的词。整本书都太干净了,仿佛眼前真的茫茫而白,大雪掩埋了远方。羊啊,牛啊,和人啊,生活在一起,如此和谐纯粹。李娟并不会刻意去擦拭,在她眼中,她心中的那片土地便真的是这般干净。读李娟的书,我想是需要沉淀的,包括你翻开书页时那一片刻的沉淀。
无论你到过阿勒泰与否,她想带你见的远不止眼前的苍茫景象。土地是有人情味的,即使天寒地冻,周遭的雪覆盖了所有去路,住宅里腾起的温热奶香和唠着的家长里短,都在温暖着那片土地,因为人,土地从不曾被放弃、被冰冻。冬天的阿勒泰是,他们听不懂汉语却听得出一声“李娟”,他们揽了所有重活累活只为了给你带来安逸的一夜,你赶着风雪去接一通远方来电,回过头会发现他们在盼你等你。
李娟的散文世界里,没有这个时代的焦虑,只有三样东西:极致的人性美、自然美与生存的底色,冬牧场像一个有浓烈色彩的童话世界,剥去明亮的部分,只留下大片的灰,那是草原人单调的生活,是一代一代人相同命运的重复,这种主题的文字,好像总易往灰暗的地方移了去,可李娟的世界,全没有寒凉与消沉,而是饱含着令人无法忽视的向上的力量,她真正懂得如何把别人看来艰难单调的生活过得有趣,写得有趣。
我们生活得其实有一些急躁,有时候会迫切地想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迫切地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甚至有时候读书是这样,阅读成为了一种工具,忘记了阅读的初心,忘记了我们是为什么而读。李娟的书则能令你慢下来,让你看到时间浓稠地流淌,让你有时间好好看一看,整理一下自己的生活。
《冬牧场》的最后写道:“冬牧场的荒寒之气渍透了这半年来的喧嚣世事,每当心气浮躁的时候,总算还有磐石镇放胸间,总算不至迷惘。为此我深深地感激。”――这也是我想对李娟说的话!
篇9:冬牧场读后感
合上《冬牧场》的最后一页,我感慨万千,心中似是有什么东西被触动。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新疆是炎热干燥的代名词,是盛产瓜果之地。但是李娟的《冬牧场》,让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新疆。在乌伦古河南面,地势平坦开阔,生长着大量牧草,多数牧民都会在此定居,搭建冬窝子,开始与牛羊为伴的长期生活。
李娟笔下的冬牧场是雪白的,是广阔无垠的。
当我看到书后附录的几张照片,不得不再次感叹起来,站在牧场中央环顾四周,人类和牲畜是那么的渺小,犹如在浩瀚的夜空中几点发亮的星星。雪季来临,牧草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积雪,而远处的山峰也显得异常美丽。大概没有人会想到在沙漠深处是这样一番天差地别的景象。
李娟笔下的冬牧场也是有人情味的。
寥寥数人的牧场上,只有两个家庭,又怎会不来往帮衬呢?居麻的幽默风趣,嫂子的勤劳能干,加玛的活泼开朗,小梅花猫的可爱,还有小熊猫狗的倔强……哈萨克人是如此好客热情,他们会跳舞,会弹胡琴,会用羊粪垒房子,会做奶茶,会炸包尔沙克,还会……
他们无所不能,却又保持一颗淳朴善良的心,为自己创造的生活而感到自豪。在冬牧场,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卫星网络,没有公路,可他们每天都保持着快乐的心态,没有对眼前的生活感到一丝不满。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言:你若爱,世界便都可爱;你若恨,世界便都可恨。居麻一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用真诚的善意回报这个世界。在这个几乎荒无人烟的冬牧场,充满了人性的美好……
冬日的牧场是美丽的,是寂静的,是神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贫瘠的不断加剧,牧人被禁止放牧,那安在冬窝子里的家终会被风吹雪埋所破坏,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成为人们古老而珍贵的回忆……不论未来会发生什么,冬牧场里的温情在我的心中永远不会磨灭。
愿,这个即将来临的冬日,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牧场,既能放养灵魂,又能温暖天地。
篇10: 《冬牧场》读后感
一切总会过去的。人之所以是能感到“幸福”,那不是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在极度缺水、缺食物并且无比严寒的冬牧场,勤劳的藏民们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aa无声
羊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毫无保留地为冬牧场上的藏民们的生活贡献价值,万物都被深深封在了一片严寒之下。羊活着的时候,可以不断为牧民们直供有营养的羊奶,排出的羊粪是最重要的燃料,羊粪砌的墙为藏民们提供温暖;被宰杀之后,羊肉是重要的食物之一,羊毛又是做保暖大衣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这样看来牧民们整个冬天的温饱问题都和羊儿息息相关呢!
作为吃货界的一名忠实吃货,我的胃早已经被李娟描述的冬牧场上的各种美食勾引得七荤八素了,好吧!文艺的说应该是“食物出现在口腔里,就像爱情出现在青春里!再合理不过,再美满不过了。”
李娟笔下的嫂子,总是创意多多,总能用简单的食材变着花样地做出各种美食我想那些恐怕是在各种五星级的酒店也无法品尝得到的美味吧!那香味简直在李娟的笔下溢了出来。
在安定宁静的生活里,连一小把炒熟的碎麦子都能香得直灌天庭。把这样的碎麦子泡进奶茶,再拌上黄油――全身心都为之投降!……那是怎样的美味啊,每细细咀嚼一下,幸福感的浪潮就席卷一遍身体的沙滩,将沙滩上的所有琐碎脚印抹得一干二净。
但是显然,我最感兴趣的还是“羊粪灰烤的薄馕”,嫂子先烧起一大堆羊粪,等充分燃烧完毕,把剩下滚烫细腻的灰烬扒开,摊平。再把事先揉好的面团擀成一大片面饼,直接投入灰烬之中。然后把四周的粪灰聚拢过来,完全埋盖住这块洁白的面饼。等灰烬降温后,扒出金黄、瓷硬的面饼――哎哟,香得哟……叫我说什么好呢?
李娟说“太阳未出时,全世界都像一个梦,唯有月亮是真实的;太阳出来后,全世界都真实了,唯有月亮像一个梦。”我说“你若未出现,全世界都是烟雨天;当你出现时,唯有你的那一方天地是晴天”
篇11: 《冬牧场》读后感
《冬牧场》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李娟在到的冬天跟随一个叫做局麻的牧民一家子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沙漠中为期三个月的游牧生活,以一名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这种生活中去,与牧民一家子愉快地度过了三个月的游牧生活。
书中很详细地向读者们讲述了他们如何搭建冬窝子、如何放羊、杀马、嫂子如何泡茶等等生活的细节,这是我觉得整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它让我们领略到了草原生活和城市生活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知道了草原生活的艰苦以及牧民们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非常热爱冬天牧场的生活。
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笔下栩栩如生、描写极为细致的大自然。作者在书中曾经数次提到自己有个照相机,并且写自己会不停地拍照。在书的最后还附上了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大部分拍的都是雪地的景色以及局麻一家和自己搭建的冬窝子。体现了作者对冬天的牧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在描写冬宰之后,李娟对羊的一生做了一个很经典的注解:“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因挨饿而生。"虽然她说自己不忍心看冬宰的场面,但还是想看并且鼓起勇气去看。从宰杀前的准备工作,到宰杀时牧人的祷告,到“一匹清晨还在旷野中自在奔跑的马儿,中午见散成堆骨肉”,“这是马儿留给我们最后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长冬的力量”。这种笔触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尊敬和赞颂。
在《冬牧场》一书中,作者用诙谐而平实的语言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向读者们表达了自己对游牧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这个世界没有变动,人们仍然往人多的地方挤,没有几个人走在旷野里,除非自己甘愿。
篇12:《冬牧场》读后感
纪实文学《冬牧场》,描写作者李娟在20xx年冬天,跟随哈萨克牧民深入新疆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与牧民家女孩一起背雪、放羊、赶骆驼、收拾地窝子,渡过三个月难得的原生态牧民生活。
在冬季零下四十多摄氏度荒凉的冬牧场:雪水是浑浊的,混有风沙、羊粪;洗澡也很困难,更不用说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人是怎样生存的呢?作者写道:“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牧民家的子女放寒假,历经辛苦也要回到“地窝子”和父母们一起生活,而这段时间里父母绝不会把他们当做还在上学的娇滴滴的孩子,该放羊,放羊去,该背雪,背雪去,该做家务,做家务去。每个人俨然都熟识自己要干的事情,一切是那么井然有序。
以前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自小跟随父母从事家务劳动、田园劳动、市井买卖等一系列生活实践,掌握生活基本能,可以独立撑开生活的`某一面,那是环境逼出来的,练出来的。现今的孩子,一是经济条件好了,二是课业越来越重,却渐渐的脱离生活实践。他们很多的假期在培训班度过,和父母一起做做家务,一起坐下来喝喝茶的闲暇时光少之又少。上学放学要人接送,吃饭穿衣要人伺候,生活不能自理,举手之劳的简单之事不会做,一到需要独立面对生活时便束手无策。虽然我们不需刻意创设贫苦家境磨练孩子,但失去锻炼孩子的机会也是一件憾事。
再回到冬牧场,哈萨克牧民居麻的女儿和儿子即使在爸爸离开几天的日子,也能担负起整个牧场的正常运转,而这样的劳动量常常使得男主人“放羊归来累的倒在炕上动弹不得,夜晚忍受长年累月辛苦劳作积累下来的一身病痛折磨,大把大把的吃着阿司匹林止痛片”。这样严苛的环境,孕育了孩子们美丽、坚韧、勤劳,尤其是男主人的女儿能干、爱美,笑起来如阳光一样灿烂妖娆。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阿勒泰广袤的天然牧场里流动着哈萨克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轮回。期待我们的教育也能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坚守生命的活力,虽被裹挟却能善其身。
篇13:《冬牧场》读后感
喂,你,去过新疆么?
你,去过新疆么?阿勒泰知道么?
诺大西域疆土中最北的一个位置,一座冬季气温不亚于大东北的极寒地带,那里有神秘妖娆的喀纳斯…
然而这个故事里木有喀纳斯的颜色、木有喀纳斯的湖怪,木有成片的白桦林让你去感受禾木村的原始,哦,对了,他们在赴冬窝子的行李中有带着桦树皮,用来引火。
新疆的美景让人流连,但恐怕大多数人的记忆是夏秋的色彩,而慢漫冬季长达半年(十月底十一月初下雪,山区更早,二三月才会开始化雪,山顶上常年会有积雪)。放牧,一种原始的生态链生活,逐水草而居,带上你的牛羊,赶上你的骆驼,我们一起去沙漠、去草场。赶上了春天的青翠,踏过了夏天的碧绿,奔跑在秋天的金黄,坚挺在冬季的枯黄。想象不出的艰难,可是哈萨克牧民把它作为毕生的事业,继承者、维持着。勇敢的向自然而生,那么积极、那么乐观,有水草的地方有牛羊,有牛羊的`地方有毡房,有毡房的地方有居麻和他的家。
我在新疆出生、长大,故事中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但是赶冬牧场住地窝子还真是第一次细致的了解到。只知道每年的春秋两季时,沿山的公路都得减速慢行,更甚禁行,为的是这些生灵能够顺利的转场、迁移。路上,你遇到了羊群,打喇叭都是不管用的,因为它们习以为常的听着,更甚站在车前呆呆的望着你。你只能默默的看着、等着,等着、看着。
近些年,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响应号召并落实安居政策,为牧民在各村镇规划定居点,帮助建造安居房,希望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奈这样的生活祖祖辈辈,基因里都烙着“流浪的”印记,没几月,该出走的还是出走,该迁移的还是迁移,没有办法,工作还得慢慢做。
哈萨克族牧民,很淳朴。宽阔的脸型,纯净的眼神,尤其是孩子。
感慨,好的作品源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李娟四个月的深入“卧底”,向我们揭开了冬窝子的神秘,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还有爱。
面对困境,哭喊与无奈是无用的,需要自己去突破,没有房子我们找地窝子,挖挖修修,没有水源我们有雪,没有富裕的粮食我们就“节约”,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协作、帮助、相爱相惜绝对一点儿也不少,老祖先的生存智慧更甚光辉。
喜欢居麻一家,喜爱那片冰冻的热土。
篇14:《冬牧场》读后感作文
《冬牧场》读后感作文
搁置许久的书,国庆出行前将它装入行李箱。转辗三地(准确地讲,是两地),放慢脚步,亲近自然,闲暇时光,与书为伴。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别样的旅行体验。
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在假期中将它看完。读《冬牧场》的时候,不时会被作者深情而又不失节制的文字感动到。在这之前,我想像中的放牧场景应该是:风吹草地见牛羊。而真实的场景竟是:满目天空、流云、白雪、黄沙,再无一物。日复一日地顶着寒风,行进在漫天的雪地里,寻找深埋雪下的那一株株枯草。那是何等的荒凉和孤独啊!感慨的同时,不由地对牧羊人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自然严酷,寒冬漫漫。熊猫狗生产遇上了寒流(零下42摄氏度),当母狗生下四只小狗后,感觉到了自己状态很危险,便关闭了产道。等捱过了艰难的那几天,才生下了最后的四只。在自然面前,一切的生灵都是弱小的。但它能做的就是拼劲全力,保全自己的孩子。
长夜漫漫,伴随着寒风涌入屋内的还有小狗的惨叫,但它们一天比一天健壮。或许正如文中所述:生命远比所看到、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
在牛的`冬天那个章节,有一个桥段还是蛮触人心弦的。小牛断奶后,就再也没能天天见到母亲了。渐渐地小牛就习惯了没有妈妈这件事,但牛妈妈却很难习惯。偶然地一次,小牛回来的特别晚,正在被挤奶的牛妈妈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宝宝,不顾一切奔过去闻它、舔它。但小牛无动于衷,已经不认得妈妈了。
看到这里,还是有一丝丝地难过,虽然这是它们生命必经的历程。谈及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远走他乡,早已习惯父母不在身旁。而父母依旧将我们点滴挂心头。正如老人家总说起的一句话:父母可以为儿女做的,儿女很难做的到。
通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作者写到“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正在过去。”气温总会缓过来,一切总会过去。不由地让我想起我当兵的那段时光,总是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看的到头的辛苦可以坚持。
借用文中的一句话: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的有希望。勉励、鼓舞自己,在奋斗的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篇15: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500字
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500字
冬阳童年骆驼队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一片文章,是着名儿童文学家林海英女士写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因此,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童年,仅仅简单的两个字,就足够让人感觉到温暖。就像林海英女士小时候一样做的傻事情:在骆驼的面前,学着骆驼们咀嚼的模样;认为铃铛是给骆驼们和牵骆驼的人在炎热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走的乐趣;手痒,想为骆驼们剪一剪骆驼们的前面上的不整齐的驼毛;天真的问林海英的妈妈,说,骆驼们夏天都去了哪儿。这些,都写出了林海英女士小时候,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幼稚,多么的好奇,还有林海英爱模仿的天性。
是啊!童年,就是那充满纯真乐趣的`阳光,也是令人留念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一点一滴的时光。在那充满童真乐趣的时光里,那灿烂的阳光,那长长的骆驼队,还有那清脆铃铛声,还有一个孩子对骆驼队的好奇、怀念,真是个令人向往的童年啊!
在想想我们的童年吧,大家都体验过过山车的刺激,还有碰碰车的快乐,摩天轮的幸福。可是,在我脑海里,作者小时候,在骆驼面前如痴如醉的看着骆驼们咀嚼的模样,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没错!骆驼的确是很丑很丑,它没有孔雀那五彩斑斓的羽毛,也没有喜鹊的那动听婉转的声音,也没有小猫小狗的那惹人喜爱的姿态。但是,它那安静的态度,它那沉得住气的性格,它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为人们托运东西的精神,也足够让我们去学习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开始对骆驼产生了敬佩之情,是啊,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脚踏实地,沉得住气,做好每一件事情,就已足够了!
★ 《冬牧场》读后感
【冬牧场读后感500字(共15篇)】相关文章:
鲁宾逊漂流记 读后感2022-11-29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350字2023-02-10
仙女山导游词2022-09-26
有智慧的生活--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2023-09-19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950字2022-05-08
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鲁宾逊漂流记2023-10-17
《雨说》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2023-12-29
《牧犬兄弟》读后感作文800字2022-05-22
牧犬兄弟读后感4502022-12-29
小狗克斯的作文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