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时间:2022-06-14 05:35: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精选9篇)由网友“hwei12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篇1: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泥石活动的开发与研究是基于我班幼儿对自然物的好奇、好问、好探索的思维特点以及开发、利用我园已有的泥、石活动环境引发的,其研究的价值在于原创性和活动开发的可探究性。幼儿园玩泥石活动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在室内或室外创设一定的条件,选择合适的主辅材料,通过表现性、创造性的小组、集体活动,组织孩子用手、脚接触泥石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促进幼儿与自然物质的接触,达到学习、锻炼目的的自然运动课程。本学期依据我们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培养幼儿对泥石的兴趣。

一、 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激发幼儿玩泥石活动的兴趣

3-4岁幼儿年龄的特征即孩子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由兴趣和需要出发。

首先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大量的玩泥工具。如:铲土用的小铁铲、钉耙,盛土用的小桶、漏土用的小漏网等。并通过家长以及幼儿园购置了各种雨花石、小石头、鹅卵石、红砖等等。

其次我们创编了一套生动有趣的器械操。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许多酸奶的罐子,并让孩子们自己将小石头放入罐子里,在罐子外面贴上漂亮的彩条。这样一个个颜色鲜艳又富有响声的小罐子在幼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产生了,再配上生动、悦耳的'音乐,赢得孩子们特别喜欢,每天孩子们都要和小罐子做一次体操。

再次我们在韵律活动时改变了以往比较单一的活动模式,结合情景活动设计了具有童趣的游戏活动,孩子们通过在“草地上”捡石头、搬大石头、运石头、将石头放入箩筐内等动作使幼儿动作得到了发展、情绪得到了体验、身体得到了的锻炼。以此来激发幼儿对玩泥活动兴趣。

二、利用幼儿园的资源,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案例一:我和鹅卵石做朋友

我们利用幼儿园有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河这一资源,设计了《我和鹅卵石做朋友》的活动。一开始我让孩子们在小河的周围走走,让孩子们捡一捡小河边上的鹅卵石,并通过敲一敲、摸一摸、看一看来感受鹅卵石的特性。当马俊辉说出小河是小鱼的家时,其他孩子也都纷纷帮助小动物造家,他们在操场的周围寻找鹅卵石,并将鹅卵石通过各种方法运到场地上,他们有的用两只手捧过来、有的放在口袋里、有的用衣服兜着等等方法。最后他们为许多小动物造好了家。

整个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利用各种方法将石头运到了指定的地方,这些方法都是孩子们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得到的经验。

案例二:我为小树添营养

《我为小树添营养》这一活动主要是基于我园的园舍周围有许多枝叶茂盛的小树,以及园舍后面有一大块种植园地。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亲亲、抱抱小树中,潘靖怡、钱宇等小朋友说:“小树的长高是需要吸收泥土中的营养。”紧接着孩子们用一起收集的小桶、各种挖土的工具,在种植园地中进行积极的探索,有的松土、运土、为小树添营养。在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拍一拍、敲一敲、捏一捏等方法,尝试着使一块一块的泥巴变成了细细的泥沙。在运土的过程中曹雨扬等大多数孩子将土放在小桶内运到小树边,只见沁沁和钱宇两个人一起抬了一个小桶将土运到小树旁时,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也渐渐的产生了。他们非常认真、仔细地为幼儿园中的每一棵树都添上了营养。

由于孩子们对每一次的活动都产生了许多的眷恋,希望再玩一次,故我们结合早段活动、下午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推动幼儿开展玩泥石活动。在早段活动中我们在走跑区的周围投放了一些鹅卵石,幼儿可以进行捡一捡、运一运、搭一搭等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我们还投入了一些方砖,让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了解到了大桥、房子等都是由砖一块一块地搭建出来的。通过每天下午的拔草、浇水、松土等活动,孩子们了解到了我们吃的菜需要在泥土中撒下种子,并需要每天给它浇水才能吸收营养从泥土中长出来的,才能长高长大。

三、与主题活动相融合,激发幼儿的主导探索

在各个主题活动中我们力求将玩泥活动渗入到各主题活动中,因为在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如在《亲亲小动物》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石头小屋》这一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到小石头的用处,并让幼儿产生对小动物的爱恋之情。 我们还在区域活动中投入了鹅卵石以及各种辅助材料,如:彩色海棉小球、手工纸、扭扭棒等材料,孩子们根据材料做出了各种小动物的头。

在《好吃的东西》主题活动中,我们在区域活动中投入了小瓶、各类豆宝宝以及小石头,通过在小瓶子里面装上不同多少的豆宝宝以及小石块来比较声音的轻和响,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泥石活动让我看到了孩子进步的每一个足迹,体会到儿童是一个能认识、思考、发现、发明、幻想和表达世界的栩栩如生的孩子,认识到现代儿童更健康、更聪明、更有潜力、更愿学习、更好奇、更敏感、更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使他们对世界充满兴趣、渴望探索。

篇2:[幼儿体育论文]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体育论文]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城市 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平方米。然而事实上,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 园,以上关于场地的规定几乎是一个奢望。特别在一些历史较长的大中城市中,建园较早的幼儿园有相当的一 部分早已被禁固在有限的空间内了。这些幼儿园地处横街窄巷,无论是向空间发展,还是向周围发展,都是非 常困难和渺茫的。

既然扩建现有的幼儿园不太现实,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财力来重新兴建标准的园舍,那么如何 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挖掘潜力,提高体育活动质量,便成为当前集中研究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使之发挥最高使用率和最好使

用效果。

首先修改日作息时间表,错开每班的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然后,把全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小区 ,较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班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使用这种统一安排活动场地的方法,应当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

1.在一些活动中,相同年龄班可共同使用场地。如早操时间,如果相同年龄班使用同一套早操内容,可以 合并在同一场地进行。

2.尽量避免互相干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按自己计划进行活动。

3.综合考虑场地诸因素进行场地分配。如楼上的班级有阳光,而楼下的`班级则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就应 当把楼下的班级安排到阳光较多,较通风的地方。

二、走出幼儿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当园内活动面积明显不足的时候,把活动范围伸展到园外,可以大大地增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丰富 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结合其他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内容,产生多方效益。

当然,这个做法的前提之一,就是上至幼儿园行政领导,下至幼儿园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的大胆解放。因为 ,这样的伸展,仅安全一项就足以会使许多人摇头了。但是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周密安排,细致照顾, 这个方法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统筹周密地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以更大的 耐心,更为细致的关心,使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目的。

组织这类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问题:

1.活动内容除了考虑丰富多变的原则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对园内锻炼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和加强。

2.通过控制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抓好适宜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

3.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放羊”。

三、发动教师和家长制作有趣、实用的体育运动器材,丰

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场地和空间的限制下,集中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在形式上、内容上、数量上都大大削弱了,作为补偿 ,分散和分组活动(特别是组数多,各种活动材料充足,人数少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通过活动材料和活 动器械进行控制了。当前,幼儿园在自由活动(分散活动)时间里提供的玩具普遍较为单调,除了固定的攀登 架等大型体育器械外,常用的不外乎是球板、沙包、皮球、跳绳等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失去了对这些活动 的兴趣,自由活动往往变成“放羊”、“放马”式的散漫活动,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要改变材料单一的现状,途径之一是发动教师、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制作的体育活

[1] [2]

篇3: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幼教处 张琼)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城市 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平方米。然而事实上,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 园,以上关于场地的规定几乎是一个奢望。特别在一些历史较长的大中城市中,建园较早的幼儿园有相当的一 部分早已被禁固在有限的空间内了。这些幼儿园地处横街窄巷,无论是向空间发展,还是向周围发展,都是非 常困难和渺茫的。

既然扩建现有的幼儿园不太现实,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财力来重新兴建标准的园舍,那么如何 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挖掘潜力,提高体育活动质量,便成为当前集中研究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使之发挥最高使用率和最好使

用效果。

首先修改日作息时间表,错开每班的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然后,把全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小区 ,较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班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使用这种统一安排活动场地的方法,应当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

1.在一些活动中,相同年龄班可共同使用场地。如早操时间,如果相同年龄班使用同一套早操内容,可以 合并在同一场地进行。

2.尽量避免互相干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按自己计划进行活动。

3.综合考虑场地诸因素进行场地分配。如楼上的班级有阳光,而楼下的班级则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就应 当把楼下的班级安排到阳光较多,较通风的地方。

二、走出幼儿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当园内活动面积明显不足的时候,把活动范围伸展到园外,可以大大地增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丰富 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结合其他教育内容,产生多方效益。

当然,这个做法的前提之一,就是上至幼儿园行政领导,下至幼儿园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的大胆解放。因为 ,这样的伸展,仅安全一项就足以会使许多人摇头了。但是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周密安排,细致照顾, 这个方法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统筹周密地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以更大的 耐心,更为细致的关心,使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目的。

组织这类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问题:

1.活动内容除了考虑丰富多变的原则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对园内锻炼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和加强。

2.通过控制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抓好适宜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

3.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放羊”。

三、发动教师和家长制作有趣、实用的体育运动器材,丰

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场地和空间的限制下,集中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在形式上、内容上、数量上都大大削弱了,作为补偿 ,分散和分组活动(特别是组数多,各种活动材料充足,人数少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通过活动材料和活 动器械进行控制了。当前,幼儿园在自由活动(分散活动)时间里提供的玩具普遍较为单调,除了固定的攀登 架等大型体育器械外,常用的不外乎是球板、沙包、皮球、跳绳等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失去了对这些活动 的兴趣,自由活动往往变成“放羊”、“放马”式的散漫活动,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1] [2]

篇4: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学科论文

如何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开展幼儿音乐活动学科论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尝试着通过利用白岘的本土资源,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创设适合于幼儿学习的本土音乐活动,将适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有效地整合于幼儿园的音乐课程中,丰富幼儿素质教育内涵,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以促进师、幼的共同发展。

一、巧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环境”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对农村的幼儿教育来说更为重要。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室小,开展韵律活动和音乐游戏时比较拥挤,孩子的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挥。但我们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900多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我们完全可以摆脱课堂和书本的限制,把课堂移到大自然,发挥自然环境的教育价值是切实可行的一步。

1.利用园所内自然环境

陶行知先生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最喜欢在幼儿园左侧的小树林游戏了,他们观察树叶发芽的情形,细心地帮小树捉虫,在树林里捉迷藏……他们对树木特别感兴趣,也特别愿意探究树木的秘密,在这个时候如果让孩子自己尝试着来变成一棵树那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那么怎样提升孩子对‘树木’主题的兴趣呢?中班下学期《幼儿园建构式课程》的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中也有相关内容的一节科学课《我是一棵树》。但我认为:书本上那节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过程缺乏趣味性,形式也很单一,孩子在学习时未必会自始至终情绪高涨。我在重新设计活动时,结合“幼儿园里的树”这一“园所自然环境”,把孩子带出课堂,走进幼儿园前的小树林,和树木来了一次‘亲密接触’,一节枯燥的科学课变成了一节有趣的音乐游戏课。在目标定位上也大不相同:①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创造性的用身体动作模仿树的特征。②幼儿能够根据数量的变化与相应人数的幼儿合作游戏。③让幼儿享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设计了很多场景,如:小白兔出场,大灰狼出场,打雷下雨等等,我为每个场景都配了合适的音乐。活动开始幼儿入小树林我选取了幼儿较为喜爱的《机器猫》为背景音乐;小白兔出场我配的是《森林狂想曲》,曲子活泼轻快;大灰狼出场我配了《寂静岭》的恐怖音乐;打雷下雨则匹配《雨中的节奏》这首世界名曲……实践证明,在不同的场景中加入匹配的音乐以及游戏的因素,孩子很感兴趣,游戏中他们非常快乐,穿梭于小树林之间,快乐地学习着,真正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

2.走近园所外自然环境

我园处于农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春天来了,领着孩子到野外观察,孩子很快就会发现,树都绿了,麦苗长出来了,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油菜花是金黄金黄的……,大自然中有那么多漂亮的颜色,红的、黄的、蓝的、绿的……每一种颜色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怎样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教他们认识这些颜色呢?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摸颜色》。孩子们在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围坐成半圆形,展开讨论:春天有哪些美丽的颜色?你最喜欢春天里的什么颜色?通过找找、摸摸、编编、等方法把喜欢的颜色唱进歌曲里……一方面是将枯燥的认识颜色的'科学活动融入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并以游戏的情节引起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掌握有关颜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进行音乐活动,又拓宽了幼儿的学习空间,这种新鲜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因而更能让幼儿自然地接受颜色的概念。

二、活用本土资源中的“竹林资源”

《纲要》指出:“教师要从传递和发展社会文化的神圣使命的高度,把农村的民间游戏、儿歌以及歌舞、服饰、工艺、建筑和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独特的文化引进教育内容,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社会的认同感,加深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在领域目标中,也多次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

我们的家乡白岘位于浙北山区,孩子们每天生活在这里。春天,我们带着他们去竹林采摘野花;秋天,大家在竹林里捡落叶……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一年一次的春游和秋游活动了,因为在这一天孩子们可以走出幼儿园,来到竹林里,在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过家家……孩子们热爱竹林,喜欢在竹林里玩耍,那么怎样把孩子们这种对本土资源“竹”的喜爱之情激发出来?又怎样让孩子们把爱家乡的情感大胆表达出来呢?于是我设计了音乐活动《我爱竹林,我爱家乡》,活动借用了千百年来第一首歌唱竹子的歌《和谐韵竹》的部分旋律。这是一首歌唱竹子的歌曲,和我们的活动内容也很相符,但是原本的《长江之歌》无论是从旋律,音高还是歌词内容都不适合孩子演唱。通过巧妙的改编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歌曲的旋律变得简单,明快,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生活,通俗易懂,孩子们也很感兴趣,纷纷把自己编的歌词唱进去。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幼儿通过回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歌唱竹子。大家一起如数家珍似的讲述家乡的美丽风景、交流着家乡利用本土资源创建美好生活的设施――竹子可以制成鸟笼、扫帚、扁担等;每天清晨可以听见竹林里的鸟叫声;一年四季都有美味的竹笋可以吃……这些都被他们唱进了歌曲里,活动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三、妙用本土资源中的“自然物品”

纲要指出:“农村有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的资源观和价值观”。乐器,是幼儿开展节奏活动的物质基础。我国著名的指挥家、打击乐演奏家谭盾先生说过:“来自自然界的声音是最美的声音,因为声音是音乐的源泉。”用自然物品做成乐器就沿袭了最美的声音的本质。在白岘到处可得的自然物品中,我们可以选择卫生、安全、适宜、无污染的材料用于制作打击乐乐器的活动,如石头、沙、黏土、竹子、各类植物的种子等。在将这些自然物品变成音乐活动中可使用新乐器之前,我们和幼儿一起对它们的质地、形态、色彩等进行研究、讨论,最后对这些自然物品都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例如:竹块可做成响板、双响筒,易拉罐装上沙子、石子制成响筒,摇动发出的声音随里面填充物的改变也显得不同。将沙、黏土填充在易拉罐中摇动发出的声音较闷也比较轻,用黄豆、石子填充在易拉罐中摇动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响亮、悦耳。在节奏活动《我爱摇滚乐》中,我选择了一首黑人摇滚乐队的《WEWILLROCKYOU》的音乐,这是一首有着强烈摇滚风格的流行音乐,歌曲共分三部分,为ABA的音乐模式,A段用竹块做成的响板演奏×××颉痢痢恋慕谧啵B段用黄豆做填充物的响筒演奏××颉痢恋慕谧唷S捎谘∪〉囊」隼址浅U鸷场⒂辛Γ加上运用自制的‘土乐器’进行演奏,土洋结合,孩子们充满了新鲜感,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又如在另一个节奏活动《雨中的节奏》中,乐曲的的前奏是一段打雷,接着下大雨的声音,用什么样的乐器才能模仿打雷的声音呢?幼儿想出了好办法,他们用竹片使劲拍打从家里带来的旧匾子,“砰―砰―砰―”,真把雷声演活了。下雨的声音学起来就更有趣了,孩子们先将黄豆放在匾子里,演奏的时候,他们有节奏的将黄豆从上往下往匾子里洒,“啪啦,啪啦”,这雨还真不小。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各种资源,将直接使用自然物品以及用自然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的活动与音乐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合理的整合课程开展音乐活动不但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还能为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共同发展的机会,不但陶冶了幼儿的艺术情操,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而言之,将本土资源与幼儿的音乐活动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幼儿植根于本土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了解其内涵,继承其精华,萌发热爱家乡的意识,又能提高幼儿的人文素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篇5: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浅议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利用游戏,幼儿可以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下模仿性地、创造性地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 发展幼儿的认知水平,满足幼儿成长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利用游戏,我们还可以对幼儿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利用游戏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

作 者:易万清 熊佳蕾 王莉丽  作者单位:易万清(广州军区75742部队)

熊佳蕾,王莉丽(广州军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广州,510510)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41 关键词:游戏   幼儿   心理健康教育  

篇6:开展窑业整治合理利用资源

开展窑业整治合理利用资源

近年来,江苏省省砖瓦工业对满足城乡建设和农民建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法制观念的`加强,砖瓦窑业生产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显得日益严重,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作 者:季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国土资源厅,江苏,南京,210024 刊 名:资源・产业  PKU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 3(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摘要: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学习语文的资源也是相关丰富的。本文就如何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只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校园、自然、乡土、家庭和社会生活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生活教育  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这一教学理念与伟大的人民教育陶行知指出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是相一致的。怎样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呢?我的实践与体会是:

一、在参与校园生活中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校的生活环境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开展语文实践的重要平台。我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办手抄报、出黑板报,参与布置教室,参与创建广播站。在黑板报中开辟“佳作赏析”专栏,广播站开辟“校内新闻”、“我的建议”等栏目,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每学年分别举办一次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每次举办重大节日后让学生进行习作。以我校举办“读书节”例,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年级学生不同的特点制订了活动方案,低年级学生以阅读一些较浅显的诗歌、童话、寓言故事为主,摘抄一些优美词句,中高年级适当读一些世界名著,并写读书笔记。并开展“优秀读书笔记”、“优秀班级图书角管理员”、和“读书好少年”评比活动。学校还举办了故事会、古诗词背诵大赛,成语接龙等,班班建立图书角,人人有课外阅读笔记本,学校还开辟了读书专栏,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读书氛围。

二、在融入自然生活中实践

陶行知先生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 大自然是孩子们的乐园,在大自然中活动、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还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开启了智慧,享受了人生,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了机会。我们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经常接触自然状态中的人、物、景等获取知识,开启智慧,享受人生丰富的自然生活世界。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春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活动,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在汀江河边野炊,或在柳树林里漫步,或在田野里寻找春天,或在山坡上登山,或在草地上联欢……活动形式多样,有的画春天,有的歌唱春天,有的朗诵赞美春天的诗歌,有的畅讲春天的故事,有的拍摄春天的美景,有的舞出春天的旋律,有的描写春天的多彩……我们将学生的各种作品分类进行展览,引导学生分享语文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在调查乡土生活中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千年积淀的乡土生活有它独特的风格,对于土生土长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得天独厚的语文实践基地。利用乡土生活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音之美。如我校地处红军的故乡又是客家,客家山歌具有千年历史,在革命战争时期客家人用山歌来歌唱毛主席,歌唱共产党,歌唱红军。改革开放后客家人又用山歌来歌唱党的好政策。我让学生去调查收集客家山歌。学生收集到许多优秀山歌。如:歌唱红军的山歌:“灰色军装簇簇新,八角帽上闪红星;十里长亭唱山歌,阿妹送郎当红军……”又如:歌唱改革开放的山歌:“改革开放形势好,长汀模样都变了;别墅洋楼特别多,家家都唱幸福歌……”学生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并受到思想教育。

四、在观察家庭生活中实践

陶行知先生在“六大解放”中指出:“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叙述一件事,可以描写一个人物,可以记录一个场景,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正如老舍先生说过:“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都要记下来,因为不知道那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如让学生观察一家人吃饭后做会什么,再写观察日记。在母亲节让学生观察母亲的工作情况,并为母亲洗一次脚,再以《感恩的心》习作。一位学生写道:“妈妈老了,脚也粗糙了。脚后跟的硬茧被水一泡可以剥下一重重的皮。我仿佛看到妈妈为了我们这个家在风雨中四处奔走……”

五、在体验社会生活中实践

陶行知先生指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社会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多彩。比如让学生开展水资源调查活动,学生通过调查统计、资料整理得出水资源减少,水资源被污染的结论。正如陶行知先生幽默地说:“一闻牛粪诗百篇。”在活动成果展示中有学生写保护水源的建议书,有写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标语,有设计环境保护的广告词。学生不仅提高了思想认识,而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如引导学生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愉快的暑假生活来临了,你可以参加家务或公益劳动,可以游览过风景名胜,可以访问过亲朋好友,可以学会了一些本领……再选择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学生有了生活体验,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在学生的笔下展现:有的以《收获》为题,写参加割稻子的劳动,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有的以《我的好邻居》为题,写暑假同邻居一去广东爸爸经商的地方玩,路上晕车得到邻居的照顾,体现了人间真情。有的以《乐》为题,写暑假爸爸教自己学游泳的乐趣,抒发了愉快的心情……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说假话、空话,又让学生写出了童心、童趣。

总之,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善于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就能让生活成为语文实践的基地。

[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篇8: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的体育活动论文

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的体育活动论文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国家教委、建设部、城市 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每生4平方米。然而事实上,在一些条件较差的幼儿 园,以上关于场地的规定几乎是一个奢望。特别在一些历史较长的大中城市中,建园较早的幼儿园有相当的一 部分早已被禁固在有限的空间内了。这些幼儿园地处横街窄巷,无论是向空间发展,还是向周围发展,都是非 常困难和渺茫的。

既然扩建现有的幼儿园不太现实,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财力来重新兴建标准的园舍,那么如何 利用现有条件,积极挖掘潜力,提高体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育活动质量,便成为当前集中研究的问题。

一、合理利用现有的场地,使之发挥最高使用率和最好使用效果。

首先修改日作息时间表,错开每班的早操和体育活动时间,然后,把全园的室外活动场地划分为若干小区 ,较合理公平地分配给各班在不同的时间里使用,使用这种统一安排活动场地的方法,应当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

1.在一些活动中,相同年龄班可共同使用场地。如早操时间,如果相同年龄班使用同一套早操内容,可以 合并在同一场地进行。

2.尽量避免互相干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按自己计划进行活动。

3.综合考虑场地诸因素进行场地分配。如楼上的班级有阳光,而楼下的班级则没有这个条件,因此,就应 当把楼下的班级安排到阳光较多,较通风的地方。

二、走出幼儿园,在大自然中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

当园内活动面积明显不足的时候,把活动范围伸展到园外,可以大大地增加体育活动所需要的场地,丰富 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体育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能更有效地结合其他教育内容,产生多方效益。

当然,这个做法的前提之一,就是上至幼儿园行政领导,下至幼儿园工作人员在思想上的大胆解放。因为 ,这样的伸展,仅安全一项就足以会使许多人摇头了。但是实践证明,只要解放思想,周密安排,细致照顾, 这个方法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在活动之前,教师必须统筹周密地考虑到一切可能发生的问题,并以更大的` 耐心,更为细致的关心,使活动顺利进行,以达到目的。

组织这类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到以下问题:

1.活动内容除了考虑丰富多变的原则外,还要考虑到如何对园内锻炼的薄弱环节进行补偿和加强。

2.通过控制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抓好适宜的活动量和活动强度。

3.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避免“放羊”。

三、发动教师和家长制作有趣、实用的体育运动器材,丰富体育活动内容。

在场地和空间的限制下,集中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在形式上、内容上、数量上都大大削弱了,作为补偿 ,分散和分组活动(特别是组数多,各种活动材料充足,人数少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要通过活动材料和活 动器械进行控制了。当前,幼儿园在自由活动(分散活动)时间里提供的玩具普遍较为单调,除了固定的攀登 架等大型体育器械外,常用的不外乎是球板、沙包、皮球、跳绳等玩具,久而久之孩子们便失去了对这些活动 的兴趣,自由活动往往变成“放羊”、“放马”式的散漫活动,失去了体育锻炼的意义。

要改变材料单一的现状,途径之一是发动教师、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动手,制作游戏材料。制作的体育活动 材料应当一物多用,少占空间,少占场地,以灵活多变的体育游戏来弥补场地限制带来的不足。

就整体而言,场地狭小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不是单一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幼儿园 ,依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这才是根本的原则。

篇9: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

如何利用本土资源拓展幼儿学习空间论文

挖掘本土资源,因地制宜地实施幼儿园教育,力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是目前“新课程向多元化、本土化发展”对教师的要求;更是促进孩子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从孩子出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资源、涉取适当的“节日”资源、引领孩子利用“自然情景”、丰富幼儿的“区域”资源、 捕捉有益的“游戏”资源,依托主题活动,让本土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能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多样化的活动平台,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有效学习和健康发展。

随着幼儿园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课程多元化、本土化发展已越来越明显,“日益重视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了目前新课改的主要趋势。特别是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更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课程观,更注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注重幼儿在不同发展水平上的提高。而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教师不仅要使用教材,更需要广泛地生成更多创造性的教学资源,力求“低成本、高质量”的教学活动。

针对目前新课程实施现状分析,我们看到由于师资素质、办园条件等各种原因,各幼儿园在使用课程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有些课程内容与幼儿园的实际(尤其是农村幼儿园)不相适应;经费紧缺、教学设备差,导致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就相对较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园幼儿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师说教、灌输现象严重,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教育家瑞吉欧就曾提出:教育应该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想要研究的事物和问题,并将之扩展为幼儿的教育内容。《纲要》也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正好为弥补和缓解新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了有效平台。丰富的本土资源正是幼儿园教育很好的补充材料。开发本土资源实施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从而也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家乡,并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以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从中体验并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

我们的家乡地处长三角地区,蕴涵着许多丰富的民俗资源、旅游资源、地方资源、特产资源、人物资源。该如何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自然”资源,拓展主题教学内容

选择教学内容必须以幼儿生活实践为基础,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例外,必须从孩子实际出发,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获得发展为目标。作为教师应该在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从大自然、从家乡的乡土特色中,挑选一些课程资源,来拓展主题活动内容,充分体现本土资源利用的兴趣性和生活性。

在《秋天》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结合建构式教材为大班的孩子在“秋天的果实”活动中加入家乡特色的果实――银杏、栝楼、板栗;在“树叶变变变”活动中,巧妙地插入美丽的银杏叶贴画、印画;在蔬菜造型中增加了家乡的雪藕。并专门设计了“农家乐”活动,让孩子在玩稻草、玩麦秆、玩泥巴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并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依托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材,有机融入本土自然资源开发设计的,内容既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又是孩子们身边就拥有的教学内容。因此,孩子们学起来就比较直接、具体、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要随时调整、生成主题内容。健康活动《推小车》,也是教师利用当地资源:竹子和生活废旧物品铁罐,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共同制作亲子“教玩具”――小推车,而生成的活动。由于孩子参与了、家长参与了,孩子的兴趣颇高,小推车的利用率也高,充分发展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

二、涉取适当的“节日”资源,充实课程内容

通过“节日”让幼儿对本土文化进行了解,在学习中了解家乡的文化,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能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近年来,随着长兴的不断发展,梅花节、樱桃节、采桃节、杨梅节、茶文化节……一个个都纷呈亮相。在此期间,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以节日为载体,设计一些教学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有机调整、充实到课程中,让孩子在节日的氛围中感知、体验本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充分体验节日的热闹氛围,共同分享收获的快乐。如林城的梅花节、和平的采桃节等。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遵循本土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教育性”原则,不能脱离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远离当地的地方特色,死板地照搬,而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挖掘有教育价值、有助于幼儿发展、有意义的节日活动。

三、引领孩子利用“自然情景”,拓宽幼儿活动空间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园回归大自然的环境,是《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符合新课程观提出的教师要倡导“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活的教学不在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几十分钟,而在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探索的宝库。例如:在认识“色彩斑斓”活动中,教师就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走出“课堂”,带孩子去广阔的大自然,开展教育活动,当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兴奋地发现:“黄黄的油菜花开了!”“蚕豆花有三种颜色,白的、黑的紫的,真漂亮”、“马兰花,白白的”……在这样的感受的基础上,教师适宜抓住教育契机,丰富词汇,引导孩子说自己的发现,孩子就会觉的有趣、感兴趣;他们就象快乐的小天使,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自发地把自己最喜欢的花画下来,尽管他们笔下的花千奇百怪,这才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

四、充实幼儿“学习”资源,丰富幼儿的区域活动

区角是集体活动、个体需要的有益补充;它与集体教学不同,区角活动中幼儿的选择性更大,幼儿的主动性更受尊重,区角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角活动的操作材料,创设多样化有教育价值的区角,有助于孩子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1.数学角:针对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利用数学角辅助幼儿学习数学,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非常重要。

利用丰富的自然物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能为幼儿操作学习制作并提供廉价的教具学具。利用实物玉米、大豆、花生,可让小班幼儿等按种类、大小、颜色分类、认识1和许多;让中班幼儿进行数数、一一对应、排序、分类练习;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群数的练习。利用大自然中的石子、果核、松球可让孩子们进行大小、颜色分类,利用废旧毛线进行自然测量,用火柴棒进行拼图……这样的游戏操作,幼儿既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逐渐对数学方面有所了解,同时又发展了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

2.美工角:小麦杆、狗尾草、树叶、果壳、石子、豆类等等在农村都是极易收集、获取的材料,通过观察,有意识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能使美工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高粱秆“眼镜”、地瓜叶柄“耳坠、手链”,麦秆“戒指”、“烟袋”,狗尾草编做的“小兔”,还有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

如何挖掘本土资源,丰富区角活动的材料,教师还需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让幼儿学会共同选择收集材料。

对幼儿来说,收集废旧材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是幼儿自主自愿的工作,在收集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参与操作的兴趣,从而发掘更多的可利用资源。

第二,充分发挥家长的力量。

通过群策群力、家园互动的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收集热情,使获得的资源材料品种繁多,源源不断,充分体现资源利用的“低成本”性。

第三,注重材料的地筛选和分类。

充裕的材料,能够极大满足幼儿自由选择的需要,能够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进行挑选、操作;但如何合理收集、存放材料至关重对孩子收集来的材料,教师可以按四大类进行归类:自然资源(如:蔬菜、豆类、谷类、瓜果、树木、花草、纸绳等)、生活资源(陶土、泥沙、砖块等)、废旧物品资源(易拉罐、雪碧可乐瓶、牛奶盒、鞋盒、饼干桶、废旧轮胎螺丝等)、边角料资源(泡沫板、纸板、毛线、碎布、纽扣、过时的装饰物等),尽可能使材料的取舍呈现“开放性”状态,以保证幼儿的操作活动顺利进行。

第四,教师必须坚持“同种材料多种玩法”的原则,使资源的利用在各个领域得到有效整合。如:大班幼儿用稻草扎出稻草人后,利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然后放到表演区用于稻偶表演。中班幼儿也可以去借用,激发孩子的参与热情;也可用稻草编辫子,可以拿到操场上玩“揪尾巴”游戏。让它们成了幼儿最喜欢的体育器具,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

五、捕捉有益的“游戏”资源,拓展幼儿的游戏天地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们的主导活动。“挖掘本土资源、利用废旧材料,为每个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能让教师再次拓展思路,改变原有的教育资源观,感受到其实真的很“富有”。用木料、沙泥、石头、轮胎等废旧资源自制一些玩沙池、滑梯、浪船、翘翘板、秋千、攀登架、梅花桩,能为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充实材料、丰富内容。带孩子们去田间走乡村里的沟、埂、溪都是孩子们有益的户外锻炼,用走田埂练平衡,其效果有时甚至会超过“独木桥”的功能。还有“踢踺子、跳房子、捉迷藏、丢手娟、切西瓜”等都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户外游戏。当然,教师更不能忽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炒黄豆”“挑花线”“抬轿子”“斗公鸡”等,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往,能培养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的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育环境的价值,更要充分利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为孩子创设适宜学习环境,营造有效活动氛围。我们长兴,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竹节、麦秆、无纺布条、种子、玉米梗、西瓜籽、果壳,都是一些易取的资源,巧妙地将其用于教学环境创设,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利用竹节编制各种造型,挂在教室外的走廊能起到美化、装饰作用;利用麦秆、无纺布条、种子也可以精心制作一些手工艺作品;还可以运用玉米梗、西瓜籽、果壳粘贴小动物,用橘子皮做菊花,把各种蔬菜、水果进行造型,变成有趣的动物等,并将它们有效地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选好”“用好”本土资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蕴涵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杜绝“拿来主义” 思想,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以“让孩子获得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依托主题活动,让本土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为孩子的有效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多样化的活动平台。

[幼儿体育论文]合理利用狭小空间开展体育活动

工程地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价值论文

安全教育三年级作文

防汛工作总结

学生应急避险老师评语

世界森林日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

学校文化规划工作计划

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教案

防洪防汛防暴雨应急预案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利用泥石资源开展幼儿体育活动(精选9篇)】相关文章:

班主任工作计划规划2023-05-23

学校512防灾减灾活动方案2022-04-30

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2022-05-24

学校安全年度工作总结字2022-09-17

年度政府工作计划2022-09-13

有备无患安全相伴防震减灾活动心得2023-07-17

企业防洪汛期的应急预案2022-05-05

防暴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2022-07-26

防汛防洪应急预案2022-05-06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2022-12-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