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子弹影评

时间:2023-07-14 07:55:2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消失的子弹影评(精选8篇)由网友“chunxiao”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消失的子弹影评,希望您能喜欢!

消失的子弹影评

篇1:《消失的子弹》观后感

《消失的子弹》观后感

权力让人产生贪婪之欲,为了争取更大职权,让人挖空心思费劲脑汁,《消失的子弹》是神枪手郭追一手策划的“幽灵子弹”惊天奇案,直到影片的最后一刻才恍然大悟,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郭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惨痛代价。

我个人感觉影片《消失的子弹》的一开始有点拖泥带水,面对前期神探松东路一系列的行为,感觉和后期的惊天奇案没有任何关系,只能突出松东路的“神探”之称,对神探松东路在火车上讲的“杀父”故事比较有兴趣,有悬疑的感觉!

兵工厂发生离奇命案,工人被“幽灵子弹”所杀――犯罪现场找不到弹头。弄的人心惶惶,神枪手郭追和神探刘青云联手一步步追查凶手,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以为金局长是幕后黑手,一次次的血腥场面让影片推上了高潮,让矛头也直指金局长。

本以为在金局长被杀之后,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幕后的操控者还没有揪出来,在神探松东路追查下去,才发现一切都是神枪手郭追为了当上市长策划的`一场奇案,权力让郭追丧失了理智,牺牲了众多无辜人的生命!

最让我痛心的是小五的牺牲,在一场枪杀过后,三个人平安的度过,没想到突然的背后袭击,让小五措手不及,小五感觉浑身冰凉,他倒下了...,但仍然没有忘记松东路给他出的问题,他用最后力气给了答案!感觉小五的牺牲有点可惜,案件马上就可以水落石出了,与美好的明天失之交臂。

在面对松东路与郭追面对面的质问时,为松东路担心,害怕郭追为了市长职位会杀了他,没想到郭追失败了,估计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如果知道结局是这样,他肯定也会放弃一开始策划的奇案!

如果郭追放弃名利的追逐,选择与小云雀一起相守到老,估计他们会很幸福,整个《消失的子弹》故事环节值得学习,估计我的大脑编不出这样的情节,惊悚的枪杀,环环相扣杀人场景,无疑都给整部影片增加亮点!

篇2:消失的子弹经典台词

1、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心里面就踏实了。

2、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变坏的.好人。

3、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保护你。

4、上面全面支持兵工厂,把它变成一个大的产业,这正是我们赚钱的好时候。

5、你没有秘密吗?隐藏秘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

6、幽灵子弹出现,我们所有人都要死。

7、诅咒就是在那里发生的。

8、如果没法改变这世界,那也一定要忠于自己。

9、人生很长,需要分享。

10、我相信人性本善,你只是一个变坏了的好人。

11、单身其实有另一种解释叫做:暂时孤独。所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爱你疼你懂你,只不过那个人还没出现,你还没遇见。

篇3: 消失的子弹经典台词

消失的子弹经典台词

1、能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心里面就踏实了。

2、没有完美的犯罪,只有变坏的好人。

3、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保护你。

4、上面全面支持兵工厂,把它变成一个大的产业,这正是我们赚钱的好时候。

5、你没有秘密吗?隐藏秘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

6、幽灵子弹出现,我们所有人都要死。

7、诅咒就是在那里发生的。

8、如果没法改变这世界,那也一定要忠于自己。

9、人生很长,需要分享。

10、我相信人性本善,你只是一个变坏了的好人。

11、单身其实有另一种解释叫做:暂时孤独。所以你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人爱你疼你懂你,只不过那个人还没出现,你还没遇见。

篇4:消失的子弹观后感

保罗·萨特有言,在黑暗的时代不反抗就意味着同谋。用来关照这部影片,算是一语中的了。

翻看影片的卡司表,刘青云、谢霆锋、廖启智、吴刚、江一燕、杨幂等,无不是实力、名气兼具的演员,还有监制尔冬升、导演罗志良督阵,这一阵容可谓星光熠熠。

片名“消失的子弹”已经供出了本片的最大悬疑:杀手如何让子弹在穿入人体内却无故消失?两位警探在枪和子弹上做了各种的研究,何以始终没有结果?随着调查的深入,他们抽丝剥茧地发现了恐怖的杀人密室,离“幽灵子弹”杀人的真相也越来越近。

影片背景设置在民国时期,故事起于一家兵工厂发生的离奇命案。应该说,这些都是不错的商业片题材,加上明星效应,电影很容易出彩。但是看过电影后,我感觉不到高潮部分迭起的快感,印象里只有平淡无奇的反转结局。

影帝飙戏:不疯魔不成活

本片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刘青云,看过了他在《神探》、《暗战》中的表演,知晓对这一类型的角色,他早已轻车熟路。此次在片中的看点之一,即是与江一燕的对手戏,剧情戏仿《沉默的羔羊》,因此刘青云今次的演绎更内敛。

谢霆锋贵为新晋影帝,但与刘青云同台飙戏始终感觉棋差一着。反倒是配角廖启智、吴刚的风头略盛。

片中有一场冲突戏,深藏不露的吴刚被廖启智狠狠扇了一个耳光,据吴刚描述,这一下真的劈头盖脸地朝脸上扇下去,“现场都能听到响声,不过后来有场戏是我拿警棍敲他头,算是报仇了。”一句戏言,却也探出这两位影帝同样入戏颇深。

作为一部商业片,爱情戏当然也不可少。霆锋、杨幂恋得惊心,刘青云、江一燕则爱得虐心。然而这两段感情,最后都无疾而终,令人唏嘘。

说到影片最大的亮点,当属江一燕此次的角色设置。她与刘青云亦敌亦友的感情,像极了《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博士和克拉丽斯的感觉。两人的每一次对话都透露着身不由己、又绝望的爱。

抽到提前点映观影资格O(∩_∩)O

咱不是媒体人,看到携老挈幼赶来观影的媒体人家属,无比艳羡,所以好容易抽到这提前观影的资格,不上来得瑟两句,是不行的`。

自打发源于腐国的“福尔摩斯基情拍档”大热之后,各种男男搭配不断出现。谢霆锋和刘青云的配对,再加上井柏然的掺和,多少还是招人眼球的吧。廖启智童鞋“称帝”之后,逐渐也是霸气侧漏了。

如果你热爱阅读侦探小说、悬疑漫画、CSI大长篇,相信任何以侦探为主题的电影都会让你失望。几乎所有的侦查细节和破案要旨都是如此的眼熟。因此建议不要跟情节死磕,关注演员和影片的叙述技巧吧。而片尾处一一破解疑问的方式很值得表扬,导演兼编剧在剧情的完满上是下了功夫的。

角色吐槽如下:

郭追(谢霆锋) 第一快枪+跳楼追凶+细节观察+助手女友+剧中小领结范儿 您就是变形的柯南啊~

松东路(刘青云) 亲身试验+小本子+喜剧元素 在您身上我看到了狄仁杰、看到了施世纶、看到了金田一!

慕容(江一燕) 通过信件破案,您大概就是传说中的马普尔小姐吧。

故事的讲述还是满顺畅的。非常喜欢下面几个有喜感的片段:

1.慕容杀夫故事的讲述,采用了黑白无声电影的形式。

2.松东路的多处插科打诨。他的出现总是能带来欢笑。

3.解剖室里的鸵鸟!罗志良编剧,您可真是天马行空~~

4.对小五和孙佳身体语言的分析。松、郭两人分享感情体验。

5.火场救女工。。。这是怎样的爱的接力啊~~女工,你是真爱的传递者!

这些地方算不算穿帮呢:

1.松和慕坐在铺满雪花的石凳上,雪花竟然完全没有融化!

2.郭和松第一次去侦探现场,远镜头里,郭似乎踩到了受害人的血,太不专业了~~

某些台词:

1.老杨临死前: 我没管,我没错。

2.前局长拿着手榴弹: 只要我能拿到我的钱,过不了几个月,我就能在别的地方东山再起。你就看着我一步一步升官吧。

在短评中看到某人说我们需要改换背景来到民国,信然。这本是我们传统的言志抒情的方法,继承的好,值得表扬。

那么子弹究竟哪里去了呢。大隐隐于市。

篇5:让子弹飞影评

让子弹飞影评

吾辈俗人,花钱去影院只图消遣。回来吹吹水,网上吐吐槽。严肃客观的评价电影于我如浮云,就是带着这么强烈的偏见去看的电影。国产片导演就那么几位。考虑到他们近年的发挥惊人地稳定,吾辈观影前,早已选择好了态度。

比如赵氏孤儿,陈凯歌肯定给我们带来悲剧。他就活在自己的那点小悲剧情怀里,老想拍一悲剧,还肯定又玩现了,整个一纯悲剧。我们买了电影票,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唯恐事后骂得不够尖刻戏谑不够振聋发聩。再比如让子弹飞, 姜文肯定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买了电影票,就等着让他TMD给我们翻译翻译什么叫TMD的惊喜。 看不懂,就说这片真有深度,可惜太小众了。 看懂了,便把他当神来捧,唯恐自己的态度不够卑贱,拜倒得不够迅猛。只恨“愿为姜文门下走狗”这种结构已在王小波徐文长身上用滥了。

人总是渴求被认同。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描绘的就是这种渴求被满足时的快感。人性若此,无以抗衡。这群大导演大玩家,亦不能脱俗,只是口味略有偏好。冯小刚张艺谋什么的活明白了,追求票房认同。陈凯歌自负才华,追求带点文艺腔的装B青年的认同。吾辈小装青年,层次低,为与不装B的大众拉开差距,大家紧紧抱成鸡蛋状,追求蛋内认同,人称蛋同。还有些大装青年,最爱唱反调,追求与小装们拉开差距,显得层次高,自会有人贴过来膜拜他们,叫他们大神。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来》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

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这19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第一文库网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 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篇6: 《让子弹飞》影评

先说形式吧,整部电影一气呵成,风格鲜明,背景、人物、道具的设置都使得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呼之欲出,无论是想张麻子、黄四爷、马师爷还是夫人都有其特别的人物特点,几个弟兄们还有那些小人物也都很出彩。

再说内容,故事紧凑,能够带动人跟着的思考。情节跌宕,张麻子与黄老爷的斗法那是一波比一波精彩,出乎意料的设置使观众欲罢不能。还有试着猜了几次,仅有少数几次猜中。

到了电影院就是去接受子弹的轮番轰炸。

还有影片的台词绝对是一大亮点,好的台词太多了,这就是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句话:每个台词都是姜文想要的,没有一句废话。但我也害怕,不是有说都完美了,也就没有完美可言了么?我害怕到时候哪一句话也流行不起来。但又转念一想,这样也好,到时影片经典散播于天下,编一段子:大家听到一些经典的句子时候,询问:这是出自哪儿的一句话来着?回答:《子弹》里的啊,再询:那之前的那句……呢?再答:也是《子弹》里的啊。到最后大家都直接用《子弹》对话了(说不定还可以用吹出的鸟叫声呢,那也是亮点啊)。好了,扯远了。

本身就是喜剧嘛,笑声是少不了。影片的搞笑元素很多,但都不是太过于无厘头的,很亲近。笑点有很多,基本上全场都是笑着看下来的。这就是姜文式幽默。他不再是个文艺青年,现在的他即便是商业大片也能够完全的掌控。

姜文的影片,一般的都是有深度的,这次的也不例外,曾经有人说她的《太阳》晦涩难懂,尽管口上不承认,他还是不得不屈服于大众电影的角度(我用的是“屈服”二字)。这一次,商业电影,他让大家都看懂了,“拍电影,挣钱是容易的”他说得对。但重要的是它依然赋予了电影一定的.深度,那个军阀的社会、卖官买官、幕后的强大、人们的劣根性与屈服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剖析,其实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一部电影反映的就是一个社会。

这就是姜文,他能将他自己的思想完全融入在光影中。

这部电影涵盖面非常广泛,兄弟义气,金钱交易、强大势力、尔虞我诈、儿女情长,虽然很多很杂,但在电影中全表达的很细致很细腻。丝毫没有唐突的感觉。

好多人都在问这影片到底有多好看啊,我不想说什么非常好看,什么过去十年内没有可以比拟的,尽管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劝你还是去了电影院,看完,有自己的评价。

篇7: 《让子弹飞》影评

姜文的《让子弹飞》恐怕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最为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这从票房及各种影评就能能够说明问题。早前这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公布时,就让人对这部纯爷们的电影抱有了很大的期待,不论是三大影帝的强强强联手,还是众多青壮年帅哥的簇拥而上,都吊足了胃口,而今一睹本片阵容,果然不负期待。

姜文在晦涩难懂的《太阳照常升起》之后,果然吸取了教训,这次讲了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看的懂的故事,故事用电影里姜文自己的话说就是马匪与恶霸PK的事儿,本来挺简单的,却加上了葛优饰演的老骗子在中间这么一折腾,故事就复杂了。马匪、恶霸和老骗子在故事的发展中都逐渐偏离了自己原本的目的,说不上是形势所逼呢还是情不自禁,每一个人在那种乱世里,要想秉承自己的原则,不论是想站着还是想跪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姜文将原著中一些针砭时弊的元素去掉,又修改了大悲剧的结尾,将故事拍的有一种西部片的风采,但他还是有文艺片情节的导演,即使在这样的商业片中也不忘加入写意的文艺片结尾和隐喻。如果你不是单单把这部电影当做一个商业电影动作喜剧来看,你也能看出导演在明爽和隐喻上都下了很多功夫。电影的开头出现的马拉火车,那冒着白烟的,轰隆的现代文明的标志却要用最原始的动力牵引,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目前身处的地方,还有关于站着赚钱还是跪着讨钱的讨论,还有张牧之说:“我终于明白了我为什么会上山当马匪,因为我跟他们这些人玩不起”,再有三大男主在17岁时都是投身辛亥革命的热血青年,而后却走上了三种不同的道路。这种隐喻继承了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的一贯风格,彰显了姜文一贯的个人作风。不得不说这个号称修改了三十几稿的本子,的确在故事情节上做到了一路的峰回路转,畅快淋漓,经典场面应接不暇。

好本子加上好演员,一定是成功的好电影。《让子弹飞》的演员阵容,也是空前强大,姜文自己演了霸气外露的马匪,那么恶霸必须是一个在气场同样强大的对手,而且还不能是同一种风格。姜文的man根本不用特意的去表演,那沉着,冷静,睿智,决胜千里的缜密和一份血性浓厚的侠骨柔肠在每一个眼神、动作中张扬了起来,戎马军装果然是衬托男人硬朗气质的最佳行头。发哥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无辜且呆傻,一个奸诈而狠毒。恶霸黄四郎不是土财主的形象,而是一派海归精英的劲头儿,新三步老三步的不说,还时不时的中英文双语一番,永远的西装革履,永远的衣冠禽兽,眼角眉梢都是戏。咱们亲爱的葛大爷真是太出色了,这种老骗子的角色,让他演真是太对味儿了,那一头飘逸长发,那一脸的圆通表情,抛却了《赵孤》里压抑的隐忍,活脱脱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油珠子。再加上葛大爷那质朴的音质,那台词是一句经典接着一句经典啊,就连那句“AB型”都那么有料。张默这小子还真是块演戏的料,虽然他出演的六爷出场时间不长,但令人印象深刻,死得也很重口味,单纯、鲁莽的个性跳脱了出来,即使他的死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却不会在电影结束时被人忘记。陈坤这次也梳起了汉奸头,阴损毒辣了一把,不过陈坤演阴还是比演狠演得好,那段法庭辩论的无良律师戏码,果然明快流畅,和姜武那一荤一素,一白一红的侧应也配合默契。马匪队伍里的一众型男各具特色,性格鲜明,且各个身怀绝技,演员形象气质也很衬。总之在这些让人肾上腺激素激增的各款爷们儿中,必有一款适合你。

《让子弹飞》虽没有打着喜剧片的旗号,但却是一部黑色幽默的精品,片中的精彩段子数不胜数,堪称应接不暇。我最喜欢的当属“大哥你是知道我的”这一段,当师爷在声嘶力竭的唾骂声中离场之后,哥几个分别向大哥表清白,这一段真是句句劲暴,句句点亮。再一个就是葛优和姜文哭刘嘉玲那段,姜文那眼神,那一嗓子哭号,简直太传神了。当然如果说到精彩,那还是“鸿门宴”一段,不论从360度的拍摄角度,还是这一段的犀利台词,有明有暗,有奸有诈,各怀鬼胎,暗潮涌动,三人话不落地精彩连连。《让子弹飞》中的笑点难得就在于它没有一处生硬添加的感觉,所有的笑点都融在了剧情里,就从片头一开始冯导的吃火锅客串开始,这种调侃的风格就已经融进了电影,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说来,冯导也不是一般人,非二还没上,自己倒先露了把脸)。

最后我说一下镜头感,除了片头及片尾的镜头,还有一个我超喜欢的镜头就是姜文与葛优回忆青春时,老七站在城墙上,夕阳(应该是夕阳吧)照过来的那个剪影。

姜导的《让子弹飞》让人看得过瘾,不负期待,让子弹在飞一会儿吧。

篇8: 《让子弹飞》影评

姜文是个人才,当今电影节当之无愧的老大。张艺谋的团体操和陈凯歌的小悲情,一律靠边站。国内虽然也有电影拍的比较有深度的好导演,但是没有人能够把电影拍的如此大气如此爽利又如此隐晦如此令人意犹未尽。

剧情不说了,影射之处太多,回来后在网上搜了一些说明,才真正体会到姜文的老辣独到之处。《鬼子》被禁,姜文这回十分巧妙的躲过了广电总局的剪刀手。等到那些人真正明白过来的时候,老百姓已经笑够了,姜文也早已站着挣了个盆满钵满。

影射一:张麻子和黄四郎的身份。剧情发生在1920年左右,辛亥革命刚刚结束10年,之前军阀混战,黄四郎能够保留辛亥革命中两枚经典版地雷中的一枚,可见地位并不一般。张麻子应该属于之前跟随蔡锷将军的卫队队长,蔡锷死后落草为寇。都不是一般人,眼神言语中无不流露出杀气与霸气。乱世之中豪杰并出,双方根本上就是革命者和当权派的代表。一方要的是公平与民主,一方则是掠夺与欺诈。二者水火不容,自然子弹飞个不停。

影射二:鹅城的民众,可谓是当今国民的最好比喻。钱拿了,不敢收,都送回当权者手里;枪拿了,不敢用,等着两边叫板,那边赢了投靠那边。胆小、猥琐、自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怎么觉得历史仿佛倒退了几十年?有人说,历史就是不断的周而复始――原来如此。

影射三:张麻子领导一干人浴血奋战,推翻了黄四郎的暴虐统治,可是兄弟也好、女人也好,最终都离开了,剩下张麻子孤家寡人一个。最后的镜头,那个坐在火车车尾,穿着师爷衣服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四郎。势单力薄的革命者与根深蒂固的腐败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不是用枪打那些拉火车的马儿,子弹多飞上那么一会儿,便分崩离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看似不少的喜剧元素,观众也笑声不断,其实,这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啊。

再说说表演吧,就演员来讲,三强鼎立的局面的确令人不好取舍。不过以我看来,最出色的,还属葛爷。姜文演戏男人味十足,可惜的是缺乏点喜剧元素,抱着老婆嚎啕那段,怎么看怎么不像;发哥,虽然一人分饰两角,可谓物尽其用,可是怎么看怎么像小马哥啊,不够坏,不够令人生恨。还是葛爷,演县长就是县长,演师爷就是师爷,贪财好色,圆滑狡黠,亦正亦邪、善恶兼具,悲与喜如此和谐的溶入同一个人物的内心,可见其功力。在冯小刚和陈凯歌那里,都不够让葛爷演得畅快,唯有姜文,能把葛爷骨子里沉淀的那些东西翻个底朝天,难怪葛爷大呼演得过瘾。

中国电影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之下,于夹缝中顽强挺立出如此出色之作,套用网络里一个词――“给力”。

《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影评

观看《沉默的证人》的影评以及观后感

看《沉默的证人》有感,沉默的证人影评观后感心得

红高粱影评

《让子弹飞》读后感

《沉默的证人》优秀影评观后感,看沉默的证人有感

让子弹飞语录

《让子弹飞》影评

电影《让子弹飞》观后感1500字

电影《沉默的证人》的影评及观后感

消失的子弹影评
《消失的子弹影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消失的子弹影评(精选8篇)】相关文章:

《扫毒2天地对决》观后感精选影评2023-04-08

《我和我的祖国》观看感想心得影评观后感精选2022-11-08

地道战观后感500字影评2023-04-01

让子弹飞经典语录2023-09-03

燃情岁月影评2023-12-08

看《解放终局营救》观后感评论影评精选2023-11-12

B区32号影评2022-09-18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观后感影评心得体会精选2022-05-02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及影评素材2022-07-30

《沉默的证人》电影优秀观后感影评心得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