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

时间:2022-07-10 05:59:2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集锦6篇)由网友“十二株”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希望能帮助大家!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

篇1: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

据了解,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主要有7条路径,贯穿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

1.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9年一贯制办学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

篇2: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七大变化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七大变化

20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将举行。仔细梳理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的内容、进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我们不难发现七大明显变化。

变化1 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扩大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京城5所院校从开始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工作。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4所院校将自年起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今年北京地区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招生单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说,改革前,研究生培养费主要通过“计划内、计划外”的方式进行配置,“一考定三年”,资金资源的配置没有与研究生入校后的综合表现进行动态结合,只与入学考试成绩挂钩。改革后,人大将设立“研究生基本奖助金”,发给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突出的研究生,作为全部或部分学费、助研(助教或助管)津贴。研究生基本奖助金获奖资格实行动态管理,每学年评定一次,分为“特等奖助金”、“全额奖助金”、“半额奖助金”3个层次,覆盖面达80%。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说,该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有3个特点,一是取消公费生、自费生区别,对所有非在职新生免收学费,实行同样的公费医疗待遇,实行同等的奖助学金待遇;二是全面提高助学金待遇标准;三是强化导师的权力和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从2009年起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石油大学将为研究生设置硕士生基础奖学金、优秀硕士生奖学金、硕士生专项奖学金、硕士生助学基金。其中,硕士生基础奖学金覆盖面为100%,优秀硕士生奖学金覆盖面50%以上。北师大实行研培机制改革后,硕士生的录取类别只分为非定向培养硕士生和定向培养硕士生两类。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入北师大的为非定向培养硕士生,不转入的为定向培养硕士生。

教育部计划明年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推广到全部中央部委所属院校,同时鼓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变化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联考

从2009年起,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将进行调整,并改革命题形式。该学科的`初试专业课考试将实行联考。

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招生单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包括4门,分别是政治、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专业基础或计算机专业综合。政治、外国语和数学(一)的考试大纲由教育部制定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计算机专业基础由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命题。调整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初试科目仍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卷面满分值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命题工作由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工科委员会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导下组织实施。

改革后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中,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各占45分,操作系统部分占35分,计算机网络部分占25分。

变化3 公共课数三数四合并

从2009年起,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的数学三和数学四合并,科目名称为数学三,使用原数学三和数学四的学科专业全部使用新数学三试卷。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科目调整前,统考数学试卷分为4种,其中针对工学门类的为数学一、数学二,针对经济学和管理学门类的为数学三和数学四。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包括: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的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2个二级学科;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等2个二级学科;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学科与工程一级学科。选用数学三或数学四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包括:经济学门类中除统计学、数量经济学等学科外的其余二级学科;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会计学、旅游管理等2个二级学科;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选用数学三,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四。

2009年考研数学考试大纲规定,数学三考试内容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分数比例约为56%、22%和22%。

变化4 推免院校增32所

2009年我国将有中央美术学院等32所高校新增为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的院校。

推免生工作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初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免试”是指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推免生名额的规定,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因此,以前,这32所高校将按1%的名额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20后,这批高校的推免生名额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确定,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确定;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5%左右确定;其他高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确定。

变化5 研考舞弊次年禁考

明年教育部加大了对舞弊考生和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今年,对于作弊考生和严重作弊的在校考生,招生单位分别给予严肃处理和开除学籍的处罚。明年,对于考试作弊的考生,招生单位将取消其考试成绩,同时给予下一年度不得报名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的处理,对严重作弊的在校考生还将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招生单位仍将考生考试诚信情况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变化6 北京报名人数增万余

2009年全国共有225649名考生报考北京硕士研究生,较20增加11199名,增幅为5.2%。

据研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报考人数过万人的招生单位有北京大学(20546人)、中国人民大学(18051人)、北京师范大学(13335人)、清华大学(12469人)和北京理工大学(10771人)5高校。

从报考专业分布上看,报考MBA联考的人数为12719人,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较年的10150人增加2569人,增幅为25.3%;报考金融学的人数为9379名,比今年的8312人增加1067人,增幅为12.8%;报考“法律硕士联考”的人数为7494人(含推免生),比今年的8335人减少841人,降幅为10.1%。报考人数居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437人、会计学4361人、行政管理4334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4260人、通信与信息系统4066人、企业管理4056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3515人。

变化7 硕士生招生计划增5%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也比上年增长1.7%。能源、信息等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相关招生专业将受到重点支持,不好就业的学科和专业将被限制招生规模。

教育部表示,2009年在保持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将加大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缓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重点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包括能源、信息、生物、海洋、航天、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等前沿技术和基础学科相关专业的招生;坚决限制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的招生规模。(记者:陈霄飞)

篇3:湖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为积极稳妥推进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35号)和教育部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深入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丰富多样的考试招生制度。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把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完善规章制度,健全体制机制,切实保障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完善政府监管机制,确保考试招生工作高效、有序实施。

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整体设计从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促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衔接沟通,统筹实施考试、招生和管理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

(三)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总体要求,结合湖南省情,在启动考试招生有关单项改革的基础上,出台我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方案,全面推进并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到基本建成符合教育规律、顺应时代要求、具有湖南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招生模式,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提高人才选拔培养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为湖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

1、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机制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参加升学考试管理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招生公平性,有效解决当前群众关注的义务教育“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主要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小学、初中招生免试就近入学规定。落实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教发〔2014〕22号),推行学区制和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招生制度。二是改进普通高中学校考试招生方式。逐步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按照不低于50%比例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三是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和参加升学考试办法。落实我省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升学考试有关规定,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按照实际居住地免试就近入学和按照学生居住地、学籍地报名参加高中升学考试的制度,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办理高考报名手续并提供有关服务等,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权利。四是进一步推进合格学校和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全省规划推进合格学校建设,确保任务如期完成。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促进义务教育资源更高层次的均衡配置。五是指导各区域完善中小学招生改革实施方案。以县为单位,按照国家和湖南省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并报省教育厅备案。六是建立并不断强化中小学招生评估办法。着重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高中招生实施办法、随迁子女入学状况和化解“大班额”、缓解“择校热”实施办法进行评估。

3、实施安排。在指导和督促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进行试点,初见成效,基本破解中小学择校或入学难题。

(二)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适合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程度、保障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衔接高校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促进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促进高中学校多样化办学,促进高校科学选拔适合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生。

2、主要措施。一是制定《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改革考试形式,建立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合理设置和安排两类考试科目。合理确定学生等级性考试科目、自主选课办法和成绩呈现方式,促进高中教学模式改革。二是进一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价机制。科学利用学业水平考试评价反馈机制,推动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改革。

3、实施安排。208月已制定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年经教育部备案同意后对外公布并在一定范围试点,20正式实施,从当年秋季进入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执行,20有关科目正式纳入高考计分体系。

(三)建立并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1、目标任务。建立并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引导普通高中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个性特长全面发展,扭转“唯分数论”倾向,为学生毕业和升学提供重要参考。

2、主要措施。一是制定《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教学规律、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客观、真实、全面记录学生高中阶段发展状况,为学生现实和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二是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以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方便、快捷、准确地记录与保存学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表现情况。三是规范评价过程,强化公示审核,确保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材料的.真实可靠。

3、实施安排。年8月已制定实施办法并报教育部备案,2016年经教育部备案同意后对外公布并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年正式实施,从当年秋季进入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年正式纳入高考录取参考范围。

(四)建立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

1、目标任务。建立面向人人、面向社会、选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培养体系。促进高职院校选拔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学生充分自主选择职业和个性发展,为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奠定人才培养基础。

2、主要措施。一是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实施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完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制度。逐步扩大单独招生规模,提高单独招生录取比例。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分别针对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录取模式。三是完善对口升学制度,构建中职与高校有效衔接的升学通道。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学习。

3、实施安排。2015年高职院校分类招考录取的人数已达到高职院校录取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其中,全省单独招生规模达到高职招生总计划的30%,五年制和对口升学等两类形式招录规模保持基本不变。2016年,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规模。20,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录学生的主渠道。

(五)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1、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促进试点高校科学选才,规范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行为,确保真正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高中学生进入高校学习。

2、主要措施。指导省属试点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规范和完善自主招生方案,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开展自主招生。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确保实现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学生的改革初衷。

3、实施安排。按照教育部和省里有关规定加强对省属试点高校指导和监督。2015年起,自主招生面试安排在统一高考以后、高考分数公布之前进行。2016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

(六)实施高校农村学生招生专项计划。

1、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面向我省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和招生录取机制。提高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比例,促进边远、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2、主要措施。一是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科学合理分配和编制招生计划,足额落实教育部下达我省的招生计划数(实施区域为全省40个国家级贫困县)。二是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进一步完善政策,确定我省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的区域(51个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市区),指导省属实施高校按不低于本校年度招生总计划2%的比例编制分专业招生计划。三是实施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和督促省属本科一批高校按不低于本校年度招生总计划3%的比例编制分专业招生计划,并合理安排适合农村考生特点与就业需求的专业(实施区域为全省范围所有农村)。

3、实施安排。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和要求,每年4月制定上述3类专项招生计划文件,并严格按方案组织实施,确保计划顺利完成。力争到年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的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七)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

1、目标任务。构建合理规范的高校招生扶助和激励机制。促进公平公正,纠正高考加分领域过度功利化倾向,杜绝高考加分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主要措施。按照国家整体部署,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教发[2015]9号)文件精神,取消鼓励类加分项目,保留全国性扶持类加分项目,调整我省地方性扶持类加分项目。合理设置过渡期。明确过渡期加分政策,保留2015年1月1日前已获得有关奖项、称号、名次考生的加分资格,且加分分值一律调整到国家规定的5分以下。

(八)改进并不断完善高校招生录取方式。

1、目标任务。建立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学生个性发展和录取公平的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方便学生选择就读高校,降低考生报考难度和风险;方便高校选择合适学生,提高科学选才水平。

2、主要措施。一是不断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投档录取率。二是逐步减少直至取消录取批次。取消录取批次后,学生不再分批次填报志愿;学校在考生志愿填报范围内按学生专业志愿和高考分数择优录取,克服社会和考生简单用录取批次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三是试行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选报多所学校制度,使学校选拔学生和考生选报学校更加合理有效,逐步实现“双向选择”。

3、实施安排。2015年已合并本科第三批A、B两个批次。此后逐步合并本科第二、第三招生批次,直至取消录取批次。2015年已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中试行学生可选报1-2所学校制度,此后逐年完善并扩大。

(九)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1、目标任务。建立并进一步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加强招生自主自律,杜绝高校招生录取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确保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2、主要措施。一是完善高校招生信息发布制度。指导和督促省属高校进一步完善招生章程,详细列明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按规定上传到教育部高考招生“阳光平台”,经审核后于高考前向社会公布,学校严格按公布的招生章程进行招生。二是加强招生委员会建设。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规范运行,使其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三是加强高校录取现场监管。指导和督促高校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建立与完善招生工作第三方监督机制。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有关问题。四是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落实招生问责制。

3、实施安排。每年5月对高校招生章程进行审核,6月底前各高校将招生委员会名单、第三方监督机制等报省教育厅备案。2015年已实行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制度,2016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1、目标任务。改进和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发挥高考正确导向作用,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探索高考招生与高中学习进一步相关联办法,提高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水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2、主要措施。一是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高考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实施原则和时间安排,制定依据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从省内自主高考命题过渡到使用全国统一高考命题试卷。二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明确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等级性考试纳入高考计分范畴。计入高考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不分文理科。明确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科目设置、考试时间、成绩呈现办法等。外语科目为考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考生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建立和完善“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机制,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地位和作用。四是加强指导。指导高中学校充分认识高考综合改革的意义,按照统一安排积极支持并参与高考综合改革。指导高校根据学校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五是学习借鉴试点省份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密切关注上海、浙江试点情况,及时调整完善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3、实施安排。2016年高考起,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科目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2016年研究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在部分市县和学校进行试点,2018年6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2018年秋季从高中一年级学生中开始施行,2021年按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录取。

(十一)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通道。

1、目标任务。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成员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使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资源。

2、主要措施。一是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职学校继续实行注册入学制,成人高等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研究制定湖南省成人高考改革方案。二是创造条件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包括为肢体障碍考生提供无障碍考场、为视障考生单独制作大字卷,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卷或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等。三是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转换方式。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和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3、实施安排。2017年根据教育部新出台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我省成人高考改革方案, 2018年启动实施。2016年高考起,逐步为残疾考生提供相关服务。2017年根据教育部新出台的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指导意见,制定我省具体实施方案。

(十二)改革监督管理机制。

1、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招生考试监督管理机制。促进考试招生公平公正,提高教育的社会公信力,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制度环境。

2、主要措施。一是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考试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高校招生信息“十公开”规定。督促全省各级有关部门和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湘教通〔〕530号)、《关于做好全省普通中小学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发〔2014〕19号),扩大中小学招生、高校招生信息公开范围,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省普通高校招生委员会、省国家考试厅际联席会议等成员单位协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对辖区内招生考试监督管理责任制。加强各级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建设,完善规范招生承诺制,切实规范招生行为。强化各级各类招生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安全体系。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规章制度,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县为单位制定中小学考试招生监管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招生工作监管。加强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管,保证学业水平考试安全规范和评价过程公开透明,提高公信力。加强高考加分资格审核的部门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各有关部门责任,强化资格审核,严厉打击加分造假行为。加强对我省省属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监管,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加强面向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实施过程监管,严审考生资格,落实生源地有关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和学校的审核责任,强化招生学校和省级招办复核机制。督促各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修订和完善高校招生工作各项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招生章程。四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教发〔〕29号)、《关于进一步严肃普通高校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的通知》(湘教发〔〕22号)等文件规定,并不断完善和规范实施。严肃查处考试招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触犯法律的,依法送交有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努力杜绝各类招生考试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保证公平公正。

3、实施安排。根据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工作特点和时间安排,督促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招生机构和学校,制定各项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里各项政策规定,确保各类教育考试招生安全规范顺利。

三、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成立湖南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和部署我省考试招生制度各项改革。设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各项工作的推进。建立若干工作小组,分项目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单项改革实施方案。同时,聘请相关领域的若干专家参与各个单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论证。

(二)科学谋划,稳妥推进。深入调研湖南实际情况,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案,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完善政策措施。

(三)加强引导,平稳实施。加大对改革方案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凝聚共识,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四)强化监督,确保公平。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考试招生中存在的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处理结果。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引导学校健全自律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共同维护考试招生秩序,促进教育公平公正。

(五)强化保障,深化改革。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逐步满足学校选课走班的需要。优化师资配备和设施设备等条件。以多种形式支持普通高中学校的改革建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满足学生选学需求。加强考试机构建设,努力提升考试机构的专业化和法制化水平。

篇4:我国高考人数3年减117万 招生制度面临改革

我国高考人数3年减117万 招生制度面临改革

高考进行时72小时连续报道<< 2011高考真题<< 2011高考作文<< 名师真题点评<<

视频截图高考人数

解说:

1050万,1020万,957万,933万,高考人数为何连续三年减少?

6月4日 新闻

主持人: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今天公布,一共招生675万。

解说:

57%,72.3%,高考录取率大幅攀升,又会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专家:

高考制度必须要改革,这个改革过程又必须很审慎地实行。

解说:

一些高校联手抢夺生源,一些高校仍在扩大规模,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无米下锅,而有一所高校却坚定地选择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道路。

朱清时:

我们有希望能够给国家闯出一条路。

解说:

,中国的教育改革,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新闻1+1》今日关注谁,缺席了高考?!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明天,今年的`高考就要开始了,想想30多年前,有多少中国的年轻人梦寐以求能够获得一个高考的资格。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有相当多数量的年轻人却主动放弃了高考,为什么30多年的时间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这种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呢?

[1] [2] [3] [4] [5] [下一页](

篇5:教育部长谈我国高教发展 研究生招生体制要改革

教育部长谈我国高教发展 研究生招生体制要改革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以《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为题发表文章,对我国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出几点思考。

文章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谋划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把我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搞上去,是时代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博采众长、并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锐意进取创新,才能后来居上,实现超越。

文章说,高等教育正在迎来实现新跨越的新机遇。机遇难得,稍纵即逝。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以高昂的斗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我们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攀登,我们还处在爬坡的半山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机遇,落后的可能会更加落后,先进的也可能变成落后。

文章认为,要统一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以来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二是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跨越;三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文章说,高举发展的旗帜,能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我们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来统率学校工作的全局,以发展来统一大家的思想,以发展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在发展中来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

文章重点强调,要坚持以创新求发展,谋划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突破。

文章说,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高等学校,特别是担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等学校面临着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人的困难,主要是汇聚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世界顶尖人才的困难;二是钱的困难,如何确保经费的持续增长来支持学校的发展。前一个阶段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改革的重大突破;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更要依靠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文章说,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深化既有的改革成果,这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基础。近几年,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成功的改革,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行成本分担的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等等,都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把握改革的方向,巩固改革的成果,并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比如,要坚持办好一批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已经合并的高校要深化实质性融合,对条件成熟的新的高校合并也要坚决推进。又如,要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精兵简政,坚持以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现在有些学校不进反退,不断向传统势力退让,不断放弃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有的学校非教学人员的比例超过60%,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问题有反弹的趋向。对此,我们决不能松懈,而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巩固成果,深化改革。

文章认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进行新的宏观思考和战略规划。适应高等教育新跨越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改革创新,要抓好“一个重点”和“三个突破”。

“一个重点”,就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什么要把这一点放在这样突出的一个位置上?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把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其他高等学校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就是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社会贡献。就要看你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职责?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这是解决高水平大学向什么方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钱从哪里来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将会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跨越。如果说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有什么“捷径”的话,我想,只有一条,就是要通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争取全社会的更大支持;通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争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衡量这些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能力,是这些高校能不能在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中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创造大成果,涌现新的大师,在原始性创新和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的突破,作出重大的贡献。

这些大学的发展资源从哪里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各个方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今后几年,我们还会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这个幅度毕竟有限,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一是国家对知识创新的投入将会大大地增加;二是企业对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会大大地增加;三是大学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群众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需求在大大地增加。这几个方面就是几座金矿,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靠改革创新。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靠国家投多少资能建起来的,而是在为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是要靠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成就中逐步实现的。

“三个突破”,是在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改革的新突破,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战略重点。

一是人才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抓人才。二战以后的美国大学,之所以始终保持超强的地位,就是从全世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我们实际上是面对面地和发达国家进行一场人才的争夺战。总的来看,在人才竞争上,短期内我们仍然难以改变处于劣势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真正培养、留住、吸引一批拔尖人才,使高等学校成为汇聚拔尖人才的中心,这也是校长书记们的头等大事。高校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

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是人才强校的根本。要为汇聚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高校的人才竞争力。

二是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性改革。高水平大学必须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任务。但是,总的来看,科研这个中心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只有把科研提高到世界水平,才能真正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能够适应当今世界大学和经济、科技结合日趋紧密的趋势,大胆地进行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科技创新资源,就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形成相对体制性、结构性的优势,不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营造更加宽广的舞台。我们必须有勇气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一次领先性的探索,这应当是实施“985工程”二期的一个战略突破口。在实践中,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调整,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院系管教学、所室管科研。第二种模式,是在院系的体制之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第三种模式是产学研结合,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三是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建设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问题。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是评价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指标。

改革培养体制、调动研究生及其导师的积极性,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个新的培养体制的特点:一是要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为基础,把研究生组织到科研活动中,并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二是改进研究生教师指导制度,由那些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和团队承担主要的培养任务;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不能带研究生。三是以科研经费作为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主要来源,三助(助教、助研、助管)特别是助研应该成为研究生学习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导师申请科研项目,招收研究生形成科研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取得科技成果,导师今后能够申请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科研项目。研究生要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从“从书本学”改变为“从研究学”。与此相适应,研究生招生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术团队和指导教师更大的管理权。

在推进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中,要改变把研究生教育改革等同于收费的错误认识。一些同志一谈到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就想到多收费;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基本控制住了本科生收费的标准,现在一些学校就把变相扩大研究生收费作为新的财源。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必须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不是鼓励收费,而是要形成适合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更加规范的成本分担机制。有些应用型专业,如工商管理等,硕士研究生个人可以分担一部分的培养经费。而对于多数从事科技创新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来说,如果不能创造必要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怎么能做到安心科研?这样的研究生又怎么能名副其实?相反,如果充分发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那么由此获得的科研经费就完全能够分担甚至超过必要的培养成本,也才能真正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篇6:我国高考人数3年减117万 高考招生制度面临改革

我国高考人数3年减117万 高考招生制度面临改革

视频截图高考人数

解说:

1050万,1020万,957万,933万,高考人数为何连续三年减少?

6月4日 新闻

主持人: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今天公布,一共招生675万。

解说:

2008年57%,2011年72.3%,高考录取率大幅攀升,又会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专家:

高考制度必须要改革,这个改革过程又必须很审慎地实行。

解说:

一些高校联手抢夺生源,一些高校仍在扩大规模,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无米下锅,而有一所高校却坚定地选择了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道路。

朱清时:

我们有希望能够给国家闯出一条路。

解说:

2020,中国的教育改革,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新闻1+1》今日关注谁,缺席了高考?!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明天,今年的高考就要开始了,想想30多年前,有多少中国的年轻人梦寐以求能够获得一个高考的资格。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有相当多数量的年轻人却主动放弃了高考,为什么30多年的时间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这种变化又意味着什么呢?

(播放短片)

解说:

933万人报名参加,大约72.3%的孩子会被录取,这是明天开始的2011年高考,最重要的两个数据。

陈爱玉 北京171中学校长:

我希望我们的考生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把自己原有的水平发挥出来,在考场里要胆大心细,

解说:

对孩子们来说,明天的考场发挥影响着自己的未来,而对一些教育管理者来说,2011年高考数据的变化,却已经在透露着另外的信息。

和2008年相比,三年时间,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减少了117万,而高考录取率从2008年的57%,今年则会突破72%,包括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内的全国八个省市,录取比例都已经超过了80%。对于不断扩大规模的中国高等教育,高考报名人数的不断走低,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我们需要切实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考报名人数的连续下降?在中国,放弃参加高考的学生是不是在增加?规模究竟有多大?

胡岑然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

来这边最大的'感受就是美国的一个包容性,所以你会接触到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文化和各种各样的知识,然后和这些人交流,也会让你的视野开拓得更多。

陈曦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

美国在科研方面,然后再有这些科学家,在他们研究的这个前沿性,这个前瞻性方面,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解说:

伴随着高考人数连续三年下降,我国的高中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的人数却是连续三年增长。面对不少国外以及香港的大学,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放弃了国内高考,甚至放弃了报到。

李晓哲 嘉华世达国际教育副总:

去年在我们这里办理留学服务手续,同时又参加高考的学生呢,很多人成功获得了国内的大学录取,但是90%的学生,最后还是选择了到国外去读大学。

解说:

除了寻找更好的出路,新的读书无用论是否也在导致另外一种形式的弃考呢?目前我们还无法得到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而另外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我国高考人数下降的趋势,或许会延续到2020年前后。 [1] [2] [3] [下一页](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解放思想的联想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

解放思想大讨论 范文

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解放思想大讨论主持词

大学习大讨论心得体会

高考政治七大答题

解放思想大讨论对照检查材料

三新大讨论学习心得体会

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锦集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国招生考试改革七大举措(集锦6篇)】相关文章:

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大全2022-04-30

医院宣传工作会议讲话稿2023-05-10

调研讨论学习心得体会2022023-01-28

党员干部职工学习计划2022-05-06

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2023-05-03

勤奋学习型党员标兵感想2023-05-24

党课培训教材2022-08-16

学习解放思想大讨论个人总结2022-05-18

对外工作总结2023-07-28

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2023-04-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