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时间:2023-08-05 08:01:04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精选12篇)由网友“HS”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欢迎阅读!

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篇1: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在被诬陷为小偷挨打挨骂后,他们决定互相打骂来锻炼自己的身体,能够不流眼泪的忍受所有皮肤痛苦。

在追兔唇女的时候知道了有不偷窃活不下去的人,所以他们学会了偷窃,他们也了解到要不怕任何事才能活下去。他们练习直面心中恐惧,联系失明失聪。

他们看到因为饿死士兵时,害怕像士兵一样死去,所以练习挨饿挨冻。

记住母亲信上温柔语言很沉重伤人,他们不想再受到伤害,所以烧了信,忘了信上的语言。

他们不喜欢杀戮,但是他们得习惯杀戮,直面杀戮。

在杀死女佣被抓时,他们意识到他们害怕分开。他们才直接面对分开,和父母分开,和外婆分开,和朋友分开,两兄弟分开。

他们直面了他们能遇到的所有恐惧,没有选择逃避。

最后的弑父情节,就是他们的成人礼。

篇2: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很久以前,看到这本书名,“恶”与“童”的结合让人嘴角泛起不安的笑意,“日记”又是多么刺激的字眼,让人想当个窥探的窃贼。想不到,书还没看,却偶然遇到了电影版,改编自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长篇处女作《恶童日记》。

一对双胞胎男孩,在战争中被父母“抛弃”,寄居在乡下外婆家,那是一个让人看了会吓哭的老女人,狰狞的长相,庞大的身躯,凶恶的行为,但在这对男童与外婆的对峙中,反倒一天天暖化了。然而,一切不能改变战争带来的可怕硝烟,在经历了抓小偷被人痛打之后,他们互相殴打以学会忍受疼痛;在得知小兔子母亲又聋又瞎后,他们蒙眼塞耳以习惯未知的恐惧;在目睹了森林里逃兵饿死之后,他们绝食四天以忍受饥饿……战争磨灭了童真,甚至人性,他们以各种方式锻炼生存本领,可在这样的成长中,难保他们不会成为下一拨法西斯吗?每一天的生活都被他们图文并茂地写进日记本中,甚至一片叶、一张照片、一只蟑螂都有一块属于它的位置。这本日记可以保存到电影博物馆,不应只是一个道具,我好奇,它现在身在何处?

在许多个重要的电影场景中,镜头都拍下了双胞胎紧紧牵手的画面,我以为他们会生死不离。但影片结尾,他们以牺牲自己的父亲来达到兄弟分开的目的。这么残忍的事情其实在不稳定的战争中似乎也不足为奇,父亲可以是养育之恩,但也可以只是一个身份,一个叫父亲的陌生人。对于最终兄弟俩的分开,而且有可能是永世分离,对于他们这么突然的决定,我想是为了在残酷的世界中生存下来,他们必须练习独立存活,抛弃亲情和依赖,让自己在这个世界里活下去的唯一方法是把自己变得比这个世界更加冷酷无情。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无奈的母亲,一个无奈的父亲,还有一个无奈的老人……

人,性本善。

篇3: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现在是23:05分,我看完了《恶童日记》 它是我看过的最残忍的最冷冽的电影之一 电影讲述的是战争背景下一对双胞胎的见习。在外婆家躲避战争,在那个小镇,他们真正学习的东西。他们将一切一切都记录在日记中,那是一家团聚时父亲给他们的。 他们听母亲的话,不放弃看书学习文字朗诵记忆,但同时他们为了忍受外婆的辱骂暴打镇上人的暴打,他们互相殴打辱骂对方,学习忍耐。 他们看过《十诫》,可还是知道这个世界无人不杀生,他们以昆虫练习,并将尸体排列。 他们害怕自己像逃兵那样被饿死,练习绝食。 他们得知邻居家女儿为了一口食物不惜被牧师性骚扰,他们敲诈了牧师。 他们知道要冷漠残酷,将母亲寄来的信件全部烧掉,逼自己忘掉那些温情的话语。 学习到的东西有了用途。 他们以为给他洗澡食物的女仆是个好人,实际上她只是利用他们的身体满足自己的欲望。她甚至揭发害死了好心的鞋匠。双胞胎最终使得女仆被炸死。 邻居家的女儿甘愿被苏联红军强奸,最后死于此,邻居那个又聋又哑的女人根本不聋不哑只是装疯卖傻躲避战争,在她的征求下,双胞胎放火烧了他们。 母亲回来了,带着他们同母异父的妹妹,可母亲早已不是当年的样子,他们不愿跟现在的母亲的走,纠缠之际,母亲与妹妹被落下的雷炸死。 外婆连夜埋了她们,也导致自己年迈的身体中风,她嘱托双胞胎在她下次中风时给她在牛奶里放老鼠药,她想死的体面。双胞胎为她净身,下葬。 电影在这样的故事中一帧一帧的放着,色调从一而终的阴沉压的人难受,终于到了结局。 父亲来找他们,他被拘禁多年,想带双胞胎走,远离这里。他宁愿死也不愿待在这里。可是出了边界是一大片雷区,过了雷区才算过了这里。双胞胎答应带他去,夜里双胞胎也有了自己的决定。 大早上,他们在树林一旁看着父亲的行动,不出所料,父亲踩雷被炸死了。他们昨晚想的是对的。 他们知道课程还没结束,他们要学会最后一课 他们观察分析了很久,认定雷区只要迈开第一大步,接下来就没有危险,所以父亲只是他们的垫背,他们需要垫背。双胞胎其一踩着父亲的身体,迈开这步。 两人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跑。 这是他们要学会的最后一课,分开。 这是一部胜于恐怖片的电影,它真正令人恐怖的在人心,在世道,在战争。电影以双胞胎的口吻,以日记体的形式展开,各种残酷暴力无情统统扑面而来,双胞胎与各色人的相处关系都令人玩味深思。 怎么说呢,尤其当我听说电影根据小说改编,小说中有作者亲身事实的影子,我忽然心就一揪。 我要去看看恶童三部曲了。

篇4:恶童日记观后感

记得年轻的时候,不愿意错过任何场景,尤其是有人跟你讲:哈雷彗星这辈子只能看见一次哟,或者狮子座流行雨要十二年才光顾地球一次哟。诸如此类这样的话立刻就会勾起我们心里的浪漫元素,然后就屁颠屁颠去找一个暗恋或已经勾搭上的对象,唱着“陪你去看流星雨”借一个车去郊区约会了。 后来,除了冻得半死也没看见过什么,甚至有社会新闻讲小女生在夜里看流星被强暴的故事。这就是现实的大嘴巴抽打。所以,现在的我们只会冷哼一声:就算一辈子都看不见哈雷彗星,关我什么事。是的,我们慢慢的认识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可,那又怎么样?只要不死,就要继续活下去。无论是活得多么花团锦簇,还是拖着身上无数明显和隐形的巨大伤口,总是要活下去的,并且,在外表上,你看不出什么迹象。你不知道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的伴侣曾经经历过多么巨大的惊涛骇浪。当然,即使你知道,也于事无补。那些所有阴影和黑暗都刻成了一张流传于江湖的藏宝图,只有缺心眼儿的人才会去苦苦探寻。 我桌子上有一本书——《恶童日记》。这是一本相当黑暗的著作。一座被外国军队占领的城市,由于粮食短缺,人民生活艰难困苦,一位年轻妇女只好带着双胞胎儿子们投靠住在乡间的母亲。这位“外婆”不仅不识字、骯脏、吝啬、凶恶,甚至是一名凶手。两兄弟在艰困的环境中成长,为了让自己变得坚强,两人每日以互相打骂对方、绝食等各种方式锻炼生存本领。他们将每天发生的事情仔细记载在一本大笔记本中。随着日记一页页被翻开,一场冷酷的梦魇式寓言也逐步呈现。黑暗的世界一旦经过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冷静克制的笔触表达,“就有种漂浮在空中事不关己的残酷和力量感”。 可是,我不觉得这是一本反战小说,也不是特定主题。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恶童,或者在人生成长的关键节点遭遇过这样的恶童。我听过无数男人和女人们给我讲述他们的童年,这些人是我爱的人,我关注的人,所以我愿意倾听他们的成长过程。《恶童日记》不过是一部特殊时期的集中密集版本,事实上,在我们凶猛而荒芜的童年里,我们一样体会到了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真实:那些天真的和美好的,虚伪的和残酷的。有关人性,有关背叛和欺骗,泯灭和希望,天使和魔鬼……我们都是在这种痛和反复中学会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模式。 我看到了所有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人都带有深重的童年阴影,我知道每个人都是强忍着绝望在争取活得万紫千红。我知道这种书不过是掀开了世界的一角,它告诉你,所有的人类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好,一样坏 ,一样痛。不知道这算是绝望还是安慰。我知道心理医生也有抱着患者痛哭的时候,他们到了最后也只有一句话:孩子,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篇5:恶童日记观后感

《恶童日记》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克里斯多夫在1981—1991年所作的三部曲。

分别是《恶童日记》(1986)《二人证据》(1988)《第三谎言》(1991)。很久以前曾读过第一部,印象还是很深,作家雅歌塔以其独特的简单、冰冷、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言,精准表达出两个孩童用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精神和面对现实的残酷困境的冷酷态度。

作家雅歌塔是从自己孩子的习作本取得灵感的,她发现12岁女儿写作业用的简单句式、结构很适合用来表现她的小说主题。这种手法后来成了读者与评论家讨论的重心,甚至被视为小说写作的经典范例。她用两个小孩的童稚言语,勾勒出在战争中被腐蚀的变异的孩童纯真的世界。阅读小说时,感觉更像是穿越噩梦的一次惊险之旅,让人在深受震动之余,久久不能忘怀。

如今,第一部被拍成了电影,搬上了银幕。当然要一睹为快。看得出,电影拍的非常用心,非常努力地贴近原著,最大限度上的还原了原著的精髓。精心选取的场景,两个“恶童”的扮演者,服饰,影片的色调,都是经过了精心刻意的营造。

其实,无论当时看小说和现如今看电影,我都不觉得这对双胞胎有“恶”的因素,甚至,还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善的一面。他们“恶”,是因为当时恶劣严酷的环境造成的,战争,离乱,贫穷,缺少父母的爱,两个原本纯真的孩子被母亲带到乡间,投靠他们的外婆。

这位“外婆”粗鄙,肮脏、吝啬、凶恶,小气,外婆把“小杂种”天天挂在嘴上,对他们呼来喝去,让他们干重活脏话,两兄弟在每天打打骂骂,干的多吃的少的困苦的的环境中捱着一天又一天,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经得起考验,两人每天以互相殴打对方、绝食等各种方式锻炼生存本领。他们练习心灵之痛,是因为外婆和别人经常辱骂他们,他们希望能“快快适应这些辱骂和伤人的字眼”。同样地,通过这种练习,他们以“适应环境”的、理性的名义,把感情降至最低限度。至于那些“温柔的话语”,对于母爱的回忆,他们则“不断地重复这些话,让这些字眼逐渐丧失它们的意义”。同时,他们将每天发生的事情仔细记载在一本大笔记本中,那些他们所经历的,他们内心深处的仇恨和忧伤,统统倾吐发泻在每天的日记中。

战争的残酷,让人性变异,变得扭曲,丑陋,贪婪。在乡下外婆间的这段时间里,他们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邻居长着兔唇的丑陋女孩,为了换取一天吃的,可以去偷去抢,甚至不惜和神父做性交易;有同性恋倾向的纳粹军官对他们不怀好意;生性风流浪荡的女仆对他们的勾引,当然还有暴虐的外婆。在这样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两兄弟从震惊到害怕,慢慢地适应了。恶童们是早熟的,残酷的生活教会他们近乎本能、不惜一切地保护自己。

电影的色调刻意的偏冷,外景的暗绿,屋内的暗棕,阴郁,灰蒙蒙的,像蒙着一层雾。两兄弟的脸一直是脏兮兮的,头发乱糟糟,但一双眼睛却异常炯炯有神,还有倔强地抿着的嘴角,象征他们对抗生活,对抗环境的毅力和不服输。日子一天又一天过去,他们也在磨练中成长了,变得坚强,不易摧毁,甚至和巫婆一样的外婆建立了感情,以至他们的找了新老公的妈妈回来找他们,要带他们走,他们都不愿意,两个孩子紧紧地依偎着胖胖的外婆,妈妈哭着过来拉他们,他们都不愿离开外婆的家,最后妈妈和怀中的婴儿(她和新欢所生)不幸被炸弹炸死,就死在两兄弟和外婆的面前。

他们只是震惊了一小下,然后平静地把他们的妈妈给埋了,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导演处理这几段情节时,都展现的非常犀利,比如那突然爆炸而冲天的火花,孩子们惊恐的脸,肥腻的外婆的笨拙的身体,不遗余力的展现出来战争的无情,扭曲异化了人性,两兄弟也变得冷漠无情,甚至后来,他们的父亲回来找他们,他们也毫无激动开心的表现,视父亲如同陌生人,直至让父亲做人肉铺垫,用父亲被埋伏的炸弹炸死,为自己铺开逃亡的道路。这已经是到这部影片(也是书的)结尾了,兄弟两各奔东西,挥手告别,第一部曲结束。没有任何的煽情的配乐,反而更有力度,压抑到底。

想来,他们威胁邮差,去杂货店偷窃;他们勒索神父,把捡来的子弹混入柴火杀死女仆;在故事最后,他们甚至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但其实他们的“恶”都是有据可查,有理可依:也算是另一种形式上的以暴制暴,以这样的方式回应残酷的对待他们的外部世界:他们威胁邮差,是因为邮差藏匿了他们母亲寄来的信和钱;他们勒索神父,是因为神父和小兔子间的性丑闻;他们杀死女仆,只因为女仆用面包调戏了饥饿的士兵;他们害死父亲,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中的一人才可能通过边界——他们自身却在一种“以恶制恶”的逻辑里,嬗变为一种戴着“理性”面具的、更强大更有欺骗性的“恶”。这几段的表现,有的很具体,比如女仆被烘炉炸死的场面,过程表现的非常具体,开始还兴高采烈的女仆,用火柴点燃暖炉后,“叭”!一声非常巨大的声响,火花四射,屏幕上一片白花花,坐在位置上也不由得给震跳了起来,处理地非常的突然,冲击力很强;但兔唇女孩被纳粹轮暴的场面完全没有展现,而是通过她赤身裸体奄奄一息地躺在家里床上的画面,通过她母亲口中的一句话而一笔带过,但冲击力依然不小。

的确,是战争年代的大环境把理性“恶”意推到了极致。看完电影后很压抑,一如当年看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哈内克的《白丝带》,都是这样类似的题材,战争的残酷,是如何扭曲人心,把一个个原本应该在这个年纪天真纯洁孩童嬗变成为一个个没有人性的怪异小恶魔。神父的一席话意味深长:“他们只是这个糟透了的世界里迷失的羔羊,他们是不幸的,是可怜的,他们都是我们这个堕落时代的受害者。”

孩子,这一切都不是你的错。

篇6:恶童日记观后感

《恶童日记》描写的是在一次战争后双胞胎兄弟两人被母亲送到外婆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第一部中,作者还尚未给两个主角起名字。

双胞胎兄弟的外婆曾经用毒药毒死了自己的丈夫,文中描述则用:外面都流传着外婆毒死自己丈夫的事情。(这让我想起别人讲的写作技巧—他人视角。所谓这个人很好,不要“我”来叙述,而由别人叙述,“我”来转述。)外婆天天骂双胞胎兄弟”狗崽子“之类的东西,对两人不加管束,进而促发了后来的故事进程。

双胞胎兄弟为了在挨外婆打时可以忍受皮肉之苦,学着自虐,像是互相殴打;为了忍受饥饿,则模仿苦行僧来使自己饥肠辘辘,他们还去行乞,但把得之不易的食物和水果再扔掉。当然他们的生活还不至于太无聊,他们认识了一个外号称作”小兔子“的女孩,小兔子为了换取食物,在神父那里忍受了很多猥亵,成人世界过早的介入小兔子的生活,使她性早熟,把自己的身体换做交易的介质,后来小兔子就死了。“性”在这篇小说里隐晦而多量,像是女仆和传令兵的的情事和表姐和她男朋友的情事被双胞胎兄弟偷窥,女仆对双胞胎兄弟的猥亵······,似乎是战争让“性”变得随机和任性,每个人都把握时机参与了进来。双胞胎兄弟还去偷窃,体会牢狱之灾。

战争快要结束时,双胞胎兄弟的母亲带着自己的情夫和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决定私奔他国,但遭到双胞胎和外婆的反对,母亲和双胞胎兄弟同母异父的妹妹死于家门前炸弹的爆炸。情夫走了,而双胞胎的父亲还在牢笼之中。外婆后来也死了,后来双胞胎决定逃离国境,在父亲出狱后,他们三个走向了边境线上。兄弟两人决定让父亲先走过去,目的只有一个,而后来的结局为这一行为提供了解答——父亲被边境线埋藏的炸弹炸的片甲不留。兄弟两个决定一个出离此地,一个决定留在原处,将来再见面。现在小兔子、爸爸、妈妈、外婆都去世了。

【二】

《二人证据》讲述的是留在故园的路卡斯的单线故事,路卡斯遇到了一个女孩雅斯蜜娜,雅斯蜜娜勾引他父亲生下一个残疾小孩玛迪阿斯(畸形驼子),这是雅斯米娜为了防止别人发现,在怀孕期间紧缚腹部导致的恶果。雅斯米娜带着这个孩子留在了路卡斯的家里,路卡斯和女孩发生了性关系,决定要养活这三口之家,路卡斯15岁了。路卡斯在酒吧表演,来争取家庭日常开销,在这期间,路卡斯认识了一个图书馆馆员,30多岁的少妇克萝拉,因为丈夫汤玛斯是一名作家,并被战争后占领的当局定为“叛国罪”而被吊死,路卡斯觉得克萝拉长得像自己去世的母亲而对克萝拉迷恋不已,尽管他们之间发生了性事,但克萝拉一直怀念着自己的丈夫。雅斯米娜后来离开了,死在某地,这是在很久之后了。马迪阿斯上学了,但受到很多排挤和欺凌,后来马迪阿斯自杀了。

在这一部中还有几个主要人物,如文具店老板维多,他喜欢观察文具店对面失眠者的情形,他的梦想是能写一本小说,他酗酒,酒精中毒导致的妄想症让他杀害了他的姐姐,并在杀死他姐姐的瞬间完成射精 ,维多与他姐姐在儿时还曾发生过性关系。彼得是一个党组书记之类的官员,年轻帅气,他给与了路卡斯无私的帮助,那是一个风声鹤唳的年代,他后来的命运与双胞胎兄弟无法剥离,他爱上了路卡斯,但是毫无结果,曾经有一次路卡斯在彼得家避难,路卡斯向彼得伸出了橄榄枝,但被彼得拒绝了。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阶层的差异,和革命者与被革命者的关系,但在作者的笔下,这些鸿沟都无法将爱隔绝,尽管路卡斯没有喜欢过彼得。

【三】

《第三谎言》的情节迷离难清,比如逃离家乡的克劳斯后来回到故乡,被告知此地没有路卡斯,但在另一个说法的版本中,当路卡斯发现马迪阿斯把自己吊死后就离开了,他的家被官方收回,他盘下的文具店交给了挚爱路卡斯的彼得照管,而路卡斯爱上的克萝拉也在彼得的照顾下,但那时,克萝拉很可能已经神志不清了,她还在幻想她被吊死的丈夫已经回来了,但那却是路卡斯的双胞胎兄弟克劳斯。

吊诡的是第三部推翻了先前的各种结局,比如他的父亲母亲并没有死,父亲出轨和一女人安登尼雅生了孩子,而父亲被母亲开枪射击而亡,在这过程中,路卡斯被射中背部而住院,克劳斯则被父亲的情妇安登尼雅照管着。显然这还不够迷幻心智,逃离国境的是路卡斯,他去找寻自己的克劳斯兄弟,结果发现克劳斯并不承认有兄弟路卡斯的存在,或者说他的兄弟路卡斯已经死了,于是他用克劳斯·路卡斯的名字来写作,这导致路卡斯绝望的离开。

克劳斯后来回到自己母亲身边,在克劳斯与他父亲的情妇安登尼雅相处时,他爱上了自己父亲与其情妇安登尼雅所生的女儿莎拉,遭到了情妇的拒绝,双胞胎的母亲不停的念及路卡斯,而克劳斯在路卡斯找上门来时,却决绝的不与其相认,并使用药物让自己的母亲入眠来阻止路卡斯和母亲的重逢。后来克劳斯又遇见了那个小妹妹莎拉(克劳斯曾哭泣着抱着自己的妹妹莎拉,腿脚缠绵,而达到性高潮,被安登尼雅发现后导致了克劳斯的离开)。见面正是尴尬时刻,小妹妹莎拉依然爱着克劳斯,克劳斯却没有回应······

路卡斯的死亡是三部曲告别的最后时刻,他的墓被安放在父亲的坟墓旁边。他们将会生活在一起。

在《第三谎言》中真真假假难辨难分,比如到底父亲死于国境线上的爆炸还是母亲的枪击,比如母亲死于和情夫逃离的爆炸还是活了下来,比如妈妈出轨还是爸爸出轨,比如路卡斯还是克劳斯离开了故园后又返回,比如路卡斯(或者克劳斯)见到还是没有见到克劳斯(路卡斯)。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呢?

用小说中的一句话结束这篇文章吧:他们经历了人生,结果一无所获。

篇7:恶童日记观后感

基於對原作小說有超過十年以上的震撼回憶,我姑且算是自以為老屁股的屁孩粉絲吧。看電影的《惡童日記》,總會拋不開小說的《惡童三部曲》,用愈顯刁鑽的品法去讀去看電影的種種呈現。

對於導演 János Szász對小說節奏的取捨,我是不大能苟同的。請得到原作的改編權(本作同時也兼具紀念作者過世的意義),不一定能拍得出原作的每份情。

但,這還是個很棒的電影。

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決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小說原作本身的題材相當上好,但如何用一百二十分鐘的影像去呈現,就會透露出電影工作者的觀點取向,無可避免。

當然誰都知道「去蕪存菁」的道理。只是甚麼部分該是「蕪」?甚麼部分該是「菁」?而「去」的捨失,「存」的求得,又是基於現實的時間考量亦或觀點的統整?這些細節,比知道去蕪存菁本身要容易讓人切身去想去賞。

一言以蔽之《惡童日記》,就是樁童言童語的戰爭眾生相。

在匈牙利前後遭遇德俄占領的時期,兩個來外婆家逃難的雙胞胎,一面收著遠地母親的信件,一面觀察戰爭下的村落,並逐漸眼變出了極為有意思的行為模式,逐漸成了不介意說謊與傷人的「惡童」。

當戰爭結束,父母與雙胞胎重逢時,惡童與價值觀正常的雙親,已經出現了強烈的對比,分隔兩者的那層代溝,就是戰爭在匈牙利劃下的,另一道無形的占領線。

《惡童》小說的文字是童言童語的,因為文本上假設這是篇寫給孩子的日紀。給孩子看,並不等於騙小孩,我認為小說的文字之所以這麼成功,也就是作者把握了這最關鍵的分界,這並非是一個單純以下看上的黑色童話,而是比黑色更汙濁的髒灰,讓孩子也浸淫在人性負面的醬缸中,逐漸主動得去互動,去接受,最後攪和在一起。

善與惡的二分法,在孩子與大人的標地中徹底被顛覆,且同化在一起,成了別於黑與白的灰色地帶。透過日紀這種筆法,去說一個老調卻殘酷的灰色時代,這是《惡童日記》對話的神品,也是最出色之處。

電影語言當然不能全照小說去跑。

電影開頭加入了一段原創的劇情,雙胞胎在老家尚未離開前,從父親手上收下空白的一本日記,要雙胞胎把自己在逃難時期的遭遇一一紀錄,以待未來能在戰爭結束後回憶。

這改編,當然是為了讓「視覺」介入故事,好發揮的媒介。電影中的日記不限文字,也能用昆蟲標本與手繪圖案等等方式,呈現雙胞胎面對飢餓或納粹入侵時,以最純粹的方式去傳達他們的心情。

這樣的改編能不能盡如人意?我沒有甚麼想法,因為這純粹是出於兩種藝術媒介轉換上必然的衝突,所想到的改編之道。

電影語言依靠鏡頭,小說語言仰賴文字,當一本刻意玩弄無所不在的文字敘述體「日紀」建構劇情的骨架要改成鏡頭下被觀看被聽取的戲劇,勢必要有視聽覺的介入。

電影幾個較大的劇情取捨點,有:

一,配角群的出場

在原作中匆促出場的配角刪剪到僅僅與主角有正面接觸的幾個方有登場。猶太教父跟教會修女的戲份則意外的大增,原作中只是象徵戀童的修女,在電影中增添了她反猶太的強烈傾向,因此被惡童報復,以麵粉炸彈活活毀容。這段演出未免過了頭,讓雙胞胎的惡意變得具體有了恨某個個體(奶奶除外)的方向。因為這件事,惡童被警長逮上門,狠狠教訓了一番,這場酷刑戲包含了雙胞胎心靈深處最難面對的分離焦慮,還有德國軍官在匈牙利的惡霸,至關劇情重要,但也還是有過頭呈現的觀點。此處約是電影中段,是改編幅度最大的一段,前後倒是與原作接軌,正好是惡童從天真變成純灰的轉折面。

二,小兔子的詮釋

被軍人輪暴至死,是不是被視為劇情的禁忌?不得而知。在少女小兔子的結局上,電影非常隱晦,甚至沒有暗示是輪暴還是過失殺人。看電影,再回頭把小說重讀,對作者安排小兔子這麼一個啟智兒四處丟晃的定位認識的比當年清楚了許多。小兔子就是有別於低齡的惡童們,將性話題呈現而出的象徵者。修女雖然也反應過她戀童還替小孩口交的惡行,但卻不如無職又弱智,毫無保護自己能力的如此妙齡少女,要更能刺激加害者的惡質想法。所以小兔子必須存在於小說中,僅管她總會讓人看到性難堪的面向。電影去掉了性的終極罪惡「輪暴」,也等於割去了小兔子登台大半的意義。有意乎?應該吧,因為小兔子在電影中好像也不是弱智的設定了,自然在力道上也遠弱於小說的楚楚可憐。

前前後後,我大概料想得到,導編想將整部電影的焦點放在兩位主角身上。經過這樣刪剪,劇情的眾生相性質被大大消弱,餘下最多也至深的,是惡童為惡多端的`過程,以及最後的人倫慘劇:他們出賣了雙親,以求存活。

在活下去面前,人能拋棄甚麼?惡童的選擇,或許也解答了這個底線。

結局中,一個惡童逃出了匈牙利國界,抵達另一面的國度。但他有沒有逃出寄宿在匈牙利上的灰色道德地帶呢?沒人能回答。

這樣的劇情觀點,就是導演選擇的最後結果。

我不喜歡劇情的眾生面相被大幅度修改的想法。

在我讀來,《惡童日記》雖看似傳記體,卻更多包涵的視整個匈牙利的影射縮影。惡童雖惡,是甚麼致使了兩個十歲孩子,變成敢偷敢打敢殺人的惡魔?這罪惡的溫床,其實就是由這些配角的點滴行為建構出的氛圍。少了這些配角,惡童之所以惡的理由,就失於小說的細膩,略顯粗糙。

不過,這也是無從避免的就是了。

就像前文提及,電影有電影的三幕劇節奏,對改編物的剪裁無可厚非;節奏的公式本身並不決定影片高下,它只是讓觀眾比較容易進入電影的一種系統。

這仍是個有將道德灰暗地帶呈現而出的精彩故事。只是這筆精彩該歸於導演的取材得宜?還是作者先天給了太好的素材?就較以爭議了。

續集,很可能會拍喔。

我覺得導演應該是很熟悉原作,而且是對三部曲連續下來的敘事陷阱了然於心,因為細節太刻意了。

仔細看全片,雙胞胎的出入,都只有「一個人」代表發言,在兩人齊聚的畫面中,也時不時讓構圖形成一前一後,一光一影的形式。這很重要嗎?是的,因為雙胞胎的身分,在小說第二集《二人證據》,續集《第三謊言》中,都讓作者玩出了個任人解讀的敘事翻案,在此不暴雷。而電影《惡童日記》在取鏡上給了如此寬大的空間,不讓我聯想到續集的拍攝可能,實不可能。這又是導演精熟原作,最後選擇了某種觀點的隱藏彩蛋。

篇8:《恶童日记》观后感震撼人心

如果我的魔鬼离开我,恐怕我的天使也会逃走。

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最后一部片,大光明看完《布达佩斯大饭店》就拦擦头去上海影城了,刚刚好赶上。快九点开始放完要十一点了,时间不太好,好像只排了一场,但目测中等大小的厅是坐满了的。小说也算不上特别有名吧,但当时差不多身边的人都看了,高中理科班,很少有这种大家突然都抢着读一本书的时候,讨论的很热烈,第一次看到这么酷炫的小说,那种新奇感。听说拍电影了特别激动,网上又找不到,万万没想到能在大屏幕上看到。

想着要记点什么,因为考试周所以一直也没空写,今天补上。

“一切须属真实。我们所描述的是我们所看见的人、事,所听到、所做过的事。”

这,是全部“日记”的首要标准。尽管在读过后面两部小说后,我们也许要对“真实”二字打上大大的问号。Lucas和Claus,字母的组合是否意味着双胞胎不过是同一个人呢?真相在不断地被推翻被重构,暂且抛开复杂多变的叙述,把《恶童日记》当作可信任的叙事来看,毕竟这是一部电影,不能要求每一位观众都熟知前因后果,请先试着相信这个故事。

生活的主题是练习。练习饥饿、练习挨打、练习寒冷、练习辱骂、练习恐惧、练习冷漠、练习残忍。

只有这样才能强壮,才能活下去。活下去。

“恶童”是不是“恶”呢?要看从什么角度去评判。在世俗的逻辑里,他们的行为是无法被理解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宇宙的中心,不是可以任意践踏的蝼蚁浮游。在双胞胎的逻辑里,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即一种把感性的情感降到最低的理性,全然否认人性的尊严而把人等同于自然的物。神父不轨,所以理当被勒索;女仆戏弄饥饿的人,所以理当被毁容。他们为什么不愿随母亲离开外婆家?为什么故意害死父亲?

双胞胎用“练习”把自我与外界隔绝开来。我不接纳,因此我不能给予;我不给予,因此无以接纳。他们获得了在恶劣环境生存的资本,代价是让心和感官失灵。

“冷漠作为一种无感觉或缺乏感觉的状态,某种程度上是人们对抗焦虑的手段。当一个人持续面对他无力应对的现实和精神困境时,他最后的防御手段就是最终连对困境的感觉也放弃了。”(罗梅洛《爱与意志》)

小兔子的母亲,一个聋哑人。她即不聋也不哑,却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到最后还是无法承受这残酷的一切,连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也不要了,乞求两兄弟帮她解脱。她只做到表面的冷漠,却做不到心的冷冻。

据说能在纳粹集中营里活下来的,都是“没感觉”的草木人,近于先秦道家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心斋”、“坐忘”。唯有如此才不至于绝望崩溃到疯掉。

里尔克说,“如果我的魔鬼离开我,恐怕我的天使也会逃走。”没有生命的原始动力——爱与恨交织到的不可分割的“魔鬼”,那么人性的美好也就不存在了,只剩下冷漠。人并不完美,但人的希望就在于那好的一部分能创造出什么。双胞胎的极端理性是可怕的,“理性不仅论证了利己的正当性,并且也赋予了利己一种在非理性的自然中不曾具有的力量:人类的自我意识是理性的结果,而这种自我意识能加剧人保存生命和扩张生命的冲动”(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也就在此时,和母亲离开不过增加让一切练习前功尽弃的可能,父亲不过是用来跨越地雷区的踏板,因为“保存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电影的摄影风格不花哨,写实干净,语言凝练。冰天雪地的东欧、厚厚的皮革、外婆做的看起来像呕吐物的食物、家里陈旧破败的器物都特别真实。两个男孩,眉眼清楚,是双胞胎又各有特点,算得上小帅哥了,各个方面都蛮符合小说的。外婆的家是普通平房,这跟我想的不太一样,想象中外婆家应该是那种堆满乱七八糟杂物,结构复杂,虽然狭小又五脏俱全,带阁楼地下室那种,类似巫婆居住的地方,有口大坩埚时刻泛着泡,煮着内容不明气味颜色都诡异的汤水。外婆也是神秘的、精明的,而不是眼前这个粗壮简单体格庞大的农村妇女。

对日记本身的表现很棒。看小说时只能自己脑补,但电影能把细节做得精致,涂涂改改的痕迹,连环动画似的小人打架。杀死的虫子标本看着恶心但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大概是浮光掠影了些,小说里那种孩童语气的简洁是电影没办法体现的,只有大量旁白,又会造成电子有声书的感觉。小说的情绪和气势大大削弱了,显得只像个由片段拼凑出的奇特故事,而少了那种因无处不在的叙事口吻造成的情景感。

108分钟过得很快,比起现在动辄两三个小时的电影而言。这种电影看着不会让人开心,只会觉得闷闷的,像没下成雨的阴天,想哭又没有泪点。

篇9:《恶童日记》观后感震撼人心

对自己残忍才能面对残忍的世界

《第三谎言》的情节迷离难清,比如逃离家乡的克劳斯后来回到故乡,被告知此地没有路卡斯,但在另一个说法的版本中,当路卡斯发现马迪阿斯把自己吊死后就离开了,他的家被官方收回,他盘下的文具店交给了挚爱路卡斯的彼得照管,而路卡斯爱上的克萝拉也在彼得的照顾下,但那时,克萝拉很可能已经神志不清了,她还在幻想她被吊死的丈夫已经回来了,但那却是路卡斯的双胞胎兄弟克劳斯。

吊诡的是第三部推翻了先前的各种结局,比如他的父亲母亲并没有死,父亲出轨和一女人安登尼雅生了孩子,而父亲被母亲开枪射击而亡,在这过程中,路卡斯被射中背部而住院,克劳斯则被父亲的情妇安登尼雅照管着。显然这还不够迷幻心智,逃离国境的是路卡斯,他去找寻自己的克劳斯兄弟,结果发现克劳斯并不承认有兄弟路卡斯的存在,或者说他的兄弟路卡斯已经死了,于是他用克劳斯·路卡斯的名字来写作,这导致路卡斯绝望的离开。

克劳斯后来回到自己母亲身边,在克劳斯与他父亲的情妇安登尼雅相处时,他爱上了自己父亲与其情妇安登尼雅所生的女儿莎拉,遭到了情妇的拒绝,双胞胎的母亲不停的念及路卡斯,而克劳斯在路卡斯找上门来时,却决绝的不与其相认,并使用药物让自己的母亲入眠来阻止路卡斯和母亲的重逢。后来克劳斯又遇见了那个小妹妹莎拉(克劳斯曾哭泣着抱着自己的妹妹莎拉,腿脚缠绵,而达到,被安登尼雅发现后导致了克劳斯的离开)。见面正是尴尬时刻,小妹妹莎拉依然爱着克劳斯,克劳斯却没有回应······

路卡斯的死亡是三部曲告别的最后时刻,他的墓被安放在父亲的坟墓旁边。他们将会生活在一起。

在《第三谎言》中真真假假难辨难分,比如到底父亲死于国境线上的爆炸还是母亲的枪击,比如母亲死于和情夫逃离的爆炸还是活了下来,比如妈妈出轨还是爸爸出轨,比如路卡斯还是克劳斯离开了故园后又返回,比如路卡斯(或者克劳斯)见到还是没有见到克劳斯(路卡斯)。你愿意相信哪一个故事呢?

篇10:《恶童日记》观后感震撼人心

别分开,分开是痛苦的最后一课。

写在前面:

我是一个浅薄的读者 我喜欢看影评超过电影本身 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单读的推荐

甚至有段时间,我只看评分很低的电影 因为那让我不会在看完一部电影后有像现在一样无法抒发的百感交集

所谓影评:

电影伴随着淡漠的音乐和两个身影结束 我内心在呐喊 ‘停下 别走 为什么不在一起 死也要死在一起不是吗 不能分开 不要走’

大概这就是父亲在开头说的 “没有人可以依靠着对方生活” 这句奠定了他们一起成长 最后分开

故事是战争开始,父亲认为双胞胎太容易辨认而要将他们分开,母亲不同意便将他们送往从未谋面的乡下外婆家。

外婆外面的人叫她‘老巫婆’ 她凶狠无比叫双胞胎狗崽子 外面的人说她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而我认为的是 外婆毒死自己的丈夫是为了活和钱 但有一点不容置疑 她是爱的 她爱外公 爱没战争曾经的生活 那句‘这曾经是我最爱的厨房’ 在那个脏乱不堪的厨房里 也有曾经。

后来 他们在那里学习如何自如的忍受痛苦,学习如何在战争中生存,或者 学着只是怎么让自己不痛苦又不苟且的活着 那句对骂中的‘你只是一个要饭的 乞丐’ 两个人都沉默了 乞丐… 乞丐… 他们只是苟且的乞丐

母亲来接他们时 外婆终于拥抱了他们 在来了那么久的以后 外婆说他们想留下 外婆也怕被抛弃 她被丈夫 被女儿 被来的每一个人抛弃 她害怕

女儿被炸死 埋葬 中风

请求双胞胎在下一次中风时让她走的有尊严

女儿的丈夫被俘回来得知女儿出轨后的第二天再一次中风

双胞胎让她 死的安详体面

最后把称死也不会给双胞胎的财宝 给了他们

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她想活 她只能这么活吗 她恶语相向 醉气熏天 那只是因为她害怕 害怕死 害怕被抛弃 害怕没人替她下葬的孤独

她 可怜

另一幕让我触目惊心的是 双胞胎踩着父亲刚被炸的尸体逃走 就这样 他们学会了最后一课 分开。

谁都要与最爱的人分开,只愿各自人生完满。

篇11:《恶童日记》读后感

《恶童日记》描述的是战争期间,双胞胎被母亲送到乡下外婆家,从此开始了他们新的生活。所谓恶童,自然是指两个孩子的行为举止不太合常理,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记录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战争,不一样的生活。

和平年代,孩子们尽情享受他们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时光尤其美好,真的是无忧无虑的年代。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更不用担心有一天周围的人会突然离我们而去。而故事中的双胞胎不同,他们以及周围的人都随时随地处在战争的阴影下,谁也说不准死亡会在哪一天来临。当然,恶童就是恶童,生活方式也与别人与众不同,他们似乎把外婆的园子当成自己肆意而为的小天地,这是战争期间,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母亲把他们丢给外婆,外婆又不待见他们,但两个孩子似乎不以为意,仍然在战争的阴影下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沉重而沉重,而是因为轻松而沉重。最让人沉思的不是绝境中的.痛苦,而是绝境中的微笑。只有当事情变得不合常理之后,我们才会真正去思考事情为什么不合常理。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这种观点似乎也可以在《恶童日记》中得到部分印证。无论是执着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不能否认,《恶童日记》中的两个孩子,他们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因为战争,他们大多数都在自我教育,所以人性中的善恶两面同时滋生;又因为他们总得与人交往,所以人性中恶的一面得到了抑制。与其说他们是恶童,不如说那个世界是恶世,透过孩子的眼光,反倒能看出别样的真实。

篇12:电影《恶女花魁》观后感

电影《恶女花魁》观后感

每年的1.11是日本一年一度盛大的女儿节,今年也不例外,美丽的女孩子们穿着艳丽的服装参加政府或组织组织的聚会。日本的女孩子可以16岁就结婚,所以女儿节上也有抱着孩子来参加节日的年轻妈妈们。日本我觉得一直是那么矛盾的民族,就像露丝・本尼迪克特写的《菊与刀》,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菊“与”刀"显示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樱花是日本人的骄傲,代表在极度绚烂时身死,清新的淡粉色与和服如油画般浓重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

《恶女花魁》由蜷川实花导演,棚田由纪编剧,土屋安娜、木村佳乃、安藤政信、椎名桔平、永濑正敏、菅野美穗等主演,于2007年2月24日在日本上映。该片改编自安野梦洋子所著同名漫画,以日本江户时代的妓馆区作为舞台,描述了在吉原的妓馆区里,一位被卖身的少女清叶,对这里的惯例一边反抗一边成长为吉原第一名妓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所有制作者均为女性,所以电影充满了浓重的女性味道,包括日本电影一贯的精致画面。尤其吸引人注意的是,电影大片大块的红绿蓝色调强烈对比,让人眼花缭乱,加上富丽堂皇的道具背景,让人感觉一直像活在梦里。通过这部电影,更是认识了一位优秀的摄影师兼导演蜷川实花,她那独特的浓重笔调,把任何人物描绘的充满了梦幻般的绮丽色彩,华丽颓废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一搜索才知道,她是《兰陵王》海报的导演,难怪可以把冯绍峰拍的英气逼人。

这部剧其实是个悲剧,但结局却很理想化,她描写了清叶悲苦的一生,从幼年被卖到妓院,到逃跑而受到酷打,追求真爱而被真爱抛弃,到最终被逼不得不成为花魁,在这样身不由己的环境里,清次忘记自己的清纯,就像一开始花魁妆妃对她说的,你逃跑了又能怎样,外面不见的比这里过的好,金鱼只有在鱼缸里才是金鱼,跳出了鱼缸只有等死。

清叶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金鱼,在华丽至极的菊屋,她才是万人垂涎的花魁,出了菊屋她连自己都养不活,不依靠男人可能只能饿死。她拼命学习三弦琴、十三弦古筝、写诗,加上天生的美貌,最终成为花魁游街。

写道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一生,她只活了31岁,却一生颠沛流离,仅有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经历五个男人,生活上吃尽苦难,最后因为肺结核又无法医治而惨死香港。归根究底是因为她无法养活自己,加上那个特殊年代,她的作品带有太多敏感的政治色彩,不能为她换回太多生活的资本。女性在过去,甚至是当今都处在弱势的地位,尤其在东南亚国家,你得有个男人依靠,其实女性自己靠自己,为自己而活岂不快哉!

清叶最终和爱她的菊屋管家逃跑,但在日本江户武士道横行的时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能生活的平安快乐,但祝愿他们,真的像童话那样美好。

哪吒经典台词

爱是不自私读后感

哪吒观后感

《乖孩子的伤,最重》读后感

看完小说的读后感

毕业的感伤作文

名人传贝多芬读后感作文

《公民凯恩》高中生观后感

英国留学选择大学受五大因素影响

《致凯恩》读后感400字

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
《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电影恶童日记观后感(精选12篇)】相关文章: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600字2023-06-12

阿甘正传读后感【600字】2023-08-05

《爱心树》读后感_作文2023-01-08

阿甘正传读后感优秀2022-09-26

小说的读后感2023-06-26

阿甘正传读后感500字2022-12-14

经典小说的读后感2023-02-28

小说读后感2022-11-13

小学生作文:爱心树读后感2023-02-25

《小说面面观》读后感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