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研究背景应该如何写(精选15篇)由网友“lzgly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论文的研究背景应该如何写,一起来阅读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庙会背景文化艺术特质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的生存背景空间是江苏文化。江苏文化以其地理气候空间、经济条件及社会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质,以其区域特色的不同而体现为四大文化区,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并因之呈现出风格各异的江苏庙会文化艺术。
[关键词]庙会文化艺术 文化空间 江苏文化区域 文化特质 审美特征
庙会是以先祖神灵祭祀及宗教信仰为核心的、以庙堂为基础活动平台的、融合经济贸易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间社会集体风俗活动。庙会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特殊缩影,是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呈现的一个特殊平台。庙会文化既是宗教的社会显现和宗教救赎的形式衍化,又是世俗社会介入宗教的心灵曝晒图式。随着唐代庙会转化为庙市,庙会文化已日益演化为民众日常的狂欢与商业贸易的途径产物。因此,庙会文化既有自身的特殊性,又有社会文化的普遍性。本文尝试从江苏文化演进的角度展开研究,分析江苏各区域文化的滥觞、形成与发展,分析这一文化所构成的美学特征,并指出这一文化艺术演变轨迹作为一条主要线索同样穿行在庙会这一舞台之上,以便将来为在庙会这一特殊平台上展现出来的各具地方特色的文学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对庙会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展开探索。
一、江苏文化的空间构成
文化的发展有赖于三大空间为基础——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结构。三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民族稳定的文化。①江苏文化乃至庙会文化亦即三者发展的结果。江苏的地理环境构成特色鲜明。有漫长的海岸线,淮河、长江、太湖与洪泽湖分布其中。北接齐鲁,南连浙沪,东面大海,西依内陆。交通发达,水陆并具。陆地部分南北460公里,东西320公里,总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人口7920万(底),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72人,为全国之冠。江苏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占85%,平均海拔较低,山脉高度多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平原都是远古时期河流海岸的泥沙淤积而成,山脉也是海滨的岛屿由泥沙淤积海面而成。②淮河横穿江苏而过,形成南北气候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冬季零度等温线,也是年降水量750mm分界线。南为北亚热带,温暖湿润多雨,为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北为南暖温带,温和半湿润气候,降水变化大。淮河南北气候地理的差异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差异,因此,北面历史上属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南面属于长江环太湖区域的江南文化。这即构成了江苏文化的“二元性”。淮河南北在上古时代分属《禹贡》九州中的徐、扬二州。《禹贡》曰:“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入,蒙、羽其艺……”“淮、海惟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吕氏春秋有始》云:“泗上为徐,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苏北得鲁风,苏南为吴越之韵。③这既是江苏南北二元文化的早期主流特征,也一直构成了庙会文化艺术南北差异的特征。江苏历史上经济条件南北差异显著。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大陆东部的中原区域一直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近代以前的江苏经济也是如此。而江苏从史前到文明的产生期间,南北文明发展不平衡。由于中原文明的影响,苏北要优于苏南。从夏代之前,徐州的“大彭国”建立,到西周的徐国,乃至汉朝的崛起,苏北经济大多优于苏南。庙会文化也是如此。苏南在吴越时期一度兴旺,然后在汉末大乱尤其是西晋永嘉之乱后,苏南经济从此远超苏北。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决堤,苏北从此成为黄泛区,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严重地摧残了苏北的经济与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苏北的经济文化乃至庙会文化,远远地落后于苏南(淮河以南)。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构成了江苏文化的社会结构,深刻影响庙会文化及艺术。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在中国长期保留并影响至今,并由此带来了伦理道德观念,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直接催生了庙会文化乃至推动了艺术的演进。汉以前先祖神灵祭祀的庙会文化即这种社会结构的直接显现。汉以后增加的宗教信仰成为庙会文化的主流,迅速与中国传统文化合流,以“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架构出宗教与社会连通的桥梁,这一切皆是中国特有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然。在江苏,史前时期形成了以血缘结合为群体的氏族社会,夏商周时发展为宗族奴隶制,由此建立“家邦”式国家,贯穿在苏北的徐国及苏南的吴国、越国及其后的楚国的历史中。汉代时儒家思想兴起,家国同构的伦理道德逐步巩固此种社会结构,佛教、道教的兴起实际上对此种社会结构也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汉末及永嘉大乱后,江南氏族势力迅猛膨胀,进一步坐实了这种结构。宋以后,地主阶级日臻强大,这种由家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由宗族而社会国家的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逐渐成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是维系社会稳定而催生中国庙会文化艺术特色的社会基石。南北差异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条件,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构成了江苏特有的文化空间,也使得庙会文化艺术风格独特而鲜明。
二、江苏区域文化的特质
现当代的学术界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组成,即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板块、黄河文化板块、长江文化板块、东南海洋文化板块。四大板块多元共生,彼此影响,形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尤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北宋以前,黄河文化持续强劲;北宋以后,长江文化逐渐占据主导。明代时长江文化覆盖全国,元和清为北方草原高原文化,民国为东南海洋文化。长江文化板块是江苏文化的根基,但江苏文化又是南北兼具的。黄河文化的儒家文化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血脉。④江苏的史前文化,大约在4000至70前左右,出现四大文化圈。
第一,今徐、连一线的淮北文化圈。
第二,今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
第三,太湖平原文化圈。
第四,宁镇一线沿江文化圈。
夏商时期,江苏境内出现三大文化圈,即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太湖平原的马桥文化圈、宁镇地区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西周至春秋早期,苏北出现徐文化,苏南出现吴文化,其后至战国时期,江苏全境先后由吴文化、吴越文化及楚文化覆盖,构成整个先秦时期江苏文化脉络。⑤徐州人刘邦创建大汉帝国,整个汉代,江苏成为全国的文化先导地区,形成一大文化高潮。汉末大乱后,黄河文化遭受重创,江南文化辉煌,于是形成了东吴、东晋南朝文化高潮,是为江苏文化的第二次高潮。隋唐时江苏持续发展,北宋时长江文化走势强劲,终于在明代形成覆盖全国的第三次文化高潮。民国时期,西学东渐,东南海洋文化强劲,又形成了以南京为中心的中西融合的民国文化的第四次高潮。此亦即庙会文化的四次高潮。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江苏文化独有的七大特质。
1.悠悠水性文化情怀。江苏境内河网纵横,水资源得天独厚。长江、淮河、黄河、运河、泗水、秦淮河等众多大江大河贯穿其中,太湖、洪泽湖、骆马湖、高邮湖等湖泊密集分布,海岸线长达950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使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人们和顺、温柔、清雅、包容、婉约、秀润、灵动、阴柔、内敛的水性文化特质。
2.南秀北雄的文化地图。苏南的吴越文化灵动、秀润,苏北的楚汉文化雄浑、厚重,在各自的一方水土中,浸润着人们的生活和心灵。
3.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江苏地兼南北,北方的中原文化和南方的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融通,造就了江苏人包容贯通的博大气质。历史上,徐、汉、吴越、楚文化在江苏融汇,释、道、儒三家思想交相辉映;近现代,基督教文化也融合进来,江苏人一贯以包容贯通的文化胸怀接纳外来文化,并在民国达到顶点。在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上,江苏文化也可圈可点,如鉴真东渡扶桑传佛法、郑和下西洋等。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自明以来,江苏文化就形成了一种关心时事、利世济民的风格。从明末的“东林学派”“泰州学派”到顾炎武的“朴学”,再到清代的“常州学派”“扬州学派”,反对空洞僵化的旧式文人学风,讲求“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一直贯穿其中,也推动了“海派文化”的诞生。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既而走向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商、学而优则文的道路。如清末状元苏州的陆润庠、南通的张謇勇于“下海”创实业,开近代社会潮流之先河。
5.知行合一的生活观。走出书斋,将学问与器用相联系,倡导“知行合一”,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生活观,是自宋明以来,江苏的文化走向标尺。江苏的工艺美术与园林工艺因而跃居全国之冠,也为庙会增加了丰富而又高品质的文化艺术成果。
6.礼让、谦和、稳健、温柔的涵养气度。苏南深受吴越文化影响,自吴国始祖泰伯、仲雍以来皆有谦和礼让之风,苏北徐国徐偃王“仁义治国”,后世多有遗风,千百年来的文化浸润形成了知识分子和民众礼让、谦和、稳健、温柔、敦厚的风气,崇礼修文、善良平和,遇事不走极端,不尚暴力,崇尚阴柔之美。
7.崇文重教的悠长文脉。自吴越以来,苏南乃至整个江苏崇文重教便蔚然成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以山水文化著称的江苏,文脉悠久,天下第一,诸如杰出的文、理、工、医、艺术人才,常居全国第一。明清以来状元、探花、榜眼数量居全国之首,苏州、扬州、南京、徐州、无锡等城市皆为历史文化名城,“苏常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江苏一直享有富足美好、文脉昌盛的文化美誉。⑥
三、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及审美特征
江苏的历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进,时至现当代,已基本形成了几大文化区域,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与鲜明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直接影响该区域的庙会文化艺术。其范围已经超出当下的省界,但仍然在发挥着文化的辐射影响作用。
1.楚汉文化区。文化艺术审美特征为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楚汉文化区以徐州为中心,包括宿迁、连云港等城市,周围辐射苏、鲁、豫、皖四省,其范围南到淮河,北到临沂、邹鲁,西到丰、沛县及安徽阜阳附近,东到大海。其主要文化积淀来自汉代封国之楚国。但是,其文化积淀及风格形成的渊源要追溯得更为遥远。大约在公元前的4000—7000年左右的史前时期新石器时代,徐州属于今徐、连一线的淮北平原文化圈,为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同一体系。在黄河文明主控中原及与长江文明的屡次冲撞中,徐州受黄河文明影响尤巨。徐州作为沿淮文化圈在初期较有个性,后期逐渐受江南太湖平原文化和河南中原及山东鲁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风格朴拙厚实,为后来的楚汉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夏商时期(前21世纪—前10世纪),徐州进入长江以北的岳石文化圈时期,其文化来自于山东,属于“夷人”文化。进入商代,受中原商文化的影响。西周时期,徐州地区方国林立,徐国崛起,逐渐控制淮河以北至邳州北部,形成“徐文化”,持续到春秋早期,文化艺术风格神秘厚拙,时有狰狞之美。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控制徐州地区,至先秦结束,徐地区依次为吴国文化、越国文化、楚国文化控制时期。⑦汉朝的建立,有了统一的儒学思想,并形成了饮誉世界的强大的汉文化。徐州作为帝王之乡及在其所封十二代楚王的图治下,经济文化繁荣灿烂,社会各层次都有着突出的楚汉文化特征,徐州的文化从史前至此成熟定型。古徐州文化推动催生了汉文化,汉文化的蓬勃与博大又通过徐州而彰显得淋漓尽致。长期的战乱形成徐州人吃苦耐劳、好义尚武、雄健倔强的性格,儒释道思想的长期浸润,加之历史上彭、徐、吴、越、楚、汉文化的相互交融,终于铸成楚汉文化的审美特征—雄浑苍劲、厚重质朴,显映在徐州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此时期,苏北文化远超苏南。庙会文化艺术也彰显着浓郁的楚汉风韵。
2.金陵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包容博大,优雅灵秀。其范围以南京为中心,沿江两岸,南到高淳,北到滁州、来安、天长,西到铜陵,东到太湖西岸至镇江一线。南京地势居中,南北兼具,故而包容。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多雨。是长江下游之中心,山水环抱,钟灵毓秀,依江控淮,兼摄吴楚,故而优雅灵秀。历史悠久,为六朝古都,十代朝会,人杰地灵。尤其是吴晋六朝时期,佛教大规模兴盛,玄学蔚然成风,深刻地影响了该地区的文化走向,故而文化古韵醇厚,博雅大方。在远古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约4000—7000年前左右,南京属于宁镇一线的沿江文化圈,为丁沙地文化类型——北阴阳营文化——昝庙类型,其特征呈非稳定性,早期与太湖平原文化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及相似性;中期形成自身特性,与安徽沿江文化相似;晚期又与太湖平原文化相似。夏商时期为宁镇地域的点将台——湖熟文化圈;进入西周,则进入“吴文化”时期;至先秦末,依次经历“越文化”“楚文化”。⑧两汉时期属“汉文化”时期,但落后于徐州。汉末大乱、西晋永嘉之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江南的文化经济繁荣。在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更替中,南京始终作为都城,形成了灿烂的六朝文化,其间,正值佛教最为重要的兴盛发展期,对六朝文化的整体起到根本的推动浸润作用。此外还有玄学的滋养润化。南京文化的主体遂成型,文化艺术风格优雅灵秀,具有浓郁的包容性。六朝时期的金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高潮,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抽象思维空前发展,人的自觉成为独特的精神思想的时代,为盛唐的文化辉煌奠定了基础。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南京遂在文化上成为全国的先导地域。民国定都南京,长江文化转向海洋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形成民国文化,南京为全国文化之中心。在江苏四次形成全国性的文化高潮中,南京有三:六朝文化、大明文化、民国文化。南京文化由此完备,包容博大、优雅灵秀的文化艺术审美特征,凸现了南京文化的成熟与独特,从而为庙会文化充实了杰出灿烂的内容。
3.吴越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温婉秀润、清雅悠柔。吴文化以苏州为中心,越文化以杭州为中心,因两省历史上常相互融合浸润,故合称吴越文化。其范围包括无锡、常州、宜兴及杭州周边城市,其具体范围南至杭州地区甚至南海沿岸,北至长江,东至上海,西至常州、镇江。属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春秋战国时诸侯争雄,吴人、越人尚武好战。然而,太湖平原优美秀润的水乡环境、六朝文化的优雅及悠悠水性情韵经年累月地浸润,尤其是吴晋南朝佛教文化的长期净化,因此便由尚武转而尚文,风情万种、吴侬软语、儒雅倜傥,风靡吴越,逐渐形成了温婉秀润、清雅优柔的文化艺术特征,体现在庙会文化艺术上则又是一道风韵独特的风景。早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苏州地区太湖东山镇三山岛西北端的清风岭下,即有人居住,“三山文化”说明“吴地文化一万年”。在距今4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该地区出现了太湖平原文化圈,为马家滨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其与浙江杭州嘉湖平原极为相似,该文化曾向北跨过长江,影响江淮之间,尤其是南通海安至阜宁一带。大约在4000年前,该地区暴发一场大洪水使灿烂的江南史前文明中断。夏商时期,太湖平原出现马桥文化圈;其后,西周之后,泰伯、仲雍自陕西岐山来到太湖畔建立勾吴部落,终成吴国。“吴文化”的兴起,从春秋中期至前3楚国灭越,吴文化影响大部分长江三角洲,范围南至浙闽,北达鲁南,西到皖江,东至大海。其间,前437年,越灭吴,越文化一度遍及上述地区。前306年至前2秦灭楚,楚文化遍及江苏全境。⑨三国吴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六朝文化浸润吴越文化,吴越文化遂成熟定型,此时,佛教大规模兴起,直至民国时期乃至当代。在江南尤其是吴越文化地区,庙会文化艺术始终是全国庙会文化的先导地区。
4.河海文化区。文化艺术特征为灵动和顺、阴柔清雅。该地区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南临长江,北到淮河,西至皖江,东达大海。河海文化不同于金陵、吴越文化,其长期受黄河、长江文明反复冲浸,两者兼具,尤以运河文化为中心,有较强的非稳定性。该地域为北亚热带温热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多雨。长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洪泽湖、高邮湖、黄海等众多水资源构成水性文化,尤其是扬州,京杭大运河便是与其共同诞生的母亲河,悠悠水性情怀,成为该地区人们的性情和文化底蕴,因而有着和顺、阴柔的气质。六朝文化、吴越文化长期浸润其间,遂有灵动、清雅之气;受北方中原文化的儒佛道文化的润泽,因而有儒雅、清秀之风。在庙会文化上,显得较为鲜明别致。早在4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该地区形成了淮、盐一线的沿淮文化圈,为顺山集——青莲岗文化——龙虬庄类型——周邶墩类型,该文化非稳定性明显,早期地域特色明显,中晚期先后受太湖流域良渚文化和中原地区龙山文化影响。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该地区淮河下游与长江下游文化逐渐趋同,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的一次文化整合。其主导力量来自于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夏商时期,该地区进入岳石文化圈,与淮河以北相同,属“夷人”文化,该文化来自于山东。其后,该地区便为吴文化、越文化及楚文化、汉文化先后覆盖。⑩三国时,该地区自高邮以北属魏,以南属吴;东晋南朝时期,属于南京六朝文化的范围。隋唐之际,运河漕运一跃而成为国家经济命脉,扬州、淮安作用突增,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终于形成了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文化带,并在五代杨吴国时期达到了巅峰。这一优势一直保持到宋元明清。清代扬州、淮安成为商业的文化名城,尤其扬州,商业文化空前繁荣,一跃而成为蜚声国际的大城市,扬州文化将河海文化带到了鼎盛阶段,为庙会文化艺术增添了卓越的光彩。近现代铁路、公路运输兴起,以运河运输为龙头的扬州遂黯然失色。其整体呈南北兼具的水文化特色。江苏四大文化区的形成与演进,独特的地理气候提供了其空间条件,政治、经济、军事的冲撞与变迁不断地改变其地缘生存规模结构,传统的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一直悄悄地牵制着其演进走向及庙会文化的社会基础特色,传统的文化土壤及释道儒三家思想文化相互冲撞融合,构成并决定了四大文化区的根本特质及文化艺术审美特征,这一特征在江苏地方庙会文化艺术分析中,将会构成方向性的归属认领作用。
篇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文
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适合儿童阅读的各类读物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生源以农村、进城务工子女为主,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学生手头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学校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系统指导,大量的学生处在放任自流的状态,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不能有效地进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表现出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词汇量少,语言平淡;怕写作文,一遇上作文就愁眉不展,不爱写日记;语病多,错别字、病句屡屡出现;缺少对语言的鉴别能力。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影响。教师教学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试成绩上。家长给子女只是购买课外辅导材料、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缺乏经典文学作品。学校放学后,重视教育的家长送子女学钢琴、学画画、学奥数……忙着学特长,冲刺名校,学生的业余时间安排非常满,即使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时间。不重视教育的家长则让孩子放任自流,白白浪费宝贵时光。
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卡通漫画在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存在学生只爱口袋书、漫画书,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很可惜。有些学生家长,因为没有经验,所以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使得阅读面狭窄,思维受到局限;或是选择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书籍,结果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还带来了阅读困难的问题;或是干脆放任自流,不加约束,使得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手头。
结合我校实际,对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亟待提高。有少数教师在语文教中有步骤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取得一些实效。同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阅读的质量总是不容乐观。所以,怎样改变阅读现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课外阅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 读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学生自主地、有选择地获取大量信息的学习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效”意味着采取的策略能够引导学生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策略”是一门艺术或技巧,是指为得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它既包含解决某一实际问题的教学理论,又包含解决这一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采取的策略则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从学校学情出发,给予学生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体现阅读的个性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同时,学会做人
2、教师目标:旨在通过让教师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师的指导同步,探索有效的指导形式,提高推荐阅读的质量,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学校目标: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探索小学六年课外阅读的内容、阅读的形式以及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形成学校课外阅读指导特色。
研究内容
1、通过一年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养成“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能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3、分学段开展研究:确定必读和选读书目、编选《课外阅读校本教材》、探索课外阅读有效模式。
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4、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研究举措:
1、调查问卷,了解现状,分析原因,制定课外阅读方案。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每天阅读的时间、每天的读书量、喜欢的书的类型、课外书的来源、读书的方法。针对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学生课外阅读实施方案。
2、创造条件,开辟书源,帮助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师应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一是学校的阅览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二是争取家长支持。召开家长会讲清课外阅读的好处,希望家长鼓励孩子看课外书籍,积极选购优秀课外读物。三是建立“班级图书角”。学习委员牵头,将全班同学的课外书刊分类登记造册,学生只需存入一本新书,便可取得一份存单,学生凭存单随时到图书角借阅喜欢的书籍。
3、推荐书目,必读与选读相结合。
给孩子推荐最好的书。所谓最好的书,也就是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低年级以快乐阅读为主,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读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到了五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些他们感兴趣的书。教师根据课表推荐书目、教材涉及书目、受学生欢迎新出版图书,推荐必读、选读书目。
4、制订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学习时,反复强调两点:第一,必须讲究方法;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终身以之的习惯。教会学生从统计阅读的“量”入手,坚持每天阅读。教会学生“读”的方法。阅读,阅读离不开“读”。出声朗读是读,默读也是读,背诵也是读。另外,除了精读,教师也要教给学生略读和浏览的方法,帮助他们快速浏览和筛选信息。略读是用比较快的速度边读边想,然后知其大概意思;浏览是用更快的速度粗略地读,先了解提供了哪些信息,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此外,教会学生查阅工具书、参考书的方法。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比如开展读书交流会,每周利用师生共读课或者班队课等,让学生交流读完推荐书目后的感受,讲讲近期所看的书,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等;指导写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把书本上精彩的字、词、句、段、篇以采蜜集、阅读赏析、书签、读书卡片等多种形式记录下来,以丰富写作素材。开展成语大比拼、古诗大观园、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6、坚持科学、有效的激励性评价,保持学生阅读兴趣
评价主体多样,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形式多样,比如定期检查反馈,可以设计课外阅读记录表,学生填写阅读时间、内容、收获等,家长监督检查并签字;比如定期评选阅读之星,激发阅读兴趣,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课题成果
一、课内课外相得益彰。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当学生进行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篇3:商务礼仪研究背景
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迅速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各种商务活动,在不同的商务活动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人与人之间要达成各种商务活动,就要通过最基本的商务礼仪来实现活动,商务礼仪能够为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交往提供各种服务,但我们要了解商务礼仪,不仅仅是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还要关注不同文化差异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商务礼仪规范着人们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行为,随着商务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人们在商务交际中,就更需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从而规范的进行国际间的商务活动。在进行国际化的商务活动时,要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距离,就要利用有效的商务礼仪来提高商务交际的效率,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
人们在进行各种商务活动中,长期保持下来的一种交际习惯,就形成了惯用的一种形式,从而规范着人们的交际行为,这就是商务礼仪。在各种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商务礼仪促进商务活动的频繁交易,并确保商务活动顺利的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商务礼,商务礼仪转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在不断进行着的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逐渐发展起来,并随之演变为更加成熟方式,其成熟的标志是由稳定的社会形态和文化背景的凝聚而确定的。商务礼仪每推进一步,就说明商务礼仪的程序又提升了一步,同时,我们在商务礼仪中又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礼仪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礼仪的关键就是礼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商务活动,不同国家间使用的各种交际礼仪逐渐的转变为商务礼仪。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一是人称的模式在商务活动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双方见面就需要称呼彼此,然是基本的寒暄、问候等。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对方的称呼,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来称呼,避免在活动中由于称呼的问题产生尴尬。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称呼方面也是不同的,中国的称呼都是长幼尊卑有序,也是很有讲究的;而西方的称呼则是强调对自我的肯定,经常以昵称取代全名。
二是时间的观念在商务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是一个长的惯性思维,在长期的思维模式下,人们对信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西方人在商务活动中则是以信守承诺和接受事的前约定列为准,在商务活动之前,他们会按照约定的时间来提前安排,并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相关问题加以处理。
三是商务活动在餐饮文化也有差异。中国人讲究排场,认为餐桌就是商务活动的延续;西方人则以简约、节俭的商务宴会为主,有较大差异。仅从商务实践活动而言,因此,商务礼仪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产生了不同的效用。
商务礼仪不同背景下的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中,其观念多是以个人价值为主,个人价值的体现才是最终的人生价值,因此,在西方国家中,人们多是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人们的信仰是以追求物质和精神利益为主,崇尚权利和自由。而中国的价值观则是以社会价值来体现个人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就导致了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决定了行动,所以,商务礼仪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商务礼仪在空间上的差异
人们在交际中,身体间距离也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在不同的国家,人们互相身体间保持的距离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例如,两个人在在相互交谈时,英国人保持的身体间隔就较大;而大利人就比较靠近一些。因此,在进行商务会谈的时,人们的空间观的差异会影响到商业交际的和谐氛围。
商务礼仪中的语用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商务交际中,语言习惯是决定商务成败的关键,在中西方国家,语言用于也有着差异,例如中文的“谢谢”与英语中的“thank you”就有着不同的用法和含义,“谢谢”有时会带有一些谦虚之意,还会与“过奖”有同意的意思,但英文的“过奖”是“youflatter me”,在英语交际中,这种语言是不得体的。可见,各种文化在商务交流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韵味。另外行为语言商务交际中也有着差异,例如握手、拥抱、鞠躬等行为,都表示了不同深度的礼仪,其中还包括了诸多的行为动作,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慢慢研究并总结成自己的规范的商务礼仪。
篇4:商务礼仪研究背景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美化自身、美化生活。并能很有效的促进的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试想一下,一个微笑,一句关怀都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温暖,并且可以使自己的心情也随之愉快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不仅可以塑造企业形象,提高顾客满意度和美誉度,并能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商务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附着点。
众所周知,形象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商务礼仪是构成形象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自身的形象以及员工的形象越来越重视。专业的形象和气质以及在商务场合中的商务礼仪已成为在当今职场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已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表现。
商业礼仪包括了语言、表情、行为、环境、习惯等等,相信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上,因为失礼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并因此给人们留下不良的印象。由此可见掌握商务礼仪在商业交往中就显得非常必要了。所以,学习商务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现实所需。
学习并正确的运用商务礼仪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又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就一定要掌握商务礼仪的技巧。
篇5: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论文
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范围和深度都得到了扩展,消费者不必到商业街去购买自己想要的商品,简单的客户端操作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将相关的商品订单传递给商家,并通过便捷的物流网络快捷、迅速到达自己的手中。在整个电子商务的流程过程中,无论是客户的订单信息,还是商家的供给信息,还有快递的物流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信息都需要借助于安全的网络环境来提供保障。因此,电子商务背景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对于我国整个电子商务需求供给链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的业务得到了快速的普及,通过计算机快速、高校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实现海量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提升产品和销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信息的贡献,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提升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在给电子商务业务的开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非法侵入以及的肆意破坏往往交造成商家和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影响到个人、企业甚至国家的安全。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安全的网络环境来作为支撑,因此,需要对一些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解决,以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有系统自身的原因,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系统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系统自身的漏洞、盗版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病毒的使用等;人为因素则包括恶意的侵入和资源占有等。
1.1盗版软件的使用
盗版软件指的是非法制造或复制的软件,由于没有开发、维护成本,盗版软件的售价往往比较低。这些软件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升级,盗版软件的安全性存在重大的问题,容易遭受的恶意攻击,尤其是对计算机或者其他客户端上有关重要信息的的恶意破坏和盗取。1.2钓鱼网站的使用钓鱼网站则是指那些以非法获取金钱为目的的人员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仿制那些点击率高的网站,通过为浏览者提供真实网站的感觉诱使其进行相应的消费,从而获得利益的网站。从这一性质可以看出,钓鱼网站本身就是非法的,严重影响消费者的金钱利益安全。
1.3计算机病毒的入侵
病毒对于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是快速和严重的,通过一台计算机可以迅速扩展到成千上万台客户端上。同时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可触发性等特点,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的传播需要一定的安全条件来作为支撑,需要通过相关的技术手段来防止数据的丢失和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2提升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对策
针对上述可能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因素,我们要采取必要的主管和客观措施来加以有效的积极,以保障电子商务业务的顺利开展,保护行业和企业、商家的信息安全。
2.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淡漠,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法律、媒体、常识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和培训,使消费者树立强烈的网络安全意识,从思想层面上保持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
2.2加强规范网络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信息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网络,如果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其影响往往是重大的,也是致命的。同时,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网络化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更多的实体经营也逐渐转移到了“线上+线下”的经营模式,同时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很难通过排查或者分区化的手段来进行管理,因此,需要探索更加适合互联网这种模式的网路管理手段,通过与通信公司的密切合作来提升网络安全性问题的管理和考核。
2.3加强安全技术开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意识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措施往往是通过非直接性的因素或者主管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的管理,而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这方面的措施以外,更多地需要借助于技术层面来提供硬性的保障。企业或者是商家可以通过相关的安全软件或防盗加密手段来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同时,相关的通信公司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开发,通过防火墙的升级和计算机流量问题的监控来定期、不定期地掌握发展的动态,对相关的数据库进行必要的安全性升级,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能。
3结语
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提出,电子商务得到了长足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网络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成千上万的商家与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转换,实现了双方的利益。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安全性面临了重大的调整,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实现电子商务运营的安全可靠是目前摆在商家、消费者甚至相关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对影响网络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行有效的研究,以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电子商务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洪玉.网络普及背景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研究[J].煤炭技术,(32).
[2]袁怡玲.计算机信息化建设与管理[J].商,(52).
篇6: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初探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研究初探论文
论文摘要:实施新课程选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为热点,它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现实意义。选修课程实施后,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选修课教学策略实施的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选修课程 教学策略
选修课是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照国家推出的新课程标准而实施的课程新增教学内容,选修课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三大特色之一。选修课,基于新课程提出的全面发展、有效发展、均衡发展、个性发展的理念,使高中语文课程体现了时代性与选择性,强调新课程要在重视学生“双基”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改革目标。
1何谓选修课
选修课发源于19世纪德国的柏林大学,19世纪代,其经验传入美国,并在全美范围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与实践,收效显著。19世纪末,选修课这一体制从大学移植到中学,但在局势动荡的年代,并未得到有效坚定的贯彻实施,19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上海浦东中学等学校,最早引进西方的选修课制度,1922年,国民政府颁布《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规定在高中普通科中采用选修制。196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及说明》首次提出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在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意见》,就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开始,高中课程改革试验正式启动,选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类型进入到了中国语文教育的领域。①
2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的选修课程制度成熟,设置较为完备,指导思想与方针也较为先进,评价机制也趋于合理。而国内对国外选修课程的研究视野,较多放在对不同国家(美国、英国、法国等)其母语课程标准中对选修课的界定,这也是一种研究的定势思维――解读新课程标准达到对选修课程设置的初步了解之后,开始着手从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目前可供我们借鉴参考的国外优秀选修课研究――“芬兰模式”。芬兰在高中课程改革中旗帜鲜明,目标明确,旨在促使学生成长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为学生日后就业、生活、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学习、生存、发展能力。芬兰模式的选修课分为专门选修课程和应用选修课:专门选修课程,又称为限定选修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但是学生不一定全学的课程,共有60门左右,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从中选修学习10门即可;应用选修课程,又称任选课程,属于学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是芬兰高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打造自我就业的能力,同时正因为课程的丰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生选择权缺失的可能性,选修课授课模式也较为灵活,打破日常行政班级的约束,采用无年级、无固定班级上课的形式。②
在“芬兰模式”里,学生选课时可能会出现课程内容不均或者搭配不当的情况,学校就此采用套餐式,类似于国内的模块式课程供学生参考,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高中选修课阶段获得尽可能大的提高。
纵观各类目前有关语文选修课的文章报道、消息和研究资料,稍加整理概括,可知目前高中语文选修课存在九类误区:选修课是“暂差生辅导课”,视选修课为“补习课”,把选修课当成是“补足工作量课”,把选修课看成是“或无课’,把选修课混同为“电视录像课”,把选修课等同于“艺术、音乐、摄影等讲座及实践”,把选修课视为教师“福利课”,把选修课改为高考“深化课”,把选修课作为“学生放松课”。③
还有从管理、教学、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选修课常见的十种症状:“混乱症”、“功利病”、“专制症”、“贫血症”、“内虚症”、“低能症”、“僵化症”、“焦虑症”、“颓废症”、“消化不良症”,对了解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现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选修课实施以来,困难重重,其主要体现在:
一、如何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
二、怎样区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如何矫正选修课必修化的问题;
三、师资、教材、评价欠缺有效机制。
而教师在选修课中的角色转换也是十分必要,他们必须有选择性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协调者、组织者、调控者的意识,并能从必修课的教学主导者身份合理自然地过渡到选修课当中来。这对新课程实施背景之下的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目前在教育领域的课程、教材、教法三大基本领域内,选修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法的.研究思考上,而提出问题的很多,实际解决问题的较少,但也因为选修课这一领域本身属于方兴未艾阶段,所以,实际落实的力度稍显力不从心。但是有了两部专著的出现,也带来了选修课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深入落实,渐渐有了起色,开始出现成效的好消息。对于选修课程本身的根源及实际存在的理论依据,课程结构,课程比例与分量的界定,没有多少争议,这是国家意志的一种统一,而大家更多的是关注教法的三大策略问题――教材的准备策略:教师、教师安排、教材的编写,选修课应该怎么上,不同的课程内容,应该怎么来进行设计,教学的组织策略:课堂上的安排与统筹,选修课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最后是选修课程的评价策略:选修课如何与高考接轨,我们在评价机制中应该借鉴国外哪些优秀的经验。
目前选修课领域已有的专著有《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优秀教学实例选评》《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自助餐教学实验60法》《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前两本书是粤教版教材使用区选修课的成果展示,最后一本是北京市海淀区“高中语文选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项目的成果,前者重视对选修课程课堂实况的记录,后者则是侧重对选修课程设置的经验总结,前者更倾向是在上课,而后者更接近于说课。虽然成书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对选修课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3选修课教学策略实施建议
3.1教材
我国语文教育界对选修课教材并未进行统一的要求,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它按照新课标的指示与要求,分为“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等五大类。而从《高中语文选修课典型案例研究》中得以窥见,在实际的中学一线,对选修课课程的开发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开发选修课程,也有从已有的选修课教材出发,选取其中的一点,例如撷取“中国小说欣赏”中的《聊斋志异》开设专题教学。不拘一格的教材组织,整合教材资源,形成适合教师自身教学优势的课程结构,让教师们善用教材,形成特色,正是选修课程需要引导的趋势之一。 3.2课程
从课程内容上,选修课可分为学术性选修课、职业性或技术性选修课。前者侧重于基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而后者更重视实用技术的掌握。选修课的选课体制分为四大类,“任选制选课制”、“选科制分科制”、“定向选修制”、“全选修制”,顾名思义,从不同的名称完全可以看出其不同的选课方式的含义。④
华东师大二附中建构的四大系列选修课程模块是“大文化模块”(文科类,由47个子块组成),STS模块(理科类,由42个子块组成),学生社团模块(活动类,由26个子块组成),荣誉课程模式(超常类,由10个大学课程子块组成)。与语文学科密切联系的是一、三两大模块。学生在选课之初,确保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用担心无课可选,并提前熟悉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提前“配对”,充分保证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3.3教法
选修课的教学应当从准备策略,组织策略,评价策略三方面有所建构,虽然教材的版本使用情况不尽相同,但基本的教学策略与原则,应该有所规范与统一。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需采用重构策略,对教学内容要有教师自身的选择、整合、拓展。这是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跳着摘桃子”的心理趋向,旨在激发学生的挑战学习的兴趣,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这也是授课教师在备课之时必经的过程,选修课的教学如果真正打破行政班级制,采用一课一班的形式,那么学生的学情对于教师而言就得从头做起,重构教学内容,就是在建构教师自身的语文教育图式,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同化与顺化的相结合而更有效的过程。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可以大胆尝试合作学习理论,最先在美国兴起的合作学习理论不同于常见的小组讨论,选修课采纳合作教学理论,从一开始就将班级按照不同的知识背景、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分成学习小组,教学过程中不拘于授课的形式,而是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给每个学习小组,小组内部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交流、竞赛,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每个成员获得不同的任务细节去完成,每个学生不再顾虑雷同与优劣的差异,而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完成构建整个学习任务的那块属于自己的部分,无论是什么内容的选修课程,都能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高中语文选修课,在教学评价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评价内容应当侧重程序性知识,而非陈述性知识,注重学生实际的操作与实践,而不是语文知识的单纯积累。评价方式上,注重形成性评价,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并能与高考有机融合,而不是与高考两相对立或混为一谈。在明确评价主体应是学生而非授课教师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成长发展中多元智能因素,不必等齐划一看待学生的表现,而是注重差异性,挖掘并开发他们在选修课中不同智能的突出表现。
注释
①郑国民,尹逊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11.
②贺雅琴,李珍梅.国外普通高中选修课改革述评――从芬兰模式谈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
③邓彤.选修课十病[J].中学语文教学,.5.
④肖家芸.选修课的模式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2004.5.
参考文献
[1]方智范.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10.
篇7: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创新研究论文
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国际贸易的形式也不断的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中也存在一些弊端,掀起了国际贸易领域里的新变革。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迎来了机遇和挑战,尽管各国间的电子商务发展仍不平衡,但国际贸易至今发展趋势良好源于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研究国际贸易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影响;国际贸易;创新
一、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1.1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电子商务可简要的概括为利用因特网开展的商务活动,广义的电子商务则可简要的概括为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开展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不管是广义的概念还是狭义的概念,都包含了两个重要的部分,第一,网络平台;第二,商务活动。总而言之,电子商务的主体是商务活动,基础是计算机网络,手段是电子化,前提条件是法律的许可,即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商务电子化的整个商务过程。
1.2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或者地区间的商品交易活动和劳务方面的活动。它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络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方面的相互合作和依赖的关系,是各个国家或者地区对外贸易的整体。国际贸易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一般用于跨境的物品或服务的相互交易。随着世界文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贸易茁壮成长,国际服务贸易蓬勃兴起,环保产品受到全球的热烈欢迎,无纸贸易开始走入历史的新时代。
1.3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关系
以计算机技术和电子网络信息为基础,电子商务把全球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国际贸易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应用电子商务于国际贸易的实践中。电子商务为国际对外贸易开启了潘多拉盒子,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合作,打破了传统的对外贸易运行的格局—单向物流,充分的展现了世界各国间的贸易优势,为世界各国的贸易发展发挥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些研究者表明,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运作有助于世界各国度过可怕的金融危机。电子商务多方面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运作意义非凡。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国际贸易流程简单化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所需流程不再繁琐。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环境和环保产品的倡导,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共同结合衍生出适应时代需求的无纸贸易。无纸贸易是以电子网络的方式传输贸易企业间的订单、发票等文件。无纸贸易以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电子网络信息的`交流,将贸易、运输、海关等部门与企业间交换和处理各项数据。无纸贸易避免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繁琐流程,例如,交易前的面对面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等环节的纸质单证。无纸贸易简化了国际贸易的流程,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率以及人工操作的出错率,削减了贸易交易过程的成本。
2.1.2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由于电子商务是虚拟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增多,在虚拟的环境下,单个外贸企业能有效的实现多个企业相互合作模式,企业间相互补充、共享资源,有利于单个外贸企业多功能化的发展。中间商是完成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了进出口国家企业间的直接接触,搭建了公平、公开的国际贸易平台,为国际贸易经营作出巨大的贡献。随着电子商务的渗入,国际贸易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大型企业,电子商务降低了中小型企业出口贸易的条件,为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机会,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2.1.3国际贸易经营模式发生变革传统的国际贸易经营模式主要以单向物流为主,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主要通过是无纸贸易和网络完成全部的贸易活动,避免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经销商、代理商等中间环节,其经营模式主要是直接贸易。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摆脱了传统的国际贸易中时间、空间、地域等对交易进程的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
2.1.4提高国际贸易的服务层次和技术能力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全球化和虚拟化的程度,信息已成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因素。全球经济市场成为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电子市场。国际分工和经济市场的变化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传统的国际贸易起主导作用的是工业商品,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信息,信息的交流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能力的提升。
2.2消极影响
2.2.1加速国际贸易两极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见识并深知互联网对全球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世界战争已不是核武器的战争模式,更多是经济之战。发达国家拥有比发展中国家更丰富的资金和高科技技术的资源优势,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的发展创作了时机,发展中国家很有可能因为资金、地域以及科技技术的滞后而难以真正的在信息化时代得以突破,极易促使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门槛增高,或拉大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贸易的差距,加速国际贸易的两极分化。
2.2.2流失大量税款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扩大了国际对外贸易的总额,但是为企业国际漏税或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漏税及避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其一,由于电子商务的基础,国际贸易逐渐走向无纸贸易,而电子商务基础的对外贸易的主体经营地、国籍、收入来源地等都很难确认详细,加强了税务机关收取国税的难度,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世界各国间税收的矛盾,因此漏税和避税的现象难以避免;其二,部分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对计算机进行加密处理,为国家了解纳税人交易情况增加难度;其三,由于税收工作的管理、征收、检查等活动实施制度远远的落后于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导致税收征管工作的进行入不敷出,征收的税款也很多都流失。世界各国都已意识到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给国际税收收入造成了损失,但是完全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仍需制度完善的方针和确切的落实行动。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
3.1完善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网络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商务电子化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稳定,为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的交易提供便利的基础是拥有快速稳定的网络。因此,需加大建设与网络相关联的基础设施,例如,通信线路、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等,甚至于网络通信与资源共享功能。对于政府方面,首先需建立主干网络以及电子政务系统,主干网络将加速电子商务管理体系的运行,有助于国际贸易的电子化和自动化的交易流程;其次,政府需不断的招揽人才开发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和软件。企业应加强对政府建设主干网络和开发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人力物力的支持。除此之外,完善的主干网络需要综合性网络设施的辅助,政府应加大综合性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不断的开发新的网络技术,为国际贸易专用信息网建立畅通的渠道。
3.2加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人才的培养
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间竞争的不仅仅是经济,更加是人才的竞争。不论是传统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还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对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综合性的人才都及其的渴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全能型的人才是一种长远的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应增多对电子商务的投入,定期培训电子商务的有关知识,为企业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提高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与此同时,企业首先应认清当今经济的潮流及趋势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不断的更新企业高管的信息头脑,提高企业员工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培养人才的基地是高校。对于高校来说,需加大对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与时俱进的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课程,增强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师资力量,与企业相互合作,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建立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实践基地相融合,为国际培养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人才。
四、总结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运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地球村,不再有远距离的沟通障碍和经济分割,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进程。电子商务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流程、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促进了中小型企业走向国际化,以及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是因为无纸贸易、地域的隔阂和企业的不配合也造成了国家财政税务的损失。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设施和培养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一体化的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03):39-41.
[2]张琦生.电子商务模式下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J].中国商贸,2010(25):135-136.
篇8: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创新研究论文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创新研究论文
摘要:推进“互联网+电子政务”创新,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对电子政务模式进行不断创新。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打造开放服务型政府、打造便民服务型政府、打造廉洁服务型政府、打造智慧服务型政府四项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政务;创新
1、引言
“互联网+”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信息思维,逐渐普及应用到金融、商业、农业、教育等各个行业中来,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改革与转型。近几年来随着云计算、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互联网+”的概念朝着社会服务领域融合。在此背景之下,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智慧化转型和发展。
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忽视了服务与用户需求。国内电子政务系统的投资占比大部分都更加强调硬件系统建设,直接面对公众服务的内容还很少,投资比重相对失衡。这样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服务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对群众需求的部分忽视。过去政府门户网站的政策法规、服务咨询以及信息公开等栏目与内容基本上是政府单方面意愿为主而随机罗列出来的,以社会公众为中心的内容体现、需求互动以及实际功能的开发还有待进一步丰富,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服务需求[1]。其次,信息孤岛效应相对严重。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可以说严格坚持了分散建设的原则,各政府部门根据自身情况与业务需求投入了较多资金来建设业务专网以及政务应用系统。分散建设的基本思路不具备宏观统筹的优势,同时还固化了部门与地方的利益,不仅造成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同质化,同时还造成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更为突出的是各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
各个部门的业务专网缺少横向互动,各部门具体业务的协同性较差,同时因为分散建设过程中的标准不是非常统一,其物理隔离与利益藩篱相对固化。再次,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质量不高。电子商务能够迅速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快捷服务,但我国电子政务却并未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服务供给。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实际业务流程和政务服务系统“两张皮”问题,政府部门线上接收到用户业务办理申请后,再转移到线下,按照传统的碎片化业务流程进行申请办理,电子政务网站沦为一种形式和工具,并未有效促进现实政府业务流程的再造,导致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效率距离理想预期仍有一段距离。最后,不能有效满足移动政务服务的实际要求。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较快发展让移动互联网慢慢地改变了电子政务生态环境。到,国内已经建立了超过8万家政府门户网站,但是这类相对传统的网站不能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的访问需求,很多门户网站都没有开发3G、4G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机网民的访问量。同时,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体现在移动客户端,现阶段大多数地方政府都并未开发相应的APP,门户网站和微博、APP之间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与更新,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移动政务的服务需要。
3、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创新之路
(1)“互联网+”打造开放服务型政府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逐渐实现关键领域大数据有效采集与整合,持续深化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但是怎样有效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怎样尽可能地开发出数据价值,更好地为政务工作与公众服务,这是当前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2]。本文认为,实现“互联网+”战略下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需要从以下着手:首先,建议实施政务云端计划,政府数据业务、行政事务相对分散,同时各部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隔阂,影响政务服务水平以及政务开放性的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应当借助于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推进政务业务云端存储,为相关数据的整合与开发带来坚实的技术保障;其次,实施数据整合计划,政府数据一般来说有内部数据、部门数据和网络数据等,凭借云端政务的技术支持,对各部门数据实施整合,通过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等方式,有效完善和优化政府服务机制,不断促进政务流程再造;最后,实施资源共享计划,借助于规范合理的业务流程以及准确全面的政务数据,打造资源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促进政府资源和部门资源之间的共享,尽快制定资源共享与数据开放目录,真正解决好信息孤岛问题,真正确保政府数据依法向社会公众开放,打造开放服务型政府。
(2)“互联网+”打造便民服务型政府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创新要求我们切实提升政务办理工作实效性。网络服务大厅的建设与开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满足广大公众的服务需求,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打造一个便民服务型政府。我们以北京市作为案例,北京市政府部门始终坚持建立“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政务服务数字化平台,真正确保了实体政务服务和互联网虚拟政务服务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网络政务服务大厅的搭建具备自助法人服务、个人服务、热点推荐办事以及进度查询等服务目录,其中自助法人服务中主要提供了登记、变更登记和经营许可等功能;个人服务中主要提供教育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就业等功能;办事进度查询中,用户仅仅需要输入手机号与验证码便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查询,或者关注官方公众号进行查询。网络政务服务大厅的构建,让电子政务服务逐渐朝着更加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真正打造了便民服务型政府,有效减少了政务工作成本,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3)“互联网+”打造廉洁服务型政府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创新与发展要求我们应当对权责清单、简政放权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建立完善权责清单,构建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体系,明晰各部门的权责,对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权力明确划分边界,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让政务运作流程进一步透明化和公开化,提升简政放权的协同性与针对性。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行政效率的提升,强化反腐倡廉的实效性,真正形成一个廉洁型政府。不断促进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真正实现权力公开透明,促进政府职能以及服务模式的转变,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增强行政监督管理效率。我们必须认识到,权力公开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必须要求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的通力配合与相互监督,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和稳步推进原则,尽可能地实现更大突破。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创新必须要真正联系“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借助于简政放权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电子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增强公众满意度。权力公开是一场需要长期坚持探索的革命,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的多方参与及相互监督,应积极稳妥推进,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展。切实推进和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核心任务是按照“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通过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着力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同时,需要构建政府统一的“三张清单一张网”,即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统一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网,逐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程,实现权力公开。
(4)“互联网+”打造智慧服务型政府
“互联网+”背景下电子政务服务必然会朝着更为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移动电子政务的出现即是政府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整合,让政府管理和部分服务内容实现移动化。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子政务从过去的短信、移动系统逐渐发展为智能移动终端等,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一个非常便利的服务平台。此外,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互联网+”微信政务民生白皮书》显示,公安微信、医院微信、交通微信、公积金微信等越来越多的政务微信顺势而生,用微信“了解国家最新动向”“查询天气公交”“看病预约挂号”“处理交通事故理赔”等己成为常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3]。进一步树立创新、绿色、开放以及共享的发展理念,促进我国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行政管理逐渐朝着创新服务与智能服务的方向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在积极广泛的应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应用电子政务APP、政务微博等,坚持以社会公众需求为核心,不断深入研究政务服务O2O模式。建立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子政务共享系统,进而促进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融合,逐渐实现移动身份认证、移动教育、移动医疗等服务,同时让更多的公众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电子政务发展创新的工作中来[4]。
4、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关键实施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互联网+”计划对电子政务服务模式的创新,电子政务业务流程再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政府行政的生态环境,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电子政务”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先导作用,从而有效促进了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朱琳.“互联网+”背景下国家电子政务服务问题[J].中国信息安全,(07):34-36.
[2]邵帅,赵婧.“互联网+”时期的电子政务浅析――以“河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6(22):301.
[3]魏敏.“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政务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207.
[4]贾聪聪.“互联网+政务服务”――我国电子政务服务新模式探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6(08):60-66.
篇9: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使各国有机会进行充分的交流,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也更加方便的进行,没有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注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都使用互联网进行贸易活动,这是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要求企业改革创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观念,开创符合电子商务模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来更好的应对国际竞争。
关鍵词: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0086-02中国图书分类号:F724.6;F232文献标志码:A
篇10: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1.1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掌控能力的影响
网络计算技术的便利和高效,将传统的财务管理推向了网络化。这种转变,不仅节约了财务管理的时间,节省了空间,而且大大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财务管理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扩大了其控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财务部门的控制,由于网络的互通性,还可以控制其他部门的运行,而且网络的实时性,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时间,信息流通便利、快速。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企业正在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财务数据,并且能够快速高效的生成企业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够及时的向信息需要者反馈信息,因此,财务管理的掌握能力大大加强,它能够通过直接发布指令的方式来控制财务活动,从而及时校正正在进行的活动。
1.2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远程化控制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空间局限,电子商务背景下这种空间限制可以被打破,财务处理和控制都依赖于互联网,虚拟网络涵盖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财务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使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实现“零距离”,想要收集信息,只需对着电脑操作即可,不必出门,省去了不少的麻烦,其他部门的运营情况可以实时的反映在财务管理系统中。比如,顾客在网上采购,销售部门的销售记录就会反映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然后在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核算、预算等。方便财务管理扩散到企业的各个角落,对企业进行远程化控制。
1.3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对象的影响
传统的财务管理对象大多都是实体,而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一般不表现为实体,企业边界也不存在,只有出现市场机遇时它才会出现。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的生产结构、运营模式等都发生了改变,企业的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信息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企业经营的更多精力都放在了对信息活动的处理上,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变成了信息技术。
1.4对企业财务管理处理流程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计算工具都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准确便利的计算机网络,所有的单据都可以在线录入、计算、审核等,每笔业务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是在线实时交易,因此,财务管理不需要再划分各个独立的环节来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核算和汇总,计算机网络可以直接将这些信息流汇集,企业将会重组财务管理处理流程。
篇11: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2.1网络财务信息缺乏安全性
财务信息作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重要根据,可以说是企业的商业机密,不能任意修改、透露、损坏以及丢失。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在网络环境中运行,然而,网络上有很多的骇客,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经常会遭到骇客的入侵,当骇客入侵成功后,他们会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泄露出去,将企业的内部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企业会因此而遭受无法想象的经济损失。传统的财务管理,每份文件都要手写签名,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本都使用口令来验证,但是信息泄露的可能性很大,而且,现在的很多文件都是电子版的`,没有手写签名,很容易被别人篡改,因此,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2.2缺少法律法规以及有关部门的保护
由于互联网是近些年才被大众普遍使用,因此,电子商务对很多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事物,大家都在尽量适应电子商务,但是有关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而且企业也没有在相关部门加大人员数量,从而导致很多企业在全面审计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这就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从企业的内部管理来说,相关部门的人员没有实质性的监管权力,很多财务活动他们都没有决定权,必须经过企业管理者的同意才能执行,这也影响了财务活动的真实性。财务会计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企业的“晴雨表”,因此,在对财务会计方面的筹备必须完善和彻底,特别是关于企业的信息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商标权等问题,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更新和改善互联网环境。不仅仅是企业做出的努力不够,会计行业针对这方面问题所做出法律法规也不够,没有明确的规则来规范会计行业的财务活动,使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增大。
2.3欠缺网络财务管理技术
电子商务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所以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网络财务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传统的纸质账单比较熟悉,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要求在线管理、在线办公,而且所有的单据、凭证等都要在网上进行和处理,如果没有进行集中的业务培训和学习,要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适应在网络上处理财务活动是不现实的,所以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还没有完全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这导致企业的业务能力大大降低。
2.4不能避免财务管理出现的新风险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遇到网络交易安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财务管理中的交易用户都通过互联网交易,这种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易,而互联网体系是免费开放的,并且传播方式也是引人注目的广播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窃取和修改用户信息会变得很容易,由于没有纸质化的证据,很可能出现“耍赖”的情况,这使得网络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大大降低。传统的财务管理往往会忽视互联网的安全威胁,而企业财务信息是企业发展和经营的决定性因素,一旦遭到盗取、损坏或者透露,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另外,企业在验证身份和管理文件方面也会遇到问题。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的业务交易基本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双方一般都不需要见面,这就要求双方通过某种技术来验证身份,确保双方业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基本上是通过输入口令的方式来确认身份。但是现在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互联网的用户也在迅速上升,如果继续使用这种方式验证身份,将会花费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来维护这种验证方式,因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不适合使用这种身份验证方式。
篇12:浅析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研究论文
3.1增强对财务管理信息安全性的管理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在实施系统中必然会面临安全问题,在互联网平台上,任何计算機都可以从其他计算机中获取信息,因此企业的财务信息很容易就会泄露出去,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通信网络来防止信息泄露。首先,软件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加强,防止遭到骇客的侵入。其次,要将财务信息进行备份,电脑和移动磁盘都要备份,并将电脑文件加密,移动磁盘妥善保管,以免信息丢失或损坏。第三,加强网络软件的安全性,及时进行软件杀毒、检查,更新系统,定期进行系统维护,防止病毒入侵。第四,建立内部信息的防范系统,确立一系列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不能与外部信息放到同一个系统中,并建立实时跟踪系统,监控内部信息的处理,同时,使用防火墙、密钥设置、验证身份等方式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安全保护。
3.2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管力度
对企业的监管不仅有企业内部的管理,而且有法律的监督。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一个企业中所包含的部门有很多,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都应该各司其职,并且有统一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对任何有违法行为的员工都应该依法处理,严格遵守法律条款。企业任用员工的时候必须严格把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不能聘用。在法律监督方面,对电子商务的立法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法律环境,由于信息的全球化,而且我们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远远赶不上国外的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虚心地向人家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国情的关于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法规。由于商法具有特别法的地位,而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这满足了商法中对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安全的较高要求,强化了对财务管理信息的安全保障。
3.3重点培养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的技术人才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必须通过计算机来进行操作,因此,现在对会计师的要求更高了,会计师不仅仅要熟习财务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本国,还要与国外的公司有业务接洽,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熟悉国际商务规则,了解国际文化知识。由此可见,企业必须重点培养电子商务的技术人才,聘请有经验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有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并在运营公司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企业还应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集中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最重要的是,加强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业务能力和英文水平,培养知识与技术水平兼备的优秀人才。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开发属于自己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使本企业更加适应网络财务系统,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完善更新该软件,降低企业对网络应用系统的软件商的依赖性。
参考文献:
[1]徐维维.物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01).
[2]谢小琴,尹娇.浅析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商贸,2010,(26).
[3]孙凤宁.电子商务管理的发展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1);151.
[4]吴文群.网络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8);115.
[5]蔡晓军,殷婷婷.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管理模式变革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1);146-147.
篇13: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职称改革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职称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只能顶天不能立地的传统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顺势而出。6月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职业院校的新闻一经报道更是引起各方强烈反响。但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更是直接决定未来中国职业教育的成败。文章着力从职业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职称改革视野出发,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详细论述了传统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体系在评聘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阐述了高校职称评聘改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称改革;评审;聘用
一、现有职称评聘模式
职称评聘包含两组不同的概念,评指的是教师专业技术或学术水平。但在现行体系下,职称更多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较少的关注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从业资格水平,这是现有职称体系下需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聘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求和任职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的工作。但现行职称体系下,评上职称就一定有聘,正所谓职称在手,房子车子全都有,职务考核形同虚设,后期的人才流动及考核激励措施乏力。理解评和聘这一对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理清职称和职务的区别于联系。职称是以人为中心而设置的,在现有的职称结构下职称可以随人走,一经评定,终身享有。而职务只有被聘任才能享用,有明确的岗位,并有任期限制。当然职称是专业技术职务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一定职称的人才能担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一般而言职称评审模式可总结为两大类,即评聘合一模式与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式。评聘合一模式在我国最为常见,其评审程序一般是用人单位将符合条件的教师情况及资质推荐到第三方的评审委员会进行专业技术水平的鉴定,评审委员会根据一定标准比如任职年限、资历、学历、科研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一旦评审通过,用人单位就会根据教师研究方向和专业进行职务聘用,从而享有相应的待遇和权利。评聘分开的直接聘任模强调以聘代评,弱化第三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高校可以根据特殊专业建设需要独立评聘,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非同一般,文章稍后会有详细分析。
二、评聘合一模式的局限性———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
昆明杨林职教园区成立于,位于因杨林肥酒而驰名中外的滇东古镇———杨林镇,园区以“立足昆明,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的全国一流职教基地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秉持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发展理念。职教园区总用地约为14.16平方公里,总人口容量规划为126700人,目前入驻职业院校九所及驾校培训一所,在校生达到6.5万人左右。
(一)调查问卷的解释及说明
文章抽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职教园区九所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人事处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在岗人员及广大教师。通过各院校的工会、学生会共计发出调查报告4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83份,回收有效率达到81.5%。问卷主要围绕对现行职称评审制度的满意度、现有评审标准的评价、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应用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改进措施五个环节展开。调查采用前期的问卷及后期的访谈相结合。问卷以封闭式的选择题为主,改进的措施采用开放性问题。职教园区九所高校均为民办独立院校,各院校教师普遍存在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25-40岁年轻教师占50%以上的比重,副高以上教师非常少,教师队伍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硕层次,近几年博士毕业生有明显上升,专科学历的教师比例不断下降,因此本次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基本符合整体数据特征。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现有评审满意度方面。
在接受调查的383份调查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满意现行的职称评审方式”选项,56.7%的人选择不满意,尤其是在45岁以上的从企业转型进入职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高达91.6%选择不满意,其中科研能力较强的博硕研究生满意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也只达到32.6%。还有一部分年轻教师表示不清楚现行相关评审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评上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现行评审制度满意度也不高,问题主要集中在评审花费大、耗时时间长,评审形式主义。
2.对现有职称评审标准评价方面。
41.5%的人认为现行评审标准模糊,尤其是关于业绩、爱岗敬业、技术水平等方面很难量化,从而为弄虚作假大行人情评审提供可趁之机。高达49.4%的人认为传统评审标准重学术科研、重学历、重资历,轻教学质量、轻人才培养、轻工作业绩的评审标准无法反映技能型人才的内在特征,其中评审唯论文论的硬性标准受到参与者的最多指责。只有9.1%的认为目前评审制度虽有缺陷但却是目前唯一可执行的评审制度。
3.取消第三方评审委员会,采用直接聘任制职称改革的可行性方面。
63.3%的认为可行且必要,认为此举可以大量吸引行业精英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同时有利于激励人才,稳定教师队伍。15.5%的人认为这样做不可行,主要担心下放评审权后,会出现大量的人情评审、暗箱操作,直接导致职称评审机会的不平等,同时担心这样评审的职称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影响职称的评审价值。21.2%的人认为应该采用第三方及用人单位的评审结合,但应弱化第三方关于学术评审权重,加强对专业技术技能及行业从业资格的评审,这样既保证了职称评审的公平性,同时有效避免用人单位的人情评审。
4.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
职业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核心要素方面主要围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学术科研、师风师德六个方面进行设计。由于数据量过大,时间有限,在统计时抽样150份进行了抽样统计,具体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结果显示,在核心要素评价体系中,受关注度最高的是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及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方面,许多参与调查的教师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指出,任课教师至少达到16课时/周以上,每学期至少完成5个班级共计250名学生以上的授课任务的硬性指标方可参与职称申报,从而改变传统评价体系下“教授不教、讲师不讲”一心做科研的本末倒置的局面。专业建设成果方面建议引入第三方评价:如就业统计、创业典型、毕业生平均薪资、专业的品牌影响以及专业团队建设等。在社会实践方面,部分教师指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量:首先,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有企业工作经验两年以上,或者在校任课期间必须企业回炉四次,获得回炉企业的认可,并建立资质档案。其次,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当给予教师进行实践的平台,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合作开发或带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形式、参与产学研活动,与企业进行横向项目或产品技术开发等,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5.其他改进措施方面。
关于其他建议措施方面,有些教师观点鲜明的指出,应健全评审组织,完善监督机制,加大职称工作的投入力度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评审的先决条件。焦点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的职称评审权的下放。部分教师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根院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灵活的职称评聘政策,同时各院校应根据重点专业建设需要、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要求,制定切合实际的`职称评审标准。例如现有评审制度“唯论文化”,对科研项目、论文都有硬性要求,仅凭论文数量与刊物档次来判断科研水平,但论文不能反映科研真正实力,往往出现论文垃圾、学术泡沫。职称评审不能真实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及教学成果,不利于形成应用型大学以学生教学为核心的氛围。同时职业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校企人才流动机制,来自企业的教师虽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但学术科研工作相对薄弱;在教师资质审查方面,有着严格的履职年限,如果按讲师履职5年可评副高,副教授履职5年可评教授的要求,则企业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大多50岁左右,如果按这一进度,恐怕到退休年龄也难以获评副高以上职称,直接影响到应用型大学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职业教育对直接聘任制职称评聘模式的诉求
职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市场敏感性,无论专业设置、学科建设还是技能培养必须做到与市场高度的融合,而这一点正是决定职业教育职称评审需要高度灵活性的原因。在现行职称评审制度下,很多人对职称评审的观点还停留在职称即福利,职称就是金饭碗,因此才形成为了“为了职称搏一搏,搏到职称停一停”的局面,这一点在职业教育领域更为明显。仍以昆明杨林职教园区为例,随着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教园区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职教园区A学院为例,建校之初,全校师生不过1100人,四年时间不到,全校师生发展到16000人,招生火爆的同时,师资力量一直供不应求,连一线热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都很难找到,更不用说副高以上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了。为了应付教学评估,只要是副高职称,无论专业如否均一律聘用,有些工科、商科竟然聘用很多诸如文学、历史、考古专业的副教授。这一局面也直接导致评上副高以上的教师一旦拥有副高职称就大肆在各大院校挂名赚钱,根本无需考虑后期的业务考核。职称评聘的只能上不能下的被动局面也导致众多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选择容易突破且研究成熟的传统专业,市场紧缺的前沿热门专业很少有人去申报。这一点也不难理解,只要是副高就可以获得聘用,为何还要花空心思的去钻研热门及市场紧缺专业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现行体系下,僵化且要求严格的评审标准,比如严格的年限限制、核心论文限制、课题限制、学历限制以及严格的评审通过率,造成市场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僧多粥少。解决这一被动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副高以上职称的市场供给,从而改变用人单位尤其是职业院校一味讨好副高职称教师的被动局面,同时对副高职称教师队伍形成压力,鼓励副高以上教师进行跨专业研究,果断解聘市场即将淘汰的专业副高,形成能上能下的局面。因此职业教育职称评聘模式不仅在评审方面要进行改变,在聘用上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样直接聘用制的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和传统模式相比直接聘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否聘任是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需要决定,不需要经过有关主管部门的认可。第二,通过聘后考核管理,废除专业技术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消除能上不能下的用人弊端。第三,对照岗位职责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及工作需要决定是否续聘或解聘,当岗位空缺时,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美国的非升即走做法非常具有启发性。美国高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进行院校独立评审,不需进行第三方的学术水平测定,有些紧缺专业可以破格评审。在聘用上采用非升即走的做法,教师在受聘期间或聘期结束时未晋升就必须离开,短期合同制教师不合格则被辞退,而一旦离开工作岗位,职称和职务自行失效。表面看起来职称评审过于儿戏,但却可以极大的提高院校在培养重点专业时的主动权,从而激励教师进行热门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的研究和申报。
四、几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难题
首先,如何保证下放后的评审机制的公平性。高校独立评聘模式强调评审权的下放,这就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没有相对公平的第三方的评价,如何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从而避免在评审过程中的人情评审及暗箱操作。其次,新的评审标准从重科研、重资历、重学历向教学、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实践方面转移时,如何建立明确可量化的二级支撑评价标准,从而避免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再次,社会的认可度问题。现行职称评审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重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普遍认可职称。如果采用直接评聘制,各院校评审标准不一,导致职称评审的公信度及价值下降怎么办。最后,国家相应的配套政策比较滞后,缺乏必要的外部体制保障机制,会不会形成诸如民办职称和公办职称相排斥的二元体制,民办公办教师职称相同但待遇不同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马明阳.关于深化高等院校职称改革工作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3).
[2]陈福昌.深化高校职称改革工作的若干思考[J].渝西学院学报,(11).
[3]刘霞职.称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作研究,(9).
[4]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5]赵永乐.中国高校教师职称改革模式的抉择[J].教育学研究,(4).
[6]沈尧源,李杰虎.美国职称制度管窥[J].行政人事管理,(4).
[7]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
[8]杜黎.我国普通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初步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2004.
[9]颜玄洲,胡春晓.关于高校职称评聘模式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1).
[10]陈永明.日本大学教师聘任制的特征及其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7(2).
篇14: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研究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创新研究论文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及内容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变化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同理,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的总根源和总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全球化。科技创新全球化,是整个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形态的全球性表现。它是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信息技术为突破,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和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国际化市场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的总和。它从根本上保证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全球共同化的发展。科技创新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而且是与经济、教育、文化相结合的综合创新能力。二是系统性,它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和某一环节,还包括了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全球化能力。三是创造性,这既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四是市场性,它是在市场根本需求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催发和开拓了新的市场需求。五是前沿性,现代科技的创新总是在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发端处和最前沿进行研究,率先突破,从而推动全人类在经济社会的大突破、大发展,推动全人类更加走向全球化。六是全球性,比如因特网就充分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全球性。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因特网.就无法想象今天和未来的全球化。七是本原性,从根本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决定了全球化的出现和未来。
二、科技创新的全球化
科学技术本身最根本的冲动性和最强烈的革命性,就是创新化。没有创新,不仅是它自身的生命结束,而且整个人类社会也因此而结束。我们所研究的科技创新,是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科技创新。20世纪的后半期和21世纪初以信息革命化为代表,以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与生物技术社会的到来为标志,人类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的重大革命推动力量,使全球化进人了加速和升华的全新时代,其表现如下:
(一)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加速度发展和革命性变革以及创造出巨额财富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指数增长的现实和趋势。根据估算与分析,科技知识的总量在近30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总和还要多。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已经成为终身教育,仅美国各公司培训费在20世纪80年代就达到800亿美元,而到了20则翻了一番,达到1600亿美元。科技投入的增长更是令人瞠目结舌,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比20世纪初增长了400倍。发达国家的科研经费通常占到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3%。科学技术的人员队伍迅速壮大,美国每翻一番,这说明创新的知识劳动在2l世纪成为人类劳动普遍的形态。由于科学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作用,到20世纪末所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则使得这一世纪的后10年所创造的财富超过过去19个世纪的总和,从而推动了全球化的出现与发展。
(二)科技创新带来全球多角度化和高度综合化
科技创新的高度分化,宏观、微观更加深化,又高度综合,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科学与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技术越来越依靠科学,把一种新知识运用到产品和工艺中夫的时间正在非常迅速地缩短,科学正在变成技术,高技术群正是包含密集科学知识的技术。新的突破是线性的、多角度的,新的融合是互补、合炼、集成和系统的。从未来情况看,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伴随着共振现象和共鸣作用,将会产生爆炸性波及的效果。具体地讲,一是不同学科和技术之间的横向联合、交叉渗透明显加强,出现了大批交叉学科;二是形成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目标的新兴综合学科;三是涌现出了超越学科门类的横断学科;四是“需求型”技术不断地出现,使“科学性”技术日趋减少;五是科学观念、科研方法和科技管理都发生了本质性的深刻变化。
(三)科技创新体现在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集成化和超大集成化,形成科学技术群和高组织化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人们在认识、改造自然方面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涉及范围之广、问题程度之深、解决难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绝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胜任的,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合力和总体优势,这就从根本上推动着科学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提高,形成了人才荟萃、梯队合理、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合力攻关的高度集成化、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四)科技创新表现为以数字化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数学化。
各门学科日益把数学和数学方法作为本学科从量和质的方面解释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及表达方式。即使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也是如此。这不仅因为当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日益精细和抽象化而更加需要数学,而且因为数学本身也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以数学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使科学技术走向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创新时代。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知识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存储和传递,用离散的数学量表示现实世界的模子的量,使信息数字化,成为信息的崭新载体,推动了信息化的产生,同时虚拟化的全球趋势,又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成为国家、全球实力的象征。现在,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网络化社会、生物社会的各种说法遮天蔽日、层出不穷,就充分证明了科技创新在这方面的全球表现。
(五)科技创新表现为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共同化,导致经济全球共同化
这里所指的共同化,主要是指在四者之间的渗透、交叉、融合中产生出来的组织形式的统一。一是四者的共同化在内在的性质上相互融通,不仅出现了“科学的技术化”,而且出现了“技术的科学化”;不仅深化了更高科技层面上的“生产管理”,而且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管理”,四者之间出现了融为共同化的重大趋势。二是四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使科研成果———技术———管理———直接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管理作为其中的“中锋”,有效地将规律上的周期缩短,转化为客观现实的周期缩短。这样的共同化才真正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化。三是四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化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等多要素集成的新的组织形式,成为“科学工业综合体”、“学习型组织”等等。这种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彻底改变了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以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作用又反过来推动着共同化组织形式的创新。
(六)科技创新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代全球社会出现的任何重大问题,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这种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要求各门学科多方面合作。二是因为自然科学原则上很难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而任何重大的综合问题,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方面,而且有社会心理、人的发展的另一方面。因此,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融合,解决综合问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三是因为从主体的行为能力而言,自然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只能作为主体的硬能力和硬竞争力,而如果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的参与和发展,主体便会缺乏软能力和软竞争力。历史证明,软能力和软竞争力有时候比硬能力和硬竞争力更为重要。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半功倍”;没有了它,就可能是“事倍功半”。四是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既离不开自然科学技术,又离不开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要创造人类的现代文明,就必须有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五是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除了自然科学技术推动的方面外,还有人文关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人要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只有自然科学技术,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总的看,科技创新全球化应包括四大基础理论和五大基本模型。四大基础理论即是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理论;五大基本模型即是宇宙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物质结构的夸克———轻子模型、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机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三、科技创新成为决定全球化的革命性力量
生产力是区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新时代之所以区别于旧时代,就在于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又正好是科技创新的过程和成果。因此,科技创新催生了先进生产力,从而催生了新的全球化。全球化作为新兴事物,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全球化时代,以高新技术群作为科技系统,以人力资本的独特作用作为未来发展动力,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全新的知识生产力。也就是说,马克思所说的以机器大生产为先进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被以知识经济的、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所代替,这样,世界性也就让位于全球化了。因此,正是科技创新成为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否则,全球化是不可想象的。
(一)科技创新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
一是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出现了群体突破的态势,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常态和趋势。二是各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特别是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使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的交叉领域,科技创新越来越综合化。三是科技发展与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互为促进,高度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有机合成体,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方面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四是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大大催化了国际分工,使当代生产、交换、消费的规模、速度和结构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共同化趋势。五是全球经济快速增长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如前所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全球经济快速增长。近10年,美国有2/3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电子信息技术有关,而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产值和出口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则连续登上了8万亿元、9万亿元、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三大台阶。六是全球经济结构是由科技创新决定的。发达国家,制造业比例不断下降,服务业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化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而发展中国家则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七是科技创新领跑了全球范围的新经济,特别是美国的新经济和全球经济新一轮的发展。这场新经济使全球经济质量的两个指标走向新形态。八是原始性。自主性创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因此,各国都必须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突破原始性创新,建立起国家创新能力和体系。
(二)科技创新对全球化革命性的决定作用体现在一整套的传导机制和规律上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知识又难以让创新者隐瞒和保密,因此,投资的积极性内生地由技术溢出所决定。技术溢出使得后代的研究者比起前辈能用更少的资源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之实际成本的下降阻止了利润的下降趋势,于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内生地带来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创造了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及效应是全球性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交往的手段和方式,强化了各国互通贸易的动机和促成世界贸易共同化的成果,使各国经济互相日益开放,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使全球经济向人性化方面发展,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实现了生产、贸易、金融的全球化。这样的运动过程带来了全球人财物、信息资源能力的前所未有的大流动、大分化、大分层,从本质上讲却带来了文化的大交流、大碰撞、大融合,文化也开始走向全球化。在此基础上,全球政治、各种力量也同步发生了大震荡、大分裂、大重合,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在这样的传导规律和趋势下,一方面人们正在创造全球化并享受着其成果,另一方面,飞速变化却带来一系列人类过去从未像现在这样遇到过的全球问题。而这些问题根本上构成了人类社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共同利益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重要性、可能性。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所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新的全球秩序来解决。这样,科技创新带来的全球的多元化与传统的一元化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于是,人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创新出新的共同性,以适应这些大变化带来的多元化。通过合作进步,克服过去残酷竞争的两败俱伤的局面,找到大家都能赢的游戏规则,以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让人人共享全球化的成果,让全球化造福于全人类。全球化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原因就是全球的科技创新。
(三)科技创新主导着全球化的进程
一是科技创新是整个全球化的基础和根源,更是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把握了科技创新,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全球化的内在性质和发展趋势。二是科技创新还在加速发展,其速度令人惊叹,其变化令人怀疑,其发展令人无法预测,未来世界真正难以想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全程参与。三是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竞争的根本核心和战略重点。四是企业必须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具有自我开发、自我创新动力机制和源泉力量。五是某些技术时代可以跨越,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后发优势的可能。
篇15:信息化背景下工程管理研究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工程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加,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挑战。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涉及面广以及流动性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衡量建筑企业实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竞争引导也成为焦点话题。本文将简单分析信息化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提出有效加强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信息化;工程管理;应用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筑企业改革的基础,其管理质量对于工程施工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为滞后,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背景下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多有待提升的问题。信息化与建筑工程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应当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积极应用相关信息技术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
1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1节约工程管理成本
建筑工程在任务开展前首先会结合设计方案和现场调研对各项成本支出进行预算,成本控制往往是决定项目收益的重要指标。在信息化背景下,从项目的施工设计、材料选购以及施工前中后等方面都能够准确有效的控制,直观的反映市场变化情况,确保成本控制方案的可行性。管理层也可以有依据的对建设流程进行控制,避免浪费情况,争取最大化经济利益。
1.2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涉及任务较多,传统的管理方式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显得力不从心。通常建筑工程的各个分项目是分层管控的,整体管理效率较低,而信息化应用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工程变化情况,既有效的保证了各分项目之间的独立管理,又能够助力项目的整体结合。建筑工程信息化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特点,能够形成规范的工作流程,有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降低人工管理造成的失误。此外信息化能够促进工程管理与团队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大量人力,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化分析能够更好的规划人力资源,完成人员配置工作。信息化具有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力,管理人员将建筑工程的各类数据录入系统之后可以通过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工程建设规划,均衡施工压力,对于提升企业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信息化现状分析
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化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较晚,近年来虽然也取得了较快的进步,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影响以及资源落后等因素影响,信息化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如今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办公系统以及财务系统当中,并没有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核算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处理,往往只是用于辅助作业,信息化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局限。信息化能够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动态结合并实现共享,然而由于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层的`相关业务能力跟不上信息化发展,对信息化的认识及使用都较为缺乏,尤其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应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无法真正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措施
3.1提高企业认知
信息化之所以发展缓慢,与企业对信息化的接受和认知具有重要影响,部分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因此主动性较低。想要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可,政府及行业组织应当加强对信息化的针对性宣传推广,加强对建筑企业领导队伍的信息化教育,安排专人进行软件技能培训,力求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化理念,打造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同时加大对信息化设备的投入资金,加快对信息化平台的搭建,鼓励使用者与开发部门深度沟通,做好信息支持工作。
3.2信息系统一体化
从市场角度分析,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项目,其工程管理能力是一项重要的竞争力指标,信息一体化能够促使企业更好的接轨时代发展。建筑工程涉及到很多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总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工程量和工程管理难度都较大,因此信息一体化显得尤为迫切。项目工程管理不仅限于筹备工作和建筑计划,更涉及到进度控制、质量安全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将各方面信息全面考虑,将各种信息科学的联系到一起,形成完善的金字塔式信息化管理系统,明确各部门间的责任,使项目经理部门能够通过平台实现一站式管理,逐渐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运用如施工建设当中,使信息化能够更好的服务建筑企业,提升企业行业口碑。
3.3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
为了推动建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企业应当积极打造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团队并加强与优质企业的合作,通过合作的方式逐渐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建设。同时,企业应当对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的投入产出比进行科学评估,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和实力进行资源配比,利用资源共享平台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化管理背景下,不同的企业应当有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只有明确自身的发展主体,才能在探索发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4结语
建筑企业的发展根基是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使建筑工程管理更加立体与系统,是联系工程施工主体与决策者的纽带,能够满足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需求,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并降低管理成本,也能够有效对建设质量进行控制,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建筑行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快工程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工程管理信息化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企业只有不断引入人才,加强改革创新,才能早日实现与国际建筑行业的信息接轨。
参考文献
[1]褚泳娜.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2012(9):182~173.
[2]张洪涛,李新.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3(1):6
★ 论文引言的写法
★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 开题报告撰写研究
★ 教学论文引言范文
【论文的研究背景应该如何写(精选15篇)】相关文章:
会计学硕士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及2023-10-31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2022-09-02
开题论文撰写攻略2023-02-27
实习报告与开题报告写作2023-10-10
开题报告写作方法指导2023-08-03
论文开题报告ppt怎么写2023-08-16
论文技术路线2024-05-16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多少字2022-04-30
开题报告写作的基本内容2022-06-12
开题报告格式2022-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