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

时间:2022-05-03 22:29:32 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共13篇)由网友“Orange10Future”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

篇1: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12月27日星期一

上午王陆教授的课是一堂比较特别的课�D�D比较多的教学互动。她提到一点让我感触很深:教师要有动力,就要给他们成功感,这样他们才有动力、有信心乐此不彼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所以,我想,也是我一贯的主张:学生其实更渴望自己的行为和成果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应当不随意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地积极创造并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的做法还是比较到位的,比如,我对学生周记作文 的处理,每周都会从学生作文 中挑选并复印出若干篇优秀作文,加上我的批注�D�D不会很详细,只写明我的读后感受,同时标注上“原创:×××”,我的目的是不仅展示学生的好作品,而且可以引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看,这种做法学生很欢迎,我觉得是收到了较好成效的。

听完今天的课,我觉得这几天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还要加上“多反思”。我们也比较欠缺这方面的东东。尤其是集体反思教学细节和教学艺术方面。反思是需要集体的帮助的,离开了集体的帮助,那只能是单线、孤立的东东。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加强互帮互学式的反思,比如,开展上一节课,先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环节,然后由一位教师上课,再针对课堂教学的环节展开研讨,探寻出教学缺陷,寻找到最大效益的教学措施。现在我们正在进行“活动式语文教学”,我想就更有必要集中集体的智慧,让大家一起分享各自的思考乃至思想。

对研究方面昨天我阐述的比较多,现在联想到孔向东教授的讲座,我还深深地看到,“多学习”的重要性。孔教授认为,只有语文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D�D其他教师想称还称不上呢,语文教师要有语文味,要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杂家,文史哲、语心社,样样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如果肚子里有货却倒不出来,那也不是一个好语文教师。按照这个标准,我不是一个好语文教师,因为我认为我最缺的就是这些东东,想想看,真的很惭愧,教书26年,本该掌握丰富的知识的,可是由于长达十六年半里我都是一个小小的学校领导 ,成天做着校长梦,结果把自己要学习的东东给活生生地挤掉了!成了一个半拉子的语文教师�D�D尽管我还是比较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不能弥补自己阅读面的不足,所以上起课来,自己都常常觉得自己的课缺乏深度,显得过于肤浅。

孔教授还指出,语文教师要是个好语文教师,除了要成为一个杂家外,还要成为专家、成为玩家。一个语文教师最少要有一技之长,这是基本要求,最好有二三技之长。这个“长”可以分为语文内部和语文外部,比如语文内部,你有写作 、古代文化之长,他有对联、现代文阅读之长,外部之长就多不胜数了,比如会一点音乐,会一点书法,都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达到的的目标。至于“玩家”不是玩得家败的那种,而是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比如会烹饪、做得出一手好菜,会照相,照得丰富多彩的照片,会绘画 ,画得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所以,语文教师要会欣赏电影、欣赏绘画 、欣赏摄影作品……虽然不是要你样样都会,但是要你会一二样,这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对于这一点,我本人深有体会 ,最近的一次经历更说明了语文教师有“专长”的好处�D�D本月9日去深圳参加我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校本培训交流会,我撰写的论文 被要求在会上宣读交流,结果,我的发言 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事后还有人记忆深刻,在深圳市教育局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不少人过来敬酒,一口一个“专家”的,其实我知道,我哪里是一个专家呀,离“专家”的标准远着嘞!但是反思我的发言,我觉得除了内容比较别致外,就是得益于我的演讲 能力较高这个专长了。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语文教师,那我想,我们中的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还得积极奋斗,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教师。

总起来看,孔教授是一个很特别的教授,他的思想观点十分超前,我觉得如果可能很有必要看看他的更多的东东,以全面了解他这样一个人。他在网上有一档栏目叫做“坐视天下”视频,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打开看一看,即使是开眼界也是好的。

篇2: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北京的冬天的确有点冷,冷得让我们很多从南方来的同学们不仅皮肤瘙痒,而且感冒了。我也不例外,由于头上水土流失严重,不仅脸和耳朵冻得失去知觉,头皮更是遭殃,冻得发麻,只好买一顶帽子戴上,然而,进进出出脱帽戴帽的,反而让我终于感冒了�D�D一天都难受,幸好今天是本次研修的最后一天,下午将获颁结业证书,所以,尽管头有点痛,还是和同学们一起坚持到了下午六点。上午我们组说到即将再见,不知怎的,女教师立马眼圈就红了,还有一位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热泪�D�D是啊,尽管我们相处的时间很短,但我们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大家相约,要建立一个圈子,常常见见面,交流交流各自的工作和生活。我也觉得,能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仁相聚未名湖畔、博雅塔下,匆匆学习半个月,时间虽短,我们却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相互帮助,一起分享各自的智慧和经验,这是了不起的,我想至少我们是修了三百年的缘了。

下午五点多,当从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手中接过精美的证书时,大家都兴奋异常,教室里一片欢笑接着一片欢笑的,当李慧老师说,当你拿到盖有北大钢印的结业证书时,你就成了北大的一分子,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荣誉,和北大一起,发扬北大精神,回馈社会,报答人民。教室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再过两天,我就要回到家了,真的,来之前,我就想,能来北大进修,而且是国家级骨干教师研修,这个机会真的是来之不易,所以,我也非常珍惜,尽管学习任务繁重,但我还是坚持写日记 ,把我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我自己的思考、感悟及时写成文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 和借鉴,同时,我身边还有一大批有理想、有进取心的同事,希望他们能与我同步聆听大师的教诲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的语文声音,并从中得到启示,即使只有一点感悟也行。

篇3: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今天没有什么事,顺便梳理了一下记录本,发现每个讲座包括我们同学,都有一些经典语录,这些东西能给我们以深思。现辑录如下:

“要有自己的爱好,不要老是备课上课的;要有兴趣之处,不完全为了教书;要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专长,而不只是一个教书匠。”(温xx教授)

“叫什么教材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教教材的什么。”(李xx教授)

“老师不要死板按教材教学,而应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现有教材作必要的调整。这应考虑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对单元结构进行重组,由浅入深地组织教学活动。”(温xx教授)

“我们中国人往往输不起:老想拿第一。比如奥运会,人们只关注金牌获得者,对第二第三名及其他运动员则不感兴趣。”(张x教授)

“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八一中学高二③班班训)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而没有生成的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多个小组发言人的观点)

“和学生一起背诵,对教学是一种示范,是一种带动。”(八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名人之所以是名人,是因为他们总是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跳动。”(林x)

“你首先得伟大起来,你的诗才会是好诗。”(程x教授)

“美丽的风景一定在路上。”(第七小组发言人)

“学生有正当的压力是必要的,若没有,那我们国家就完了。”(朱xx司长)

“应当在鲁迅与学生之间找到一个生命的通道。”(钱xx教授)

“语文教师爱读书、爱写作 ,引导学生爱读书、爱写作,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精髓。”(钱xx教授)

“作文首先要规范,然后才有自己的特色。”(郑xx老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是人的弱点,因为仁者不能见智,智者不能见人。”(孙xx教授)

“我不反对这法则那法则的,但我强调语文教师要有米,如没有米,就做不了饭,做不了酒。”(孙xx教授)

“教学应有学生的原始阅读,一上课就范读、听录音的安排不妥,这些都应当放在后面来。”(程x老师)

“学习语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生活,主要途径也是生活,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闫xx老师)

“什么样的教师都可以成为名师。”(王x教授)

“读书要快首先得慢,经典得一篇一篇、一页一页、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然后再读当代小说那些垃圾书,前20页慢一点,后面就可以哗哗地翻了。”(孔xx教授)

“中国最优秀的人都去读数理化了,然后漂洋过海去给美国人当穆仁志;美国则是最优秀的人都去学劳心者的课程了,所以他能领导 全世界。我国北斗卫星机密最近给美国人破译了,但这个破译者却是清华毕业的给美国人打工的!”(孔xx教授)

……

这些东东我个人觉得很值得深思,值得玩味,正如一位同学所说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漫长的理解过程,甚至要用一生去理解”,那么,我想,今天虽然研修任务已经顺利结束,但研修是一个老师永恒的课题,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努力更努力!

篇4: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20xx-11-11 星期四 晴

今天是我们在学院的第一天培训,感觉受益匪浅。虽然课上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觉得很快乐。

老师为我们讲了开展这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还给我们做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培训。下面结合我平时的工作,谈几点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的大趋势,它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的过程和模式,整合的过程将会引起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倡导和探索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怎样整合才能适应中国教育的现状,获得最佳效果,需要我们长期努力不懈的实践和探索。

20xx-11-12 星期五 雪

深秋渐远,北国初寒。在这寒冷的冬季里我们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今天,我们150名教师齐聚一堂,聆听专家的讲座。我会在这半个月的短暂而充实的培训中不断努力,自我成长,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真正作到从工作到学习的转变,从教师到学员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学习生活的转变。听了于钢主任的报告,我感触很深,一定要作到:在教学中充满激情,调动学生的热情,传递学习技巧,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引导学生寻找新目标,新希望,帮助孩子父母当好监护人。

20xx-11-13 星期六 雪

今天我体会,学习要有“三心二意”:一是信心,眼看那么繁琐的步骤、复杂的操作、大串的命令,别怕!二是恒心,一步一步向前走,一个一个做练习,只要坚持,一定能闯过来!三是细心,每做一个练习,都要想一想,这里有几个知识点,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是要有自己的“主意”,要实现一种效果,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技法达到最佳效果,这是要在熟练掌握软件的基础上自己拿主意的。最终要实现精彩的“创意”。而创意既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丰富精彩的创意,有赖于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操作软件的技能和相关的业务素质,当然也包括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心理素质。

我体会,学好Photoshop可以分四步走:

一是认真掌握操作技能,打好基础。要把各项常用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和效果记住、做熟,;

二是扎实系统整理知识,提高认识。对于学会的操作技法,不仅能独立重复制作,而且要理解其中的知识点,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书中每一个练习的设计都是用心良苦的,一定要弄明白每个练习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逐步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整清晰的操作体系,使自己的操作从必然走向自由;

三是主动承揽制作任务,积累经验。把学过的知识运用的实践当中去。当然会出现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的局面,只要冷静地处理一个一个的难题,硬着头皮顶过来,您就会发现自己长本事了;

四是广泛涉猎相关领域,丰富自我。这时候,您自己就已经知道有哪些方面应该深入,哪些技能急需提高,哪些知识应该拓展。积极主动地去学、去看、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别人不仅说您学会了Photoshop操作,而且会夸赞您的素质提高了!

20xx-11-14 星期日 雪

我体会,学好计算机要有四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会操作机器,会管理文件,会排除简单的故障;二是要精通软件操作,知道使用哪些操作命令、技能方法能够实现创意;三是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只会操作软件而不懂得起码的色彩、构图、造型等知识是无法独立承担任务的;四是要有一点灵感,这得益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文学、绘画、摄影、印刷、广告、网络……您大概都需要涉猎。这四个方面就像汽车的四个轮子,少了哪个都不灵。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该性认识,通常需要使用图像辅助教学。学了photo shop后,解决了图像问题,我要把它更多的应用到教学中去,并教给其他和我有同样问题的教师。在和其他教师学习photo shop时,我会和大家共同讨论一下不运用photo shop的弊端和运用photo shop的便捷,加深对photo shop的印象。我会就教学工作的需要较大家如何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处理。比如,调整图像的尺寸、裁切图像、抠取图像及最重要的合成图像。

对这次的设计思路和讲解过程,还比较满意,思路比较清晰,讲解也很详细。再次谢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讲解。

20xx-11-15 星期一 阴

今天是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五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之前每次要准备课件,总会花上很多时间做PPT,可效果却还是不理想,只是很机械的把一张张PPT堆积而成。现在这样的观念已经在老师的细致讲解和学员间的讨论中慢慢消失。

要学好教学技术,需要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好学的心。在这次培训活动中,刚开始我一直对这门课程有种畏难的情绪,总感觉自己有很多地方都不懂,也不太好意思问老师或其他学员,但慢慢的发现问题单靠自己一个人思考,还是没有什么头绪。练习的时候,也会问其他老师,发现那些在我看来复杂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的难。在这以后,我就把一些自己不熟练的方面多多练习。比如触发器的使用,VBA中的按钮命令的书写。学员讨论区也一直能看到大家遇到的一些问题,对我的帮助也很大。这些知识在上学时我就掌握的不牢固,很久不用早已生疏,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多了一份动力,小小的收获也激励我要更加用心去掌握好这门技术,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篇5: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在这次的国培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 教学PPT设计入门等九门课程。通过学习,我知道课堂上恰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把无声转化为有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所以我要借助这次学习的机会,很好的学习,提高我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学习计算机技术,除了听课外,更重要的是勤操作,多摸索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恰当的设置动画、情景,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应用拉幕、探照灯、拍照、擦除等白板的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白板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我还聆听了众多专家教授的讲座,倾听他们对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学的肤浅,知识的匮乏,学识的浅薄,能力的欠缺。专家们精辟的论述,独道的见解,新颖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渊博和知识无不影响着我,感染着我。 使我明白我要转变思想,提高能力。转变教学思想,由重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我们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要尽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讲解,要学会放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己去学、去探索,让它具有开放性。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 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不再是远离学生的躲在设备后的软件或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的主要时间是改作业,与学生交流,上课还是上课,说实在的教研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懂,也认为没有必要。然而,我心里特别清醒,我的课存在很大的隐患,随意性太强,现在有效有益的授课过程在新课程中的表现我并不知晓,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课堂教学和课下指导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也增强我继续把课讲好的信心。所以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一次再教育,一次生动的手把手的教练。教学工作是辛苦的,但是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不能忽视与时俱进,师生沟通,我们要走进学生之中,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与学生心心相通才能让我们的感受到教学相长,收获到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这次培训既充实了生活,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切实有效的学到了教学中非常实用的知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和严峻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并把我们好的思路、想法贡献出来,供大家一同来学习和探讨,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一种高效、快捷的.方式,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借鉴、学会转化,以待新的进期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篇6: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踏着北国茫茫的初雪,带着满腹期待,我走进了省城的长岭湖畔。继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意义重大的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黑龙江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中来。半个月前我还在匆匆来培训学院的路上,而今已经到了要回家的时间了,总结此次培训的点点滴滴,不由地感慨万千……仍记得抵达培训学院时老师们热情接待、妥善安排,仍记得开班仪式上学员们开心介绍的情景,仍记得两位主讲老师培训时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但是更令我难以忘怀的是与全省各地学员共度的15天时间,其中有酸、有苦、有甜……经过这几天的培训,真正让我体会到了――潜力无限,快乐无限。不虚此行。

一、课堂组织,丰富多彩

我们这期培训班150人,来自全省各地,简短的开班典礼后,紧张的学习就开始了。我们采取先讲解理论知识,后进行学术研讨的学习模式。这样既可帮助学员们互相了解,又可让老师认识学员,增强师生互动。

作为学生学习我格外珍惜这样的机会,碰到问题都会全力去弄懂。这里全新教育理念的应用使我深受震动。老师并没有灌输式的讲解,布置任务后,一边讲一边做,指导教师帮助解答、小组学员们互相帮助,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协作模式。

二、培训内容,学无止境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意识到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秉承着这一观点爱着我的学生,教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方式在我的家先乡爱着我的学生。因此我也深受爱戴。但是现在我明白了我的爱还不够,那真的是“我的方式”。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我们班里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后的帮他们辅导。学生的身体健康,生病不适的带他们看医生。学生的家庭状况,是否单亲,由谁监护。还有他们的情绪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可是这次研修拓宽了我对爱的思维,加深了我对爱的理解:我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我不懂每个学生的最爱,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在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也逐步了解学生的个人爱好,帮助他们彰显个性。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知道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有大的帮助,不断收到自己进步的反馈,并拥有继续改进的机会。“感人心者,莫大于情”我们都在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前提是我们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了。因此,我们要让爱在心中流淌,流向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授课教师,认真负责

这次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学员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次培训时间说短不短,授课教师不仅对学习的内容烂熟于心,对学员提出任何问题都能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而且为了使学员能够在有效的培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培训任务,常常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为学员解难答疑。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知识更新的速度异常迅速,没有培训前精心充分的备课也就不可能有教学过程中的驾轻就熟!我们学员从授课教师从容驾驭这一领域学科知识的讲授中,也隐约看到了她们在这次培训前为该培训能够高效率地完成进行研讨和准备而忙碌的身影!

授课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前来参加的学员。在未来知识求索的路上,她们将是我们全体学员追随的偶像,学习的榜样!

四、态度端正,热情高涨

1、悉心聆听,充实自我。

这么大的培训班额的培训授课一般说来是不好控制的。由于授课教师培训前的精心准备和培训中的精彩讲授,所有培训学员都被吸引,课上听讲出乎预料的认真和用心,没有人在下面聊天,没有人在玩网络游戏,这在以往类似的培训中是不可想象的!学员们抓紧课上的分秒时间去捕捉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放过教师带来的每一个能让自己提高的要点!

2、团结协作,共同探究。

在我们学习过程中,由于计算机配置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每每这时,不仅授课教师忙碌不停,帮助排除各种故障,学员之间也是相互帮忙,一些硬件和软件比较好的老师会主动站出来进行机器的维护。在学习过程中更团结协作、共同探究、共同提高。

3、加班加时,迎头赶上。

这次前来培训的学员可以说计算机学科知识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基础稍弱的学员在这样高强度的培训中应该说是很吃力的,这样的学员并没有自我放弃,他们加时加点,向授课教师请教,与学员中的高手交流。在午休时间,在晚自习的时间,都被这些学员们利用来复习已授内容,预习下一步要讲授的内容!

4、思维活跃,问题不断。

学员在授课过程中思维保持活跃状态,教师的正常讲授常常被学员各种各样的随时产生珠想法所中断,教师不仅不厌烦,相反还鼓励学员随时提出各种问题和想法,然后与学员一同商量解决。授课教师营造的这种师生平等的探究问题的课堂氛围,使学员思维活跃,收获颇丰!

5、意犹未尽,期待明天。

随着培训结束日期的临近,学员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意犹未尽,他(她)们抓紧一切时间与不同地区的学员交流,并同时留下各种联系方式,期待日后能有更多更好的交流!

培训时间是短暂的,在培训中建立的浓浓的同学情,师生情,一幕幕学习时的美好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久的回忆,感谢学院各位教师的谆谆教导,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向你们学习,还有机会请教,再次分享学习的快乐。

此外,我会把我在培训中的所学,所思,所感,所悟带回我的家乡,让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的'领导都能感受最前沿的教育改革的理念。教育之路,越走越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7: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在这次的国培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电子白板的基础应用、教学PPT设计入门等九门课程。通过学习,我知道课堂上恰当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把无声转化为有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易于理解、接受。所以我要借助这次学习的机会,很好的学习,提高我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学习计算机技术,除了听课外,更重要的是勤操作,多摸索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恰当的设置动画、情景,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白板特有功能及其技巧使用:如应用拉幕、探照灯、拍照、擦除等白板的这些特殊效果和应用技巧,可以设计出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白板对动画、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使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我还聆听了众多专家教授的讲座,倾听他们对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解,能够观摩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技能,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教学的肤浅,知识的匮乏,学识的浅薄,能力的欠缺。专家们精辟的论述,独道的见解,新颖的教法,人格的魅力,渊博和知识无不影响着我,感染着我。使我明白我要转变思想,提高能力。转变教学思想,由重知识传授变为能力培养:我们不应该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既“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要尽量不要面面俱到的去讲解,要学会放手,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空间自己去学、去探索,让它具有开放性。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教师也变成整个学习集体中的一员,不再是远离学生的躲在设备后的软件或设备的操作者,学生在无意识中达成了更多的与老师和同学的情感上的交流沟通,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篇8: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格式

报告简记

王崧舟老师在报告伊始,先给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语用?他说:“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在修订版的《语文课标》中语文课被定为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而正因为此,我们许多老师把语文课上成了语言文字运用课。这其实是一个误解。那么究竟语文视野下的语用是什么样的呢?”他说:“组成语用学的三个支点是‘语用、语境、意义’,这三者的关系是——在特定的语境下传递语用的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三者密不可分。”随后王老师从以下两个方面为我们解读了语用教学:

一、语境和语用分析

语境的分类:

(一)言辞语境:文本内部的上下文

课例:《花钟》第一段语用的分析

1、用词的变化。

(1)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表达必须准确。这一段在写作上的特点是每一种花首先是准确的表达。

(2)罗列的的九种花中,七种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午时花”“夜来香”却没用这种写作手法。文字还有一种高于生动、形象的是——节奏,好的文字一定要有节奏,所以“午时花”“夜来香”的写法有了一种变化,体现了一种“繁华处繁华,素朴处素朴”的节奏美。同样,描写九钟花开花时间的词“四点、五点左右……”都说明了开花的时间大约在几点左右,但为了追求表达上的节奏美,也是通过用词的变化来展现。

2、句式的变化。

开始是按“时间—花名—开花”的顺序进行花开的描写。但是从“烟草花”开始,采用“花名—时间—开花”的顺序,实现了节奏的美。

3、节奏的变化。

好的文字是有文气的,语文教师要善于琢磨。在这段中,一个字掌握了整个文章的气韵——“却”。这个词在这里不是表示转折,而是“刹车”“休止”给人一种“言有尽,意无穷”、“余音绕梁”的感觉。

机械的文字查一下心电图——是死的(直的)

好的文字查一下心电图——是活的(高低起伏的)

根据以上语用分析,编者的习题可以必诚:

(1)仔细观察课文中这些写鲜花开放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仿照课文中这些写鲜花开放的词语,请你改写课文中另外两种花的开花(午时花 夜来香)

(3)课文为什么不这样来写午时花、夜来香的开花呢?

(4)仔细观察课文中写鲜花开放时间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5)同样写鲜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有的用“左右“,有的不用?

2、文体语境:文本的整体规范和风格

课例1《童年的水墨画》

(1)文体的特点:儿童诗

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儿童。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2)诗型:组诗

组诗是诗歌中的排比。这首诗写了童年的快乐——以笑贯穿三首诗。笑分为三个层次:微笑、欢笑、酣笑。

(3)个性:水墨画

教学构思:

(一)充分地读(二)水墨画在哪里?(引导学生理解水墨画)

课例2《松鼠》(说明文)

不同的语序表达的效果是不同的。例第一句中的“漂亮”在前和在后面表达效果是不同的。第二句采用的是列举,也可以换成下定义。第三句:抓住特征描写松鼠特点。

课例3《珍珠鸟》(散文)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文化语境:文本的现实情境和历史背景

课例《伯牙绝弦》

(1)文本的文化语境——中国知音文化

(2)意象的文化语境。如泰山特殊的文化地位,就不能换成华山或其他山。在《伯牙绝弦》中句式的训练上,很多老师都会让学生用“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芳草萋萋”等词做文字训练,却不知在这里要结合文化语境理解“高山”和“流水”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知音、知己。所以,这里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好很可能伤害了原文中的意蕴。

二、语境和语用教学

1、语用学习和内容理解相融合。

2、语用学习和情感陶冶相融合。

3、语用学习和学法指导相结合。

三、古诗教学如何上出神韵来?(学员提问)

(1)举象:把古诗还原成画,心里的诗象。

(2)造境:创造一种课境,进入诗的意境。

(3)入情

(4)会意

(5)寻根

(6)求气:气指的是文气。

一点感触

第一次见到王崧舟老师,是在南京《现代与经典》的会场上。王老师一节《慈母情深》深深震撼了我。不仅是因为王老师磁性的声音、诗化的语言,更因为他解读文本的高度和教学设计的精妙。课后才知道这是诗意语文。随后就开始关注王老师,在网上疯狂地搜集王老师的资料,发现卓越网上有本《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在书里,了解了王老师成长的历程,对诗意语文有了初步了解。再次见到王老师,是在杭州的《千课万人》上,再一次折服于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再一次上网看王老师又有什么新书,于是又买了《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但是每次都是读了开头,一忙起来就置于一边,慢慢就搁至脑后了。后来又在南京听了王老师的《与象共舞》,而这次能够和王老师有这样面对面的交流,真的是非常激动和无限期待。

报告中,王老师结合课例《花钟》给我们详细分析了“言辞语境中的语用”,让我们明白了解读文本时应怎样把握语用点,如何设计恰当有效的语用训练;结合课例儿童诗《水墨画》、说明文《松鼠》和散文《珍珠鸟》为我们分析了“文体语境中的语用”,让我们知道了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文体采用符合文体特点的语用训练;结合《伯牙绝弦》文言文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文化语境中的语用”,提醒我们在解读文本、设计教学时,要关注到文本的文化内涵。这些,为我们今后文本的把握、教学目标的定位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整个报告过程中,王老师总是温文尔雅地娓娓道来,我们被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所深深吸引,会场上听不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甚至当王老师提出中场是否休息时,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要求王老师继续讲,中间不休息。因为我们想听王老师多讲一会,多为我们指指路。但是最为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语境和语用教学的三个融合”王老师没有能展开讲,我们多么希望王老师还能像给我们分析《花钟》的语用点那样结合课例,深入浅出地讲一讲语用实践的突围,让我们既有理念上的认识,又有实践上的启发!期待着再次能聆听王老师的报告,再次品味王老师的课堂。

篇9: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听完两节文言文课,我们都感慨多多。

高中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急着针对高考来开展教学。还是扎扎实实去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佳。比如学生的阅读是最应当培养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如何通过速读、默读、精读来积累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都应当积极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比如,演说能力,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演说能不能达到作为高中生应当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学生主动提问和主动发言的习惯,这和学生的自信态度有关,那么语文教学又该怎样培养这种态度?这些看似和高考无关的东西,却为高考奠定了最为基本的功底,更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八一中学就是如此做的,但他们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因此下降。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高一就开设了校内选修课,围绕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些东西以及教师们的专长(特长)设置了四个模块,教师们根据这四个模块自行设计校本课程和教材,结果不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师的智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师利用和北大是近邻的关系,为了赶课,甚至即使赶不上吃饭也去听教授讲课,为自己上好选修课作充分准备——申左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听课,结果不仅今天的课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认可,而且他开设的“孔子告诉你”这门选修课深得学生欢迎。

其次,一个教师的课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我想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一个教师深知自己的天职至关重要时,他就会有强劲的动力支撑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觉地不断进取,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反思、感悟来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教学技能——尽管这些东西当前看是需要有名师来引导的。

第三,一个语文教师应当尽量让自己“学富五车”。李卫东教授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被学生难倒。当时我颇不以为然,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慨,交流会上我曾问副校长,文言文教师必须背出来是不是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说不是,但他们学校鼓励教师这样做,这是传统,他们的理念是这是一种带动,更是一种示范——显然这已经成为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看看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占了大多数,但我觉得许多人学习的时间仍然太少,除了学校的事务性工作过多的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使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自己给自己去学习、思考、感悟外,就是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比如开展课题研究,甚至还有些老教师不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导他们还挖苦他们,面对这个局面,我觉得学校有责任营造良好氛围,给年轻教师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离开八一中学回北大的路上,

我就在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因为他是名校的老师,名校的老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他能让学习和研究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

下午听取了北大教授程郁缀的讲座。以前曾听过他的“百家讲坛”,不觉得怎么样,因此之前也没有看好他,没想到今天听感觉完全不一样。分析起古典诗歌真是独到、入微,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警语。

比如讲到屈原的故土情怀时,说禽兽尚且“胡鸟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何况是人,如果你身处美国,当你得意时,不要忘了你脚下踩的是别人的土地;当你失意时,不要忘了你背后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讲到屈原的成就时,他说,要对你的学生说,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目标如一。再如讲到曹操时,他说,大气才能成大器,一个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园里,每一粒泥土里都蕴藏着智慧,这些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辈出。再比如讲到陶渊明时,他很佩服诗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诗人伟大,他的诗才是好诗——看谁都伟大是因为你跪在地上!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真理。再比如他谈到杜甫时,我觉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谊“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远不会被别人忘记”是非常有道理的,而当前我们中许多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人。

这些道理和故事其实就是教学财富,真的,我觉得很幸运,能来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顶尖教授对话——每一场讲座我都会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讨各自的困惑,这些行动,让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也很有感触和体会。想想当初报名时差点与之擦肩而过,幸好认识了许多朋友,终于将这个机会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基于文本来解读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课前必须努力寻找文本的裂缝(学生可能的困惑点、难点、盲点等),寻找和设计好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感到,读,尤其是默读、速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有的还必须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文学作品,今天的《再别康桥》,我觉得就设计得比较好,这位老师凸显了朗读(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读,我看,但是,他却在不断调动学生来朗读),通过朗读领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议或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议还是基于文本的讨论,那么,评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鉴赏、探究的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阅读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孙绍振教授的观点,今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咬文嚼字》两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引入文本中几个情景描写对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对课题的理解上则不仅引经据典,而且引入教师自己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阔大的教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关于这两点,我在我写的《散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艺术》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阐述,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归到让学生个体去体验和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态度等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对此,前面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语文课也很难给学生有冥想的时间——大家总放心不下,总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体悟不如自己讲来得干净利索,更别说是开设公开课或研讨课了(当然当前我们教师的评课导向也很成问题,动不动就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态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清晰有条理等等这些无关多少痛痒的东西,大家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本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该不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和责任引领身边的教师明白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的概念。

篇10: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做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太陌生,然而能够深入进去地去对新课程新教材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思考、挖掘似乎却不多,而这样的学习似乎正好为我们去挖掘去思考新课程新教材中更深入的内容提供了机会。这次国培让我深深的感觉到: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通过这次培训,收获的确不小,同时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很多新思考。

一、通过国培学习,我认为要想驾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渊博的学识,这是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要以这次远程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通过这次国培,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三、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四、进一步加强对教学工作的反思。加强教学反思,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听课教师的评课建议,及时修改、补充、调整、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高是非常必要的。一个教师如果坚持写教学反思,几年以后很可能成为名师。我们要坚持写课后反思、阶段性反思、学期后反思和学年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国培研修日志3篇

2.幼师国培研修日志范文两篇

3.2016国培计划研修日志范文(共4篇)

4.

5.体育老师国培研修日志选登

6.信息技术国培研修日志

7.幼师国培研修日志1200字

8.幼儿园国培研修日志

9.国培计划研修日志3篇

10.初中语文国培研修日志

篇11: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20xx年12月20日星期一

今天的学习任务相对比较宽松——开展小组“工作坊”集体备课。我们组的任务是实用类教学,确定的课题是《别了,大不列颠尼亚》。由于我们组的老师大都是江苏、浙江、广东的老师,所以,由谁主讲大家都表现出“谦让”的风格,最后我提议,还是由年龄最小的老师来上课——我们组的组长高冰峰老师。评课专家就由我这个全组最老的老师和毛剑飞老师充当——去评论别的组的课。

整整一天,我们都在争议,首先是对文本的解读,争了一个上午,有人认为新闻的特点不能不讲,因为这是人教版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和初中要有一个衔接,我觉得倒未必要认真讲,带过即可,结果后来大家确定为通过文本的解读“温习”新闻,这个方式我认为是妥当的。

其次争的是要教给学生什么。大家虽然知道从解读文本的角度看,就是抓住文本、解读文本,但具体是什么,却争议了很久,组长请我谈谈看法,我就提议,重点是不是放在对“最别致”展开探究,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最别致”的地方。大家觉得这是可行的,既符合新闻的特点,也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接下来就是探讨怎么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问题了。有人认为,可以先让学生概括新闻事件,也可以列表概括,再让学生根据新闻的一般结构写一则新闻,组长还说,他也将根据本文动笔写一篇新闻(目的是用这篇文章和原文作对比),随后再进入到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对此我也提出我的担忧,要在一节课里做到读写结合,恐怕会既花时间,又无法展开充分探究活动。

探究“最别致”这一环节又引发发家的讨论,有人认为让学生提出问题在展开讨论为好,有人认为最好还是教师先确定一个讨论的范围,比如标题、选材、表现手法、语言四个方面,以免学生走着。我认为,不确定探究范围,这是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需要教师做各方面的预测和准备,并具备应对学生各种提问,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要是我是学生,我就会提这样一些问题:英国人为什么要选择乘船离开而不是更快捷的飞机?为什么要选择使用《日落余音》这首曲子作降旗音乐?如果规定探究范围,那么教师就不会显得很辛苦,只要在规定的四个方面准备充分即可应对学生的问题,但这样势必限制学生的个性思考——这也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争议到最后,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只好留给组长去思考了,但是,临散会之前,我和其他两位老师还是提醒组长,在探究环节,最好还是不要使用原材料来做比较,因为这样做的后果是:可能会花时过多,关键是将无法做比较——至少在选材方面无法比较。

一天下来,我觉得收获挺大,因为这种备课方式很值得推广,我觉得可以叫做“探课”,就是探究面对文本时每个人在“教什么”“怎么教”上的不同观点,通过思考、讨论、形成适合自己、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这样做是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想想我校的老师,往往也是这样做的——只是做得还不够到位和彻底,我想可以推进这项工作,比如做不到每一篇文章都这样,至少可以考虑每个月就一篇文章开展这样的活动,以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得更快一些、更成熟一些。

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二

上午听完两节文言文课,我们都感慨多多。

高中语文教学千万不要急着针对高考来开展教学。还是扎扎实实去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为佳。比如学生的阅读是最应当培养的一种能力和习惯,如何通过速读、默读、精读来积累知识、内化为个体知识,都应当积极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比如,演说能力,看似简单,但学生的演说能不能达到作为高中生应当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再比如,学生主动提问和主动发言的习惯,这和学生的自信态度有关,那么语文教学又该怎样培养这种态度?这些看似和高考无关的东西,却为高考奠定了最为基本的功底,更为学生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八一中学就是如此做的,但他们的高考成绩并没有因此下降。不仅如此,他们还在高一就开设了校内选修课,围绕教给学生什么、为什么要教给学生这些东西以及教师们的专长(特长)设置了四个模块,教师们根据这四个模块自行设计校本课程和教材,结果不仅充分挖掘、展示了教师的智慧,也受到学生的欢迎。有的教师利用和北大是近邻的关系,为了赶课,甚至即使赶不上吃饭也去听教授讲课,为自己上好选修课作充分准备——申左军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教师,他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听课,结果不仅今天的课得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认可,而且他开设的“孔子告诉你”这门选修课深得学生欢迎。

其次,一个教师的课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我想最重要的还在于教师本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一个教师深知自己的天职至关重要时,他就会有强劲的动力支撑自己不由自主地、自觉地不断进取,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反思、感悟来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教学技能——尽管这些东西当前看是需要有名师来引导的。

第三,一个语文教师应当尽量让自己“学富五车”。李卫东教授说,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不应该被学生难倒。当时我颇不以为然,今天听了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感慨,交流会上我曾问副校长,文言文教师必须背出来是不是学校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她说不是,但他们学校鼓励教师这样做,这是传统,他们的理念是这是一种带动,更是一种示范——显然这已经成为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看看我们学校,年轻教师占了大多数,但我觉得许多人学习的时间仍然太少,除了学校的事务性工作过多的压在了他们的肩上,使他们不能静下心来自己给自己去学习、思考、感悟外,就是学习的氛围还不够,比如开展课题研究,甚至还有些老教师不仅自己不研究、不肯指导他们还挖苦他们,面对这个局面,我觉得学校有责任营造良好氛围,给年轻教师一定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是十分必要的。

离开八一中学回北大的路上,我就在想:名师之所以是名师,因为他是名校的老师,名校的老师之所以是名师是因为他能让学习和研究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基本习惯。

下午听取了北大教授程郁缀的讲座。以前曾听过他的“百家讲坛”,不觉得怎么样,因此之前也没有看好他,没想到今天听感觉完全不一样。分析起古典诗歌真是独到、入微,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名言警语。

比如讲到屈原的故土情怀时,说禽兽尚且“胡鸟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何况是人,如果你身处美国,当你得意时,不要忘了你脚下踩的是别人的土地;当你失意时,不要忘了你背后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讲到屈原的成就时,他说,要对你的学生说,要成功,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目标如一。再如讲到曹操时,他说,大气才能成大器,一个胸怀开阔的人才能成大才,比如北大,燕南园里,每一粒泥土里都蕴藏着智慧,这些人都有一颗向善的心,正因如此,北大才人才辈出。再比如讲到陶渊明时,他很佩服诗人的率真和不屈——“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真朋友啊,也正因诗人伟大,他的诗才是好诗——看谁都伟大是因为你跪在地上!这是他告诉我们的真理。再比如他谈到杜甫时,我觉得他提到的李杜朋友情谊“在和人交往中,如果一个人真正做到忘我,那他永远不会被别人忘记”是非常有道理的,而当前我们中许多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人。

这些道理和故事其实就是教学财富,真的,我觉得很幸运,能来北大研修,和北大的顶尖教授对话——每一场讲座我都会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分享各自的思想、探讨各自的困惑,这些行动,让我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十分充实也很有感触和体会。想想当初报名时差点与之擦肩而过,幸好认识了许多朋友,终于将这个机会抓到手。幸甚至哉,幸甚至哉!

20xx年12月22日星期三

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基于文本来解读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课前必须努力寻找文本的裂缝(学生可能的困惑点、难点、盲点等),寻找和设计好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感到,读,尤其是默读、速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有的还必须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文学作品,今天的《再别康桥》,我觉得就设计得比较好,这位老师凸显了朗读(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读,我看,但是,他却在不断调动学生来朗读),通过朗读领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议或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议还是基于文本的讨论,那么,评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鉴赏、探究的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阅读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孙绍振教授的观点,今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咬文嚼字》两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引入文本中几个情景描写对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对课题的理解上则不仅引经据典,而且引入教师自己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阔大的教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关于这两点,我在我写的《散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艺术》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阐述,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归到让学生个体去体验和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态度等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对此,前面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语文课也很难给学生有冥想的时间——大家总放心不下,总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体悟不如自己讲来得干净利索,更别说是开设公开课或研讨课了(当然当前我们教师的评课导向也很成问题,动不动就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态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清晰有条理等等这些无关多少痛痒的东西,大家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本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该不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和责任引领身边的教师明白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的概念。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2016国培研修日志3篇

2.幼师国培研修日志范文两篇

3.2017国培计划研修日志范文(共4篇)

4.

5.体育老师国培研修日志选登

6.信息技术国培研修日志

7.幼师国培研修日志1200字

8.幼儿园国培研修日志

9.国培计划研修日志3篇

10.初中语文国培研修日志

篇12: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一、国培,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

本次培训学习,我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座,如同头脑风暴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教学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国培,启迪我去思考

听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非常生动和丰富的价值。反思有助于教师发现新的教育意义,反思有助于理解“我的理论”,建构“实践知识”,反思有助于教师更加关注自我专业成长的历程,反思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对教育教学的自信心,反思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责任感。一名教师具备了自觉反思的能力,就会经常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发展,在反思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反思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国培,开启了我的智慧

参加这次“国培”,我的内心是充实的,我在培训中渐渐成长。我有收获、有理念、有疑惑、也更有压力,我要把在国培学习的知识用到教学当中,把专家教授们的理念转化为自己今后的行动指南。力争做一名真正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让我们与“国培”研修同行,让“国培”研修因我们而精彩!

总之,感恩国培,让我有了一次学习提升的机会,国培学习虽然短暂,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我将把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辐射到语文教学中。

篇13:国培计划研修日志

中午我们在谈到昨天程教授的课时,我忽然感到,其实他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是:即使是古代诗词,也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古人的诗作中,我们不仅可以感知他们的情怀和内心世界,学习到基本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居然没有离开过古人曾经的沧桑世事,他们所经历的我们也正在经历着和将要经历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恐怕不是写作技巧,而是学习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认知他们在诗词中所透露的情感,感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从而为我所用,处理好我们和这个世界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其他动物的关系,从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所要追求最高目标。事实上,我们教育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学习就是为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一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古代诗文教学中应当好好矫正和贯彻的。

今天听了五节我们教师自己通过“工作坊”集体备课的说课或教学课。真是深有体会: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我们国家级骨干教师集体的智慧都让大家议论纷纷,仁者见仁的,更不用说平时我们在学校里的公开课了。所以,我觉得,对于开设公开课,我们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当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必怀着“被批斗”的心情接受大家的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上,没有哪一个人的意见就是绝对的真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教学也一样,你的方法可行、有效,他的方法未必就不可行、无效的,在我看来,只要适合自己所面对的学生、适合施展的专长的教学就是好的,至少是对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施教者是你自己,这两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虽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是否有效地处理了教材、准确理解了编者的意图。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首先应当基于文本来解读文本,如何解读文本呢?我认为课前必须努力寻找文本的裂缝(学生可能的困惑点、难点、盲点等),寻找和设计好教学的切入点;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感到,读,尤其是默读、速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有的还必须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比如文学作品,今天的《再别康桥》,我觉得就设计得比较好,这位老师凸显了朗读(她自己也很善于朗读,我看,但是,他却在不断调动学生来朗读),通过朗读领悟文本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而议或评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如果议还是基于文本的讨论,那么,评则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鉴赏、探究的能力的训练,这是非常高的要求的。阅读教学还应当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以外的东西。这也是孙绍振教授的观点,今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咬文嚼字》两篇文章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前者引入文本中几个情景描写对象真假的探究,后者对课题的理解上则不仅引经据典,而且引入教师自己的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阔大的教学视野,而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关于这两点,我在我写的《散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艺术》一文里也作了充分的阐述,在教学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我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我们普遍认为,一节课还是应当追求“一得”的,现在我们中的许多老师往往什么都想一下子就塞给学生,结果造成满堂灌,这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时间久了,他们就会对你的教学感到厌倦,所以,就产生了温教授说的,到了高校的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往往不是很高甚至不太看好。

但是,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比如作文讲评课“让思维有序深刻起来”,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首先是课题就不太好,因为它包括了两个知识点,而要在一节课里解决两个问题,恐怕难以做到甚至一个也无法充分解决,更何况授课者还要求学生开展写作训练——虽然是200多字,可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是不现实的。其次这节课在谈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素时,列举了许多条件,这让我们有点眼花缭乱,要是真给学生讲,我想他们也不会很明白、清晰的。我本人也上过关于提高议论文思辨性的公开课,当初我也是采用对比法、归纳法等,调动了最临近策略、知识分享策略、同材互评策略等多种策略组织教学,但我只重点解决如何围绕事例展开议论、如何安排议论结构,我觉得只要学生掌握了分析事例、把握结构的方法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要进行写作训练,只能移到课外,或再用一节课进行专门训练,因此我觉得,我的课还是注重“一得”的。

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囚绿记》就上得成功多了,他对学生的问题做了种种预设,对文本展开由浅入深的探究,很好地达到了对文学类文本可以多元解读的目的。《再别康桥》也体现了一课一得的理念,对教学目的的设计都比较到位。对此,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还要在这个方面多努力,提醒自己,教学上,是不可能一口让学生吃成一个胖子的——更何况, 如果真“胖”了,也不太好,不仅形象不好,也会消化不良,变为病态之人的。

第四,手术刀式的分析教学痕迹仍然存在,尤其是文本分析时,老师们很容易就这样做了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美感。温教授提出,每当有了这样的痕迹时,就应当积极回归到让学生个体去体验和想象,尤其是文学作品,即使是冥想五分钟,引导学生想象作品中的人物、情感、意象、情景、态度等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对此,前面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存在浮躁心理,即使平常的语文课也很难给学生有冥想的时间——大家总放心不下,总认为与其让学生自己体悟不如自己讲来得干净利索,更别说是开设公开课或研讨课了(当然当前我们教师的评课导向也很成问题,动不动就是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态是否端正,板书是否清晰有条理等等这些无关多少痛痒的东西,大家很少甚至不会去考虑本节课教给了学生什么,该不该教给学生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又应该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才最有效等等)。所以,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改变存在的问题,也有义务和责任引领身边的教师明白什么叫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感悟的概念。

国培研修日志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国培研修日志

国培研修的教学反思

参加“国培计划”研修主题成果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

国培语文工作坊个人研修计划

国培研修心得

初中语文研修日志

音乐教师国培研修计划

国培计划教师研修作业

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
《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国培计划研修日志推荐(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生物2023-02-13

国培计划教师研修成果2023-01-17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怎么写2023-05-30

国培计划个人优势2022-06-09

英语国培个人研修计划2022-10-18

国培个人研修计划表格2023-10-06

教师国培计划培训日志2023-01-03

国培研修日志小学语文2023-11-21

教师发展网高中语文国培个人计划2022-08-02

教师国培研修计划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