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七大禁区(推荐5篇)由网友“橘子香香”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家庭教育的七大禁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家庭教育的七大禁区
家庭教育的七大禁区
1.居高临下
父母总认为自己过的桥比孩子走的路还多,轻视自己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对的,主宰孩子。这种“高高在上”的管教难以让孩子心悦诚服。特别是在批评孩子的错误时,家长这种居高临下的斥责,孩子心里感到不平等,难以平衡。“口服心不服”的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例如:常常告诫孩子,“你这么做就得挨揍”、“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2.冷嘲热讽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发现,父母的“冷嘲热讽”对孩子尤其是幼童伤害很大。以孩子的年龄,很难理解父母话语中的隐藏含义,从而造成困惑。所以,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父母们都不要“冷嘲热讽”、“一语双关”,而是要尝试与孩子沟通,让其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
例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
3.绝对否定
凡事都要有度,批评教育也是如此。诚然,孩子犯错,理应批评,但如果家长把话说“绝”,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丧失信心。孩子的自信力很重要,一旦丧失,影响其一生。
例如:父母要避免说出这类话:“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
4.言过其实
随着孩子年纪增长,他们的理解力也会提高,知道父母话语中的真假对错,有其判断力。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更要留心言语中的真实性。“言过其实”、“表里不一”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影响其今后发展。对于赞赏孩子的话,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过分地夸大其词会让孩子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更容易遭受挫折,不习惯听取批评的'话。
例如:禁忌语言,“你是全世界最帅的男孩”等。
5.人身攻击
孩子再单纯再愚笨也能分辨好话、坏话。带有人身攻击的“恶语”,一旦孩子听进心里,伤害很大。心理素质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
例如:家长避免说出任何含人身攻击的话,“你蠢得像头驴”等。
6.威胁恐吓
此点与“言过其实”同理。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远离父母,使父母与子女原本亲密的关系疏离。
例如:“再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话不要说。
7.冷若冰霜
孩子都是渴望温暖,害怕孤单的。冷若冰霜的语言让孩子感受不到爱,孩子更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容易引起自闭、孤独。
例如:“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我很忙,别烦我”这类话不要对孩子说。
篇2:家庭教育的禁区
家庭教育的禁区
1、居高临下
禁忌语言
“你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这个年龄时早就……”、“你不听也得听”等等。
要害分析
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评时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便你批评得百分之百的正确,孩子也会出现“口服心不服”的反应,最后事倍功半。
2、冷嘲热讽
禁忌语言
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
要害分析
儿童心理治疗专家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热讽。他们很难理解,和自己最亲近的父母怎会说出这种表面是表扬而实质是贬损的“双关话”,即使你说这些话时还带有些许幽默感。
3、绝对否定
禁忌语言
“你从来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你总是撒谎”等等。
要害分析
批评孩子是对的,但如果把话说“绝”,反过来可能引发孩子的一种逆反心理,从而导致最后拒绝接受批评教育。
4、言过其实
禁忌语言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
要害分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渐渐分辨出你话中含有水分,于是长大成人后,对他人的评语或称赞也会将信将疑。此外,听惯父母夸大其词的赞扬的孩子,在步入社会后往往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击
禁忌语言
“你胖得像头猪”、“你蠢得像头驴”等等。
要害分析
智力再愚钝的孩子也能体会出这类话包含的“恶意”,心灵会受到莫大的伤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还可能信以为真而自暴自弃,最后丧失自尊自信。
6、威胁恐吓
禁忌语言
“若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关你禁闭”、“你不乖就让你去喂狼”等。
要害分析
这类虚张声势的威吓和言过其实的表扬一样,同样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亲热和信任。
7、冷若冰霜
禁忌语言
“你没看到我正忙着吗”、“待会儿再说”等等。
要害分析
孩子从这些话中听到的“潜台词”是:大人们对我干的事毫无兴趣,他们并不把我当作他们的心肝宝贝。
篇3:家庭教育七大误区
家庭教育七大误区
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这种现象: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学习的包袱。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知识教育,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过早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事实上,未到接受知识教育的时候,强迫孩子接受教育,违背了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些父母则总是埋怨孩子不聪明,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第二天就问孩子学了几个字,一看孩子在玩,家长就不高兴。其实,幼儿阶段主要是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让孩子们做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孩子在7岁前,要让他们多动手、多活动,让他们快乐地掌握知识。在幼儿教育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游戏之中,会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通过扮演角色做游戏,学习人与人之间相处、交往的正确态度,模仿角色的良好行为,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误区二:盲目进行素质教育
在许多家长看来,素质教育就是让孩子什么都学、什么都会,所以不惜精力、财力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他们在选班的时候,往往又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发展可能及趋向,甚至不注意孩子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至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
误区三:对孩子溺爱
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孩子成为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的家长往往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殊不知,自己在教育思路上存在问题。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不是科学的爱,而是溺爱。像孩子要什么给什么,随孩子的意;想吃啥就买啥,吃名牌穿名牌,这些都是溺爱的表现。小孩子不懂事,家长应该有所分析,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可而止,如果孩子的要求家长认为不能满足,就是孩子哭闹也不能勉强满足,不过要给孩子讲清道理。如果孩子一哭家长就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他还会哭。
溺爱的另一种表现是,许多家长认为,放手会让孩子“受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许多家长表示不理解:“两三岁的孩子,就让他们受挫吗?”
接受采访的教育专家说,从婴儿落地开始,他就具有求知的能力,对世界充满好奇。而家长往往不敢放手让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比如不允许孩子玩泥沙,因为太脏;不允许孩子去
[1] [2] [3]
篇4:禁区
禁区
禁区jìn qū[释义]①(名)禁止一般人进入的`地区。这是~;禁止入内。(作宾语)
②(名)因其中动植物或地面情况在科学或经济方面有特殊价值而受到特别保护的地区。
③(名)医学上指因容易发生危险而禁止动手术或针炙的部位。他突破了医学上的~;成功地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作宾语)
[构成] 偏正式:禁(区篇5:困扰家庭教育的七大误区
困扰家庭教育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是家庭的中心。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在大部分家庭,孩子是这个家庭里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一切都为了孩子,一切都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仅从经济上分析,此次调研中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37.7%,但孩子月均支出在500元至2000元的家庭占35.6%,孩子月均支出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到1.05%;多数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的35%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
误区二:不打不成才。
在家庭里,因为各种原因,孩子挨父母的打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这种情况在文化层次不高和失和的家庭中比较多见。此次调研数据显示,有9.6%的父母经常打孩子,有67.7%的家长偶尔忍不住打过孩子。据了解,克拉玛依市的未成年人犯罪集中表现在“溺爱型”、“暴力型”家庭中。
误区三:冷漠让孩子压抑。
在不少家庭里,孩子犯了错,家长往往采取不理不睬的方式来对待,有的甚至一个星期甚至十几天都不与孩子说话。这种情况以知识分子家庭居多。
在此次调研中,有35.6%的家长对孩子的错误行为采取过不理睬孩子的态度。有14.2%的孩子认为与父母存在代沟;有20.3%的孩子认为父母不主动与其沟通;有31%的孩子希望家长学会与子女沟通。
误区四:强制填鸭式教育添压力。
为了父母的愿望,将并不爱好舞蹈和绘画的孩子送到“舞蹈班”、“绘画班”去学习,在当下的家庭中是屡见不鲜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以后“出人头地”,强迫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这种教育以父母小时候得不到良好教育,无法实现自己年轻时候的理想,有“遗憾”的家庭居多。
在此次调研中,有19.8%的孩子厌烦家长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有39.9%的孩子认为家长的期望给其造成了很大压力,这其中最小的孩子才9岁;有17%的孩子希望家长给自己多一些自由空间。
误区五:事事包办使孩子产生依赖。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除了学习外事事都能包办。有的家长恨不得将与孩子日常生活有关的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做了,这样,孩子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学习。一名中学生说,父母最高兴的就是自己整个星期天都呆在房间里学习,不出去。许多孩子上了高中也不会洗衣服,即便这样,家长也不让他们做。
此次调研数据显示,有27.5%的家长经常教育孩子“你是小孩,家里的事不用你管,好好学习是你的唯一任务”;有10.7%的父母对孩子身体上保护过多,精神上关注较少。调查人员在调研中发现,主动干家务或自我服务的孩子仅占23.6%和37.3%;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活都不干的占62.9%。
误区六:百般袒护犯错的孩子。
也许是出于爱孩子的原因,家长对于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为孩子开脱。面对来自别人的批评,家长不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不违法,犯了什么错他们都可以谅解。
此次调研的数据显示,有6.2%的家长认为小时候学文化,长大才学做人,相信“树大自然直”;有8.6%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长大就懂事了。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将来太软弱容易吃亏,就给孩子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这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
误区七:父严母宠不统一。
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不一致,宽严尺度不一,导致父母一方管一方宠。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家族的家庭及父母不能以身作则的家庭里。调研数据显示,有13.4%的学生感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言行不一。有26.5%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方式上与老人产生过分歧和矛盾。
有关专家指出,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构筑自己未来的生活。而许多家庭存在着替孩子做本该由孩子自己完成的情况,这种教育方式除培养了孩子的依赖性以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难适应社会,一旦进入社会,将很难找到自信,更难以在社会上取得应有的成功。
★ 廉政准则心得体会
【家庭教育的七大禁区(推荐5篇)】相关文章:
建党100周年心得2023-12-24
学习廉政准则心得体会2022-06-30
解放思想大讨论个人发言2022-12-18
改革开放社会实践心得2022-04-29
解放思想心得体会:解放思想的联想2023-10-22
学习新廉政准则心得体会2022-11-26
践行五四精神,唱响青春之歌演讲稿2023-01-12
严强转个人体会2023-06-23
德文韦德的座右铭2023-03-24
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