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时间:2024-04-26 07:39:20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精选20篇)由网友“四群w696819”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篇1:《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半条棉被忆初心 牢记使命再出发】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向广大党员干部讲述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各个军团陆续抵达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住在了沙洲村村边的一间破旧茅草屋内。茅草屋的主人叫徐解秀,她家中一贫如洗,只有一张用楠竹钉成的床架,床上垫着稻草、铺着破席,连一条完整的被子都没有,盖的是一堆烂棉絮。女红军们在急行军中都舍弃了行装,只带着一条棉被御寒。夜里,三位女红军就和茅草屋的女主人合盖这一条被子、挤在一张床上。

几天后的一大早,女红军们要奔赴新的战场,她们看到徐解秀床上的破棉絮,决定把她们唯一的被子留给徐解秀,但徐解秀说什么也不肯要。这时一位女红军从背包中摸出一把剪刀,把这条被子剪成两半,她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以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读到这里我久久不能平静,半条棉被,是当时女红军们的全部家当,是红军和群众共冷暖的一个剪影,是无法割舍的党群鱼水情。

翻开《习近平讲故事》,里面还有很多同样感人的长征小故事。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卓绝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革命的新起点。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不顾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跨过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翻过一座座白雪皑皑的高山,越过一片片潮湿阴冷的草地,转战两万五千里,来到陕北延安,保住了革命的火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坚实的烙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路,当代青年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身为满怀豪情,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青少年一代,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响应时代发展的召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用我们的青春汗水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身在甜水里,长在红旗下。4月我从苏州回到家乡,从事农村工作,周围很多人不理解,大城市到小乡村,坐办公室到走街串巷田野里,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我脑子是不是坏掉了,我身边的人都这么说。记得回乡不久,我写了一篇题为《回家的感觉真好》的心路话语,当时在“中国美丽田园白甸”镇级公众号发布,一个晚上就有38条留言。我清楚记得,我晚上看了很多遍,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扎根基层的信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好一名小村官并不容易,但是一想到半条棉被,联想到长征精神,我就信心满满。同年5月我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我觉得我自己人生的长征路才刚刚开始,我觉得我的长征路就是服务好群众,坚守一份为民情怀。

习总书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作为一名村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路上播撒长征精神的种子,留下新长征路上最闪光的足迹,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崭新篇章。

篇2:《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三品”鱼水之情】

三个故事,“三品”鱼水之情,阐述我心中的“人民至上”。

“半条被子”的故事——回望来时路,“人民至上”早已扎根。,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发生在湖南省汝城县的感人故事。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实写照。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疾苦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直接体现,是毛泽东同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人民情怀,是邓小平同志“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是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为民情怀。

“十指连心”的故事——奋力赶考路上,“人民至上”不分昼夜。第二个故事,基层干部在乡镇的夜晚——和群众拉家常、帮助群众打扫院坝、销售鸡鸭蛋、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用党员干部的“十指”敲开百姓的门、走进群众的心、办好群众的事。最近,重庆市荣昌区在所有镇街推行“十指连心”干部值夜制度。该制度自5月开始实施,目前3个多月下来,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真实”。这个真实体现在“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夜间,对于党员干部走访群众而言,是个对的时间。众所周知,老百姓很忙,有时白天下村,群众基本都是大门紧闭,都忙着干活去了,这时基层干部的走访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相反,夜晚群众回来了,利用他们的空闲时间上门走访,效果也许更好。通过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群众诉求,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的关心与温暖,这时的群众才算遇到了对的人,遇到了真正为他们排忧解难的人。

“脱贫攻坚”的故事——奔赴小康路上,“人民至上”随处可见。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乡镇作为一线战场,每名干部都在倾心投入,尤其是最近,程序员的“996”变成了基层干部的“997”。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位扶贫“一哥”——“皮哥”。单位人都叫他“皮哥”,当然不是因为他皮,而是姓皮。他于今年年初到基层扶贫一线工作,除去疫情影响,细细算来,他从接触基层扶贫工作到牵头这项工作仅3个月时间。对于我们是3个月,于他而言却是扎扎实实的多个小时。为了尽快熟悉基层扶贫工作,他废寝忘食、熬更守夜,短短时间瘦了10来斤。某天傍晚下村走访贫困户途中,他骑车把脚摔了,去医院简单处理了一下就回来继续加班。几天后,脚实在肿得走不了路了,才去镇中心卫生院住了一晚。回来时的样子就是杵着拐杖的“皮哥”。“熊猫眼”是大家开玩笑时对他的称呼,玩笑之下体会出的是他的无私奉献。

回望来时路,“半条被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民至上”早已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扎根;再看此刻的赶考路,“半条被子”精神在传承,被子之下的鱼水之情在不断巩固。“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人民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迈向民族复兴的导航。扬帆启航,愿我们都能乘风破浪。

篇3:《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主题教育要用好“红色基因库”】

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成为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缅怀革命先烈,深入细致了解红色革命精神,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河南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考察,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就要用好“红色基因库”,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红色教育,才能不断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

建强红色阵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军史馆、烈士陵园等,都是党的“红色基因库”,存放着无比可贵的红色财富。一代代革命烈士的红色事迹、一件件留有革命印记的红色文物、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承载着无比厚重的红色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革命英勇奋斗、流血牺牲,每到一处都流传着一段段令人称赞的红色往事,展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理想信念、政治本色、斗争精神等。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不变的红色基因的深刻意义,新时期下,要进一步深化红色阵地的时代内涵,形成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品牌,不断党员干部激发爱党爱国之志、增强奋发奋进之力,引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讲好红色故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半床棉被”的经典故事,他指出:“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期必须继承的“传家宝”。红色故事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生动的写照,在主题教育中,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传统教育,用红色故事上好党员干部的“初心课”,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传承红色基因。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红色基因就是保持我党繁荣壮大、永葆青春活力的关键密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员干部只有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做到常学常新、不断感悟,才能真正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化为自觉。开展好主题教育,更需要把红色基因当作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心传承、用行动落实,让党员干部在接受红色教育中守初心、担使命,把红色精神转化成推进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篇4:《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双线”作战要“战士”不要“绅士”】

决战脱贫和防控疫情,是两场大考,更是两场大战,都必须胜,没有半点退路可言。战斗,自然需要战士,在“双线”作战中,党员干部就是“战士”,他们是脱贫攻坚一线和疫情防控一线主力军,是打赢战役关键所在。

但并不是党员干部就能当“战士”,有的更擅长扮演“绅士”。这些“绅士”级别不高、架子不小,走到哪都习惯于前簇后拥、车接车送,喜欢“纸上谈兵”激扬文字,不顾实际“瞎指挥”;有的“绅士”热衷于装点面子、铺设摊子,总想搞出点“大动作”,不惜代价举债欠账搞“面子工程”,希望一鸣惊人名留青史,最后却是事与愿违,劳民伤财遗臭万年;还有则是口号喊得震天响,落实起来轻飘飘,把“慢条斯理”当作人生信条,遇事绕道走,遇难靠边站,不愿揽责,更不愿担责,俨然一副事事“与我何干”的模样。

绅士,指的是待人待物谦谦有礼,值得赞扬。但是在战场上,如果党员干部都保持“绅士”状态,不温不火、慢慢吞吞,这必然会贻误战机,导致战役失利。当前,面对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场硬仗,党员干部绝不能当“太平绅士”,要当不怕流血牺牲的“英勇战士”,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拿出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坚毅,咬定青山不放松,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决夺取“双线”作战的全面胜利。

不当“绅士”当“战士”,就要敢于挺身而出、带头示范。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声声“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让我去”……喊响了党员干部的为民初心,一封封按满红手印的“请战书”背后凝聚着红色力量。挺身而出带头示范,一直以来就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将领冲锋时喊的是“跟我上”,而国民党军队指挥官喊的却是“给我上”,一字之差决定了胜利归属。“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就要冲锋在前、吃苦在前,给人民群众当好标杆、做好示范,团结引领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凝聚起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攻克最后贫困堡垒。

不当“绅士”当“战士”,就要敢于真抓实干、骁勇善战。战场不是“秀场”,不能对上一套、对下一套,更不允许消极应战、浮于面上,搞花里胡哨的“假把式”,敷衍作秀。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疫情防控,人民群众需要的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干部,干字是当头的。必须说干就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要找准“双线”战役中存在的短板弱项,补齐补强,让贫困群众鼓起腰包,摘下“穷帽”,实现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要紧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目标不动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战士,战字是当头的。“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党员干部要尽锐出战、骁勇善战,慎终如始、善作善成,以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的坚定,做到不获全胜绝不鸣金收兵、刀剑入库、马归南山,坚持一战到底。

不当“绅士”当“战士”,就要敢于扑下身子、一心为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半床棉被”的故事教育党员干部,“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命运相联的真实写照。在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困群众都是条件最为艰难的,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帮群众出思路、找门路,用上一切可以用的“战术”,按时兑现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在疫情防控的后半程,党员干部更不能懈怠、松劲、麻痹,要继续做好群众教育引导工作,防止前功尽弃,对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要多关心关注,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

篇5:《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汲取“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的奋进力量】

近日,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红军过境汝城时“军爱民、民拥军”的感人故事。“半条被子”故事蕴含的深刻含义历久而弥新,以一个有形的实物为我们留下了无穷无形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领悟这“半条被子”背后承载着的初心、蕴藏着的使命,牢记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红色历史,汲取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的奋进力量,在大战大考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一往无前!

回望过去的历史、回顾一切大战大考,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所在、血脉所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挑战的根本保证。“半条被子的温暖”彰显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的红色基因及为民本色,如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攻号令生动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头、始终同人民奋斗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坚持好、发扬好!

与民同苦,坚持民生为大,时刻以人民为中心

“半条被子”的故事讲述了共产党人在生死攸关的战争年代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群众受苦的坚定信念,也生动阐释了严酷悲壮的革命征程中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当下我们刚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也正在经受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大考,风雨兼程,我们始终保持着与民同苦之初心,这在“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中得以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句暖心的话背后正是以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所在。大战大考中,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就是共产党人要时刻关注的重要事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要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洪、脱贫攻坚等等工作中着眼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把更多精力放到民生事业上,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紧紧围绕群众最需要、最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民生事业,以初心换民心,切实增进人民福祉,让人民群众真真正正地感受到幸福!

为民而战,坚守初心如磐,牢记一切为了人民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使命,过去,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了人民利益敢于奋斗、敢于担当,在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深入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为民而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脱贫攻坚战场上,无数扶贫干部不惧困难、扎根一线,用忠诚和汗水书写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战疫大考中,共产党人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将党旗牢牢插在战疫最前线。来势汹汹的疫情、汛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共产党人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为民而战书写奉献担当,为人民群众构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大战大考中,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人民检验的合格答卷,在为人民谋幸福的无穷征程上,还需继续坚守初心如磐,把为民情怀写进共产党人的心底,为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贡献共产党人应有的力量!

“半条被子”是一堂生动的红色课程,“半条被子”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重温“半条被子的温暖”,汲取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的奋进力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用“半条被子”精神砥砺初心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篇6:《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一名组工小白的“成长经”】

已经过半,细细算来,我成为一名组工干部整整两年了,两年前的我还是一个对组织工作一窍不通的“组工小白”,两年的时光,700多个日夜,我体会到了组织工作的酸甜苦辣。今天,“两岁”的我,想谈谈一名组工小白的“成长经”。

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群众工作”。

,刚上班的我,就经历了历年来标准最高、要求最严、难度最大的一次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要确保换届圆满成功,必须要把准备工作做在前面。为了更好地让村民了解换届政策,摸清“两委”班子现状、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等第一手资料,真正选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干部,我们组织开展了入户走访。对于没有真正和群众打过交道的我来说,自然免不了碰壁。不理解、牢骚,甚至门都不让我进,我心里是满满的委屈。但同组的一位前辈告诉我,“既然选择了做人民的公仆,就要经得住各种委屈,学会做‘群众工作’,面对村民的抱怨,拿出我们的真诚,以心换心,村民自然会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慢慢地,村民见到我就亲切地对我喊,“丫头,快来家里喝口水”,对我的眼神由最初的抵触变成了接受与认可,和我说话时能一直拉着我的手……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群众工作”。

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组工作风”。

6月底,我来到区委组织部借调。刚来的第一天,领导让我围绕身边先进党员的事迹撰写一篇文章,作为“七一”献礼。当时,我只用了一天时间就交给了领导,自我感觉还不错,领导反馈回来后只是修改了一下题目。“难道自己的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直接一稿过了吗?”我沾沾自喜地去找领导,本以为会得到表扬,结果领导告诉我,完全写偏了。顿时,感觉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就这样,一篇1000字的稿子,我反复改了5遍,最后,我拿着修改了第6次的文章去找领导,终于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领导说,“知道为什么让你改这么多遍吗?写文章和干组织工作一样,都是细致打磨的过程,组工出品,必属精品,从组织部出来的东西,要让别人挑不出一点儿毛病,这就是组织部的工作作风。”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组工作风”。

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初心使命”。

209月,全区自上而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一次,在去基层调研时,一位老书记说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他说:“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不要忘记自己的入党申请书是怎么写的,不要忘记当初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宣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朴实的话语,既让人敬佩,又值得深思。9月27日,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党支部书记宣读支部大会接收我为预备党员的决议时,我又想起了那位老书记的话,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只是荣誉,更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管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长征红军,还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不管是“为人民牺牲,死得其所”的革命烈士,还是“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变样”的廖俊波,“一切为了人民”,是一代代共产党员永恒不变的初心。“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看看自己脚下沾了多少村里的土,眼里能看见多少百姓的苦,心中能为百姓造多少福……”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初心使命”。

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员”。

2020,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所有人的智慧和勇气。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上下各族人民以最果敢的行动筑牢一道道防线,势必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了铭记这段难以忘却的战疫岁月,将战疫精神传承、延续,作为“战地记者”中的一员,我积极深入社区(村)防控一线,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身边的生动场景和感人故事,记录下这些平凡英雄的不平凡举动。这里,有已经80岁高龄却依然佩戴党徽在严寒冬雪中坚守的老党员,有顾不上家里还在哺乳期的孩子就背着吸奶器奔赴一线的“铁娘子”,有为了守护群众的安全而没有见到家人最后一面的社区(村)干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原来,入党宣誓不是一场仪式,是要用一生去践行的誓言;党员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信仰。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是“共产党员”。

两年的时光,短到在岁月的长河中稍纵即逝,但又长到在我的人生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年,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我知道,和一个优秀的组工干部相比,我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会一直努力,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未来的每一个两年。愿乘风破浪,未来可期!

篇7:《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半条棉被”虽小 为民初心却大】

最近,阅读《习近平讲故事》一书,被“半条棉被”的故事深深打动。笔者感到,“半条棉被”虽小,却折射出共产党人初心之大、使命之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从“半条棉被”中深刻感悟初心,认真践行使命。

“半条棉被”彰显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三名红军女战士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毫不犹豫地把一条被子剪成两半,一半留下,一半带走,这不仅反映军民鱼水情深,而且充分体现共产党人一刻也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时刻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努力为人民群众雪中送炭、排忧解难。

“半条棉被”揭示不忘初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向广大党员干部讲述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就是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说明“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共产党员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不是搞虚虚假假的“天桥把式”,不能搞学归学,做归做,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表现,要从为人民群众解决“半条棉被”做起,要从为人民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办起,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抓起,努力让每一个人民群众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真正让人民群众都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抓到实处,取得实质性成果。

“半条棉被”告诫全党从党史新中国史吸取精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讲述半条棉被的故事,就是为了告诫全党: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创新史、光荣史,是党和国家及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富矿”。在开展主题教育中,各级党组织要釆取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共产党员要深入挖掘党史、新中国史这个“富矿”,从中吸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夯实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基础,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民履职,为民担责,为民服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努力奋进新时代,不断取得新业绩。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10篇

篇8:《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被子”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被子”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被子”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被子”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被子”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被子”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篇9:《半条棉被》观后感学习心得

1934年11月上旬,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老百姓家中,临走的时候,把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徐解秀。

半条被子的背后启示,是三位女红军战士宁可自已受苦也不让群众吃亏的为民情怀,感受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老百姓是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老百姓拥爱军队,红军赢得了人心。

半条被子的故事传说,红色精神过去如此,今天依然。谁真心实意对待老百姓,谁就赢得了人心,谁心中装有老百姓的位置,谁就有真理的源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再走革命老区,追随老百姓的脚步。8月12日,贵广动车队的部分党员,参观了半条被子的发生地。聆听红色感人故事传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党日活动。不禁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万象始更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通过这次学习活动,精神上接受了红色的洗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贯彻新的理念,履行新的使命。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能忘记半条被子的初心,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树高千尺不忘根,老百姓是万水千山的源。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心连心共命运。

红色故事传说是长征精神,鼓舞着共产党员的理想,半条被子是巨大的信仰财富,感悟初心,传承崇高的责任,而不是仅仅嘴上说说,而要把这种精神践行到实际的工作中,在思想上深刻重视,在行动中坚决落实。

理论上大学习,工作中大落实。回到车队后,贵广的党员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红色的故事传说磨砺意志,找差距,抓落实。用半条被子的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在实效上,对标找差距,发力抓落实,党员小组的设岗建区奔着问题去,追着问题改。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党规和党章,提高党性素质和修养,提高自我的思想建设。积极主动学习党史和学习系列讲话,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已,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二,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的地位,自觉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客运质量。坚持在创岗建区的责任区,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岗位上以实干为荣,不图虚名,鼓实劲,办实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积累客运乘务的经验和总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保证安全出行的前提下,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尽职尽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踏踏实实完成本职工作。

三,加强优质服务的宗旨,对待旅客如同春天般的温暖,脚踏实地的做好客运工作,急旅客之所急,想旅客之所想,真正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照样可以一样能发光,一样能发热,正如雷锋同志说的,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意滋润每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线阳光,我愿意照亮每一分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愿意坚守在普通的岗位上。认识到位,才能行动自觉。树立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在工作中追求用心,用情的服务态度,努力完成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神圣使命,奏响高铁名片主旋律的最强音。

篇10:《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恒久温暖;鱼水浓情,千古流芳。《半条被子》讲述红军长征时期,三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连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红军走了,徐解秀惦念了五十多年,也将这个感人的故事在心头珍藏了五十多年。红军战士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首先想到老百姓的需求,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和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篇11:《半条棉被》观后感学习心得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共有31个小故事传说,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传说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 四川 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 堵截和包围,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 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来临之际,我通过读“红书”——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来重温历史,让我进一补加强对党的认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传说共有31个小故事传说,其中我对“四渡赤水”这场战役印象最深刻。这则小故事传说主要讲了: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在贵州 四川 云南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进行运动战。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他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整编,继续进军。为了摆脱数十万敌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追击 堵截和包围,他亲自指挥红军,在云贵高原展开一场灵活机动的运动战。1935年1月2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北上,一渡赤水,准备从四川泸州和宜宾之间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方面会和,北上抗日。此举引起蒋介石的极大恐慌,急调重兵布防在川黔边境,封锁张江。2月8日,红军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战遵义,歼灭贵州军阀王家烈部,重战桐梓 娄山关和遵义,并歼灭敌20多个团。为了进一步迷惑和调动敌人,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入川南,假装北渡长江。3月22日,他指挥红军突然掉头东下,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见红军矛头指向贵阳,自己周围的兵力空虚,慌了手脚,丧魂落魄,急调滇军火速驰援,实现了他部署的“调出滇军”的目的。在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艰苦的精神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量。

看完这本书后令我心情无比激动,我们要发扬长征中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更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深刻道理,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念。

篇12: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1000字

1934年,红军长征途经沙洲村,时年30多岁的村妇徐解秀,把在家门口露宿的3名女战士请进屋里,同住几天。分别时,女红军看到徐解秀家床上的烂棉絮,就要把被子送给她,徐解秀执意不肯。一名红军女战士拿来剪刀,剪下半条,塞给她,跟她说:等革命胜利了,再来看她,送她一条新被子。

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棉被”的故事,就是共产党人初心的见证。

观看《半条棉被》影片后,党员们纷纷表示,半条棉被,温暖人心,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上,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和誓言承诺,为打赢六稳六保战役,决战脱贫攻坚,建设“五省通衢”西南明珠城市贡献发改力量。

篇13: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1000字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聚焦平凡一幕,实为不凡之人”,这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一段平凡往事,但电影中的人物角色却闪烁着不平凡的光彩,正是点滴平凡中的不平凡造就了今日的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

一枚普通铜板,承载着党员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自律。“路上挖到一颗红薯,红军也要在地上放上几枚硬币”,食虽无主,纪律却常在心中,党员干部应时刻做到自廉。常持自警之心,卑以自牧。贯彻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始终在思想上与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四个意识,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四风问题,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与自我提高能力。常思权力之框,慎独于内。深刻认识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与四大考验,牢记权力为法律所约束、为群众所服务、为人民所监督,筑牢思想防线,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自觉增强主动公开、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对群众负责,做到群众面前不为私心所扰,不为人情所困,不为关系所累,不为利益所惑。

一双自由脚,承载着党员破旧革新的勇气。电影中,徐解秀老人在三位女红军影响下,脱下了裹脚鞋,重拾了自由脚;党在长征过程中也蹚出了一条理论联系实际、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我们应坚持创新引领,把握发展机遇。建立容错机制,降低试错成本。将从严问责与合理容错相结合,坚持对干部创新进行客观评价,公正合理对待,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既确保让广大干部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又避免拿容错当保护伞,出现纪律松绑情况。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成效。结合时代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敢于突破传统、敢于跳出常规,打破思维惯性与工作惯性,在干事创业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敢于提出新观点,善于学习新技术,勇于尝试新方法,将创新精神贯穿工作始终。

一床平凡被子,承载着风雨同舟的军民鱼水情。一床被子,一分为二,是共产党人与群众共冷暖的初心;房屋被烧,集资修建,是共产党人为群众解忧愁的决心;“半条棉被”暖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心。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干部。“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坚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提升干事本领,做有“才”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始终葆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把学习作为增强干事本领的重要手段。注意学习方式。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注重学习内容。学习政治理论,讲好业务本领,做好群众办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成为行家里手。

电影《半条棉被》心得体会

《半床棉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打动了我。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红军正在进行艰难的长征。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看到徐解秀家中没有一床棉被,只有一块烂棉絮,临走时,要把仅有的一床被子送给徐解秀,在徐解秀坚决不要的情况下,剪下一半棉被给徐解秀留下了。

后来我又查找了一些相关的文章,文中讲到,女红军临走时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一直等待着打胜仗回来的三位女红军和她的丈夫。可是1991年,徐解秀去世了,她在临走前对孙子说:“你爷爷回来告诉他,不是我不等他了,我等了快60年了,每年都到山边去看,看不来,我不拿红军的被子都可以,他们肯定是老了来不了了。一定要把路修好,党和政府是最好的,一定要把这些话给后辈传下去。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共产党和老百姓是什么关系?半床棉被的故事说得最形象。这三位红军女战士是不是共产党员?是否看到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我也上网搜寻了资料,只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邓颖超等15名参加过长征的女红军在得知这个故事后,曾表示要想办法找到那三位女红军,再没有找到更多的信息。也许她们……。我不愿深想。她们可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忘我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老百姓正从她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

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虽然我不是一名党员,但我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小康社会的今天,可能不再需要我们剪一半自己的“棉被”分享给老百姓。但在党领导下的基层单位社区,我们作为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更要弘扬长征精神,以一心为民的情怀,为创造美好新生活而奋斗,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不断为群众送去“新的棉被”,让党的阳光雨露温润群众的心,坚定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电影《半条棉被》观看有感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用“半条棉被”的故事刻画了共产党人时刻心系群众的形象。近日,位于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棉被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入选第三批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90多载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诸如“半条棉被”的温暖这样的为民爱民之举,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胜枚举,凝结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寻初心之根,涵养家国情怀。在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半条棉被”大型雕像矗立中央,鲜红的“半条棉被”犹如一面鲜艳的旗帜,映照着共产党人的初心。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中,3名女红军借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了下来。这种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上的初心本色,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代代相传,正如“时代楷模”张富清一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我们更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掸去思想上的灰尘、淬炼政治上的坚定,在坚守初心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问使命之本,勇挑责任重担。“半条棉被”的温暖背后,是红军战士将寒冷甚至牺牲留给自己的担当和奉献。当年,红军正是靠着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大无畏精神,战胜了沿途的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新的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温暖激励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才能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用生命担当使命的新时代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了任务敢拼命、为了战友不惜命,一句“你退后,让我来”,充分彰显了当代军人的非凡担当。真正的共产党员,面对艰难困苦,就要以“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敢啃硬骨头”的拼劲,敢于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自觉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扬时代之帆,致力伟大实践。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守初心、担使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具体体现在干事创业上。当前改革攻坚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愈进愈难而又不进则退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应在感悟“半条棉被”的温暖中强化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当好新时代的突击队员。始终保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鼓劲扬帆再出发,真正把使命刻在心上、扛在肩上,不让职责挂空挡,不让承诺放空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努力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篇14: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1000字

通过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半条棉被”的故事后迅速传遍了全中国,让人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奋斗历程。跟“半条棉被”的故事一起感动中国的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是共产党始终依靠群众、始终为了群众的不变初心。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极不平凡的五年,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拓展新境界、在实践上作出新部署,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贯彻新理念,履行新使命,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走在前列。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育青对此深有感触:“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鼓励外资进入,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别合作园,我们从报告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继续发展国际产能合作,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为我们基层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基层机关要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在新的历史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永不忘记“半条棉被”里的赤子初心,多一些理想和信仰,多一些责任和担当,永远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求真务实,取信于民,真正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让理想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信仰的力量支撑我们走好新的长征。

篇15: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鱼水情 初心不变“新长征”】

前几天,刷微信时,在某订阅号上看到一个名为“什么是共产党?习近平讲述的这个故事让人泪目”的视频。故事讲述了85年前,长征的红军来到湖南汝城县进行修整,其中一支红军沿着蜿蜒的小道驻扎到了沙洲村。11月的一天,北风夹着冷雨,寒气逼人,战士们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徐解秀见状就让其中三个女红军睡到自己屋里。女红军进屋看见简陋的床上仅有一条烂棉絮与草蓑衣,便把身上唯一的一个行军被与徐解秀母子合盖,大家侧着身、抵足而眠,度过了温暖的一夜。临走时,对徐解秀母子心疼不已的女红军便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她留了下来。看完后,笔者已泪湿眼底,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大会上深情讲述的“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军民鱼水情深。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伴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这个温暖的故事又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关于:常怀“慎”之戒律守初心,方能续写“长征”新篇章的课。

慎微,于细行之间“捋顺初心”。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提醒我们不管任何职业,都要防止小过酿成大错。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小事、细节就是“手电筒”“显微镜”,最能“聚焦”人品、“放大”作风。党员干部最忌的就是把“合情合理”“无关紧要”作为为官处事的“格局”“态度”。细微、小节之处最能“见初心”“现担当”“验廉洁”,一顿饭局一红包、一盒月饼一包茶,都可能是信念之根“松动”的开始。廉洁与腐败的距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8小时”之外的私人场合,更要靠自律来约束言行,须谨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重视“小事”、留心“小处”,于细行之际“捋顺初心”,“锱铢必较”才能练就党员干部新长征路上稳健的“脚跟”。

慎初,于未萌之时“永葆初心”。“湿鞋者”理论这样说:雨天步行,人们一旦踩入泥水把一只鞋弄脏,就不再小心翼翼,保护好另一只鞋,走路便肆无忌惮了,最后把两只鞋都同时弄脏。从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维来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谨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就会在第一次失足后继续放纵自己,直至步入泥潭深渊。党员干部一定要谨慎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头一回”“第一次”,不要怀着“试试水”的心态挑战党纪国法的“硬线”和道德良知的“软线”。背弃道德的第一扇小“天窗”或是违法犯纪的第一道大“闸门”一旦打开,不管有没有受到及时的惩罚,欲望的“洪水”都会一泻千里。葆初心须谨记“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步步为营”才能绷劲党员干部新长征路上“敏锐”的神经。

慎权,于公私之间“坚守初心”。习近平在《求是》杂志第19期,刊发的《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一文中指出了官德在用权时的重要性,可见,谨慎用权,是检验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慎权”要求党员干部一定要明确权“来源于群众”并“服务于群众”的理念,把“权”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为人民谋福祉上,不能将权视为区别于他人的另类标配,持权谋私、仗权压人,要摒弃“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有实权就有实惠”“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等歪理。当然,在“如履薄冰”用权的同时,也要“大胆创新”用权、“因地制宜”用权,不能因为害怕出错,就把权力束之高阁。须警醒,对于权力的浪费也是一种变相的腐败。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永远保持着不弄权、不揽权、不越权,秉公用权,才能在公与私之间“守护初心”。“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顶礼膜拜”慎用权,才能树牢党员干部新长征路上服务至上的理念。

篇16: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从“剪下半条被”中感悟奋进前行的力量】

习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__周年讲话中,提到一段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结合实践进行思考,深刻感受到新思想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倍感振奋:

同人民风雨同舟,老百姓才会当咱是“自己人”。

革命历史和实践无数次证明,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把党融入心底。近日,因开展主题教育工作需要,我来到陌生的环境开展工作,面对截然不同以往的客观环境,面对不同风格的基层组织,一时间,颇有点“手足受限,无法辗转腾挪”的感觉,“有力无处使”让人颇感觉几分气闷,想起一直以来对群众路线的坚持,念及对黄文秀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扎根白坭村的学习,顿觉,“关起门来搞教育”,只会越搞越困惑,越搞越迷茫,“敞开大门”走出去,天地顿时“豁然开朗”。这时候,回看习总书记的这句“风雨同舟”,感受格外刻骨铭心。是呀,蹲在屋子里,风吹不到日晒不到,也就将自己和基层隔绝开来,开展主题教育指导,就只会成为“文来文往”“会议贯彻会议”的牺牲品,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中去,深入了解基层关心什么关注什么?问题在哪目标在哪?才会有的放矢,路子越走越宽,工作越干越起劲。

同人民血脉相通,老百姓才会把咱当“亲人”。

三名女红军,同人民血脉相连,对老百姓的饥寒感同身受,“剪下半条”被收获一颗心,才有了老人一辈子的念念不忘。今天,我们从事党的工作,遇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不要紧,你在打量对方的同时,对方同样也在掂量你的斤两,怎么办?同样是学习黄文秀,拿过老百姓庭院里的扫帚扫起来,拉过老百姓家里的凳子坐过来,接过老百姓家的茶水喝一口,看到老百姓家的难题迎上去,唯有真正走入一线,深入群众中去,才会把清“着力点”,摸清“突破点”,形成“聚力点”。比如,对照方案,基层组织的计划“变”与“不变”在何处?和实践工作的“结合点”在何处?指导工作中,坚决放低姿态,不当只手叉腰的“钦差大臣”,积极换位思考,融入基层组织,帮着基层发现问题,完善问题解决方案,在“先行一步、多动一步、多思一步”中,实现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引领基层主题教育工作的目的。

同人民生死与共,老百姓才会把咱当“家里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古时的统治者尚且知道和人民同甘共苦,人民才会生死与共。作为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己任的共产党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开展群众工作的不二法宝。如何在基层实践中,将所学的理论和具体丰富的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考验着学习者的智慧,也考验着学习者的能力和水平。在基层实践中,通过深入一线,参加支委会,开展“面对面”“背靠背”的座谈,通过一以贯之的接触、了解,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我似乎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在融入新生活的过程中,尽管有过坎坷,有过争执和不开心,甚至有过放弃,折返的想法和念头,但更多的是新的收获,新的砥砺,新的成长,更有基层将咱当“自己人”“家里人”“亲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非经过不知难”,今天再回看这段“剪下半条被”的故事,更加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感受到新思想的光辉。登临山之高,领略海之深,在经风沐雨的实践中长经验、增智慧,壮筋骨、练本领,越发感受到新思想的永恒魅力,我相信,初心不忘、使命永存,砥砺奋进的脚步必将在实践的发展中愈发坚定笃定,愈发行稳致远!

篇17: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半条棉被映初心 决胜小康再出发】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深入当地开展红色教育、发展扶贫产业、巩固脱贫成果等情况。总书记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重温“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

1934年11月,红军过境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见到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一个被窝度寒夜,一床棉被对半分。寒冷的冬夜里,棉被之所以能够御寒,并不是它本身就有温度,是因为人把棉被暖热了,棉被才会给人以温暖。“半条被子”的背后,是三位红军女战士宁可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的为民情怀,是红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印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的现实缩影。“半条被子”不仅见证了人民军队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也映照了中国共产党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过去,我们党正是靠无数个这样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万里长征虽已远去,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半条棉被的温度却始终如初,共产党人的初心依然如昨。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极为不易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夏秋之际,南方各省又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抗击疫情、汛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披荆斩棘战疫情、劈波斩浪战洪水,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全力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大战大考面前交出了满意答卷。

当下,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的疫后重振建设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的任务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长、日趋多样。因此,我们还有很多“娄山关”要征服,还有很多“腊子口”要跨越,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弘扬传承“半条棉被”精神,分给人民群众自己的“棉被”,还要带领人民群众谋发展,为人民群众送来“新棉被”,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温暖的故事能够折射出真理的源泉和力量。今天,我们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要牢记“半条被子”的精神,用心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将“半床棉被”中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时刻与人民共担风雨、血脉相融、生死与共,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不竭动力。

篇18: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要“用半条被子”精神诠释初心】

习近平告诫我们: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来路,才能点亮前行灯塔;不忘初心,方能澎湃发展动力。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半条被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红色经典故事。那是在1934年11月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这个老人说,这就是我们大家拥护的共产党,他们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分给老百姓。

“半条被子”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关键在于这种精神就是我们的党魂、军魂,是党和人民鱼水情的真实见证。失去了或者忘记了“半条被子”的精神,我们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失去了民心,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党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靠的就是“半条被子”凝结成的党心、民心、军心的钢铁长城,这种精神需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传承、弘扬。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传承“半条被子”精神,就要拿出真心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来,与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树立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的情怀,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立足自身岗位,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传承“半条被子”精神,践行“鱼水情深”路线,首先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始终做到忠于信念、忠于组织、忠于人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忠贞不渝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严格的标准约束自己,用一流的业绩展示自己,始终不忘初心,做到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不渝地牢记为民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恪尽职守,继承和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和长征精神,用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我们所做的事业,是党和人民的事业,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出发点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的宗旨。所以,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利益优先的理念。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认真工作,敢于担当作为,处处发挥出一个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我们的人民群众感觉到,半条被子的优良传统又回到了人民中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只要我们心中有人民,有党,我们的事业才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篇19: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半条被子”彰显的为民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大会上深情讲述的“半条被子”的故事。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故事讲述的是:85年前红军来到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在村民担心害怕的情况下,红军队伍让群众感受到与以往部队的“不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援。临走时,寄宿在徐解秀老人家里的3个女红军见老人没有一条像样的被子,便在万般推辞下,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这个感人的故事这不禁让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深思该如何切实肩负起使命,处处彰显为民初心。

心有所向察民情。“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亘古不变的真理便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必要前提更是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这就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主动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信党、真心爱党、真心拥党。用真情换真心,关键在“真”,“真”是骨子里的关情,总在群众一枝一叶间:群众住得舒不舒适,群众穿得暖不暖,群众吃得健康不健康,群众就医方便不方便,群众收入多不多,群众的教育质量高不高等等,这种骨子里对民情的关怀一定不仅仅是挂在嘴上,而将会始终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真”是无时无刻的惦记,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不怕战争失败,就拍战争失了民心”,在河北慰问群众时,他让群众转过身去,自己却一人背风而立,迎风讲话,这正是一名共产党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真情真爱。只有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群众拥护,一名共产党人,可以不要金杯,不要银杯,但一定要留住百姓的口碑。

情有所系听民声。群众的每一份民声都饱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所思所想所盼,它不仅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检验,更是对我们今后工作重点提出的新要求,毛主席曾说过:“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因此,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声音作为第一信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深入百姓家中、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以座谈会、走访谈话、意见信箱等多种形式,做到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切实打通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而不是以“自我感觉”代替群众呼声,不是走走形式、走走过场,就不走心,不是听取表面不顾透彻,听取建议不去深思,听取问题不加改进。要拿掉民声的“过滤网”,切实保留原汁原味,确保我们所了解的就是群众所想所盼的。

行有所指解民忧。群众之事无小事,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在面临多样化的群众诉求、错综复杂的群众利益、困难大的群众矛盾面前,党员干部怎能缺席缺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位,关乎民生的政策坚决不打折扣、不讲条件、不走形式,以公平正义的原则将民事办到百姓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将解决难题的工作措施安排到位,有序推进工作计划、科学研究工作制度、贴近实际创新招法,既要保证解决群众问题的“数量”,不半途而废,又要保证解决问题的“质量”,不搞虎头蛇尾。要将工作态度端正起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好服务意识的加减法,减去畏难情绪、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弄虚作假,加上迎难而上、主动进取、真抓实干、求真务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什么是共产党人?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留给老百姓的人。”这半条被子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如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在“察民忧、听民声、解民忧”的过程中发扬“半条被子”精神,理清群众“想什么”与我们“干什么”这一重要关系,就能够赢得人心、凝聚民心,从而形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篇20:电影《半条棉被》观后感心得体会

【传承“半条被子”精神 走好“新长征路”】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考察,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温暖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共产党人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群众受苦、“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接过“半条被子”,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半条被子”虽已尘封于历史之中,但它所散发出的精神却光芒四射。3名女红军战士剪下的“半条被子”以及“等革命胜利了,我们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的承诺就是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先辈靠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定理想信念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带领着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进入新时代,走好新长征路,必用光荣的革命历史激励无数共产党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尽职尽责,切实把革命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接过“半条被子”,以“牢固的政治纪律”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进入宿营地时,要向群众做宣传,出发时要向群众告别。”当年这是红军途中的一条纪律,当年正是3名红军女战士向徐解秀告别时,向她赠送的“半条被子”。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对党的纪律的坚守,必须是时时刻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当前,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更我的风险和挑战,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以身正人,践行宗旨。

接过“半条被子”,以“深切的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半条被子”不仅是遮一身而保暖的物品,更是对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诠释。“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半条被子”的精神在历史的传承中一次又一次被展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始终与人民在一起。“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为了实现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的庄严承诺,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有的更是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全党上下与全国人民一道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汛情严重,无数党员按照“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的指示,冲锋在前、保卫家园……一件件一桩桩,正是“半条被子”精神的再现,彰显的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走好新的长征路,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践行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半条被子”是长征中的一个小故事,但其精神价值不可估量、历久弥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坚定的信念接过这“半条被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其伟大的精神伟力凝聚起强大的民族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半条棉被》观后感

半条被子观后感

长津湖个人心得

河北居家防疫消防安全公开课直播观后感心得

观看《雷锋在1959》的心得体会

大学消防公开课网络直播观看心得

全国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知识

消防讲座观后感

初中生怎样写好周记

天津消防119宣传活动日心得体会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半条棉被》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精选20篇)】相关文章:

人生阅读心得2022-04-29

参观故宫作文600字范文5篇2022-05-31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600字2022-11-06

抗击武汉新型肺炎征文800字精选2024-02-07

观安全教育片有感2024-04-16

小学感恩主题活动总结2023-07-13

关于消防知识的观后感800字2023-04-10

我和我的祖国感想及心得体会优秀2023-01-19

河北中小学校园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600字精选2022-09-15

教师中国新疆课计划表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