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

时间:2023-12-18 08:01:14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通用17篇)由网友“PDJ”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供大家阅读参考。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

篇1: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观后感800字

6月22日上午,固镇公路分局党总支安排所属三个支部的党员前往徐州,怀着无比敬重的心境观赏了淮海战争纪念馆。并在纪念碑前重温了入党誓词。观赏时间尽管有限,但让我感慨万千,领会了那勇敢悲凉、令人震慑的一幕,深深的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淮海战争是继辽沈战争之后,全国军事局势发作巨大变化,战略决战成功打开之际发起的。是三大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消灭国民党军最多的战争。淮海战争以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的巨大成功,昭示着65昼夜时间短而光辉的前史,谱写了古今中外战争上最为动听的华章。此战成功,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的劳苦大众喜获解放,打开了通向国民党首府南京的大门,决议了蒋家王朝的终究毁灭,迎来了新我国诞生的曙光。

淮海战争的成功,是毛主席、党中央英明领导和战争总前委杰出指挥的成果,也是解放区公民全力援助解放军的成果。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解放区公民筹军粮、做军鞋、缝军衣,全神贯注忙支前。解放军打到哪里,解放区公民就把路途、桥梁修正到哪里。解放区公民掀起了从军参战热潮,呈现了许许多多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上战场的生动情形。解放区公民在淮海战争中,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在广阔的土地上,人欢马叫,车轮滚滚,展现出一幅汹涌澎湃的公民援助战争的雄伟画卷,为获得战争的成功作出了巨大奉献。这充沛显现了淮海战争中公民援助前哨的巨大豪举,是我国革命战争中绮丽的一章。如陈毅所说:淮海战争的成功,是公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争得适宜公民对我党我军的认同和支撑,并得到了认真执行。试想没有公民的支撑将会走向何方,咱们做任何作业都不要忘掉公民的奉献,要时间想着公民,不时处处为了公民,将公民的利益做为我党最大利益。把公民的需求做为党的作业方针,替公民担任职责。

公民的力气是无量的。前史充沛证明,公民是咱们的力气之源,为民是咱们的本性地点。一个政权,其命运终究取决于人心向背。咱们要学习淮海战争中广大军民“全部为了前哨”,“全部为了成功”的精力,尽力在作业中饯别群众路线为民、务实、清凉。咱们要全面遵循党的十九大精力,认真总结前史经验,大力宏扬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力和以变革立异为中心的时代精力,进一步建立务实的风格,发明风清气正的夸姣明日.

篇2: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

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

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但时刻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掉耻辱。下面是参观杨靖宇纪念馆有感,快来围观吧。

今天,在段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团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靖宇陵园参观学习。靖宇陵园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安葬地。园内气势雄浑,一排排松柏傲然挺立,一座座雕像肃穆森严。我们一行人在庄严的团旗下学习、合影,并着重参观了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

一进馆内,铁血英魂四个大字映入眼帘,下方两排手持步枪的塑像意味着此次追忆革命先辈的'战争旅程即将打响。驱步而行,廊道两旁陈列着各种抗战时用过的武器和用品,以及一些相当珍贵的照片和文献资料。

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当属一段反映杨靖宇将军最后一役的电影。光影中,杨靖宇将军被日本侵略者包围在山野中,走投无路,无饮无食,只身一人委于破草屋之下,后被敌人发现仍顽强对战,不屈不挠。好虎难抵群狼,靖宇最后还是没能逃脱敌人的包围,牺牲了……看到这些,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同时心灵也受到了冲击和震撼。抬望泪眼环顾左右,同行者无不潸然泪下,有几位女同志还在低声地抽泣。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杨靖宇将军之所以能够笑傲死神,与日寇作殊死的DZ,关键就在于他有以死殉国的英雄气概。

在十几年的革命DZ生涯中,他锻造出了坚强的理想信念,在日寇烧杀奸掠的暴行面前,他迸发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人固有一死,只要是以身殉志,便虽死犹荣,重如泰山,流芳千古。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不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这种浩然正气气贯长虹,与日月同辉。杨靖宇与历史上的岳飞、文天祥等以身殉志的仁人志士一样,都将被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当作精神图腾来尊崇。

想到这些,我擦了一把脸上泪水和着的雨水,回望那尊高大、挺拔的杨靖宇将军雕像,烟雨中杨靖宇将军愈发光彩照人、神采飞扬。参观过后,我不禁扪心自问:在生活条件如此之好的今天,我又为祖国做出了什么呢?作为一名团员,我以后要积极相应团组织号召,全新投身于以中国共产党为组织的团的生活工作中,努力工作,爱岗敬业,为段的发展建设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

篇3: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早上9点来到了沈阳“九一八”历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特别向往的地方,因为平时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九一八”纪念馆的介绍,但是里面具体有什么内容我还真不知道,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再说好不容易来到东北沈阳调兵山项目部上班,这也算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更何况我也特别喜欢参观各个地方的历史博物馆,看看相关的资料,来帮助我对中国历史的认识了解。

到了纪念馆的门前,我看到了一快硕大而有特别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设计了象一本打开的台历,右面的花岗石上镌刻着“ 1931年9月18日 、星期五、农历辛未年七月十三秋分”;左面的花岗石上镌刻着“夜七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击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疼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就简略书写着日军反动侵略中国的真实的历史事实。

纪念馆大门口的墙上有一堆一堆点燃的火的雕塑,它象征着:是日军挑起了侵华战争的战火。进入门厅,看到黑色的地砖、四周是白色的山,它象征东北的黑龙江和长白山,也就是“白山黑水”的意思,这间门厅光线非常黑暗,使人的心情感到非常发压抑。我跟随参观团进到展览厅里面,聆听讲解员对历史的陈述,展览馆里面用了大量的照片和雕塑群、实物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其中有大量铁证证明是日本反动“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927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篇4: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给我以触动最大感慨最深的莫过于学校组织参加九一八纪念馆的活动。当然也是从那次经历中,让我深刻的觉悟到当代中国的日益繁荣富强是在怎样一种血泪斑驳的历史中艰难挺过来挣扎过来的。并是以怎样的一种耐力和无畏最终赢得了胜利。这胜利向世界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挺魂魄。“九一八”的耻辱历史绝不应当因时间的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早在1930年的冬季,日本的关东军为策划其阴谋,选定了柳湖村作为实施武装侵略事件的起点。并于1931年7月,日本炮制出所谓的《解放满洲问题政策大纲》,在此秘密性的文件中也明确的规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步骤和措施。柳条湖位于沈阳城北郊的南满铁路附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也与其临近。在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就在此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后,为了掩人耳目在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将已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扶持为皇帝。从此,日本帝国主义便将东北变成了其独占的殖民地,全面的进行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以致使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当中。

当我们驻足于“九一八”纪念馆前,巨大雄浑的石碑宛如摊开的书卷,铭刻着这耻辱性历史的'一天。仿佛是等待我们细细聆听那历史的教训,又仿佛是在激励人们要为国家的存亡做出贡献。在“残历碑”下,醒目的写着关于二战法西斯的暴行。在前言中有这样的寥寥数字:从这一天起,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的日日夜夜,从这一天起整个中华大地卷起了5000多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怒涛。诵读这些文字让我心怀感慨和愤恨。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倡导和平友谊的邦国却会遭受如此之大的灭顶之灾。

在迈进“九一八”纪念馆的那一刹,仿佛整个人穿梭了时空来到了那阴暗恐怖,布满血腥的年代。各种鲜活的蜡人形象如实还原给了我们历史上最为逼真的景象。日军逼迫中国人的各种残忍手段令我感到异常的愤慨和痛惜。当看着陈列着的烈士尸首,当看见手术台上日本军官们丧心病狂的挥刀剥开先烈的皮肤挖开战士们的心肝内脏,当看见无数无辜的百姓被囚禁,仍旧用双手紧抓栏杆,渴望胜利曙光的一幕幕......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时我的脑际也浮现出在战场上、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无数奋勇向前毫不畏惧的战士们,那些在中国存亡的危及时刻觉醒的名族英雄们,那些愤慨捍卫自己领土的无数黎民百姓们,正踏着鲜血染红的道路与敌人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拼杀。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置身于尸体遍野流离失所的境遇,没有饱尝奸淫掠夺的苦难。但通过那些真实详尽的图画文字、那些铁证如山的历史资料和描述、那些残破不堪的遗址、那些真实的记录镜头、和那些逼真的场景再现,使我们能够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到关系于名族存亡的生死浩劫。我们年轻的一代应当受到这样的革命熏陶,我们的国家也应当多多给予广大民众以这样的机会去了解我们民族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有时习惯了牢记那些辉煌胜利的时刻,习惯去接受冠冕堂皇的赞词。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民族不敢正视其挫败沦陷、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那它就永远不可能富强起来。

从一个展馆到另一个展馆,“九一八”纪念馆中的一幕幕同时给我们勾勒了全国人名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声嘶力竭的呼喊纷纷要求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做法;中国共产党领导无数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战争。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和团结广大群众的力量。要走出展厅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标语牌这样写道:当我们即将走出展厅,大概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滴血,而且每一滴血都足以凝固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何以敢对我泱泱大国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副画面都是一串串铁打的实事。但为什么有的人仍不能够去正视它?甚至去歪曲它?篡改它?仿佛这里的每一尊仪容都在呐喊,这呐喊声又究竟在向我们传达什么?是否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苦难的岁月,不要再让苦难重扣国门?”是告诉我们“要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是啊,这呐喊声就像是穿梭进了头颅的警钟,长久的回荡在我的思绪中。

走出纪念馆时,看见好多人在留言薄上发表的留言,其中很多都是慷慨激昂励志报效祖国的有志青年,但其中也有不少人言辞过于偏激倡导什么拒绝日货、断绝与日来往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看到了有等的话语。我想说有爱国情操固然是好的,但我们应当用理性的思想爱国,坚持我们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让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是盲目的思潮去感化驱逐一切邪恶力量,让我们每个人都昂首挺胸为我们祖国献出我们的应有贡献。

篇5: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

参观鲁迅纪念馆有感600字

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假日小分队的活动,今天我们要到鲁迅的故乡绍兴去玩。说起鲁迅呀,他有两个老婆。他的第一个老婆叫朱安,第二个老婆叫许广平。到了鲁迅纪念馆,我们在大门口拍了集体照,请了一个导游阿姨作讲解。我们首先来到了鲁迅的祖居,听导游讲鲁迅原来的名字叫周树人,他的母亲姓鲁,鲁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爱,取了鲁迅的笔名。鲁迅的祖居真大呀,我们转了好几个房间,我都转得有点晕头转向。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鲁迅就在这儿背《三字经》、《弟子规》的。鲁迅的老师叫寿镜吾,是当年绍兴城里最有名的私塾老师,也是最严厉的老师之一。学生不听话的话,老师就会用戒尺打学生的手心,学生们都很害怕。有一次,鲁迅的爸爸生病了,鲁迅为了给爸爸找三年的陈苍米就到邻居家去要,可是没有找到,但他赶去上学却迟到了,挨了老师的批评。鲁迅就在他课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来提醒自己,下次上学只准早到不准迟到。鲁迅是一个追求上进的好孩子,读书非常用功,学习成绩也很好,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大学问家。我们要向鲁迅学习读书的时候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我还专门买了一块读书“三到”的镇纸来提醒自己。

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又能来到了百草园。据说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和同伴玩耍的地方,那里有很嫩的草,还有吃了会长生不老的何首乌。以后我们会学到一篇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低矮的泥墙,高大的皂夹树、光滑的石井栏。鲁迅小时候在石井栏上跳上跳下,我们也在石井栏上爬上爬下。我们还在一块刻有“百草园”字样的大石头边拍照,男生一张,女生一张,大家一起一张,玩得可开心了。鲁迅家那么大的房子因为鲁迅爷爷的科场舞弊案后来被卖给了邻居朱家,鲁迅家住得简陋起来,日子也变得穷了起来。

从鲁迅纪念馆出来,我们专门去品尝了绍兴的臭豆腐。绍兴的臭豆腐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香香的。我们还听导游阿姨说,绍兴有“三乌” ——乌毡帽、乌干菜、乌篷船。下午我们还真的去东湖坐了乌篷船,晃晃悠悠的,真是开心极了,也好玩极了!

篇6: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这是孔繁森的座右铭。当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我们聊城有位英雄,他是家乡人心中的英雄。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今年暑假随同“永远跟党走”党员进社区服务队来到了孔繁森的故里——堂邑镇五里墩,重走英雄路,令我感受颇深。

踏在这个村子的土地上,寻觅着英雄的足迹,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大柳树下,几位乘凉的老人,兴致勃勃的为我们讲起了孔书记以前的故事。虽然时隔多年,但提起孔繁森,老人们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滔滔不绝,口中还时时喃喃道:“小孔,好人呐!好人呐!”

谁说“古来英雄难觅”?谁说天下英雄只瞬间?孔书记就是一位令百姓永记心间的英雄,他的事迹成了大家茶钱饭后的人们话题,他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每个人的记忆,他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他心中装的只有百姓,从十八岁参军,到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79年赴西藏任中共岗巴县委副书记,到1981年历任莘县县委副书记,再到1988年再次赴藏,他的一生都在为党、为人民奉献着。在岗巴工作的3年间,他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当地群众一起收割、打场,干农活、修水利,没喊过一声“累”,没叫过一声“苦”,工作再累再多,他都坚持着。1988年,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但他仍然克服了种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为了发展当地教育事业,他跑遍了全市8个区县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乡、村办小学,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过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西藏人民见了他,都会叫他一声“亲人”。

“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孔繁森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1993年,进藏工作期满,但他继续留在西藏,担任了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求计问策,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外出时常常一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们饿了就吃口风干的牛羊肉,渴了就喝口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旅途中虽然艰苦,孔繁森却充满乐观,并风趣地对随行人员说:“快尝尝,这是上等的矿泉水,高原没有污染,等我们开发出来了,让外国人花美元来买!”他总是怎样坚强,这样乐观,这样让人敬重。

孔繁森的事迹令人感动,孔繁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缺乏的就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勤恳的精神,作为新中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要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进取、积极实践,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7: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步入孔繁森纪念馆,在红色背景衬托下矗立着这位优秀共产党员高大的汉白玉塑像,周边鲜花围绕,一条条缎带上撰写着人们的悼念与崇敬。是什么精神,让人们心中充满感动?随着展览内容的一步步深入,一位鲜活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形象展现在眼前。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克己为民的崇高精神。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979年,当国家需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孔繁森听从党的召唤,毅然踏上西进征途。1988年,当组织决定让他带队第二次进藏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是他没有困难吗?不是。第一次进藏时,母亲年迈,妻子多病,孩子尚小;第二次进藏时,除家庭困难外,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但当组织上问他有何困难时,他回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难道他不在乎高原工作条件的艰苦吗?也不是。谁都知道那里高寒缺氧,经济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第一次进藏前,他就写下了“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豪迈誓言;进藏后,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激励自己。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工作期满,西藏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这意味着他将继续留在西藏工作。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更为艰苦的条件使许多人都望而却步。面对人生之路又一次重大选择,孔繁森仍然不讲条件地服从了党的决定。孔繁森的工作几经变动,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顾全大局,严于律己,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论在哪儿工作都能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忘我拼搏,无私奉献。这种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

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孔繁森两次进藏,克服了很大的困难。第一次进藏时,亲属都在农村,母亲年近八十,妻子体弱多病,三个孩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只有两岁,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可孔繁森想到这是党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不去总得有人去,谁家又没有困难呢?于是,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告别亲人,在高原一干就是三年。1988年,当组织决定让他第二次赴藏工作时,尽管自己身体也不好,但他还是服从了组织安排。临行前,他默默地来到母亲身边,再次为母亲梳理着稀疏的'白发,然后贴近母亲耳边,声音颤抖地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年迈的母亲抚摸着儿子的头问:“咱不去不行吗?”孔繁森哽咽着说:“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咱得给公家办事啊!”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孔繁森的情感世界也像普通人一样富有,他爱母亲,疼妻儿,但他深知自古忠孝两难全,一句“咱是党的人”,道出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当祖国更需要他的时候,他摆正了家庭与国家、个人与人民的关系,把家庭之情、父母之爱扩展到了民族之情、祖国之爱。这种舍小家、顾大家,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孔繁森克己奉公、忘我无私的崇高品德。

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孔繁森认为,“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在雪域工作十年,对藏区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尽管自己不富裕,但他常常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下乡工作的同时,他常自备药箱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然而人们并不知道,在他慷慨救助藏胞的同时,他却无力支付女儿的学费,一次返回家乡时他身上的钱却不够买一张到聊城的车票。1994年11月当他以身殉职时,人们在他身上发现,留给人民群众的是振兴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留给自己和家人的只有8块6毛钱。他一生艰苦朴素,清正廉洁,淡泊名利,服务人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耿耿忠心照雪山"的誓言,他用自己的生命将“为人民服务”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镌刻在了世界之巅。走出展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孔繁森的事迹感人至深,他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正如中央领导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把孔繁森同志作为思想上、工作上的一面镜子、一把尺子,经常照一照,量一量,扬长补短,不断进步。我们共产党人只有努力奋进,躬行实践,才能真正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

篇8: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到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我们首先向孔繁森同志塑像深深鞠躬,认真听取了孔繁森同志的事迹解说,详细地观看了陈列的图片、实物,使我不由得对孔繁森同志肃然起敬。在孔繁森塑像前,我与单位的全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地举起右手,宣读了入党誓词。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是孔繁森同志的真实写照。从“齐鲁赤子”、“汗洒雪域”、“情系高原”,到“廉洁清正”、“深切怀念”、“光耀神州”,我仔细聆听着烈士的事迹,观看着他那些平凡而又朴实的遗物,深深地被孔繁森同志的高尚品格所折服,处处为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而落泪。他那一件件生动感人的事迹,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使我的思想受到又一次的净化,灵魂得到了又一次的洗涤。

孔繁森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到一点就在于他坚定地树立了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信念,确定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孔繁森同志把忠诚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服从安排,真心为民,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党的事业上,用在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作为法官,司法为民是第一宗旨,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包含了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的厚重寄托与殷切期望,而承载着这寄托与期望的人民法官,更应把司法为民当成对人民群众的庄重承诺。全面贯彻“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满怀深情、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把当事人当亲人,真正做到“想为人民,能为人民,真为人民”。

走出孔繁森同志纪念馆,耳边响彻着讲解员低沉的声音,心中暗下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视事业为生命,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扎实工作,勇于进取,以更加高昂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努力工作。

篇9:参观孔繁森纪念馆有感

今天上午,天气闷热,太阳红得像个大火球。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孔繁森纪念馆。

来到大门前,我们走到售票处,买了3张票,接着,就向着孔繁森纪念馆的内部出发了。

我们进入大门,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美丽的风景了。柳树伸展着它那娇嫩的身躯,好像在说:“你看我多美呀。”花儿也开了,有白的、粉的勤快的小蜜蜂在快活的在花丛中采蜜。这真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呀!

广场上矗立着高大的孔繁森同志塑像,我感悟到:孔繁森同志真是太伟大了。我们向着塑像鞠了一个躬,就朝着前面的会馆去了。

一进会馆内,就看到许多主任、主席为孔繁森同志写的评语,送的鲜花。他们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的是孔繁森同志乐于助人的精神。

我们从入口进去后,首先看见的是孔繁森同志为母亲梳头的油画,孔繁森同志真是太有孝心了。随后,我们看到了孔繁森同志的被撞事件。我想:有句古话说‘好人有好报’。想孔繁森这么好的人,怎么还会有恶报呢?

我以后一定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

篇10: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上周六,我们参观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这是在党的88岁生日来临之际的一次革命传统教育。通过参观听取焦裕禄同志的生前事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焦裕禄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永远的留在了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通过学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要学习他为革命自强不息。抗战时期,焦裕禄同志深受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家中的生活非常困难,他的父亲被逼上吊自杀,他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当苦工、给地主当长工。但他并没有放弃对人生的追求、对幸福的渴望。抗日战争胜利后,焦裕禄同志回到家乡,积极投身革命工作,通过努力担任了县委领导干部。从一个受压迫普通农民,成长为党的领导干部。苦难使他变的坚强,斗争使他变的成熟,这正是他为革命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我们要学习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要敢于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挑战,大胆工作,树立敢于摸索、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工作态度,开拓工作新局面。

二、要学习他对工作的无限忠诚。焦裕禄同志对革命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他参加革命工作以后,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始终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艰苦朴素,永葆劳动人民的本色。1962年12月,焦裕禄同志被调到兰考县任县委书记后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

地方,越能锻炼人。请组织上放心,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同志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在他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好榜样。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三、要学习他为百姓鞠躬尽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为所谋”,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的做好事。他看到兰考那么多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他心似刀绞;他看到全县那么多群众在风沙盐碱地里劳作而得不到好收成,他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来自人民群众,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他深深地知道他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他的。在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不顾自己身患肝癌,为解除兰考人民遭受“三害”的日子里,他跑遍了县149个大队中的120个生产队,跋涉5000多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他带领群众栽泡桐治盐碱,堵沙口治风灾,直到住进了医院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焦裕禄知道自己的权力是人民群众给的,他没有利用权力搞特殊化,他利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给所有的领导者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组织观念,要 “对己清正、对人公正”,真正成为一名让公司满意和信任的干部。

篇11: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9月6日, 在微微细雨中,我们驱车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焦裕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 焦裕禄纪念馆有三个展室,以文字、照片、书法、绘画、音像、雕塑、实物等形式,展示了焦裕禄同志早期的苦难生活和盼翻身求解放、走上革命道路的经过;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工业战线,与车间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为工业管理内行的事迹;担任兰考县委书记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统一领导班子思想,带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鞠躬尽瘁创造的伟业。

60年代初,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衣食温饱,尽快的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凭借着为民造福的赤诚和“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踏遍了兰考的每一处碱沟、风口和沙岗,制定了根治灾害,发展生产的蓝图;他深入百姓家,喝咸水,查冷暖,问良策。他心里装着是36万兰考人民的疾苦,肩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的光荣使命。为了百姓的冷暖安危,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地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群众的幸福安康。

焦裕禄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教育和激励着几代人。可以说,自少年时代,就对焦裕禄非常熟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焦裕禄的了解不断深入,特别是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重新学习了他的事迹后,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初步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每一名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好榜样。我认为学习焦裕禄,主要是学习他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焦裕禄领着县委班子到火车站去看灾民的场景: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别人的要求,但更是对他自己的要求。虽然今天的情况和那个年代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宗旨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焦裕禄同志参加工作十八年,不管是在革命时期从事武装斗争,还是和平时期从事企业生产、担任县委书记,一直对党的事业中心耿耿,对从事的工作充满责任感。

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二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二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青团员身份,不断增强团员意识,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忠于党的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以立足本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承诺 , 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更加发扬光大。

篇12: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但是焦裕禄精神并没有过时。他坚定、顽强、扎实、进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与民同忧、为民解愁,几十年来一直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学习楷模。

小时候就对焦裕禄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焦裕禄的了解不断深入,尤其是本次到焦裕禄故居纪念馆参观,重新学习了他的事迹后,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纪念馆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把陈列在焦裕禄纪念馆的藤椅,据说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仍然坚持工作,每每肝病发作,他就拿一个棍子一头顶住肝部,一头顶着椅子,时间长了,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听完讲解员的叙述,我久久伫立,心潮澎湃,脑海里呈现的是他坐在那把藤椅上,一边痛苦的与病魔抗争,一边还在努力工作的感人情景。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为党的事业、为兰考人民献出了自己熊熊燃烧的烈火青春,这几句话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焦裕禄肩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的光荣使命,为了百姓的冷暖安危,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地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群众的幸福安康。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每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好榜样。我认为学习焦裕禄,主要是学习他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三个结合:一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每一名党员要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群众意识,二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群众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们要以这次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汲取精神动力,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民、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科学求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投身到外汇管理改革当中。

篇13: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做人民的儿子”---是焦裕禄同志一生的写照,更是焦裕禄精神真谛的凝结,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前进的导引。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年了,但是焦裕禄精神并没有过时。他坚定、顽强、扎实、进取、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他与民同忧、为民解愁,几十年来一直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学习楷模。

小时候就对焦裕禄非常熟悉,可以说是听着他的故事长大的,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对焦裕禄的了解不断深入,尤其是本次到焦裕禄故居纪念馆参观,重新学习了他的事迹后,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纪念馆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把陈列在焦裕禄纪念馆的藤椅,据说焦裕禄同志肝癌后期仍然坚持工作,每每肝病发作,他就拿一个棍子一头顶住肝部,一头顶着椅子,时间长了,藤椅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听完讲解员的叙述,我久久伫立,心潮澎湃,脑海里呈现的是他坐在那把藤椅上,一边痛苦的与病魔抗争,一边还在努力工作的感人情景。焦裕禄同志逝世后,人们在他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象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象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象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为党的事业、为兰考人民献出了自己熊熊燃烧的烈火青春,这几句话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最生动的写照。

焦裕禄肩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的光荣使命,为了百姓的冷暖安危,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地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群众的幸福安康。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每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好榜样。我认为学习焦裕禄,主要是学习他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三个结合:一是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每一名党员要加强作风建设,强化服务群众意识,二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三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群众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我们要以这次参观学习焦裕禄纪念馆汲取精神动力,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民、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科学求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投身到外汇管理改革当中。

一要弘扬焦裕禄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精神,作为制造中心的一名员工,要坚定不移推动生产制造按期交付、质量提升、效率提升的工作。当年焦裕禄同志为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艰苦奋斗精神,树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今天我们生产面临交期紧张,质量不过关,效率偏低的情况,我们有信心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取得质量、效率、交付率提升的胜利。

二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一心为民。生产一线涉及到各个工序及员工,我们要提高对员工服务的质量及效率,为一线员工提供最全面最系统的服务,为一线员工站好后勤岗。

三要发扬当年焦裕禄骑自行车下乡的精神开展工作,深入生产一线调查研究,了解生产流程知道生产的状况,为生产效率、质量的提升提供针对性服务。

四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廉洁奉公勇于担当的精神,要把人生价值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多想他人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他那崇高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的思想源泉。他那无私奉献精神以及敢于负责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篇14: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有感

60年代初,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百姓纷纷走上逃荒的路。为解决乡亲们的衣食温饱,尽快的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他凭借着为民造福的赤诚和“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带领全县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顽强斗争。他踏遍了兰考的每一处碱沟、风口和沙岗,制定了根治灾害,发展生产的蓝图;他深入百姓家,喝咸水,查冷暖,问良策。他心里装着是36万兰考人民的疾苦,肩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之路的光荣使命。为了百姓的冷暖安危,他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忘我地工作,身染绝症也全然不顾,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群众的幸福安康。

焦裕禄去世40多年了,但是他那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事迹,教育和激励着几代人。可以说,自少年时代,就对焦裕禄非常熟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焦裕禄的了解不断深入,特别是到焦裕禄纪念馆参观,重新学习了他的事迹后,对他的精神实质有了初步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不仅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也是每一名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好榜样。我认为学习焦裕禄,主要是学习他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

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焦裕禄领着县委班子到火车站去看灾民的场景:大雪天,火车站挤满了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焦裕禄站在雪里充满感情的对班子成员说:“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今晚的情景,去领导群众改造兰考的面貌”。这是他对别人的要求,但更是对他自己的要求。虽然今天的情况和那个年代相比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宗旨意识不能谈薄,仍然需要我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焦裕禄同志参加工作十八年,不管是在革命时期从事武装斗争,还是和平时期从事

企业生产、担任县委书记,一直对党的事业中心耿耿,对从事的工作充满责任感。

学习焦裕禄,不能单纯说说、写写,脑子热热,要做二个结合:一是与学习身边的先进典型结合起来。身边的典型可能不是那么高大、那么完美,但可能更切合自身实际,可以用焦裕禄的精神激励自己,用身边的典型指导自己。二是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对照焦裕禄,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找差距、定措施、选定新的努力方向。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具体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该时刻牢记自己共青团员身份,不断增强团员意识,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和作风建设,为实现人生的价值,燃烧自己!认真学习焦裕禄同志忠于党的事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以立足本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承诺 , 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更加发扬光大。

篇15: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有感

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有感

梅园新村纪念馆,算是故地重游了,记得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时候学生党员活动就已参观过,这次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预备队员再次踏入这一方圣土,更是感触颇多。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件展出的文物,都会让人想起那一段不平凡的岁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陈列在纪念馆的一辆黑色小轿车。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周恩来、董必武、廖承志、邓颖超等领导同志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来南京,住进梅园新村17、30、35号。为了工作方便,代表团领导请人在上海买下了这辆1941年美国制造的“别尔克”小轿车。这辆看似平凡的小轿车,正是历史无声的见证人,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时间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它那铮亮的车身,明亮的车窗,似乎在向每一位参观者讲诉那段光荣的岁月。在国共南京谈判期间,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多次坐着这辆汽车去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和平谈判、拜访民主人士、护送地下党员,还在这辆车中秘密会见过许多重要人物。

1946年初夏,中共特别党员国民党徐州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来到南京,当时正值淮海战役前夕,由于梅园周围环境已被特务重重监视,为了不暴露张克侠同志的身份,这辆小轿车便充当了周恩来同志与其会面的`场所。傍晚这辆车刚驶出梅园就被国民党特务盯梢了,司机老段凭借着高超的驾驶技术,甩掉尾巴,在一条幽静的小巷里,接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张克侠。在疾驰的汽车里,汇报了徐州的军事战况,周恩来听后当即指示:选择有利时机,争取国民党高级将领率部起义。后来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张克侠率部起义,打开了徐州东北大门,对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像这样的例子真的是不胜枚举。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辆“别尔克”小轿车静静地陈列在纪念馆大厅,虽然式样陈旧,历经风雨,却依然闪耀的光泽。每次来这,我都要驻足片刻,它仿佛使我看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代革命领导人的那繁忙的身影,想起他们当年战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艰苦岁月。如今的我不再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而是一名光荣的援外医疗队预备队员。在明年的六月,将远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定有许多困难艰辛,但是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一定会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牢记使命,绝不辜负党和国家的重托。梅园,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上辉煌的一页,承载着中共代表团的光辉业绩。梅园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篇16:参观黄埔军校纪念馆有感

参观黄埔军校有感20XX年×月×号,我有幸参加了我系党支部为优秀入党积极分子举办的参观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的活动。我认为系党支部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是继党课以后进一步加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尤其是优秀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同时,也让我们近距离了解到更多的关于党的历史,激起大家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和热情。

我们早上九点就从学校出发,虽然外面下着雨,但是大家在校车上还是热情高涨地唱起了红色革命歌曲和校歌,××同学的领唱更是将此次拉歌推向一个高潮,掌声经久不息。

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广州黄埔军校旧址。此时,雨也已经停了,我们下车后就开始往黄埔军校校本部前进。在导游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黄埔军校大门的一些历史。大门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校门于20XX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重新修建。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者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之后,我们整个系的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在黄埔军校旧址的大门前合影留念。

导游带领着我们参观了校本部的会议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学生宿舍等地点,让我们在近距离中感受当时的革命前辈的生活环境和爱国主义情操。之后,导游带领着大家到展室里边参观,我仔细参观了设在馆内的《黄埔军校史迹展》、《黄埔群英》等多个展室。我通过参观,缅怀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之后是自主参观时间。我们服装支部一整个支部八个人一起参观,我们在参观完了校本部之后,就去了孙中山故居。在那里,我们仔细地参观着,了解了一段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的历史,是关于中日的友好情谊,关于孙中山先生与梅屋庄吉先生的跨越国界、跨越生死的友谊。我们大家都感触良多,在对待中日关系的问题上,又有了新的想法,不会像之前那样子武断。

随后,我们参观了纪念碑。在那里,我们看到了雄伟壮观的纪念碑,那纪念着无数革命先烈爱国主义情操的纪念碑。我们对纪念碑并不陌生,但是,在特定的场合里看到,又是另一种感触。心中是从未那么强烈过的波涛汹涌。

参观完毕之后,我们服装支部还去买了一些纪念品,作为以后激励我们要学习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事迹的动力。

在回学校的车上,我总结了一下,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的党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加强了我对党的认识,也使我对党更加的忠诚。与此同时也给我上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课。我知道,我要好好学习,要有一颗爱国的心,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17:参观军校纪念馆有感

保定军校广场西南角,有一处“保定军校纪念馆”。终于,有机会进去看一看。

除了一处修葺后的检阅台,旧址上的遗迹已荡然无存,纪念馆的设立就显得尤为必要。对于名著史册的保定军校,历来记述的文字很多,查阅起来也并不难。它不象黄埔军校那样保留了一些旧迹,但却是黄埔军校的前辈无疑。

民国时期从过政的史学家蒋廷黻曾说过:“研究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研究保定军校发展史。”是有一定道理的。当年,蒋介石谈起黄埔军校创建时的师资筹划,总是首先涉及到保定军校。

除了云南、广东等地讲武堂以及留日、俄和留法勤工俭学的部分人员,包括校长在内的黄埔军校的教学、管理力量,基本上都是出身于保定军官学校。保定军校的学生骨干,后来大多成为“黄埔系”的将领。当然,保定军校也出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等人(请关注我的《吴佩孚的另一面》)。

百年保定军校史,可追溯到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接替病死的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起。根据《辛丑条约》规定,天津周围不得驻有中国军事机构。到达督署所在地保定的袁世凯首先抓办两件事:督练新军和开办新军学堂。由甲午战争的惨败,朝廷意识到建立新式军队、使用新式装备维护摇摇欲坠统治的必要。

清末建校所占的地方,本是被八国联军进入保定时焚毁的一处关帝庙旧址及周围庙产。据史料载,当初的校区分为校本部、分校、大小操场和靶场等。校本部居中,墙外有护河环绕。北面生活区,南面是军校的中枢和教学区。又各分为东、中、西院落,各房舍间有走廊相连,形成分布严整的格局。

现在的纪念馆大门,据说是仿照了当初可与总督署相比的军校大门建造的。用作展厅的“尚武堂”,正门两侧楹联:“尚父阴符简练揣摩传一派 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就是参照了当年张之洞的那一幅。尚武堂北面的讲台,一幅楹联是:“步炮工辎骑五科备设期韩信 刍粮器械乘各务专司济萧何”。

不过,军校最初的名字并不称作保定军校。而是以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02年)、保定速成武备学堂(1903年)、保定速成学堂(1906年)、保定军官学堂(1909年)、保定预备大学堂(1911年)相延,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始称保定军官军校。

保定军校曾开设有步、炮、骑、工兵、辎重兵、参谋、测绘、军医、马医、军械、电信等多科及德、英、法、日等外语教学,为近代中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军事人才。当然,他们后来又走上了各自不同的曲折道路。

名盛一时的保定军校旧建筑群没能保留下来,大概与后来北方战事的频繁和动荡的局面有关。1920年直皖战争中,皖系前敌总指挥曲同丰(军校第三任校长)被俘。向直军投降的皖系15师临时住在学员已放假的保定军校内。随后,因欠饷引发的兵变使一部分校舍遭火焚,军校不得不停办。不久,直系曹锟设在保定北面漕河的讲武堂移来此处。

曹锟从总统位子上被赶下台后,军校旧址又先后成为奉系及国民党军队的兵营。抗战期间,为驻在保定的日军占据。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剩余的建筑基本被拆毁了。

记得我当年在保定时,西面铁路外,东南北拆除的老城墙以外,基本都是农田和荒地。城东康各庄,是少年青年冯玉祥生长的地方。城东北的军校旧址,变成了一片国营农场和畜牧场。

保定军官学校1923年停办,前后历时21年。八十多年后的2006年,保定军校旧址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遗址上建起的广场和纪念馆,在不可磨去的史载之外,无疑是对那一页重要历史的记录。

参观小营巷纪念馆有感

常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400字

参观烈士陵园作文400字

抗美援朝纪念日有感作文800字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有感的精选

游陆游纪念馆初一作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心得体会

台儿庄战役观后感600字初三

扫墓有感小学作文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有感(通用17篇)】相关文章:

烈士陵园参观心得体会2022-11-13

观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有感2022-08-09

八路军抗日口号2023-07-23

读《奠柏》有感2023-08-28

关于清明节有感的作文2022-05-07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2022-11-24

观看电影百团大战有感800字2023-01-16

初中700字作文:祭扫烈士墓2022-05-08

微纪录片《永远的初心》观后感心得总结精选2022-11-08

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观后感600字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