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论文格式(精选15篇)由网友“卡灵仙猫”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核心期刊论文格式,方便大家学习。
篇1:核心期刊论文分析
核心期刊论文分析
问题的提出
物理学是大学理工科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习大学物理课程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物理知识,更能够培养和提高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1]近来大学物理教学发生很大的变革,尤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上都有巨大进步.特别是20xx年以来,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在数量上有了显著增长,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提高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质量,本文对近10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研究对象
物理教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如何展开教学,主题与教育教学相关,这类文章关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材等;一类是关于教学的内容,主题和关键词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其研究对象是具体的物理学内容.在如《大学物理》、《物理与工程》、《物理实验》等期刊上刊登的文章,大多数围绕物理学讲授的课程内容展开,很少有文章关于怎么教.本文梳理、分析和研究对象是第一类物理教育研究的期刊文章.本文采用文献法,对20xx年至今,国内公开发表、中国知网收录的大学物理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为提高文献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需要选择正确的主题词和逻辑运算符[2].本文将主题概念作为检索语言,选择“大学”“物理”“教学”3个方面的主题词.加入同义词和选择范围更广的上位词,以防止文献被漏检.引入了“大学”的同义词“高校”,“教学”的上位词“教育”进行主题检索.确定主题词间的逻辑关系是进行文献检索必要步骤.例如用“或”可以扩大检索范围,而“并且”则可以避免检索范围过大.经过分析与试检索,最后本文以“大学”或者“高校”、“物理”、“教学”或者“教育”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以保证高查准率,避免漏检.核心期刊通常对收录论文审稿严格,质量要求高,故文章的文摘率和引文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将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目作为考核研究水平的参考[3].因此本文重点的研究对象为核心期刊发表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类文章提高文献分析质量和可信度.在中国知网上搜索20xx年至20xx年核心期刊发表的物理教学类文章有1072篇.选取其中主要的、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
数据与分析
1072篇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图中显示近十年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稳步增长,近五年则保持在每年百篇以上,可见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我国约有295所院校开设有物理学专业,从事大学物理教学工作的数万教师队伍相比,可以说,从事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教师不算多.这也许与目前大学教师工作现状有关:大学教师多承担科研与教学两方面的任务.对于物理学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工作,大学物理教学属于教学工作.大学对教师的考核以科研为主要,因此教师对物理学的研究显然多于对教学的研究.虽然有极少数教师科研任务很少,但其教学任务非常之大,使得他们很难对物理教学进行系统研究.总的来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正在逐渐发展,受到关注,但是重视程度和投入量还需要更大加强.关键词是论文的“眼睛”,高度概括凝练论文内容,代表研究方向,体现研究热点.检索到的1072篇文章的关键词共线网络图如图2所示,其中图中节点大小表示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连接线的粗细表征两个节点间关联程度.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学物理”和“教学改革”关系密切.“大学物理”包括大学物理理论课堂教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改革,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等关键词相联系,说明近10年来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已从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建设的宏观架构层面向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微观层面发展.另一方面,图2中“实验”二字反复出现,如“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实验教学”等,这些关键词都与“教学改革”联系紧密,表明了近10年来实验教学研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能力”和多个与实验相关词均有联系,充分说明了物理实验对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作用巨大.图2中还显示实验教学与“教学质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间有一定联系.总之,图2中围绕着实验的各个关键词及关系体现了对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正在从多角度展开.
本文对近10年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将从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
一、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3.1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从图2中可以看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均和“教学改革”、“大学物理”相联系,显示出近10年来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主要围绕着“如何教”展开.而在10多年前,伴随着我国大学的改革,大学物理课程体系也处于改革与建设期,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保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在体系建设完成后,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要求变得更加多样,学生水平也更加参差不齐,为保证和提高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更加关注教学的方式与方法.特别是,近10年来互联网技术有了快速发展,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因此,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为近十年来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下面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简述.
3.1.1慕课与翻转课堂慕课MOOC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0xx年秋,来自世界各地的160000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nThrun与PeterNorvig联合开出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此后慕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慕课发展几乎与国际同步,同济大学在物理课中展开慕课教学[4],并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学测评及班级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MOOC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接受改变为主动思考,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提升培养人才的质量.虽然慕课起源于西方国家对于开放式教育的研究(OER)但是在我国推行过程中被本土化,更适应我国情况.比如,同济大学在实践中所开发的视频插入问题增强交互性,加强课程对学生的监督力度;增加教员数量,满足学生在线提问的教学需求,并整理学生问题;还提议通过开发游戏的形式增加趣味性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4].翻转课堂通过视频将教师所讲授内容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反复自主观看学习.将传统教学部分放在预习阶段,增加了学生预备知识学习的比例,还使得原来用于讲授的课堂时间用于关注学习的重难点,结合传统课堂和在线课堂,既保留了讲授式教学法的高效和准确,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新式教学方法,例如研讨式学习,项目式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自主性.上海交通大学在20xx和20xx年期间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试点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设计和问卷调查法,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适应性和倾向性的问题[5].慕课MOOC等开放教育资源结合翻转课堂,成为新教学模式,体现出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冲击,反映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日渐深入的大势所趋.
3.1.2同伴教学法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是哈佛大学教授EricMazur受到合作学习理论的指导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该方法针首先使用概念测试题,借助计算机投票系统反馈学生答案,根据学生作答正确率教师适当讲解.国外研究团队用十年研究数据表明,大班授课此教学方式效果优于传统讲授法[6].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使用同伴教学法配合教室交流系统CRS(ClassroomResponseSystemsorClicker)技术[7],将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实现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具体教学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上设置试题引发学生讨论.生生互动讨论中,穿插教师对重难点的讲解.并且该研究团队设计开发多元化评价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
3.1.3互联网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为提高大学物理大班教学的质量,清华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研究提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双重警戒、网络交互(Dualsafe-GuardWeb-basedInter-active,简称DGWI)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和相应的教学环节如图5所示[6].教学过程如下:首先,课前学生需要进行预习,并完成相应的、组成教学警戒网的物理试题,将答案上传至网上,教师从网上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和是否讲解教学内容的投票情况了解学情.然后进行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由3部分构成[8]:原有必须知识体系内容,正确率低于阈值的内容,学生要求讲解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束后是课后作业和讨论课环节.这一教学模式投入使用并采用定量研究,证实DGWI教学模式有效提高理工科大学物理课教学质量.实证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保证了该教学模式的真实有效.
3.1.4双语教学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兴起和逐步开展了英文为主要语言,中文为辅助语言的双语课程.如东北大学理学院连续五年在大学物理课进行双语教学,上课对象是全校所有理工科大一、大二学生.在课程开始和结束后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形式,以及对部分学生长时间跟踪调查获得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效果.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论文以思辨方法为主,阐述双语教学意义与方法为主.引用率较高的一篇实证文章证实双语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困难,但是双语班和普通班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显著差异[9].
3.1.5其他教学研究除了以上有代表性的研究以外,还有一些其他有特色的研究.例如:对于非物理专业的物理课程开展研究.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团队对物理化学课程从师资队伍,教材和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各方面都进行改革[10].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教学团队针对物理化学课程存在的局限,构建了具有特色的现代物理化学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理科课程相关性的认识[11].此外,高校研究学者介绍了国外先进的、有影响的研究.例如:湖南大学的研究者在美国伦塞勒工学院(RensselaerPolytechnicInstitute,简称RPI)访问一年回国后,介绍美国“工作室物理”教学模式(StudioPhysics).陕西师范大学研究者分析了一些国际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东京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培养目标[12].西安交大理学院研究者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13]考察学习该校物理课程教学.以上研究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大学物理教学的质量.虽然目前传统的班级讲授模式仍是大学物理教学常态,但其主要地位却在不断地减弱,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行.总之,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正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并且课堂的界限逐渐模糊,学生的学习发生不局限于教室而可以在任何一个零碎的时间.
3.2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研究文章的关键词共线网络图2中可以看到,“大学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与“教学体系”、“教学改革”、“改革”、“教学方法”等联系紧密,这反映了物理实验的改革不但包括有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有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
3.2.1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对于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有影响的工作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研究团队开展.中科大所建设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一个核心,多个层次”.核心指的是“大学物理实验”历来是该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核心课程,多层次指的是实验教学平台包括有基础物理实验平台、自主设计研究性实验平台、物理基础高等实验平台与专业性最强的凝聚态等离子等物理实验平台共4个平台,实现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物理专业到相关专业乃至全校各专业的物理课程全覆盖[14].该校19xx年组建物理实验中心,20xx年成为首批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今在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方面展开的改革探索有:设立了本硕贯通的实验选修课程、研究生实验必修课程和实验专题课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层次、开放创新研究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大平台;对于物理材料类高年级学生在四级实验基础上还设立了3个创新研究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15].北京大学基础实验中心团队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作用,以期通过实验教学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贡献.具体工作包括[16]:建立实验室电子信息档案,制作实验教学服务工作指南,形成日常管理工作档案.大连理工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从师资队伍、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展开改革,建立起一支素质高技能强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实验基础技能宽厚而扎实[17].西安交通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作为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和国家级示范中心,系列教材被30多所高校常年使用[18],发文分享实验教学办学经验.这些探索工作都是抓住建设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契机.以上这些高校近些年来做出改革举措值得学习与借鉴.
3.2.2信息技术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促进计算机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虚拟仿真数值分析成为实验新途径.电子科技大学在20xx年成立数字物理实验室,使用软件如ANSYS,MATLAB等,开发实验项目[19].吉林大学研究团队应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范式对大学物理网络虚拟实验进行设计与开发[20].计算机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巨大优势在于可以解决不能进行的实验或者实验代价过大的问题[19].进行物理实验仿真已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
3.2.3将研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和纲要(20xx—20xx)》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3个能力中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的人才具有的品质,创新也是社会各界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21].培养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探究”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因此有人说,物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丰沃土壤[21].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在传统实验中引入研究性教学,实现创新能力的渗透式培养[19].其具体举措是将实验与科研结合,就具体课题展开教学实践.山西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建立背景反思、设计互动、研究自主和项目践行四者连动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将研究性学习贯彻实验始终[22].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受到“STS教育(科学,技术,社会)”指导开发研究型教学新模式[23].东南大学物理系提出“案例教学”模式[24]实现研究性学习.中国数字教学工作室发表系列文章《现代数字物理教学连载———在数字技术平台上的研究式学习》共十二篇,介绍了多个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数字技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情况.关于大学物理教育研究主题发表的文章中研究性学习主题的文章大量存在,并且实践证明,该方法用于培养学生效果显著[25].
3.2.4实验评价方式的创新西南大学分析国内高校物理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方式的弊端,改革本校课程评价方案后对20xx级学生成绩(传统评定方式)和20xx级学生成绩(改革后的评定方式)对比发现,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20xx级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表明改革后的评定方式是更为科学有效的[26].华南师范大学提出发展性评价模式,即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验结果证实这一评价方式改善实验教学效果[27].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既围绕体系建设展开,各高校积极投入改革之中并分享实践经验;同时关照引入新式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以研究性学习和计算机仿真实验为典型代表;而且已有研究开始探索实验评价的创新,突破传统书面评价的局限.
总结与展望
总体上看,近10年来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一,互联网技术对于教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研究的新特色,具体表现在:提供师生交流通道既可以是课上实时的,也可以是课下的;互联网以定量方式清晰侦测学生学习情况,并数据积累建立学生个人学习过程性资料;我国颁布《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建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互联网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高品质教育资源共享.第二,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对课堂教学展开了更加具体而细致的研究.在高校中开展多种教学模式,实施多样教学方法是近十年的重要研究主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章占据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绝大部分比例.这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新和主体性不断被加强为持续发展乃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第三,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有了显著的发展.以往大学物理实验课题内容陈旧、实验课程安排课时少、实验器材老旧、各高校实验教学缺乏学校特色[19].但现如今,各高校积极创建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范围广、力度大.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受到严格、系统的技能训练,掌握学科知识,方法与技巧,更重要的是获得物理学科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培养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大学物理教学研究在近10年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在以下方面存在较大发展空间:首先,现有的、数量众多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鲜有实证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采用分析论辩方法获得的,而没有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量化研究,导致许多研究成果的重复性和可移植性不佳,缺乏说服力,难以被推广.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研究工作者采取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行物理教育研究,使得研究具有量化的实证特点,形成了美国物理教育研究成果具有可靠可信的特点.可以预见,虽现阶段我国缺少量化研究,但未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定量方法是必然趋势.其次,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产生的冲击将伴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越来越大,或许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教室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始学习,师生互动的方式也将频繁和便捷.互联网获得信息丰富、快速,可以减少人力操作,其结果量化、信效度高,成为开展实证研究的技术支持.再其次,不论是大学物理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索仍会是未来研究的热点.不同于目前的、关注于将国外的大学物理教学研究方法的引进与本土化,未来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如何创新与发展在我国本土生长出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教学方法.这需要研究者掌握越来越丰富的心理学、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最后,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改革”是鲜明存在并反复提及的一个词.高等物理教育为何一直强调改革?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诉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导致大学物理课程越来越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并且存在师生交互通道狭窄低效等问题,这些都影响了教学质量.可喜的是,对大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梳理与分析中显示出参与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团队、教师人数正逐渐增多,发表文章数量逐年增长;但是,与物理教育研究高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研究团队占全体教师比例、教育研究类文章占高校发文总数比例都是非常低的,我国物理教育研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物理教育研究仍需要国家、社会、高校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需要每一位高校老师更多的努力与付出.
篇2:艺术核心期刊论文
浅议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
装饰,《辞源》解释为“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
”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
装饰绘画也正是表达美的一种绘画形式,相对于真实性绘画而言,真实绘画重客观世界物象的真实描绘,而装饰绘画是一种具有具象、抽象、意象并介于绘画和装饰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的艺术语言特征是艺术夸张,最显着的特点是非自然形态的主观造型变形,色彩夸张、形态夸张。
比如在古代附属在彩陶、青铜等器皿上图案纹样的动物纹、人纹、几何纹都是经过夸张变形、高度提炼的图形。
目前这种装饰性的绘画形式也经常用于年画、壁画、招贴等,形成了一种具有民族特色、有图案规律的绘画形式。
在装饰绘画的风格上经过绘画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趋势,其内容承载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情趣,在创作过程中一般多采用合理的夸张、生动的比喻、巧妙的想象,甚至全是幻想进行构思创作。
在表现形式上,它讲求多空间多形式的组合,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情节故事、不同的季节变化组合在一起构思创作。
因此可以看出装饰绘画具有可变性,它有它独特性,本文试图从造型、构图、色彩、材料等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
一、装饰绘画的造型特征
装饰绘画中的造型来源于生活,选择的题材多样化,造型的手法与尺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装饰绘画的造型特征一般讲究规律美、秩序美、平面美、空间美以及结构美。
它是在一种可视的形象中讲究秩序、规律,以产生视觉上的韵律感、节奏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它如律诗中韵脚、平仄、对仗所构成的音乐般的和谐美;
但是在归纳新的艺术造型过程中也要讲究艺术秩序,在造型上体现平面化,这不仅为了更好地表现对象的手段,选取富有形象特征的角度去造型,而是通过平视的造型方式,
抓住外轮廓线所形成的剪影,从而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装饰艺术形态。
另外考虑到装饰绘画造型的整体性,艺术家在创作时也要体现空间美和结构美,其艺术形象是有形无象的抽象形也是自然形象的结构美。
总而言之,装饰绘画的造型特征形式法则是灵活多样的,只有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因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二、装饰绘画的构图特征
在《辞海》中,谈到“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而装饰绘画的构图形式具有多样性,总体上来讲也是要遵循这一大原则,也可根据艺术家创作的不同的主题和题材来选择不同的构图形式,既可采用自由、多样的构图方式,也可以利用一些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构图方式,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艺术中优秀的构图法则,以求更贴近画面,并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
而这种构图的方式也是对画面形象和结构的全面经营和探索。
装饰绘画与写实性绘画的构图在创作上有很大区别。
写实性绘画多考虑透视学的知识,运用的是表现三度空间的焦点透视理论。
但装饰绘画在构图上则不拘泥于固定的视点,一般是将内容、形象、表现形式组织在一个整体里进行设计,既可以采用平视体构图,也可以采用综合体构图,
在创作构图上显得灵活、多样,并具有诗情画意的视觉感受和装饰性,比如张择端的传统的中国画作品《清明上河图》就是采用了这种平视体构图,把很多事和物表现出来,
形态分明,具有韵味;而克里姆特的作品《阿德勒?布罗赫―鲍尔夫人》则是采用综合体构图,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有很强的灵活性,装饰意味浓厚。
三、装饰绘画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装饰绘画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语言。
它具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特征,浪漫而具有象征性,它有别于写实性绘画的色彩,有其独特的形式美感,它是在写实性色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自由运用色彩的表现,
它可以不依赖光源和自然物体的色彩关系,而是强化艺术家的个人感受,突出画面整体效果的表现,装饰色彩强调色彩调子和画面的整体协调关系,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人主观感受去尽情表现,
它不受客观对象的固有色彩限制,但在色彩的运用上也并非任意性,而是在创作中进行提炼、概括、夸张等。
色彩,犹如人的生命的血肉之躯。
在一幅艺术作品里,色彩如同燃烧的生命之火焕发出夺目的光华,产生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装饰绘画的色彩既可以表达个人的感情,不同的人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甚至所处的环境、时间的不同,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看法,对色彩的情感和感受也不同。
如“野兽派”大师马蒂斯创作的作品《舞蹈》,在色彩运用上是为了体现慰藉心灵和视觉的愉悦,它摒弃了西方传统色彩表面的模拟性和科学性的同时,把东方装饰色彩的“单纯性”和“愉悦性”引入自身情感色彩的表现之中,色彩运用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整幅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又比如大家所熟悉的后期印象派大师梵高的作品《向日葵》,就是他对向日葵具有特殊的感情,向日葵正好作为他人格的象征,《向日葵》整幅作品造型趋于一种平面结构,单纯饱满有序而庄严肃穆,而且是装饰意味浓的.艺术作品,整幅作品的装饰性色彩运用都已经融入他对事物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情。
四、装饰绘画的材料特征
装饰绘画的材料特征明显,它不同于国画或者油画画种材料使用单一,装饰绘画材料运用相当广泛,既可利用各种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自然特征,充分发挥材质的美。
一般来说装饰绘画在材料上使用卡纸、宣纸、水彩纸、绢、布等,在颜料上可用油画、国画、丙烯、水彩、水粉、色粉等材料,在其他工艺制作方面,可用漆画材料、陶质材料、金属材料、玻璃、木材、纤维、铁丝网、碎木片、三合板、沙子、蛋壳石、铝合金等日常生活的常见物品,这些材料都打破装饰绘画原有的界限,而且每一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肌理效果,不同材料产生不同的材质美感,不同材质组合运用,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
尤其现在很多艺术家在创作装饰绘画作品时也多采用多种形式的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很多原先意想不到的材料都可作为装饰绘画的制作材料,从而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在装饰绘画的材料运用上,艺术家们都会寻求合适的材料和技法来进行对自我个性的表达。
有些装饰绘画在创作过程中只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材料在其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甚至完全以材料为主体,以表现材质美为目的。
也正因为装饰绘画的材料多样丰富性,从而形成了一套它独特的材料特征。
总而言之,装饰绘画有其多种艺术特征,它不同于写实性的绘画,它有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既可以独立作为艺术形式存在,又可以说是现代工艺绘画作品。
它既是理想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人们思想感情的升华,更是在运用一种高度概括美学的艺术语言,体现艺术家的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在装饰绘画作品中可以感悟到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可以毫无拘束地探求艺术,也可以大胆地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的形式美规律,从而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创造出具有装饰性强的艺术作品。
篇3:艺术核心期刊论文
浅议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功用
合唱艺术和其他表演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参与性,并且也被群众所喜爱和接受,近些年来,合唱音乐也逐渐成为了音乐艺苑中一朵奇葩,更加受到了人们的瞩目与关注。
因此,探索与研究合唱艺术也便成为音乐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钢琴伴奏也就是一种广泛运用的音乐表演艺术,又被称为钢琴艺术指导。
采用钢琴伴奏的合唱形式,其艺术表现不仅得以全新的展示,也充分展现了钢琴多声部演奏的非凡表现力,钢琴伴奏与合唱之间的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交相辉映,同时也能够彰显出钢琴乐器代替整个乐队的力量。
篇4: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有什么好处?
大家都知道,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对医学工作者来说很重要。那么,对于医学研究生呢?其实,发表核心期刊对研究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有诸多好处,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
1、毕业拿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大多都会参与项目课题研究,很容易出学术成果,把学术成果发表到核心期刊上,一方面是对自己学业成绩的肯定,一方面也能完成学校的毕业任务,顺利毕业。
2、拿奖学金、各种奖励。大学为了鼓励研究生创新研究,会设置各种奖学金,数额客观,如果能多发点核心期刊论文,奖学金很容易拿到手,那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啊生活费啊就不用愁了,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3、考博士。如果你毕业后想考博士,那研究生期间必须发几篇核心期刊论文的,博士生面试时老师都会看你在研究生期间都有哪些成果,考察你的研究能力,核心期刊论文是最直观的凭据。
4、找工作评职称。研究生毕业后如果想进研究所或者当老师、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等等吧,有几篇核心期刊论文无形中就拉高了你的档次,可以成为你面试成功的敲门砖,就是以后评职称,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呢。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无论是对学业还是工作都是十分有帮助的。所以,研究生平时忙于学业之余,应该抽出时间发表论文。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应该注意四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常识就是在不同的医学核心期刊中,对于论文的格式都是有着非常清晰的要求的,如果我们做不到的话,是难以获得对方的认可的。即使是论文本身的内容非常优秀,到时候也是会被要求修改的。因此在给医学核心期刊投稿之前,我们对于它的投稿要求是要搞清楚的。不同期刊的官方网站都是有着这个方面的规定的,大家是一定要看清楚的。
其次,我们在给一个医学核心期刊投稿的.时候,如果要提高成功率的话,应大致浏览拟投期刊最近几期的内容,一般来讲,同一期刊是不可能在近期重复刊登同一内容的,如果自己的论文与拟投核心期刊已刊登过的论文雷同,就不要再投给该期刊,应转投他刊,这样可以扬长避短。
与此同时,我们对于投稿不被采用的常见原因也是要有所了解的,这样才是可以避免自己不犯同类性的错误。选题陈旧、无创新性是稿件不刊用的最主要的原因,另外所用统计方法不当也是造成退稿的原因,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使用不当是相当常见的错误,在这方面建议作者多看一些统计学书籍,正确运用统计方法,使论文合理可信。
最后,除了上面说的地方,其实对于要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的人来说,选择期刊也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表的期刊对大家的帮助其实是更大的。齐鲁医学、临床肝胆病杂志、河南医药信息和河南医药论坛、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中国乡村医学、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胰腺病学、中华误诊学杂志、中国煤炭医学杂志、华中医学、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都是很容易获得发表的医学核心期刊。
篇5: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论文
核心期刊论文的计量分析论文
摘要:探究教学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从-间刊登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有关探究教学研究的论文有435篇,通过研读这些文献发现,国内探究教学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即探究教学应用研究、理论研究、对探究教学的反思、对国外探究教学的介绍和信息化教育理论下的探究教学新视角。总结研究成果,分析不足,以期对进一步研究给予启示。
关键词:探究教学;内涵;特征;理论基础;研究综述
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了“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Hand-onInquiryBasedLearning)。,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启动在中国开展这项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取名“做中学”,即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由此,探究教学在中国教育界推广开来。
一、探究教学的内涵、特征及理论基础
(一)探究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探究教学的内涵有两个层次,广义上是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所有涉及研究和探究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为探究教学,包括探究式课程和学科课程中的探究活动;狭义的探究教学是指探究式学科课程。探究教学将“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其特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其核心论点包括:学生基于自己的问题需要决定自己的学习需求,通过观察、思考和假设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接受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探究学习环境中的职责,不是提供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学生参与学习项目的计划、实施和评价,在合作、交往和对话中构建知识[1]。同时,他们获得的研究能力将对他们的学习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主张“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他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这些理论为探究教学的产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萨其曼和施瓦布等人是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的重要性。萨其曼主张“探究方法训练”模式,帮助学生认清事实,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并形成假设以解释新接触到的现象或事物。施瓦布以“科学的结构”和“科学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为前提,从理论方面揭示探究过程的本质及其特性,力图在教学中引进现代科学的成果,使学生把握学科的结构,体验作为探究的学习。
二、探究教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
(一)文献范围及数据采集
本研究梳理和综述从20教育部推广探究式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至今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研究文献主要是通过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检索平台获得,笔者在摘要、篇名或关键词中输入探究教学、探究式教学或探究性教学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为1月至209月。通过系统检索和阅读,去除重复和不相关文献,最终选定435篇有关探究教学的文章。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研读和分析文献,笔者把国内探究教学研究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类。
1.探究教学的应用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讨论探究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在全部研究中占比最大,研究方法为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涉及学科包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主干课程和部分大学课程,下表中的“其他合计”包括了地理、经济、土木工程、运输、摄影等二十几种学科,由于每种占比非常低,不具代表性,所以统一标注为“其他合计”。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探究教学的应用类研究在自然科学学科中较多,社会科学领域开展较少,这一状况主要由于探究教学产生于自然科学学科,其“问题—假设—论证”的研究形式更适合在自然学科开展。应用类研究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模式、策略、评价方式等。一部分研究者设计出适合本学科的探究教学模式。例如,孙利提出了开放题教学模式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汤跃明()构建了高中生物探究教学参与结构的设计研究实践框架,林鹏等()构建了多层级渐进性探究式教学模式。一部分研究者提出将探究教学运用在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型策略。例如,陈峰()应用“问题串”进行物理探究教学,教师设定探究目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反应,进行有效指导,促进学生达成探究目标。在社会科学学科教学中,由于无法设计假设、论证环节,研究者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探究教学模式。例如,王秀薇()在美术史课程上探索出“创设情境—讲授启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适时评价”的探究模式。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陆长平教授提出了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指标、学生作品评价指标和教师课堂表现评价指标以及相应的评分标准等级[2],使探究教学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这些应用型研究对探究教学的实践推广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2.探究教学的理论研究
这一类研究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了探究教学的内涵、特征、原则等。研究方法主要是思辨性研究。第一,对“探究”的内涵认识有所拓展。郝志军认为,探究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3]。在此基础上,韦冬余()提出,不仅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探究,也要对教与学这个过程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探究,是“探究性教与学”。张华教授认为,实现生活探究与学科探究的一体化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完整内涵[4]。这些观点将“探究”提升到广阔的教育和社会层面。第二,关于“探究”的对象存在一些争议。应向东认为,探究要始于“科学问题”,而不是“简单问题”,科学探究才有实质性的意义[5]。而高绣叶指出,“探究教学并不等同于科学探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有不同的探究素材和教学策略,科学原著并不适合所有水平的学生”[6]。第三,研究者认为,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因素,如教师实践性知识(廖元锡,2006)、教师观念(黄燕宁,)等对探究教学的开展有很大影响。探究教学是开放性、生成性的动态系统,体现在目标、内容、方法、设计与实施、评价、时空的开放(韦冬余,2013)、探究活动的生成性(郝志军,)、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交互促进(徐学福,)等。
3.对探究教学的反思
这部分研究主要提出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上来说,教师因素(刘改琴,2004)影响探究教学的实施,教师的业务素养(韩志安,2006)、教学能力(姚山季,2015)有待提高;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式学习,不太会主动探究式学习;学生课业负担太重(韩志安,2006)、参与积极性不高(姚山季,2015)。客观上来说,教学资源欠缺;终结性的评价体系无法对探究教学的过程作出恰当的评价,打击了教师和学生实践探究教学的积极性。研究者提出的建议主要集中在:重视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能力;开设探究教学要对探究的内容有预设和准备,对探究过程有把控。例如,岳欣云针对不同层次的探究教学提出探究教学的开放度要适当;要有基本的研究条件和教学资源;建立相应的过程性评价体系[7]。此外,翟京华还提出要建立探究教学信息库、加强探究教学策略研究等[8]。
4.对国外探究教学的介绍
这部分研究介绍了国外(主要是美国)探究教学开展的情况,包括探究性教学的内容和基本观点(胡继渊,2006)、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王晶莹,)、美国探究教学的发展历程(严文法等,2010)、探究教学的操作定义和分析框架(张杰艺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首都师范大学王晶莹老师(2011)对美国ICAN探究教学培训项目前后的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进行的调查。她认为,培训项目中的科学探究内容知识和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基础,能够促进教师高水平认识,影响教学实践。她提出,有必要将科学本质、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内容,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9]。这项研究对我国探究教学发展和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当然,也有部分研究提出了国外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严文法等(2010),从教材、教师、学生、教学等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美国科学教材中的活动缺乏探究性特征;相当数量的科学教师不愿意进行探究教学;学生缺乏探究活动经历,不能适应自己设计实验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教学的比例降低。
5.信息化教育理论下的探究教学新视角
部分教育研究者积极探索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探究教学中。他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探究教学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层面,能够为探究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赵淑贤,);课程层面,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阙仁镇,2013);教师和学生方面,基于网络的探究教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吴伟,2011),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领悟能力(蒋永贵,2006)。
三、探究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积极投身探究教学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国内的探究教学和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第一,一些探究教学实践是形式上的模仿,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这可能有多方面原因,教育者对探究教学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是长期、缓慢的过程,相应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建议学校层面在开展探究教学前应有充分的准备,包括加强教师培训、健全评价机制、创设科研环境等。教育研究者应加强对探究教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给予更多理论指导。第二,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脱节,应用研究一线教师经验总结类文章多,很少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探究教学的发展缺乏宏观指导价值。建议教育理论研究者能够与一线教师联手,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照,建构高水准的研究体系。第三,探究教学的应用类研究在自然科学学科中较多,社会科学领域开展较少。笔者曾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开展过探究教学(刘颖,2013),认为将探究教学与社会学科相结合有可行性和价值,建议社会学科教育者尝试开展研究和实践,探索出适切的路线。第四,从参与教学实验的学校层次分析,中小学占绝大多数,也有部分职业学校,大学较少,开展应用研究的群体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和高校研究生,这可能与我国2001年从中小学开始启动这项教育改革有关。笔者认为,教育是有持续性和关联性的系统,探究教学的愿景是对学生的学习带来终生的影响,建议高校教师和研究者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教学实践,丰富探究教学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2]陆长平,等.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6).
[3]郝志军.探究性教学的实质:一种复杂性思维视角[J].教育研究,2005(11).
[4]张华.论学科探究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
[5]应向东.“科学探究”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5).
[6]高绣叶,丁邦平.回眸与启示:施瓦布探究教学的思想遗产[J].基础教育,2014(2).
[7]岳欣云.探究式教学的“扶”、“放”之度与层次性———由一则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3(7).
[8]翟京华.探究式教学实效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
[9]王晶莹.美国中小学教师ICAN探究教学培训项目的实证调查[J].全球教育展望,2011(6).
篇6:医学护理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介绍
1.从文献中来选题。这是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熟悉的方法。它的特点是阅读量大。外语阅读杂志的高水平,是世界四大著名的杂志阅读(JAMA,nemj,lancet,BMJ)这个方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完全复制型:发表医学论文快速看到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临床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50例:这个问题是可以写的,我们也有许多例颅内出血。总结来说,完全照搬属于典型的.类型,没有什么新的。两个级别:引用类型:它应该分为引用类型(主)、引用类型(中间)、引用类型(高级)。等级三:全坤大挪移:这一层次需要深厚的知识基础,深厚的理论基础,也能有一定的认识。
2.从临床中的特殊表现、体征来选题。我们写文章,分析病例,最终都是要靠病例资料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临床中的特殊现象,从临床中发掘题目。
3.充分利用从各自科室的临床标本,从标本中选题。一谈到标本,你是否就条件反射的想到抽血化验,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还要大幅度提高水平。
4.围绕新技术、新项目选题。这里谈的新技术、新项目对于各个医院、各个领域各不相同,有的新技术对于某些医院来说是新技术,但对于其他医院来说不是。
5.巧妙撰写“个案报道”。从病例报告中,如果你发现一种罕见的疾病,你怎么写?这是很有学问的,我把它分成几个层次。如果你精通三或四,做一本好杂志就可以了。
6.学会一个制造文章的机器——meta分析。有的同志说:你可能要点,就是收集案例,或者为特殊情况,或者找特别的标本,或者围绕新技术和新项目来写。
篇7:如何区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论文
如何区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论文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全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目录每年都会出现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是受国家科技部委托,从1987年开始对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统计数据建立了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好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CSTPCD的数据来源。通过中国科技期刊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对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CSTPCD每年对收录期刊的范围进行调整。
统计源期刊的选刊标准有17项,它们是:(1)总被引频次;(2)影响因子;(3)年指标;(4)自引率;(5)他引率;(6)普赖斯指数;(7)引用半衰期;(8)被引半衰期;(9)老化系数;(10)来源文献量;(11)参考文献量;(12)平均引用率;(13)平均作者数;(14)地区分布数;(15)机构数;(16)国际论文比;(17)基金论文比.影响因子是指某一刊物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说明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核心期刊:
国内认可的核心期刊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编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每4年出版一次,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
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而有些杂志宣称的核心期刊,实际是由中国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编制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其核心版即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亦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因其权威性、全面性而广泛作为评定标准。
科技期刊的评定方式多样,大多数的科技管理部门结合这两种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单位只认其中之一,或参考该目录再增减行业内认定的期刊作为自己的标准。
篇8:期刊论文标准格式
学术期刊论文格式
1 、题目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文章应附英文题名。
2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例: ZHAO Ling (赵 灵),
文章应标明所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
(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 武汉430027)
3 、摘要
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用第三人称。不必使用“本文 ”、“作者”等作为主语。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4 、关键词
一般每篇文章可选 3~8 个关键词。多个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① 主要责任者(专著为作者而非译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④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文献起止页码。
⑦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3):167-173.
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9] GB/T 16159-,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期刊论文范文
摘要:声波透射法是对建筑桩身混凝土完整性依据超声波透射原理进行检测的方法,已逐渐应用于桥梁桩基检测并成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声波透射法有关理论,较深入地探讨了桥梁桩基检测中声波透射法的具体应用,并结合实际应用论述了声波透射法的检测技巧及判定结果的方法,对于提高桥梁桩基施工质量的检测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声波透射法;桥梁桩基;检测方法
1 前言
在桥梁桩基检测中声波透射法是对桥梁桩身混凝土完整性依据超声波透射原理进行检测的方法,已逐渐应用于桥梁方法并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方法是在灌注桥梁桩基混凝土前,将多根测管进行预埋作为声波检测仪,按照间距一定对向桥梁桩身各横截面穿过声波的声学参数沿桩纵轴逐点进行检测,再对有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处理,对桥梁桩身混凝土可能发生缺陷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对桥梁桩身混凝土质量进行推断,以实现对桥梁桩身完整性等级的客观判定。
2 声波透射法
灌注桩内声测管之间的混凝土质量是该方法的检测对象,混凝土作为一种非匀质弹黏性材料通常都是由很多种材料进行配制构成,对超声脉冲波吸收程度较大、也能衰减一定程度的散射,超声脉冲波在超声波相等距离、材料及质量时,首波频率、波幅及传播速度等声学参数的测量值呈现出一致性,才能相对稳定地保持波形。如在桥梁桩身混凝土结构中具有空洞、裂缝及因水泥不足而发生松散等质量问题,其空间内空气将相应增大所占空间,在声阻抗率上空气远远低于混凝土,在“固-气”界面上超声脉冲波容易发生全反射现象,一些超声脉冲波缺陷区绕过或穿过而对换能器接收时,将增大声时值,相应降低首波幅度与频率,波形产生畸变的程度比较明显。可利用变化的声时及声程范围,对声速变化进行计算,对缺陷度进行判别和计算,同时在缺陷界面超声脉冲波将发生反射和散射,声波到达接收换能器时将使波幅显著减小,可结合波幅变化甄别产生缺陷的性质及程度。超声脉冲波在产生缺陷的界面中不同成分的频率其衰减度也各不相同,接收信号频率降低明显时,可与接收信号主频或频率谱的变化相结合分析判别产生缺陷的具体状况。超声脉冲波反射和折射在缺陷界面形成波束的波形不同,或由于界面上产生波形转换而形成横波,抵达接收换能器时的时间各不相同,将导致接收波形成叠加同向或不同向位波束的波,进而造成接收信号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形畸变,所以也能够用于对产生缺陷具体原因的分析判断。由以上原理分析可知,该方法一般是应用超声波检测仪器与声波径向换能器,对桥梁混凝土中超声脉冲波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并将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判定桥梁桩身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具体部位。对接收到的超声脉冲波测量值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值分析,以实现对桥梁桩完整性的准确判断。
3 检测声波透射法的方法
双孔、单孔及桩外检测三种方法在桥梁灌注桩的声波透射法的检测中比较常用,而应用最广泛的是具有多种方式的双孔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检测在应用中一般分为扫测桩身各剖面和细测怀疑部位两个步骤。将测点间距对增加声时,衰减波形异常区由25cm向10cm进行加密,基于测读声时并观察参数的相对变化,采用平测、双向斜测方法测量物理量以确定缺陷阴影范围的方法就是“声阴影重叠法”。 由于桥梁混凝土结构的不均匀界面而产生绕射或低频波漫射等导致其阴影边界一般较为模糊,而声速、波幅在高质量的混凝土中向缺陷区具有渐变性,对阴影临界确定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缺陷区域产生变化的波幅、波速及波形等物理量,都能反映出缺陷,被认为是缺陷区域的临界线。
4 数据分析
判定该方法在分析判定检测数据过程中,通常分析各采样点的有关参数测量值,再对整个剖面声速及波幅等参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对整个桩剖面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与PSD值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再对桥梁桩身完整性进行甄别。在实际监测中对各测点声波波形的采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主要还是依靠个人经验对波形进行分析,应与声学相关专业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以实现更为准确的判定结果。在桥梁桩身剖面的检测过程中,桩身若具有完整的混凝土,各检测点具有相对规则的波形,直线声时曲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折点,波幅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程度的衰减。桥梁桩身某区域混凝土具有一些缺陷时,就会是声时值显著增大,相对差最大能达到20%左右,波幅的衰减程度也比较大。尤其是在桥梁断桩及局部出现夹层是会明显提高声时值,声时曲线也将产生较大的峰值,相对差最大可超过30%,波幅衰减较为明显,波形不规则。对检测灌注桩的数据进行时,提出采用PSD斜率法,可实现对发生夹层的准确定位,而对于一些较小的缺陷容易出现定性误差,还要结合实际测量的声速和波幅两项参数进行分析判断。混凝土出现离析、较多砂浆等情况时,声速通常不高,但不具有较低的波幅,混凝土强度却可能很高。声速在低波幅时较高,一般是因混凝土中存在为数不少的气泡,而不是出现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在声速、波幅都突然发生降低的情况,才会发生诸如沉渣、夹泥及断层等比较严重的缺陷问题。结语综上所述,声波透射法在桥梁桩基检测应用中的准确度比较高,可实现对桥梁整桩结构全断面自下而上的逐点进行检测,不会漏判发生缺陷的任何部位,桥梁桩身结构的混凝土均匀性及发生缺陷部位、缺陷程度等问题可由检测结果进行直观反映,桩长和桩径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对于检验桥梁桩基桩身的混凝土质量是相对其它方法而言具有更为明显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何翔,赵永臣,高峻峰.声波透射法在建筑施工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10).
[2]柳晓东,李立新,孙华晨.声波透射法在海湾桥建设中的应用[J].辽宁交通科技,2019(06).
[3]张昊男,赵华斌,李莉.超声波透射法的桥梁桩基检测实
篇9:科技期刊论文
1流程优化前存在的问题
《学报》编辑部于开始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系统使用之初,由于对软件不熟悉,平台上稿件处理流程的设置比较僵化,大体按照传统的收稿-责任编辑(学科
编辑)初审-专家(学科编委)外审-作者修改-主编终审-编辑加工的流程设置,然后转入线下进行排版-执行编辑校对-印刷的流程。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了一些问题。
(1)稿件处理周期长。
一方面,优化前初审和外审阶段时间设置分别为20、60天,主审需要15天,审理周期近3个月,刊发周期需1年,在
审理时效性方面优势不足;另一方面,在编辑加工阶段,由于作者中硕博士研究生为主要群体,来稿文章进行一次加工而达到
齐、清、定的稿件很少,需进行多次编辑加工,这也导致此阶段的处理时间较长(1个月),影响了稿件整体的处理周期。
(2)稿件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把关环节有待改进。
例如,优化前同行评议没有严格送两位专家评审,有的只送了一位,且没有采取双向盲审制,影响了稿件审理的公平性。
后期主审后管理层对期刊格式和规范化方面的审查比较薄弱,影响了期刊的出版质量。
(3)各阶段衔接不畅,影响运转效率。
例如,主编终审同意录用稿件后,在编辑加工和校对阶段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除了与作者沟通修改外,有的还需
要与主编(主任)商榷,多个单篇次或者单个问题的沟通会占用编辑和主编(主任)很多时间,且效率较低;校对阶段,优化前在排
版后给作者发送1次校样稿,但经过几个校次改动的内容没有与作者及时沟通,存在与作者沟通不畅的问题;排版阶段,优化前
采用将《学报》整期需排版的文件传递至印刷厂,而印刷厂往往要同时进行多个期刊的排版工作,需协调时间,编辑部对这部分工作时间的控制比较被动。
2优化措施
针对上述3大问题,本着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提高同行评议效果、改变流程设置、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从200
7年起编辑部从每个环节入手,逐个改善,进行了多次的优化和调整(图1)。
2.1缩短、控制流程时间节点,稿件进程可追踪
首先,于在系统后台将初审和外审阶段时间分别设置为7、40天,运行稳定并达到预期效果后,于继续设置为3、20天,使三审中前两审的时间严格控制在30天内。
采取的措施是:结合系统功能设置过期自动颜色标注和邮件自动催审功能。
责任编辑进入系统后对稿件的进展情况一目了然,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追踪控制稿件进程。
其次,调整作者单次修改、主审和单次编辑加工的时间,将其分别设置为30、7和15天。
这样,线上的总体时间约4个月,全程由同一责任编辑(学科编辑)负责,线下也进行了时间的调整和控制,由当期执行编辑负责,总体控制在4个月左右。
采取的措施是:送主审、终审和付印的时间为每月固定的时间点,只能提前,不能延迟,并配以适当的奖惩措施。
这样编辑、主任和主编就能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稿件处理时限进行把控,达到预期效果。
2.2调整稿件处理流程设置,提高稿件质量控制和工作效率
2.2.1线上流程调整
(1)流程源头控制,增加收稿初筛环节。
在收稿时对不符合期刊办刊宗旨、写作不规范、经学术不端检测文字重复率过高的稿件不经入库直接退稿,减轻后面责任编辑的初审压力,提高其工作效率。
(2)调整外审设置,提高审理公平性。
外审实施双盲审制度,并规定责任编辑处理稿件时至少有2个外审专家意见,才能对稿件做出外审结论,提高了同行评议的公平性,保障了录用稿件的学术质量。
(3)增加返作者修改次数,并提出不同的修改侧重要求,提高稿件修改质量。
一般编辑部都与作者联系修改一次,但由于作者要同时兼顾内容和格式修改,一次修改到位的不多。
因此我们进行了2~3次甚至多次的再次修改设置,但每次侧重点不同。
一般首次修改在外审之后,侧重对学术质量的审查。
主审同意录用的稿件,要求作者再进行一次修改,这次是结合主审意见完善格式。
这样经过几次修改返回的稿件更规范,看似环节繁琐,但提高了后面编辑加工环节的效率。
(4)增加编辑加工次数,提高稿件规范性。
《学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日常稿件中图表、公式、符号等内容较多,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一次加工不能全部兼顾到,在后面校对时就会出现较多问题,改动也较多。
据此,我们将1次编辑加工改为2次,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如第1次侧重文字和参考文献,第2次侧重图表、公式及符号,
这样不容易遗漏项目,这种方式虽然使编辑加工次数增加了,但编辑的实际工作量并没有额外增加,而且由于针对性更强,编辑加工的稿件质量得到了改善。
2.2.2线下流程调整
责任编辑完成编辑加工环节后转给当期的执行编辑进行线下工作,流程的调整包括:(1)终审后增加主审环节,提高稿件审查质量。
针对终审后稿件发现的问题,为了提高效率,在1校后增加终审环节。
流程修改后,主审侧重学术把关,终审在辅助审查学术问题的同时,侧重编辑加工和校对问题的解决。
这种方式既对稿件在内容和格式上进行了再次把关,又提高了主编(主任)的工作效率和稿件处理流程的流畅性。
(2)返作者校对次数由1次改为2次,降低差错率。
目前一般编辑部的做法都是以pdf格式返作者校对1次,但经过后面多个校次及最后的终审后,有些稿件还要做一些改动需及时传达给作者。
基于此,我们采取了在定版付印前再将pdf文件返给作者校对一次的做法,这样作者对后期修改内容可进行确认,同时再次校对稿件时还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降低了稿件的差错率,提高了稿件质量。
(3)改革排版方式,提高排版工作效率。
《学报》编辑部20之前的排版工作都由印刷厂完成,受制于印刷厂时间安排和人员变动的影响,排版、校对、改版效率不高。
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了一位专业排版人员专门负责《学报》的排版、改版工作,这样工作衔接紧密、时间安排灵活,可以实现
分批或者单篇排版,对于一些棘手问题也能即时指导解决,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和流程的周转速度。
综上,本着缩短流程处理时间、提高稿件质量控制和工作效率的目标,改进流程的各个环节,使流程中稿件进程可追踪,时间可掌控,
审理更公平,内容更规范,各环节连接更流畅,工作效率更高。
3流程优化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稿件处理流程的优化目的是通过各项措施,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达到保障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的目的。
分析—《学报》各年度稿件初审、外审、刊发周期、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其中稿件处理周期、评审周期和刊发周期
数据统计自《学报》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7—20《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3.1稿件处理和刊发周期缩短
由图2可知,《学报》自20开始进行流程优化后,初审时间和外审时间明显缩短,年优化前两个阶段处理时间
分别为22、58天,2007年进行了初审和外审环节优化后分别下降到4、40天,成效明显,至20进行第二次优化后
分别下降到2、22天,年以后,基本稳定在2~3天和18~22天,加快了稿件的审理进程。
审理阶段缩短了近2个月的时间,再加上其他环节的优化组合,使整个稿件的刊发周期明显缩短。
由图3可知,2006年《学报》刊发周期364天,接近1年,经过优化后,至2009年下降为227天,除了由于出版专刊,
影响了正常来稿的刊发周期外,其余年份基本稳定在220~260天,缩短了近4个月。
高效的稿件处理流程缩短了稿件的刊发周期,而短的刊发周期吸引了更多的稿源,2006年《学报》来稿量为1200篇左右,
经过改革,逐步增加,近两年来稿量稳定在篇左右,增长了66%,这是流程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
在人员基本固定的情况下,编辑部人员处理的稿件量也增长了近66%,而出版周期的缩短,说明整个编辑部处理稿件的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3.2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稳定提高
流程优化不仅缩短了稿件的审理时间,也通过建立双盲审制度、增加终(主)审次数及增加作者修改次数等措施保障了稿件的学术质量。
由表1可知,《学报》影响因子在学科中的排名自2006年后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近4年,居生态类期刊首位,被引频次也呈
逐渐升高趋势,稳定位于学科第二,且连续5年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
说明优化后的稿件流程设置为提升《学报》学术质量及其在生态类期刊中的影响力提供了保障。
通过增加编辑加工次数、增加作者校对次数及革新排版方式,《学报》的出版质量得到了提高,差错率得到了降低,并连续多年在期刊审读中得到优良评价。
关于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虽然还存在稿源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科学、流畅、高效率的稿件处理流程是其重要保障因素。
4结束语
稿件日常处理流程关系到作者、审者、编辑三方的工作方式和效率,也对期刊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对于建立高效、流畅、科学的稿件处理流程,每个期刊的做法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目标是缩短出版周期,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最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对稿件处理流程的优化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出版实践中哪个环节不合理,就随时注意分析总结,找出适合的优化方式,并进行改革。
在《学报》稿件处理流程优化过程中,也出现过因增加编校次数而导致相应环节时间延长的现象,我们发现这种趋势就立即进行了微调整,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每个科技期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资源,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利用现有资源优化稿件处理流程,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
篇10:科技期刊论文
1融合发展的基础
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将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到“对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位,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不仅需要以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同时也需要以链接科技与公众的传
播平台为推动,这其中,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尤其是科普期刊都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向大众进行科学传播和科学普及的任务。
科技期刊担负着发布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的职责,主要为相关科技人员的交流平台,其中科普期刊是科技人员和感兴趣的大众之间的交流平台。
大众媒体则更多的是科技人员与公众之间交流沟通的平台。
在科学传播方面,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一样,也是科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途径,其科技传播能力与公众科学素质密切相关。
大众媒体和科技期刊的科技传播活动,涵盖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人们行为方式的科学化和理性化,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
对科技期刊来说,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一方面是现代传媒受众的有力竞争者,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扩大期刊影响力并寻求与受众建立互动的良好平台。
随着这类大众媒体的发展需求增大,科技期刊完全有可能与网络、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并从中借力,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寻找新的机遇。
篇11:期刊论文排版格式
在使用WORD过程中,对于排版格式,发现如下问题:
1)页码:按本模板设置要求排版,总页数不超过 6 页。
如何插入页码?
2)图、表: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号;有中英文对照的标题;图表中的变量用中文或变量符号表示,单位使用国际制单位;图面中坐标刻度设置为在坐标轴内侧,多条曲线者用不同图例的黑色线表示;曲线图尽量使用 excell 或 origin 软件做图,照片或截图要保证图片的分辨率在300 以上;最好插入能在 word 文档中打开编辑的图;表格使用三线式表格。
如何保证图表的格式规范?
3)参考文献:按照所引文献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号,正文中出现的标号用上标表示,一般性文
章参考文献不超过 15 条,综述性文章不超过 35条,需有半数以上对译为英文。
具体书写格式参见我刊《投稿须知》。
4)如何进行分栏?保证文章开头的中文摘要为一栏,中间的正文为两栏,结尾的英文摘要为一栏?
5)如何保证WORD在黏贴文字时, 不自动在各行首添加数字编号?如共有10篇参考文献,若要在参考文献后黏贴文字,则黏贴后的文字的'每行首自动添加了数字编号。
篇12:期刊论文排版格式
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一)需报送全文,文稿请用word录入排版。
字数不超过5000字。
(二)应完整扼要,涉及主要观点的图片、曲线和表格不能缺少,正文要有“结论”部分。
如稿件内容不清或文章篇幅超长等原因,编辑有权删改。
(三)论文结构请按下列顺序排列:
1.大标题(第一行):三黑字体,居中排。
2.姓名(第二行):小三楷字体,居中排。
3.作者单位或通信地址(第三行):按省名、城市名、邮编顺序排列,用小三楷字体。
4.关键词。
需列出4个关键词,小三楷字体。
第1个关键词应为二级学科名称。
学科分类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关键词后请列出作者的中国科协所属全国性学会个人会员的登记号
5.正文。
小四号宋体。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2,kg等。
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图、表体例见下表:
表;标题体例
标题级别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一级标题三号标宋居中题目
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顿号,如“一、”
三级标题四号仿宋体左空2字,单占行汉字加括号,如“(一)”
四级标题小四号黑体左空2字,单占行阿拉伯数字加下圆点,如“1。”
五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左空2字,右空1字,接排正文阿拉伯数字加括号,如“(1)”允许用于无标题段落
图、表、注释及参考文献体例
内容字体字号格式说明
图题五号宋体排图下,居中,单占行图号按流水排序,如“图1;“图2”
图注小五号宋体排图题下,居中,接排序号按流水排序,如“1。”;“2。”
表题五号黑体排表上,居中,可在斜杠后接排计量单位,组合单位需加括号如“表2几种发动机的最大功率/kW”“表5几种车辆的速度/(km/h)”表序号按流水排序,如“表1”、“表2”
表栏头小五号宋体各栏居中,计量单位格式同上
图文/表文小五号宋体表文首行前空1字,段中可用标点,段后不用标点
6.参考文献。
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4字作为标题,字体五黑,居中,其他字体五宋。
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著作: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社名,出版年月,页码(如有两个以上作者,作者间用逗号分开)
(2)期刊:作者姓名。
文章名。
期刊名,年份,卷(期)、页码。
7.作者简介。
请在参考文献之后附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请用五黑字体左起顶格排,后空一格,接排。
作者简介字体五宋,100字以内,包括姓名、参加的全国性学会名称、中国科协个人会员登记号、工作单位、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一、限在“CSSCI检索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学术刊物,非杂志类)北大版”期刊发表的论文格式
(一)基本要求
1、用WORD等文本编辑5000字为宜,并附100-200字的内容摘要,3-8个关键词,标题、内容摘要和关键词必须翻译成英文;内容摘要的写作应力求简明扼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客观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摘要的写作应避免出现“本文论述了……对……有重要意义”之类的用语。
2、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
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words:”作为标识。
3、稿件内容观点鲜明、选题新颖、逻辑严密、下笔有据、论证充分、结合实际、深人浅出、文字通顺、言简意赅。
(二)标题
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一般不超过20个字。
篇13:期刊论文发表
人口问题能否以日为鉴?【1】
当前呼吁调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民众,很喜欢引证日本战后的人口发展经验及当代日本所面临的人口问题,而绝口不提国土面积与中国几乎相等的美国。
这似乎容易理解。
与美国相比,我们在国力上的相形见绌、人均财富上的捉襟见肘,让人很难回避中国人口过多的事实。
但日本不同。
日本以三十七万平方公里弹丸之地,拥一亿两千八百万人口之众,在相对的意义上,说日本其实比中国人口更多也毋庸置疑。
而当今日本千方百计地鼓励国民生育,以挽救超低的生育水平,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强硬推行计划生育。
因此,中国民众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来杯葛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乃是俯拾即是的现象。
自然也有人更愿意拿美国甚至澳大利亚作为参照,支持中央政府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但很快被斥责为中国人口发展不能也不可能做遥不可及的“美国梦”,澳大利亚更因为人口稀少制约国际影响力而被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认为不足为师。
从引证之学与辩论之术来看,反对与支持两方这样一来便沦为各执一词,形同鸡对鸭讲,谁也说服不了谁。
假如基于中国国情继续推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是理性的,那么无论比较美国还是参考日本,都应该衍生出相同的支援性结论。
所以,站在力挺计划生育的一方,哪怕日本这面镜子不尽如人意,也不能拒绝。
相反,倒要看一看,人口问题上日本这面镜子到底照出了什么!
战后日本出现了两次人口增长高峰:第一次是一九四七至一九四九年持续三年的婴儿潮,共出生八百零六万人,总人口增至八千一百七十七万人,出生率由一九四五年的23.2‰急速上升到30‰—34.3‰。
WWw.11665.CoM这个时期出生的人被称为“团块世代”,而这个团块世代中的女性到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进入适婚年龄,又形成了战后第二次生育高峰。
经过两次人口增长高峰,到一九七三年日本总人口终于突破一亿关口。
经历了战乱之苦,新中国甫定同样迎来了人口增长高峰。
与日本相比,生育率水平不相伯仲,但中国出现了三次人口高峰,而且每次高峰的持续时间要远远超过日本,分别持续了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的八年、一九六二至一九七零年的八年及一九八一至一九九零年的九年。
日本战后二次人口增长高峰使总人口增加了51.22%(一九四五——一九七三年),而新中国三次人口增长高峰使总人口飙升了109.29%(一九四九——一九九零年)。
面对战后出乎意料的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中日两国政府都先后做出了反应。
但日本政府反应迅速,在第一次婴儿潮来临的第二年即一九四八年,日本政府便出台了《优生保护法》,实行少生优育。
等到政府二十几年后才开始限制生育时,日本人口形势已是时过境迁,人口生育率在七十年代中期甚至下降到了人口更替水平以下。
政府在见识了整个第一次人口高峰的凌厉之势后,对人口问题虽有警觉,但随即被浮夸与冒进之风所冲淡。
一九五七年提出“新人口论”、主张限制生育的马寅初还被打成了右派。
直至经历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整个人口形势变得危如累卵,中央政府再也不能坐视不理,这才在一九七三年出台“晚、稀、少”的人口政策。
可是人口基数已大,限制措施为时已晚。
接下来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虽大幅下降,但年均新增人口依然高企。
最终政府不得不在一九八三年全面推行“一胎化”政策,并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
战后中日两国的人口增长和有意识的人口控制,虽有很大差别但终究还是程度不同而已,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么,战后两国的经济社会景象以及人口与经济之间的态势,却是天壤之别。
战后日本在物质资本几乎荡然无存的情况下,经过到五十年代中期的经济恢复,再用不到二十年时间,就由一个令人唾弃的列强帝国,一跃而成为叫整个世界惊羡的工业强国。
一九六八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后同样面对满目疮痍的经济基础,在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后,亦试图鼓足干劲搞建设,但随后演变成内部阶级斗争,“反右”与十年内乱将国民经济重新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战后中日两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演变的泾渭分明,彻底改变了两国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日本,先是五十年代的节制生育降低了人口生育水平,到了七十年代人口再生产已经无需政策节制,发达的经济基础与崭新的文化环境形成了自发的生育约束机制,以至于日本政府开始面对超低生育水平所带来的新人口问题。
反观中国,在国民经济每况愈下的同时,当国民的基本权利只剩下生育自由时,无度的人口繁殖反过来成为社会发展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计划生育前甚至采取了把城市青年赶到农村去的“上山下乡”运动方式,来解决城市人口的就业问题。
如今,很多人不理解,日本人口那么多,人口密度那么大,还要鼓励生育,而中国人口虽多,但国土幅员辽阔,经济资源固然不能与俄罗斯、美国相比,但比日本还是绰绰有余,况且经过四十年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发展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何以泱泱大国非得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对此,笔者有如下浅见:
第一,日本比中国更有能力负担较多的人口。
二零一二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万五千七百七十四美元,中国五千四百三十二美元,日本人均财富是中国的8.43倍。
如果日本人宁愿承受与中国国民一样的生活水平,它的总人口可以膨胀到十亿;反过来说,中国人口继续不加节制地增加下去,只会令国民的生活状况愈加窘迫,也会令目前由于人口过多而加剧的人与资源、人与财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加紧张,酿成更大更多的社会发展问题。
日本资源匮乏,但日本人凭借一技之长足以从地球上任何国家那里获取它所需要的经济资源,反躬自问,我们目前尚没有那种力量。
出于民族情绪而抵制日货之所以难以奏效,盖由于日本技术已渗透到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况且抵制所谓之“日货”,不仅包含着日本人骄傲的技术利得,也浸润着中国劳工的血汗。
第二,日本面临劳动人口枯竭的危机,而中国长时期内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剩。
日本战后在短暂的人口增长高峰后,七十年代中期人口发展出现逆转,人口出生率下降之快,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生育率锐减使得每年新生儿数量有可能少于死亡人数,人口“少子化”呈明显趋势。
在这种形势下,日本政府出台鼓励与奖励妇女生育的政策,以便保障经济系统必要的劳动力,尤其是青年劳动人口的供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日本的经济成就从来没有仰仗过“人口红利”,战后日本崛起之际,正是第一次婴儿潮抚育之时,而第二次婴儿潮尚未来临。
即便按较窄的口径计算,目前中国二十至五十九岁年龄组劳动人口为八亿三千九百万,三十年内仍将维持在七亿至八亿之间,在数量上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
这还未考虑生产力水平因素,除非生产力水平踏步不前,正常情形下随着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中还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根本不会缺乏劳动力,劳动力人口总体上仍然是严重过剩的,就业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在坚持计划生育政策、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劳动人口总量当然会逐渐减少,人们因此担心“人口红利”的消失,却没有认识到,中国意义上的人口红利是必然要消失的,这并非节制生育之过,而是技术创新上不思进取、单靠消耗资源与廉价劳动力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结果。
第三,日本鼓励生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而中国不节制生育却只会加剧老龄化的社会负担。
日本是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之一。
由于日本人平均寿命大大超过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及眼下超低的生育水平,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变得愈发明显。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研究所的预测,二零五零年日本老年人口比例将高达35.7%。
日本虽然采取鼓励生育的措施,但因为人口增殖的自我约束,能起到多大作用亦未可知。
但以日本强大的创富能力、以完善的社会养老与福利保障体系相匹配,就算将来三人行必有老者,也构不成日本人口毁灭性的灾难。
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带有“跨越式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在中国尚未成为发达国家,但又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情况下,比发达国家较早出现人口结构老龄化现象。
中国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确系计划生育所致。
其一,这是“人口过多”和“人口老龄化”之间,两害权衡取其轻,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总人口必须接受的一个结果。
其二,只要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老龄化率虽然提高,但老龄人口的绝对数逐渐减少,因而养老总负担反而减轻了。
其三,只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全民覆盖的社会化养老制度,佐之以延迟退休等措施,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不可克服的社会难题。
试图通过多生人口来缓解中国人口老龄化,无异于饮鸩止渴。
第四,日本人口发展具有自发的节制机制,而中国人口自我约束的能力微弱,一旦放开生育,后果不堪设想。
中日两国的人口问题,表面上有相似之处,比如少子化、老龄化,但彼此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一个是高度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一个则是初步工业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日本总人口虽然不少,但人口总量尚不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最重要的是人口再生产具备了自我约束的机制,即使政府鼓励生育也不致总人口膨胀到失控的地步。
中国的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说,既不是过去生的太多,也不是现在生的太少,而始终是人口太多。
人口超载始终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虽然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中城市人口已经呈现类似发达国家生育率自发降低的迹象,但总体而言,中国人口再生产还缺乏可以信赖的自我约束机制。
目前要求中央政府放松生育限制的呼声强烈,把脉群情,中国人的生育渴望感同身受。
全国各地生殖中心的生意火爆,不少人试图通过生物技术达到一胎多育的目的。
如此情形,一旦放开生育,后果不堪设想。
唯面对日本时,我们可以说中国人口并不算多。
这差不
多就是人们愿意拿日本当镜子的心思所在。
本文履行着论辩规则,只字不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但谁也不能否认,中日两国的人口还是有别的。
中日两国人口之别,不在数量上,不在人口的“口”上,却在人口的“人”上。
二十世纪中叶,中国人与日本人曾一起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
日本经济在战后奇迹般地崛起,理由千万条,从人口学上看,自明治五年(一八七二)颁布《学制令》以来,日本人口发展尤重“人”的开化、教育和教养,故如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所说,日本战败后虽然物质财富灰飞烟灭,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而战后中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大多数民众蒙昧无知,新中国成立后没多久便以阶级斗争为纲,知识教育荒芜,结果几十年下来,除了越来越多的人口,真正的人类文明成就乏善可陈。
篇14:中华期刊论文
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形式及对策【1】
所谓人口老龄化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早在我国的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会达到10%,我国人口总数达12.7亿人,60岁以及60岁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4%,说明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国家。
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一、人口老龄化表现形式
1、人口老龄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左右的时间,而法国用了1,美国用了60年,最短是日本用了25年,故我国人口龄化速度与发达同家的速度相比十分惊人。
中国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1%,以后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亿,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人口的1/5,占亚州老年人口的1/2。
开成原因,由于我国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减少了出生,减轻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同时人口预期寿命延长,造成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出现了低生育、低死亡的结果,从而显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
2、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大。
当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在20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856美元,刚迈过最低收入门槛的中等收入国家,人口预期寿命则由1994年41岁延长到70岁,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低收入国家之一,由于人口老龄化,政府用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的支出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了对经济的压力。
3、老龄化分布不均和高龄化十分明显。
大中城市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中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大中城市,如上海市年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5%,北京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
由原来老龄化城市高于农村而变为两者正在接近农村向城镇流动的年青人口增加,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
我国老龄人口从1990年的800万增长到2000年的1110万,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机率高,生理自理能力差,因此需要经济和生活照顾的双保证。
4、老龄化对家庭和赡养依赖性增强。
随着老龄化高龄人口增多,三世健在的家庭比例很大,加上家庭“少子化”,使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弱化,老人对自己后代的经济依赖也更强,据统计,50%以上城镇老年人银行基本无存款,急需社会养老功能极大发挥,以弥补家庭。
随着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老人丧偶率上升。
生理不能自理人数增加,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照料负担日益加重,但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中青年夫妇常常,难以兼顾对老人的赡养与对子女的抚养。
5、老龄化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有相应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脱离最低生活保障一线的困难加大。
二、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1、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来人口。
人口政策是一项缓慢发生效应的政策,一旦失误很长时期难以挽回。
只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减少老年人口的增加,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动摇。
2、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增加老有所养措施。
目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由现收现付体制改为“流账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它可以帮助正在走向老龄化的中国维持充足的存款率和良好的投资与生活水准,让劳动者分享经济改革的成功果实。
同时, 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城镇要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待遇结构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方式社会化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农村,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与村级扶持相结合,发扬子女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保证老年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
切实保障孤寡老人的五保待遇,健全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3、建立健全老年医疗健康保障制度。
改革、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解决医疗经费来源,逐步形成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使老年人口及家庭不致因病致贫,积极开展以老年然为主的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老年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研究。
有条件的大中城市要建立健全老年病防治研究机构。
开设老年医院、老年人护理院、老年医疗康复中心、老年病门诊,实施家庭病床,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针对老年人特点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4、拓宽渠道,发展老龄产业。
老龄产业大多一是卫生保健服务业,二是家政服务业,三是日常用品制造业,如老人交通工具,四是人寿保险业,五是旅游、娱乐业,六是房地产业如:老年公寓,七是老年教育产业,八是咨询服务业,在实施中,应简化手续,减免税费,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老龄产业发展资金,多元化投资使老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功能。
社区应积极实施老人照料,老年食堂、托老所,法律空间服务站,文体娱乐设施,开展多样化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 积极兴办托老院、敬老院、福利院和各种照料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组织。
做到小事不出门,难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道)。
6、尊老爱幼,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有着“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应加大宣传和发扬光大,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尊老爱幼的风气,积极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老年人有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
中国人口转变与人口红利分析【2】
一、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开始出现长期下降的趋势。
随着死亡率的下降,生育率在十九世纪中期左右也开始下降。
由“高生育率、高死亡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经过死亡率和生育率的先后降低,最终实现“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变化过程被称为人口转变。
人口转变在现代世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将人口转变作为核心,才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再生产模式也经历了上述人口转变过程。
在死亡率方面,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经历了迅速提升的过程。
如图1所示,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在1950~1965年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相对稳定,在45岁上下波动,而女性预期寿命比男性略高,但差别不大。
可能受三年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1960~1965年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降为42岁,而女性预期寿命则略有上升。
预期寿命在1965~1970年则上升至59.4岁,1975-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64.6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死亡率虽然上升速度相对缓慢,但仍处于上升阶段。
在~期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2.7岁,其中,男性预期寿命为71.1岁,女性为74.5岁。
在生育率方面,我国人口经历了阶段性下降过程。
如图2,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结果,尽管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55~1960年有所下降,但在20世纪50、60年代一直处于每名妇女生育5.5~6个子女的高水平上。
高生育水平和低死亡率导致人口迅速增长。
1973年,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的人口政策方针,并提出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
这一政策后来经过完善,发展为以“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为主要内容的人口政策。
这一政策对生育率的降低起了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总和生育率从5.9降至2.9,在20世纪80年代生育率似乎停止了下降,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2.6左右,直到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才出现了进一步下降的趋势,总和生育率从2.6降至1.8左右。
在21世纪头十年,我国生育水平一直处于低水平上,从1.8降至1.6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数据和~1%从口抽样数据推算的结果显示,2005-20总和生育率处于1.4左右的低水平上。
二、人口红利的概念
人口转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人口转变过程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发展契机,即人口红利。
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人口红利概念和人口红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将在澄清人口红利概念的基础上,对我国人口红利涉及的主要问题加以剖析。
bloom和williamson将人口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对1965~1990年东亚经济增长奇迹进行了研究。
研究显示,这一时期东亚的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奇迹具有较大贡献。
一方面,这一时期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年龄人口增长大大快于受供养人口增长,从而提升了人均生产能力;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东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策使人口转变所创造的经济增长潜力得以实现。
bloom,canning和seyilla把人口转变过程对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发展契机称为“人口红利”(demographic divi-dend)。
他们认为,人口红利主要通过劳动力供给、储蓄率、人力资本等三个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在此基础上,andrew mason和ronald lee将人口红利扩展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
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快于消费人口增长所形成的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影响被称为“第一人口红利”。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未成年人较少和人口寿命更长会提高每名劳动者的资本及其它生产资料占有量,而个人也会较强烈的积攒资产以备养老的动机,这将导致人均收入在一定时期内增加。
这种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被称为“第二人口红利”。
他们认为,第一人口红利是短暂的。
虽然第二人口红利中资产积累的高速度也是短暂的,但人均资产和人均收入将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上。
因此,第二人口红利是持久的。
我国学者对人口红利的讨论大多集中于劳动力供给和第一人口红利方面。
而对劳动力供给的分析也主要集中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问题上。
部分学者在分析人口红利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人口生育政策的建议。
如上所述,人口红利主要包括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
而储蓄率方面的人口红利主要体现为第一人口红利和第二人口红利。
本文主要从劳动力供给、储蓄率和人力资本三方面探讨我国的人口红利问题。
三、人口红利与我国劳动力供给
(一)我国劳动力数量与刘易斯拐点
1.刘易斯拐点的概念剖析
刘易斯提出了人口流动的两部门模型。
该模型假定,在同资本和自然资源相比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的欠发达国家,产业部门可分为落后的温饱型部门(包括温饱型农业、小商业等)和现代“资本主义”部门(主要指工业)。
篇15:期刊论文行距
期刊发表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大到整体结构,小到行距都有要求。一起来看看期刊论文的格式要求吧。
期刊论文格式要求
1.论文基本组成部分:标题;单位、姓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
1、论文标题
基本写作要求是准确、简洁和有效。
论文的标题必须确切地概括论文的论点或中心内容,做到文题相符,含义明确。
标题必须意思清楚、言简意赅地概括反映论文所讨论的内容。
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
此外,标题应反映论文所属的学科,题目大小要合乎分寸,切忌华而不实。
不要使用过于笼统、夸张或是太大的题目,使人看了不知道究竟是研究的什么问题。
醒目的标题,其含义能让人一望即知,而且能立刻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科技论文的标题因为要反映出论文的中心内容或论文的基本观点,所以通常不可能写得像文艺作品的标题那样简短,但是也必须尽可能地写得简练些,不要写得太长,一般控制在20字以内,应避免繁琐、累赘和过于平淡无味。
另外,也要注意在题目中突出新的观点来,使人看了标题知道文章有新见解。
要说明一点,论文的标题与论题并不是同一概念。
论题是文章的基本观点,标题是文章的题目。
但是有些论文的标题和文章的论题是相同的,即标题反映了论题;有的则没有反映。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
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的高度重视。
如果想在标题中表达较多的内容,例如,既想概括地表达出文章的论述范围,又想表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者对某一问题的评论,这时标题就会写得太长,而且一个标题也难以表达两层意思。
解决的办法是在主标题下加一副标题。
主标题概括地表述论文的主题或讨论范围,副标题作为主标题意思的补充和引申。
这种加副标题的做法,在论文特别是在中文论文写作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但有的期刊明确不要加副标题,所以在投稿前需看该期刊的投稿须知。
另外,尽量避免在标题中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等,以防止出现误解。
2、作者及单位
回答谁参与了本研究的设计、工作及论文的撰写,一般以对文章贡献大小排列。
作者单位一般要求写至二级,如XX大学Xx学院。
作者简介应按所投期刊要求撰写。
基金项目名称要准确,并注明编号。
作者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一作者,其次是通讯作者,如果通讯作者在该领域为大家公认的名人,则有利于稿件通过编辑的初审关,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
通讯作者可以是第二作者,也可以放在最后,但如果通讯作者不是第一作者的你,则在稿件中的联系方式要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一般来说,导师充当第二作者或通讯作者。
有些期刊当稿件被录用并在稿件修改时,允许改动作者顺序,虽然你已经签了版权合同,当然,这个改动以不引起版权纠纷为好。
3、摘要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一指示性文摘。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
因此,应在文章各主要部分完成后再写,这样有利于文章要点的提炼。
优秀的摘要应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
如果不是综述性文章,文章的英文摘要可以按照报道性文摘去写,即按objeetive(目的)、Methods(方法)、Results(结果)和Conelusions(结论)逐一阐述论文的梗概。
时态主要是以一般现在时为主,也使用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
从理论上讲:一般现在时用于通过科学实验取得的研究结果、结论,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一般过去时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这种认识也许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完成时用于表明过程的延续性,虽某事件(或过程)发生在过去,但强调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
上述三个时态是撰写摘要时常用的时态,有时很难区分它们在含义上的严格差异。
目前,英文摘要仍以被动语态为多。
使用第一人称时,用凡指的we,theaUthor,theauthors,不用工。
4、关键词
关键词主要是为了适应计算机检索的需要,以及适应国际计算机联机检索的需要。
关键词是标示文献关键主题内容,但尽量少用不规范的主题词或新造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一个刊物增加关键词这一项,就为该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一篇论文可选取3一8个词作为关键词。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
关键词可以从论文标题中,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选。
从论文内容中选取出来的关键词,可以补充了论文标题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内容信息,也提高了论文所涉及的概念深度。
5、引言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
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文字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读者了解该文的概貌,起导读的作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始的。
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结果、意义和前景,不要展开讨论。
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
编辑对引言的一般意见为引言是否充分反映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是否阐述了该项研究的必要性。
引言的具体要求:(a)开门见山,不绕圈子。
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b)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文献的形式标出文献即可。
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c)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实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求”、“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d)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
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e)简短的引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和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f)分析过去研究的局限性并且阐明自己研究的创新点,这是整个引言的高潮所在,所以更是要慎之又慎。
阐明局限性要客观。
在阐述自己的创新点时,要仅仅围绕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来描述,完整而清晰的描述自己的解决思路,并且文章摊子不要铺的太大。
创新性描述的越多越大,越容易被审稿人抓住把柄。
(g)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一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一般以两三百字左右为宜。
6、材料与方法
这部分主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即用什么做研究(即研究所用的材料)和怎样做研究(从事研究所用的方法)应尽可能按实验研究的先后顺序描述,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前人的,或者即使有所改进,也必须标注参考文献。
另外,还要叙述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测试什么参数、测量量程或范围等。
7、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核心,主要回答发生了什么。
数据可用图、表或文字表达,但三者间应尽量少重复;在文字部分叙述主要结果和意义,用图或表给出较详细的数据。
量和单位必须注意采用国际标准,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8、讨论
回答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为前言中提出的关键问题的答案,结果怎样支持答案。
集中讨论与本研究结果有关的问题,突出本研究的创新及重要性,并与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给出结果所支持的结论。
讨论的每个部分应有一个主题,并根据其逻辑顺序确定层次。
且讨论内容应该为自己研究独特的东西,和别人相同或相似的一笔带过,不要深入讨论。
另外讨论的数据来源应该和结论中的数据一致,并一一对应,前后呼应,互相衬托。
9、结论
结论也叫结束语,是文章的总结,要回答研究出什么,需要简洁地指出:由研究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研究中有无例外或本论文尚难解决的问题;与以前已发表论文的异同;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意义;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是摘要简单地复述。
10、致谢
对提供了基金和物质的帮助者必须表示感谢,但仅列出对本工作提供特殊的实质性贡献者的姓名;同时必须得到被致谢者的同意。
11、参考文献
与本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有关的其它相关的研究,著录要求是:准确、完整、规范,并必须在文章引用处注明。
★ 学位论文引用格式
★ 论文的格式要求
★ 论文的引用格式
★ 标准毕业论文样板
【核心期刊论文格式(精选15篇)】相关文章:
论文加参考文献标注2022-08-26
论文引用标注2022-10-13
论文中参考文献2022-04-30
sci论文要求2022-07-10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2023-08-23
毕业论文格式规范2023-07-03
毕业论文英文文献格式2023-02-08
标准论文格式2022-05-06
策划书排版2023-08-19
教学设计论文英文参考文献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