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工作经验(集锦7篇)由网友“Brenda”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兼职工作经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大学生兼职工作经验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许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虽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因为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如果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斤斤计较,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周围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现今,在人才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去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
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烈,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寒期打工。暑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苦,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
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
现在的招聘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只要是自己所能承受的,就应该把握所有的机会,正确衡量自己,充分发挥所长,以便进入社会后可以尽快走上轨道。
在这次寒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篇2:兼职工作经验怎么写
今年暑假,我没有回家,在外面进行打工,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吧。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很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即使被批评是很难受的,也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展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假如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琐屑较量,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四周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
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
篇3:兼职工作经验怎么写
这个假期,心血来潮的我想要去找一份寒假兼职,一来是打发打发无聊的假期生活;二来是为了感受一下父母常挂在口中的“生活”不易;三来嘛,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那就是亲身体验一下赚钱的“生活”。
对于还未涉身人世的我来说,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犹如初生的牛犊一样。
上班的第一天,我和表姐早早地就来到了店铺的附近,吃一顿丰富的早餐,看着手表心里默默地倒数着时间,10:55的时候,我和表姐满面笑容地走进了店里,一阵暖风扑面而来,使我有些冰冷的手脚感到了丝丝的暖意,紧张的心也随之逝去,随着而来的是一份积极热情的心态。望着琳琅满目的女装,我唇角的弧度不自觉地上扬了,一个标识着奋斗的种子在我的心中萌发出了一颗嫩芽。由于,我们是第一天来的,店长姐姐让我们
篇4:大学生工作经验
大学生工作经验
大学生工作经验3月28日,位于北京顺义天竺国际展览中心展厅内,林英悄正为欧洲某时装品牌担任“橱窗秀”模特。面对熙熙攘攘的观众和不时响起的相机快门声,林英悄保持着姿势,显得十分专业。其实林英悄并不是专业模特,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
身高1.79米的林英悄兼职做模特。毕业后她将与模特公司签约。“昨天举行的休闲装设计大赛启动仪式上,第一个出场的模特就是我!”林英悄自豪地说。
在林英悄身旁,同样是念大四的男生张云。他正身背手拎着一大堆展会资料,虚心地向品牌的工作人员咨询着服装面料的`专业问题。他来自天津工业大学服装与设计专业,期待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也会为他几个月后走出校门找工作积累经验。
在林英悄和张云忙碌的同时,中国第一代T台导演张舰正在北京798艺术区为/秋冬中国防寒服流行趋势发布会做最后的彩排。从中国国际时装周创办之初,张舰就从事时尚编导与制作工作,他现在已记不清导演了多少场时装秀。“中国国际时装周与世界五大时装周比,除了设计师品牌的时装发布外,还设立了各类服装设计大赛和模特大赛等一系列评比颁奖制度,让有梦想的年轻设计师和模特有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培养了陈娟红、胡兵、胡东、郭桦、春晓等众多名模的张舰回忆说。
()
篇5:大学生个人工作经验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 和 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
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 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重要;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
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
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1、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2、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3、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4、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5、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6、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8、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1、敬业。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2、服从。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3、感恩。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4、超前。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5、注重人品。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6、学会包容。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7、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8、保持竞争意识。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1、要正确定位。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3、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4、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5、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6、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7、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 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篇6:大学生求职工作经验
找工作这段时间以来,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跟清华、北大、北邮的那些面霸竞争,他们都是一到面试遇见一堆同学,而我却很少看到有天大人的影子,大部分时候都是孤军奋战。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天大和他们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能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心态上、风气上的。他们都有一个传统,就是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分享成功经验,可是我们这里没有,在天大,大家更多的是抱怨,抱怨被鄙视,抱怨牛人抢了你的机会,可是却从来没有自己身上去找原因,没有去想想:为什么你会被鄙视,为什么单位要他没要你?静下心来去好好总结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或者多向成功的人取取经,不是比发牢骚更有意义吗?还有就是,这里的消息太闭塞了,很多好单位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想过要去投,从而错失了很多机会。还有好多好多,这段时间的感触太多了。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很多同学找工作不成功,主要是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心态不正确,总是消极、被动的找工作,不懂得主动去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不懂得主动去争取所有可能的机会。当你在等着机会来临的时候,机会已经从你身边略过。
2)信息闭塞。脑子里只知道那么几个好单位,其他的都没有想过。而实际上,只要你用心去找,会发现适合自己的好单位太多了,关键在于,你怎么样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尽可能多的去获取到这些信息。这是我找工作以来很深的感触,而现在很多同学欠缺的就是这些。
3)定位不明确,不用心准备,简历投出去就杳无音讯。实际上很多同学都是在简历上出的问题。也许你在某些方面有优势、有亮点,可是你怎样在最短时间内让面试官知道你的这些优势和亮点,从而对你发生兴趣呢?你拿自己的简历跟别的同学的对比过吗?你让几个同学帮你改过简历呢?反正我的简历至少改过20几遍,找过无数人帮我改过,最后正是凭着这份简历,帮助我赢得了很多机会。
4)缺乏笔试、面试经验和技巧,一笔就挂,一面就挂。当你失败的时候,
你有认真总结过自己失败的原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有总结过自己成功的经验吗?为什么不能多向周围成功的人请教,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提高自己呢?面试的过程,其实就是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提高了多少呢?还是更多的是埋怨和沮丧?
如果你也在这几个方面出现过问题,那么希望我的系列文章能帮助到你。因为我希望能把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指导那些还在找工作或将要找工作的同学调整心态、主动出击、充分准备、提高笔试面试能力和自身核心竞争力,最终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相信,这些信息对于大家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要比简单的告诉你几个单位的面经有用的多。
然后说一下我拿到的offer:
1)东软、宇信易诚:这是最早来天大的两个软件公司,特点都一样:海笔、海面、海offer,相信只要发挥不是太差的同学,基本都拿到offer了。那时我也没有offer,不能算抢了大家的机会。
2)华为: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笔试、面试,机会对于大家是平等的。而那时我也没有
offer,去参加笔试是因为华为我可能去。最后拿到offer后,跟师兄了解了一下里面的情况,觉得不合适,而且又有了aspen的offer,所以很快就拒掉了,至少我没有像1月份违约的同学那样,占用大家的机会。
3)aspen:我周围的同学都知道,这家公司当时几乎给我们系绝大部人打了电话,到后来才给我打的。但最后,只有我一个人经过6轮面试、拿到了offer。这个offer完全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
4)mm瞬联:后来,因为户口和私人原因,决定不去上海了,所以又一次开始了找工作的历程。11月29号,我是天大去北京招聘会17车人之一,现场投的瞬联,后来通过笔试、面试拿到了offer。据我所知,北邮那边都是一个班去好几个,而且成批的拒掉,可是天大这边只有我一个拿到了offer,所以后来,我又积极的推荐周围的同学过去。
5)阳光财险:很早就参加了他们的笔试、面试,直到12月份才给的消息,当时
看重的这家公司的背景和发展前景。最后他们全国招了20人,天大有3人拿到了offer,其中有一个是我的战友。拿到瞬联offer后,我直接把它拒了。
6)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很早就面完了,也是一直在等消息。在天津笔试时,周围有几个同学,可是最后只有我一个人进入了面试,去北京面试时,周围都是人大、北邮、北航的,只有我一个天津的,20多人面试,只要3个,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后,我很幸运的从竞争中胜出,总算没给天大丢脸。这个offer 完全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
7)国家外汇储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很早就来南大宣讲了,可是很多同学都没去,至少天大投的很少。最后去北京参加笔试,天大只有我一个,其他都是南大其他专业的。面试时,同组的基本都是清华、北大、北航、人大的。我也是在跟他们的PK中胜出,最终拿到的offer,并没有占用别人的机会。
从11月份大规模招聘开始,我找工作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1)只参加自己有可能去的单位的笔试、面试,不可能去的单位一概不投
2)拿到一个offer后,同类、同档次的offer一概不考虑。例如:拿到aspen的offer后,上海其它单位的面试我一概没去,包括:陶氏IT,国信朗讯和银联数据。拿到瞬联的offer后,其它的软件公司我一概没考虑。
3)从11月中下旬开始,我主要在北京参加笔试、面试,跟北京那些牛校的面霸竞争,天津地区的招聘会绝大部分都没参加,包括12月2日、9日的双选会。 大家只看到我面了这么多,可是你们知道我放弃了多少笔试、面试机会吗?给大家列一下吧:
微软,google,安硕,陶氏化学,中兴,神州数码,腾讯,百度,银联数据,工商银行软件研发中心,农行软件研发中心,中国人寿,中软通用产品研发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国信朗讯,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CTV。
我没有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学吗?请那些质疑我的同学了解情况后再下结论。
4、关于我对“面霸”和“惧面霸”的看法
1)“面霸”
我不喜欢别人称我为“面霸”,因为在找工作过程中我遇见过太多的面霸,他
们中的很多人都非常让我佩服,佩服他们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对找工作的那份执着、对自己理想的坚持。每个人找工作的目的都不一样,不排除有那种已经拿到好offer却又面自己肯定不会去的单位的人,但我相信绝大部分所谓的“面霸” 都是对自己、对别人负责的人,他去面某一家单位,肯定是因为那家单位有吸引他的地方,让他觉得自己可能会去,至少我是这样,在面试中我一直在极力避免盲目面试、因此而占用别人的机会。
我的观点是:在自己的工作还没有最终定下来之前,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多一个选择?这是对自己未来负责的表现,也是积极心态的表现,关键在于,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避免盲目性。至少,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offer的权力,决定你成败的关键,是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谁和你竞争。
2)惧“面霸”的人
在天大,更多的是这类人,经常看到很多人发贴,说某某面霸又来跟我抢饭碗了,而我在找工作的后期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我想说的是:你了解他的情况吗?他来面试,肯定有他的原因,而这跟你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决定你能不能被录用的关键,是你自身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谁和你竞争。
如果这些“面霸”都不来参加面试,你会被录用吗?我认为不见得。公司要招的,是符合公司要求的人才,如果你面试不过关,即使面试的只有你一个人,也不会要你。如果我把我的面试机会让给你,你能拿到offer吗?恐怕够呛。既然在天大,你就已经惧怕跟牛人竞争,那么到了外面,你怎么跟更牛的人竞争? 我认为,那些整天骂“面霸”、惧怕“面霸”的人,是找工作心态不正确的表现,是对自己不自信的表现,是害怕竞争的表现。你看到的只是牛人怎么跟你抢饭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通过面试而你没有通过?为什么公司录取他而没录取你?你跟他差在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不足?怎么去跟他们请教面试经验提高自己?相反,很多人只是抱怨、沮丧,没有去认真总结,从自身找原因。抱着这种心态的人,我想说,你后面的面试还是会失败。
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平等,可是,它只属于那些已经作好准备的人。
篇7: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
在就业市场紧张大背景下,企业招聘往往希望招到有工作经验的人才,这对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来说并不公平。但这一形势短期内并不能得到改变,所以如何解决竞争压力就在于我们大学生本身。 根据在大学生中的调查,认为具有与应聘的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人占12.1%,这一比例最高,其次为熟悉某个行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占11.2%。认为熟练掌握某种软件、硬件的操作技术或技能最重要的占11.1%,认为直销、代理一类的兼职销售工作经验重要的占9.4%,认为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重要的占8.9%。更有一些大学生希望具有其他的工作经验,例如帮助老师做科研项目、拿到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职业资格认证、做翻译、导游、自由撰稿一类的工作、做餐厅或者专卖店的促销员,或者做家教工作。而认为工作经验在求职中没有帮助的只占到了1.1%。
从这些数据来看,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获得一些工作经验,使自己能够在应聘过程中加分。认为具有与应聘的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和熟悉某个行业的生产、销售流程最重要的人所占比例最大,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在正式工作之前就能接触到将来要应聘的工作,这的确会在应聘中占有很大优势,但这也要求大学生做出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出将来自己所以从事的职业。认为熟练掌握某种软件、硬件的操作技术或技能最重要的占11.1%,当企业办公进入数字化,掌握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很多企业招聘的基本要求,所以这一工作经验也是大学
生必备的技能。在学校担任学生干部的确会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所以企业经常会优先录取学生干部。另外一些专业的工作经验,例如帮助老师做科研项目、拿到注册会计师之类的职业资格认证、做翻译、导游、自由撰稿一类的工作,对于职业专业对口要求比较多,更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确定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
当大学生在知道自己想获得哪方面的工作经验后就需要付诸动,但大学生又到哪里去积累工作经验呢?根据调查,28.4%的大学生认为一般从企业中的实习积累经验,26.6%的大学生自己找兼职,17.3%的大学生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实践经验,10.1%的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获取经验,还有9.9%的大学生曾经有固定工作。只有5%的人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无法获得工作经验。企业的实习经历是很多大学生必须具有的,所以在企业应聘过程中不会占到太多优势,而兼职如果只从事餐厅服务员之类的也不能获得过多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公益活动的确会增加自己的见识,并且如果在活动中能够带领别人更能锻炼大学生的领导能力。
据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为历年来最高,加上去年没有找到工作的120万高校毕业生,严谨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学生不寒而栗。这些数字只是来自官方的统计,现实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可能远不止这些。大学生在应聘过程中为了给自己加分应当了解到企业所希望应聘者需要哪些工作经验,这就要求大学生了解自己所要应聘的行业甚至是具体企业。而大学生不仅要求要增加自己的专业素质,更是要积累人际交往能力、策划能力甚至是领导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所以,积累工作经验变得十分必要,如果要等企业为自己提供培训则会使自己的应聘成功几率大打折扣。
【大学生兼职工作经验(集锦7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兼职工作总结2024-02-18
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兼职2022-05-08
兼职策划书2022-11-30
兼职保卫人员工作职责2023-02-12
大学生兼职的社会实践报告2023-06-12
大学生兼职实践报告心得体会2023-06-01
大学生兼职的心得体会2023-12-08
兼职经历的作文2023-05-08
大学生参加兼职个人心得体会2023-11-11
调查报告书格式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