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怎能如烟范文(共14篇)由网友“jmz272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往事怎能如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命题作文往事怎能如烟怎么运用素材
命题作文往事怎能如烟怎么运用素材
【中考作文备考试题】
往事如烟,承托诗意童年;往事如梦,唤起曾经的美好;往事如花,始终盛开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请以“往事怎能如烟”为题目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体裁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名师题解】
题目要求写美好的往事,而且要求写印象深刻的、一直被我们铭记的往事。围绕这一要求作文,才能做到不跑题,不偏题。由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可选取的题材十分宽泛、自由,每个人的生活中肯定会有几件挥之不去的往事,会感觉有很多话可以写,有很多事例可以举,因此写起来不会感到吃力。“怎能如烟”其实就是“并不能如烟”,作为题目的`谓语,陈述说明“往事”虽然已成过去但并没有如烟般消散,而是留下些什么,让我们品味和感悟。
在题材的选取上,可以写个人生活,回首往事,追忆童年,抒发对友人、对亲人或者对长辈的感念;可以写名人轶事,阅览明星,解读贤者,抒写对偶像、对榜样的膜拜与沉思;可以追溯历史,以历史人物的人性光芒为火炬,照耀自己在求索的巷道中前行……作文重在抒情,可以写:往事教我们珍惜眼前人,眼前事;往事无论痛苦还是幸福,都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往事是生命曾经存在过的证明,在往事的陪伴下,让我们走好未来的路。作文重在说理,可以写:我们可以从往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有些往事可以激励自己,化为人生的动力并建立人生的目标。
【推荐素材】
素材一:他说这话的时候,正是风和日丽的夏日正午,阳光从翠绿层叠的高枝上洒下来,森林中有着一层绿玉般的光影,照在每一条曲折的小径上。地上开满了野花,鸟鸣带着怡人的尾音,美丽的森林安详宁静地包围着我们。
篇2:如烟往事_
有人说,往事如烟,风一吹,就伴着阵阵花香消失不见,空留下在空气中还未散去的回忆。我自认为不是一个忧郁,悲伤,甚至有点文艺的女生,但是,我却不知怎么,心中却也开始赞同了这种想法。
还记得,初上初中的我们,稚气未脱,带着对中学的种种幻想,迈进中学大门。分班后,面对有的熟悉,有的陌生的同学,心中除了害羞,还有对新事物的好奇。渐渐地,就只是这样过了三年,其中又经过分班,相遇,但是,整个人却不再像刚入学一样了,好像没变,又好像有什么变了。
她,是我的好朋友,刚入初中的时候,她是一个十分开朗而且很平和的人,上体育课,我跑不动的时候,她总会拉着我跑,还在一边吐槽我的体重,其实啊,我并不是跑不动,而是,很喜欢她拉着我跑步的那种感觉,那样我觉得很真实,就会有种这样的感觉“啊!这是我的好朋友啊!”这样想着,就会有点小幸福。虽然我们的兴趣爱好完全不同,她不爱看动漫,我也不爱看韩剧,她觉得幼稚,我觉得矫情,但是,我们还是这样好好的一起过了我觉得幸福好幸福的初一初二。
但是啊,我却不知道怎么了,现在的她,好像有点变了呢,虽然还是很开朗,爱看让人流泪韩剧,但是她却有点……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应该是有点陌生,有点疏远,她越来越爱和那些感觉很潮流的女孩子在一起了,她开始爱追一些时尚的东西了,最近人们爱大白,一只萌萌哒的萌宠,她就开始说:“啊,我好想要一件大白的衣服啊。”其实,她连大白出自哪部动画片都不知道,离放假最后几天的时候,班里不知道为什么,女孩子们突然穿起了吊带裤,她看见了,也开始说:“好想买一件吊带裤啊!”其实,我想对她说,你穿什么都好看的啊。
直到上培训班的这几周,我才明显的感觉出她的变化,有一次,我们一起骑车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的裤子,她穿的是一条时尚的乞丐裤,在膝盖那里漏了一个大洞,可能我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当我看到这条裤子的时候,我真的有点接受不了了,可是,我却没有说什么。而且,在之前,我们明明还是在一起吃饭的好朋友啊,可是,现在,她却每天都到后面那群女孩子的身边,和他们一起看视频,电视剧,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她从不跟老师顶嘴的,就连开玩笑都很有分寸,但是,却变得有点爱顶撞老师了,还记得,英语老师有一次问我们,你们是不是不喜欢我教的课啊,要不让你们另一个老师来教吧,可是,她却说,好啊好啊,让另一个老师来教吧,当时我有点儿懵了,不是应该鼓励老师的吗,为什么她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可能是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吧,但是,我真的希望曾经那个开朗朴实的她能够快点回来。
我只能说,希望往事不要如烟吧。
篇3:如烟往事_
有人说,往事如烟,因为烟朦胧,一旦散去我们再也难以寻觅。而我说,其实往事并不如烟。纵使如烟,她还萦绕在我们心间。
一次我走在路边,突然耳边响起一串清脆的铜铃般的声响。“快来,快来!爷爷你来看!”我不自觉瞥去,只见那边一个墙角旁蹲着一个“胖娃娃”,他一边欢笑着,一边目不转睛地望着草地里蹦跳着的蛐蛐,口中不忘唤着爷爷来抓。而那爷爷确实上了年纪,几个踉跄没扑到反而摇摇欲坠,于是他只得尴尬而自我嗔怪起来。那娃娃也不闹,两人只顾呵呵地乐,一前一后渐渐走远。我的目光从没离开他们,只是眼睛不觉朦胧了起来。那样的童年,那样的时光于我早已是记忆,却又如湖水一般清澈无暇。不经意的生活中的一阵微风呵,竟拂起我内心阵阵涟漪!我尚记得那盛夏时光,我与祖父在田野间徜徉。突然有了兴致,我便缠着祖父同我追逐那阳光下光鲜夺目的彩蝶,去找寻四处奔跑的蚱蜢。累了,倦了,也有着祖父宽大的肩膀的依靠。如今呢,我们实在忙碌,远离了童年的笑声与欢乐。于是童年成了往事,本要慨叹其如烟,却猛地一想:它始终伴着你哪,只是那些珍贵的幸福,快乐的点滴,全散播在空气中,你得用心去找寻。
往事并不如烟。你会寻到延续。
曾经路过一巷,四围一股幽香,仔细寻觅却是那栀子花。看不出有人精心地服侍,却开得挺不错。我突然感激起来,因为这样一盆花。曾经母亲也带回来过,母亲只顾往窗边一甩,而只惦记着那绿意、充满生机的.仙人掌――特别是夏天一到,家人每次都要去照顾那仙人掌,也不时夸它的旺盛。然而就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狂风吹倒了那盆仙人掌,它的根部裸露在外,被雨水侵蚀着,欲发烂。唯独那无人照看的栀子花,在风雨中,越发坚贞,洁白而顽强地矗立着,悄然绽放,散发着她的幽香。我赞美那栀子花,她是不需要仙人掌那虚假的韧刺以及盈盈的绿意的。后来搬迁时,那盆花没有带走,她带给我的不少鲜活记忆也几近要消失。然而我记着那花香,记得她洁白的身躯,她似乎注定要与我以另一个身份相遇,让我的内心从积尘的往事中跳脱出来,仍以她的幽香滋润着我的内心,以她的幽香让我以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每一时刻。我轻轻地嗅,仿佛什么都清醒了。那些“烟”,也似乎不再朦胧了。
有人说照片可以封存往事,亦有人喜欢记叙来时刻回忆往事,如杨绛《我们三》尽写她对往昔的所感所怀,以致兴发“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之感。其实,往事并不如烟,因为不知何时,我们就会摒弃时空的阻隔,再来一次“相会”。
篇4:如烟往事_
冷月光,照天涯两角。无眠的人数着月光睡不着。同样无眠的她在深夜的笼罩下辗转反侧。
像是约定好的,过往的回忆汹涌而来。
她想起了那个在讲台上瑟瑟发抖的小女孩,想起了她的胆怯与自卑,想起了她在人群中低头行走,想起了她小心翼翼的应对生活中陌生人的问话。似乎是一个执行秘密任务的间谍,多说一句话就可能酿成大祸。月光下的她,显得如此娇小。在她的心里,自己总是比别人差,似乎别人家的月亮都比自己家的圆。
那时候的她,还是一个在家听家长话,在学校听老师话,谦虚谨慎渺小如尘埃的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样的她,喜欢喜欢一个人在坐在草堆里看月亮。因为这样,好安静,可以把自己的心事与月亮诉说。那时候的她,认为没有人打扰就的安静就是幸福。
对着月亮说话的她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走上另一个极端。
她想起了那个由乖巧的女孩变成流氓小太妹的女生,想起了她脸上扬起不可一世的表情,她的狠。她阴鸷的深情,就像一只开在毒坛里的荆棘。她狠,不论与谁都是犀利的眼神,打气架来就是一只冷血动物。那时候,她已经凭借自己打起架来不怕死而在小混混堆里拉拢了一些小弟,也算是一个老大了。在她读的学校里,所有人都对她毕恭毕敬,因为谁也怕惹到这么一只可怕的动物。
然而,总是有那么几个人会想要挑战她的权威,每每也是失败告退。别人眼中的她,恐怖阴深,什么都不在乎,不在乎成绩,不在乎爸妈的感受,不在乎老师的责备,也不在乎自己打架时受的伤,她不变的状态似乎在告诉别人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但是,月光下的她,曾不只一次地抗拒着这种生活,只是,每次都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打败,也被自己的胆小害怕所打败。她不狠,就会被她的圈子里的人看不起,会被人欺负,到时候,自己既不能与那些好学生混在一起,也不能与现在的圈子一起。与其这样,还不如狠,至少可以活的小混混的尊敬。
月光月光,你这么冰冷,是不是也有和我一样的无奈。
她想起了那个现在在床上辗转反侧的女人。她脸上的皱纹一层一层地堆积,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在黑夜之中被淹没。旁边的男人,在月光的照耀下,让她恶心。这位比她大二十岁的男子,在她流浪街头的时候收留了她,后来,因为孤男寡女,都是剩男剩女,便凑成一对。她在家带带孩子,他开个小型面包店。她的生活清闲得很,不需要工作,面包店的收入足够应付家里的所有开销。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平静的平庸,平静地无所事事。
不,她突然坐起。从小到大,她都没有过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她不能再这样了,她要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哪怕,只是看看月亮,那也是自己的生活。
留下一封信的她独自在车站,她看看月亮,就当作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告别。心中默念:往事当已如烟。
的确,往事当已如烟,只是月光依旧照无眠。
篇5:如烟往事_
岁月的长河沉寂于时间的泥沙,时光的荏苒蓬松了经年的记忆。日子像水一样无声无息地流逝,无声无息地蒸发,却又清晰地在我心中留下它逃遁的痕迹。
成长、成长,不可抑制的成长。我无法停下脚步,只能多回头看看我的曾经。
有人说往事如烟,走远了也就飘散了。不管烟雾里的是你的泪水还是你的笑容,都会飘散。可对我来说,往事又怎能如烟?遗忘了自己的曾经,就是遗忘了曾经的自己,遗忘了曾经的自己,就会迷失了现在的自己。无论我的曾经在哪儿,离我有多远,我都会铭记它。
铭记曾经,铭记那天真烂漫的童心。天真烂漫不是捉迷藏、过家家,而是人性中最纯真的自然表现。无论自己已离开童年多久,离开的只是身体,心灵还沉浸在童年的浸润中,保持着纯真。在这纷纷扰扰的世俗漩涡中,保留那份童心真好。
铭记曾经,铭记那天马行空的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曾经的我们可以放飞想象力,飞上天空去摘下月亮。可伴随着成长,这种想象似乎是越来越远了,我们被条条框框所限制。铭记曾经,让我们永远都保持想象力,像富兰克林发现电流那样,像李白能够驰骋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思想境界那样。
铭记曾经,铭记那些对万物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牛顿对苹果的好奇心,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蒸汽顶开壶盖的好奇心,让他发明了蒸汽机。我们对草木鱼虫的好奇心,虽然没有重大发现,却让我们认识了世界。现在的我们好像厌倦了平常事物,所以应该保持更高昂的好奇心,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铭记曾经,铭记那不畏困难的勇气。人生路免不了有困难、有波折。有了勇气,我们才能面对困难,才能打败困难,才能继续前行,登上新的高峰。我们也有过失败,一次次失败磨灭着我们的勇气,所以我们要铭记曾经的勇敢,铭记曾经的辉煌,来燃烧自己的斗志。
铭记曾经,铭记那份不达目的不甘休的执着。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变得懒散,有了“得过且过”的念头。面对目标,我们不再拼尽全力,甚至学会了投机取巧。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你是否觉得羞愧?你的身体在成长,可你的心却在弱化!你要铭记自己曾经的执着!
铭记曾经,铭记自己曾经的真诚善良。我们体会了人间百态,体会了世态炎凉,原本单纯的心开始变得冷硬;我们戴上虚伪的面具,开始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回头看看曾经的你,曾经的你是多么真诚善良,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善意。你是否悔悟?是否改过?
……
铭记曾经,铭记曾经的美好。
往事怎能如烟!
篇6:如烟往事
如烟往事_我和爸爸捉知了作文1000字
仰望星空,稀稀疏疏的几点明星像调皮的小孩,一会闪到这边,一会躲在那边,应接不暇。一轮皎洁的明月夜在耀出她的亮丽、她的光彩。我不禁想:现在的`事情马上变成了“昨日”,昨日的昨日我干了些什么呢?
夏日的骄阳似火,依旧无情烘烤着像油锅般的大地。人们早就大汗淋漓了。男士们脱下湿透的背心,袒胸露乳,脚下的人字拖吧唧吧唧的响,这时知了的噪声让他们咒骂;老人则左手拿着葵花扇,右手端着醇香茶,躺在摇椅中,坐在树荫下,欣赏着知了的歌声。树木也静止不动地听着,树木下的花草也在洗耳恭听,陶醉在知了的声音中,一阵微风拂过,树叶哗哗作响仿佛在为知了鼓掌;花草左摇右晃,仿佛在为知了伴舞。知了更自豪了,一无休止地唱到晚上。
晚上,知了还在扯着嗓子喊,花草们都累了,只有狼狗和它一较高下。正当我欣赏音乐时,知了更肆意张狂了,我露出一脸不耐烦,爸爸可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提议:我们来为人民除“害”吧!—捉知了。听了这话,我看了看窗外,黑夜已经吞噬了这个天空,黑灯瞎火的,月亮发出微微弱弱的光,孤身一人。但知了的欢乐奏又闯入耳朵里,我突然正义感大发,决定为民除害。
我和爸爸做好装备,武装准备—出发。我们一人拿一个手电筒,往树林里走去,每靠近一步,知了声就会越大。当我燃起熊熊的信心到了树林边缘时,好像被人泼了一盆水,自信心早就逃窜了。知了声已经快震破我的耳膜了,我望着黑洞洞,伸手不见五指的树林,听着知了声,好像是魔鬼的嚎叫,阴森森的张开血盆大口让我进去。我的腿快软了。突然,一束黄光照在我早己苍白的脸上,我的心脏猛地跳动一下,看清了让我下一条的罪魁祸首—老爸,说:“别迟疑了,进去吧!”一把把我拉进了这个黑洞里,尽管我手里拿着手灯,但左手还是死死地抓住老爸的衣服。颤抖的手往树上一照。突然,我发现了一个沉浸在自己歌声里的知了。我嚷着让爸爸把竹竿给我,我小心翼翼地拿开竹竿,一点一点地往上举,给到和它一样的高度时,趁他毫无防备之力,我来了一个偷袭。知了被我打了下来,我伸出我的大“陷阱”。猛地盖上盖子,对里面的家伙说:“哼,看你还叫不叫。”我突然信心大增。我准备向老爸炫耀一下我的成果,我扭头一看,爸爸已经消灭了半盒知了了。
我不服输,突然觉得树林一片光明,我用手电筒照在一棵树上,总能被我发现潜伏的知了,都被我一一捉拿归案。我和爸爸成功缉拿了两大盒知了,凯旋而归时,又看见几个大人也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竹竿和空盒子准备豫知了斗争。这时,我看了看手中饱满的盒子,又望了望天空,这时天空中多了几颗明星拥护着月亮,月亮如玉盘般大,发射出皎洁的月光。
平平淡淡的昨日往事是否让你停留,让你回味,让你感受?今日的月光,仿佛勾勒出了那天的夜晚。
篇7:如烟往事心情随笔
如烟往事心情随笔
昨天接了一个电话,那人说:请问你是张某某么?我说:我姓李。又问:你一直是这个号么?我笑着说我这个号都使四年了。那人挂了电话后,我想起上号那天的事,久久不能自已。
四年前的夏天,我妹妹给我买个手机。中午的时候,我去营业大厅上号。走在路上离老远就看见她站在路边,抱着一个小孩。她是我以前处过的对象,感情一直很好,后来因为她父母反对,只好分手了,以后就再也没见到她。我慢慢向她走过去,她也看着我。我走到近前说:“在这做什么呢?”她说:“我等车呢,你做什么去啊?”我说我去上手机号去,你最近还好吧?这是你家孩子吧?她说:“嗯。”然后就是一阵的沉默。我说:“我走了”。原来预想过无数次见面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相隔咫尺的`距离犹如远山。走了十多步,回头看见她上车走了,我在那里站立良久。
古人说过,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过去的事就让它留在心底。路还是要往前走,日子也是慢慢的过。路边商店的音响里传来一阵音乐: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篇8: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烟生烟散,弥漫一片是何处能寻。花开花落,无人过问却尽显本色。水流水激,一去不回又绵绵不绝。
人生如此,岁月如此。如烟般消逝难寻,如花般花谢一地,又如水般不肯回眸。
往事如此?安能如此!往事可何曾如烟,何曾如花,又如水呢...
虽说他如烟消散,如花凋谢,如水西流,却不似烟无迹难寻,不似花零落成泥,更不似水,一往不回。
他并不如此啊。往事他也曾回来过,在岁月匆匆逝去的某刻,在人生碌碌的某刻。 往事并不如烟,他有迹可寻,有影可探,他在一灯如豆,月满西楼时会悄然回访,勾起寂寥。而烟,一旦逝去,逍遥淡雅,又岂愿再次袅袅而起,受世俗倾盆的滚滚而下呢。
往事却不同。
一灯如豆,当白昼匆忙的身影淡定下来,当厚厚的书本悄然盖下,忙了一天的人就会蓦然地想起那些曾经春暖花开的,细数如珍的...
多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正坐在儿时的教室,然后轻轻地抚摸着自己不羁时而在桌面上刻下的行行小字,它们埋怨着岁月流淌的缓慢,埋怨着学习生活的无聊。而如今,豆蔻年华不再,老去的青春也如曾经完美的青瓷慢慢出现了条条裂痕。也正因为如此,往事才不如烟般飘散难寻,而是时常冲击心扉,引起阵阵悸动。
多大的盾啊,才可以挡住岁月流逝的脚步。那时的伙伴,那时的同学,秉着一颗年轻沸腾的心,肆意地玩弄青春。但我们笑过,玩过,学过,在心仪的女同学面前青涩过,也埋怨过老师的愚笨老板,埋怨过作业的多如山堆。总是怀念,铃声轻响,同学们间嬉戏打闹,互相取笑捉弄,虽然有时难堪,却也笑得无悔。也曾上课窃窃私语,忘我地讨论游戏等级装备如何如何,却总被怒不可遏的老师发现一起罚站...
岁月走过,人生走过。往事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泛光的泪在眼眶打转,是谁会相信这么现实的人类也会被所谓的往事感动得泪如雨下,而轻蔑地笑他多愁善感,妇人之怀。但往事他真的回来过,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那些青葱岁月里了,只是徒劳无功地想象自己要是再回到那时,一切又该如何。往事并不如烟,他飘散后又回来了,引得多愁善感的人潸然泪下,试图挽留往事的离去。
月满西楼,独倚窗前,想故土,想古人,想那里的一切,被称为往事的一切。
烟飘烟散,烟幻烟化,烟朦胧烟懵懂。许往事如烟朦胧如烟懵懂,岂能让往事如恒灭如烟涣散。
是的,人生如烟,岁月如烟,独往事,却不如烟,他哭过笑过回来过,这叫人如何不急急过问 “往事,你还记得那个在桌上刻字的少年吗...”
也只有往事,不如烟的往事,才能默默地点头回答。 是啊,要是往事如烟,那么会是谁会回来造访故人?会回来再看看那个在桌上刻字的少年,惹得曾经少年的泪悄悄地滑落呢?
往事不如烟,因为他,回来过。
爸妈“,这可能是每一个人出生后说得第一个单词,并且在一生中会说很多次,但当我走向少年,而父母走向中年的时候,才发现,这个词喊得还不够......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变大,它也会随着双方的成熟不断发展、日益完美,但也会由于一些忿恨地一些依赖性或者自主性而日益恶化.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就不再吩咐我该做些什么,这使我感到既害怕又兴奋,不仅如此,他们仅会提出看法,不会再告诉我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但我知道除了今天,明天还有许许多多......
当世界上很多和珍贵的事即将开场------我会逃避------拒绝和父母一起逛商店,已经落幕------父母边淡笑边叹气地走开了.我们的关系真的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我现在才意识到的,我不常让他们为我某些失败而感到悲伤,但也不再尽力使他们敢到高兴,我一直以来都觉的,简简单单才是我,简简单单的快乐才是最好的。八.九十年代有很多孩子都会和父母产生代沟,这我不容否认,并有一部分时间赞同这句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个人观念的增加,朋友都说我的社交很好,但能有几个是喜欢文化课?大多是爱好艺术的,因为我觉的(至少以我个人的看法),这类人好接触、性格也好,包括自己的姐姐,高考以400不到的成绩进了中戏……父母亲多少是了解我的朋友圈的,他们知道我喜欢和很会读书的人在一起,或成为朋友,他们觉察了我社交的盲点、我的个人偏见或者说是弱点吧.但却不会向我提这件事,这促使我一直发展的.”价值”观念,但我能看出我和我的父母已各自走上既不相同却又极其正常的生活道路,遇到很多我很难决定的事,往往不会去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的建议,我只会找我的朋友,听听朋友的意见和建议,我所觉得的是父母想说的话和我作出的决定毫不相干,可能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曾几何时,听听父母的看法,就像在谈论政治一样,道理一大堆,而我听了,就只能两眼望望天花板,叹口气,再微微一笑,尽管我在话音中重不流露...我不想做叛逆者但我还是开始叛逆---很多80年代的孩子都有过吧!我稚嫩地呐喊,觉得这些都是个性,8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曾经反叛,可能现在还反叛,或者以后还……我不会去想,也不敢再想,就当是经历的年少,那些不屑一顾的放荡不安吧.
世界上最艰难的职业便是父亲母亲这一行了,孩子的顶撞可能会让做父母很沮丧,父母最大的快乐或最大的悲伤都和孩子有关.我们,当孩子的可以使他们快乐,但也可以使他们痛苦,我所知道的,父母已经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完整生命的一部分,孩子往往会说:父母亲就是我的命运...
岁月使皮肤起皱,而失去热情则会使灵魂起皱,我可以不改变我社交的方法,因为我的性格我知道,但我开始接受父母赠予我的整个世界,多么好的礼物啊!只愿多年以后,不会因次而步履匆匆~
世人常说往事如烟,岁月无痕,可在我的人生旅中,我永远都无法忘却一年前的那个冬天,在那段日子里,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沉重和现实的残酷,体悟到自己的脆弱和梦醒后的怅惘,人生的一切不如意汹涌地撞入我的生活:生活的潦倒,学业渺茫,理想的迷失,爱情的失意……在那个风雨飘零的冬天,我匆匆地告别了懵懂的初二生活,踏入了初三紧张学习状态,结束了无忧无虑的诗意生活和浪漫情怀。 在那个冬天,我度过了人生中生活最艰难,情绪最颓废,意志最消沉的岁月。每一天,我被抹不去的沉闷和不堪承受的紊乱思绪笼罩,在自己编织的茧槽里不能自拔。早晨醒来,我感受不到新的一天的来临,夜里的噩梦依然萦绕在脑际,久久不能挥去。在萧杀的黄昏,暮色四合之际,我一个人郁郁独行于村野乡间,目睹如血残阳,倦鸟归巢;感受大自然辉煌后的葬礼和乡村黄昏时死一般的沉寂。看到这一幕时,我无言以对,默默地体悟着自然的馈赠。每当夜晚来临时,记忆深处的莫名感觉油然而来,在静如清水、月似镰刀的午夜里,我无法入睡,一个人踽踽穿梭于村间小道上,幽幽地听着歌曲,静静地聆听草间小虫的吟唱,村边小溪的流淌,一个人悠转到天明。 也许是上苍的考验,或许是命运的捉弄。在那个冬天,我在学业的征途中几经周折,考试的失利,~~~~又一次陷入了沉沦的泥淖。接受这一打击后,我更加消沉了,总是强迫自己不想任何事。白天,我陪着父亲去山上干活,麻醉于劳动的快感,暂时忘记了生活中的不愉快;可是在休息之余,父亲经常对我说:“不要整天死气沉沉的,一点儿年轻人的朝气都没有”。当一个人独处时,总是琢磨父亲的那句话,但无法跳出自己的思想深潭,而且在泥潭里愈陷愈深。我唯一的借口就是“人本过客来无处,休问故里在何方;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处处有花香。” 那时,我极想摆脱,可一直无法做到。琐碎的现实,无奈的心境,颓废的意志,一天一天地消磨着我往日的宏伟壮志。也是在那段时日里,我彻底地告别了罗曼蒂克的爱情,知道了爱情经受不起残酷现实的折腾和摧残,从此紧闭了情感的心扉,默默地承受孤独和寂寞,用“孤独使人深刻,寂寞让人美丽”聊以自尉。彷徨一段时间后,我尝试扭转自己,感受林间的幽静和山鸟的啁啾,游离于雨后雾气重重的山峦。晚上,我把自己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一边欣赏音乐,一边看书,累了就躺下,绵绵的音乐伴着我到天明。慢慢地我喜欢上这种生活,久久地陶醉在自己编织的境地里,从不去管与自己无关的外面的精彩世界。
也许是我还眷恋着往日的生活;或许是我缺乏自信。我想这一切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这样地生活过,至于我什么时候走出这片阴影,只能由时间去洗涤。 也许往事如烟,岁月无痕,但当往事渗透到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时,我想,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地抹却,也无法轻易地忘记。
往事并不如烟
或许岁月能够改变山河,或许时间会风化记忆。然而,有些人,有些事却沉淀成历史的骨架,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永不磨灭。
打开历史的大门,我行走在五千年的每一个日子里,历史的记忆里有歌有舞有哭有笑有和平有战争有上升有沉沦,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同的悲欢,每一个记忆中都有荣耀和耻辱,他们经历了千年的风霜,像是雅丹地貌上突起的蘑菇石,向人们昭示着不被时间风化的种种。
杭州,西湖,岳飞墓前,人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掩埋忠骨的青山,不会忘记驱除鞑虏的魂魄,不会忘记那仰天长啸的满江红,不会忘记那“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的千古名言,同样的,往事越千年,人们也不会忘记十二道金牌背后的阴谋,不会忘记**亭后的嘴脸。“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妄臣。”岳飞墓,这小小的西湖一角,人们却把一些名字书写在历史的光荣榜上,熠熠生辉,彪炳千秋;而在他们的对面,白铁铸成的历史的羞辱柱也注定不被时间风化,被人们唾骂万年。
时光的隧道里,是被岁月的风沙吞噬得只剩下些残骸的墓碑,他们的正面,是民族的骄傲,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他们的背后,是历史的伤疤,是卑鄙者的负罪书。我带着一种虔诚一种使命感同时夹杂着一种无奈的心情走近这些冲刷不掉,风化不了的记忆。
它们告诉我是谁图穷匕首见,为着责任一掷再掷身受八创而骂;告诉我是谁高举仁字大旗在齐鲁大地上奔走呼告,寻找着逝失的风;告诉我是谁苟国家
篇9: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偶尔会在半夜醒后无法再入眠。睡眠质量不佳啊,比如现在都快凌晨三点了,一个小时前醒来,清醒得不行。想起朋友写给我的一首小诗:他们都睡了/我在飞/偶然发现/你也在飞/背着小鼠标/很媚
真的很贴切呢,我现在背着鼠标到处徜徉,媚不媚倒是其次了。
从书柜里翻出一本书几年前读过的《往事并不如烟》,是著名的”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写的,据说此书已经被禁了。作者写了大时代一群大知识分子的命运,历史的悲剧和人性的大美间的冲突曾经令我感到难抑的心灵震撼。看书经常是囫囵吐枣的我,竟在许多处精彩深刻的句章划了横线,做了标记,仿佛提醒自己把这些文字记进心里。
今夜,再次翻看此书再次被书中人物打动。仔细看了写张伯驹的一段,流下泪来,文字此刻真的无力。
从博客的草稿箱里翻出一段没写完的读后感,没有写完是因为识浅笔拙,怎么也不能浓缩那些故事,不能表达内心的感受。既然翻出来了,就把这只写了开头的读后感发出来吧。
《往事并不如烟》是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读后就有写点儿什么的冲动。并且我曾十分想写封信给作者章怡和女士,表达我的敬意。读一本好书以后,我总是渴望能够见作者一面,此乃我的旧疾,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常被人笑话。
然而读后感以及给章女士的信我都没有写。写不成。我能做的就是把书一读再读,书都被我翻得卷了边儿。尽管如此,我仍没有底气来做这样的文章,因为书中的那些人你须得仰望,从内心的敬仰把我那些苍白的赞美感叹之词都挤到了角落里,而五十年代这群大知识分子的凄凉命运让我悲苍不已,面对这样的大悲大苦,文字有时候真的不管用!罗隆基、聂绀弩、潘素、张伯驹、康同璧、储安平--读完整本书后重读章怡和的自序便更深地理解了她。作为在政治运动中饱受磨难的名人之后她说:我独自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因为,一个平淡的词,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悲伤也是一种权力。看这本书我也跟着心悸。时间推移,历史的天空被一遍遍洗刷,那些往事烟一样地消散了。但是那些人的气息与光泽,会在通过文字走进他们的人的心中留下抹不掉的记忆。我对历史没有深刻研究,五七年反右的那些事情也都是从许多的文章故事电视电影里了解一些。不过看过此书,不能不说政治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此书再现了一些政治风云中这些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其悲、其苦、其惶恐与哀伤无法言表。正如鲁迅曾经说的;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凭着知分子的良心,满怀着单纯的向往,向着政权向着党真诚地表达着内心的焦灼与忧虑,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可怕的政治运动中被殴打、被剃光头、游街、抄家--。我非常不愿意重复人性中展现的丑恶,更不忍心重复最最讲究尊严的`一群大知识分子的身心皆损、四顾无援的绝望和惨烈。尽管书中没有很详尽的情节描写但是作者以自己十年牢狱的苦楚以自己的心体会着,对于她熟悉喜欢的储安平叔叔写下绝笔悄然离世,章怡和一笔一笔写下:走过曲折的小径,便想起第一次在这里见到的储安平:面白、身修、美丰仪。但是,我却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储安平的死境。遍体鳞伤的他会不会像个苦僧独坐水边,在参透了世道人心,生死荣辱,决断一切尘念之后,用手抹去不知何时流下的一滴泪,投向了湖水河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静如水地离开了人间。总之他的死是最后的修炼。这让我想起老舍想起傅雷夫妇、想起吴宓--此书中还能打动我在心里回味的是这些名人作为父亲丈夫妻子女儿这样一些角色,在生活中在风浪中所展露出的人的魅力。那样的饱满,那样的润泽!比如康同璧,康有为的次女,先后入哈佛大学及林甫大学。她是康有为最喜欢的孩子,她的胆识她的艺术修养和过人才华令人感叹不已。康有为的族人几乎全部在海外生活,唯有康同璧为整理父亲遗稿和心爱的女儿留在了社会主义中国。然而,真正的贵族,有钱维持高贵的生活其实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面,而不偏私、不畏惧,可以为他人牺牲,强烈的荣誉感才是像康同璧这样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行,最后的时光她们那么顺从、委屈、拮据地活着,但是她们的教养、见识、人性的大美却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熠熠闪光。--这是我买的的版本,如果可能,恳求大家上网搜一下,一定读一读。
(中国大学网)
篇10: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往事并不如烟作文
一直是一个怀旧的人,有些事,过去了很久,却还以为就发生在昨天。“风往尘香花已尽”,匆匆的时光不会理会我们的一切,它一路小跑向前。那些依稀感叹过的岁月,只如往日的星光洒落在今天的肩头。所以,时光虽然如昔,曾经的人和事却已在蓦然间走远。当内心世界已然静默,只有那空空的凝望,穿越了时光之殇!就如一曲缓慢的行歌,虽然已随那只迁徙的雁羽黯然远去,我依然知道它的故里就在天际的远方。人人都生活在流变中,人人的生活都是流变。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生活中流动的盛宴。而那样的远方,又是谁的故地?曾经对朋友说过,即便刻骨铭心也只是记忆,而拥有现在才是最真实的。既然一切美好的价值都会成为过去,我们就必须承认过去的权利,过去不是空无,而是一切美好价值存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人最怕坦然面对回忆,是怕太过华丽的过往,映照今日落寞的心伤,宁愿将曾经的美好封存,以期酿成一坛陈年老窖,是在等待一场酒不醉人人自醉的宿醉吗?一如我们的初遇,无懈可击,所有生花的妙笔却难描绘那时美好心境,像是漫天绚丽的飞花,飘飘洒洒,浪漫而优雅,只须莞尔一笑,一切皆以释然。留不住当然是悲哀,从来没有想留住的珍宝却是更大的悲哀。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留住。往昔,对于每个人来说,总有一些值得回味和珍藏的日子。然而,那些日子悲愁苦痛也好,安宁美好也罢,终究会在岁月的流转中慢慢沉淀,成为真正“物是人非”的回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过往的那些悲喜落寞,藏在我们内心隐秘的深处。而回忆,只如一场酣然的小睡,纵然使你在梦中泛起微笑,醒来之后,却总是躲不开那些沉默着的哀恸。
曾经,骄傲的我们都怀抱着崇高的理想,奔走在陌生的城市,只为寻找内心深处最真的梦想。迷失的心还能找到归家的路,只是那个等待的人已换成自己的影子。还是习惯听些怀旧的单曲循环播放,直至耳朵累了,固执地以为只有如此清幽的旋律才能给予心灵最好的抚慰,灵魂才得以休憩,是依赖,是迷恋,亦或是中了音乐的蛊?曾经,生活得再艰难,都会想着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往事只能回味,一些漫过灵魂的词句,依然躺在回忆的温床里,驱散秋风带来的丝丝凉意,我知晓,时间终会让余温散尽直至冷却,到最后身边只剩下自己的双手可以环抱自己,我自己取暖。便是因了对音乐如此固执的坚持,决绝的选择,甚至是贪婪的痴狂,我们才得以以音乐的方式释放,慢慢靠近,直至接近灵魂的禁地。循着心灵的指引,靠近灵魂的窗棂,听彼此天籁般的嗓音,感叹上帝如此仁慈地善待过我们,惜缘是我们最好的回馈。曾经,单纯的认为,就算很小很小的一个房间,都可以经营自己最美的.爱情。当事业依然碌碌无为的时候,当爱情变得虚无缥缈的时候,曾经青春的我们,是不是依然还会说,年轻不怕失败?
人们总是说,过去如那一缕青烟,等待如风,它什么也换不来,唯有吹散那缕轻烟。生命中的一切花朵都会凋谢,一切凋谢都不可挽回,对此我们只好接受。也许我们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藏在某个人迹不至的地方,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其中一件或另一件会突然向他显现,就像从前的某一片烛光突然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曾经有过多少风花雪月的故事,有过多少痴痴醉醉的笑靥,仿佛都在流转的时光中静静走过,遥远成一段任凭我怎样地张望也都无法达到的距离。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的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只要人活着一天,我们就无法对过去的一切视而不见,往事如烟,缕缕飘散,却于这样一个幽深的夜晚,恍恍惚惚地飘进心头,惹得我傻傻地笑,勾得我痴痴的泪。蓦然间回过头来,幡然醒悟,原来,往事并不如烟?
原本以为,往事都随风淡去了,可是,蓦然回首间为何还是会惹得我心底深深地疼,不知道,这一生,是否还有释怀的那一天。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藏有一座花冢园,埋藏的都是那些滂沱凄美,不为外人道的故事。种种世间往事,以为忘或不忘,都让风吹起了很远。追呀追,追上了。抓了一把,打开一看,空空如也。所有的,所有的往事,不过如此。所谓的刻骨铭心与一生一世,有的时候,只是往事中用来书写的一笔而已。当岁月在青青的脸庞描上一抹暗淡的橙色,笑脸不再与阳光相偎相依,懂得四季有风也有雨,懂得感情拿得起且要放得下,适时地将情感放逐天际,而不是沦陷在残缺的回忆里,生生地将自己逼到无路可退,放下即是另一种成全,即使转身又天涯!时光已逝永不回。
篇11: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偶尔会在半夜醒后无法再入。睡眠质量不佳啊,比如现在都快凌晨三点了,一个小时前醒来,清醒得不行。
想起朋友写给我的一首小诗:他们都睡了/我在飞/偶然发现/你也在飞/背着小鼠标/很媚
真的很贴切呢,我现在背着鼠标到处徜徉,媚不媚倒是其次了。
从书柜里翻出一本书几年前读过的《往事并不如烟》,是著名的”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写的,据说此书已经被禁了。作者写了大时代一群大知识分子的命运,历史的悲剧和人性的大美间的冲突曾经令我感到难抑的心灵震撼。看书经常是囫囵吐枣的我,竟在许多处精彩深刻的句章划了横线,做了标记,仿佛提醒自己把这些文字记进心里。
今夜,再次翻看此书再次被书中人物打动。仔细看了写张伯驹的一段,流下泪来,文字此刻真的无力。
《往事并不如烟》是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读后就有写点儿什么的冲动。并且我曾十分想写封信给作者章怡和女士,表达我的敬意。读一本好书以后,我总是渴望能够见作者一面,此乃我的旧疾,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常被人笑话。
书都被我翻得卷了边儿。尽管如此,我仍没有底气来做这样的文章,因为书中的那些人你须得仰望,从内心的敬仰把我那些苍白的赞美感叹之词都挤到了角落里,而五十年代这群大知识分子的凄凉命运让我悲苍不已,面对这样的大悲大苦,文字有时候真的不管用!罗隆基、聂绀弩、潘素、张伯驹、康同璧、储安平--读完整本书后重读章怡和的自序便更深地理解了她。作为在运动中饱受磨难的名人之后她说:我独自坐在寂静的夜,那些生活的影子便不期而至,眼窝里就会涌出泪水,提笔则更是泪流不止---因为,一个平淡的词,常包藏着无数寒夜里的心悸。我想,悲伤也是一种权力。看这本书我也跟着心悸。时间推移,历史的天空被一遍遍洗刷,那些往事烟一样地消散了。但是那些人的气息与光泽,会在通过文字走进他们的人的心中留下抹不掉的记忆。
我对历史没有深刻研究,五七年反右的那些事情也都是从许多的文章故事电视电影里了解一些。不过看过此书,不能不说政治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此书再现了一些政治风云中这些鼎鼎大名的知识分子的命运,其悲、其苦、其惶恐与哀伤无法言表。正如鲁迅曾经说的;真的知识阶级是不顾利害的。他们凭着知分子的良心,满怀着单纯的向往,向着政权向着党真诚地表达着内心的焦灼与忧虑,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可怕的运动中被殴打、被剃光头、游街、抄家--。我非常不愿意重复人性中展现的丑恶,更不忍心重复最最讲究尊严的一群大知识分子的身心皆损、四顾无援的绝望和惨烈。尽管书中没有很详尽的情节描写但是作者以自己十年牢狱的苦楚以自己的心体会着,对于她熟悉喜欢的储安平叔叔写下绝笔悄然离世,章怡和一笔一笔写下:走过曲折的小径,便想起第一次在这里见到的储安平:面白、身修、美丰仪。但是,我却无论如何想象不出储安平的死境。遍体鳞伤的他会不会像个苦僧独坐水边,在参透了世道人心,生死荣辱,决断一切尘念之后,用手抹去不知何时流下的一滴泪,投向了湖水河水塘水井水或海水?心静如水地离开了人间。总之他的死是最后的修炼。这让我想起老舍想起傅雷夫妇、想起吴宓--此书中还能打动我在心里回味的是这些名人作为父亲丈夫妻子女儿这样一些角色,在生活中在风浪中所展露出的人的魅力。那样的饱满,那样的润泽!比如康同璧,康有为的次女,先后入哈佛大学及林甫大学。她是康有为最喜欢的孩子,她的胆识她的艺术修养和过人才华令人感叹不已。康有为的族人几乎全部在海外生活,唯有康同璧为整理父亲遗稿和心爱的女儿留在了社会主义中国。然而,真正的贵族,有钱维持高贵的生活其实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面,而不偏私、不畏惧,可以为他人牺牲,强烈的荣誉感才是像康同璧这样的人身上所具有的品行,最后的时光她们那么顺从、委屈、拮据地活着,但是她们的教养、见识、人性的大美却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熠熠闪光。--这是我买的的版本,如果可能,恳求大家上网搜一下,一定读一读。
篇12: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在我们刚上共和国史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布置了这个作业,而我却是在考完试之后才慢慢开始看,我觉得这本书应该算是纪传体,因为章诒和女士是按人物来写的,如才高八斗的勇士储安平,才情横溢的隐士张伯驹夫妇,侠骨柔情的侠士康同碧母女,风流倜傥的情种罗隆基等等。在我看完第一章储安平那部分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部书太沉重。作者以温柔而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我们从未熟知的储安平,他在九三学社不被重用,才华得不到施展,郁郁寡欢,自从被章伯钧请到《光明日报》当编辑后,激情被激发,全身心投入其中,他想要办一份他所认为的报纸。但是“枪打出头鸟”,储安平就是这样的例子,我对于储安平的境遇十分愤愤不平,一个出色的报人、知识分子遭到如此对待。而掀起这股狂风暴雨的就是昔日的好友史良。对储安平,我抱着同情与惋惜的心情,可是到最后只能是无奈,像当时储安平一样的无奈。他俊、傻、真、诚、忠、笨,莽,他对《光明日报》的一片热忱,觉得民主派人士办报,就要有民主、自由,不能像机关党报一样,而是要有自己的视角,独特的见解,并不能一味跟风于机关党报,而是要对我们的党进行监督,储安平说“监督是有双重性的:一是党派的互相监督,即贯彻毛主席的统战方针。二是报纸的舆论监督,即张扬新闻的个性与本质”。而他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人生该怎样活才是完美。或许像储安平那样能活出自我,能随自己的心,才是完美。我并没有亲身经历他那个年代,也并不能亲身体会到他的感受,或许他觉得只要能坚持自我那就值得。 文革的起因及发动目的和目标我们 也 并不清楚,但有一点是 可以肯定的,这是 一场浩劫,尤其是对 知识分子,对 文化的 浩劫 。
而不幸的的过往,究竟还有多少呢?真相只有一个,历史也只有一个。但读完此书,我却有种分不清孰是孰非的感觉。以前从历史书上看到的、从老师嘴里听到的,仿佛都不再那么真实了。那段遥远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没有人告诉我,我听到的永远只是一面之词。
章诒和女士以她自己独特的身份, 凭借自己 特殊 的人生经历,深切的体验观察 和 出众的文学才华,刻画了当代几位著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侧影。 可笑 处令人喷饭,艰厄时使人鼻酸,深刻处让人心灵震撼,相濡以沫时又令人眼眶湿润。 特别是讲最后的贵族康同璧母女的时候,她们的那种不畏局势艰险,她们 对那些“大右派”们深表敬重与同情 ,毅然与被打成大右派的章伯钧一家、罗隆基主动交往,且交往甚密,康同璧说她以能结识章伯钧先生为荣。三年自然灾害,她们主动送来救济的食物和能买东西的粮票,康同璧说她的生活原则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们既能感觉到他们的相濡以沫,又能体味出她们的情深义重,大爱无边。她们这种精神让作者认识了贵族的精神, 这种贵族精神包含了 真与 善 , 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还有一种知识分子们特有的固执。 “真与 善 ” 在书中主要表现为这些人物之间深厚的的友谊。如 康同璧母女 和章伯钧之间的友谊 , 文革**中,为了女儿的安全,章伯钧让章诒和住到了康同璧家,并且深知除了“康同璧,再没有第二个人敢留我们家的人了”。
在这本书中,章诒和女士凭着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把她所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以优美的文字使他们个个都鲜活起来, 鲜明的个性, 真实 的场景,诚 挚 而有所克制的笔墨间呈现出历史的真相与个人的 内心世界 。有的深邃如海,如罗隆基、聂绀弩 ; 有的浅白如溪 , 如潘素、罗仪凤。他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如纸薄。读这文字,我们 怎能不 感受到她写这文字时,那双颤抖着的手 ,还有 那颗颤抖 着 的心 , 透过用泪水铸成的文字,感到的是彻骨的寒气。沉重让我们思考,迷惘让我们沉思。
往事如尘烟 , 缠绵在眼前 ; 往事如尘烟 , 飘散在心田 。往事并不如烟,沉重的往事唤醒的不应该只是人们的追悔,更多的,应该是站在废墟上展望未来的谨慎。
篇13: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历史的长河在浩浩荡荡地前进着,但对我们每个鲜明的个体来说,在惊涛骇浪中会经历怎样的辛苦与悲酸,怎样的起起沉沉?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当读完这本书我想象不到自己的心灵会有如此大的震撼,思考蔓延。
鲜活的人物,鲜明的个性,人性的思考。
作者以自己当事人的角度描述了革命大潮流中生活在其父母身边的友人的经历,分别有储安平、张伯驹夫妇、史良和罗隆基、康同璧母女、聂绀弩。这些人有的深邃如海,有的浅白如溪。他(她)们有才、有德、有能,个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可说而不可看,或者可看而不可想。其实,不论贵贱和成败,人既不应当变为圣像,也不应当遭受藐视。
从中读出了一些心酸,一些感触,看着那些曾经同甘共苦的朋友反目成仇,我的心里有一阵剧痛,想不明白,难道友谊真的这样经受不住考验吗,难道她们的友谊只是一种交换品吗,难道友情,爱情,亲情在面临政治地震的时候就这样这样轻易地被击垮吗?我有些不相信那个时代的人就是那个模样吗,也不禁让我对现实的未来想得更多,不过我更愿以一种相信的态度与诚恳的心面对现实。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作者章诒和的父亲章伯钧被打成右派后周围人的冷漠,作者的母亲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瞅见一个老熟人,经常来家里做客的,然而当母亲挥动着手向他飞奔过去,而他却是“终于辨清来者为何人的时候,却毫不犹豫地转身一百八十度,快速消失在人流中。”这是一种怎样的人性,或许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逃避来自保吧。然而这其中也见识到了最最真正的情谊,那就是张伯驹夫妇一个无亲无故的人在这种危难的情况下扣响你的家门,向远去的亡灵,送上一片哀思,向持守的生者,递来抚慰与同情。”这就是人性吧,还是应了那句话“患难见真情”。
贵族的精神不仅是物质的贵族,更是文化精神的贵族。
贵族字眼首先是生活质量的一种丰富,而作者描写最多的自然而然是康同璧母女,从各种方面着装、饮食等方面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她们对物质生活方面的高要求,其中几处描写特别生动,如对看是母女的着装的描写,“她全身蓝色:蓝旗袍,蓝手袋,蓝纱巾,以及一副大大的灰蓝色太阳镜。港式剪裁的`旗袍紧裹着身材,并使所有的线条均无可指摘。虽然一袭索色,但一切都是上等气派的典雅气质。”以及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一条毛巾顶多只能用两周,不能用到发硬,为了父亲与章乃器的会晤,罗仪凤倾囊而出,各种饮料,咖啡,印度红茶,福建大红袍,杭州龙井等等,各种各样的饮用瓷器。可以说物质生活完全达到了一种丰富。
但是可以这么说,他们不是一群只会吃喝玩乐的人,他们的精神生活,文化思想也是相当丰富的,各种各样的著作,学术思想或者对当前政治的各种犀利的见解,学富五车或者博览群书已经让他们的内心变的富有,精神的富有;这还只是一方面,面对这危难的境地,康同璧所表现出的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以及这种无惧的精神,或许正是它所代表的一群人的阅历的富有,内心情感的富有;再就是他们真出这样一个境地,内心的善良让他们更加的富有,这在章伯钧妻子李建生的身上体现无疑,史良丧偶后,章诒和母女的探访,解救聂绀弩中,李建生不顾自己的女儿,通过各种渠道联系朱静芳,让其帮助周颖救出自己的丈夫,可以说这是一种大爱与无私,在聂刚出来生活困苦的情况下,李拿出自己的钱帮其度日,虽然日后周颖的表现让其失去信心,同样这更衬托出李建生的善良,内心的充盈。
在文章中作者做了对贵族精神的描述是:一方面,他们身居与上层社会,必须手中有钱,以维持高贵的生活:另一方面,但凡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又看不起钱,并不把物质的东西看得很重。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耳濡目染著佳作。
很羡慕作者的家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她父亲在国内受过高等教育,有留学从政,喜好艺术,从听戏到收藏书画,骨子里又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朋友“的平和仁义,不树敌,知进退的鸿儒。关键是其对子女的开放,不会因为其实女孩子而放松对其的文化教育,可以说章诒和从小就开始耳濡目染高级知识分子们的所作所为,而父亲的位置也为她接触这些人提供了很重要的条件。更重要的是,章伯钧除了不让小章上桌外,并没有对她有太多的限制,并没有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得小孩子。其中在介绍储安平的时候,章伯钧给章诒和讲储安平和《观察》,并鼓励章诒和阅读《观察》。还会给她讲一些民主党内部的事情。可以说身处这样的氛围以及开放的环境让其在写此书时有更大的自由与便利。这不禁让我想到如今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我自己的就是很宽松的,让让我有更大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并把它做到最好,锻炼了自己对时间以及事情的分配。
一段不忍回忆的历史,国家个人值得思考。
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这本厚厚的书书写的不是历史,而是社会是人生,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置身在文革当中的还在成长的中国一样,一个国家犹如一个人,成长中难免会犯错,会遇到暗礁险阻。文革,我们中国所犯的一个很大的错误,也不是不可饶恕的,因为一切终将成为过去,往事终将如烟,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反思反思,再反思。在这样一个提倡依附权势,讲究人际关系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到底有怎样的启示,到底该如何去做,或许值得我们去思考。
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回忆,触动我们被搁置很久的泪腺,同时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震撼和思考。
篇14: 往事并不如烟读后感
在图书馆还书时,发现一本刚被归还的《往事并不如烟》,是繁体字版本,内页盖着“ 李嘉诚基金会赠书汕头大学全体师生敬谢” 的红章,上课时就听杨艾莉老师讲这本书,如今有缘看到,且是繁体版本,当即将这本书借下。
书中的章伯钧、罗隆基,刚开始读起来时,还不是很熟悉。读到他们是中国的大右派时,记忆帮我把大一时的新闻人文基础课程与这本书连接起来。原来当初蔡秋彦老课程上讲的,至今还没遇被平反的大右派,其中之一,居然就是作者的父亲。
中国大右派章伯钧的女儿写的书,观点自然倾向于父母,但这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和历史的了解无碍。现在的中国历史已被当政者或利益相关者,改的面目全非,国人的认识一般局限于正统的官方叙述。一个右派女儿口中的历史,则又是完全不同,在这个回忆之门中,时间汇成的模糊影像,让我深受震撼。
高级知识分子
书中的高级知识分子,有留洋经历,出书著作,学问盖天下。但知识分子这个称谓,指的不仅仅是学问和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坚守良心,保持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犀利批判,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
《往事并如烟》,让我看到了中国高级知识分子,在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的状况。让我明白,为何周围很多同学就是不入党,为何很多老师,对于那个毛时代怀恨在心不肯放下!
毛时代的共党做错了很多事,亏欠了太多了人,知识份子就在其中。按照章诒和所说,如今,他们没有背叛这个政权,确实已经非常不错。党去补偿,拿掉知识分子头上的帽子,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去感恩戴德,痛哭流涕,因为这本来就应该
属于他们!
史良、储安平、张伯驹、康同璧、聂绀弩、罗隆基,这些高级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演绎着自己自己的命运,让人唏嘘,感慨人性的脆弱。
穿云纱布拉吉、吃小罐鸡汤、睡火车软卧的史良,那么的高贵端庄,意想不到的,放弃了自己的灵魂。储安平这样单纯的傻书生,受惯了西式教育,竟然想要靠实力生存,在光明日报按新闻专业主义做报道,结果生死不明。
作者章诒和的老师潘素的丈夫张伯驹,在运动中依然云间野鹤,世外散仙,守着自己做人的根本。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母女,在反右中,以结识大右派章伯钧为荣,生活西化的他们,在新社会散发着贵族气,极具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
聂绀弩遭受牢狱之灾,被几位大姐营救,心系感恩,自己的妻子却成了现实主义的小人。风流快活的罗隆基,直言快语,最后孤凄而死,尸骨无存。
生活品质的差距
看过《定西孤儿院》、《墓碑》等描述三年大饥荒的书籍,问过自己的爷爷、外公,他们吃不上饭、村子里的人饿死的生活,天真的以为那时的全中国人民生活都非常悲惨。但在看了章诒和的描述后,有大跌眼镜之感。
生活水平确实有所下降,但在那个时候,章伯钧、罗隆基几个右派们,居然施行AA 制,隔段时间就去下馆子吃大餐!生活好过些的年份,很多大右派能吃到牛奶、咖啡,平时他们打扮得体,吃的讲究,说诗词文章文章,议国家大事。大右派章伯钧虽然被打倒,但是配有司机、保姆、警卫、秘书,领着工资,坐着别克汽车。
不是说大右派奢侈浪费,而是,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大右派的生活水准都比平民高的惊人,那得道者的生活,不就更难以想象了吗?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将军们,红二代还有他们的亲属们,生活水准还了得?
原来,现在中国阶层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在建国时就已经开始了!当年他们的生活水准,在如今的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达到!
告密的年代
高中历史课本上,有一个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王朝周期律的对话。看到新闻史的书里讲,陈嘉庚的南洋商报请胡愈之这样的人做主编,对胡愈之的牛逼钦佩不已。听说我所在的汕大新闻学院范东升院长的母亲,是民盟沈钧儒的女儿,感觉就在童话中一样,沈钧儒可是那个长胡子的牛人啊!
读了章诒和的这本书后,一切都改观了。这些文人书生,在各种政治中,被老毛玩弄的一点尊严都没有。不仅是玩的无招架之力,更是玩掉了自己的人性和良心。第一章就介绍史良,民盟的重要成员,也是共和国的司法部部长,同时是章伯钧的值得信赖的密友。居然在会上,当场与章伯钧翻脸,把私下聊天的话都拿出来说。
罗隆基同居十年的女友浦熙修,为了自己活命,就让罗隆基去死,把一起生活中的私生活都拿出揭发。写《乡土中国》的费孝通、鲁迅的夫人许广平、曾国藩的后人曾昭抡、写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吴晗等,这些罗隆基的同事朋友,以及他的保姆、秘书,一个接着一个的与他反目,继而批判他,揭发他,与他划清关系。
反右中表现积极了,也许是迫于生的无奈,不过积极分子的下场却未必好。老毛就是让人斗,相互斗,相互揭发,相互不信任,最终把他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还是那个史良,当了批判章伯钧的急先锋,但在几年后的文革中,不也是被红卫兵给吗!那吴晗,成了文革的导火索,浦熙修也被处死。
也是现在才明白,最近央视毕福剑在酒桌上的戏言,被拍下来放到网上,为何会引来知识分子的口诛笔伐!因为这是可耻的告密!告密,在毛时代,让知识分子,让每个人,丢掉自己的良心和人格,而这些东西,这些年,我们才刚刚找回一些。
★ 如烟般的往事作文
【往事怎能如烟范文(共14篇)】相关文章:
初三500字作文2023-02-26
时光静寂岁月轻柔散文2023-05-20
怀念以前的自己说说2022-11-04
有一种温暖来自自身高中作文900字2022-08-09
高中经典哲理美文摘抄2022-05-08
浅浅寂寞2022-05-02
雪光静好抒情散文2024-05-21
静好岁月无恙年华抒情散文2023-11-14
清浅岁月,风雨同舟爱情散文2023-01-15
怀念以前的自己说说202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