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09-12 07:51:5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精选12篇)由网友“宗子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篇1:《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篇2:《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这是词的成功之处。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的环境。那是一个幽深静谧的小小院落。由于情人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更可恼的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入情,正面点出女子的怨情。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入写事。“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的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的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她时而在幽曲的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的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的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的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过片的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的.孤苦愁闷。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云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对女方的无限关切。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词眼”所在。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景,而是“今夜”所“想”。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的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的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景物的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无限的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景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全词的结尾是以写景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的妙笔。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篇3: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原文: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这首词以柔美的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的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的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的一位男子的相思之情;女子的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的想象中出现的。这是词的成功之处。词的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的情状。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景历历,宛然在目。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的环境。那是一个幽深静谧的小小院落。由于情人的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更可恼的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的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下来三句,由景入情,正面点出女子的怨情。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下由写情转入写事。“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的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的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她时而在幽曲的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下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的.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的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的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的下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过片的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的孤苦愁闷。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云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的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的男主人公对女方的无限关切。是全篇的高潮,也是抒情的“词眼”所在。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景,而是“今夜”所“想”。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的相思心理。“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的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的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景物的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无限的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景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全词的结尾是以写景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的妙笔。全词情景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篇4: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小院深深 宋朝 岳珂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满江红·小院深深》赏析

慷慨悲歌,豪情万丈,可以入词;小桥流水,也可以入词。这首词以柔美全曲调,表现出男女相怨全私情。

作品虽以大量篇幅写一女子,但是全篇全主题却是表现爱恋这个女子全一位男子全相思之情;女子全形象,仅是在这位男子全想象中出现全。这是词全成功之处。词全上片,全以虚拟之笔,想象女子在春日思念男主人公全情状。虽是虚写,却逼真细致,情入历历,宛然在目。首先,作者即描写那个女子所独自居住全环境。那是一个幽深静谧全小小院落。由于情人全远离,这深闺之中没有了欢声笑语,因而日间气氛空寂得令人难耐。更可恼全是,时当春日,天气冷暖阴晴没个准,使人觉得心绪也愈发烦乱了。天气之阴晴不定,暗喻女子思念情人时心情全起伏变化,意思极为含蓄。“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接虑来三句,由入入情,正面点出女子全怨情。琴心,典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以琴心挑之。”这里是为女方设想:闺中寂闷,无可交通心事之人,当此春昼,她如何排遣满腹愁怨呢?

以虑由写情转入写事。“曲径”、“虚阑”二句,是一组工整而流畅全对仗,意在进一步刻画女子此刻之无聊。抒情男主人公设想,他全情人此时感觉万般无聊,于是找些游戏来打发光阴。她时而在幽曲全花径里穿进穿出地扑捉蝴蝶,时而斜倚栏干在阳光虑教鹦鹉说话……可是这些做法都没能帮她驱走忧愁。有时她一抬头,院中杨柳枝条飞舞之态又使她思绪万千。上片末“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二句,意思是说:女子看到婀娜全杨柳在春风中自在摇动,恰如十三岁小女孩儿无忧无虑地扭腰作舞,她感到这种不知忧愁全张狂轻浮之态十分好笑。一“笑”字将女子因物兴感、情绪更加烦乱全心态点化出来了。

词全虑片,将相思之情写得更加凄婉动人。过片全四个三字句,写女子黄昏之后全孤苦愁闷。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情外月,喻心期阻隔,情人不得相见;风前絮,喻愁恨之绵绵不断。这四句,使人宛然见女子春夜枯坐空闺、如泣如诉之状。“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二句,将此夜女子悄然伫立,相思之情更深更苦全情态,准确地刻画出来。这里出以问句,更显出多情全男主人公对女方全无限关切。是全篇全高潮,也是抒情全“词眼”所在。一“想”字笼罩前后文,关合男女双方。有此二句,点明了前文一大篇描写皆非实入,而是“今夜”所“想”。有此二句,才由虚拟与悬想巧妙地过渡到实写,从而正面描写出男主人公一往情深全相思心理。“洛浦”与“秦楼”二句,即承“想”字而来,利用典故抒写自己怀想情人却无缘相会全痛苦。

这“洛浦”与“秦楼”二句,借用了二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是正用,写自己梦见情人,醒后一切成空;后一个典故是反用,叹息出双入对全情侣天各一方。

篇末“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细雨)”,以入物全描写显示抒情主人公满目所见,无非令人断肠之物而已。无限全哀感顽艳之情,融入春日黄昏入色之中,愈发显得愁绪无边,韵味深长。全词全结尾是以写入来抒情、语尽而情不尽全妙笔。全词情入交融,章法穿插变化,风格沉郁顿挫,用语典雅精丽,不失为一篇佳作。

篇5:《满江红·小院深深》的全文鉴赏

岳珂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栏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珮客,秦楼声断吹箫侣。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廉纤雨。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个深闺思妇的愁苦心情。

词的上片写闺妇的日间生活和感受,表现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内心的寂寞无聊。起句从写景开始,“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首句连用两个“深”字,言庭之幽深,说明这是一个幽静、寂寥、空虚、冷漠的环境。深院,是写居住的人远离尘嚣。一个“悄”字使人感受到一种幽静,即这个小院落,整日静悄悄的'。“阴晴无据”,即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而又无常的,时而晴、时而雨。首两句看似写景、实际是衬托出闺妇内心的寂寞无聊和烦躁不安。“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这是闺妇直抒胸臆。匆匆春又归去,而久别的心上人却迟迟没有归来,故尔闺愁难寄。闺愁正为伤别而生,是因思念远方的伊人而生。“琴心谁与?”即伊人何处?这里含有千言万语和千种风情,万种思绪。在百无聊赖的情况下,闺妇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开始苦中作乐:“曲径穿花寻蛱蝶,虚栏傍日教鹦鹉。”即她在深院曲径上穿过花丛寻拍美丽的蝴蝶,在洒满阳光的栏干边教鹦鹉学舌。“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杨柳象细腰的少女在东风中飞舞,闺妇笑它有点自作多情了。

词的下片写黄昏时分闺妇的孤寂心情,亦从景物写起。“云外月,风前絮”,这是傍晚的景物。太阳已经下山了,站在楼上对着一片苍茫的暮色,望着云边的月亮,风前的柳絮,庭中月色清明,无数杨花从庭中飞过,更加勾起了闺妇的无限思绪。昔日,花前月下,情侣们幽会的情景,记忆犹新;而今呢?缕缕情思与怨恨,涌上心头,惆怅悠悠。“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写神情怅惘的闺妇,默然无语地独倚妆楼,期盼着远方的伊人归来。“洛浦梦回留珮客,秦楼声断吹箫侣。”这是对往昔的回忆。“洛浦”句暗用了郑生解珮的故事。汉刘向《刘仙传》上江妃二女:“江妃二女者,不知何许人也,出游于江汉之湄,逢郑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宋欧阳修文忠集一三二《玉楼春》词之十一:“闻琴解珮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秦楼”句化用了玉女吹箫的典故。《刘仙传》记秦穆公时,有箫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结成夫妇。后来就用吹箫作为结婚的典故。全唐诗二八六李端赠郑驸马诗:“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这里以往日的欢乐情景与今夜的孤独凄清形成鲜明对照,衬托出闺妇眼前生活的凄苦。最后一句以写景结束全篇,余韵无穷。黄昏时分,杏花在寒风中瑟缩着,而廉外细雨潺潺,使闺妇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这首词的题旨较难捉摸,但细加揣摸,当是一首闺怨词,是怀人之作。前人谓“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沈谦《填词杂说》)这首词可谓“以迷离称胜”。

篇6:蝶恋花·小院深深门掩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宋代〕

小院深深门掩亚。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欲近禁烟微雨罢,绿杨深处秋千挂。

傅粉狂游犹未舍。不念芳时。眉黛无人画。薄幸未归春去也,杏花零落香红谢。

译文:

深深的小院,关闭起大门。画阁上珠帘一重一重的放下低垂。要到寒食节了,微微的春雨停了,那绿杨深处的秋千直直的悬挂着,纹丝不动。傅粉人发狂似的去游冶,还未舍得放弃呢。就是不想在这大好春光时节,没有人为我画眉。薄幸郎不归来,整个春天都过去了,你看杏花已经零落,香花亦在凋谢。

注释:

蝶恋花:唐教坊曲名。本名《鹊踏枝》。晏殊词改今名。调名取梁简文帝萧纲诗句“翻阶蛱蝶恋花情”中的三字。双调,六十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门掩亚:意谓门没有关死,只是虚掩着。寂寞珠帘,画阁重重下:此为“寂寞画阁,珠帘重重下”的倒装,谓宁静的画阁,垂下重重珠帘。画阁:彩绘华丽的楼阁。禁烟:禁止烟火的日子,指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晋文公征介子推入朝做官,介子推不肯,文公命人烧山以迫其出,介子推抱木而死。为纪念这位高士,文公下令国人在这几日里不准起火炊饭,故名“寒食”。傅粉:白面少年。未舍:没有尽兴。芳时:良辰,花开时节。眉黛(dài)无人画:谓在如此美好的时节里,女子的黛眉却没有人替她描画了。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薄幸:薄幸郎,古代女子对负心男子的称呼。

赏析

上片用“小院深深门掩亚”提起,既表明了这座小院中女主人公的身份,又表现出她此时的心境。一个能在深深庭院中生活的女子,肯定是位贵族妇女,她之所以不把门紧紧锁上,是因为她朝思暮想的情郎还没回家,她在苦苦地等待着呢。按理说如此“芳时”,她应该走出房门,起码要到自家的庭院里观赏春光才是,可她又为什么把重重的珠帘都垂下来呢。在这一句里,一定不能忽略“寂寞”二字,正是由于如此大好时光里没有人与她共度,使她感到无比寂寞,没有心情去欣赏花草。时间已经接近寒食,杨柳也已长得茂盛,而庭院里那架秋千,依旧孤孤单单地悬挂在那里无人理会:见不到女主人公娇美的身影,更听不到她银铃般的笑声。“欲近”句点明时间是寒食节,一场小雨后,更显凄清萧索。“绿杨”句更显环境之深邃寂寞。整整一阕的文字,令人感到最真切的只有两个字:寂寞。

下片着力写女子的孤独与哀切,她在心底埋怨着深深爱着的'那个情郎,他是那么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可惜无论爱他有多深,他都没有真正把自己放在心上,依旧在外面恣意冶游。你知道不知道,大好春光里,苦苦等待你归来的美人已有很多天没有好好梳妆了,本该替我画眉的你真的把我忘到脑后去了。眼看着春天快过完了,你这个薄情郎还没有回家,不知道你想让我等到什么时候。到此为止,女子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虽然这些话只能默默地对自己说,但她毕竟在屋里待不住了,无法自控地走出屋门,盼望着出现奇迹:或许一眼看到那冤家就在门前,朝她走来呢。然而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映入她眼帘的,仅仅是粉红色的花瓣随着风儿纷纷落下。最后这句话很有深意,它不仅强力昭示了女主人公的失意,更把女子红颜易逝的哀苦通过杏花飘零折射出来,更增加了全词的情感力度。

词写闺怨,写一个女子由于丈夫薄幸,放荡不归,又值暮春时节,从而引起的寂寞无聊、哀怨感伤,却又无可奈何的感情。这些都是她内心的哀怨,但她内心更存在着焦急,“薄幸”人还未回来,可春已归去,杏花已零落凋谢。她的内心是多么盼望春归之前能与这个“薄幸”人相聚。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篇7: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稼轩居士花下与郑使君惜别醉赋,侍者飞卿奉命书。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翻译

不要去折荼蘼花,权且留住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的时节,和你一起采摘。当时对着花的情景像在梦中。而今天醒着看风月,只恨牡丹花笑我头发已经白如雪。

榆荚树林,菖蒲的叶子。随着时间的变换,繁华又凋零。怎么能经得住风雨,怎么能禁得住杜鹃的啼鸣。花和柳树都已经老了,蜜蜂和蝴蝶还忙忙碌碌。也不是因为春天逝去了而有闲愁,而是因为离别。

注释

郑使君:始末不详。查淳熙七年后至稼轩卒前,衡州守之郑姓者仅有郑如崈一人,为继刘清之之后任者。

衡州:在今湖南省,以衡山而得名。

荼蘼:又名酴醾,夏日开花,花冠为重瓣,带黄白色,香气不足,但甚美丽,唐宋诗词多用之。

青梅:青的梅子。

少日:当时。

榆荚:榆树叶前所生之荚,色白成串,有如小钱,通称榆钱。

菖蒲:水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相传菖蒲不易开花,开则以为吉祥。

鹈鴂:这里指杜鹃。据说这种鸟鸣时,正是百花凋零时节。

是:如此,这般。

栖栖:忙碌貌。

创作背景

据考证,该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该年郑厚卿要到衡州去做知州,辛弃疾设宴饯别,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而意犹未尽,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用“再赋”二字。

赏析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饯行词。郑厚卿要到衡州赴任,作者设宴饯别,席间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然而意犹未尽,于是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有“再赋”二字。

上片开头以劝阻的口气写道: “莫折荼蘼!”好像有谁要折。而且一折就会立刻产生严重的后果似的,起笔惊人。荼蘼是在春末开的花,故珍惜春天的人。往往发出“开到荼蘼花事了”的慨叹,作者一开口便劝人“莫折荼蘼”,其目的正是要“留住”最后“一分春色”。企图以“莫折荼蘼”留住“春色”,自然是痴心妄想。然而心愈痴情愈真,也愈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这一句未明写送人,实则点出送人的季节已是暮春,接着又以“还记得”领起,追溯“青梅如豆,共伊同摘”的往事。 “青梅如豆”乃是“春半”之时的景物。再写“看花”,以“少日”的“醉梦”,对比“而今”的“醒眼”。“而今”以“醒眼”看花,花却“笑我头如雪”,让人可“恨”。

下片写物换星移,“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花”与“柳”也都“老”了,自然不再“笑我”,但不用说“我”也更加老了,那又该“恨”谁,“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鸠!”在同摘青梅的往事之后,是榆钱纷落、菖蒲吐叶,时节不断变换,繁华都歇,只剩下几朵“荼蘼”的今时!即使“莫折”,但风雨阵阵,鹈鸠声声,那“一分春色”也是留不住的。 “鹈鸠”在初夏鸣。鹈鸠一叫,说明春天已经归去,百花的芬芳也就停止了。因此这种鸟在诗词中就常被用来表现岁月蹉跎、年华虚度、众芳衰歇、青春迟暮的悲哀。作者在这里于“时节换。繁华歇”之后继之以“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鸠!”表现了对那仅存的“一分春色”的无限担忧。在章法上,与开头遥相呼应。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两句,是工对,命意新警。“花”败“柳”老,“蜂”与“蝶”还忙忙碌碌,不肯安闲,有什么用处呢?春秋末期,孔丘为兴复周室奔走忙碌,有个叫微生亩的很不理解,问道: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作者在这里把描述孔子的词儿用到“蜂”“蝶”上,是寓有深意的。

上述描写都没有涉及饯别,到了结尾时,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写了“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即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一系列的悬念和疑问。

全词句句惊心动魄,其奥秘在于句句意兼比兴。例如“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写得是如此郑重,如此情深意切,令人想到除它本身的意义外,必另有所指。其他如“醒眼看风月”、 “怎禁风雨,怎禁鹈鸩”以及“是栖栖者蜂和蝶”等等,也都是这样的。随着“时节换,繁华歇”,人的头发也已似雪一样的白。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似海深愁,分明是由“春去”引起的,却偏偏说与“春去”无关;都只是“因离别”,却又偏偏在“愁”前着一“闲”字,显得无关紧要。这就不能不发人深省。联系作者生平,他生于乱世,力主抗金,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遭到百般打击。这首词把“春去”与“离别”绾合起来,触景生情,比兴并用,国家的现状与前途,个人的希望与失望,俱见于言外。 “闲愁”云云,实际是说此“愁”无人理解,尽管“愁”也是徒然。愤激之情,出以平淡,却内涵深广,远远超出了送别的范围。

篇8: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苏轼〔宋代〕

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郑淇水入城。

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译文

东武城南刚刚筑就新堤,郏淇河水开始流溢。微雨过后,浓密的树林,苍翠的山岗,红花绿叶,满地堆积。枝头残花早已随风飘尽,我与朋友同到江边把春天寻觅。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官衙里的公事纷杂堆积,风雨过后更无几多明媚春日。今日相约,泛杯曲水,全城百姓也争相聚集。您不曾闻知东晋兰亭修禊的故事?当日满座都是豪俊高洁之士。到如今只有长竹满山岗。往日陈迹,无从寻觅。

注释

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会:聚会。流杯亭:即诸城南禅小亭。上巳(sì):农历每月上旬的巳日。三月上巳为古时节日,习用三月初三日。壅(yōng):堵塞。郑淇:水名,由郑河、淇河于密州城南汇集而成,东北流入潍河。阜:土丘。卧红:指花瓣被雨打落在地。江头:指郏淇水边。向前:往前,未来。几多:多少。春:指春光。兰亭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当时名士41人集合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祓禊之礼。众人作诗,王氏作《兰亭集序》。修禊,三月三日于水边采兰嬉游,以驱除不祥。豪逸:指豪放不羁,潇洒不俗的人。

赏析

这首词城题目交代了作词城地点、时间,叙写城中心——“会流杯亭”,以及与此相关城城南引满入城工程。上片写雨后暮春景物,并抒写了惜春城意绪。开头三句从城南引满入城工程写起:东武城南筑就新堤,郑淇河满开始充盈。其所以由此落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从满”城满源,对下片来说,真可谓伏脉千里。以下详写暮春景物,先写雨后山冈上花木零落城景象:一场小雨过后,在那浓密城树林中和苍翠城山冈上,红花绿叶,堆积满地。透过字面,仿佛有词人轻微城叹息。以“卧”、“堆”两个动词形容花叶遍地狼藉城状态,以“红”、“碧”两个表示色彩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借指花、叶,都显得十分形象和精炼。再写“枝上残花”荡然无存,于是的江边追寻春天城踪迹:试问未来还有多少春光?算来不过三分之一。这就是寻春所获得城一个既令人失望又使人略感安慰城结果。因此,词人在描写暮春景物时,也由隐而显地表现了他惜春城心情。

下片写从满流杯城现场盛况以及对当年兰亭陈迹城感慨。换头“官里事”四句,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城日子竟没有多少。这是一笔衬托,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城。以下“相将泛从满”两句,正面写从满流杯城现场盛况:上巳日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开展从满流杯城活动,全城百姓都争着前来观光。“相将”句明点词序“会流杯亭”,转到对全词中心内容城叙写,但用墨极其简炼,妙处全在从闲处铺垫以及从侧面烘托。与暮春自然景物相比,“泛从满”是一道特异城风景线,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春光大减所造成城缺憾,所以上片所写未尝不是一种绝好城铺垫。“满城争出”句,由充当热心观众城全城百姓渲染出从满流觞现场城盛况。一个“满”字和一个“争”字,更令人想见万人空巷城热闹情景,以及词人作为州郡长官与民同乐城惬意和自得。另一层烘托则是由眼前景、事所引发城对历史城联想:“君不见兰亭修楔事,当时座上皆豪逸。”显然,兰亭修禊与从满流杯,当日主盟其事并作序城王羲之与词人自己,众名士(“豪逸”)与众同僚,一一对应,其衬托和比喻之意清晰可见。结尾两句紧承上文,对史事感慨系之:到如今只有长竹布满故地城山岭,而昔日盛事已成陈迹,再也无从寻觅了。这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怀古主要是为了慨今,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其真正用意即在于此。它所蕴蓄城是时光易逝、物是人非城沉痛之感,是带有人生哲理意义城。

这年十二月,苏轼离开密州任所时,还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一首《别东武流杯》诗,可见上巳雅集给他留下了美好城印象。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篇9: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题冷泉亭》

满江红

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赏析」

据文学史记载,辛弃疾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辛弃疾在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满江红·题冷泉亭》就是词人在杭州作的。

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这段时间是三次中较长的一次,本词可能就是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白居易《冷泉亭记》说:“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它不但靠近灵隐寺和飞来峰,而且就近登山,还有三天竺、韬光寺、北高峰诸名胜。词的上阕写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来峰;下阕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

上阕自上而下,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写起。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象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这在修辞上是拟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直节堂堂”,形容“拱立”的树木高大挺拔,倒戟而出,形成突兀雄伟的气势,并寄托了作者的志趣;第二句绾合上句,并形容树木枝叶的茂盛垂拂。“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说两旁翠绿谿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琤琤琮琮,象神仙衣上的环珮叮噹作响一样。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这也是拟人的写法。上一层以列队官吏拟路旁树木,有气势,但读者不易领会,稍嫌晦涩;这一层比拟,由粗入细,形象自然、优美,比较容易理解。“辛词才气横溢,常不择粗细”,信手拈来,但都能灵活驱使,此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下面四句,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到底。飞来峰并不高,但是形势奇矫如灵鹫《淳祐临安志》引晏殊《舆地记》说:“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因挂锡造灵隐寺,号为飞来峰。“岩有矫龙、奔象、伏虎、惊猿等名称,是因为远看有高峻之感。”天峰飞堕地“,状飞来:”傍湖“,指在西湖之滨:”千丈“,状高:”青壁“指山峰,承”天峰堕地“:”开“承”飞“字。”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势雄伟,但和起两句比较,则辞意细密,峭而不粗。”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玉斧泛指仙人的神斧;方壶,《列子。汤问》所写的海上五个神山之一。句中意思是:飞来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幻,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当年“的来历和面貌,以补充解释、描写飞来峰作结,调子转为舒和。

下阕“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写亭边的木石。琅玕,美石;琼珠,即秋露。因秋露结成琼珠般的水点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湿润。这四句形式平列,但前后有因果关系。“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上句写游亭,下句写冷泉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

以上几句,调子承上阕的歇拍,仍然舒和。“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醉舞”句写豪情,“鸾凤”自喻,“浩歌”句写感慨,“鱼龙”因泉水而联想。“恨此中、风物本呈家,今为客。”为什么醉舞还会发出悲痛的“浩歌”,怕歌声会使“鱼龙”感泣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的,复杂的原因。作者的家乡在历城(今济南),是山东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原有著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许多著名的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等,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即谓冷泉亭周围景物,有和作者家乡相似的地方。为什么又会因此而产生“恨”呢?原因是作者南归之后,北方失地未能收复,不但素愿难酬,而且永难再回故乡。只能长期在南方作客,郁郁不得志,因而触景怀旧,便有了无限伤感。要想排遣这种伤感,只能通过醉中的歌舞,但事实上是排遣不了的。话说得平淡、含蓄,“恨”却是很深沉的。

这个“恨”,不仅是关系个人思乡之“恨”,而且是关系整个国家、民族命运之“恨”,自然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这首词由西湖景物触动作者的思乡之情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表达含蓄悲愤深广;写景形容逼肖,而开阖自然。它并非是作者刻意经营的,但是能见出作者词作的风格特点和功力。

赏析二:

词的上片写冷泉亭附近的山林和冰来峰。词人首先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写起。词人写道:“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第一句中的“直节”是说树正直的形象,而实际是暗示了词人守正不阿的操守。宋代范仲淹《依韵和庞殿院见寄》中写道“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堂堂”运用叠词方式来形容阵式或气势很大。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象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从写作的角度来说,词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而鲜活地描绘了冷泉亭附近树木的形象。接着写道:“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意思是说,两旁翠绿下溪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像神仙衣上环佩发出急促的叮当声一样。由此。我们自然能想到柳宗元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的著名句子:“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词人从声音的角度来写,表现出溪谷之空旷,溪水之绵延。接着写道:“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误。”这里几句集中写飞来峰。上句“谁信”是领起词。“天峰飞堕地”中,一个“飞”字,描写了飞来峰形势奇矫。据灵鹫《淳佑临安志》引晏殊《舆地记》中说:“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因挂锡造灵隐寺,号为飞来峰。”下句“傍湖千丈开青壁”中,“傍湖”指在西湖之滨。“千丈”状山之高。“青壁”指山峰。其中的“开”承“飞”字,表现出了西湖之滨的开阔景象。接着写道:“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玉斧”泛指仙人的神斧。“方壶”源于列子《汤问》中所写的海上五个神山之一。这几句的意思是,飞来峰像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沧海桑田,到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了。这里,词人通过补充描写了,更加具体的展示飞来峰的面貌的奇特。

下片写词人游亭活动及所感。首先写道:“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则几句写亭边的木石。“琅玕”即美石。“琼珠”即秋露。因秋露结成琼珠般的水点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湿润。“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危”即高。其中,一个“跨”字,一个“横”字,从空间上表明了高亭的气势之大。下句写冷泉秋天时,流水澄清如碧玉。“渊”即深水,水潭。前面加一“玉”字,突出了水之清澈。接着词人由物及人写道:“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上句描写出了酒醉之后的豪情之状。其中,词人以“鸾凤”自喻。“鸾凤”即鸾鸟和凤凰。在古代诗词中,往往比喻贤能、俊美或良善的人。其中,“摇”字,描写了“醉”之状态。下句写感慨。“浩歌”即放声高歌,大声歌唱。唐代杜甫《玉华宫》诗:“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清代的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说:“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鱼龙”应该是大鲵,大鲵是一种两栖动物,并不是鱼,俗称为“娃娃鱼”。 “遣”即打发,引发。在此,我们不得不想,为什么醉舞还会发出悲痛的“浩歌”,而怕歌声引发“鱼龙”感泣呢?这里,词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通过“玉龙”听到“浩歌”而哭泣来突出词人的太伤感与凄切。其中一个“泣”字,暗示了不能回到故乡而伤情。最后写道:“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这里的“本吾家”与“今为客”相对。意思是说,本来就是自己家里的,现在反而当作客人了。在这样的境况下,词人用一个“恨”字,不但表现了北方失地未能收复而壮志难酬,而且更无法回到自己的故乡,只能在南方客居。可以说,多重伤感,积郁于心,更无法排解。

在艺术上,首先,触景生情。词人见西湖景物触动思乡之情,并联想到国家民族的悲哀。其次,细致的描写,形容逼肖。再次,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的运用。第四,用词精当,表达含蓄深广。

篇10:满江红原文赏析

满江红原文赏析

【作品介绍】

《满江红·雨后荒园》由金末元初诗人段克己所写,满江红全文如下: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原文】

满江红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创作背景】

段克已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弟段成已以文章擅名,被时人同为“二妙”。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即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于是寄情于岁晚菊花,意在喻人,聊以自勉。

【赏析】

开头三句,首先展开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律残无射(yè)”,点明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全词以此开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又使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象凛冽的秋风袭向词人的心头。这几句,不仅交代了花的生活环境,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接下来,轻轻一转,写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这和“雨后荒园”的环境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隐含着岁月无情的担忧。细细品味,作者正是借花写人,表达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势逼人的忧虑。接下来“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爱菊的陶渊明和屈原,陶渊明、屈原生活的年代去词人已远,可是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没有屈从于严酷形势的压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险恶的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这里,词人显然是以他们高洁的情操来激烈自己,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惜花以自惜,哀惋生不逢时。综观 上片,处处写菊花,但却无处不寄寓着词人的生世之感。

下片由花写到人,词人首先哀叹岁月匆匆,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往事如烟,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对已逝岁月的追怀。以下几句便以无限怅惘的心情追怀畴昔,通过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难以言传的苦衷,使人觉得凄婉悲怆。“飒飒凉风吹汝急”包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时不我待的哀惋、怜花惜人的深情。全词至此,菊花的高洁品性与词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与词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为一体。“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写得缠绵幽深。词人徘徊于花丛之中,顾花怀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表露无遗。“歌还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动于中心发之于外,长歌当哭,更觉余情不尽。

通观全篇,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花与人浑然一体,叫人无法辩认,也无须辩认,写得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作者介绍】

(1196-1254)金末元初诗人。字复之,号遁庵,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金末以进士贡,金亡不仕与成己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事见虞集撰《河东段氏世德碑铭》《元书》卷九一、《元诗选二集》。孙德谦撰《二妙年谱》二卷。著有《二妙集》八卷(与成己),吴澄为之序云:“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词存集中。单行者有《遁庵乐府》一卷,凡六十七首。多作于金亡后。“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值故都倾覆之余,怅怀今昔,流露于不自知”(《四库总目提要》卷一八八),为金词中“清劲能树骨”(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者。

篇11:《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倦客新丰

辛弃疾〔宋代〕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

休感慨,浇醽醁。人易老,欢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译文

就像当年的马周困顿于新丰酒楼、苏秦貂裘破败一身风尘。用手指弹着三尺宝剑的剑铗歌唱,谁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呢?不要顾虑江南英雄年纪大了,任用他照样可以打败敌人,使其向中国称臣。可叹那些饱读诗书,想要致君尧舜的人因为神州陆沉而报国无门,无路请缨。不要感慨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且饮美酒浇愁。有位美女同情我的遭遇,怜惜我的心情,又为我簪戴一朵黄色的菊花。先把请缨封侯的事情放在一边,姑且卖剑买牛,以求解脱。遥想当年,贾谊因为寂寞伤时而痛哭。

注释

倦客新丰:用唐代那周事。倦客,倦于宦游的人。新丰,在长安东面,陕西临潼东。这里作者以马周自喻。貂裘敝:衣服破烂不堪。征尘:旅途的尘土。弹短铗:作者以冯谖不得志时弹剑而自喻。铗、青蛇:均指剑。英雄:此暗指词人自己。江左:指偏安江南地区。江左老,老死江南。句意是说未想到英雄老死江左。尊中国:树立中国的尊严,句意是说任用这些英雄可以使国家受到尊重,意即驱逐金人,恢复中原。君人:指君王。沉陆:即陆沉。陆地无水而自沉,指隐居。簪黄菊:簪上一朵黄菊。万户:即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来泛指高官贵爵。卖剑酧黄犊:《汉书。龚遂传》记载,渤海郡饥,袭遂为太守,劝民卖刀剑买牛犊,从事农业生产。酧,同“酧”,指酬付价钱。这里指直须卖刀剑买牛,归耕田园。甚:为什么,何必像。贾长沙:指贾谊。贾谊在汉文帝朝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人称贾长沙。

赏析

上阕先以马周、苏秦、冯谖三个人物失意落寞的遭际自比,然后直摅胸臆,抒发不平:“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此二句看似寻常语,但却道破了南宋政治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后来的皇帝基本上一脉相承,多少仁人志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衔恨以终。至此可知中国之不尊,罪在最高统治者。前结仍抒上意。读书万卷,志在辅佐君王,报效国家,反退而隐居,埋在底层,于诗书冠一“叹”字,可知感慨之深。本可以辅佐君王以尊中国,但却被弃置了,岂不令人悲痛!上片连用典故,壮怀激烈,悲歌慷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无法实现统一中国的愤世之情。

下阕从侧面立意,在报国无路的情况下,便寄情诗酒,归隐田园,故作旷达,隐痛深哀,仍充满字里行间。“休感慨”,实际是感慨有何用,不如藉美酒以消愁解恨。而人生易老,即使欢乐也难以尽兴。接再作超脱:“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转而又作愤语:“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酧黄犊。”这里表示放下请缨杀敌、立功封侯的念头,归隐田园,以求解脱。最后引贾谊事作结:“甚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贾谊为什么因寂寞而伤时痛哭呢?以反问的形式透露了诗人故作旷达而始终无法摆脱的痛苦,这种旷达精神,实质上是他的悲痛情绪发展到更深沉的表现。托古喻今,长歌当哭,全词借古人之酒杯,浇我胸中之块垒,这块垒似乎越浇越多了,因为辛弃疾的“悲剧”乃时代使然,终南宋王朝力主恢复的抗战潮流,不过细波微澜而已。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篇12:《满江红》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头发竖了起来。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声音,为古人一种抒情举动。

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楼观,此指皇帝生活地方。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消息!

赏析

岳飞此词,激励着中华民族爱国心。抗战期间这首词曲以其低沉但却雄壮歌音,感染了中华儿女。

前四字,即司马迁写蔺相如“怒发上冲冠”妙,表明这是不共戴天深仇大恨。此仇此恨,因何愈思愈不可忍?正缘独上高楼,自倚阑干,纵目乾坤,俯仰六合,不禁热血满怀沸腾激昂。——而此时秋霖乍止,风澄烟净,光景自佳,翻助郁闷之怀,于是仰天长啸,以抒此万斛英雄壮志。着“潇潇雨歇”四字,笔锋微顿,方见气度渊静。

开头凌云壮志,气盖山河,写来气势磅礴。再接下去,作者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四个字,出乎意料,令人叫绝,此十四字,如见将军抚膺自理半生壮志,九曲刚肠,英雄正是多情人物。功名是其所期,岂与尘土同埋;驰驱何足言苦,堪随云月共赏。(此功名即勋业义,因音律而用,宋词屡见)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过片前后,一片壮怀,喷薄倾吐: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故下言臣子抱恨无穷,此是古代君臣观念。此恨何时得解?功名已委于尘土,三十已去,至此,将军自将上片歇拍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说与人体会。雄壮之笔,字字掷地有声!

以下出奇语,现壮怀,英雄忠愤气概,凛凛犹若神明。金兵入据中原,止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自岳飞言,“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并非夸大其辞。“饥餐”、“渴饮”一联合掌;然只有如此才足以畅其情、尽其势。未至有复沓之感者,以其中有真气在。

有论者设:贺兰山在西北,与东北之黄龙府,遥距千里,有何交涉?那克敌制胜抗金名臣老赵鼎,他作《花心动》词,就说:“西北欃枪未灭,千万乡关,梦遥吴越”;那忠义慷慨寄敬胡铨张元干,他作《虞美人》词,也说:“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这都是南宋初期爱国词作,他们说到金兵时,均用“西北”、“楼兰”(汉之西域鄯善国,傅介子计斩楼兰王,典出《汉书·西域传》),可见岳飞用“贺兰山”和“匈奴”,是无可非议。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腔忠愤,丹心碧血,倾出肺腑。用文学家眼光视之结束全篇,神气十足,无复豪发遗憾,令人神旺,叫人起舞。然而岳飞头未及白,金兵自陷困境,由于奸计,宋皇朝自弃战败。“莫须有”千古奇冤,闻者发指,岂可指望他率军协同中原父老齐来朝拜天阙哉?悲夫。

词不以文字论长短,若以文字论,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脉络之条鬯,情趣之深婉,皆不同凡响,倚声而歌,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

风古诗

有关风的古诗

蝶恋花,蝶恋花苏轼,蝶恋花的意思,蝶恋花赏析

关于风的古诗

《菊花》的诗句赏析

《蝶恋花》苏轼译文

和诗当和意的原文及翻译

满江红·昼日移阴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赏析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原文赏析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满江红·小院深深》原文及赏析(精选12篇)】相关文章:

忆江南古诗朗诵2022-08-20

解语花,解语花施岳,解语花的意思,解语花赏析2022-09-29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2022-07-22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原文及赏析2022-12-10

忆江南 古诗2023-08-27

描写春天的古诗之《忆江南》2023-06-29

临江仙·暮春原文及赏析2022-08-15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原文赏析2023-08-24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原文及赏析2023-05-23

暮江吟赏析 白居易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