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范文(精选20篇)由网友“花野”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每日一省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一省行天下散文
关于一省行天下散文600字
“反省”是个蔫坏的词,每当我想到它时,证明我又犯错了——至少之前的我是这么理解的。然而事实总是微笑着给我当头一棒。
在妈妈去北京之后。我才明显地发觉,生活中少了一个平常至庸的角色,原来这么难受。
于是我开始反省了,明明没犯什么错,就开始了一次冗长的反省。在她还健康地留在我身边时,我没注意到她存在的必要性,在她拖着多病的身躯离开我时,我才恍悟她的重要。我在拥有的时候没有珍惜,所以突然失去的时候才会措手不及,猝不及防。
生活中充斥着诸如此类的反省。我只属于最正常的一类,也是最痛苦的一类。在我反省之后,惩罚便轰然降临了。
我失去了一个健康的妈妈。
任谁在安乐的时候都不会往坏的地方想,就像在一个国家繁荣昌盛春风得意时,没人想过一百年后的国破人亡,荒草丛生。人性就这样。所以在破败之后的.反省,显得那么沉重,又微不足道。
任错谁都会。而在错误之前反省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这也是我们所要反省的内容。换句话,一位真正伟大的人,他的生活真真切切、时时刻刻覅沉浸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
反省塑造了一些无悔的人生,反省成就了一些善于自省的伟人,反省还给不懂反省的人一个万丈深渊。
任何事在结束之前反省都是好的,无论结果好坏,都必定比经历过的愚人多得到些什么。在考试之前反省,会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反省无论何时何地,都百利而无一害。
善于反省,就可以掌握一段无悔的人生;善于反省,就可以得到无穷的好处;善于反省,就会在无穷的时间长河中,得到一份炫耀的收获。
篇2:“一省两制”拯救经销商“断层”
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经销商“断层”并不鲜见,所谓经销商“断层”,其实就是经销商倒戈,不再经营你的产品,甚至换经营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这对于一个品牌在该区域的发展来说,在这种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特别是在当前金融风暴的“摧残”下,经销商倒戈现象更是频频发生。那么,该怎样应对经销商的突然“断层”,而使品牌不会一下子在该区域消失呢?对此,本人总结了多年来的经验与大家一同学习,希望能够给予参考。同时,本人也想借此机会,把此案例作为A品牌明年纵深渠道发展的教材在全国进行推广。
经销商倒戈
经销商会倒戈,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几种情况:
(1)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显现化,可选择品牌众多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对房地产的价格存在诸多的不满,无不是在言房产价格过高,偏高率更是高达200%有之。所以,但凡企业有点资金,都会对房地产虎视眈眈,如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国美电器,其背后所隐藏的巨大与房地产有关的内幕不就是明证吗?
作为房地产所延伸发展起来的电工照明行业,尽管这个行业到目前为止都还很难通过百度或谷歌搜索其相关行业信息,但是这也在说明这个行业还没有成熟,价格透明度还相当低。不过,尽管如此,但是这个行业的竞争随着今年国家提出的节能环保口号的实施,这个行业的价格也逐步开始显现化起来,各品牌的优劣也逐步浮出水面。
而作为早已在这个行业浸润了多年的品牌企业和经销商来说,他们都已经过市场洗礼,逐步实力膨胀起来。所以他们相互选择的余地开始增多,也因此,相互利用的杀机越发明显。A品牌在W市所遭遇的经销商倒戈,无疑也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
(2)过分宽恕就是纵容
在W市,省级经销商P对我们A品牌提出过分要求而又不肯提高销售任务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与其接触,并多次在区域经理的陪同下亲自拜访。经过调查了解到,P经销商对A品牌在W市的支持力度不够较为反感,并多次列举业内A品牌的竞争对手在该区域给予怎样怎样的大力资金支持和人员支持,
同时,P经销商还向我们罗列我们A品牌每年增长率在100%,却没有给他们兑现承诺。理由种种。而我经过与区域经理了解,以及分析竞争对手情况了解到,P经销商所列举的情况大多有点过于夸大,并过分贬低A品牌。更让我们感到憎恨的是,有好几次我们都是捧着一份诚心合作的心态与其面谈,但是却得到其电话回复“忙”、“出差”等推搪。
而分析其心里,就是因为我们A品牌刚进入W市的前期,给予了其较大的优惠政策,从零开始发展起来。前两天无论其对我们提出怎样的要求,几乎都答应。这种放纵思想使得其觉得在当前A品牌在W市形势发展一片良好的情况下,想提出更高的政策优惠要求。同时,我们A品牌的竞争对手F品牌也准备在W市大力发展,寻找合适经销商,并且F品牌的区域经理多次拜访P经销商,使P更加坚定了提出更高政策优惠政策的决心和信心。
深度走访
所谓兵败如山倒,P经销商倒戈,自然会带走了一大批分销商和工程商,所以,我们在与其周旋的同时,也得有所准备。根据分析,当时,我们在W市最大的优势也许就剩下品牌基础了。但是有品牌,销量上不来,这肯定是不长久的。于是我们决定最坏的打算,由我带着2名区域主任每天奔波于各大中装饰材料城、灯饰城和五金市场,W市的区域经理则带着2名区域主任负责工程渠道的拓展。平均每个星期汇合一次,相互总结经验教训。
在这个走访过程中我总结得出,W市做这个行业的经销商普遍文化素质比较低,大多都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要拉动他们就必须让他们得到实际的“小恩小惠”。
同时,经过在装饰材料城、灯饰城和五金市场的走访我们发现,我们有很多的分销商其实就分布在这些地方,只是此前我们都过分相信省级代理制所带给我们的好处,放松了对这些地方的“勘察”。更让我们高兴的是,我们发现这些分销商的实力并不小,有些甚至比省级代理商P还要大,只是他们还兼营其他品牌,包括我们的竞争品牌F品牌。不过,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还是有不少分销商对我们品牌有很大的兴趣,而且我们有“专业电工品牌”的美誉,这就更使得他们想做我们的电工代理商。这也使我们产生了把照明和电工分开经营,实行小区域代理制的雏形思想。
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他们的积极性都提升起来,哪怕是跟业内其他品牌竞争,夹杂在这中间的区域代理商会因为品类而选择不同的品牌进行代理,那么,我们的生存空间就会非常大,而且,还会因为我们给予了较多的优惠条件而接纳。品牌靠销量,销量靠渠道,我们就是要充分运用渠道的力量,实现我们品牌的发展和提升。
篇3: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思政课教师应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了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不仅是党交给思政课教师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更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觉承担起这一时代重任,才能在加强思政课建设中切实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做到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如何理解“责任重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并不断提醒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增强阵地意识。思政课教师应自觉承担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要自觉担负起坚守并扩大宣传思想阵地红色地带的重任,以敢打必胜的信念,勇于做坚持舆论斗争的顽强生力军。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经历过农村繁重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1985年7月我考入临清师范学校,1988年7月参加工作,走上了教师岗位,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现在我的子女也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家庭美满幸福。我常想:党和人民养育了我,养育了我的家庭,我要用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来报恩。所以,30年的教育生涯我始终把爱党、爱国、爱人民植根于我的教育理念中。作为一名小学思政课教师,作为一名老党员,恰逢这个伟大的历史机遇,我将倍加珍惜机遇,倍加努力工作,倍加压实教书育人的担子。
篇4: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爱每一个学生,将思政教育落实到日常
美国优秀教师布莱恩说: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如果没有爱,教师的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同并有深刻的体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老师,在学校我们就应该爱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不变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有时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厉,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生活中,我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让孩子感受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爱,真正把学校当成他们的家。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贫困生,以及家庭复杂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用心去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有这样一名学生,父母离异,以前和爷爷奶奶生活,去年爷爷去世,现只能和奶奶相依为命,该生对生活和学习丧失信心,经常旷课,上课无精打采,经过我的耐心的教育和感化,该生重新鼓足了生活和学习的勇气,由原来的少言寡语变得活泼可爱,主动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学习成绩也逐步提高。
新时代赋予我们思政课教师光荣的历史使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内外兼修,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切实提高个人素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篇5: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熟练掌握思政课教学规律。作为《纲要》思政课教师,自起,我们倡导并创新性开展“紧跟党走”主题教学,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紧跟党走”主题教学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紧紧跟随总书记工作脚步、紧紧围绕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在课堂上宣传好、传达好、讲解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课堂、入大脑、铸魂育人,不断夯实青年大学生思想的理论根基。
其次,在思政课教师“六个要”上做表率。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对照这“六个要”,我和纲要教研室的同事们,赴小平小道等人烈士墓和熊雄故居瞻仰学习,穿红军衣、戴红军帽、扎红军武装带,在烈士墓前重温入党誓词,诵读“红色家书”——《可爱的中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树“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后,在思政课的“八个统一”上做文章。作为地方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师,纲要教研室的同事们一道创新性开展《纲要》思政课实践教学,针对工科生逻辑思维强、形象思维相对较弱的特点,开展“红色家书”“抗疫家书”诵读教学、“八一起义”纪念馆情境教学和全国模范人物示范教学,主要采取形象具体的方式、方法,坚持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性教育,抓好抓实思政课教学,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篇6: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思政课关系到立德树人、百年大计,思政课作用无可替代。首先,抓小事,树立以生为本、以育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环节,在言传身教、行为示范上作表率、见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实处做文章。如在《纲要》实践教学中,我们倡导并要求学生给父母写一封家书,通过家信的书写,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以写家书的方式,尝试构建家校一体化教育模式,加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学生的严师益友。
其次,抓细节,树立以优良的教风影响学风的工作意识。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充分说明环境氛围可以影响人、教育人。校风是学校育人环境与氛围的具体表现,好的校风依靠好的教风,好的教风可以促进好的学风。不管是校风,还是教风和学风,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统一。我和《纲要》教研室同事们一起,努力倡导一种行为示范的理念,以优良的教风影响人。如每次上课,提前10多分钟到教室,做好课前准备;离开的时候擦干净黑板、关好电;学生没有交作业,找学生谈心等,从小处、细处、实处做文章。同时,认真执行“南昌工程学院思政课教学八项规定”,从学生座位、统一交手机等小事入手,抓细节、抓小事,学风得到明显的好转。
最后,抓落实,树立“三全育人”工作观念。“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三全育人”,其根本就在于把育人工作抓细、抓落实。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显而易见,育人工作就是要从“毫末”“垒土”“足下”开始,只有重视育人的“毫末”小事、育人的“垒土”基础和育人的“足下”之行,才可能成就“合抱之木”的栋梁、“九层之台”的高大、千里之行的辉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红色家书”诵读教学,我们订制诵读横幅,布置诵读场地,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录制诵读视频,人人诵读红色家书等,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观念,不断提升立德树人的质量。
篇7: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今天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握了预防措施。
主讲老师们讲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动了我的心,在这个待殊时期,感谢国家和政府能关心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让全国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对我们的期望!抗击疫情,需要全国人一起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年轻人的责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疫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之快,威力之猛,使得世界不断聚焦中国防控疫情的成功经验,认为中囯采取“最勇敢、最灵活和最积极的”严格防控措施,有效遏制疫情,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战“疫”的速度、决心和力度是世界的榜样,应当学习中国的应对措施。
我囯有着非凡的基建和制度,迅速组织人力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立“发热门诊”、迅速隔离感染者、鼓励在线医疗、关闭学校、为隔离在家的人们配送医药和食物等。科学技术成防疫急先锋、救援机器人、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用于防疫。“在与新冠病毒抗击的战斗中,中囯部署了消毒机器人、智能头盔、配备热像仪的无人机和先进的面部识别软件。一些外卖平台利用器人将食物从餐厅送到外卖配送员和顾客手上。真是拥有令人骄傲的中国速度!
学校停课不停学,数百万学生每天通过直播软件上课。疫情下的许多行业仍然保持繁荣,包括健身、厨艺和音乐等线上课堂。疫情如令,责任如山。在这场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战斗中,中国人民的团结信念和责任感令世界印象深刻。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囯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我们不能亲临主战场,但我们能坚持在大战中坚定信心、不负韶华。相信,我们举国同心,齐心努力,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最美的春天!
篇8: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心得
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主义”是定语,是我们对“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当代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之下,没有体验过民族生死存亡的苦难,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历史洗礼,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没有足够丰富的人生阅历。如果不加以引导,就难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的教育,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清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实践,因而社会中共产主义因素是多了而不是少了,我们离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近了而不是远了的道理;讲清楚现在社会上一些人宣扬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共产主义过时论”等论调,企图动摇共产主义科学信仰,怀疑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说到底,不是意识形态的偏见,就是历史的短视,从而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逐渐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篇9:关于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思政课教师要承担好时代重任
思政课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崇高职责使命,长期以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就如何办好学校思政课、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作用作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明确强调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是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好这个“关键”作用,必须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具备“六个要”素质要求。同时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必须要做到“八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更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在培育时代新人中的作用的殷切期望。作为学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八个统一”要求,积极修为,努力将课堂作为发挥自己作用的主要岗位阵地,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重任。
篇10:关于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方位和使命任务,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重大部署。讲话总揽全局、视野高远、内涵丰富、思想精深,是指导新时代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轴、主旋律。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接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人民特色,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管党治党新境界。在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凝聚民心、汇聚力量,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正确舆论导向决定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使主旋律更加雄浑,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有力。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解决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依然艰巨,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的较量和斗争依然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成为实现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思想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宣传思想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而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体来说,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犹如空气和水,用之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在这个意义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也是媒体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进行传播能力建设,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因此,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提高音量,同时也要提高“音质”。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特别是宣传思想工作战线的同志务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共同肩负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把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履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不辱使命,围绕中心种好“责任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奋笔书写强国时代和民族复兴时代的新篇章。
篇11: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心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是凝聚民心的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既讲清伟大成就,又讲清现实问题。宣传思想工作要善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身边的事例,讲清楚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断激发信心、汇聚民心。当下,有人利用负面个案大做文章,得出一些偏颇结论。有效回应这类质疑,讲深讲透存在的问题,关键是要用好唯物辩证法,引导干部群众分清主流与支流、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讲清楚问题成因及解决之道。列宁曾说过,“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像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做到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宣传思想工作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认同上。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就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篇12:关于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在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使命的重要论断,是巧妙运用辩证唯物史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深刻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既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又立足现实预测未来得出的科学结论。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才能领悟精髓,把握本质。
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实现民族复兴不等于实现共产主义,但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日,必定是更加接近我们党最终奋斗目标之时。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和世界政治舞台以来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总是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牢牢抓住时代主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持不懈进行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斗。现在,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特别突出的是要在继续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的进军号响彻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正在加紧进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在迈出新步伐,时代也由此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
篇13:关于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找到适合自己条件的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推动中国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目前稳居世界第二。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二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信心满怀地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梦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追寻的理想信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依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是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不仅科学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前进方向、根本道路,也宣示了我们党保持政治定力,坚定“四个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政党信仰和理想追求。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宣示了新时代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蕴含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逻辑,也蕴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方略,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义无反顾肩负起新时代历史使命的责任担当、战略气魄和政治智慧。
篇14: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新使命的论断,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结论。我们必须用这样的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
时代决定使命,使命呼唤担当。不同时代的使命,是依据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和国内外环境提出的。迄今的人类社会发展史、民族进步史,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都是当时站在时代进步潮流前列的先进政治力量勇担历史使命,依靠和引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符合客观规律的转化,努力造福于人民的奋斗史。自19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这样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从诞生之日起,就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先锋队、中华民族先锋队,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同时担当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和世界政治舞台的90多年中,世界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变化,时代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些变化历程中,我们党总能科学分析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牢牢抓住时代主题,顺应人民意愿,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斗,实现了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一次又一次伟大飞跃。第一次,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世界进入“两超争霸”、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的时代。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第三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成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经历了极不平凡的5年。我们党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大旗,面对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一系列变化,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深入_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前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世界赞誉的奇迹,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也要看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特别是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新时代的进军号正在响彻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正在加紧进行,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军正在迈出铿锵步伐,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开启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伟大飞跃。由此,新时代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新的历史使命。
篇15: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统一思想是凝聚力量的前提,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头等大事。而要完成这项中心工作,需要全面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能力。习总书记着眼战略全局,为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擘画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蓝图,创建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大格局。
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举旗帜的问题,事关道路和方向,事关中国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也是如此。既要在理论上廓清这个问题,更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动力,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旗帜以后,就要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来,把鲜明的立场亮出来,“不要含含糊糊,遮遮掩掩”。
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人心是最大的力量”。“聚”才会有合力,才会有向心力。宣传思想工作做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走向真理。现在,我们处在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宣传思想工作需要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熟悉了解宣传对象,避免成为“沙漠中的布道者”。宣传思想工作只有真正做到群众中间去、被群众广泛认可和接纳才是成功的,一旦调动起民众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也就发挥了宣传思想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直接作用。
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时代新人首先必须是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立场坚定、知识完备、人格完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有真知识、真本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要不断磨练会干事,干成事的真本领,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敢于创新,还要以问题为导向,真正解决人民群众面临的、国家发展需要_的大问题、真问题。
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不是无本之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当前和未来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创造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兴文化的进程中,文化文艺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历史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已经展现出一个大国的担当和实力。宣传思想工作一方面要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有力维护我国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应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带领亿万人走向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即中国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信、勤劳、善良的个性,真诚、质朴的情感,执着、拼搏的精神;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谋求一个和平、融洽的国际关系。
篇16:一省一策思政课学习心得
当代一些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社会经历的局限和受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接受有待加强。这一现实,客观上决定了需要思政课教育以恰当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作出正确选择。因此,思政课教育首先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者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其他思想理论体系真正了解辨识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内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信仰的认同接受。一概采取单向灌输的办法、简单地肯定否定给结论的办法不仅不易被接受,而且不易真正转化为信仰。在教育中要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以说理讨论式和引导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既是一个教学活动的主持者,也是一个平等参与者,同时还是一个平心静气的引导者。这有利于帮助减轻或消除学生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客观上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接受性。
针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经历单纯、缺少社会实践历练的总体情况,创造增加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历练的机会,使之在社会实践中强化对课堂理论的认知感悟,有利于其对正确理论的认同和价值信仰的确立、稳固。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言之谆谆、费尽口舌的理论说教,不易得到学生认同,但在学生经历了亲身实践体验感受后,认识常常完全不同。所以,思政课教育也应具有更为开放的视野和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通过积极探索拓展多种途径的社会实践,更好地促进学生将理论的“认知”与“践行”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同时,更能依据理论体系来观照现实,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所传授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把握和理解。通过实践体验进一步增强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更客观、理性地对待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在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
上好思政课,提高思政课质量成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思政课教师必须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基础上,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
篇17: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近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也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描绘了设计蓝图。
充分认识新时代办好思政课的时代价值。《意见》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办好思政课,我们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这就从战略高度强调了新时代办好学校思政课的价值意义,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准确理解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目标要求。《意见》强调,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任务,是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是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
全面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预期成效,《意见》提出六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二是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三是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四是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五是坚持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积极为这支队伍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六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认真落实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总体部署。如何切实有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意见》分五项有20条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第一次从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角度,就“完善思政课课程教材体系”提出明确要求。例如,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的目标追求。按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提出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定位,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这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实现各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步步升、节节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政课建设规律。又如,调整创新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在保持现有思政课必修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出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组合,这将丰富和拓展思政课课程体系。再如,加强思政课教材建设的规划管理。国家统一开设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组织统编统审统用,地方或学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各地负责组织审定,强调思政课教材要注重提升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可读性。
总之,《意见》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无疑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和总动员令。我们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发挥好“关键课程”在引导青少年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18: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具体地讲,就是要坚持八个“相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所具备的理论品格、精神特质和实践担当,决定了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觉以其为指导,才能在开展教学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真理力量,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铸魂育人、激发广大学子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回顾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能团结青年、引领青年、赢得青年,靠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的理论魅力,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魅力,靠的是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能否在课堂上把这些魅力展现给青年学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种素养,反映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这支队伍的严格要求和殷殷期望。思政课教师自觉加强个人修养,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党性修养。思政课教师是广大青年学子认识党组织、认识共产党人的一个特殊“窗口”,思政课教师的党性修养强,我们党在青年人中间的威信就高、号召力就强。二是师德修养。思政课传播的是正能量,自然要求思政课教师本身充满正能量。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前提是自己要有真善美的丰硕果实,应时刻注重为人师表,正己修德,自觉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三是学识修养。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思政课教师在讲台上才能真正讲得理直气壮,思政课的教学也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篇19: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历史实践证明,中华民族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首先归功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这就是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而贯穿其中的是我们党面对矛盾、斗争和挑战,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也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总结的: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来决胜阶段的新形势新特征,更要未雨绸缪,坚持底线思维,深入研判和预估各种风险隐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我国由大向强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挑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的门槛。实现伟大梦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时代历史使命,彰显了深刻的忧患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赤诚的担当精神。
进行伟大斗争,绝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式的口号,而是有着丰富而清晰的时代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斗争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作了高屋建瓴的概括,这就是: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五个更加自觉”“五个坚决”,涵盖之广泛,要求之明确,立场之坚定,态度之坚决,生动诠释了我们党面对新时代历史使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主动和政治担当。
篇20:一省一策思政课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充分肯定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讲授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类社会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理论魅力,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因此,开好思政课,要求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过硬的人生导师。
思政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即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笃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笃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笃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笃信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征程。
理直气壮地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要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为抓手,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当前研究好马克思主义,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科、进学术、进专业、进教学。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强的学科支撑。
思政课教师研究马克思主义,即要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学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自信、学科自信和学者自信;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支撑教学,增加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含量和学术容量,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积极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传播真理的“道场”,也要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宣传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良好的社会协同环境。
思政课教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即要把学科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和宣传话语体系,促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批驳,亮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关注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需要,辐射其“资政育人”影响力;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以受众群体认可的方式进行成果的社会化推介;树立忠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形象,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教学方法只是手段,课堂上最终展示的是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说到底要“以理服人”。教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折服青少年,才能杜绝虚假“课堂繁荣”,真正坚定青少年的政治信仰。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有效的课堂保证。
思政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即要把课堂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主阵地,让课堂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头脑的“磁场”;在教学中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当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讲清楚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
★ 许理简介
★ 老残游记读后感
★ 银行一点一策范文
★ 沈从文散文友情
【每日一省范文(精选20篇)】相关文章:
地名歇后语及答案2024-01-25
一点一策ppt范文2022-07-05
全国各地的地名谜语2022-06-02
小学生疫情防控演讲稿2023-11-14
湖北省黄标车新规定2024-01-25
差不多先生传阅读题及答案2023-04-09
《差不多先生传》阅读答案2022-05-06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2022-06-07
抗击疫情心得体会及感悟2023-10-25
河南重点大学有哪几所202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