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练习5》 之一(推荐5篇)由网友“Jilin软绵绵”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第十二册《练习5》 之一,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第十二册练习1》
教学目标 :
1、描红练写钢笔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认识儿话音,读读比比某一个词儿化以后读起来语音上发生了变化。
3、练习运用叹词表达恰当的语气。
4、修改病句,知道句中语意必须积累。
5、熟记12条成语,丰富语言积累。
6、根据资料向同学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了解民族风俗,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7、学写毛笔字。
教学准备:投影片等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这段话。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3)让学生说说写钢笔字行楷的注意点。(要从每个字的整体去观察,不要看一笔描一笔,要一气呵成)
(4)以“爱”、“歌”等字为例指导学生体会运笔特点。
(5)教师强调行款布局和整体章法。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纠正强化练习。(学生书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观察,反馈时注意评点、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1)指明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比一比同一组词前后有什么变化。
(2)指名学生回答、讨论。
(3)教师范读,讲解方法:在发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的同时卷舌。
(4)学生模仿发音。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四人小组轮流读,互相指正。
4、反馈。
(1)指名读,注意纠正指导。
(2)延伸练习:平时学习中,你还读过或听过哪些儿化音?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读例句,思考:填了一个什么词?
(2)师生讨论:怎样选用合适的叹词?(先读逗号后面的句子,根据句意想想该用什么叹词来表达句子的语气)
(3)学生再读例句体会。
3、练习。
(1)学生自读句子,思考句意,体会语气。
(2)选择合适的叹词填空。
(3)填好后,自己再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4、反馈。
(1)指名读,师生共同讨论是否符合语气。(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答案,只要基本符合语气的表达就行)
(2)扩展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一句。
(2)讨论病因。(语意不明,“自己”指的是“我”还是“同学们”?)
(3)想一想I该怎样修改。
(4)学生修改,教师提示修改是要使用适当的修改符号。
(5)朗读修改好的句子。
(6)教师归纳修改病句步骤:一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想(想一想怎样修改),三改(使用修改符号),四查(检查是否正确)。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想、三改、四查、的方法,自己修改(2)、(3)、(4)句。
(2)四人小组交流:读一读,谈谈自己是怎样改的,为什么这样改。
4、反馈。
(1)逐题讨论修改情况,确定正确答案。
(2)同桌互查练习情况,修改答案。
(3)让同学大声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个成语,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指名读。
(5)理解12个成语的意思。
(1)哪些词你很熟悉?请说说它的意思。
(2)不熟悉的词请查字典。
(3)还不明白的提出来交流。
部分成语参考注释。
处之泰然:对待发生的紧急情况或困难,安然自如,毫不惊慌。
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温文尔雅。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说说这组成语有什么特点。
(3)根据特点熟读记忆。
(4)同坐位练习背诵。
4、反馈:指名背。集体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我国各个民族的.资料,了解该民族的聚居地区、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并列出提纲。
(2)绘制一件该民族的特色物品或学会一个动作。
2.审题。
(1)谈话导入 揭示话题: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2)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指导。
(1)启发谈话:我国有许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他们各有各的特点,课前大家都搜集了有关资料,做了精心准备,待会儿我们就各自向大家介绍一个民族,好吗?
(2)介绍指导:1.根据查阅的资料选取适合要求的内容,进行口头介绍;2.在介绍有关民族的知识时,可以有详有略,但要抓住该民族的特点。
4.练习。
(1)学生先在四人小组中介绍。
(2)轮流上台介绍。
5.总结。
篇2:第十二册《练习4》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用钢笔描红,学习行揩的运笔方法与技巧.
(2) 朗读对比,初步感知语气词啊的语音变化.
(3) 对对子练习,进一步增强能力,领略文字使用的技巧.
(4) 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次序混乱的句子.
(5) 熟记12条成语.朗读、背诵两句名人名言,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和知音。
(6) 根据话题要求,进行口语交际。
(7) 学写毛笔字。
第一课时
一、明确任务:
二、学生自练
1、审题。指名读,明确各题训练要求。
2、学生自练,第三、四两题可在书上作尝试性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检查
1、第一题
(1)齐读这段文字。
(2)观察整幅字的行款与布局
(3)练习描红,提出要求
(4)反馈交流
2、第二题
(1)投影出示四句话,教师范读,圈点啊
(2)逐句指名读,教师评议、纠正。
(3)小结:
(4)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3、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对子
(2)问:谁来说说这些对子有什么特点?交流总结得出: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
(3)出示同学的练习,师生评议。
(4)巩固练习
4、第四题
(1)指名读文中7句话。
(2)出示学生的练习
(3)师生评议,充分说明排序理由
(4)师小结:
(5)学生练读。
第二课时
一、明确任务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背诵本学期学过的成语
2、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认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读,及时正音
(3)教师范读正音,集体读
3、了解词义
(1)自由读,边读边想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教师相机点拨下列成语的意思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雄伟洒脱,气运生动
生花妙笔: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栩栩如生:生动活泼的样子
4、熟读成语。
(1)自由诵读、记忆,想想运用什么方法记忆比较方便
(2)同桌交流记忆方法
(3)检查背诵方法
(4)寻找成语的共同点和相互的联系,总结,协助记忆。这里的成语大意都是讲人的才能、本领非常突出。一二两组都是说一个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三、四、五、六行分别说了琴、棋、书、画。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导入
(2)读准字音
(1)让学生自渎两句名言
(2)指名试读正音
(3)读懂句意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
(2)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3)指名朗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4)指名背诵,表扬能当堂背诵的学生
(5)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课外搜集培根和卢梭的名言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要求
2、指导
(1)仔细观察,看懂图意
(2)组织讨论:四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内容?
(1)清晨的马路上车辆不多,叫宁静
(2)一位中学生闯红灯,横穿马路
(3)一辆小汽车把中学生撞倒
(4)赵玲向交警讲述交通事故的经过
(3)继续讨论:赵玲目击了这一起交通事故,她是怎样向交警陈述的?
3、练习
(1)自由练说]
(2)指名练说
(3)同桌互相练说
(4)每组推代表当众讲述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点,提醒学生要求真实、具体,不能展开想象。
(2)扩展到最近看到的事情,把自己目击到的一件事讲给同学听。
篇3:第十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第十二册《练习6》教学设计
佚名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努力写得入体。
2.读读每组词语,了解普通话里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3.选词填空,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
4.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5.熟记12个成语。
6.对背一段选自《三字经》的话。
7.畅谈自己对未来的想象。
8.学习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重点:辨别一些意思相近的词,畅谈自己对未来的想象。
第一课时
一. 自学自练
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是完成练习6的第1~4题,并要求学生按题目要求自己练习。
二. 反馈.指导
1. 第一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指名读句子,思考本句话出自哪篇课文。(秦兵马俑)
(3).自由读句子,找出较难写好的字词,教师适当指导。
(4).学生自己练习,自己纠正。
(5).同桌互相交流,写得不好的进行矫正。
(6)集体评论,展开优秀作业,提出更高的希望。
(7)齐度句子。
2. 第二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指名分组读词,师生共同纠正其读音。
(3)了解学生自学词义的情况,并适时表扬。
参考注释:
①a我国著名的军事家。B儿子的儿子。
②a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多用于军事)。B真正的,纯粹。
③a主要的意思。B疏忽,不注意。
④a东边和西边或从东到西的距离。B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有时特指人或动物。
⑤a指哥哥和弟弟。B指弟弟。
⑥a指正确,合适。B指仇敌或对手。
(4)同桌互相讨论词义,并试着用每组两个词语分别说一句话。
(5)指名说词义,并试着用该词说一句话。
师生评议,并在句子中体会两个词的不同意思。
(6)齐读词语。
3. 第三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指名读要填的几个词语并板书。
(3)屏幕出示待填的第1小题。
(4)指名回答。
(5)明确答题的方法。(读-比较-读)
(6)同桌互相检查2-6题。
(7)指名读答2-6小题,错误的及时订正。
(8)自选两组词语造句。
4. 第四题。
(1)指名读题目的要求。
(2)自由读句子并了解句意。
(3)指明读句子。
(4)同桌互相讨论。
(5)集体交流,师生点评。
(6)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表扬和订正。
(7)齐读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
1. 复习本学期所学成语。
2. 指导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师生评议。
(3)自由读练。
(4)齐读。
4. 指导读懂词义。
(1)自由读,要求:借助字典初步了解词义,不懂的成语做上记号。
(2)分组讨论,主要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参考注释:
高朋满座:高贵的宾客坐满了席位,形容来宾很多。
蓬筚生辉:朋筚为蓬门筚户的略写,就是用草.树枝做成的门户,形容房屋的`简陋。
形容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者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4)再读,说说这些成语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4.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六题
1. 背诵学习的《三字经》。
2. 指名读准字音。
(1)自由读,要求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师生评议。
“削”在这里读“xiao”,不读“xue”
(3)自由读练。
(4)齐读。
3. 指导读懂句意。
(1)自由读,自学句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对照插图)
(2)分组交流句意。
(3)集体交流,师生评议。
(4)齐读,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
(5)指名谈自己的体会。
4指导读出韵味。
5指导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学生读题。
(2)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2指导
(1)未来,在我们身边的什么会发生变化?
(2)指名说,板书(人类的衣食住行、科技、环境……)
(3)和现在的事物做比较,说说未来的人、未来的科技、未来的衣食住行会有什么变化。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5)指名分板书的三个方面汇报,题材同一时可互相补充。
3练习。
(1)观看配套的光盘内容,启发学生,开拓思路。
(2)教师指点:未来是神奇的,想象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就来“畅谈未来”。
(3)指名上台说。
(4)四人小组说一说。
4反馈:
(1)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小结。
鼓励学生今后要多看,多听,更要多讲,使自己口语表达能力不断进步。
篇4: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5、写好毛笔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处。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诵读积累成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导入谈话:任何国家的历史文化对那个国家的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经常使用的一些语言出处在哪,同学们一定会很关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有些常使用的语言的出处是哪里。
(2)学生读第一部分。(重点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教师提问:这句话是谁说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5)师生共同给出答案。
2、教学第二部分。
(1)要求学生读题,并明确这几句话都是孔子的名言。
(2)学生反复读这几句话,理解它们的意思。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
(4)指名学生回答。(说出大致意思即可)
(5)师生共同评议。
(6)教师小结。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回忆:老师说过哪句话对自己最有启发?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生评议。
(4)拓展。(要求学生在积累名言时注意对意思的理解,并争取知道其出处;多积累,多运用)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出示词语,请同学自由认读。
(2)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同座的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和出处。
(4)同学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让学生知道这些成语都是孔子说的,大都出自《论语》)
(5)通过读讲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分类积累词语。
(6)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反馈。
(1)指名读。
(2)集体练读。
(3)集体齐背。
(4)指名背。
教学后记:
第二时
教学要求:
1、写好钢笔字。
2、练习口语交际,学会用临别赠言表达美好的祝愿。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名读题,进一不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孔子游春》。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相邻的字繁简相差教大,笔画的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普照、泗水、翩翩”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事先摘抄一些赠言、名句。
(2)把课桌排成“u”字形,便于学生互相观察,确定赠言对象。
(3)在黑板上写上“临别赠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别》,营造氛围。
2、谈话导人。
同学们,临别赠言是毕业活动中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留下你真挚的话语,送上我衷心的祝福,这是一份友谊,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财富。这份财富的聚集,将使你一生愉快、充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小学语文最后一道练习题:临别赠言。
3、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训练内容及要求。
①何为“赠言”?赠言即分别时说的或写的.相互勉励的话,可以是自己的内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
②毕业赠言的对象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要根据赠言对象确定赠言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③本次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看谁讲得最好。
4、教师“下水”示范。
5、学生准备。
6、练习。
(1)自由说。
(2)指名说。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同学的赠言作出适当的评议,及时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训练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写字注意做到一气呵成。
3、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解两个汉字的书写特点
赶题
“赶”、“题”为左下半包围结构的字,被包围部分“干”、“页”,要稍稍往右一些,以求重心的平衡。“干”、“页”本身要写得紧凑一些。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
三、学生自由练习书写
四、教师巡回指导
五、师生交流、评价
六、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作业:学生练习书写
篇5:第十二册《秦兵马俑》
第十二册《秦兵马俑》
[学习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8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阅读提示]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明白的。
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气势上空前绝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个坑共发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0余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坑内出土的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已有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可谓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俑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统率千军万马、吞并六国,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将军佣昂首挺胸,站在队伍的前面,像在指挥。他们显得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骑兵佣坚守岗位,坚毅地驾驶着战车,保护着驭手。弓弩手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箭发出去。这些陶俑乍看一样,表情不一,神态独特,喜怒哀乐、遐想与沉思都有所表现。陶俑的制作细腻,手艺精湛,每个陶俑的发式、神态、衣服、,甚至战袍的扣子,铠甲的编缀都有细微的差异。这在中国雕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看一看,文章是不是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你还有什么独特的理解?
[字词点击]
本课有8个只识不写的生字。从读音上看:瞰 、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本课中的8个生字,就发音来看,“秦”是前鼻音,容易发成后鼻音;“坑、擎”两个后鼻音的字,要反复多读,争取读准读好;“吏――拟”一个是边音,一个是鼻音。就书写而言,“吏和戈”的间架结构比较难摆,写前仔细看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请用钢笔在书上描红、临写,再与书上的字对照一下,看看哪里还需要改进。
理解本课词语时,可以联系上下文,读中理解,也可给它换个近义词来理解其意思;(举世无双――独一无二),还可以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惟妙惟肖)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借助工具书。
1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文章指的是将军佣身材魁梧,给人一种冷峻威严的感觉。
2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罕见。
3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消除。
5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6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7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疑难解析]
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抓住书后 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弄清了作者的介绍顺序,再次读读,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恢弘气派的兵马俑形象的。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你可以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名称 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 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 身材魁梧 头戴军冠 身披铠甲 手握宝剑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 神态自若 久经沙场 肩负重任 沉毅多谋
武士俑 体格健壮 穿着装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 刚烈豪爽
骑兵佣 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战 坚毅顽强
车兵佣 分为驭手和军士…… 分工明确 各司其责
弓弩手 张弓搭箭 神情专注…… 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马 佣 形体健壮 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神气活现 斗志昂扬
在此基础上,你再用心地读读第三
【第十二册《练习5》 之一(推荐5篇)】相关文章: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教学计划2023-11-23
学英语计划2024-05-19
学校六年级语文毕业复习计划2022-05-02
高三上期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7
三年级上期语文教学计划2022-05-14
九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23-03-03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22-11-11
计划的英语2022-06-03
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介绍2023-04-06
第1册语文老师教学工作计划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