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Windows系统(精选7篇)由网友“aafso”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谁知道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Windows系统,希望大家喜欢!
篇1:谁知道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Windows系统
谁知道深圳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应届研究生)? 谢谢! yondean 回复于:-05-14 17:35:02 不会因为研究生而特高, 稍有经验的 开发 人员应该税后10K以上吧 pure 回复于:2005-05-14 21:11:06 [quote:db1858005a=“yondean”]不会因为研究生而特
谁知道深圳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应届研究生)?
谢谢!
yondean 回复于:2005-05-14 17:35:02不会因为研究生而特高。
稍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应该税后10K以上吧
pure 回复于:2005-05-14 21:11:06[quote:db1858005a=“yondean”]不会因为研究生而特高。
稍有经验的开发人员应该税后10K以上吧[/quote:db1858005a]
是吗?!!!!!
你是给的吗!
呵呵 :mrgreen:
bpcsusr 回复于:2005-05-15 09:07:11不错.
ar6400 回复于:2005-05-15 13:40:44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东摸摸,西瞧瞧,只翻技术资料的前几页,时不时的出点苦力搬搬报表纸,移移机柜,整天想着如何多考几本证书)
如果你会敲命令,还知道如何去改写这条命令-->6-9K。(老油子:白天打打游戏逛逛论坛,晚上干点难活急活。技术资料是跳着看的。背后骂骂老板和经理,总想着该跳槽了吧)
如果你什么也不会,但乐意执行老板的命令,12-20K。(不用说您也知道他是谁了吧!只爱看时尚消费广告,主要工作就是开开会、签签名、约见点头哈腰的销售总监、行业代表。总担心让老油子抢了他的位子)
bpcsusr 回复于:2005-05-15 13:58:43厉害.
居士 回复于:2005-05-15 14:26:50ar6400 写的精辟啊
coolk 回复于:2005-05-15 17:26:31[quote:24cf6195bc=“ar6400”]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quote:24cf6195bc]
讲得真的是无话可说!
liling070900 回复于:2005-05-16 11:04:41过渡中,ft
RobinL 回复于:2005-05-16 16:49:25ar6400说得太精辟了~~佩服
ANTENTER 回复于:2005-05-17 10:11:25[quote:6c0c6dac21=“ar6400”]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quote:6c0c6dac21]
:mrgreen: :mrgreen: :mrgreen:
这可是我看了CU以来,认为是比较精辟的帖子,希望设为原创精华。 :em11:
USING_AS400 回复于:2005-05-17 17:58:33俺还真不知道有这事!
riancy1106 回复于:2005-05-17 19:54:34ding!
frmax 回复于:2005-05-18 04:47:10[quote:5e9908af56=“ar6400”]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
(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quote:5e9908af56]
不如大家再说说自己属于哪种!再侃侃平时的工作!
oldv 回复于:2005-05-18 10:33:14我们这里前3种人都没有区别,就看你混的年头长短,咳咳。
pure 回复于:2005-05-18 18:09:07ar6400 的发言真是入木三分啊!
精辟!
coolk 回复于:2005-05-19 12:46:53相信在CU上的人很少是最后那种人!
嘿嘿!
stephenxie 回复于:2005-05-19 16:11:34老江湖啊
强人 回复于:2005-05-19 22:02:52[quote:d47575d25f=“ar6400”]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quote:d47575d25f]
:em06: :em06:
bobofish29 回复于:2005-05-20 11:36:48ar6400,分析得真透彻,社会就是这样的! :cry:
majorz 回复于:2005-05-20 12:51:19m合第二N人 想做第一N人 望著第三N人 取不做第四N人!
tony0024 回复于:2005-05-20 14:31:31顶
oid 回复于:2005-05-20 21:26:14建议加为精华
qingzhou 回复于:2005-05-21 08:19:54经典、精彩! :mrgreen:
levin888 回复于:2005-05-21 11:39:30经典、精彩,精华
Eagle_wolf 回复于:2005-05-21 14:03:40[quote:9be4902574=“majorz”]m合第二N人 想做第一N人 望著第三N人 取不做第四N人![/quote:9be4902574]
同意
amaniwq 回复于:2005-05-21 20:49:26[quote:885534c044=“ar6400”]如果你会敲命令,但不知道该命令有什么用-->1-2K。(值班的:每天敲几个固定的I,换换磁带、光盘,听听MP3,每天想着下班后到哪里去约会)
如果你会敲命令,但只知道几个主要参数的用处-->3-6K。(新来的:?.........[/quote:885534c044]
看样这位老大肯定是第三种啊!
ibmas400 回复于:2005-05-22 08:07:34ar6400真是贴心人啊...
ar6400 回复于:2005-05-22 11:38:06哈哈,楼上的这位同仁签名真好玩,我女儿今天看了几十篇了(我保存了下来,不会要版权费吧)。
jjdn519 回复于:2005-05-23 09:57:34入木三分,经典。。
uuhs_hiei 回复于:2005-05-23 12:32:46ar6400本人是第几呢?坦诚点:)
守夜人 回复于:2005-05-30 15:27:16呵呵,有趣,想往IBM方展,可是现在只会一点LINUX,加油中!~~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打印机安装维护Windows系统
前一段时间我在坛子上问了一些打印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 现在把我觉得有用的贴上来,希望对后来者有帮助 我欢迎大家回帖,但是希望大家尽可能把打印方面的心得或资料先贴上来, 这样后来的可以在贴子的前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6-
前一段时间我在坛子上问了一些打印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一大半
现在把我觉得有用的贴上来,希望对后来者有帮助
我欢迎大家回帖,但是希望大家尽可能把打印方面的心得或资料先贴上来,
这样后来的可以在贴子的前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6-04 13:01:14和在Windows下共享网络上其它主机所连接的打印机一样,在装有SCOUnix主机的网络上也能很方便地实现打印机的共享。对于TCP/IP网络,远程打印机联网为Client/Server模式。在联网的计算机中,没有安装打印机的Unix系统机器,可以将打印作业发送到安装了打印机的Unix系统机器上。本文所讨论的网络打印机,和真正意义上的完全通过网络安装与配置的打印机不同,是通过配置假脱机程序达到经过网络在远程主机所连接的打印机上打印的目的。本文不涉及网络本身的讨论,假定TCP/IP网络是开通的,下面就网络打印机的配置过程做一简要叙述。
该方法需要在打印服务器上配置一个本地打印机,并使它能接受远程主机的打印请求。具体步骤如下。
1.配置打印接口
此项工作的实质是把相应口的驱动程序连入核心。打印机既可以安装在Unix主机的并口上,也可以安装在串口上。
(1)若安装在COM1口上,则不必在系统中配置,它是系统默认的串口。若连接在COM2口或其它非智能多串卡的口上时,则需执行mkdev serial 命令,或进入scoadmin,选择Hardware/Kernel Manager-> Serial port,此时屏幕显示:
Description Ports IRQ I/O addr
IBM-COM1 1 4 3F8
并有Add、Delete、Modify三个选项。选择Add,此时屏幕显示:
Description Ports IRQ :[ 3 ]
IBM-COM2 1
AST 4 I/O addr [2f8]
…
其中第一列为串口或多口卡的名称,第二列为端口数。随着每行选项的不同, 显示的IRQ和I/O addr取值也不同,但可直接修改。选中IBM-COM2后回车,此时在IBM-COM1下显示: IBM-COM2 1 3 2F8, 表明串口配置成功。
(2)若安装在并口上,则需执行mkdev parallel命令或进入scoadmin,选择Hardware/Kernel Manager ->Parallel Port, 此时屏幕显示:
Parallel Port Initialization
There are no parallel ports configured
Do you wish to:
1.Add a parallel port
2.Remove a parallel port
3.show configuration
4.help
select an option or enter q to quit:
敲入1,回车,此时屏幕显示:
Please select the I/O address for the adapter:
1.Parallel Adapter at address :378-37f
2.Parallel Adapter at address:3bc-3be
3.Parallel Adapter at address: 278-27a
4.Other configuration
Select an option or enter q to quit:
这里给出四种选择。这一步应根据系统硬件的实际配置进行选择,同时还应兼顾给出的I/O地址范围。一般情况下,可选择1,回车后屏幕提示:
Should this port use interrupt (default [7]):
如果使用中断向量7则回车,屏幕显示:The device node is /dev/lp0 ,表明并口配置成功。
(3)新的核心生成后,使用命令hwconfig -c检查该口与其它设备有无冲突。显示的信息内容:
name=serial base=0x2F8 offset=0x7 vec=3 dma=- unit=0 type=standard nports=1
name=parallel base=0x378 offset=0x2 vec=7 dma= - unit=0
若最后显示No obvious conflicts in hardware settings 则表示没有冲突。若提示有vector 或address冲突,则需要删除所加口,选择其它配置。
(4)对所设接口和打印机的连接进行检查。检查的办法是直接给打印机发送数据。对于串行打印机使用命令: date > /dev/ttynn ,ttynn代表打印机所用串口(如COM1为tty1a,COM2为tty2a);对于并行打印机使用命令:date >/dev/lpn,lpn代表打印机所用并口(主并口为lp0)。命令把当前日期送到打印机上打印,如果打印机打印正确,表明所用接口配置正确。若打印机没有输出,把打印机及打印电缆连接到另外一个能正常打印的系统上测试:如果工作正常,说明所用打印接口的硬件有问题,应删除此接口并重新配置其它接口。
2.设置打印机
(1)使用mkdev lp 命令或进入scoadmin,选择Printers->Printer Manager->Printer->Add Local,此时屏幕显示:
Add Local Printer
Name:[ ]
Description:[ ]
Model:[ ]
Device:[ ]
这一步要逐一填入相应的内容。Name代表准备添加的打印机名;Description代表注释字段;Model代表打印机类的名字,可用↓选择,如Epson、HP等,一般可选standard;Device代表打印接口的名字,如/dev/tty1a、/dev/lp0,也可用↓选择。选OK后回车,打印机就设置完成了。再选Set To Default将它设为缺省打印机。
(2) 进入settings->Control,此时屏幕显示:
Printer Control
[ ]Enable Printing
[ ]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pt New Local Jobs
[ ]Accept New Remote Jobs
将光标移到各选项后按空格键,若在[ ]中加上?,表示选中此项,使打印机既接受本地打印,又接受远程打印。
3.为客户机建立信任
在/etc/hosts文件中加入客户机的IP地址及主机名,在/etc/hosts.equiv中加入客户机的主机名及需要使用远程打印机的用户名。若客户机上所有用户均需使用远程打印机,则只加入客户机的主机名即可。
经过上述3步,打印服务器上需做的工作就完成了。下面再叙述一下客户机上需做的工作。
1/etc/hosts中加入打印服务器的IP地址和主机名。
2用命令mkdev lp或进入scoadmin,选择Printer->Printer Manager->Printer->Add Remote->Unix,此时屏幕显示:
Add Remote Unix printer
Host :[ ]
Printer:[ ]
在Host选项中填入(或用↓选择)打印服务器的主机名,在Printer选项中填入打印服务器上所加的打印机名称。选OK后回车,打印机就设置完成了。再选Set To Default将它设为缺省打印机。
客户机上打印机的设置与打印服务器上打印机的设置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需对串口(或并口)进行配置,打印机本身也是虚拟的。
上述工作完成后,在客户机上就可用lp命令直接在远程打印机上打印了。lp不是直接操作打印的命令,它的功能是向打印服务提交打印作业的请求。Unix系统的打印工作是由打印服务进程来控制的,每当系统引导进入多用户状态时,打印服务便自动地启动。lp命令提交的每个请求对应一个唯一的ID号request-id,在对打印请求注销、修改或查看时,都要用到ID号。在SCO Unix系统中,打印请求的信息分别存放在目录:/usr/spool/lp/temp 和/usr/spool/lp/requests下。在temp下,每个打印请求有request-id-0和request-id-1两个文件。request-id-0中存放诸如打印文件名、优先级、打印机类型、打印份数等内容;request-id-1是打印源文件的完全拷贝,打印的数据就取自这个拷贝。在requests下,文件名为request-id-0,内容为打印请求的一些描述信息。在客户机上使用lp命令后,在本机上并不产生打印请求,而是通过网络在打印服务器上产生打印请求,打印文件的内容通过网络复制到打印服务器的/usr/spool/lp/temp/request-id-1文件中,并通过远程打印机打印出来。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6-04 13:12:51上面的共享有时会有问题,下面这个是上面的补充
常见的问题
1、sco unix 5.0.5 增加远程打印机 退出再进入时(mkdev lp) 为何看不到打印机?
2、两台机器,一台hostname为server76,一台hostname为printsvr,在printsvr上安装了一台名为print的本地打印机。现在想在server76上安装一台远程打印机,指向printsvr上的print打印机。
使用scoadmin->printers->Printer Manager->printer->Add Remote->unix增加,host选择printersvr,在选择打印机的时候,出现错误:
Failed to retrieve list of local printers and their descriptions.
detail信息为:
Failed to retrieve list of local printers and their descriptions.
server76 failed to connect to server76.
Please check the following:
* your.network configuration
* your network connection
* rhost permissions on the remote site
* that SCOadmin is installed at the remote site
Failure with connection to server.
Remote child on machine printsvr has terminated.
The child program /etc/sysadm.d/bin/osaserver has terminated.
Server process exited with exit(1).
Error with server process: Permission denied.
本人判断是两台主机的信任关系有问题,但是察看hosts.equiv,发现server76和printsvr分别在对方的hosts.equiv中出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问题的解决方法(我本人用的是方法1)
1、(lvgq的回复)这是SCO的BUG,你用 lpstat -o all 如果能够看到该打印机的信息
就说明已安装了。
BUG解决方法:(nanfeng的回复)
(1) cd /usr/spool/lp/admins/lp/printers/
(2) touch alert.vars
(3) vi alert.sh
内容如下:
## YOUR COMMAND STARTS HERE -- DON'T TOUCH ABOVE!!
mail root
## YOUR COMMAND ENDS HERE -- DON'T TOUCH BELOW!!
(4) chmod 660 alert.*
(5) chown lp:lp alert.*
(6) /usr/lib/lpshut
(7) /usr/lib/lpsched
(8) accept
(9) enable
2、如果是信任关系 (lw371的回复)
/.rhosts的属性应为600
即-rw--------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6-04 13:16:17这个时打印管理的,是吹拂的晨风在Tru64UNIX板块的原创
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打印机的安装和维护,不过可能不是专门针对Tru64的,在这里也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打印机通常连接在系统的串口或并口上,首先要保证这样的端口对打印机是可用的,这就需要对端口进行设置。打印机的安装大致分为这样几步:配置所用端口、连接打印机与主机、向系统中添加打印机的驱动程序、进行必要的打印机配置等。
打印机通过特定的端口与计算机相连。如果是并行打印机,使用标准的接口电缆把计算机的并行端口与打印机相连。然后要对打印机使用的端口进行配置。配置并口时,系统会提示选择所安装并口的I/O地址和中断号,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默认值就可以了。并口设备文件的命名规则为:/dev/term/a是第一个并口,即LPT1;/dev/term/b是第二个并口。如果是串行打印机,用RS-232电缆把计算机的串口与打印机相连,然后执行admintool程序,对该端口进行配置,串行打印机必须能够支持XON/XOFF或者DTR(数据终端准备好)协议,并且按照这些协议进行配置。
配置好端口,连接好打印机后,需要测试连接是否正确,测试的方法是利用输出重定向,将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重定向到打印机,看看打印机上是否打印出命令的执行结果。对串行打印机,可以使用命令:#date>/dev/ttya(假设打印机连接到COM1);对并行打印机,可以使用命令:#date>/dev/term/a(假设打印机连接到LPT1)
如果连接正确,打印机上应该打印出当前日期。如果日期没有打印出来,就需要检查故障所在,可能的情况有:端口是否配置正确;使用的端口设备是否正确;连线是否正确;打印机的硬件设置是否正确等。
当把打印机正确连接到主机之后,就可以通过直接发送数据到端口设备进行打印,但是,还无法通过打印命令向打印机发送打印请求,更不能使用UNIX系统的打印作业队列管理功能,所以还必须把打印机添加到系统中,添加打印机的命令为lpadmin
此后还要执行enable命令来启动打印机,执行accept命令使该打印机能够接收用户的打印作业。这两条命令的格式为:enable
打印机名 accept 打印机名
在UNIX系统中,把文档在打印机上打印称为发送打印请求。发送打印请求使用lp命令,该命令执行后,将返回一个打印请求ID号,这个ID号唯一标志了每个打印请求,在注销、修改打印请求或查看其状态时,都要使用这个ID,lp命令的格式为:lp
Cd dest
files,其中files是要进行打印的文件名,打印将按照文件在命令行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如果在命令行中没有给出要打印的文件名,系统就打印来自标准输入的内容。-d选项用来指定打印作业要发送到哪一台打印机,dest是所指定的打印机名或类名,如果不指定,系统将把打印请求发送到默认打印机上。
Lp命令只是提交打印作业请求,这个请求要能被执行,需要3个条件,一是打印服务已启动,二是系统中至少有一台默认打印机,三是默认打印机能够接受打印请求。如果要注销一个打印请求,可以使用cancel命令,其格式为:cancel
[request_ids][printers],cancel request_ids(取消打印请求);cancel
printers(取消打印机上的所有请求)
要使打印机或类拒绝任何新的打印请求,可以使用命令:
/usr/lib/reject Cr[reason] 打印机名或类名
拒绝打印请求,仅仅是使打印机不再接收受新的打印请求,但并不会注销当前打印队列中的任何请求,也不会移动他们。
如果系统中有多台打印机,可以把打印任务由一台打印机转移到另一台打印机,要转移打印请求,可以使用:/usr/lib/lpmove
request_id 打印机名,有时希望将一台打印机上的所有打印请求转移到另一台打印机,可以执行:/usr/lib/lpmove
打印机名1 打印机名2
这时打印机1不再接收新的打印请求,相当于打印机1使用了reject命令。
每当系统引导进入多用户状态时,打印服务就自动地启动(/etc/rc2.d/S80lp);每当系统关闭时,打印服务也随之关闭,所以,一般情况下打印服务的启动和关闭并不需要手动地执行,如果出于特殊的需要,也可以进行人工干预,一旦停止了打印服务,所有的打印活动都将停止;并且,所有中断的打印作业在打印服务重新启动后,不能再继续完成。停止打印服务可以使用命令:
#/usr/lib/lpshut
启动打印服务:
#/usr/lib/lpsched
打印服务的每次启动和关闭活动,不论是手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都被记录再/usr/spool/lp/logs/lpsched文件中。
配置打印机,主要使用lpadmin命令:
如果一台打印机不再使用,可以删除这台打印机:
lpadmin Cx 打印机
如果系统中有多台打印机,可以设置其中一台为默认打印机,这样用户在打印时即不需要指定打印机,所有的打印请求被自动发往这台默认打印机。设置默认打印机的命令为:
lpadmin Cd 打印机
也可以通过定义环境变量LPDEST来设置默认打印机。想取消默认,则使用:lpadmin -d
打印机类的操作
打印机类由一组打印机组成,这组打印机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打印请求发送到一个类时,系统将按照类中打印机的排列顺序,找到第一个空闲的成员打印机去完成打印请求,类概念的引入,可以使系统更好的利用打印资源。打印时,只需要把打印请求发送给这个类,打印机的调度工作则由系统内部完成。一台新增加到系统的打印机不属于任何类,要把一台打印机增加到一个类中,可以使用命令:lpadmin
Cp 打印机名 Cc
类名。打印机和类名必须唯一,如果命令行中指定的类名在系统中还不存在,那么执行这个命令后,将创建这个类,并把命令行中指定的打印机加到这个类中,删除打印机类可以使用:lpadmin
Cx
类名,删除指定的打印机类时,不删除作为类成员的打印机。注意:不论是删除打印机,还是删除类,必须保证所要删除的打印机或类上没有等待的打印请求。
如果仅仅希望把打印机从它所属的某个类中删除,可以使用:lpadmin Cp 打印机名 Cr 类名。
打印机权限设置
对于某台打印机,可以限制只有一部分用户使用打印机。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文件权限来实现,既然打印机是一台设备,有对应的设备文件名,那么就可以对这个文件的属主、与属主同组的其他用户分别设置权限。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缺乏灵活性,不能对某个具体的用户设置权限。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一台打印机定义允许和不允许名单来实现。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允许名单或不允许名单。这两个名单的定义应遵循下述规则:
1)允许名单中包含所有允许使用这台打印机的用户,而不允许名单中包含所有不允许使用这台打印机的用户。
2)如果允许名单不空,则不使用不允许名单;如果允许名单为空,则使用不允许名单,如果两个名单为空,则这台打印机没有使用限制。
3)如果将any或all放入允许名单,则允许所有人使用打印机。如果将any或all放入不允许名单,则禁止除了用户lp和root以外的所有人使用打印机。
允许名单和不允许名单分别用下面的命令来定义:
/usr/lib/lpadmin Cp打印机名 Cu allow: 用户名列表
/usr/lib/lpadmin Cp打印机名 Cu deny: 用户名列表
打印机状态的查看:
在维护和使用打印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了解打印机当前的状态,为此,系统提供了lpstat命令。使用lpstat命令可以全面地了解系统中打印机的配置,系统的默认打印机、打印机类及其成员、打印机的端口设备名、打印机是否接受打印请求等,lpstat命令的格式为:
lpstat 选项
lpstat支持的选项有:
-a 打印机或类:显示打印机接收打印请求的状态,默认为all,即显示系统中所有打印机和类
-c 打印机类:显示类的名字和它们的成员打印机。默认为系统中所有的类
-d :显示系统中默认打印机
-o 打印机 Cl:显示打印机上所有打印请求的输出状态,-l可以使显示信息更详细。
-p 打印机:显示打印机状态,可以指定多台打印机,默认为系统中所有的打印机
-t 列出所有的打印请求
-u 用户名:显示指定用户的打印请求的输出状态,可以指定多个用户,默认为所有用户。
-v 打印机:显示打印机的端口设备名
最后,总结一下打印机的管理和使用方法。普通用户只能发送打印请求,注销自己的打印请求,查看打印机的状态,管理员除了这些操作外,还可以对打印机进行设置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
lp 发送打印请求
cancel 注销打印请求
lpstat 检查打印机的状态
管理员命令列表
/usr/bin/disalbe 禁止指定的打印机
/usr/bin/enable 开启指定的打印机
/usr/lib/accept 使打印机可以接受打印请求
/usr/lib/reject 使打印机拒绝打印请求
/usr/lib/lpadmin 对打印机进行配置
/usr/lib/lpfilter 建立或改变处理程序定义
/usr/lib/lpforms 建立或改变预打印格式
/usr/lib/lpmove 转移打印请求
/usr/lib/lpsched 启动打印服务
/usr/lib/lpshut 关闭打印服务
/usr/lib/lpusers 设置或改变用户的打印请求优先级级优先级设置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6-04 13:27:52我没有把手头所有的资料贴上来,因为有些是相同问题的不同处理,
另外我也没有完全测试过,贴上来的操作性我觉得比较强。
此外我自己使用过程的一点心得:
unix下的打印设置基本是保存在文件中的,利用这一点可以很好的为我们服务。
比如我们安装了多台共享打印机后,但缺省打印机只有一个,而缺省打印机的名字存放在
/usr/spool/lp/default中
我们可以通过程序修改这个文件来设置缺省打印机,而程序可由用户执行,就不需要管理员参与了
其他的文件大家可以自己找一找(我没记下来,对不住了)
希望这些东西对大家有用
纳兰婷 回复于:2005-06-04 19:32:248错~~~好东东
jlccvixen 回复于:2005-06-05 21:42:48不错是个好东东啊!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解析IBM服务器内存技术Windows系统
IBM的 服务器 除了具备更高的 性能 外,另一个重要卖点就是具体要求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可以在各种非常复杂的运算环境下永久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这其中本文所要介绍的IBM三大内存技术功不可没, IBM的服务器三大内存技术包括:Chipkill内存、Memory ProteXion(
IBM的服务器除了具备更高的性能外,另一个重要卖点就是具体要求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可以在各种非常复杂的运算环境下永久保持高度的稳定性,这其中本文所要介绍的IBM三大内存技术功不可没。 IBM的服务器三大内存技术包括:Chipkill内存、Memory ProteXion(内存保护)和Memory Mirroring(内存镜像)。一、Chipkill内存技术
在服务呖呖领域,ECC几乎是内存技术的代名词,基本上所有品牌服务器都支持ECC技术,但要说明的是,ECC并不是最先进的内存技术。本文所要介绍的IBM三大内存技术就是三种更先进的内存技术。
Chipkill内存最初是由前的IBM大型机发展过来的,ChipKill最初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探路者”探测器赴火星探险而研制。它是IBM公司为了解决通用服务器ECC内存技术的不足而开发的,是一种新的ECC内存保护技术(HP也有更新的ECC内存技术)。要注意,Chipkill内存只是一种内存技术,并不是一种特殊的内存类型,所采用的只需普通的内存即可,如原来的SD内存,现在的DDR内存均可。这样就可大大节省用户的投资,适应范围更广。
要正确理解IBM的Chipkill内存技术优势,先要对通用的ECC内存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为IBM的Chipkill内存技术是在ECC技术基础上的改进。
ECC的英文全称是“ 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错误检查和纠正),从这个名称就可以看出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现并纠正错误”。
奇偶校验技术一样,ECC纠错技术也需要额外的空间来储存校正码,但其占用的位数跟数据的长度并非成线性关系。具体来说,它是以8位数据、5位ECC码为基准,随后每增加一个8位数据只需另增加一位ECC码即可。通俗地讲就是,一个8位的数据产生的ECC码要占用5位的空间,而一个16位数据ECC码只需在原来基础上再增加一位,也就是6位;而32位的数据则只需再在原来基础增加一位,即7位的ECC码即可,如此类推。
ECC码将信息进行8比特位的编码,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恢复1比特的错误。每一次数据写入内存的时候,ECC码使用一种特殊的算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其结果称为校验位(checkbits)。然后将所有校验位加在一起的和是“校验和”(checksum),校验和与数据一起存放。当这些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时,采用同一算法再次计算校验和,并和前面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如果结果相同,说明数据是正确的,反之说明有错误,ECC可以从逻辑上分离错误并通知系统。当只出现单比特错误的时候,ECC可以把错误改正过来不影响系统运行。工作原理见图1。
图1
除了能够检查到并改正单比特错误之外,ECC码还能检查到(但不改正)单DRAM芯片上发生的任意2个随机错误,并最多可以检查到4比特的错误。当有多比特错误发生的时候,ECC内存会生成一个不可隐藏(non-maskableinterrupt)的中断(NMI),会中止系统运行,以避免出现数据恶化。
显然ECC码的长度跟数据的长度是成对数关系,当数据长度在64位以上的时候,ECC码在空间占用上就会凸现优势。此外,ECC校验最大的优点是如果数据中有一位错误,它不但能发现而且可以对其更正,ECC校验还可以发现2~4位错误(不能更正),当然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但ECC码的校验算法比奇偶校验复杂不少,需要专门的芯片来支持,所以普通的电脑主板不一定支持。而且因为系统需要时间来等待校验的结果,所以ECC校验会降低系统速度2%-3%左右,但这小小的代价换来系统稳定性的大大提高可以说事非常值得的。
注意:ECC不是一种内存类型,只是一种内存技术,不仅以前的EDO内存可以有、SD内存也可有,现在主流的DDR内存同样可以有,所以在现在服务器配置中我们都可见到“512MB ECCDDR-400内存”之类的字样。那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影响内存结构和存储速度的技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内存类型之中,就象我们经常到的“奇遇校正”内存技术一样。
ECC内存技术虽然可以同时检测和纠正单一比特错误,但如果同时检测出两个以上比特的数据有错误,则无能为力。但随着基于Intel处理器架构服务器的CPU性能呈几何级的倍数提高,而硬盘驱动器的性能同期只提高了5倍。因此为了获得足够的性能,服务器需要大量的内存来临时保存在CPU上读取的数据。这样大的数据访问量就导致单一内存芯片上每次访问时通常要提供4(32位)或8(64位)比特以上的数据。一次性读取这么多数据,出现多位数据错误的可能性会大大地提高,而ECC又不能纠正双比特以上的错误,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全部比特数据的丢失,系统就很快崩溃了。IBM的Chipkill技术是利用内存的子结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Chipkill内存子系统的设计原理是这样的:在Chipkill技术支持下,单一内存芯片,无论数据宽度是多少,只有一个给定的ECC识别码,它的影响最多为一比特。举个例子来说明的就是,如果使用4比特宽的SDRAM,4比特中的每一位奇偶性将分别组成不同的ECC识别码,每个ECC单元可单独用一个数据位来保存的,也就是说这些识别码分别保存在不同的内存空间中。因此,即使整个内存芯片出了故障,每个ECC单元也将最多出现一比特坏数据,
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通过ECC逻辑修复,从而保证内存子系统的容错性,保证了服务器在出现故障时,有强大的自我恢复能力。
Chipkill内存控制器所提供的存储保护在概念上和具有校验功能的磁盘阵列类似,在写数据的时候,把数据写到多个DIMM内存芯片上。这样,每个DIMM所起的作用和存储阵列相同。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芯片失效了,它只影响到一个数据字节的某一比特,因为其他比特存储在另外的芯片上。出现错误后,内存控制器能够从失效的芯片重新构造“失去”的数据,使得服务器可以继续正常工作。采用这种Chipkill内存技术的内存可以同时检查并修复4个错误数据位,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的实用性。
新型的第三代Chipkill内存技术已经集成到了IBM的X架构芯片组中,不必另外定制。与ECC技术相比,Chipkill内存技术更加有效,它提供对每个DIMM内存芯片纠正4比特错误的能力。如果内存发生错误,Chipkill内存将自动和平稳地让出错的内存芯片离线,而服务器继续保持正常工作。
由于Chipkill内存技术是通过内存控制器提供的,所以可以在标准的ECCDIMM内存上实现,并且对于操作系统是透明的。目前Chipkill内存技术不仅在IBM的x系列服务器广泛采用,而且通过授权许多国内外品牌服务器中使用,如宝德公司的64位新至强机架式服务器PR2520(该公司还有许多其它服务器也支持这一内存技术,如PT4050R和PR2520等)、方正公司的方正圆明MT500等。
二、内存保护(Memory ProteXion)技术
Memory ProteXion技术最初是为IBM的主机开发的,在IBM公司的z系列和i系列服务器中应用了多年。它相对前面介绍的Chipkill内存技术在保护能力上更强些。
它的工作原理与硬盘的热备份类似,为了确保当某个DIMM存储芯片失效的时候,内存保护技术能够自动利用备用的比特位自动找回数据,从而保证服务器的平稳运行。该技术可以纠正发生在每对DIMM内存中多达4个连续比特位的错误。当出现随机性的软内存错误,可以通过使用热备份的比特位来解决;如果出现永久性的硬件错误,也将利用热备份的比特位使得DIMM内存芯片继续工作,直到被替换为止。
在存储器纠错方面,MemoryProteXion技术比ECC技术更加有效,同时它使用的是标准的ECC 168内存。它的工作方式有点像在WindowsNT的NTFS文件系统下的在线备份磁盘扇区一样:当操作系统在磁盘上检测到坏的磁盘扇区时,它将在另外的扇区中写下这些数据留作备用。我们可以认为内存保护技术就是提供在线备份数据位。在一个2路交叉存取的内存系统中,每片168线ECC内存包含72位,但其实只有700位是用于数据存取和校验的,余下的2位是备用的,如图2所示。
图2
因为IBM的内存镜像技术对内存错误的纠正是通过内存控制器来完成的,所以不会增加操作系统的工作量,也不需要操作系统来提供支持,完全与操作系统无关。另因为只需采用标准的ECC 168线内存,所以也无需另外购买定制的内存,也就无需为这种保护增加另外的开支。
标准的ECC内存虽然可以检测出2位的数据错误,但它只能纠正一位错误。如果同时在内存上有多位出错,仅采用ECC技术的整块内存读取就失败了,此时唯有使系统临时挂起来,以尽量减少内存容量的需求,直到这个节点被更换。如果采用内存保护技术,那么就可以立即隔离这个失效的内存,重写数据在空余的数据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每4对168线内存中修复4个4位连续的内存错误,是前面介绍的Chipkill内存技术保护能力的两倍。而且它还还无需添加另外的硬件、无需增加额外的费用,独立操作系统工作,也不会给系统增加任何额外负担。当服务器下次重启就会重新检查内存的状态,如果是内存软错误(临时的),系统重启后内存的这些用于在线数据备份的数据位就重新释放了,恢复空的状态。如果是属于硬故障,这些在线备份数据位还会继续用来备份,直到更换为止。这种先进技术可以使减少停机时间,使服务器持续保持高效的计算平台。这对于大型的数据库系统中尤其重要。
三、内存镜像(Memory Mirroring)技术
IBM的另一种更高级内存技术就是内存镜像技术,它又相对前面的内存保护技术,在内存保护能力上更强。当服务器遇到了前面介绍的Chipkill修复技术和内存保护技校术都不能完全修复时,内存镜像技术可以得到更高级的内存保护。
内存镜像技术很像磁盘镜像技术,就是将数据同时写入到两个独立的内存卡中(每个内存卡的配置者是一样的)。正常工作情况下,内存数据读取只从活动内存卡中进行,只是当活动内存出现故障时,才会从镜像内存中读取数据。如图3所示的是CPU同时把数据写入到两片内存中的示意图。
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内存中有足以引起系统报警的软故障,系统会报告系统管理员,提醒管理员这个内存条将要出故障;同时服务器就会自动地切换到使用镜像内存卡,直到这个有故障的内存被更换。镜像内存允许进行热交换(Hotswap)和在线添加(Hot-add)内存。因为镜像内存采用的的两套内存中实际只有一套在使用,另一套用于备份,所以对于软件系统来说也就只有整个内存的一半容量是可用的。如果不希望镜像,在BIOS中进行禁止即可。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4:怎样进入维护模式?Windows系统
RS/600044P-Model170中怎样进入维护模式? qqbo .net 回复于:-04-04 21:35:22 好象启动的时候有的选择,不知要按什么键了!请查书吧! framerelay 回复于:2002-04-04 21:39:44 [这个贴子最后由framerelay在2002/04/0409:42pm编辑] 自检完成,启动的时
RS/6000 44P-Model170中怎样进入维护模式?
qqbo.net回复于:2002-04-04 21:35:22好象启动的时候有的选择,不知要按什么键了!请查书吧!
framerelay 回复于:2002-04-04 21:39:44[这个贴子最后由framerelay在 2002/04/04 09:42pm 编辑]
自检完成,启动的时候(就是显示器刚刚有显示,LCD上显示 E1F1时)
如果是显示器按 1,
如果是终端按 F1
进入SMS菜单
duxf 回复于:2002-04-05 13:45:53是f5吧或是f1吧?
framerelay 回复于:2002-04-05 20:30:15f5是由默认启动,一般是光盘启动;
f1是进入SMS菜单,
duxf 回复于:2002-04-06 08:34:24nod
solarbsd 回复于:2002-04-04 18:49:34
qqboynet 回复于:2002-04-04 21:35:22好象启动的时候有的选择,不知要按什么键了!请查书吧!
framerelay 回复于:2002-04-04 21:39:44[这个贴子最后由framerelay在 2002/04/04 09:42pm 编辑]
自检完成,启动的时候(就是显示器刚刚有显示,LCD上显示 E1F1时)
如果是显示器按 1,
如果是终端按 F1
进入SMS菜单
duxf 回复于:2002-04-05 13:45:53是f5吧或是f1吧?
framerelay 回复于:2002-04-05 20:30:15f5是由默认启动,一般是光盘启动;
f1是进入SMS菜单,
duxf 回复于:2002-04-06 08:34:24nod
manbuzhe 回复于:-05-26 15:44:31同意framerelay的观点,不过F1也只是进入了系统管理菜单,维护模式好象还在下一级?
gsboc 回复于:2003-06-23 13:42:50终端----1 显示器 -------F1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5:打印机的安装和维护Windows系统
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打印机的安装和维护,不过可能不是专门针对Tru64的,在这里也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打印机通常连接在系统的串口或并口上,首先要保证这样的端口对打印机是可用的,这就需要对端口进行设置,打印机的安装大致分为这样几步:配置所用端
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打印机的安装和维护,不过可能不是专门针对Tru64的,在这里也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打印机通常连接在系统的串口或并口上,首先要保证这样的端口对打印机是可用的,这就需要对端口进行设置。打印机的安装大致分为这样几步:配置所用端口、连接打印机与主机、向系统中添加打印机的驱动程序、进行必要的打印机配置等。
打印机通过特定的端口与计算机相连。如果是并行打印机,使用标准的接口电缆把计算机的并行端口与打印机相连。然后要对打印机使用的端口进行配置。配置并口时,系统会提示选择所安装并口的I/O地址和中断号,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默认值就可以了。并口设备文件的命名规则为:/dev/term/a是第一个并口,即LPT1;/dev/term/b是第二个并口。如果是串行打印机,用RS-232电缆把计算机的串口与打印机相连,然后执行admintool程序,对该端口进行配置,串行打印机必须能够支持XON/XOFF或者DTR(数据终端准备好)协议,并且按照这些协议进行配置。
配置好端口,连接好打印机后,需要测试连接是否正确,测试的方法是利用输出重定向,将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重定向到打印机,看看打印机上是否打印出命令的执行结果。对串行打印机,可以使用命令:#date>/dev/ttya(假设打印机连接到COM1);对并行打印机,可以使用命令:#date>/dev/term/a(假设打印机连接到LPT1)
如果连接正确,打印机上应该打印出当前日期。如果日期没有打印出来,就需要检查故障所在,可能的情况有:端口是否配置正确;使用的端口设备是否正确;连线是否正确;打印机的硬件设置是否正确等。
当把打印机正确连接到主机之后,就可以通过直接发送数据到端口设备进行打印,但是,还无法通过打印命令向打印机发送打印请求,更不能使用UNIX系统的打印作业队列管理功能,所以还必须把打印机添加到系统中,添加打印机的命令为lpadmin
此后还要执行enable命令来启动打印机,执行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pt命令使该打印机能够接收用户的打印作业。这两条命令的格式为:enable 打印机名 accept 打印机名
在UNIX系统中,把文档在打印机上打印称为发送打印请求。发送打印请求使用lp命令,该命令执行后,将返回一个打印请求ID号,这个ID号唯一标志了每个打印请求,在注销、修改打印请求或查看其状态时,都要使用这个ID,lp命令的格式为:lp Cd dest files,其中files是要进行打印的文件名,打印将按照文件在命令行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如果在命令行中没有给出要打印的文件名,系统就打印来自标准输入的内容。-d选项用来指定打印作业要发送到哪一台打印机,dest是所指定的打印机名或类名,如果不指定,系统将把打印请求发送到默认打印机上。
Lp命令只是提交打印作业请求,这个请求要能被执行,需要3个条件,一是打印服务已启动,二是系统中至少有一台默认打印机,三是默认打印机能够接受打印请求。如果要注销一个打印请求,可以使用cancel命令,其格式为:cancel [request_ids][printers],cancel request_ids(取消打印请求);cancel printers(取消打印机上的所有请求)
要使打印机或类拒绝任何新的打印请求,可以使用命令:
/usr/lib/reject Cr[reason] 打印机名或类名
拒绝打印请求,仅仅是使打印机不再接收受新的打印请求,但并不会注销当前打印队列中的任何请求,也不会移动他们。
如果系统中有多台打印机,可以把打印任务由一台打印机转移到另一台打印机,要转移打印请求,可以使用:/usr/lib/lpmove request_id 打印机名,有时希望将一台打印机上的所有打印请求转移到另一台打印机,可以执行:/usr/lib/lpmove 打印机名1 打印机名2
这时打印机1不再接收新的打印请求,相当于打印机1使用了reject命令。
每当系统引导进入多用户状态时,打印服务就自动地启动(/etc/rc2.d/S80lp);每当系统关闭时,打印服务也随之关闭,所以,一般情况下打印服务的启动和关闭并不需要手动地执行,如果出于特殊的需要,也可以进行人工干预,一旦停止了打印服务,所有的打印活动都将停止;并且,所有中断的打印作业在打印服务重新启动后,不能再继续完成。停止打印服务可以使用命令:
#/usr/lib/lpshut
启动打印服务:
#/usr/lib/lpsched
打印服务的每次启动和关闭活动,不论是手工方式,还是自动方式,都被记录再/usr/spool/lp/logs/lpsched文件中。
配置打印机,主要使用lpadmin命令:
如果一台打印机不再使用,可以删除这台打印机:
lpadmin Cx 打印机
如果系统中有多台打印机,可以设置其中一台为默认打印机,这样用户在打印时即不需要指定打印机,所有的打印请求被自动发往这台默认打印机。设置默认打印机的命令为:
lpadmin Cd 打印机
也可以通过定义环境变量LPDEST来设置默认打印机。想取消默认,则使用:lpadmin -d
打印机类的操作
打印机类由一组打印机组成,这组打印机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打印请求发送到一个类时,系统将按照类中打印机的排列顺序,找到第一个空闲的成员打印机去完成打印请求,类概念的引入,可以使系统更好的利用打印资源。打印时,只需要把打印请求发送给这个类,打印机的调度工作则由系统内部完成。一台新增加到系统的打印机不属于任何类,要把一台打印机增加到一个类中,可以使用命令:lpadmin Cp 打印机名 Cc 类名,
打印机和类名必须唯一,如果命令行中指定的类名在系统中还不存在,那么执行这个命令后,将创建这个类,并把命令行中指定的打印机加到这个类中,删除打印机类可以使用:lpadmin Cx 类名,删除指定的打印机类时,不删除作为类成员的打印机。注意:不论是删除打印机,还是删除类,必须保证所要删除的打印机或类上没有等待的打印请求。
如果仅仅希望把打印机从它所属的某个类中删除,可以使用:lpadmin Cp 打印机名 Cr 类名。
打印机权限设置
对于某台打印机,可以限制只有一部分用户使用打印机。一种方法是通过设置文件权限来实现,既然打印机是一台设备,有对应的设备文件名,那么就可以对这个文件的属主、与属主同组的其他用户分别设置权限。这种方法的缺陷是缺乏灵活性,不能对某个具体的用户设置权限。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对一台打印机定义允许和不允许名单来实现。一个用户可以属于允许名单或不允许名单。这两个名单的定义应遵循下述规则:
1)允许名单中包含所有允许使用这台打印机的用户,而不允许名单中包含所有不允许使用这台打印机的用户。
2)如果允许名单不空,则不使用不允许名单;如果允许名单为空,则使用不允许名单,如果两个名单为空,则这台打印机没有使用限制。
3)如果将any或all放入允许名单,则允许所有人使用打印机。如果将any或all放入不允许名单,则禁止除了用户lp和root以外的所有人使用打印机。
允许名单和不允许名单分别用下面的命令来定义:
/usr/lib/lpadmin Cp打印机名 Cu allow: 用户名列表
/usr/lib/lpadmin Cp打印机名 Cu deny: 用户名列表
打印机状态的查看:
在维护和使用打印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了解打印机当前的状态,为此,系统提供了lpstat命令。使用lpstat命令可以全面地了解系统中打印机的配置,系统的默认打印机、打印机类及其成员、打印机的端口设备名、打印机是否接受打印请求等,lpstat命令的格式为:
lpstat 选项
lpstat支持的选项有:
-a 打印机或类:显示打印机接收打印请求的状态,默认为all,即显示系统中所有打印机和类
-c 打印机类:显示类的名字和它们的成员打印机。默认为系统中所有的类
-d :显示系统中默认打印机
-o 打印机 Cl:显示打印机上所有打印请求的输出状态,-l可以使显示信息更详细。
-p 打印机:显示打印机状态,可以指定多台打印机,默认为系统中所有的打印机
-t 列出所有的打印请求
-u 用户名:显示指定用户的打印请求的输出状态,可以指定多个用户,默认为所有用户。
-v 打印机:显示打印机的端口设备名
最后,总结一下打印机的管理和使用方法。普通用户只能发送打印请求,注销自己的打印请求,查看打印机的状态,管理员除了这些操作外,还可以对打印机进行设置
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的命令
lp 发送打印请求
cancel 注销打印请求
lpstat 检查打印机的状态
管理员命令列表
/usr/bin/disalbe 禁止指定的打印机
/usr/bin/enable 开启指定的打印机
/usr/lib/accept 使打印机可以接受打印请求
/usr/lib/reject 使打印机拒绝打印请求
/usr/lib/lpadmin 对打印机进行配置
/usr/lib/lpfilter 建立或改变处理程序定义
/usr/lib/lpforms 建立或改变预打印格式
/usr/lib/lpmove 转移打印请求
/usr/lib/lpsched 启动打印服务
/usr/lib/lpshut 关闭打印服务
/usr/lib/lpusers 设置或改变用户的打印请求优先级级优先级设置
小竹片 回复于:-05-15 21:18:14unix true64下的网络打印机怎么配置?能指点一下吗。
吹拂的晨风 回复于:2005-05-16 14:55:46如果是网络打印机
1。修改/etc/hosts文件;在文件末尾增加打印机的地址和机器名
2。在应用管理程序的pint程序界面中,配置“remote”项目。
基本概念 回复于:2005-05-17 18:11:10如果用户是固定的
在应用程序中打印时向提示用户选择打印机
在不改变应用程序的前提下,
能否实现
或则不提示选择,但是按照终端号或文件名自动选择打印机
能否实现?
谢谢!!
lixiangfu 回复于:2005-05-20 12:01:18我的是LINUXREDHAT 9 中的打印机名为 LP0,为什么我用CANCEL LP0不能结束打印任务?
jmbtvzhongxin 回复于:2005-05-20 17:42:57我是一个linux的新手,请大家多指教!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6:探索windows 系统的优化与维护Windows系统
一、概述 维护智能化:作为全新的系统,Win2000在系统维护方面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该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会自动保护自身的系统文件不会被应用程序的安装文件所覆盖,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整个系统的 安全 运行,此外,新的系统在内存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大的
一、概述
维护智能化:作为全新的系统,Win2000在系统维护方面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该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会自动保护自身的系统文件不会被应用程序的安装文件所覆盖,这样就可以充分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新的系统在内存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善,这样一来即使这个程序发生了崩溃,系统和当前运行的其他应用程序也不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保护用户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自动修复:Win2000也提供了修复系统功能,这项功能需要使用到Win2000的安装光盘。Win2000自动修复虽然是在DOS模式下运行,但是它提供中文界面,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在此我们也提醒一点,实际上对于系统维护,最好的方式还是进行系统备份,建议使用系统提供的创建应急盘和完全备份功能对系统进行彻底备份,这样就不用害怕系统出错了。
丰富的维护工具:另一方面,针对系统管理,Win2000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设置,通过这些工具也可以创建一个稳定而安全运行的系统。对于用户可能经常用到的系统工具,一般都提供了基于Wizard(向导)方式的操作,并提供了详细的使用步骤说明,使用起来相当简单。而对于高级用户,系统也提供了相应的维护和管理工具。
增强的帮助:在Win2000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联机手册、Windows2000入门丛书以及“疑难解答”,通过这些功能用户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解决系统故障或者是操作方面问题,在这一点上,也比以前的任何系统都完善。虽然这些帮助文件在许多方面的介绍都非常简单,但是你完全可以在请求技术支持之前试图自己解决问题。
还是有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虽然Win2000提供了比以前任何系统都强大的稳定性,但在某些方面仍然没有提供深入的优化设置,如针对DirectX的全部加速、针对某些CD-ROM的DMA优化、基于COM端口的传输速度优化等,当然这是出于系统稳定运行考虑。此时我们就只好自己动手优化了,但许多优化都需要用户直接修改系统注册表,这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有一定难度。
二、增加/删除程序
对于增加/删除程序,是我们最经常进行的操作。Win2000提供了很好的软件安装/卸载管理与Win2000系统程序组件的添加和删除功能,这项功能比Win9x要好一些。不过Win2000提供的系统程序组件添加和删除功能已经被大大削减了,你根本不能选择需要安装或卸载的Win2000基本程序。
对于更改或删除程序,Win2000提供的卸载应用程序的管理功能更为简单实用,在此我们给出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
1.单击“开始”菜单,选择“设置”、“控制面板”、“增加/删除程序”,启动程序,此时会出现如图1所示界面,此时看到的是“更改或删除程序”标签项。
2.从中可以看到,在该界面中列出了具有卸载功能的应用程序,单击其中的项目,程序会给出该应用程序的详细信息,包括程序所占用的磁盘空间、支持信息、使用频繁程度、上次使用日期等。
3.如果须要删除当前的应用程序,可单击相应列表项中的“删除”按钮,程序会自动启动该程序的卸载程序,此时就可以开始应用程序的卸载操作了。如果须要添加或删除部分程序组件,可单击“更改”按钮,此时会启动该应用程序的安装文件,按照程序的提示操作就可以了。
三、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
一般来讲,Win2000的智能化程序很高,它可以根据当前的系统状况自动配置好你需要使用的组件和程序,但是如果你须要手动添加,可从“添加/删除程序”功能实现。具体方法是:
1.启动“添加/删除程序”窗口,切换到“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标签项,弹出界面。
2.在其中的“组件”列表框中选择须要添加的项目,再将Win2000的安装光盘放入CD-ROM中。单击“下一步”按钮,程序会自动完成相应软件的安装。
从所示的界面中可以看到,Win2000提供的可供安装和卸载的组件非常有限,而且全部是针对网络用户的,一般用户根本使用不到。
四、使用任务管理器
Win2000提供了一个管理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和进程的工具――任务管理器。使用该工具可以察看当前活动的应用程序及其进程和监视计算机性能等。该程序可使用多达15个参数评估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活动以及查看当前CPU和内存使用情况的图形和数据。使用该工具也是关闭系统中停止相应的应用程序的必由之路。
关闭程序:在Win2000的使用过程中,虽然系统本身很稳定,但是应用程序崩溃和停止响应也时常会发生,对于崩溃,系统会自动关闭,但是对于应用程序没有响应,系统并不能自动识别,此时只有使用任务管理器来结束它的运行。该项操作的具体方法很简单:在系统任务条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并从关联菜单中选择“任务管理器”,此时会出现如图3所示界面。在该界面中的“应用程序”标签项列表框中给出了当前系统中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列表,选择相应的程序项,然后单击“结束任务”按钮即可关闭它。有时当应用程序停止响应后,系统任务条不可见,可按下“Ctrl+Alt+Del”键,系统会给出“Windows安全”窗口,单击界面中的“任务管理器”按钮也可以启动任务管理器。
查看和关闭进程:如果任务管理器的任务列表中没有显示出须要关闭的应用程序,可切换到“进程”标签项,在该标签项中列出了当前系统内存中装载的所有应用程序进程列表,选择须要关闭的进程,之后单击“结束进程”按钮即可。如果你须要查看其他的进程信息,可单击程序界面菜单条“查看”项下拉菜单中的“查看列”命令,程序会给出一个“选择列”窗口,在其中提供了22个可供选择的查看项目,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查看项目,程序会自动将其添加到界面窗口中的。
设置进程优先级:此外,如果是用鼠标右键单击“进程”标签项中的列表项,系统会给出如图4所示关联菜单,在该菜单中除提供结束进程命令外,还提供了一个设置进程优先级功能,你可以自己定义应用程序进程在当前系统中的优先级。
查看系统性能:在任务管理器中还提供了查看当前机器性能功能,查看方法也非常简单,启动“任务管理器”后,切换到“性能”标签项就可以了。在该界面中提供了当前CPU和内存使用情况的图表、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句柄、线程和进程的总数以及物理、核心和认可的内存总数的统计。
五、Windows安全
这是一项基于NT的安全管理功能,当在Win2000中按下“Ctrl+Alt+Del”键时,此时会清除当前屏幕,并给出“Windows安全”对话框,在其中提供了锁定当前计算机、注销当前用户、更改当前用户登录口令、启动任务管理器、关闭计算机等相关功能按钮。在此须要说明的是关于锁定计算机,如果你须要暂时离开机器而又不希望别人使用你的机器、并须要保留当前的工作状态时,可使用该项功能,这样其他用户就不能任意使用你的机器了,当你回来时可以重新登录,系统也会恢复锁定前的工作状态,
不过当用户以其他身份登录Win2000后,你的工作环境就会丢失。
六、修复磁盘错误
Win2000并没有提供Win9x中出现的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它使用的是Check Disk,该程序针对不同的分区格式提供了不同的程序――chkdsk.exe和chkntfs.exe,前者是基于FAT16/32的,后者是基于NTFS的。对于磁盘扫描,与Win9x一样,如果你的系统没有正常退出,下次启动系统时,Check Disk会自动扫描相应的磁盘文件,并将丢失的磁盘信息保存成文件。
扫描磁盘:在图形界面下,磁盘扫描程序并没有在开始菜单中提供,而是做到了磁盘的“属性”界面中。如果须要使用它扫描磁盘,可在“我的电脑”窗口中使用鼠标右键单击驱动器图标,并从关联窗口中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窗口界面中切换到“工具”标签项。单击“查错”项中的“开始检查”按钮,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是否由程序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以及让扫描程序试图恢复坏的磁盘扇区。之后单击“开始”按钮,系统会自动完成相应的扫描操作的。
七、使用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管理是Win2000提供的一个全面控制计算机的工具,该工具包括在系统的控制面板中,此外你也可以在系统开始菜单中的“运行”项关联界面中键入“compmgmt.msc”启动它,程序启动后的界面形式所示。从中可以看到,在这个程序的界面中提供了几乎所有与计算机管理相关的功能,包括系统工具、时间察看器、系统信息、性能日志和警报、共享文件夹、设备管理器、本地用户和组、服务和应用程序、存储及可移动储存、磁盘碎片整理等,几乎包括了基于计算机管理的所有方面。这个工具采用类似资源管理器的双窗口界面形式,操作起来非常直观。
“计算机管理”中提供的查看组件中的一个主要项目是“事件查看器”,在这个工具中包括了针对系统中的历次应用程序崩溃记录详细信息,其中包括应用程序的崩溃、意外中止、磁盘扫描、更改的设备设置、数据在硬件之间的传输失败、驱动程序更新纪录等信息,通过这个工具你可以详细了解当前机器的使用状况。
在“服务”项中提供了可以在远程和本地计算机上开始、停止、暂停或继续服务,通过该工具还可以为特定的硬件配置文件启用或禁用服务。“服务”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通过它你可以禁止一些Win2000启动时默认加载的文件,如果你对自己的系统有足够的了解,可以禁止启动系统不使用的应用程序文件,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系统资源,加快系统运行速度。
八、设置多重启动引导菜单及修复Win2000
如果你在系统中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并使用Win2000的启动引导菜单,现在可在Win2000中对其进行配置。具体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从关联菜单中选择“属性”,激活“系统特性”界面,切换到“高级”标签项,单击界面中的“启动和故障恢复”按钮,此时会弹出一个界面窗口。在该界面中提供了系统启动时可默认引导的启动项目,如启动菜单显示时间、启动失败处理方式、写入调试信息的方式等,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设置即可。
与Win9x类似,当在Win2000启动时按下“F8”键可激活启动菜单。在这个菜单中提供了所有的启动选项,包括:安全模式、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带命令提示的安全模式、启用启动日志、启用VGA模式、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目录服务恢复模式、调试模式、正常启动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要进行的启动项目。
此外,Win2000提供了重新安装时修复受损的Windows功能,通常这项功能是用来校验并重新复制被修改的重要系统文件,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如果要使用该项功能,可按照安装Win2000的安装步骤进行操作。当复制文件完成后出现修复询问界面时,选择修复Windows,并依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修复Win2000安装,或使用紧急修复过程修复Windows 2000的安装。对于普通用户可选择后者,之后选择自动或是手工修复,安装程序会自动完成文件修复任务并重新引导系统启动的。
九、调整拨号上网设置
虽然很早就有人说Win2000中的拨号上网已经进行了足够的优化,但是当Win2000安装完成后,如果你从设备管理中查看COM端口的速度,发现还是9600bps,所以安装完Modem后必须调整这个设置。具体方法是:使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从关联菜单中选择“属性”,系统会给出“系统特性”窗口。依次选择“硬件”、“设备管理器”,系统会给出“设备管理器”窗口。使用鼠标双击Modem所连接的端口,激活相应端口属性界面。切换到“端口设置”标签项,在其中的“每秒位数”下拉文本框中设置使用最大值“128000”,并将“流控制”设置为“硬件”,然后保存设置退出即可。
十、设置硬盘的写入缓存
Win2000针对硬盘提供了一个“写入缓存”设置,通过这项设置可以提高硬盘的写入数据速度。不过据Win2000的说明文件讲,设置使用该项功能后,当系统没有正常关闭时将增大损坏磁盘的机会。如果你须要打开这项开关,可首先激活系统的“设备管理器”窗口,打开窗口中的“磁盘驱动器”,此时窗口中会给出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硬盘设备列表。双击其中硬盘图标,激活相应的属性窗口,切换到“磁盘属性”标签项,选择“启用了写入缓存”启动它,然后单击确定按钮退出,并重新引导系统启动即可。
十一、调整虚拟内存交换文件
Win2000允许用户将虚拟内存交换文件分成几部份存放到不同的硬盘或硬盘分区中,当然这不是系统的默认选项,但是使用此项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反应速度。如果需要更改系统的虚拟内存交换文件,可首先激活“系统特性”窗口(即启动“控制面板/系统”项),之后切换到“高级”标签项,单击界面中的“性能选项”按钮,此时会出现所示界面。在该界面的应用程序响应项中,提供了两个复选框,其中“应用程序”表示系统为前台应用程序分配更高的优先级,“后台服务”表示系统为每个活动的应用程序分配相同的优先级,系统默认使用前者。单击该界面中的“更改”按钮,在弹出窗口中的“驱动器”列表框中,选择存放虚拟内存交换文件的硬盘分区。然后在“所选驱动器的页面文件大小”项中,设置当前硬盘或硬盘分区中可存放的虚拟内存,交换文件的初始大小和最大值。最后单击“设置”按钮使之生效。一般来讲,如果你的内存空间小于128MB,设置大小为1.5倍的内存空间就可以了。
十二、管理登录用户
一般来讲,在安装Win2000时会有一个登录用户的设置过程,而对于首次使用,系统也会默认以Administrator身份登录。除此之外,系统还提供了一个以Guest身份登录,使用这个身份可以查看部分网络。但是如果你的系统需要被多个用户使用,设置属于个人的登录身份和登录口令就非常必要。这样做最直接好处是可以保护每个用户使用数据的安全。以下我们给出设置新用户的方法:打开控制面板,单击其中的“用户和密码”图标,单击弹出界面中的“添加”按钮,系统给出“添加新用户”界面。这是一个Wizard方式的设置过程,依次设置登录用户的用户名、登录口令、可以授予当前用户何种级别的访问权限(其中包括标准用户、受限用户和其他)。最后单击“完成”按钮确定即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添加或删除用户,只有具有Administrator级别的用户才能操作。
关于用户所属的组,在系统提供的“本地用户和组”工具中有详细的描述,由于全部为中文信息,在此就不详细给出了。如果需要查看,可在“用户和密码”界面中切换到“高级”标签项,单击界面中的“高级”按钮激活该项功能。实际上在此界面中,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系统用户以及所属组别管理功能,你可在相应的列表项中单击鼠标右键,并从关联的右键菜单中选择需要的操作命令。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7:多系统的维护卸载篇Windows系统
Win98+Win2000(或Win98+Win XP )篇: 这是最常见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优点就没有必要说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在不损害Win98的情况之下卸载Win98呢?如何在不损伤Win2000的前提下卸载Win98呢? 卸载Win2000(WinXP): 用Win98启动盘启动电脑,在DOS下运
Win98+Win2000(或Win98+WinXP)篇:
这是最常见的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式,优点就没有必要说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如何在不损害Win98的情况之下卸载Win98呢?如何在不损伤Win2000的前提下卸载Win98呢?
卸载Win2000(WinXP): 用Win98启动盘启动电脑,在DOS下运行sys c:,然后重新启动,将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BOOTFONT.BIN、BOOTLOG.PRV、bootsect.bak、bootsect.dos、NETLOG.TXT、NTDETECT.COM、NTLDR、NULL删除,最后删除Win2000安装驱动器里面的WINNT和Program Files目录,最后再重新启动启动,完成Win2000的卸载。
卸载Win98:卸载之前你必须准备一样东西:能够启动电脑的Win2000/XP的光盘,没有这个东西的话就没有办法在不伤及Win2000/XP的情况下卸载Win98。首先备份安装Win98的盘里面你需要备份的内容,然后使用98启动盘启动电脑,执行格式化命令,格式化安装98的分区,格式化完成之后用Win2000/XP的光盘启动电脑,安装程序会自动引导并且进入DOS下的安装引导程序的界面。由于Win2000盒WinXP在这里有所不同,所以我在这里将分开讲述:
保留Win2000:启动以后,会看到下面这个流程图:
提示:按照箭头标记选择,红色部分要求用空格键全部选中。
保留WinXP:还是一样使用WinXP的启动盘启动,然后选择修复--使用故障控制台修复,进入到故障控制台里面,如果bootcfg /add,然后依次输入“1”“Microsoft Windows XP”“/fastdetect”“exit”(不包括引号的),然后删除C盘下以$开头的临时文件,
Win98+Win2000+WinXP篇:
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配置方案,下面将介绍如何单独卸载某一个操作系统。
卸载WinXP:登陆到2000,修改首选启动为Win2000,然后删除boot.ini里面的所有关于WinXP的内容,删除WinXP的安装文件,搞定。
卸载Win2000:登陆到WinXP,修改首选启动为WinXP,删除boot.ini里面关于Win2000的内容,删除Win2000的安装文件,搞定。
卸载Win98:还是需要一张能够启动机子的Win2000/XP的光盘,然后备份boot.ini文件以后格式化安装Win98的驱动器,然后用上面介绍的方法恢复Win2000/WinXP的启动环境(主要是用于恢复引导程序,建议用恢复WinXP的方法恢复),然后把备份的boot.ini里面关于Win98的内容删除以后放回C盘根目录并且覆已经存在的文件即可。
如果要只保留一个操作系统的话,按照上面的操作复合操作即可。
安装了Linux的电脑:
Linux自带LILO引导程序,如果还安装了98的话,用启动盘启动,执行sys c:就可以了。
上面介绍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非常实用,学会以后对你维护你的系统是很有好处的。
多系统维护的常见误区:
boot.ini万能主义:诚然,在Win2000/XP中boot.ini是很重要的,但是boot.ini只是一个引导性的描述文件,真正的能够引导系统进入Win2000/XP的应该是多个文件的配合使用,而不是仅仅一个boot.jni就可以解决的了。很多时候有人认为只要备份boot.ini就可以起到恢复多引导菜单的目的,但是这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主引导扇区没有被破坏掉,如果被破坏了,是不可能仅仅通过还原boot.ini的方法就解决恢复多引导菜单的问题的。破坏主引导扇区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病毒和我们输入的一些指令:format、sys等等,如果主引导程序里面没有2000/XP的引导程序,那么就不会出现多引导菜单,即使boot.ini存在也无济于事。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 网络工程师面试
★ 网络建立维护简历
★ 个人简历范文软件

【谁知道IBM大型机维护人员的工资是多少Windows系统(精选7篇)】相关文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历自我评价2022-10-14
软件工程师应聘自我介绍2023-10-08
软件工程专业求职个人简历2022-05-08
软件工程师简历2023-08-23
C.net软件工程师简历2023-08-22
兼职软件工程师简历2023-08-30
网络维护人员的简历2023-08-17
软件工程师优秀简历2022-08-03
济南短信平台2023-03-24
java学习总结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