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时间:2023-08-04 07:45:41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通用15篇)由网友“普通小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篇1:《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年底事多,怕哪天突然要离开昆明,之前就跟小眯眼说好,其他两部你可以自己去看,《让子弹飞》一定要等我一起看。总是想,如果不是因为《鬼子来了》,恐怕不会四年才能等一次姜文,四部电影,从没让我失望过,除了等着难受点外。中国我最喜欢的导演。

有次和李博聊到姜文,聊到《鬼子来了》,他说有一种很微妙的难以形容的感觉,我说:先给个甜枣然后扇一耳光。他激动的说,就是这种感觉。在姜文的电影里,福与祸总是相依的,循环的,所以笑过之后,总是在想后面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村民换来了粮食,与日军联欢后,杀戮开始了;张麻子惩戒了教头,挫了黄四郎的霸气,换来的是六子剖腹......这种感觉让人紧张却不压抑,也因为这样,姜文的电影干脆,不拖沓,没有无用的台词,无用的情节,酣畅淋漓。人物在对话时很干脆,节奏很快,这样感觉够爷们,不像陈凯歌,好像总是想往文艺上靠,总是想把每个人物弄得跟大文豪似的,但是文豪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气场能撑得起来,于是本来很诗意的话说出来就变味了,显得有点娘,于是本来的正剧就因为几句台词变成了喜剧,这是他从《无极》以来犯得最多的毛病。呵,这是俩人的对比。

姜文电影里的黑色幽默总有种鲁迅的感觉,尖锐,讽刺,一针见血。但他又有些诗人的浪漫情怀,这些在画面、音乐、台词,甚至是色调里都能体现出来。他有些喜欢南方,南洋式的建筑,《太阳照常升起》里的学校,《子弹》里的小县城,建筑的暖色调,天的蓝,树叶的绿,都很浓烈,他把北方男人的血性和阳刚放在了南方如画的风景里,之前和人讨论哪个画家时(我忘了说的是谁),我说他把两种本不相干甚至有些冲突的东西放在一起,反而凸显了两种东西的特质,反而让两个东西都显得更纯粹和浓烈。传闻说好莱坞有制作公司想翻拍《子弹》,我估计他们得拍成个西部片,而且时代背景不好设定啊。姜文反而就是这样,善于把看似矛盾的东西揉在一起还不让人觉得不舒服,这点早在《鬼子来了》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人物是充满阳刚的,语言是简洁有力的,有些镜头甚至有点血腥,但画面中暖色的阳光配上久石让的音乐,这是姜文情感中细腻的地方。我老是觉得,在那种类似鲁迅语言的尖锐讽刺和一针见血下,还有些梦幻的小东西(以前学《社戏》的时候,我老觉得鲁迅写小时候在小船上那段有些梦幻):《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夏雨撬开别人家的门只是进去玩,躲在床下看宁静,从很大的烟囱里摔下来没有死;《太阳照常升起》里的石头房子,会飘动的草垛子,开满鲜花的铁路;《让子弹飞》里鹅城城门外那条水。《鬼子来了》里是没有梦幻的,那种电影里不适合有梦幻,有的只是糖衣炮弹。

不过,我总觉得姜文好像不善于收尾,每部电影的结尾都好像差了点东西,给人感觉就像是之前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最后一步一脚踩下去软了,不舒服,就像《太阳》里陈冲说那句:“我倒不怕被人摸,就是被他软了一下,我就怕了。”呵呵。话说《让子弹飞》里后面花姐把黄四郎替身追回来的时候重复说:“他跑我就追他跑我就追”那一刻觉得《太阳》里的疯妈附体。

貌似经过了《鬼子来了》的被禁和《太阳照常升起》很多人说不知所云,姜文总算想明白了,《让子弹飞》变得更为大众化。《太阳照常升起》和《集结号》的时候,冯小刚说,姜文要是哪天醒过来了拍商业片,我的好日子基本上就结束了。我错了,我不应该看《非2》之前先去看了《子弹》,这让我有了对比。姜文确实站着把钱赚了,赚得有尊严。毕竟,国内四年磨一部的导演没几人了。

篇2:《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把《让子弹飞》好好看了几遍,感觉电影确实不错,说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界的扛鼎之作也不为过。所谓“长袖善舞”,一部游走在政治和娱乐边界线上的电影永远少不了关注的眼球,更何况其能将贺岁的外衣披得如此像模像样。无论如何,比起一些忽悠观众智商的所谓“国产大片”,《让子弹飞》可不止高了一个档次。

网上对这部电影的评论可谓铺天盖地,其中难免有一些有矫情之嫌,自己只想从剧情和历史这一角度谈谈理解。片中一号反派黄四郎掏出一颗炸弹,宣称“madeinUSA”,而且在整个南国只有两颗,一颗是在武昌起义爆发的那天爆炸,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黄四郎的出身,试想一个张口闭口洋文,一身洋装的人,还拥有一颗如此特殊的炸弹,这还是普通的恶霸吗?联想到影片的故事发生在民国,我们能做出一个猜想:黄四郎同志原来就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估计当时还是革命的骨干,但在推翻清王朝后思想迅速腐化,以致沦为地方一霸·,干起了贩卖毒品的勾当·····这个与历史书上关于辛亥革命的情况一对照,倒是蛮符合的。

联系到影片的上下情节,姜文扮演的假县长去黄四郎府上时,黄四郎假惺惺的认错,还让姜文当自己的介错人。那么介错人是什么?原来小日本要剖腹自杀时,估计一下子剖不死,还可能由于剧痛死得东倒西歪,影响形象,所以一般找个第二方,在自己剖腹的一瞬间将自己的头砍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介错人,想想一个恶霸连这也懂!这足以说明黄四郎有留学过日本的背景,而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不偏不倚也是在日本的东京创立的,这就更表明黄四郎早年有投靠革命的行为,而且这人文化水平一定不低。然而奇怪的是,一介土匪张麻子不但理解了介错人的意思,还指出介错应该用短刀。问题就来了:张麻子又是谁?他怎么也明白这里面的意思?

接下来黄四郎的一番话更耐人寻味,大致意思是说自己曾经在十年前在酒桌上见过张麻子一面,“恰如今时今日”,第一次看时以为这只是黄四郎的一句玩笑话,通过恫吓那位假县长,希望能看出些破绽。后来发现没那么简单,因为后面张麻子对葛优说自己早年曾追随松坡先生门下,松坡先生就是蔡锷,当初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时,在小凤仙的帮助下,在云南发动了护国运动,成功地推翻了袁世凯,蔡锷也曾经旅居日本。而张麻子追随过松坡先生,那他到过日本的可能性也极大。到这里,貌似一切都顺理成章。当初张麻子跟随蔡锷来到日本时,与孙中山相会,而当时黄四郎也是革命党的成员,所以才会有酒桌上相会之说。而为何黄四郎认出了张麻子而后者似乎没有认出对方呢?或许是当时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的缘故吧,亦或是张麻子也认出了对方,但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当年同为革命战友的两人如今殊途同归,而且至少有一人认出了对方,那为什么黄四郎没有立即揭穿张麻子假县长的身份呢?这也是影片中比较理想化的一部分,或者说由于黄四郎权势实在太大(从后面的“草船借箭”可以看出),他更愿意像耍猴一样看看自己的昔日战友有什么花样对自己吧。

最终呢,张麻子凭借着人民的力量消灭了黄四郎。注意到影片中老百姓的打扮是清一色的光膀子黑裤,一致的就像个代号。这些人是可怜的,一直受到压迫却始终没敢反抗,即使张麻子等数人呼号了半天也没有人响应,最后来到黄四郎碉堡的也只有一群鹅······可一旦他们看到了黄四郎被斩首(虽然是替身),他们的破坏欲便如火山喷发般爆发出来,山呼海啸着冲向碉楼,注意到最后一个拿枪走进去的那个瘦小的人了吗?连这样的人都拿起枪去“革命”,一方面说明黄四郎罪恶滔天,另一面也具有莫大的讽刺性,张麻子一句话非常精辟“谁有利就帮谁”,我想这句话里面也隐隐包含了导演的不平和忧虑。《丑陋的中国人》里曾讲到中国人时常表露出的极端性,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从“打倒孔家店”到“__”里的红宝书,都说明了这个观点,而“中庸之道”和“一不做二不休”似乎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导演将民众符号化,标记化,就是对人民时常表现出的麻木和歇斯底里的破坏欲表示出忧虑,一个受到不良诱导的民族的破坏力是惊人的,历史已经多次重演过这种悲剧。虽说导演对人民的观点比较消极,但他希望民众表现出更多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想法却是值得嘉许的。

篇3:《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看了《让子弹飞》。看之前已经读了一些评论,看的时候觉得的确好看,但是看到中间的一个情节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愤怒和难过。

我开始的确觉得张麻子挺英雄的,直到看到县长夫人死了的那一幕,那一切突然对我失去了意义。张麻子已经预料到了黄四郎会来杀他,所以他躲到县长屋里,让县长夫人等死。果然,县长夫人在乱枪之下丧命。那个让人恶心的没有一句实话的县长就在自己的夫人对自己不忠的情况下,还是那么的心碎,但是侠肝义胆的张麻子是故意不救县长夫人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县长夫人是个寡妇?是个贱女人?是个不值得英雄同情的人?她该为正义牺牲因为她的命不值钱?

那么张麻子为什么还要和她同床?是因为正义的精神里不包含对女人的尊重?是因为这个女人投怀送抱所以不影响男人的正义形象?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一个猥亵的县长能够为自己爱(无论什么是爱?)的女人真心难过,而正义的张麻子会让昨日刚和自己同床的女人送命?女人就不在正义者的正义里吗?

这样的眉头紧锁的问题让我回忆影片中所有女人的形象,我只看到了两类女人:一类是鼓手,她们是为英雄、有钱人和当官的歌功颂德的;一类是妓女和陪男人上床的人。再没有看到别的女人。

我是女人,如果世界真的是这样,我也得活呀。如果只有这两个选择,在妓女和鼓手之间选哪个哪?

篇4:《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世界上本没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让子弹飞》里,除了众多“扯蛋”的台词外,这句算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了,那我这篇影评就从这句话开始吧。

此句出处想必众位再熟悉不过了,看透了中国社会的鲁迅先生在《呐喊》里用一句“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此片背景恰又与鲁迅写作年代相近,于是情不自禁地感觉这里可有一比。鲁迅的这句话讲到的正是中国人几千年来遵循的规律,顺着前人的脚印走,学手艺就要奉茶递帖拜师父,做生意就要请客送礼拉关系,这条泥路被老祖宗们走了无数回,踩得是又厚又黑,于是乎,人们走路越来越只是看路,越来越不看路人,于是乎,生活里越来越只有事儿,越来越没有人。闲下来时我总爱瞎琢磨,为什么中国能出那这么些个算命的人,想来原因也不过如此,中国历史太长了,中国人口太多了,拼个概率找个前科太容易了,一不留神就会被说中了。人们常说一句话,就是《赵孤》里程婴老说的那句:“这就是命。”哪儿啊,这其实就是路,就是因为发现你的步长步宽,你的鞋底儿花纹跟什么明朝的张某某,或者清朝的李某某不谋而合,于是乎就把这些扩展包一个一个全都套在你头上,牵强附会也在所不惜,玩儿的就是巧舌如簧外加随机应变。贺岁帝葛大爷饰演的师爷无疑就是这种盘踞了千余年的气候下的一个产物,此人深谙官场捞油之道,走起路来春风得意,即便是在鸿门宴上也能够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副谈笑风生的橡皮脸样子。如果没有张麻子跳出来,他这条路真不知道能走到多远才是个完啊。

这张麻子可不是什么普通人,闹过革命,上过战场,腹有诗书,心比天高。“挣钱回山里”这样的目标哄哄手下的弟兄还可以,对他自己却是万万交代不了的。他是一头强悍的狮子,要的就是寻找像样的对手,再像模像样地解决之。这或许也是当最后他横刀立马,山呼海啸一般击溃黄四郎后,手下弟兄一个个“礼貌”地离开他的原因。其实,这离去的结局早有伏笔——炸火车是为了抢银子,没抢到银子不合适,于是一路人马假扮县长上任鹅城去骗银子,此时大伙儿心中所想正如九筒大哥所言:“一群麻匪碰上了一个恶霸”,就这么简单,可是不慎中了对方激将法,折了自家兄弟,能答应吗?不答应!仇,一定要报,钱,一定要拿到。葬礼上劫持人质这一票干得干净利落,两大家族的钱如数送到,兄弟们心里的仇也随着胡万的玩儿完消了,就差大哥一声令下,抱着银子回山了。可是此时,“替身”圈套夹带着的一丝血腥被张牧之捕捉到了,他全身的细胞都沸腾起来,等了许久,终于有了对手,嘴里说着是报仇,心里想的是啃骨头,再硬,也得啃下来,在高,也得爬上去,否则,自己就不算是又高又硬,对他自己是玩玩交代不了的。这恐怕就是手下弟兄跟他的距离,也就是大家说的“不太轻松”吧。

所以说,这是一部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跳出了中国电影说事儿的圈圈,甚至跳出了中国人走老路的套套,拍的就是三个内容:个性,个性,还是需要的个性!

很多人都说什么电影是有生命的,如若所言不错,有生命的应该是有呼吸的吧,那这呼吸吐纳要是跟观众的气息也合了拍,才该算是能让观众买了帐吧。整部作品虽然霸气外露,却也时时泛着各种欢乐的光芒,而且这笑点和气口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显然是精心设计过的,这样关乎细节的诚意,作为观众的我,买账。忽然想起狂人周立波在接受柴静访问时提到过的“搞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颇有相通之处。不过对此我倒还有一层认识,姜文的电影太像戏了,台词短小精悍,衔接紧凑,动作也是程式化地起范儿,这种不以表现真实生活为目的的手法太过传奇,反倒使得这些加以点缀的笑点在逻辑上变得不可挑剔了,颇有一种“以毒攻毒,以过度克过度”的感觉。

的确,就如同片头那个被抛在高空被子弹连连击中而不得下落的闹钟,三位影帝飙戏时的力度感觉就像一下子甩在了高空,而且高潮迭起,排山倒海,看得酣畅淋漓,让人好不羡慕!

至于最后的那段在“市民广场”“拉选票”的戏,更是把那种象征意义的手法用到了极致。这哪儿是什么县城中心啊,明明就是个四四方方的象棋盘嘛!楚河那边严防死守,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一马一车骄横跋扈,在汉界左突右踩,白花花的卒子(银子)就这样被他们轻易的灭掉了。躲在“暗堡”里的炮(手里拿着枪的百姓)起得面红耳赤,却怎奈被这一马一车拦住了出路,奈何不得。他们在等,等一枚棋子,一枚能够第一个站出来架起炮,打跑马的棋子。这个任务,在这样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电影里,岂能旁落?马应声倒地,楚河那岸一片哗然,汉界此处士气大振。更加可观的是,此番不仅击落马,而且还困住了车(假黄四爷),让它无处可逃,无话可说,英雄棋手起刀落,斩断车辙,并且告诉大家,最大的威胁已然解除,虾兵蟹将尽可渡河进攻,直捣黄龙!此时,汉界一面依然呈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了楚河对岸,可怜这机关算尽,鸿门设宴的黄四爷就此功败垂成了。好啊好啊,看得人大呼过瘾,心潮澎湃。

小瞧不得,这可是革命,一场由一位浪漫的英雄登高一呼掀起的革命,小县城的财富历史性地进行了颠覆性的调整,穷人得了钱,抱了瓷器,扛了古董,出了恶气。可然后呢?英雄走了,青天就阴了,新县官上任,就又开始收税了,可一查账,这税都已经收到公元了,那又怎样,接着收呗,照旧在大户身边跪着挣钱,不寒颤!

篇5:《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昨晚组团去看了子弹飞。132分钟,勿用说看的是笑料爆出、心弦紧绷、情绪激奋呢。影如其人,影如其名。梭梭梭的子弹飞过,整个儿透着一股儿爷们和淋漓酣畅。剧情紧凑,急转直下,做云霄飞车一样赶趟儿和通透。看完了,爽完了,似乎觉得很多呼之欲出的地方,却一时又牵不出来。咳,姜大爷啊,还得套用您那句话儿,让子弹飞一会儿。

先说说这片里的人物布局吧:一个麻匪、一个恶霸、一个“师爷”。这麻匪不是一般的麻匪,是从过正的麻匪,一股子“当年我就是玩不过他们,才上山当的麻匪,现在玩不过也得和他玩,还得玩赢”的清高和傲骨;这恶霸也不是一般的恶霸,看别的影评有考证据说极有可能是前革命得利者,起码是个会拽文、会洋文、会布局、手段狠的一家伙,单单是纯粹的地方恶霸的话,不见得有这么厉害和手腕,有人还说这个是隐喻,“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这“师爷”也不是一般的师爷,这是屁股兜里揣着五张委任状,灵机一动县长变师爷,意欲借刀杀人康城变鹅城,会装糊涂dollar变到了,靠着两个女人(一个煤老板女儿,一个为他买官的窑姐)发迹的厉害师爷。

这三个为的什么呢?师爷为钱,这个最干脆和直接,不过人性里也有善的一面,只爱钱无伤大雅,是里面人物最真实、丰满的一个;恶霸既敛财,又恶毒,或许还有一手遮天、手段无人能出其右的狂妄和虚荣;张麻子呢?最初为钱,后来六子、夫人死后,就为了“没有你,很重要”,钱在他眼里不算什么,呃,这个有点高、大、全了,单薄了,或者说转变快了点,弧度大了点。

或许是姜文个人英雄主义理想的体现。可是英雄了以后又怎样呢?师爷屁股被炸飞之后,黄四郎也在自己碉楼上体面地自爆了,兄弟们围着个女人都要去上海,问跟着大哥不好吗,说好是好,就是“有点不轻松”,“有点”,“不轻松”,姜文没说啥,只是说“姑娘你这样拿枪好看”,奉上两把枪只。

片头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又响起,只是寥落了许多,姜文策马徐走,烟熏雾霭,几多彷徨与迷惘,片头的火车白马引驾,呼啸而来,车上亦是欢声笑语,恍惚间时空旋转。或许这是没了对手的失落,还是失去兄弟的无措,还是对这番局面的到来的意义的怀疑,曾经心心念念的“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现在有那么重要吗?或者没了这一个,那其他的呢,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只是,最后,还是骑着白马在火车卷起的烟雾里跟了去。那意境待最后英雄怎整了个灰头土脸,难道如红楼梦里的疯癫和尚,隐去,隐去,不如归也,不如归~~~~~

再说说,片中的一干鹅城群众,县长来了,白的城里女人狠命敲鼓欢迎,六子剖腹那场,一干看官只当看戏,全然不顾打的什么赌,孰对孰错,孰生孰亡,全然于我无干,待看完剖腹好戏,作鸟兽散。让我想起鲁迅叔叔笔下的国民。给他钱,他拿钱,给他枪,他拿枪,喊口号,出来打恶霸,不干。该搓麻将搓麻将,该打赌的打赌,“我打赌起码死一个”,只是死谁与我无关。谁赢跟着谁干,只要最后有的蛋糕分,但是自己绝不会冲锋陷阵。先锋队打过了,大家便要争先恐后分一杯羹,无论老弱病残,跑得快的跑的慢的。至于谁领着我们打的,不care,县长正在坐的chair,也得立马搬走,没商量。那至于跟着黄四郎的武大夫,也立马变了脸,转了向,鞍前马后,极尽讨好之能。这是正常的,百姓都是跟着好处走的,怪不得他们。又或者换种说法,信心比黄金重要,你起码首先得给民众能赢的信心,这也是民众求生存的智慧与哲学。

最后说说姜文比较个人的东西吧,他对女人的态度。片中一共五个女人,夫人、花姐、被袭良家妇女、黛玉晴雯子、师爷“原配夫人”。四个字概括的话,那是:欲予欲求啊,极尽尊重与爱惜。夫人吧,说了,同睡,不入身,但夫人要有什么要求呢,也不用客气,已经是个寡妇了,不能再让人家守活寡吗,但喝醉了可绝不欺负人家;花姐,开始就有点对眼了,兄弟们喜欢自己也就压下了,曾经拿枪指着自己也没事,最后还奉上两把枪;被袭良家妇女,素不相识,兄弟们也都叫过来,一一盘问,给人家个说法;黛玉晴雯子,黄四郎欲杀之,立马拦住,少年不待时,如花似玉的,别杀了,多可惜;原配夫人,讨债来的,得,宝石奉上。

可谓,要入身,给入身;要男人,给男人(一给还不止一个);要保护,给保护;要性命,给性命;要宝石,给宝石。姜大爷啊,英雄救美的事儿算让您做尽了,英雄的瘾您也过够了吧。而且这女人不止爱着、护着,还得由着,里面的女人几乎都是豪放之流(那个良家妇女敲着大鼓伸冤也勉强算吧,虽然是黄撺掇的有可能),不是窑姐,就是妓女,原配夫人关于儿子是不是师爷的也是靠算日子来判断的。最后几个男人围着个女人要去上海,我脑袋里忽然就跳出个“母系社会”这么个词。咳,我这联想,不靠谱了吗?呃~~~~

这子弹搜搜搜的飞的贼快,还没回过神来呢,就打完了。通透、过瘾,心里暗暗一遍一遍地脚着,姜文怎么能TND这么爷们啊这么爷们。

张麻子带着墨色小眼镜向着汤师爷,淡定地说,演砸了吗,我怎么觉得才刚开始呢?

黄四郎拿着鹅毛扇狠狠地拍着手下的脑袋说,这是“比喻”!“比喻”!“比喻”!

让子弹飞一会儿

老祖宗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让子弹飞了一会儿!

让子弹飞一会儿,他才能到达目的地!

“让子弹飞”告诉我们坚持才能成功!

我终于确定,我没有被“忽悠”!子弹飞得挺好看!

你也可以去“飞飞”看!

篇6:《让子弹飞》观后感领悟

前几天在解放看的赵氏孤儿和大笑江湖,说实话,对这两部片子还是有点失望的,看大笑江湖的时候,整场心情是比较放松的,而且整个解放的1号厅也都处于欢乐愉快的状态,赵氏孤儿首先整个人很快的融入了剧情中,但是后面慢慢的随着剧情的淡化而平淡了起来。

看《让子弹飞》是酣畅淋漓的体验,整个左岸的八号厅都在沸腾,并没有因为是凌晨的首映而带有任何的疲倦感,每当有给力的台词出口时,大厅里就会有人大声的欢笑着,鼓掌着,影片中大声的爆粗,似乎也都无所谓,因为大家都差不多,似乎真的跟子弹一起飞了起来,看过很多电影,但是似乎很难有这样使人达到高潮的对白,因为好多电影的本身并不给力,但是这不电影,确实花了不少功夫让大家这么……

篇7:《让子弹飞》观后感领悟

知道这部影片是很早的事情了,最最让我奇怪的就是片名。让子弹飞?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周六上午,我们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室,激情洋溢地向我介绍这部片子,于是我被“忽悠”了,决定去看看子弹到底怎么飞。

枪战场景在电影中很普遍,一般是这样:神枪手潇洒地举枪,击发,于是目标应声而落。神!帅!爽!

不过,“让子弹飞”的场景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枪声响过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于是,质疑声起:“没打中?”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来如此,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仔细想起来,“让子弹飞一会儿”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啊——无论距离远近,子弹必须要飞一会儿才行—___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牛顿定律毕竟不是“忽悠”。

但是,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这“一会儿”呢?

因为这“一会儿”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因为人的天性是着急!我们往往“等不及!”

比如网瘾:

往往是现实中成绩不好的孩子容易有网瘾,为什么?

以英语学习为例。现实中,他背了一篇好文章,他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一提升,必须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而且刚好考试的内容与他背过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时候,这种提升才能体现出来!然而,网络游戏中不同,只要进入游戏,就会有无数的怪物随机地找到他(考试随时随地),而且,每打一个怪物,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显示经验值增加了若干,金钱增加了若干,距离下一次的升级还需要若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他会觉得网游中的努力是有效地,而现实中的努力是无效的!于是,一个迷恋网游的正反馈与讨厌现实中努力的负反馈同时形成了。

现实中,感觉不到努力的效果,于是更加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逃避!宅男宅女诞生了!虚拟世界中,随时的努力就会获得第一时间的反馈,于是更加努力(或者说沉迷),于是更加成功,于是有了满足感,于是无休止地沉迷于网络!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于是,网瘾成了一种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我们忘记了这“一会儿”!忘记了即使是子弹,他也需要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标!

我们太着急了!

篇8:《让子弹飞》观后感领悟

看完《让子弹飞》一周了,期间经历了哥们们数次关于电影情节的激情讨论,前天我还津津有味地又完整看了一遍,终于。终于从这部电影带来的超强震撼中回过劲来,现在把自己的一些观影感受写下来,希望能和看过电影的分享一下。

一部成功的商业片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贺岁档上映的电影中至今为止最为成功的一部,也可能是沾了打响第一枪的光,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官享受是无与伦比的。期盼了好久好久的观众从电影开始的第一分钟开始就被牢牢地钉在了座位上,大家的注意力完全被电影引人入胜的情节,紧凑风趣的台词以及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吸引,根本都没有放松的机会。姜文,周润发,葛优,这三个电影界的超级大佬同台飙戏,带给我们的除了享受还是享受,当然,作为一部男人片,电影中也不乏各种暴力刺激性的情节和镜头,不过不同于一般导演的为了暴力而暴力,为了激情而激情,姜文把这部分镜头很完美地融合到了整个电影的叙事中,丝毫不给观众以庸俗乏味的感觉。这部电影很大的亮点就是台词很经典,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充斥着经典的台词对白。其中有电影一开始县长师爷(冯小刚客串)吹捧马县长(葛优饰)所说的“马县长此番风度,正好比大风起兮---云飞扬”;有马县长说的“写首诗,其中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儿,要有驴”;有麻匪张牧之(姜文饰)对汤师爷说的“我要站着,还把钱挣了”;有张牧之对鹅城百姓说的“我来鹅城来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有需要的公平”,当然还少不了现在网上疯狂恶搞的“大哥,你是了解我的”,等等等等,不胜枚举。电影台词的经典化,是姜文电影的一大特点,这样既显示了姜文无与伦比的导演天才,也无形中加深了电影的深度,因为电影中很多很多的台词并不是单纯恶搞,而是充斥着黑色幽默,包含着对现实的讽刺。总之这部电影彻底满足了观众对一部商业电影的期待,大牌影星,宏大场面,高潮连连的感官效果,商业的很专业,很成功。

一部隐晦的政治片

姜文的电影还有一大特点是谈政治,谈历史,或明或暗。这部让子弹飞也不例外。虽然看似电影只是讲了一个民国年间劫富济贫的故事,但通过深入分析这其实是在讲革命讲斗争。故事主人公张牧之虽然落草为寇,但并不是单纯乱世趁火打劫的强盗,而是早年蔡锷将军的枪只队长,回国后对现实不满无奈落草为寇。但即使是强盗,张牧之以及他的众兄弟也不是滥杀无辜的麻匪,而是专门劫富济贫的江湖豪侠,这一切都说明张牧之其实是一个政治斗争失意的革命派;电影中最大的大反派黄四郎(周润发饰)表面看只是称霸一方的土豪劣绅,贩烟土,卖劳工,干尽了伤天害理的事,但是根据姜文在电影中隐藏的线索也不难看出,黄四郎还有更深的背景,他早年曾留洋日本,所以才了解日本文化中关于剖腹自杀的规矩,他跟当权派刘都统关系密切,并且早年曾经见过张牧之,这说明他曾经也是革命阵营当中的一份子,只是后来走上了叛变革命的道路。张牧之在鹅城展开的所有与黄四郎的对抗,甚至最后推翻黄四郎统治的斗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劫富济贫,而是有预谋的,并且有着两人早期的革命渊源,这一点从黄四郎倒台后两人最后的对话中也能看出一二,张牧之和黄四郎像朋友一样的闲聊,俨然就是革命战友在畅谈人生。电影后半段“革命”胜利后那些老百姓疯狂瓜分黄四郎家产,以及对黄四郎的打击报复(其中尤以武状元的反扑为甚)这些都和革命之前的麻木软弱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都包含着姜文对人民对革命的观点。当然有很多影评集中注意力在一些象征性的细节上,比如鹅城名字的含义,马拉列车的隐喻,以及电影最后关于上海还是浦东的争论所指究竟是什么,我看后觉得有点太晦涩了,别说观众当时看不懂,就是回过头反思的时候大概也不会联想到这些。

一部恢宏的英雄片

姜文是有英雄主义情节的,这部电影也不例外。片中正面主人公张牧之是一个早年参加革命,政治斗争失意后落草为寇的落寞英雄。他带的麻匪队伍专门劫富济贫,号令森严,秋毫无犯。他本人也是自我要求极严,威严,公允,不爱财不爱色,平时喜欢穿军装,骑白马。电影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出现了送别的背景音以及雄鹰的象征意象,这些也都和张牧之落寞英雄的形象暗合,无形中渲染了张牧之针对黄四郎这场斗争的悲情壮烈。片中黄四郎完全是作为张牧之的反面来设计的,他贪财好色,搜刮百姓,强霸一方,是整个旧时代恶势力的浓缩,也正是由于黄四郎所代表的势力当道,张牧之不得不退隐,电影中他曾经说过“以前我之所以推出就是因为和你们这一伙人玩不起,现在我就要玩得起”,最后果然是经历了种种牺牲,才换回了宝贵的胜利,电影最后张牧之和黄四郎的对白颇为耐人寻味,张牧之问黄四郎是他重要还是钱重要,黄四郎不明就里,张牧之深沉地说出了最后一句经典的台词“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张牧之说白了是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孤独骑士,他头脑中有一个未来理想世界的蓝图。为了这个蓝图他同整个世界一次一次的战斗,最后终于胜利了,然而身边所有的人和物都离他而去投奔新生活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停在原地继续做自己的英雄梦,孤独而落寞。当然电影的主导还是积极地,正义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留给观众一个近乎圆满的结局。

最后想说一点,让子弹飞这部电影经历官方层层审查还能取得这样的票房成绩和观众口碑着实不容易,它也鼓舞了很多对国产电影信心不足的观众。中国电影,尤其是大陆电影毕竟还是有未来的。

篇9:有关让子弹飞观后感

知道这部影片是很早的事情了,最最让我希奇的就是片名,让子弹飞观后感2。让子弹飞?什么意思?莫名其妙!周六上午,我们课题组的一位博士兴冲冲地来到我们办公试冬激情洋溢地向我先容这部片子,于是我被“忽悠”了,决定去看看子弹到底怎么飞。

《让子弹飞》高清版在线观看:《让子弹飞》DVD版在线观看:《让子弹飞》迅雷快速下载:枪战场景在电影中很普遍,一般是这样:神枪手潇洒地举枪,击发,于是目标应声而落。神!帅!爽!

不过,“让子弹飞”的场景有一个“细微”的差别:枪声响过之后,什么也没发生!

于是,质疑声起:“没打中?”

“别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原来如此,这就是片名的来源。

仔细想起来,“让子弹飞一会儿”实际上是很正常的啊--无论距离远近,子弹必须要飞一会儿才行--理论上是这样,当然,实际上也是这样--牛顿定律毕竟不是“忽悠”。

但是,电影中为什么没有这“一会儿”呢?

因为这“一会儿”时间很短?可以忽略?

NO!

因为人的天性是着急!我们往往“等不及!”

比如网瘾:

往往是现实中成绩不好的孩子轻易有网瘾,为什么?

以英语学习为例。现实中,他背了一篇好文章,他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升;不过,这一提升,必须是等到考试的时候,而且刚好考试的内容与他背过的文章紧密相关的时候,这种提升才能体现出来!然(自本网,请保留此标记。)而,网络游戏中不同,只要进进游戏,就会有无数的怪物随机地找到他(考试随时随地),而且,每打一个怪物,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显示经验值增加了若干,金钱增加了若干,距离下一次的升级还需要若干,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他会觉得网游中的努力是有效地,而现实中的努力是无效的!于是,一个迷恋网游的正反馈与讨厌现实中努力的负反馈同时形成了,观后感《让子弹飞观后感2》。

现实中,感觉不到努力的效果,于是更加不努力!于是,越来越差,越来越郁闷,越来越逃避!宅男宅女诞生了!

虚拟世界中,随时的努力就会获得第一时间的反馈,于是更加努力(或者说沉迷),于是更加成功,于是有了满足感,于是无停止地沉迷于网络!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于网络,于是,网瘾成了一种病,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我们忘记了这“一会儿”!忘记了即使是子弹,他也需要飞一会儿,才能到达目标!

篇10:让子弹飞观后感

原本不喜欢国产片的我,在看过“让子弹飞”后有了新想法,国产片并不是一无是处,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些有大牌明星的作品,让子弹飞让很多人喜欢,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我是先看过部分网友的评论后决定看这电影的,电影上映初期,有部分人分享了观后感,对这部影片是难得的一致的好评,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少见,带着对影片的信心去看,坚信它是好的,结果证明我的傻傻的坚信是十分正确的,无论从情节到演员的演出,都是很棒的,值得观看。

下面谈一下对各演员的个人评价:

1.姜文。极其出色,将张麻子这种很普通的人演得十分伟大,又特别的真实。我认为这是姜文自从艺以来最棒的表演,要好过N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

2.葛优。依然的十分搞笑和十分的精彩,尤其是在“鸿门宴”那部分,我一定会再看一遍,特别关注那场。

3.周润发。以前没看过发哥演奸角,这次真是大饱眼福,酷!一个人演两角,对他来说a piece of cake!

4.刘嘉玲。不知道为什么选她演。没什么精彩的演出,感觉她那个角色换了谁都可以。镜头也少,可怜的是没多久就挂掉了。

5.其他人,如姜武、陈坤、胡军等。都是配角,自然戏没主角多,我喜欢姜武的表演,虎虎的,很二。

总之,让子弹飞属于五星级影片,如果你还没看的话,可一定不要错过啊。

篇11:让子弹飞观后感

用子弹射出一个惊叹号!

我小时候是有英雄情结的,救人水火、仗义疏财、快意恩仇,最后一定要留下被阳光照耀长长的背影。《让子弹飞》是我完整的英雄情结的体现,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梦此刻便一一被它呈现。

我不再说它有多少爆点,电影院里,响着从莞尔一笑到咧嘴大笑到捧腹狂笑无法停歇的笑声,这笑声有多大,就包藏着姜文多大的野心,成为“口碑好,票房高”的野心。他要的太多,他把他的才华全力体现,他把他的野心赤裸裸的剖给你看:“老子想要拍商业片就能拍,老子想要票房高就能票房高,老子就是那个张麻子,老子就是仗着有杆枪什么都不怕!”

姜文,你把这么多想法满满地盛在这样一部快节奏的电影,无尿点无看时间点无聊天点无交头接耳评论点,我们来不及消化上一个,你接着塞下一个,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看得实在太忙。尽管如此,出了电影院,会长长的吐一口气,叹一声:“这是部好片子!”深深佩服于那质感的画面,那精绝的台词,那细腻的表演,以至于观影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英雄梦

我也曾做过英雄,检举偷盗团伙,结局却是灰溜溜的狂奔。我也梦想过,便这样抛弃一切,浪迹天涯,像诗人般游走,像张麻子一样爽朗狂笑,手拿双枪,兄弟围绕,面对钱权色岿然不动,挥一挥衣袖,只带走陪我独自上路的白马。从偏僻的山林到繁华的上海,行遍这世间的路,行遍这人间的快乐与悲伤,张麻子寄托了太多的关于英雄的梦想。

我想姜文是想做英雄的,做那个挽回我们越来越流于表面的中国电影的英雄,告诉我们观众,什么才是好电影。充满象征意义的标旗倒了又倒、小调唱了又唱、子弹飞了又飞......。姜文曾说过,我不愿意重复过去,每部电影都是全新的。但是,每部电影背后深刻的意义却没变,文艺范儿也没有变。

我想,姜文骨子里看不起商业片,觉得自己就是个艺术导演,非要在大笑后留下悬疑给观众猜,留下余味给观众品。比如,马邦德到底还有哪两件事骗了张麻子。

看完后,朋友说,我觉得这片挺文艺的!

对!这根本就是一部装得很商业的文艺片。

惊喜

黄四郎:三天后,我会给你惊喜!

张麻子:我不懂,翻译给我听。

马邦德:他说要给你惊喜哦!他说要给你惊喜!他说要给你惊喜!

这部片子,确实是在不停的给我惊喜,惊喜到我甚至觉得被玩弄了。每当我放下心来,心想着:“就这样吧!应该就这样吧!总该照着俗定的轨迹发展吧!”这时候,总会有个点来挑战你,或者是黄四郎的英语,或者是张麻子和马邦德的基情演绎,或者是马邦德的狗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姜文做不到。这些惊喜的背后,我仿佛看到姜文晃着手中的枪,邪邪的笑,说着:“哈哈~没想到吧!哥还有这招!”我便遂了你的心愿,配合得大笑,甚至笑得快流出眼泪,并狠狠的骂一句:“真牛B!姜文真牛B!姜文实在牛B!”这样的反应,我想姜文肯定满意六分,跟那个耸立的小六墓碑一样坚挺。

然而,在这样高强度高智商强密度的刺激,不断高潮后,有点倦。

走出电影院,前面两个女生如下对话:

―你看过《太阳照常升起》么?

―没看过,好看么?

―我没看懂。姜文说,下次他要拍大家都看得懂的电影,这次还真看懂了。

也许,我们已经完全看懂;

或许,我们什么都没懂。

周日我跟朋友约好看电影,第二遍,我希望我能明白。

[让子弹飞观后感]

篇12: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观后感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想到的是一部叫《无耻混蛋》的外国影片。《让子弹飞》与这部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让子弹飞》更具有中国特色,对中国人的人性描述和刻画更多些。

片中的汤师爷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个模型,胆怯,欺软怕硬,贪财,妥协,逃避,顺从,但是他善良,分得清善恶。这是在我身边常常能够见到的小人物。

有时候,能够在报纸上,或是在电视的新闻里看到,当有人遇见危险,路人常常冷漠相对,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这就反映了人们矮小的心理。他们不愿帮忙,并非出自于他们落井下石的恶意,而是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汤师爷就是这种没有安全感,没有能量的一个代表,当然,也谈不上担当。因此,在师爷最后死的时候,他对张麻子说,“你斗但是黄四爷”。但师爷却个性的善良,在生命的'最后,要求张麻子“不好回鹅城”。

那里面的鹅城,我不知道,意图是否是在说明,那个城里的百姓都是任人宰割的。

其中反映中国人从众心理的,就是在张麻子攻黄四爷的碉堡的时候,张麻子当众砍掉了黄四爷替身的头,大家才一哄去了黄家。真的黄四爷没有死,而大家仍然是成功的攻下了黄家的碉堡。这说明,在对待恶霸的时候,不是大家没有潜质将他打翻,却是正因大家胆怯。

我个人最喜爱的片段是,关于张麻子身世的那一段。张麻子叫张牧子,是跟随将军打仗出身的战士。正因军阀割据,自己不愿委身于人,因此落草为寇。人们以为是土匪就不能是张牧子,理所应当的是张麻子,张麻子脸上不就应是干净的,他就就应是满脸的麻子。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总要顺从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呢?

篇13:让子弹飞观后感

观看《让子弹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电影主要讲述了山中的麻匪劫持了一辆坐着买官的人的火车。麻匪的头——张麻子扮成买官的人和软弱能的老汤去鹅城骗财,到了鹅城,张麻子看见了贪官黄四郎虐待人民,不禁生出一股同情之情,便用计谋战胜了黄四郎,让鹅城的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电影中的张麻子的形象无疑是从西部牛仔形象演变而来的——维持正义,敢打抱不平,喜欢用枪声向人们示威,但这些却被融入了官场,爆露出了官场上的种种不良的现象。在现实的社会中的确有这样的事情,比如说陈水扁,他在台湾贪污了好几个亿,在监狱中用种种方法出狱,继续在外面贪污,像在台湾上的一颗污点——就是《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只可是张麻子变成了无形的法律——最终结果也是依法处置。这部电影能够说是一张过滤纸,用镜头述说了中国官场上的一个字,那就是——贪。它几乎成了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腐败,用不合法的手段随意拿钱——这是中国的经济一向滑落,假若全世界没有了贪官,那么就没有了腐败!没有了落后!更没有了贫穷!

其他国家早已开始号召,但唯有中国,为贪官而烦恼,因贪官而贫苦,贪官似乎成了中国异常的标志,我们应当行动起来!铲除那些让中国落后的贪官!不让《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出此刻我们伟大的祖国上!

篇14: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土匪张牧之的一句对白,虽在整套影片中只说了两次,却引起观影者得思考。

这“一会儿”的时间正是要我们看出,土匪张牧之不是一般的土匪,财主黄四郎不是一般的财主。

张牧之在影片开场便大显身手,英勇非凡,显露土匪的凶残和霸气。当张牧之进了鹅城当了县长时,却千方百计掠财主的钱,分发给穷人,让人刮目相看,并欣赏其英雄气概。

而黄四郎却处处笑里藏刀,心狠手辣,在他与张牧之的对话中,处处藏着阴谋,他给我留下的就是欺负穷苦百姓的奸诈小人。

而土匪并不是一般得土匪,是因为在张牧之介绍自我身世时,说他曾跟随蔡锷,也就是说张牧之是曾辛亥革命的战士。而黄四郎也曾暗示说自我参与过辛亥革命。

两位辛亥革命得老战士,黄四郎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虽张牧之以往当土匪,但最终他归于正途,掠走黄四郎得横财,发回给百姓,真正为百姓付出。

“让子弹飞一会儿”就是让我们看懂影片真正得内涵。开场时让子弹飞一会,是让我们看清楚张牧之并不真正是一个凶残贪财的土匪,他也曾说“钱对我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除掉社会上得腐败,除掉社会上贪权贪利的,像黄四郎这样的小人。

确实中国社会上那么多贪污案件,就是因为又许多这些贪钱的人,滥用自我的权利,让我们得国家到处存在这欺骗,不真实!之前在网上热疯了的一句话正是讽刺那些以权谋私的人,阻碍着我们中国社会发展得人。

所以说我国还需加大力度打击这些以权谋私的事件,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多站出几个张牧之是所有人民得愿望,影片也正正寄托着我国的这种愿望,多点公平!

“让子弹飞一会儿”好让我们看清楚,让我们抵制滥用权力的行为,营造一个公平的社会!

篇15:让子弹飞观后感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的确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影片。商业片应有的元素:震撼的大场面、精良的制作、传奇的故事以及明星大腕儿,一应俱全,并且质量上成,真正是让观众过足了瘾啊。

看完后,一向意犹未尽忍俊不禁。某人以往电话里给我学了一句台词;是重庆话!我就决定看看,确实实至名归!嗯,用一个时髦的词来形容,给力,很给力!

而酣畅的欢乐之后,却还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慨,让人久久回味。

当张麻子成功地发动群众,搞垮了恶霸黄四郎,英雄的戏码正上演到高潮,掌声和鲜花都还来不及送上,并肩作战的兄弟却要散伙了,带着自我心爱的姑娘,奔向繁华热闹的大上海。这一幕,峰回路转,却又似水到渠成--原先并不是人人都想要当英雄的,这世间有远比当英雄趣味得多的事物和生活。也不是人人都拿英雄当回事的,普通人或许更在意的是英雄屁股下头坐着的那把椅子,盘算着把它划拉成自我的财产。甚至,这个英雄本人,似乎也不在乎自我是否成为英雄,他更乐意享受的,或许是那一刻“让子弹飞一会儿”的率性不羁吧。

然而,子弹终究是要击中目标的,没可能飞个没完没了。再率性不羁的岁月,也是有数的,总会在某一个出其不意地的时刻戛然而止。

列车载着小弟们的欢歌笑语,奔向了他们新的梦想。孤独的大哥纵马随行。不明白他是快马扬鞭奋力追赶,还是驻足目送。惟有《送别》的歌声,余韵悠长。

一丝黯然,一丝怅然,一丝淡然,一丝了然…心中感慨,丝丝缕缕,无可名状。或许仅有那温煦的阳光读到了,仅有那漫漫的长路记取了,仅有那苍茫的岁月懂得了。忽然想起陈奕迅《感情转移》里的一句歌词:“荡气回肠是为了最美的平凡”。拿来为这个片尾做一个注解,竟也别是一番境界吧。

上网看过了许多关于《让子弹飞》的影评,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这种评说纷纭,正是《让子弹飞》在艺术性上的成功所在。好的艺术作品,始终是要说点什么的。或许我是太过感性的人,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被深深的触动。

看我是特种兵电视剧个人观后感作文

看电影《太行山上》的观后感600字

感动中国的学生观后感

观《我们走在大路上》心得体会优秀

《我是特种兵》台词

黄继光读后感优秀

邓稼先作文

让子弹飞观后感

让子弹飞观后感心得

观看让子弹飞观后感600字

《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
《《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让子弹飞》观后感个人领悟(通用15篇)】相关文章:

有关《让子弹飞》电影的个人观后感700字2023-11-19

让子弹飞观后感优秀2022-06-06

《让子弹飞》读后感2023-02-21

让子弹飞语录2022-09-12

电影让子弹飞的观后感700字2024-01-24

让子弹飞经典语录2023-09-03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2022-05-08

电影《复仇的子弹》观后感2022-06-14

我是特种兵观后感想2023-09-09

爱国主义读后感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