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时间:2022-05-23 01:56:43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共17篇)由网友“海潮”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篇1: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先天下的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著名的一句话。今天我们就要去洞庭湖和岳阳楼参观了,亲眼看一下“传说中的岳阳楼”。

中午十一点,我们来到了洞庭湖前,啊,洞庭湖真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啊,湛蓝的湖水,加上万里无云的天空,简直是水连着天,天连着水嘛!我们坐上了游船,船开动后,我从船舷往外一看,顿时傻了眼,湖面上竟然飘浮着许多垃圾,一点也没有《岳阳楼记》里所描写的那么美丽。而这,都是人类惹的祸!要不是人们乱扔垃圾,昔日美丽干净的洞庭湖怎会变成这种“衰”样?人们啊,赶紧反省一下吧,再这样下去,整个地球都被我们自己毁了。

返航的时候,游船的司机好像是吃了摇头丸,把船当成飞机开,激起巨大的浪花,把待在船舱里的我弄成了“落汤鸡”。

午饭后才是游览岳阳楼,当进入岳阳楼大门,便有一种雄壮的气势扑来,在我面前,出现了几个缩小版的岳阳楼,它们分别是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时建造的岳阳楼。其中我最喜欢是宋朝的岳阳楼,因为它看起来比其它几座雄伟、气派很多,当时藤子京就是让人将这座楼画成画送给范仲淹,写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岳阳楼前,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岳阳楼因为有破损,正搭起棚架维修。不过,一、二楼倒可以参观。我们进去后,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块刻有《岳阳楼记》全文的大木板,是清初书法家、康熙的书法老师张照所写,但其实一楼的木刻并不是真迹。

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当年,一个姓吴的知县对岳阳楼里张照的字垂涎三尺,便使用了“调包计”,叫人临摹了一块“复制品”,自己却偷走了原件,乘船逃走了。可是,就在逃走的途中,船突然翻了,吴知县和他的手下,还有这块木刻都沉入了海中。木刻后来被一名渔夫打捞上来,几经周折,又回到了岳阳楼,如今放在二楼的木刻才是真品。

导游说,两幅木刻十分相似,但假的有一个字露出了破绽,“居庙堂之高”的“居”字那一撇很短,而二楼的“居”字很长。原来,当时临摹的人为了让后人知道哪一块才是张照的字迹,故意把撇写短。嗬!这还真是一件悬乎的事件呢!

篇2: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1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是范仲淹写的,名字叫做——岳阳楼记。

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描写出了登上岳阳楼,端着酒杯对着风,在观赏美景中,心胸开阔,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精神愉悦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的美和神奇。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段,我感受到了范仲淹心中的忧愁。

因为它的意思是: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也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心情。

《岳阳楼记》让我知道了岳阳楼的美,也让我懂得了“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2

岳阳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它们的出名,都与题咏它们的诗文有关。而岳阳楼则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负盛名。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由参知政事被贬为邓州知州,正当他郁闷之极时,接到好友藤子京为岳阳楼作记的请求,于是便借题发挥,抒发了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并与朋友共勉。千古名篇便因此而诞生。

提到岳阳楼,就离不开洞庭湖。正因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这样一座名楼。范文正公认为巴陵的美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尽这一句,就可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诗句相媲美,活现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壮阔,可见作者恢弘的气度,不凡的才识。不是大手笔是写不出这“势极雄豪”的句子来的。

然后,作者通过“迁客骚人”在观看两幅迥异的景象时产生的两种迥异的.心情,表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本来是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又与“古仁人 ”的不同心境来驳论,他们不因外界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这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禄、超越荣辱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们却积极入世,在他们心里装着国家的兴亡和老百姓的苦乐。

《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当时正被贬官“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自在,可他没有像许多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不问世事,任以天下为己任,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

一个人要做到先忧,必须有胆有识有志,固然不容易。而当一个先忧之士建立了功勋之后还能后乐,更加难能可贵。

我喜欢作者用细腻逼真的笔触刻画出的一幅幅美景,更陶醉于其用意义深远的文字所传达出的终极价值高标。读《岳阳楼记》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3

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进步的政治家。在《岳阳楼记》中,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他的思想为后人所传颂。

范仲淹当时提出这一观点,正如他自己所解释的那样,就是无论“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无论得与失,都要时刻为国家和人民着想。这是古代的仁人志士包括一些开明君主的进步思想的概括。一个人如果真正具有这种思想,便可以作出许许多多对国家和人民有益的事情来。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较开明的君主,他以隋亡为教训,认识到如果统治者荒淫无道,沉迷于声色犬马,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天下人痛苦的基础上,那么,一时的快乐会导致天下的灭亡。所以。李世民登上王位之后,比较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实行了对老百姓有益的政策,他自己也力求不过度奢华,终于促成“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使我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时期。

当然,我们应当看到李世民、范仲淹等人的思想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在他们的身上虽然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但做皇帝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做大臣的,终究是为封建制度服务,因此,他们的言行不能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天下百姓。

当前,我们仍然传颂着这句名言,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既体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意思,也包含了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意思。就是以天下人乐后我方乐,以天下人的欢乐作为自己的欢乐。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4

《岳阳楼记》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警策自己。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何感想呢今天,小编整理了岳阳楼记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读完《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固然让人敬佩,然而让我陷入沉思的是,面对同一美景,迁客骚人们却有着不同的情怀,为何是啊,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忘记过去的兴衰荣辱!要知道,生活是需要忘记的。

,盐湖城冬奥会冠军大杨洋选择了退役,尽管这一年,她几乎拿遍了所有自己参加短道速滑项目的金牌,然而她依然选择了离开。她说,她赢得委屈。其实,她是没有忘记,没有忘记自己过去的成功,致使她一直生活再胜利的光罩之中。

一年后,大杨洋又回到了冰场,没有金色的光芒照耀,她压抑的心,又一次快乐了,尽情地在冰上舞跃,才发现生活如此美丽。的确,生活是需要忘记的,忘记过去的成功,正如那句话所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颗平和之心面对眼前的一切,生活也才会因此多姿多彩。当然,我们还需要忘记过去的失败。过去的失败在生活中犹如一道阴霾,它挡住了明亮的阳光,它让启明星无法闪耀光辉,让黎明永藏于山的那一边。忘记失败,为阴沉沉的牢笼开一扇窗,阳光会争先恐后地进来,让生活的牢笼变得如此敞亮,它们能照亮成功的路。

生活是需要忘记的,忘记过去的争斗,忘记过去的不和,以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事态万千,斤斤计较只会让你的生活越发颓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人说,生活需要怀旧。

可是,我们不能生活在过去中,因为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未来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生活需要忘记,忘记过去,让过去成为一张白纸,一切从零开始。是啊,生活是需要忘记的',忘记过去的一切,平和地面对眼前的一切吧!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5

假期里闲来无事,便在书桌旁看书。偶然发现一篇古文《岳阳楼记读》。读完后我感慨万千,便把读完后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第一感受是美: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盛誉。特别是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一段,因为只要登上岳阳楼,就有心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对着风,那心情真是快乐极了,这充分体现了岳阳楼美的神奇。

第二我感受到了范仲淹的忧愁:从这一段“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段,因为它的意思是: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这也充分体现了范仲淹的忧愁。

《岳阳楼记》让我知道了岳阳楼的美,也让我懂得了“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有关岳阳楼观后感600字

篇3:参观岳阳楼个人观后感600字作文

农历己亥年秋,携妻等亲友,于农历九月初六来到岳阳。

午后游洞庭湖,游艇飞驰,水花飞溅,眺洞庭湖两岸,楼房鳞次栉比,船坞码头,逶迤傲立;又见大桥飞架,气势如虹,舟船穿梭,长笛轰鸣,其景其势,今非昔比,亦非古人所能见矣。

之后,至岳阳楼景区。大门为一仿古建筑,朱门红柱,黄瓦绿饰,飞檐凌空,中间有一匾额,上书巴陵胜状。进得门去,滨湖而行,一侧是洞庭水阔,烟波万顷,天水相连,满目胜景;一侧是景区大观,史上岳阳楼之模型依次而建,古树分列,清水环护,供人欣赏名楼风采,感知沧桑巨变。

时值夕阳晚照,但见长天秋水一色,洞庭浩渺,波光潋滟,虽无沙鸥云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但却有芦狄生辉,飞鸟鸣戏,霞光涂照,温婉倩影。

斯楼天下知,范公千古名。岳阳楼三层四柱,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楼高近二十米。上得楼来,聆听导游讲岳阳楼故事,瞻仰范公遗篇,感知历史跌宕曲折,体悟先贤家国情怀。待下楼来,已是夜色轻起,长天幽兰,皓月清辉,凉风入怀。

走在石阶古道,思古仁人先贤之境遇,之境界,虽誉高远深厚,但朝争党锢不绝于世,终难挽国之大厦兴衰轮回,终难遂长治久安之愿。时在当代,欲使国运长久,国之根基要牢。根基者,乃一国之制度体系也。制度体系科学文明,大厦稳固并可引领世界文明。往昔,常谈以德治国者,不过是罔顾历史与现实,空谈而已.,当今之要,应是以法治国,弘德辅之.....

思虑漫延,顿觉妄言。天下大事,乃肉食者谋之,吾乃布衣,当以衣暖饭饱为要,何故杞人忧天。倘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娱乐人生,彰显生命本色,吾愿足矣。

篇4:参观岳阳楼观后感800字

我们赶在初五从合肥赶到了湖南省,顺便傍晚在岳阳楼玩了一番。

岳阳楼旁就是洞庭湖,还有一个美味的小吃街。我们停车来到洞庭湖边,看见了橘红色下古风古韵的岳阳楼,还看见了曾经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分楚湖南与湖北的湖——洞庭湖。听老爸说,在古代民间,有很多关于洞庭湖的神话故事。“看那座雕像,就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大蛇老是乱吃人,后来就被这个人射死了。”我抬起头,发现这人好大,按照这样的话,如果这个人和普通人一样,那么蛇就会小很多。洞庭湖那么大,要是这样一只小小蛇,的确煽不了这么大的事。那么人这么大,我想,一定不是正常人。

我们在湖边玩,洞庭湖如同大海一般不见边,湖边长着丛丛的芦苇,虽也是寒冬,但有这七彩的湖水,这里也有勃勃的生机。我们光注意这美丽的湖水了,却没注意到天上的乌云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慢慢的,天开始变得灰暗。我们注意到了,便赶快往回赶。我们终究还是没雨快,我们跑到一半时,雨点儿就像泼水似的淋在我们头上。我们到了刚刚路过的汴河街,街上有很多湖南当地著名的小吃。老爸来过这里,他带我们去一家吃洞庭湖鱼的店。店主很热情,这里的鱼价格也可以。我突然想起上次回来之前去吃邦德附近的火焰鱼,用火把鱼烧熟的方法虽然新奇,但是店里的东西贵的出奇。这里的装修虽然没有那么的华贵,但毕竟淳朴,反映出了一个湖南典型的家。老妈来了,她手里拿着两碗吃的——一碗臭豆腐和一碗糖油粑粑。

鱼上的慢了些,所以老妈就把臭豆腐底朝天吃的干干净净,自然没有心思去吃鱼了。最后,还是我们三个人把鱼吃完。

雨停了。我们打算把这条街逛完。老妈看上了一个丝巾店,我们看上了一个纪念品店。老妈和老爸两个在挑漂亮的丝巾,老爸就是这样,舍得为老妈花任何该花的钱。我们俩真心觉得老妈戴这条丝巾很好看,可老妈却认为太贵不该买。买了点东西,我们就走了。我买了一盒岳阳楼的明信片,琬如买了一个镜子,老妈买了三条便宜点的丝巾,而老爸却只买了一袋“平江特产”——一袋子香喷喷的炒瓜子。炒瓜子,哪里都有。然而只要一挂名,这袋瓜子便会身价增倍。我们都说老爸买亏了,但其实我们都明白,买了什么东西不重要,我们已经看到了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岳阳楼和洞庭湖。

篇5:参观岳阳楼观后感800字

我不知道去过多少次岳阳楼,但每次触摸岳阳楼都会有一种新的感觉。岳阳楼真的很有名,但是每次去岳阳都是匆匆忙忙的去,没有好好看看这个历史建筑。下雨了。我觉得岳阳楼在雨中会更美。去岳阳楼。

地下着毛毛雨,岳阳楼是难得的休闲场所。一切都很安静,你可以听到雨落在地上的声音。假山池里的鱼躲在水下,不肯露出头。岳阳楼和几座古楼站在远处,接受着细雨的洗礼。难得的放松和快乐,鞋踩水坑的声音是那么欢快自然。

这座古楼被雨水冲刷得通明,这么多年后的建筑依然那么雄伟,让我内心激动不已。没有一颗钉子就建成岳阳楼,这是历史的奇迹!古楼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色的瓦顶和红色的墙壁,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整个建筑散发出一种简约之美和宁静之美。

岳阳楼以《岳阳楼志》而闻名。岳阳楼志自然是到处挂着的——来岳阳楼,怎么会不知道岳阳楼志呢?范老先生以岳阳楼的故事而闻名,岳阳楼以岳阳楼的故事而闻名于世。但是这么漂亮壮观的岳阳楼怎么能不被人称道呢?

展厅里全是“岳阳楼”。清雅挺拔的字体搭配不朽的文采《岳阳楼》,无论是听还是看都能让人沉醉。从古老的岳阳楼,你可以看到美丽的洞庭湖。下雨天的洞庭湖,像一个披着轻纱的少女。湖面上的雾气把船遮住了,只能隐约看到船尾。这明明是一颗蓝宝石,洞庭似乎没有水流。“水和天是无边无际的。”楼上的对联好好看,写下了所有人的想法。

雨停了,天空变得晴朗。一阵风吹来,扑到我的脸上。地面还是湿的。太阳出来的时候,岳阳楼越来越雄伟,楼顶的黄瓦因为太阳而散发出金色的光芒,让岳阳楼更加热闹。用手触摸大楼的墙壁和地板,一种舒适的感觉传遍全身。岳阳楼是我家乡的建筑。就算黄鹤楼很美,在我心里怎么能和岳阳楼比呢?爬长城,赏西湖,却被岳阳楼震撼了,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故乡感。

岳阳楼旁边有一条小道,小道里有一股墨香。原来岳阳楼的书画都在小道上。书画那么多,每一幅都让人赞叹。可惜我笨拙的笔写不出这种美,但你看看,这辈子恐怕都难以忘怀。

走在白石做的栏杆上,让人心旷神怡。再加上洞庭的水和风,可以让人一点点开心,一点点平复一颗躁动的心。

我又去了小乔墓。墓上有杂草。不知道小乔在里面睡得安稳吗?小乔墓旁有一座古楼,是为了纪念小乔。岳阳楼还是大的!只走了几趟,天色已晚,火红的夕阳让岳阳楼更加壮丽。洞庭湖的水和岳阳楼,不就是世界风景的绝配吗?再次关注岳阳楼,它闪耀着自信;再回头看洞庭湖,有光精灵在它的微波水上跳跃。

“洞庭之水,岳阳之水”绵软雄伟。面对岳阳楼,心里似乎有很大的感慨,但想说又说不出来。

篇6: 岳阳楼

岳阳楼

自古以来,凡游岳阳楼的'人几乎必登斯楼,或赏其雄,或览其阔,或瞻其工,细看建筑艺术和领略湖光山色。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问世以后,凡读书识字的人,进了岳阳楼都会伫立雕屏之前,阅读或背诵《岳阳楼记》。

宋、元、明、清各代都留下登岳阳楼后,读《岳阳楼记》的诗篇。南宋绍兴末、乾道初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十朋,在出知饶州、湖州往来途径岳州时,就曾登楼读“记”,并在诗篇中最早写到了旅游活动。

今人登楼读《岳阳楼记》仍为游览的一大乐事。

而一些喜爱书法的朋友,也视书写《岳阳楼记》为一大爱好。这次我们也收到了网友@妙在心传的一副书法投稿,书法作者:孔伯镜。

篇7:参观岳阳楼观后感作文600字

去年中秋,我们全家去岳阳,我便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地方。我爱那里的名山——君山,我爱那里的名水——洞庭湖,也爱那里的名楼——岳阳楼。

当我踏进岳阳楼景区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高耸着的四根柱子,楼顶金碧辉煌,远远相望就像一只凌空欲飞的大鸟,尤其雄伟壮观,直立在四周的柱子,每一根上面都刻有精美的画作。

我们沿着青石路来到了岳阳楼主楼前,我立马被那雄伟的气势震住了。进入主楼内,我一眼就看见向往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上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也正是这句话使得岳阳楼名扬天下。在楼的四壁,挂着许多木匾,都是古今名人留下的佳作。墙的旁边有一段楼梯,直达二楼,楼梯全为木头所制,扶手头雕有一只兔子,我顺着楼梯爬上二楼,我发现二楼的装饰更华丽,处处刻着墨客文人的名人佳句,倾诉者人们对岳阳楼的赞美之情。楼顶上有漂亮的花纹,陈列着作者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真迹。

通过狭窄的楼道,我们终于登上了顶楼,顶楼陈设比较简单,但却是岳阳楼中最精致、最美的一层。墙上挂着一幅李白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打开顶楼的木窗,便是绿如翡翠的洞庭湖景色尽收眼底,水天一色。这里是观赏洞庭湖的最佳地点,从窗户放眼望去,湖面波平浪静,一望无垠,几只沙鸥在空中飞翔,时而俯冲下来,横掠水面,给迷人的洞庭湖又增添了几分惬意。湖面上各种船只川流不息,在每一只船驶过的地方,都溅起一道道波纹,远处就是被人比喻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君山。面对如此壮丽的湖光山色,已使我如痴如醉了。

“洞庭天下湖,岳阳天下水”。这如诗如画般的仙境,叫人为之倾心动容,赞叹不已。更让人敬佩的是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传颂。

篇8:参观岳阳楼观后感作文600字

风肆无忌惮地狂笑,撕裂了云彩,捣碎天空的静谧,残忍地肆虐,对这一切的一切。

我带着几许愤概登上岳阳楼,凭栏而望,金色的阳光无尽地从天穹倾泻而下,绸密的金点,激动地跳跃在洞庭湖上,翻腾的沧波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是因为这磅礴的风景。只是我嗅到了千里之外的硝烟的味道。

我知道,一切战争又会开始了,其结果都会是尸横遍野,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有一些抽搐。似乎在耳际忆萦绕痛彻心扉的哀号,惊心动魄的尖叫和思念故乡的悲泣;眼中浮现了枪尖上闪着冷光的长枪和鲜血汇成的长河。不知何时,担忧已盈满了我的双眸,夹杂进飘飞的岸芷汀兰里,在无尽的潮水中漫延。又化作滴滴雨珠,滴落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无法抹去。不知道,现在会有谁和我一样为百姓挂肚牵肠,的以来在为即将燃起的战火默哀,有着一丝辛酸,一缕担忧。对这即将发生的恐怖,我无能为力。只能作下《岳阳楼记》来表达自已的情思。

曾经,在这里,有许多迁客骚人留下了足迹,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精墨佳文,但又有谁懂得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心绪?又有谁有着同我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绪?恐怕也只子京兄了吧!

那日,欢呼声惊扰了我,一股强大的喜悦的支流将我推到人群中,我迫切地询问,百姓们欢呼着:“讲和了,不打仗了”听到他们幸福的声音,望着他们喜悦的笑容,我也觉得幸福,久久积在心里的忧虑顿时在欢笑声中逝去,我感到空前的轻松。

又到了岳阳楼,我怀着异样的心情,只是,这样一来平静的生活又能持续多久呢?

篇9:岳阳楼导游词经典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宋朝的范促淹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促淹写了《岳阳楼记》后。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促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只可惜我们现在所见不是“四绝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间便已毁于大火之中。这们这里的《岳阳楼记》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篇10:岳阳楼导游词经典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岳阳楼的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干。”

三是它的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干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四是它的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

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好,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大家请看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则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岳阳搂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

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窝蜂,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应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人主楼,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这副《岳阳楼记》的雕屏,这部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古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干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一楼所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我们现在登上的是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凭窗远眺,可领略到“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再到这来,谢谢大家!

篇11:岳阳楼导游词经典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

北宋庆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谪,任岳州知军州事。北宋庆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拟修筑偃虹堤。北宋元丰元年(1078)十月,岳阳楼毁于火灾。北宋元丰二年(1079)春,岳州代理知州军郑民瞻重修岳阳楼。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将《岳阳楼记》写成条幅馈赠索书者。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岳州知州军孙勰重修岳阳楼。

南宋建炎三年(1129)正月,岳阳楼受损于大火。南宋庆元四年(1198)重修岳阳楼。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日,岳阳楼毁于火。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重修岳阳楼。

明宣德年间至正统三年(1426~1438)明威将军刘彦真整修岳阳楼。明成化七年(1472)五月岳州知府吴节重修落成岳阳楼。明嘉靖二年(1523)岳州知府韩士英重修岳阳楼,编刻《岳阳楼诗集》。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大水成灾,岳阳楼楼柱被雷击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岳州知府李临阳修整岳阳楼,作有《重修岳阳楼记》。明隆庆元年(1567)岳州知府李是渐缮修城垣,重修岳阳楼。

清顺治三年(1646)九月,岳阳楼毁于战乱。清顺治七年(1650)知府李若星重修。是年,毁于火灾。清康熙二年(1663)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春,岳州知府李遇时、巴陵知县赵士珩倡捐重建岳阳楼。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岳州火灾,延烧岳阳楼。清乾隆五年(1740)湖广总督班第拨舵杆洲岁修缮岳州府城垣及岳阳楼。冬,兴工重修岳阳楼及城垣。重建的岳阳楼其制三层,楼右侧建有宾馆。清乾隆七年(1742)岳州知府黄凝道修葺岳阳楼,捐建宾馆前厅。次年,请刑部尚书张照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勒于楼屏。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岳州知府兰第锡、巴陵知县熊懋奖请求修葺府城。经湖南巡抚梁国治等先后具奏,修葺府城垣及岳阳楼、文星阁。清乾隆四十年(1775)巴陵县知县熊懋奖承修岳阳楼,并于楼右侧建“望仙阁”,于楼左侧重建“仙梅亭”。

篇12:岳阳楼导游词经典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篇13:岳阳楼导游词

岳阳楼坐落在洞庭湖岸上,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宋朝的范仲淹曾写过《岳阳楼记》来赞美岳阳楼。

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纯木结构,没有一块砖头。每层的檐面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岳阳楼的.楼顶,特别像古代将军的头盔,称作盔顶,由于盔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极为少见,才使盔顶让岳阳楼成为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个岳阳楼在美学、建筑学、工艺学上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其实,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的时候是在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后。庆历四年,滕子京因遭人诬害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一上任就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修建偃虹堤,以防御洞庭湖的波涛;第二,兴办郡学,造就人才;第三,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非常雄伟,但当时的滕子京知道,光靠气势雄伟是不够的,滕子京立刻想到与自己同中举进士的范仲淹,范仲淹和滕子京一样,也是因为遭人诬灭,被贬为邓州知府。滕子令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的气势和结构。范仲淹看了以后,经过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转世名句,启迪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要奋发图强。

好了,大家现在可以进楼了。各位游客,这里首先看见的就是《岳阳楼记》,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的。据说滕子京当年收到《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立刻请当时的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只可惜我们现在所见不是“四绝匾“,它早在宋神宗年间便已毁于大火之中。这们这里的《岳阳楼记》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给大家十五分钟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篇14:黄庭坚岳阳楼

黄庭坚岳阳楼

【作品原文】

【一】

投荒②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③滟滪关。

未到江南④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⑤,绾结湘娥十二鬟⑥。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作品注释】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②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

③瞿塘:峡名,在四川省奉节县附近。滟滪(音艳预)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音浮),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

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⑤川:这里指洞庭湖。

⑥这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音晚)结:(将头发)向上束起。湘蛾:《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知识扩展: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投荒万死鬃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释:

①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下临洞庭湖。君山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②投荒:贬官到荒僻的地方。③瞿塘:瞿塘峡,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30里。滟滪(音艳预):指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巨石,叫滟滪堆。它在水中冬出夏没,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句子。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④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江西分宁在内。

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途中,经过岳阳冒雨登楼,饱览湖光山色,写下此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被流放到荒僻的地方,真是万死一生,虽然鬓发已经花白,但能活着回来,平安地闯过了瞿塘峡口滟滪堆这一险关,这已是万幸了。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还没回到江南故地呢,却早已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了,先登上雄伟壮观的岳阳楼,看一看对面湖中的君山吧!

诗人经历了“投荒万死”的磨难,终于“生出”四川,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回首往事,瞻望未来,一切都如眼前的山水,那样亲切自然,那样阳光明媚。在尽情欣赏湖光山色之中,已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篇15:岳阳楼导游词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篇16:岳阳楼导游词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 1961 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 米,为 四柱,三层, 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 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 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篇17:岳阳楼导游词精选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下面是带来的岳阳楼导游词,欢迎欣赏。

岳阳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始称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

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诗人杜痒咏道:“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溯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都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 《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名篇佳作干余篇及大量的楹联匾屏、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日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忧圄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c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旬!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历史上岳阳楼屡毁屡修达50多次。朋友们,门前这幅“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是从明代诗人魏允贞的五言绝句中摘刊的。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味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你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面前的这座“南极潇湘”牌坊与北边的“北通巫峡”牌坊,均建于清代。两坊间咏唱景物的联语均为名家所为古北面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撰联,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这南面呢,撰联的是清代书写《岳阳楼记》的张照,撰书的是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历代文人墨客钟情岳阳楼,自此可见一斑。

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人《中圄名匾》一书。岳阳楼高2135米,宽1724米,进深14.56米。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量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人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当时,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蝥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晚唐诗人李商隐也写有《岳阳楼》诗:“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这些语工意新的名章丽句,使岳阳楼逐渐闻名起来。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媵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下修筑堰虹堤,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文才武略兼备,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他想到了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章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所河茼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媵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他接到滕子京寄来的信件后,反复阋读,精心枸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篙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字字珠玑,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 《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恩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悔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在一楼悬挂着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楼堂正中的这幅,是楹联中最长的一幅。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举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说,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诸位记下了这副对联,就对岳阳楼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楼正面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精心仿制了另一块雕屏。吴知县趁调离岳阳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沉人湖底,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由当地文士吴敏树收藏。后以120块银元从吴氏后代手中将屏唼回。“”期间,红卫兵要将这幅封建时代的雕屏砸毁,职工为了保护它,便用石膏将字迹掩去,上书毛主席诗词,这样,雕屏才逃过了又一劫难。这幅和一楼那幅一真一假,正像功罪表,昭示着后代。

三楼为岳阳楼的顶层。凭窗远眺,可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真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长庚李白书”。当我们站在三楼凭窗远眺,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时,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出了岳阳楼便是三醉亭,它是供奉吕仙的地方。吕洞宾施药救人,广行善事,深受人们敬重,加之他被元朝皇帝封为“孚佑帝君”,是道教北五祖之一,岳阳楼才盖上了封建时代帝王家专用的黄色琉璃瓦,作为吕仙的停云地。吕仙为何在岳阳的地位如此显赫呢?原来岳阳历代府州县志,收录有吕仙的趣闻轶事,称他与滕子京饮过酒,与弈棋国手王太守下过棋,酒醉后拦过乔太守的轿。特别是知州李观,不仅记录了吕仙亭故事的由来,还收录了吕仙的两首诗,当时就用巨石刻立在岳阳楼前,其中一首就是“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入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三醉亭名就源于此诗。

最后是参观岳阳楼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既有历代书法名家米芾、祝允明、董其昌、张照手书的《岳阳楼记》雕屏,又有宋元明清岳阳楼浓缩景观的形象展示,还有大量以岳阳楼文化为题材的艺术品、工艺品和各种介绍岳阳楼的书刊,大家在品赏之余,可以选购自己中意的纪念品,留作纪念。

岳阳楼导游词精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江南三名楼之一的岳阳楼。

现在耸立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楼顶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1961年毛泽东主席提议,请离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高21.35米,为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结构。中间的本根楠木大柱从地到顶承载大部分重力,再用12根“金柱”作为内围,支撑二楼,外围绕以20根檐柱,彼此牵制成为整体,飞檐与屋顶用伞形架传载荷重。三楼用如意斗拱层叠相衬,拱托楼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全都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结构严整,工艺精巧,造型庄重。飞檐和楼顶,都是盖的黄色琉璃筒瓦。各层檐面都有四条脊,第一层脊上饰以荷花、莲蓬,翘首为凤凰;第二层为昂首的龙头;第三层饰以卷草,翘首为回纹形如意祥云。整个楼阁重檐鳌突,藻井锁窗,雕梁画栋,丹柱彩楹,金碧辉煌,庄严壮丽。特别是三楼楼顶,很像古代将军的头盔,被称为盔顶,这在这国古代建筑中是相当罕见的。整个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据说当时修建者是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岳阳楼的前身是三国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东汉建安二十年,东吴的孙权为了和刘务争夺荆州,派鲁肃率领万名将士,驻守战略要地巴丘,也就是今天的岳阳。鲁肃在洞庭湖操练水军,并在城西依山傍水的地方,修筑坚固的城池,建造了指挥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这就是岳阳楼的前身。唐朝时阅军楼扩建,它基本原有了建筑艺术和历史风貌。好,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岳楼内参观。

各位游客,这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便是在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雕屏,它由12块紫檀木组成。前面我们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这时期,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或是落拓不羁的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遭人诬告的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湖下修筑偃虹堤,以便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重修后的岳阳楼规模宏大壮观。滕子京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认为“楼观非不文字称记者不为久”。这样一座楼阁,必需要有一篇名记记述,才能流芳千古。于是,他想到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士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被贬到邓州。他接到滕子京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有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传世名句。其实,《岳阳楼记》之所以能历代传颂,主要是由于它把一个重大的思想命题,极其巧妙而生动简洁地融入对优美景物的描写之中。它启迪人们:“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昭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崇高的人生哲理。作者那高尚的情操和宽阔的胸怀,不能不令人扼腕浩叹。先忧后乐,掷地有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作为一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从那以后,岳阳楼的名声大震,传扬中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以楼存,楼以文名”。据说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舜钦书写,并请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全称“四绝”。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四绝匾”。它早宋神宗年间便已经毁于大火之中。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现在,让我们再注意一下一楼厅内的四根楠木大柱。这四根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支撑着整座楼的全部重量,再以12根柱代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闩缝对榫,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各位还可以看到,在楼的四壁,悬挂着许多木刻匾对,这些都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挂在楼堂正中的这副楹联,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是岳阳楼最长的一副。这副对联是: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请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汀,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兴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统,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如果您记下了这了这副对联,那么您对岳阳楼便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岳阳楼二楼)

一来到二楼,大家马上就发现在二楼也悬挂了一副《岳阳楼记》雕屏。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淬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沉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将第八块屏上的“歌互”二字和第十块上的“乐”字损坏。当地文士吴敏树闻讯后,用120纹银从渔民手中将雕屏买回,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被损坏的三个字。各位现在可以看到,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又过将近100年,岳阳楼再度整修时,地方官员用120块大洋从吴氏后代后中将屏赎回,挂在岳阳楼二楼,这才“完壁归赵”。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也有100年历史了,当然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后代子孙,值得我们深思。

(上三楼)

现在我们登上了岳阳楼的三楼,楼堂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的木刻雕屏,杜诗为:“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定,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这是1964年秋天,毛主席从长沙乘火车返回北京途经岳阳时,在列车上即兴而书的。在雕屏两侧,挂有岳阳楼最短的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上联为“水天一色”,下联是“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当我们站在三娄凭窗远眺时,看到的洞庭湖水天相接,浑然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于楼时,得到的感觉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最后,请各位再抬头看楼顶。楼顶彩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如意斗拱层叠相衬,荷重承力,拱托楼顶,用伞形架传载负荷,和盔顶结构一样,这在我们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为了深化名楼内涵,丰富景区内容,岳阳楼正在加快景区建设,并已作出规划。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下次再到岳阳来。祝各位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岳阳楼导游词精选范文

各位朋友,我们就要到达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依次下车,待会小X将随大家一起去登临那“天下楼”!

好了,请大家看门前这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其下句为“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位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您也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穿过“南极潇湘”、“北通巫峡”的牌坊,进入眼帘的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的岳阳楼。为什么说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冠了,有哪位朋友知道吗?好的,就请大家听小X慢慢道来吧!一,历史悠久。大家看看眼前这楼是不是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岳阳楼创建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只知在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所以说咱这岳阳楼面子可不小哦!要由我们的诗仙李白来亲自命名!大家看看横匾“岳阳楼”,这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以编入《中国名匾》一书!

大家再仔细看看这楼,有没有发现其特别之处?这位朋友好棒哦!居然小X知道想说什么。对了,岳阳楼第二个特点就是文物珍贵。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唯有岳阳楼是保持其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咱们这岳阳楼楼高21.35米,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其建筑特点:“四柱、三层、飞檐、盔顶、纯木”!大家可看清楚了?咱这岳阳楼可是未用一砖一瓦,一颗铁钉的!在建筑上是不是一个奇迹啊?说到这,小X就想和大家说一故事:相传在建楼时,人们怎么也无法把楼层很好地建成,这时来了一七旬老者,手拿一尺,对大伙说,让我试试看吧?大家别无它法,只好让老者试试,不曾想老者三两下就把大家一直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轻松地解决了!大家正想酬谢,却只见地上一把尺,不见老者的踪影,拾起尺子一看,居然写着“鲁班尺”,所以在我们岳阳一带有“鲁班助楼”的传说!再看看这“飞檐”可是咱老祖宗聪明才智的体现!其便于采光,减少笨拙感,同时节约了用料!大家看看这屋顶像不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对了,这就是“盔顶”,这种建筑方式并不多见,据说是现在仅存的啦!威武雄壮的“盔顶”,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因而自古就享有“岳阳天下楼”的美称。

大家不禁要问,既然是天下名楼,为什么只建了三层呢?有朋友说,在古代三层就为高楼了,话是如此,但更重要的是封建迷信,据说当时修建者是为取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古代建筑都与风水学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大家看看这四根通天金柱。这四根楠木大柱自楼底直贯楼顶,代表的就是一年四季,作为内圈的12根大柱就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大家再数数看,在这周围有多少柱子啊?这位朋友数的可真快,一下子就数出来是20根了,这20根柱子有什么含义吗?大家想想,可以参照小X刚刚的讲法!

大家来看看这幅雕屏,哇!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的哦!其由12块紫檀木组成,黑底绿字!当年滕公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望外,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我们无缘得见啦!现在的雕屏是由清干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干隆称其为“王羲之之后的第一人”,其字字型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独具匠心,为传世精品!但请大家张大眼睛瞧仔细了,待会到二楼,我们还将看到另一副雕屏,其中一真一假,哪副才是咱们张大人的真迹了?请大家自个瞧仔细呢!

大家可记下了这幅雕屏?好了,我们一起去二楼看看另一幅吧!

各位朋友,请看这中堂的雕屏,与一楼的有什么不同吗?仔细瞧瞧!对了,一楼是黑底绿字,而这幅是金字!为什么在同一栋楼里会同时存有两块一样的雕屏呢?就让小X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他一上任就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花了十七个月时间精心临摹,秘密仿制雕屏赝品。两年后,吴知县趁调离岳阳楼之机,偷梁换柱,携带家小和张照的雕屏真迹,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出逃。没想到船行不久,风雨大作,船被风浪掀翻在洞庭湖的九马嘴段,雕屏也随波逐流,因是紫檀木制成,全部沈入了水中。后来,湖水干浅,《岳阳楼记》雕屏的真迹才被当地渔民打捞上来。打捞时,不慎损坏了三个字,当地一文士吴敏树花了三年时间临摹张照的手迹才补上。各位现在可以看到,这雕屏上还有明显的修补痕迹,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幅才是张大人的真迹!至于一楼那副,虽是赝品,其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文物了。两副雕屏一真一假,正像一张功罪表,昭示着后代子孙!

大家请随小X一起登楼,同看那范公笔下的“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呵呵!我们的这位朋友好聪明哦!知道小张接下来要给大家讲岳阳楼为三大名楼之冠的第三个原因了,那就是风景独特。岳阳楼的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有诗云:“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就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世人只知范公的《岳阳楼记》,不知滕公子京也为骚客,其有词,云:“湖水连天,天连水,秋来分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帝子有灵能鼓瑟,凄然依旧伤情。微闻兰芷动芳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短短59个字写景抒情,却很有气势!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幅木刻雕屏是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其书法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挺拔,形神兼备,笔触与唐代怀素的狂草相似。在雕屏两侧的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落款为“长庚李白”,也就是我们的诗仙李白了,一楼同存诗仙、诗圣和和主席的真迹实在是不简单啊!由此可以看出咱岳阳楼的深厚文化!这就是小张要说的第四点了,岳阳楼文化的深厚!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了足、笔,而真正使岳阳楼闻名天下的是北宋范仲淹作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只寥寥368字,但其内容之博大,哲理之精深,气势之磅礴,语言之铿锵,真可谓匠心独道,字字珠玑,千秋之绝唱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沉淀!

请大家放下心中杂念,凭轩远眺,看着那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是否会与范公产生共鸣?当年范公未曾登临这“天下楼”,却作了不朽的《岳阳楼记》;今日你我同登这千古名楼,可有一种超脱世俗之感?

时间不早了,我们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转过身,让我们再摸摸四根楠木大柱,您想到了什么?四根金柱为我中华民族撑起了“先忧后乐”、百折不挠的民族脊梁千年!

“天下楼”的登临就要结束了,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噢!对了,小X还没告诉大家那20根柱子的含义。聪明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对了,就是20加4,24,中国的24节气,您可猜出?现在行程结束请大家跟小X一起上车返程休息!

参观科学馆的观后感精选800字

《岳阳楼记》中学生读后感300字

《岳阳楼记》读后感-读书笔记

《岳阳楼记》读后感600字初中

观印度舞蹈有感作文1500字

冯志远观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高三202

古文观止读后感高三

初一作文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作文

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
《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有关岳阳楼的个人精选观后感(共17篇)】相关文章:

古文观止读后感2024-01-15

寒假读物《童年》读后感优秀推荐2023-05-03

1000读后感2023-07-30

读后感初一作文2024-01-27

读后感1000字左右2023-10-03

读后感10002024-04-15

读后感课件2022-10-18

游滕王阁观后感800字2023-10-21

卢浮宫有感400字作文2023-02-03

白日梦想家影评202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