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1300字(精选20篇)由网友“opeet”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1300字,欢迎大家分享。
篇1:《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1300字
《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1300字
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迎接酷暑的假日,紧随而至的就是对于新学期,新生活的向往……抱着这种心思,我打开了电视,目标的名字刚好与现状有些小对应——我们的新生活。
电影的开场伴随着几分紧张,讲的内容是一群学生和大妈争抢广场控制权的事儿,颇有些戏剧性的同时又能够让我们很好的代入,值得一提的是,蔡明蔡老师作为本次电影中的主角之一出现,表现出的演技让人眼前一亮,倒是想起了不少儿时的回忆。
回归正题,开篇的故事原本属于轻快节奏,讲的就是爷孙两人斗智斗勇,年轻人与老年人正常广场的事情。可是随着这件事情的结束,却意外发现爷爷得了恶性肿瘤。为了怕成为孙子的负担,爷爷给孙子买了最爱的鞋子,之后准备离开。而孙子虽说平日里和爷爷不对付,可是亲情总是能够让一切变成小事儿,他也发现了爷爷的不对劲,得知了真实的情况。就这样,爷孙俩的`关系随之改变,可到了故事最后,转折非常的有趣,事实上是个乌龙事件。爷爷并没有病,大团圆结局,物业也同时解决了广场的问题。第一个小故事就这样结束。
面对亲情,我们理当珍惜。或许家人总会有一些事情以及看问题的方式和我们存在着差异,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是连接着我们生命的重要情感。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准备离婚的夫妻。
由于二零二一新法规定夫妻离婚有三十一天的冷静期,二人也因此得以有了缓和的时间。经过彼此吐露心声,以及冷静的过程中,二人发现心底里还是有对方的,也正因此,才有了故事末尾两人和好的美好画面。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磨合都是一个过程。也许有新鲜感,也许有疏离感,但是不管哪种,好不容易将彼此不相识的二人逐渐成为一家人,这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也理当三思再三思之后再去作出决定,避免自己未来后悔此刻不冷静的选择。
电影的第三部分,就我个人而言是最喜欢的。
讲述的内容是一帮小孩追求梦想的孩子。穷乡僻壤的山村,往往更多的是对大世界的憧憬。孩子们一个个带着自己拿手的乐器,开始了一场“逃亡”。家长的追逐,孩子们的躲藏,道路的过程中还遇到了意外,导致列车无法继续前行。就当孩子们感到失望,即将放弃的时候,乘务员以及在车上的顾客决定帮助孩子们完成参赛,通过直播的形式让他们赶上表演。就这样,一场方式奇特的表演在列车上开始了……这部分的歌曲十分的令人心田发生颤动,追梦路上,不分年龄,不分境遇,只要坚持,只要相信,我们都是成功路上的一个前行的孩子,都是执着内心,不愿放弃的追光者。
第四个故事则是来自一位母亲的自述。很多时候,我们的母亲和电影中的是一样的,放弃了青春和自由,开始一步一步的把我们带大,也许生活就是如此,我们理当拿出母亲对自己的爱一样去爱自己的母亲。
最后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轻姑娘的远行。
在道路上,车出现了问题,于是在此停留。她本想快点到达西藏,替自己因为疫情逝去的未婚夫圆梦,只是没想到的是,在这边的停留却让她逐渐放下了心结。原本只是被迫,可是不知觉间被当地的风土民情所吸引。在众人的开导下,她也开始重拾阳光和开朗,开始了新的追逐。
故事到此,整片结束。
总的来讲,这片电影十分具有意义。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群,来向我们传输生命里的知识,这些内容十分具有感染力,能够让我们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十分建议有时间的你也去看一看,或许这不经意间的观看能够带给你不平凡的感悟。
篇2:电影《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
《云上音乐会》最喜欢,哥哥问小白“那他们之前跑的快吗”真的好逗,最后的歌曲好好听,虽然感觉火车能临时布置这么好的场景还有银光棒什么的有些bug,但这个故事拍的最好,几位小演员也着实不错。尤其是在山坡上歌唱的'那些画面非常的喜欢
其他的几个故事,第一个《广场恩仇录》实在是太突兀了,尴尬、生硬,还有我想说作为天津人听着爷爷的天津话真尴尬,天津话不是刻意的齿音字,还有天津郊区不是这个口音的,郊区各有各的特色,真无语,影视剧说天津话的参考下《阳光的快乐生活》吧
第二个忘了名字,这个难道不是洗白离婚冷静期嘛?这个故事太无语了,有毛病整个
第四个《最美不过夕阳红》前面拍的太惊悚了,且剧情太奇怪了
最后一个《一路向前》,王迅我怎么看怎么讨厌,大潘怎么我都喜欢!但就是剧情煽情的有些生硬
我也没看出来这几个电影放在一起的逻辑是啥,这也是个献礼片嘛?反正除了第三个其他真的都不咋地
篇3:电影《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
这个小故事将目光对准夫妻之间。
新《婚姻法》给离婚设了一个冷静期,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的一段缓冲时间,如果依旧想要离婚的话才能办理。
从宏观层面能够理解这种做法,但具体到个人的话,就会感到十分难受。
这个小故事顺着冷静期的要求,编了一个夫妻双方重归于好的故事,并加入了许多夸张表演和小笑话小反转,大家一笑而过。
最后还是要唱个反调,强扭的瓜不甜,最终需要生活在一起的不是调解员,而是来离婚的人。大家不想在一起就早点分开,别互相耽误。
从喜剧效果来说,这是整个五个小故事中最好笑的一段,只不过笑点有些生硬罢了。可以打6分。
篇4:电影《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
一群想跳广场舞的老人和一群想打篮球的年轻人争夺篮球场。
这种事情曾经是一段时间的新闻热点,一边是渴望运动没有场地的老人,另一边是在球场打球的年轻人。
结果就是年轻人觉得坏人变老了,老人也觉得年轻人不懂事。双方却不曾想过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诉求,为各自找到一片合适的活动场地,而是将矛盾对准彼此。
这个小故事的表演太假,表演痕迹很重,让人看了就有一种浓浓的小品既视感。
即便是痕迹很重的表演,也分出了高下。老年演员的眼神动作传达比较到位,而年轻演员的表演却苍白无力,甚至打球都使用替身。
最后化解矛盾的办法居然是卖惨,处理方式实在很low。似乎我弱我有理,只要摆出一付弱者姿态就可以畅通无阻,你不惯着我就是作恶。
这是一个让我白眼翻上天的 篇章,可以打个3分。
篇5:《阿甘正传》观后感1300字
“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是存在,而且是独一无二的。阿甘,就正是听着这样的教诲,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了属于自己生活的奇迹。
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会看到:在广阔的蓝天下,一根轻盈而洁白的羽毛从天而降,缓缓地降落在阿甘的脚下。我想,这,其实正是影片在暗示,在暗示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纯洁、平淡而美丽,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但上天又是如此的公平——往往,它会令起点不高的人比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人更早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的真实。幼年的阿甘曾经腿有残疾,于是,阿甘的母亲就不得不为她心爱的儿子套上一个笨重的铁架,以辅助其行走。于是,每每放学后,同伴们就会在路上讥笑阿甘、玩弄阿甘,甚至追赶着阿甘扔石头。往往这时,那位女同学珍妮喊道:“阿甘,快跑。”然后,阿甘惊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挣扎着爬起……渐渐地,铁架子便不在束缚着他,最后他奔跑如飞了。同伴们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的巴望着而束手无策。这,应该说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
跑得快真是好世界。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进了橄榄球队,以后又进了大学并最终顺利毕业。不久,他参加了越战。在越南战场上,阿甘的部队中了埋伏,一声撤退令下,阿甘记起珍妮的嘱咐:“打不过,就跑。”阿甘于是转头就跑。他成了唯一幸免的人。看到这里,观众大概都会发笑。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后来返回去救出负伤的战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战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因战功显赫而受到总统接见。这,是导演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一幕喜剧。但我,却依然不会为此而觉得夸张又或是可笑。也许,曾经,有的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的负担过重,旧因为面前的困难重重,而整天垂头丧气、郁郁寡欢。阿甘呢,信念是这样的单纯,目标又是这样的清晰,即使先天不足,甚至是面前有穷山恶水,可爱的阿甘也绝对能够以一颗绝对平常的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这,绝不是仅仅用“愚人之福”就可以解释的。所以,我宁愿相信,只有保持阿甘这种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的人,信念才是能够减轻自己许多关于生命的又或是别的'之类的重负,从而达到生命之巅、获得自己最终的辉煌。
阿甘一生中只有一种爱支撑人生,那就是母爱;阿甘一生只爱一个女孩珍妮,除此他永远心如止水;他可以为了纪念死去的战友布巴,而干起自己并不熟悉的捕虾业(仅仅是由于布巴的一句话)……
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的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在指引着他,他也只为此而踏实地、不懈地、坚定地奋斗,直到这一目标的完成,又或是新的目标的出现。没有单纯的抉择就不会没有心灵的杂念;而没有心灵杂念的人,大概才能够在人生中举重苦轻。
阿甘的一生的确出现了许多奇迹,但,这些奇迹没有、也绝不可能会引导我去羡慕他。大概,我会的,只有去欣赏与阿甘在一起的那些岁月、生命和历史,体味其中的苦与甜,甚至,期待者“跨越缺陷,完美人生”……
篇6:《小丑》观后感1300字
《小丑》观后感1300字
少有几个荧幕形象,能被无数杰出的表演者一次次完美塑造,最终成为经典,从恺撒·罗摩洛,杰克·尼科尔森,希斯·莱杰,再到华金·菲尼克斯......
希斯·莱杰在诺兰的《黑暗骑士》中演出的Joker是如此极端的哲学抽象,无端由的恶,对秩序的反动,疯狂就像地心引力,只需轻轻一推,就毫无保留地勾起每个人深藏心中的邪恶,让人发现纯粹的恶也可以美得惊心动魄,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才给心有牵绊的蝙蝠侠带去了最大的伤害,Why so serious?以他为符号的运动对以蝙蝠侠为代表的价值体系构成了根本冲击,在他设置的近乎黑暗森林博弈的两艘船的难题中,诺兰不得不以囚犯们人性光辉的爆发来挫败他的计划,从而给出一个事实上不大可能的理想主义结局,因为他一方面是神经质而反常的,另一方面,思维和行动又是理性计算的结果,在精准把握人性这个意义上,他已经赢了蝙蝠侠,他表面疯狂,钟情犯罪,脱离社会规范,内心却强大拥有理性,让人看得过瘾到血脉喷张,肾上腺素飙升。
但在《小丑》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几乎泪流满面,一切都脱离了善恶分明的超级英雄宇宙,哥谭可以是任意一个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也有阴暗扭曲的下水道的现代都市,而本名Arthur的Joker也不过是个普通人,没有了超级英雄,也没有了超级反派,只是在讲述一个社畜都算不上的小透明犹如复制粘贴的一天又一天,一种以这个时代的任何标准衡量都全然无价值的人生,在肮脏得像个老鼠洞的哥谭市,比起贫富差距和阶层悬殊,更令人窒息的是绝对孤独的生存状态,像Arthur那样卑微如尘的生命甚至不是齿轮上的一环,活着或死去都不会有人在意。
他不是哲学家,不是革命者,是个毫无话语权的.透明人,他坐着地铁来来往往时,就像地铁晚高峰上的每个疲惫孤独的我们,他对着电视做白日梦时,就像每个握着手机做白日梦的我们,只是他做梦时的笑容比我们更天真,因为他自始至终深深相信着,而对着手机的我们,其实已经不相信了。
他真诚地梦想成为著名喜剧演员,给人们带去笑声,却由于病理原因经常爆发无法自控的大笑,当他认真工作时,没有想象中的笑声,只有机械经过的人群,而当笑声不合时宜地爆发出来,迎接他的只有不解和厌恶。菲尼克斯的笑声凄长,笑到最后仿佛要呕出灵魂,我们为什么不再笑了?什么时候,笑声也成了刺耳的噪音,在影片的一个时刻,悲剧和喜剧的一线之差被参透,Joker诞生了。
没有话语权,索性不说话,换作无时无刻不在的舞蹈,面对并不存在的观众,演练着出场,亮相,致意,舞动,在慢镜中一切无比残忍,言语的尽头是舞蹈,当人类创造的语言无法沟通时,交流和表达的欲望,自我存在的呼喊在舞蹈中冲破身体而出,他把世界变成了舞台,整个旋转起来,虽然格格不入,所有人却自动被吸引进来。
菲尼克斯为戏减肥到瘦骨嶙峋,让我想起《机械师》里的贝尔,突出的骨头陡然撑起一个直角,触目惊心,尽管我知道他最终将成为那个邪恶化身的Joker,但当他拖着瘦成皮包骨的身躯飘荡在哥谭时,我没有感到下一秒就要爆发的恐怖,我看到的只是一个被社会遗弃的孤独的灵魂,电影里熟悉的套路总是小人物的信念破灭,或是重建信念,或是找到新的信念,而Joker都没有,他在信念的垃圾堆里跳舞,虚无主义的狂欢就这样开始,并一直忠实地让穷途末路的状态保持到最后,Joker面具最终成为符号。
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是一种孤独的状态,当我们失去所有社会联系,和人的联系,我们好像就异化到不那么像“人”了,绝对的孤独联系着绝对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又联系着无序,这是Joker的哲学。而《小丑》则为这种哲学勾画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起源。在《黑暗骑士》中,Joker犹如米开朗基罗,制造的一次次破坏犹如大师手笔,他必须是设计师,是Joker的灵魂,而《小丑》则狡猾地让我们看到,当Arthur还在用头撞脚踢冲击铁桶般的社会之网时,他无心点燃的犯罪之火已经燃烧起来,Arthur是那个最有象征意义的Joker,但绝非唯一,Joker是一张面具,每个在社会壁垒里窒息的人都能捡起来,戴上。
菲尼克斯是那个把人撕碎的表演者,在Arthur正式成为Joker的那个时刻,一袭红衣的背影让我想起希斯·莱杰,但除此之外,再不相似,希斯·莱杰的Joker抹上鲜红的嘴唇浮起笑容时,我分享他的邪恶,被压抑的不安被唤起,渴望他的叛逆,而看菲尼克斯的Joker抹上鲜红的嘴唇时,我只想哭,他眼里有一种孩子气的淳朴天真,所以当他告诉你,他梦想成为喜剧演员,为人们带来欢笑时,以及当他作为一个字面意义的小丑表演时,你会真诚地相信,无所担忧地笑出声,看他在车上逗笑孩子却被孩子的妈妈误解时,你会发自内心地难过,也正是因此,当这种孩子气的天真中爆发出破坏性,进而高歌虚无主义,说出希望自己的死比人生更值得时,你才会跟着他由痛到悲,体会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我为什么热爱小丑?不是因为我厌恶了英雄,也不是因为我不再相信生活中会有奇迹出现,而是小丑,他的穷途而哭,他的虚无主义,很多时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的灵魂里......
篇7:《兵临城下》观后感1300字
《兵临城下》观后感1300字
让·雅克·阿诺导演《兵临城下》看似是苏德两大王牌狙击手间的生死对决,其超强拍摄手法却是小心翼翼、精益求精,无愧于史诗经典战争力作称号。裘德·洛、约瑟夫·费因斯、艾德·哈里斯等明星大腕表演固然精湛,但编导通过鲜明人物的对照手法,命悬一线的惊悚氛围,以及各种尸骸遍野与流血牺牲,波澜壮阔地还原了斯大林格勒战事的残酷性,让人震撼力十足!
苏军威震部队的神枪手瓦西里,同德军狙击手康尼之间的生死P·K,明显是《兵临城下》扣人心弦的看点,但战争故事视角独特,没过分追求场面,而在写人。敌人没有脸谱化,瓦西里与丹尼洛夫两大英雄人物也绝非高大全,反而各有缺陷。
在开篇不久出现斯大林格勒战场时,德军飞机猛烈袭击列车与船只,逃逸的苏军被自己人背后枪杀,各种中枪倒下的士兵尸体,以及血流成河的画面,颇让人触目惊心。
士兵们生死存亡危机,各种惶恐与窒息感,都让观众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足以与《拯救大兵瑞恩》开篇诺曼底登陆战相提并论。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政委丹尼洛夫坠车,并假装死人,偶遇神枪手瓦西里。后者在炮火掩护下,凭借超强专业性狙击,弹无虚发干掉数个德军将令士兵,这次“致命”的意外邂逅,注定让两大人物成为惺惺相惜的好战友。
有着修长身材、帅气脸谱、深遂双眼的裘德·洛,成功地刻画了一个个让人着迷的前苏联狙击手瓦西里。在德军狙击手强逼压力之下,战友与孩童挨个在身边死去,他也会有畏惧、害怕、失败,甚至会沉睡贻误战机。
英国影帝鲍勃·霍斯金斯饰演赫鲁晓夫,则为了宣传战事榜样,激发苏俄全军的士气与高昂斗志,强制要求政委塑造出瓦西里的伟岸英雄榜样,刻意神化与拔高他的狙击战绩,同样见证《黑鹰计划》结尾金句“没有人相当英雄,时势造英雄!”
丹尼洛夫却对他一手塑造出的英雄产生妒意,并且两人竟然同时爱上在战场上和男同袍出生入死的一名女军官坦妮娅,矛盾注定诞生。蕾切尔·薇姿饰演坦妮娅,不仅颜值高漂亮,还有着高学历、精通德语,可当乱世的女英杰。假如按照政委的话,留下她对谍战情报有用!
艾德·哈里斯饰演大反派康尼少校,身为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身经百战,弹无虚发,被德军派来对付瓦西里。他励志要与其决一高下并消灭对方,这场斗智斗勇的双雄决斗,逐渐变成敌强我弱的猫鼠游戏。
劲敌狙击枪法入神,这让“地狱男爵”朗·普尔曼牺牲那场戏,变得格外震惊。他已经是苏军狙击手绝顶高手,但派去前线的士兵被人抓了,换上德军电话线人员过来当“人肉靶子”。“地狱男爵”则因为比男主角早跳一步,被人一枪爆头,这就是命!历史永远无法假设,但瓦西里逆天取胜,却有侥幸成分。
虽然是战火厮杀的.狙击大片,瓦西里与塔妮娅一见钟情,女方爱慕英雄愿意跟他在战壕里鬼混,那场无声的做爱,拍得很有唯美浪漫的美感。
可纯洁爱情对面是战争的残忍,就像苏军派小朋友去卧底德军狙击手,那么小的孩童出卖康尼少校,却中计被杀,让人唏嘘!或许德军上校那话有道理:“你很勇敢!只是站在敌人那一边!”
而丹尼洛夫舍生取义的牺牲,也不是完全大无畏烈士,里面有各式各样的复杂情感与政治因素。或许丹尼洛夫为派小孩卧底,害死他懊悔,或许他想保护心爱女人上船,塔妮娅意外中弹,他以为自己害爱人身亡,萌生死意!
丹尼洛夫发牢骚式吐槽完“我们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社会...总有人会嫉妒”,小伙子用血肉之躯死亡,换来德军上校死前脱帽致敬,包括狙击英雄瓦西里最后的雷霆一击。如果他不是为儿子战死沙俄来复仇,绝世高手不会走向绝路!
阿诺导演并没有去过分拍摄酣畅淋漓的壮观场面,反而站在客观的人物与事件的角度去支撑起133
分钟的时间。按政治正确角度讲,瓦西里是革命英雄,丹尼洛夫是烈士楷模,《兵临城下》却事无巨细地展示他们的人性化缺陷,不落窠臼,增强了震撼力。
德军上校被击毙,不是为惩恶扬善、正义伸张的快感,当子弹击穿他头颅,观众只会感到这是复仇者的悲壮演出。在凶神恶煞领袖威逼下,曾经有为的政委丹尼洛夫害死了无辜,沦为牺牲品,成全了瓦西里的英雄事迹!
因此,政治需要的鼓吹、人性嫉妒、仇恨、霸占欲成为战争罪恶根源,影片有着总结历史、警醒世人的思想深度。
篇8:《霸王别姬》观后感1300字
《霸王别姬》是汤臣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艺片,该片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执导,李碧华、芦苇编剧;张国荣、巩俐、张丰毅领衔主演。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传于我辈门人,诸生须当敬听,自古人生于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
小楼是里面唯一一个平凡的人,或者说,是里面唯一一个平凡的男人,他有他的欲望和软弱,他有他的刚强和骨气,是里面最接近我们自己的一个,是最像真实的我们自己的一个。影片中的其他人,都有自己超凡的.一面,都有自己逸然于世的一面,而小楼,只能是个平庸的自己。
时代的车轮一遍遍碾压过的几个人的人生,段小楼最终趴下了,屈服于社会,出卖亲人朋友,出卖灵魂,不再是那个有担当的师哥和丈夫!程蝶衣历经各种折磨却依然执着!执着于他的师哥、京剧、他的虞姬!他纯洁!人戏不分,雌雄难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都是自己成全自己!他最后成全了自己。
篇9:《霸王别姬》观后感1300字
《霸王别姬》叙事紧凑,环环相扣,节奏合理不拖拉。本片用社会的发展促使人性的改变,用人性的改变造成命运的不同。故事情节合理,遵循因果。以时间为序的叙事顺序层次清晰不冗长。描述手法自然不造作。在时代的刻画方面既符合当时社会背景又能体现历史的沧桑感,不愧为一代巨作。
面对楚汉争霸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虽然项羽最后失败了但是我还是喜欢项羽的。就像李清照说的“生亦豪杰死亦鬼”,想想当初霸王举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气云天,虽然吴江一别,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实我特别想项羽能回江东东山再起,但是想想项羽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他又怎么会抛下八千江东子弟而独身离去,于是他依然自刎去乌江边。
想我项羽乎。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篇10:《夺冠》观后感1300字
《夺冠》观后感1300字
冲刺、垫球,接下以往,高跳、扣杀,开创未来,失败与成功,高潮与低谷,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夺冠》。
《夺冠》讲述了上世界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十年代期间40余年中国女排的故事,当今的体育题材电影中大多是一味歌颂集体无限高于个人的空泛的故事,但《夺冠》并非如此,它更像是一颗一颗的珠子,它所串成的项链,赞扬了中国女排的同时,艺术价值也很高。
但是既然说《夺冠》是一串项链,那谁是串起项链的这根线呢?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跟“线”的名字就叫郎平。
郎平是电影中贯穿全篇的人物,在现实中的她也是几乎贯穿女排历史的人物,女排的十个冠军她参与了八个,几乎没有人比郎平更懂中国女排。
郎平不仅作为一名老女排,更作为击败当今中国女排的一名职业教练,她深刻地意识到,当今中国女排的不足,也意识到传统老女排训练方法的不足,比如仅仅只是每天在一起训练,一起吃饭睡觉,这种方法远远被拉在了世界的后头,所以想要提升中国队的水平,就必须改革。
改革的第一项议程:增加人数,从前的女排只有十一二个人,包括替补,一起训练,虽然大家的情谊非常紧密,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一旦主力受伤,就必须换替补,而替补的实力水平,实战经验,一般是不如主力的,并且这样的打法阵容变化单一,不能应对对手的不同阵容。
而新女排有30名队员,不够?那就50名,还不够?那就100名!100名队员,100种不同的擅长点以及缺点,无数种的阵容变化,在国外打常规比赛这段时间,郎平的每局阵容轮换从不小于10次,有一次比赛郎平惊人的换了将近30人次,她让有些队员上去尝试,从而得出一些拥有针对效果的小组合,再遇到一些在某些方面特长的对手时,郎平就可以派出这些小组合进行应对,郎平的举动,如同一根线,把这些小组合都串了起来,正因为她的目的是这个,所以当有人质疑中国队战绩过于难看时,她回应说“我觉得打得很精彩啊”!
但这100名队员全是郎平,单方面选出来的,不可能每个人都热爱排球,郎平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当有人拿出想考大学,有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这类理由退队时,郎平的'眼眶微微的红润了。
仅仅让队员轮番上场,让不热爱排球队员离开,对于郎平而言,这样的队伍远不够紧密,接下来的提升方法,不能靠郎平自己,还需要靠某一个人,一个地方。
脱粉的墙壁上一个个白色的球印,落满灰尘的排球,高处贴着的极有年代感的标语:“打出亚洲,走向世界”,这大约是队员们到达漳州训练基地的第一印象,没有先进的训练场馆和器材,一些队员们还在郎平的指导下训练,这些队员们不仅是传球、扣球,还有拦网、垫球的,都默不作声的训练着,他们的心中大约此时都在想着:朗指导为什么要让我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练球呢?
早上练到晚上,太阳的落下与星星的升起,新女排如几十年前的老女排一样刻苦,除了一件事:呐喊。在击球垫球拦网之后,没有呐喊,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没有饱含击败一切的勇气的呐喊声。
当朱婷在郎平眼前扣了几十个球,一句话没说,就连气也没张嘴喘一口时,郎平发话了:“喊出来,朱婷”
沉默,但扣球的力量加强了,
“喊啊”,
沉默,但球一个比一个有力量,
“你为何打球”?
“为了成为你”,这就是朱婷的回答,
“那你就错了,你永远也无法成为我,想不出来是吧?那今天就睡在这里好好想想”,是夜,但无人入眠,或坐或躺坛或卧或靠,每个人都在沉思着,门轻轻地被推开了,是前总教练,他一边慢慢地踱着步,一边缓缓地说着:当我心里头没力气的时候,就常常喜欢来这里扣球,扣几十球,再想想那帮老女排,心里头就有劲了,不信来试试,反正也睡不着嘛,这时灯打开了,“砰,砰”这是队员们扣球的声音,
“你们瞧,这些球印都是那帮老女排一个球,一球打出来的,我看看......这个是郎平的”,
“砰,砰……”
“你们也知道郎平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当年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有这个手指人,(一手指人,一手指球印),现在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没了这个”
“砰,砰……”。
“喊出来——”
“喊呀喊呀——”
“姑娘们用力”,
“喊呀喊呀——”
这时,门外早就看着这一切的郎平的眼睛湿润了,
至此,这根传承了以往意志,并且即将要延续历史的项链,在郎平这条线的努力下,串好了,也是在“女排精神”的熏陶下串好了。
你可能认为举起七八十公斤的杠铃很难,但郎平每次都要举100起公斤,你可能认为郎平扣一万次球很多,但他的队友可以扣五万次,你可能认为击败亚洲第一很难,但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首先是团结,如果没有数年的磨合,没有彼此家人一般的关照,没有产生的团结协作,中国队如何能创下五连冠?即使在郎平的“大国家队”时代,没有队内协作,中国队整怎能展现精妙的配合,在最后一球出其不意击败巴西队,然后是热爱,没有热爱,你能想象一群人打排球,手打烂,每天扣球上万个,举起常人远不能举起的杠铃?没有热爱,女排队员,只是一些靠排球吃饭的人。中国队力量不如巴西,弹跳不如美国,柔韧不如日本,那她靠什么拿到第一的呢?正是热爱,也无怪郎平让队员了解自己是为何而打排球,到底爱不爱排球?
新时代的我们又怎能没有女排精神呢?团结、热爱这两样东西,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篇11:狼图腾观后感1300字
《狼图腾》这部电影称得上一部宏篇巨作。导演让·雅克·阿诺来自法国。他对原作《狼图腾》有着很高的评价。下面是一篇狼图腾观后感,字数在1300字左右。
狼图腾观后感1300字
《狼图腾》是中法合拍的一部电影,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采用3D实景拍摄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冯绍峰、窦骁、昂和妮玛、巴森扎布等演员主演。故事主要叙述了1967年,北京知青陈阵(冯绍峰 饰)和杨克(窦骁 饰)以知青的身份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结识了蒙古族牧民毕利格(巴森 饰)、噶斯迈(昂哈尼玛 饰)一家,也见识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狼群的接触过程中,陈阵对这一物种有了强烈的兴趣,甚至有了想自己养一只小狼的念头。
就在此时,一群外来人贪婪地掠夺了狼群储存过冬的黄羊,打破了狼群和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而以场部主任包顺贵(尹铸胜 饰)为首的生产队员更是发起了一场灭狼运动,让狼群和人类之间的关系陷入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因而出现了影片中“围攻黄羊”、“狼马大战”和“夜袭羊圈”的悲壮场面。“狼马大战”场面最为惊险和让人震撼。淋漓尽致地还原了这个突出展现狼性、以及狼群超高团队协作力和战斗力的情节。这场狼群报复性的厮杀发生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暴风雪之夜,在群狼的追逐包围下,狼、马、人混战一团,无数惊马在夜里狂奔直至冲入冰湖中,场面惨烈。
影片还详细地描述了陈阵私养小狼崽,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这部电影称得上一部宏篇巨作。导演让·雅克·阿诺来自法国。他对原作《狼图腾》有着很高的评价。他说这部小说有着浓厚的文学性,他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是向原著致敬。原著作者对狼的社会性有深入的分析,并将狼群社会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赋予深刻的文明反思。他还从中读到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期盼。所以《狼图腾》的故事,不仅仅属于中国人,应该是一部面向世界的电影。他选择了四位作者合作编剧,剧本主框架由他本人和一位法国老搭档商定,前后写了三稿,中方编剧芦苇也有一段在边疆插队的经历,为剧本提供了精准的中国视角和浓烈的边疆情怀。后期润色阶段,他又邀请了一位澳大利亚作家加入。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他又对剧本进行了许多遍修改。可以说,剧本融合了中西方剧作家共同的智慧。
《狼图腾》采用了大量的真景实拍,草原狼部分从筹备到拍摄更是历时七年,95%以上的戏份都是真狼实景拍摄。在影院中,观众被环抱式的弧形大银幕环绕其中,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四季变换的大草原中,头顶是湛蓝的天空,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碧绿湖泊。基于独特的影院设计,巨幕3D的观感更自然立体,电影场景的视觉距离很近。在这里,陈阵(冯绍峰饰演)与狼群和小狼的几次亲密接触,无论是初遇群狼环伺的惊险,还是最后送别小狼的经典场景,观众会感觉与狼群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会细腻地感受主角与狼之间微妙的关系。整部电影场面激烈壮观,同时也渗透着狼群的智慧、勇敢和狡黠。原著作者姜戎曾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给予电影很高的评价,他写道:相比之下,我在小说中有关狼眼的文字,则逊于阿诺的电影画面的力量。
许多人用“《狼图腾》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诸多不足。”来评价这部原著和改编后的这部电影。也有人说:“狼既有九曲回肠的温柔,又有它的奋不顾身,也有它的穷凶极恶。穷凶极恶是为了种族的繁衍,不是为了种族的奢侈,它吃饱了就完了,不会太浪费资源。”“狼的世界折射出我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要团结合作。”
篇12:《圆明园》1300字观后感
《圆明园》1300字观后感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我的老师说过圆明园,也在语文书的扉页中看过圆明园的图片―那仅有的几块白色巨石。那时,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石头只是静静的立在那里,当时,我并不了解他们的来历和意义,因此对于我来说它们没有什么意义。
对于中国的古代建筑,我曾经细心的观察过。因为我是天津人,所以有很多去北京游览的机会。紫禁城我就去过三次,现在我依稀记得妈妈牵着我的手游览御花园的情景。小孩子都爱幻想,电视剧中的御花园是那么的美,难以企及,那里到底是什么样,有没有假山石?或许是小桥流水,花团锦簇,抑或是花丛之上蝶舞鸟鸣?那阳光洒在娇嫩的花上吗?不过,人的想象总是比现实更美好些。
周五我们观看的影片有很意思,没有男主角,只是以圆明园作为发展主线,随着朝代的更替说明它的修建过程。
圆明园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但不会因为建筑风格的迥异而显得不搭调。为什么呢,因为它经过了很好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式建筑以殿为主,朝向很有特点,坐北朝南,这样的话阳光就可以射入殿中,殿内因缕缕柔和的阳光显得更加静谧。透过这座皇家园林,我体会到中国在清朝时期达到历史极盛时期的情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是多么的辉宏。
我暗暗的思考着,如今,圆明园若仍存于世,我们还会如此推崇它吗?我觉得,这样的逝去就像断臂维纳斯一样,有一种难以言语的美;这样的美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无限的遐想,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自立自强!
看着片中重现的圆明园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以前都只是想像而已。我印象最深的景观是欧式的喷水池,雕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十二生肖。一个时辰有一种生肖喷水,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十二种生肖同时喷水,水声非常大,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它的声音。
我对中国古代君王并不是很了解,他们的事迹,他们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片空白。通过这部影片,我见到了生活中帝王们不为人知的一面。雍正皇帝在片中,被描述成一个十分向往民间生活的帝王,他有着平凡和向往宁静生活的一面,更有着充满童趣的一面。圆明园是雍正为自己设计的家园,虽然在百姓的眼中这个家是那么奢侈而可望不可及。我想,作为百姓我们享有更多自由行动的权利。而皇帝呢,每天必须处理大量政务,只能在深宫中度日,说句实话,那不是一般人能够负荷的,这或许是他日理万机应该得到的报偿。
雍正是一个严厉的皇帝,他把圆明园建造的近乎完美。工作区、生活区被一个形如中国版图的湖隔开。象征着他内心向往拥有自由的生活空间。宫廷画师郎世宁在皇宫工作了三十年,为雍正和他的儿子作画。通过他的画,我看到了生活中真实的他。他经常把自己打扮成各种形象,如,坐在草塘边的'渔翁、民间购物的商人;还有一幅画令我印象深刻,雍正穿着一件明黄色的锦衣,把一个桃子递给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充满了童趣。我想,这时他已不再是万人之上的那个威严的皇帝了,此时的他只是一个贪玩的凡人。
片中介绍雍正经常与他的儿子打扮成文人的模样,可看以出他十分重视文化,据说他事是史上知识最为深厚的皇帝之一。他亲自参与了参与了圆明园的设计和监督工作。
雍正由于每日长时间处理政务,身体不好,所以希望以丹药获得长生不老,不过,他最后还是死于丹药中毒。雍正为国家打下了良好的基业。乾隆时期,整个国家出现了极盛之势。
我们大都不愿意看到悲剧,至少我是这样的。当圆明园被火烧劫掠的时候,我们的心,我们的骄傲似乎也被他们盗走了,再没有天朝大国之感,骄傲也荡然无存。
不过任何事情,我们都要一分为二的看。他们虽然打开了我们的国门,带走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但我们的中华魂还在;我们是不懂得枪炮的威力,可是,我们懂了之后,没有人可以再次战胜我们!我们不能再以天朝大国自居了,我们不能再闭关锁国了!我们甚至要感谢他们帮助我们打开国门,正面世界,因为过去的我们只是一只腰缠万贯的井底之蛙。现在,我们不再自大,也不再迷茫了,我们要直面现实,并且勇敢的面对世界!
篇13:刮痧观后感1300字
我第一次亲眼见证刮痧,是在小学三年级的夏天。
一个路边补鞋的叔叔替一个女生刮痧,刮完痧以后女生的脖颈处便有了几处深刻的血痕,非常触目惊心。时至今日,我都无法轻易忘记。
对于那几处血痕,我总是不自觉就想象着那种疼痛。但是更多的是无法理解,明明都刮出血痕了,为什么那些被刮痧的人却反而舒服了很多。
当然,它作为中国一项源远流长的文化,能流传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懂的人明白刮痧的博大精深,不懂地人视作洪水猛兽。
文化之间难免存在着差异性,在我们眼里是医疗手段的刮痧,到了外国人眼里可能就是一种残忍的凌虐。
电影《刮痧》所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因为五岁的丹尼斯后背上的刮痧的痕迹,所以被鉴定成被家暴,最终被美国的儿童福利院暂时看护。父子分离,夫妻分居,失业受挫……于是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夕之间就支离破碎。
电影是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为主要的剧情脉络,围绕着“刮痧”这一中国古老又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开展下去。
整个剧情节奏十分紧凑,而且环环紧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许大同义无反顾地代替了父亲,转而一口咬定刮痧是他一人所为。
美国的朋友知道真相以后无法理解,为什么许大同会承认是自己做的呢?在他看来,做过就是做过,没做过就是没做过。
但是许大同妻子的回答却让人动容,因为他是一个中国人。
中国人崇尚的“百善孝为先”,所以许大同宁可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指控和罪责。况且,他那时候也正在为父亲准备绿卡,计划让父亲一直留在自己的身边,好颐养天年。他又怎么忍心让年迈的父亲卷进这场官司呢?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方面也有体现。两个孩子打架,许大同为了“给对方面子”所以当场打了丹尼斯。
这是中国文化中不能轻易被人理解的一点,中国人喜欢讲究面子,也会处处给对方面子,当面打自己的孩子,表面是管教,实则是人情往来。
而在西方人眼里,这却十分地荒诞甚至让人难以置信。
电影里面也不完全就是矛盾和碰撞,其实还有相互理解和交融。
电影最后是在圣诞夜。许大同为了实现对儿子丹尼斯的承诺,不惜假扮圣诞老人爬窗回家。他还给丹尼斯准备了“圣诞礼物”。
圣诞节便是西方的习俗,中国人不仅有自己坚守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愿意“入乡随俗。”这就是文化的融合和同化。
而对于许大同行为不理解的西方朋友,最终却愿意特意去中国探究何为“刮痧”,并且最终理解了许大同,也理解了中国文化。
这部由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的.电影,将中西方的差异表现得深刻又跌宕起伏。
虽然电影也有一些美中不足,在某些方面会为了矛盾的突出而特意制造出来的矛盾。
老父亲在得知儿子深陷官司,孙子被福利院看管至今不能回家的时候,连孙子都没有去见就选择了回去,这显然不符合人之常情。
还有最明显的一点,医院和法院认定孩子受伤的最直接的就是五岁丹尼斯的“伤口”,但是电影里面并没有人询问丹尼斯,在家里到底有没有经历过家暴,而单方面认为孩子就是受到了凌虐。
想要证明丹尼斯背后的是“刮痧”并不是全没有办法,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力证许大同是一个好父亲好丈夫。然而这又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最终解开这个死局的,却恰恰是西方人终于明白刮痧为何物。
不管怎样,《刮痧》所体现的中国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差异,都依然值得让我们回味。
篇14: 《燃点》观后感1300字
《燃点》观后感1300字
70分,煽情方面做的比较克制,整体偏纪实风格,拍出创业者的很多真实生活状态和困惑,并且不乏一些理性和深刻的思考。
排片率和上座率确实都很低,我看的那一场只有四个人,毕竟去影院没多少人是为了理性和思考,但不管你是不是创业者,都仍然推荐去影院看一下,因为在我看来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创业的过程,“业”这个充满佛教色彩的名词显然不仅限于“事业”。
一直以来,我对随意选择职业(应届毕业生除外)的人都非常不理解,尤其是那些因为觉得这个公司待遇比另外一个好一点,或者这个单位比其他单位更稳定一点就做出职业选择的人。
如果把25岁到60岁算作工作时间,那么工作要花掉人生最宝贵的三分之一强的时间,这个时间段里是一个人最年富力强的黄金时期,所以这段时间你打算用来干什么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命题,约等于“你的人生准备怎样度过”。
因此工作对人来讲显然不是打一份工养家糊口这么简单,如果随便找一份工作,除了薪水待遇之外寻求不到其他东西,那这一生岂不是太灰暗也太漫长了吗,尤其是当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可以拿什么来给自己一个交代呢?
《燃点》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那些创业者对工作的态度,创业本身也工作的一种方式罢了,只不过创业者可能比一般的职场人士欲望更强烈,更想从工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选择自主性更强的创业,你会发现影片中的创业者们常常谈起理想、价值这些东西,其实无非都是对于工作意义的自我理解和探求。
无论是否创业,我们在工作中都应当尽力像创业者一样寻求薪资待遇之外的意义,并为此冒一定风险,把工作本身作为一种奖赏,从中寻找到快乐和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相对完满的。
《燃点》中几个创业者都提到创业艰难但坚持下去最重要的动力是兴趣,这一点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着无比深刻的体会,对多数平凡人而言,找到一份跟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不是那么难,只不过很多人根本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很多职场上的问题会自动消失,你不会在意加班到了几点、不会在意比别人做得多、不会在意同事的批评、不会对办公室政治和别人的八卦感兴趣,你突然进入到一种简单而专注的状态,你只会考虑事情做的怎么样,你只对事情的结果负责,这种状态让你自然焕发出光彩和魅力,反倒是在很多时候比各种私心杂念、满脑子人情世故的人更容易取得成绩甚至成功。
说回到创业,我一直认为创业者没必要把自己弄得很悲壮,创业本身是求仁得仁,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非常正常的,更多时候需要的是理智而非激情,影片中也是一样,其中一些相对成功的创业者都是对问题有着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方法论,而起步阶段的创业者比较容易激动和情绪化,但是随着创业过程的持续,只要他们没有放弃,一定会比一般人更快的进入到成熟和理性的`状态,因为创业能够从更丰富的维度给人以磨砺,从这个意义上,创业的确比普通工作可更能让一个人在不久的将来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以上市作为衡量指标,绝大部分人走不到那一步,但那并不意味着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失败的,因为创业的“业”里包含的是你的事业,你的理想,你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方式,创业意味着自主去选择、追逐和定义这些东西,所以无论能否走到纳斯达克,认真创业的人时刻都站在自己的人生巅峰。
篇15:《感动中国》观后感1300字
《感动中国》观后感1300字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如今的社会,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内心不懂细节的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自从看了这次《感动中国颁奖仪式》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最让我忘不了的还是那位12岁的小女孩何玥和献身救自己学生的最美教师徐强……
十二岁,一个花一样的年纪,小姑娘何玥却被查出了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就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当她跟父母说的时候,她的父亲把她骂了一顿,因为在老家有个风俗,人死后尸体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但何玥坚持:“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予别人生的.希望!”终于,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捐献了女儿的器官,三位病患者都得救了。何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女儿还没有死,只不过附在另一人的身上罢了,为了给她治病,她的父母欠下了十万元的债务,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并且签下了无偿捐献器官的协议书,他们要以最美的方式来完成女儿最美的遗愿!这位和我一样大的小姑娘,这么富有奉献精神,而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向他人伸出援手、帮助别人呢?
何玥生命的终结,正是另一场生命传递的开始,这场人与人之间爱的传递,并没有因形式的特殊而失去生命的价值。她以这样的选择昭示我们: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即使是死亡来临,逝去的生命也可以依然精彩。何玥,你用事迹行动感染者我们,激励着我们。你是新时代的楷模,我们以你为荣,我们会向你看齐,用实际行动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七嘴八舌地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地带着妈妈上班。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负责两个班语文教学任务,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还负责学校体艺2+1活动。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其实,身边还有许许多多感动的人与事。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舍己为人的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帮助盲人过马,还有把生活中产生的每一片垃圾自觉的丢到垃圾箱里的小事……这些事情并不足以堪称伟大,但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我相信,只要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都付出一点点,就能凝聚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世界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篇16:《双子杀手》观后感1300字
《双子杀手》观后感1300字
“老”和“顽固”并不可怕,但对于电影人来说,可怕的是创作思路上的“老”和“顽固”。已经91了,当动作电影已经进化成约翰·威克和他的传奇大铅笔的时候,年过七旬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还在用80年代的陈腐思维来创作《第一滴血5》。
与独立电影不同,商业电影一定是与观众一同进步的——看看老当益壮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他的《玩家一号》吧。而李安,威尔·史密斯,和杰瑞·布鲁克海默都有惨痛的教训:《绿巨人》的平庸和无趣,和《重返地球》的死气沉沉都历历在目,而“金牌制作人”上一部获得良好反响的好莱坞大片,还要数到前的《加勒比海盗3》。
然而,人总是能振作起来,文本则不能。
搁下CG特效和摄影技术上的升级不谈,《双子杀手》的剧本——一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已经透露出一股在地下室蹲了的发霉味道,就好像是给一本受潮的旧书换上了新书皮,但霉斑还是一样地长。清奇和跳跃的脑回路,甚至能追溯到《再造战士》大行其道的时期。
这也并不奇怪。《双子杀手》的编剧构成中,就包括假借《权力的游戏》东风叱咤好莱坞、在第八季彻底玩砸的大卫·贝尼奥夫——在投身维斯特洛之前,还写了X战警黑历史之一的《金刚狼》;而“罪魁祸首”达伦·莱姆克的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只是两部《鸡皮疙瘩》。
写就于90年代的《双子杀手》剧本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框架追求(山寨《合金装备》的)高概念,故事却浮皮潦草;情节和场景转换之跳跃,仿佛角色们都会瞬移;而生硬的台词就像是从大部头上不假思索地拓下来一样。而沉迷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李安,就像是前沉迷动作捕捉的罗伯特·泽米基斯,在“错的时间”追求“(或许是)对的事情”,对关注点以外的任何短板都可以妥协。
毋庸置疑的是,高解析度和高帧率的确可以提升浸润感。但对于电影而言,只有当周遭的环境是想要讲述的真正主题,而非角色、表演、故事的时候,像《双子杀手》和之前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对这一技术的尝试,才有可能行之有效。
但《双子杀手》显然不是这样的电影。
一方面,马丁·斯科塞斯不想看到电影变成主题公园游乐场;一方面,李安又以“真实”和“临场感”为理由,让电影在丝般润滑中无法隐藏瑕疵,以无处不在又无法避免的刻意而为,大幅降低了宽容度和想象空间。
除了让特效工作者们加班加点地消耗生命,只能说是事倍功半。
在20xx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李安对高帧率和高解析度的追求就没有引起热烈反映,因为电影在关注与呈现视觉上的精细画面的同时,也在角色和情感深度上失去了焦点。
但与平平无奇的《双子杀手》相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至少还像是李安感兴趣的题材。《双子杀手》这一项目,更像是另一个《绿巨人》,是李安为了筹钱追求“双高”梦想而不得不接的打工之作。尽管从概念上看,《双子杀手》的确有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议题——比如人性的自然发展vs人工养成——但在实践中,七零八碎的无聊剧本是无法与其技术上的影响力相匹配的。
技术上讲,尽管在动态镜头中能够清楚看到CG的痕迹——更有不少教科书级的失误:在第一场大戏,摩托追逐中,画面合成时连最基本的打光和阴影方向都没找对;地面阴影时隐时现,更表现出严重的连贯性问题——但在多数时间里,李安对视觉细节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连毛孔和汗水都清晰可见,更不用说第三幕的少年威尔·史密斯。而任何细小的画面变化,也都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感。
但是,一旦李安将热情注入诸如此类的、物化的细节中,就很难将情感重新聚焦到人性化的内容上——这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起作用,因为抽象和写意的影像美学,本身就是叙事的重要部分——在《双子杀手》这样大幅度依靠传统叙事的动作电影里,以高帧率和高解析度为无生命的背景和物体赋予“生命”,多数情况下只会稀释那些真正具有“生命”的情节与人物。
典型的例子就是玛丽·伊丽莎白·文斯蒂德和本尼迪特·王的角色。作为主人公的重要辅助,二人在表演上已经使尽全力,但受剧本所限,在最终呈现上依然是一种模糊不清和可有可无的关系,前后几无衔接。整个事件中,角色关系没有经历任何考验和进展,对故事发展也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两个高度符号化和无人格的名字而已。
这很可能是因为,在糟糕的剧本中只有一个半的`角色是花了心思的:年轻的威尔·史密斯,以及半个现在的威尔·史密斯。与银幕时间几乎为零的克里夫·欧文相比,威尔·史密斯的“一人饰两角”并没有跑偏,甚至还为年轻版提供了深入的心理层次。但问题是,《双子杀手》中如果有任何算作角色成长或人物弧光的内容,也是发生在年轻版的身上,而不是这个威尔·史密斯自己的年长化身。
如果有所成长、有所变化的是“年轻的自己”,《双子杀手》所声称的“关于年轻的自己引导年长自己的可能性”又怎么会起作用呢?
如果将《双子杀手》看做是对威尔·史密斯,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好莱坞末代巨星们的一个隐喻,这反而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当年叱咤风云的王牌巨星,在30年后已经彻底被CG们抢了风头。
老套的《双子杀手》并没有提供超出《环形使者》,或其他“组织背叛个人”的动作电影的新鲜内容。而李安也依然是在把他的才能“浪费”在错误的地方。半小时才能等一场几分钟的动作戏,对这样一部理应快节奏,却在多数时间不知该快速剪辑,还是慢下来让观众为高帧率惊艳的动作电影来说,是难以让人真正满足的。
无论这项技术最终是否被接受——连《霍比特人》的60帧都无人跟随——李安再次尝试的结果,与他为这项技术付出的热情并不对等,而《双子杀手》也毫无疑问地会成为20xx年雷声大雨点小的又一典型。
篇17:《剑雨》观后感1300字
《剑雨》观后感1300字
前两天看了《剑雨》,原以为不过是一部武侠动作片,没想到要比想象中精彩、细腻、深刻。
由风雨中的一座青石板桥串起剧中人,在这座青石板桥上,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细雨杀了张人凤,遇见了佛法武功均高深的僧人——陆竹。
陆竹为了点化细雨,缠了她三个月,指点出她剑法中的漏洞,将黑石刻意藏下没有传授给她的那四招教授给了她——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细细一品味,这四招的名字中均暗含着深刻的寓意。
最终,陆竹故意死在细雨的剑下,临终前,对她说:“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打……”
细雨虽然不解,却被陆竹感动,毅然易容,改头换面,到了一个小镇,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一种没有纷争和杀戮,平静而恬适的澹泊生活,就如她给自己取名“曾静”,其实是取“曾经”之意。
她遵循陆竹的遗愿,将他的佛珠送还至云何寺(其实,“云何”二字也大有含义,就是“为什么”)的师傅手中,并请他解释陆竹临死前说的话语。
老僧说,佛陀的弟子阿难,有一回遇见一个美丽的少女,对她动了凡心,就发愿说,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少女能从桥上走过,让他俩结一段尘缘。
细雨此时方才幡然领悟陆竹心中对她那份深沉的爱,只可惜,已经太迟了!
后来,她在小镇上遇到了江阿生,俩人经常在雨中邂逅,最终,她和江阿生结成夫妻,可安宁平和的生活没过多久,细雨终被黑石找到。
而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江阿生竟是没被她杀死的张人凤!也同她一样易容改名,只不过和她不一样的是,江阿生(即张人凤)从头到尾都知道她的底细,知道她是自己的杀父仇人,只可惜,他对她心中已萌生了感情,故而迟迟未下手。
经过一番搏杀后,细雨杀死了黑石,算是给张人凤的杀父之仇有一个交代,她对张人凤说:“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
此时的她,终于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用陆竹教她的爱之语点化了张人凤,让他放下心中的仇恨,被细雨的爱所感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石跟绽青在剧中有一段荒唐变态的`爱情,绽青想跟黑石,不过是看中他的武功和财富;黑石则看中她的年轻美貌。可当绽青知道黑石原来竟是个太监时,就想离开他,结果,被黑石活埋在一座青石桥下,黑石说:“这样我每次从桥上走过时,就能看见你!”
多么残忍冷酷、自私暴戾的话语!
片尾最终,再次出现那座青石板桥,耐人寻味……
很喜欢影片中“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这句颇含禅意的话语,不知道编剧是不是受席慕容那首脍炙人口的诗作《一棵开花的树》的启发而得到的灵感: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我愿化为石桥,受五百年风吹、日晒、雨淋”,多么深情的话语,多么坚贞的爱情誓言,比起直白的“我爱你”却是含蓄、委婉多了!
朋友们以后若是想要向心中的爱人告白,倒是又多了一个妙不可言的桥段——“为了结这段尘缘,我在佛前虔诚地求了千年,佛于是把我化为一座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终于让我等到了这一天,美丽如昔的你从远处娉娉婷婷地走来,缓缓自桥上走过”。
篇18:《流浪地球》观后感1300字
当连续发现朋友圈好几个人都在晒某部影片,并且一致评价好看的时候,于是我仔细看了下影片图片和标题,叫“流浪地球”,再后来一点知道原来是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拍成的。刘慈欣啊,家里有好几本三体小说,而且还有一个科幻迷,那我还是有点熟悉哒。
某先生这辈子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完成一次星际旅行,但我没有,我对未来的发展并不是很执着,反倒对过去的东西有点喜欢。宇宙、星际对我来说太遥远,吃饱了撑着都不愿意去多想。想想过去坐着马车旅行慢悠悠的岁月,也很不错啊。就算真的有一天技术发达到可以去进行星际旅行而且我也还正好有钱去得起,我也不会去看,宇宙真没什么好看的。
不过如果地球,将要不可避免的去流浪去旅行,生存在地球上的我们大概就是得无可奈何的跟着去了罢。
地球很辽阔,放到宇宙去却很渺小,渺小到命运需要左右到别人那里,比如太阳。太阳不再是现在的太阳了,地球就要去流浪了。生活在地下500米深处,到了地面上,看不到光亮、看不到山川河流、看不到鸟语花香,甚至看不到任何微小的生命力,连荒芜都说不上。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心中保存希望,将是多么难以企及的奢侈品啊。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多少勇气,跟随地球一起去旅行?流浪的终点的是4.2光年,遥远都不能描述的远方,流浪的结束需要等到我们连骨头都化为灰烬后的25后?不过那只是科幻场景,地球还是现在的地球,我们只是戴着3D眼镜在屏幕外旁观这一切而已,流泪、惊叹、唏嘘,却还好,仍然置身事外!
跳出影片,我们就还可以以轻松的姿态来观看,诶,中国人自己的小说,自己拍自己演的科幻电影啊,分分钟就能发现这可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呀。不错,不错,值得看!如果这个春节一定要看一部电影,要花一张电影票,我很愿意坐在这样的电影前面。
视觉效果很震撼呀,咱帝都、咱北京都成了啥了呀!这大地方之间的界限,都只剩下一个界碑了呀!这车水马龙的大上海,只剩下两个标志性建筑楼顶了吗?唉呀妈呀,这行车语言还这么熟悉,可是这车已经不是我能理解的车了。
好吧,国产电影是该达到这个水平了,过去很多年,尤其是前,我们也给好莱坞大片贡献了不少票房,说到底不就是个电影制作技术么?其实没那么难,是吧,就这么想吧。
影片的冲突是地球的灾难和解决灾难,好看之余再去看了小说,然后发现小说其实很理智,虽然还是地球在流浪,但是电影力求制造一种英雄主义,小说却更多就是科幻界的现实描述,少了些累点,却多了些逻辑性。短短的小说里写了好些冲突和人物消亡,却显得很是轻描淡写。
这倒也好,地球都去流浪了,人类又还有多少情感值得去感悟,去体味,甚至围绕这些感情去悲伤,却欢喜?!
过了一天,Amy带着外公又去重温了一遍,她看了三体全套小说,她说地球要去的半人马星座,就是三体人所在的星球。
也许是的,可是我还是想不明白,就算到了那个地方,面对三个太阳,我们是不是还需要等待另一个后羿出现?
又或者既然三体人都因为生存环境太恶劣,需要移民到地球来,那么地球又还万里迢迢跑到那里去做什么了呢?会不会让三体人更加容易找到地球了?
不想了,这些问题我还是明天再想吧。
篇19:奇葩说观后感1300字
对于生死问题,古来都是避而不谈。你有考虑过“死”嘛?有一个很残酷的问题在《奇葩说》这个辩论节目中作为辩题:你的亲人得了癌症,想放弃生命,你该鼓励还是不鼓励。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问题。因为人类啊,就是这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在自然轮回的面前是多么的渺茫和无助。我们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基本上无宗教的无神论国家。对于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我认为这是必然的。在癌症面前,我们多么希望家人们能健在,但是,他们要离我们而去,现在的科技可以让他们半死不活得生存好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一个浑身插满管子的亲人,真的合适吗。在场的辩手们针对这一问题争锋角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蔡康永导师的一个例子。他的朋友,一位著名舞蹈艺术家,对于死的一种淡然,能够把人生比作一场巨大的派对。死亡就像是他正好有事情,所以先和大家挥别,但是并不希望能让这场派对冷掉,希望他的离去,不要带给生者太多的悲伤,死的时候能快乐的死去。我觉得这就是非常打动我的地方。告诉自己即将挥别的亲人朋友,以生前的辉煌,你已经足够幸福了,让亲友们不留遗憾的安详的离开这里。这也是我们生者最后该做的事情。
人们就是向死而生,我们对死亡有着特别恐惧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躺在床上,每每失眠。青春年华总是伴随着多愁善感,对死亡的未知?但人生总有一死,人生的价值取决于你对社会的贡献值。但是这样的嘛。反反复复地在脑中思索,在脑中闪现。但最后都是不断回避。但这样死得猝不及防的时候,你哪怕有一秒的后悔,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拥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探索力。但为什么偏偏在死亡上面我们不能够多多练习。初中有教会我们生命的宝贵,但是没有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坦然接受世间万物的轮回情况。人类所有的宗教都是对于一些未知的情况的一种害怕和一种不切实际的情感寄托和解释。生来在人间走一遭,喜怒哀乐,悲伤寂寥,但痛苦才能让你切切实实地活着。
既然谈及生命的轮回,有死必有生机勃勃的生命在不断的循环。人也不过就是那些分子原子不断重组,大自然得意的工艺品罢了。上亿的细胞分工合作创造了我们,但是总有他们衰老和劳累的一天啊!向死而生,害怕什么,世间万物皆有能量守恒。所以,在亲友最后的时刻,应该让他们开开心心的离去。
鲁迅先生曾经在《朝花夕拾》里写到自己父亲死亡的片段,不断呼喊着父亲的名字,为了让父亲多活一秒,但是使父亲带着悲伤和对亲人的不舍离开了人世间。如果,我们能在脑海中演练这个过程,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把人生中的每一秒每一分,都当做快要死了来用,而且我们本来就快要死了,在历史长河中,区区百年也只是弹指一挥间,用现在有限的时间创造出无限的价值,这才是我们应该去为此付诸行动的啊。
向死而生,生和死就像黑暗和光明,其中两者必须都要存在,才能创造出这个明暗分明的世界!
篇20:奇葩说观后感1300字
《奇葩说》第五季终于一口气补完了。为此“付出”了连续几天熬夜的“代价”,但收获了更为多角度感悟的通透。
人生没有大事。包括生死。
亦或可以说,人生的事,于个人而言,都可大可小。你眼中的大事,于别人而言也许是一件小事,反之亦然。
如果人的出生,都已经必然定好了死的宿命。那么生死不是一件大事,而是一件完整的事,也是一件重要的要去完成的事。
有一个词叫“向死而生”。其实,生而为人,在世界中忙碌、奔波,加快生活节奏,就像是在加速自己的死亡一样。
任何的焦虑,任何的追赶,都是在更接近“死亡”。
人终有一死,向死而生,可以是一种知道反正都在向着死亡而去从而珍惜生的时间的从容。而不是一味向前,奔赴死亡之日。
《奇葩说》往期,暂且不论。只说说第五季的淘汰赛制下最残酷的这一季。
很多辩手,很多辩题,也不一一列举。
就说说,对辩论的一些感觉。
《奇葩说》跟专业辩论还是有区别的,很多论点,全凭选手个人风格取胜。但还是很能说服我,觉得都好有道理,以至于非常羡慕这样能说会道又十分幽默的人才。
想想自己活到现在,只羡慕两类人:一种书读得多的人,一种口才一流的人。
这大概是我喜欢看《奇葩说》的原因之一。
在自己的人生经验中去总结得到的东西来佐证自己的论点,这种往往最能打动我。
尤其是倒数第二期的虫仔,分享自己抗癌至今已219天的经历。当死神逼近之际,她扛住了且扛的很好。而这个时候,她发现从那些安慰她的人里面,每个人都在扛着生命的重击且扛得很好。
人生,没有谁不在负重前行。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糟心的事,毫无例外。如果你觉得没有,那说明你的舒适圈太过牢固,而且人生没有太多可能性。
当然,程度上或轻或重,幸运程度可大可小。
而纵观人的一生,这个比例很均匀,不多不少。
无论你一生平淡,少年得志,还是大器晚成,所遭受的打击和获得的幸运都是差不多的。我们终将是芸芸众生的一员,上帝不会偏爱任何一个我,也不曾亏待任何一个你。
这是千万个已经存在过的人类大数据上可以得到的普遍规律。
就像我们终其一生,得到的财富和失去的东西都会是一笔均衡的账本。你不会多,也不会少。这个在科学里叫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以及自我调节能力,也是福祸论的本质。在人的一生当中,福与祸在大环境下都是苦乐参半的。日子总是开心几天,难过几天,再开心几天,又难过几天。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以开心时就享受开心,难过时就想想马上就会开心了呗。得意须尽欢,失意不气馁。这样75%的'人生就都可以开心的过了。一个开心时间多过于难过的时间的人生,也许不能说是完美的一生但不能不说是个好的人生。
如果你的前半生不那么如意,期待你的下半生吧,一定不会太失望。如果今天不那么顺心,那期待明天吧,一定不会太糟糕。就像找不到车位,总比蹭别人的车要赔钱的好;就像小心翼翼的开车堵在高峰期的下班路上,总比大冷天或者大半夜打不到车回家担惊受怕的好。
你要明白,你所拥有的,都是好的,都值得珍惜和热爱。你所没有的,都会在未来一一遇到和拥有。若不能全部实现,也要知道,这才是人生的必然。因为上帝给每个人的手牌都有限额。你多拿一张新的,就要丢掉一张手里的。同样,你少了一张,也会在某一时间给你补上一张。没有人可以什么都有,也没有人会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也许是另一种失去;失去的,也许是另一种得到。所以就算你想要的得不到,你也许应该看看自己手中的牌是不是已经满了。
你不必贪心,因为贪心只是一个念头,你不会因此拥有更多。你不必要的很少,因为要的再少,也不会少拥有什么。
世界如此,人生如此。做个简单真诚的人,享受有限的人生,过最想要的一生,就很好了。
★ 说说我的寒假计划
【《我们的新生活》观后感1300字(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学生2023-02-01
看小孩900字作文2022-11-19
五四运动观后感2022-12-15
疫情防控工作观后感2023-02-11
2022一年级小学生寒假计划精选2024-02-17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感悟600字心得2023-05-16
我的寒假计划作文2022-10-13
小学生寒假计划书范本2022-06-30
小学一年级寒假计划表怎么写2023-06-22
暑假必读书目水浒传读后感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