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精选11篇)由网友“狗勾勾”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
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
17个实验区研讨中考命题记者李建平 本报讯(记者李建平)今年6月,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中生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为确保中考命题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部举办了实验区中考命题研修班,来自17个实验区的命题人员与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新思路。这是记者在近日结束的中考命题研修班上获悉的。 评价与考试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中考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教育部要求各地要认真总结两年多来实验区课程改革的经验,研究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课程标准为命题的基本依据,力求命题内容、形式、技术的创新和命题质量的提高。使命题体现义务教育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连日来,热烈的讨论、交流与切磋,使大家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全面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淡化单纯记忆考查,重在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特别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成为17个实验区的共同追求。记者发现,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今年,17个实验区的中考改革思路,将为今后更大范围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对其他实验区明年的中考改革将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教育报》2月23日第1版
篇2: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
17个实验区研讨中考命题记者李建平
本报讯(记者李建平)今年6月,首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初中生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为确保中考命题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举办了实验区中考命题研修班,来自17个实验区的命题人员与有关专家共同探讨中考命题新思路。这是记者在近日结束的中考命题研修班上获悉的。
评价与考试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中考改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要求各地要认真总结两年多来实验区课程改革的经验,研究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课程标准为命题的基本依据,力求命题内容、形式、技术的创新和命题质量的提高。使命题体现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宗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连日来,热烈的讨论、交流与切磋,使大家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加强试题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全面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淡化单纯记忆考查,重在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的考查,特别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成为17个实验区的共同追求。记者发现,在整个研讨的过程中,“应用性”、“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今年,17个实验区的中考改革思路,将为今后更大范围推进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对其他实验区明年的中考改革将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报》202月23日第1版
篇3: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实施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一、课程改革进展情况
1、成立了学校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培训组织机构,建立各种制度,确定了实验目标,确定了实验方案。依据《实施方案》制定了《沙后河中心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方案》,组织教师通过培训,确立了实验教师,成立了校级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做好课题的立项、准备、研究等相关的工作。
2、利用校园广播、板报、橱窗、家长会、教师会、学生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课程改革,使广大师生及家长、社会对课程改革有了初步认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每周举行一次校级教研活动,每月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每学期承担一次督导组级课改交流会,内容是课改、课题和“双自主”教改,使实验教师能够及时交流、研讨,真正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加强了课改的研究的力度,经过一个学期的验证,效果是十分显着的。
3、课程进展情况:学期初制定了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两个计划执行,各学科、各个单元有测评、有信息反馈,并及时做好记录,整理和装入档案。课程改革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使学生初步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改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存在问题
1、观念转变非一日之功。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摈弃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之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改动较大,传统的做法的惯性作用使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培养多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有的老师在示范课或有领导听课时能自觉按新课程要求去上,但平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究其原因,在于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映、评价、组织和个性化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因此,观念转变需要时间,更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总有部分教师担心课改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不敢大胆实践。
2、培训形式单一。
整个课改培训基本是一个模式,即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专题讲座培训。讲课改形式是请专家做报告或是二级培训员的讲授。以上培训形式和方法的单调性造成的结果是当时听了激动新鲜,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还是涛声依旧。难怪有的教师说:“专家做报告听的概念多,注重实效少。”因此,可以肯定的说集中式的培训是必需要,但还远远不够,需要有多种形式的培训,如校本培训、参与式培训等。
3、课改的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
课改的`配套制度和管理措施的保障不到位,阻碍着教师的课改参与。
三、对课改教材的评价
1、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2、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要。
3、教材内容生动、多样、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
4、能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能广泛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
5、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现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
6、各学科教材均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有机地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如: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
四、课改档案建设
专人、专橱,严格按照“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档案提纲的通知”来执行。
主要内容有:1、课改实验组织;2、课改实验研究、3、实验教师培训。
五、下一步的工作设想和安排
1、加强学校领导的业务水平和指导能力,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加强课改课题的研究力度,注重实效,不走过场。
3、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早日使课改工作出成效。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档案建设。
5、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设施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6、教学是学校的工作中心,课程改革又是当前的教学中心,要搞好课程改革,除思想观念上的再培训和再发动外,还需构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并制订相应措施。
7、要将课程改革开展及成果,列入教师年终考核项目,(www.fwsIr.com)并逐步提高权重,其次制订课改实验的考核及奖励条例;再次是继续加大对课改的领导力度,增加人、财、物方面的投入,还要想方设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抓好宣传、督查、研讨等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良好局面。
8、加强调研和指导,组织经常性的开课研讨,加强课题管理,组织各类评优和论文评荐,组织学习材料及教辅用书、用具的推荐及征订,提供多种版本的实验教材供一线教师研读。
9、课改,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学生个性持续发展是主目标,要引导教师大胆创新,注重经验积累,注重资料积累和处理,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要把课改看作是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的大好机遇,增强责任意识。
篇4: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理念论文
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理念论文
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理念论文师学文
白银市平川区复兴乡教育管理中心(730915)
实施新课程改革,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教育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有人说,思想决定一切,也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保守,必然因循守旧;观念落后,必然画地为牢;理念落后,必然固步自封。所有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思想,思想不变,理念照旧,一味抱残守缺,改革和创新就是空谈。
有这样一幅形象二直观的漫画:一头牛被拴在树桩上,日久天长,当树桩和缰绳都去掉时,牛依然忠实地站在那里,连自由走动的意识都没有了。它在当年不变的模式中已经习惯,它没有勇气去挣脱束缚,改变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面对新课程,面对新教材,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无论校长,还是老师,如果不学习全新的教育理念,更新观念,那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将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敢于冲破旧观念、旧思想、旧体制的束缚,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
首先,就是要打破“唯分数论”的束缚,树立多元评价的评价模式。要坚决摒弃新课程会影响教学质量,会影响学校排名,会影响班级成绩的错误观念。任何改革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暂时的困难、挫折、甚至是失败都可能会遇到。但只要我们敢大胆尝试,善于创新,坚持不懈,新课程改革肯定会取得成功,学生的综合素质肯定会得到提高。良好的机遇需要我们主动去迎接,否则,我们就会与那头牛一样,丧失改革创新的动力和本能。
其次,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观。要坚决走出“讲的少害怕学生听不懂、记不住、掌握不了”的误区,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面对新知识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多动口说,多动手做,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去观察分析,去合作探究。教师一定要完成由“管理者”、“教授者”的角色向“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把陈旧的师生关系演绎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朋友伙伴关系。这样,我们的课改就有成功的条件和保障。(教育论文 )否则,就只能是“新瓶子装老酒,穿新鞋走老路”。
再次,要摒弃“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技能轻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观,树立三维目标的教学观。教因学而存在,教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否则,教还有什么意义呢?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而未来社会将是一个不会学习就是文盲的'社会。我们绝不能培养一批“知识的容器”,而要培养一批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主动发展的学习者。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顽强拼搏的毅力,要比教会许多死知识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最后,我们要摒弃重优生轻后进生的育人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这就比是一块庄稼地,如果你是关注那几颗茁壮的苗施肥、锄草、浇水,偏爱有加,而对那些弱小的苗置之不理,甚至“欲除之而后快”,是想,能获得大面积的丰收吗?再说,这样的教育公平吗?
在现实的学校中“促优拔尖割尾巴”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与新课程的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我们要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育人观,树立“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使每一位学生都走向成功”的教育观。只有这样,才能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打破旧思想的束缚,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坐等,只能坐以待毙;盲目冒进,必然走入死胡同。实施新课程,必须积极而又稳妥,一方面需要管理者的胆略,更需要教师的智慧。
篇5: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计划书
课堂改革如一股春风,承载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扑面而来。学习和运用新理念、新教法,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的教育形式对我们的迫切要求。为了认真贯彻县教育局及中心校的会议精神,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结合我校实际,为保证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师生负担,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三年规划。
一、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自主发展、特色发展为原则,以坚持新课程的目标和宗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和可持续发展。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目标,重视过程管理,做好各阶段的管理措施跟进、教研跟进、制度跟进、设备跟进等落实工作,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做到统一认识,充分准备,落实措施,分步推进,适时调整,分步到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确保我校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目标
全校必须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努力践行“课前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巩固达标“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各种课改情景促成教师反思。改变教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
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逐步改变课程评价,发挥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实施原则
1、整体规划。新课程实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规划的原则,通盘考虑,早作筹谋,形成学校发展的三年规划,决不能随心所欲。
2、积极稳妥。新课程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
可以参照,也没有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而我们对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积极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又必须谨慎稳妥,既不能缩手缩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量力而行,积累经验,稳步推进。
3、协同推进。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 积极倡导校行政各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实验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4、以人为本。要注重创设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学 校管理氛围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统一部署和协调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 学校成立课改工作领导
小组:
组 长:姬建桥
副组长:武岳汉
组 员:全体教师
(二)制度保障
为保障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学校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建立、修订、完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我校的课改工作提 供制度支撑,以确保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经费保障
设立新课程实施专项经费, 每年拨付相应的款项用于课程实施的 有关活动,确保经费落实,努力满足新课程对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提 出的要求,为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安排必须的 课程实施专项经费,对课程实施中取得的优秀教学成果给予奖励。
(四)专业指导
新课程实施对我们农村小学来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需要研究机 构和专家的支持和指导。根据课改实际需要,我们将紧紧依靠县教研 室及中心校领导、专家的帮助,加强对我校课改工作的专业指导,提 高我校课改工作的起点和实效。
五、实验进程
1、准备阶段
成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把新一轮课改精神的学习、研究、落实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确定课改对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中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彻底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改中,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
(1)抓理念:实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2)抓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充分发挥学科组及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施集体编写导学案。
(3)抓策略:评选校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政策上鼓励教师冒尖;举办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好示范课、汇报课。
(4)抓反思:着眼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及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5)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6)及时总结课改成果,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增进与外界的沟通与协作。
(7)家庭、学校协同教育,形成课改合力。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让家长知道当前的开展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让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来,全力支持学校的课堂改革。
(8)检查验收,学校分期召开课程改革研讨会,实验教师书面 总结,组织教师交流课改经验和体会,提出方法和不足,总结课改实 验成果。学校先期组织评审组对课改对象进行过关验收,过关的课改 老师,要求分别打扰2-3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 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没有过关的课改对象限期过关。等全 部过关后组织县局及中心校教研专家评审组到我校检查指导课改工 作,并对我样教学改革推广活动进行验收,找出差距,安排第二阶段 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
2、全面推进阶段 。
篇6:小学教师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计划书
一、指导思想
首先还是以学校工作计划中一直贯彻的:以邓理论、三个代表为主要方针,以新课改启动为主要契机,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全面贯彻学校的各项任务,通过自主钻研、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奋斗目标
1、师德考核达到良好以上。
2、使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3、争取学校的各项业务、各项需做的工作等验收合格。
4、认真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结合新课改的精神理念,逐渐改变教育教学模式。
5、努力增进现代网络教育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快熟悉、掌握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三、重点工作
1、通过对《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校规、校纪的学习,用自检、自查的方式提高师德水平。
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3、积极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基本功的水平。
4、认真学习、结合新课改的理论,进行专业技术、理论的学习。
5、抽时间进行现代教育信息学习。
四、具体措施
1、利用业务学习等时机,深入学习《规范》,经常向师德先进的教师,对照先进人找差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
2、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做学生的表率。
3、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涵,准确把握教材的深浅度
4、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上40分钟还给学生。
5、坚持做好学校的后勤服务工作。
6、参加学习时认真记录,认真完成随感,案例等书面材料。
7、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从心灵上与学生沟通,既做他们的良师、又做他们的益友。
8、抢时间更好地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以网络学习为依托,虚心求学。
篇7: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论文
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体会论文
[内容提要]
自我省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观念有了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但仍有一些教师疑虑重重,总担心新课程改革会忽视了语文“双基”的落实,将来无法应对考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已完成的两个必修模块教学经验,试图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语文新课程标准与“双基”的关系,语文教学功能的重新认识,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等方面谈一点粗浅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双基”
[正文]
9月,我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进入新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更新,教学方式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两个学段,完成了两个必修模块,情况如何呢?笔者不揣冒昧,就此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并非否定传统
对于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课堂教学模式,虽很难明确,更不能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称之为“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模式”来推广,但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并重;既要重视预设目标,又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包含学科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引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第三、在教学的方法上,注意多种方法在日常教学乃至一堂课中的结合使用。第四、在教学的呈现上,注意利用问题情境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五、在教学的顺序上,遵循“先学后讲”的次序。亦即先经过学生自主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教师再进行点拨。第六、在教学的组织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师生、生生互动,加强合作与交流。第七、在教学评价上,采取多元、发展、综合性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生成、发展、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高水平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不同,教师也不必用否定传统的“全新”目光看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出的许多宝贵经验,如我们已经娴熟掌握的启发式、点拨式、讨论式、激疑式等仍然可以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扬光大。更如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 “自习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的“四式教学法”,这些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当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那么,语文教学应该改革的是什么?答案是明确的,即改革过去那种无法适应当今学生需求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转变“满堂灌”“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模式为师生互动式学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二、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并非得了课堂的“热闹”而失了“双基”的落实
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讨、讨论发言的机会,一节课常常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度过。但一堂课下来,有些老师总是忧心忡忡地感慨好像什么都没有教到,学生好像什么也没有学到,以前所强调的基础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成了课堂“被遗忘的角落”;学生的作文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语序混乱等现象层出不穷。于是,有的语文老师变得别里科夫起来:“这样课堂是‘热闹’了,却忽视了语文‘双基’的落实,长此以往,将来考试怎么办?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要有正确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改以往教师“独霸”课堂而造成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了,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的接受知识了。有一位高一教师指导学生总结语文第一模块的课文时,他根据“必修1”有许多篇蕴含悲情的特点,让学生从“悲情美”角度去赏读分析课文,分组研读,大胆讨论,各抒己见,非常活跃,他们既梳理了知识,又品尝了探究的乐趣;既积累了知识,又培养了审美能力。对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热闹”我们不能简单看待,因为这种为学生创设良好自主学习情境的“热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审美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即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教师教为课堂主宰者”转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从“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转向个性化教学模式,从教师权威的教授转向师生平等的互动与对话。我们应大力提倡和推广这种扭转学生学习语文被动局面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不过,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更不能让无效的学生活动冲击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一次观摩一位高一教师上必修二《孔雀东南飞》,让学生们自编自导课文片段,把刘兰芝演成“像朱丽叶那样在假死复苏后,抚着焦仲卿的尸体,痛苦殉情”。根本没有考虑到汉末封建礼教孕育和形成初期那个特定的社会环境,没能具体地感受人物的命运,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内涵。还有一次听一位初三年级教师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她开头是一番感人肺腑的导语,再是简单地解释字词,然后进入重头戏“课本剧”演出,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新编邹忌讽齐王纳谏”,最后学生评议谁演得好,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都“动”起来了,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演课本剧本无可厚非,但曲解了课文的寓意,把课文改编得面目全非,使之庸俗化,类似“戏说”“恶搞”之类的闹剧,如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怎能不令人啼笑皆非?如此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怎能不会让人们对新课程改革产生困惑?这种片面追求“热闹”的课堂教学貌似“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使课堂教学“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转”“满堂放”,毫无实效可言,完全违背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重视学情的实际,追求学习的实效,对此我们应旗帜鲜明。
其次,我们应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与“双基”的关系,重新认识语文教学的功能。
“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加强双基”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70~80年代又强调“加强双基,培养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提到“双基”,而是突出强调“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这一变化看,似乎“双基”已成为过去时了。其实,目前推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否定传统的“双基”,而是将其进一步科学发展,使之更科学,更具人文化。
从理论上,“语文素养”是“双基”的继承发展。不论时世如何变迁,正确而熟练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都是中小学设立语文课程的目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依然重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与“双基”相比,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不仅表现为有较扎实的语文知识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从教材设置上,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它们都注重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人教版必修教材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它们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和品味鉴赏,写作口语交际,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考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万丈高楼,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务必重视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但在新的时代形势下,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走出以往“应试”的局限,从“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重新思考“双基”的内涵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双基”,不能简单地把“双基”理解为字词句等语法知识,更不能狭隘地把“双基”理解为以前高考所考查的知识和所考查的能力。
三、新编语文教材的使用是在“增负”吗?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新教材的使用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也为完成教材的教学疲于奔命,因为新教材的内容比旧教材更多了,过去一个学期学一册,而如今,一个学期学二册,课本另外还有“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学时少,内容多,这难道不是“增负”吗?
这种“增负”的抱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反映了一些教师仍墨守传统的“教教材”观念,把教材当作“圣经”,而不是“用教材”。在传统观念中,教材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教师的任务是教学,每篇课文都不放过。如今世变时移,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的教材观也应更新。教材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载体,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至于教材怎么用?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理解和学生的实际进行灵活处理,把教材当作学材,把教本当作学本。课程标准变了,高考也在不断改革,而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墨守成规,势必如以前那般“戴着镣铐跳舞”,这怎能不感到新教材是给学生“增负”呢?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我也同意“增负”的说法,那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教材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选修课的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师靠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只粉笔就可得心应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须转换角色,努力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文化素养,精心钻研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校本课程,教师的负担确实变得比以前重了,但在这辛苦的学习与钻研中,实现了“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实现了教师的自我价值,教学相长,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篇8:实施新课程后中考将如何进行
中国教育报 -02-23 记者 李建平
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中考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第一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生就要进行中考了,他们的中考怎么办?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已迫在眉睫。山东潍坊市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艰难中奋进,积极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出了一套新的中考招生办法。其中不乏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追求,许多“第一次”都出自这里。尽管这套方案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潍坊市入学实施新课程的初中生,将成为这套新方案的首批实践者。
考试--对毕业生进行全面鉴定 允许学生重考 成绩按等级公布
新课程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潍坊市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考试内容除必考科目外,还增加了英语口语交际考试;理、化、生实验考试;音、体、美特长考试。
据潍坊市教研室主任曹红旗介绍,早在,潍坊市就在中考命题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
一是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以考查能力和素质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取消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题目,一般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而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追求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考查,重点考查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与能力。语文考试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部分,阅读理解内容大多取材于教材之外,写作一般不搞命题作文。政治一般不考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历史以考主观思辨题为主,同时重视对重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查。所有文科命题增加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题目。
三是继续加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的考试。外语在完善听力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依据之一。
四是所有学科考试增加选作题,一种是必选题,即要求考生在给出的若干个题目中必须选出规定数量的题目解答;一种是可选题,即在卷面最后附加10分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选作题成绩记入总分。
随着课改的深入,仅在考试命题方面进行改革,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为此,潍坊市积极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为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条件。
用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的话来解释,就是化整为零,增加机会,尊重选择,分散压力。将以往初三毕业考试的内容分散在三年当中,初一可以参加历史、地理、生物考试;初二可以参加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考试;初三可以参加全部学科考试。这样,把压力分散到不同的年级,每年1月与6月组织两次考试,所有学科都开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决定考试科目和时间。同样地,初中学校可以根据课程资源,对课程开设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安排。比如,某一学科集中安排在一个学期讲授,允许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结束某些学科。
李希贵局长说,多年来,由于“一卷定终身”,使得考试决定了太多的东西,一次没考好,人似乎就没了价值,没了尊严,没了希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减缓第一次考试的压力,新中考改革方案实行重考制度,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一个学科允许考两次,毕业时以最好成绩作为录取依据。
各科考试分别按100分表达,但按等级制公布,分别定为A、B、C、D、E、F六级,60分以上每10分一个等级。采用两个标准划分等级,达到90分以上的都确定为A级,但是如果由于题目较难,进入90分以上的考生太少,则可考虑全部考生的15%以上,也确定为A级,以保证每一个等级的均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而使学生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同样是考试,现在的考试与传统的中考究竟有什么不同?潍坊市教研室副主任潘永庆的一番话回答了记者的疑问。他说,主要是考试内容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过去侧重于选拔,现在侧重于认定,学生拿着这个认定,可以去选择学校。过去主要考知识,现在全面衡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过去是学校规定统一考试,现在是学生自己申请考试,主动权在学生手中。过去单科成绩相加,并不能真正反映学生学习的倾向性,而如今把各科成绩分为等级,学生各科学习的情况一目了然,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倾向。
报名--提供成长记录和综合评价报告 出示社会义务劳动证明
具备初中学生毕业条件的应届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到高中学校报名申请入学。潍坊市规定,申请入学需持以下证件:学业成绩报告书;学生成长记录和初中学生综合评价报告书(原毕业学校提供);学生本人参加社会义务劳动工作日证明(由学校证明加附近社区证明);各类竞赛获奖证书(证明)和其他享受奖励政策有关证件(由市教育局有关科室提供);能说明或表达学生本人特长和才能的作品或其他成果;因故在毕业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但确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可聘请两名资深教师分别给自己写出推荐信。总之,学生有什么特长都可以展示出来。这项改革举措,体现了在多元评价方面,与新课程进一步接轨。
仅从报名这一环节,潍坊市改革的决心与力度便可窥见一斑。这一系列的附加条件,令人欣喜、令人信服地看到,“指挥棒”变了,开始导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考改革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沿用了几十年的依据单科成绩相加录取学生的做法,终于宣告结束。
录取--权力下放到高中 学校自定录取方案 全面衡量,等级录取
不仅考试有了重大改革,招生方案也新意迭出,不少业内人士称赞:“变化真不小。”
为了减缓“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潍坊市采用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办法,使学校与学生能够进行真正的“双向选择”。
潍坊市提出,把初中学生毕业的权力下放给初中,把高中录取的权力下放给高中,为高中学校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由各校制定本校录取方案。高中要提前两年公布学校招生的指导思想和初定标准,用以指导学生的自我学习。
学校录取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评价和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以学业成绩为主,综合英语口语交际考查、理化生实验考查、学科竞赛获奖名次、学生个人特长考查等项成绩,统筹兼顾,择优录取。按各项考试、考查的等级录取,不公布学生考试分数。
李希贵局长解释,具体的办法是:成立高中招生录取专家认定委员会,由教代会从教学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中选举产生,其中学校领导不超过总数的1/3,社会各界人士不低于1/3。认定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录取标准和办法进行认定,对报名学生的证书、证件、作品、成果等进行审核认定,对申请破格录取学生的有关材料(包括推荐信)真实性的认定和是否录取的评审,对提出申诉的学生情况进行复议,对在招生录取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进行调查。
录取的主要依据除考生学业考试及理化生实验的成绩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政治思想进步,道德品质良好;综合实践活动及学校课程学习必须满30学分;音、体、美考查成绩达合格以上;参加社会义务劳动三年累计满10个工作日。否则,初中不允许毕业,高中不能录取。学生成长记录和学生综合评价报告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说明和表达学生特长和才能的作品和其他成果,可以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也可以直接作为录取的依据。对表现突出和特长明显的学生,学校可根据两名教师的推荐信和调查核实的情况,参考学业考试成绩以及学生综合评价报告书等破格录取。
为了体现多元录取,潍坊市规定,各高中校根据参考依据录取的学生必须占一定比例,也就是说,高中除了按照学业成绩录取之外,必须有一定的比例是通过参考依据录取的。
对各类竞赛获奖和有关奖励政策的体现由学校制定相应政策,对特长加试成绩的使用,由学校从有利于培养个性化学生和创建个性化学校的原则出发自行确定,特长生的录取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
李希贵局长举例,比如,潍坊一中对文科见长的学生,要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六科中有四科达A级,两科达B级,理化生实验加试在D级以上(含D级);对理科见长的学生,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中有四科达A级,两科达B级,理化生实验加试在C级以上(含C级);对音、体、美专业生,要求相应专业成绩在B级以上(含B级),音乐、美术专业生的文化课成绩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有四科达C级,一科达D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实验加试在D级以上(含D级);体育专业生的文化课要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中有四科达C级,两科达D级,其他科目及实验加试在D级以上(含D级)。
对表现突出和特长特别明显,并申请破格录取的少数学生,学校将根据两名以上的教师推荐信,参照学业成绩及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报告书,符合条件者破格录取,文化课成绩原则上应在B级以上。对要求特长加试的学生,学校将单独组织进行特长加试,根据考试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取得等级证书的学生可将其特长等级作为文化等级之一。对各类竞赛获奖和能体现学生能力的作品以及其他成果,学校将采取奖励政策。
这一改革举措充分表明,录取什么样的学生,高中真正有了自主权。
推荐--对推荐教师进行资格认定 学习能力个性特长重点推介 对推荐信进行公示
什么样的教师具有推荐资格?推荐教师如何产生?
潍坊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具体标准和认定办法。推荐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在市区教育局领导下由初中学校具体负责。先由教师本人申请,然后经过评审认定,最后报教育局批准、备案、发资格证书。
潍坊市要求,推荐教师写推荐信时,必须仔细查阅被推荐学生的成长记录和各类材料,包括能说明学生能力、个性、特长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文学艺术作品、科技发明的论文和成果等。然后,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专访等方式对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表现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同学生本人谈话,了解其志趣、理想、信心、性格、能力等。推荐信要实事求是地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个性特长全面评价,并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学习能力(特别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表现)及个性特长作重点推介。推荐信经公示后作为破格录取的依据,学生被初步录取后,将再次进行公示。
教师推荐信作为录取参考之一,必然带来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即教师的诚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潍坊市决定,建立教育诚信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成立高中招生录取专家认定委员会,负责对推荐信的认定及对推荐过程的监控。如果发现教师在推荐过程中有失实行为,将取消两年的推荐资格,如果有严重失实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将终身取消推荐人的推荐资格。
措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实行优秀学生自修制度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
中考改革是一件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初中教育质量的大事,实施这套方案,如何保证公开、公平、公正?这是悬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打造诚信社会,从教育做起。”李希贵局长一字一顿地说,为配合中考改革,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潍坊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一是规范程序;二是严肃制度;三是推向社会。要求各个环节必须做到严密、公正、公平,坚决杜绝任何差错,对推荐和录取工作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将严肃处理。特别是整个录取过程必须有社会参与,从研究方案到具体实施,都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这作为一条硬性规定。录取结果向社会和原毕业学校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对提出申诉的学生情况进行复议,复议结果向社会公布。招生期间许多学校将设立举报电话,初中学校设立公示榜,建立学生申诉制度,允许学生申诉等等。这样,使中考改革成为阳光下的行动,让教育管理者、校长、教师在阳光下作业。
李希贵局长还强调,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我市成立了中小学学业成绩考试中心,负责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考试,对考试成绩全部实行网络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将定期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成绩报告书。
牵住了牛鼻子,走活了一盘棋。中考改革拉动了潍坊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改革,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允许学生走班上课。实行优秀学生自修制度,允许优秀生提前参加学科结业考试。实行每学年三个学期,即每年在暑假后增加一个为时三周的小学期(前后两个学期各拿出一周,暑假安排一周),专门用于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推行“朝阳读书计划”,启动个性化学校评估……一项项改革举措,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正如潍坊人所说:“中考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当然,改革远不止这些。
[实施新课程后中考将如何进行]
篇9:实施新课程后中考将如何进行
实施新课程后中考将如何进行
伴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中考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第一批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生就要进行中考了,他们的中考怎么办?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已迫在眉睫。山东潍坊市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在未知中探索,在艰难中奋进,积极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出了一套新的中考招生办法。其中不乏新的思考,新的探索,新的.追求,许多“第一次”都出自这里。尽管这套方案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据了解,潍坊市20入学实施新课程的初中生,将成为这套新方案的首批实践者。
考试――对毕业生进行全面鉴定 允许学生重考 成绩按等级公布
新课程在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变革,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体现新课程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潍坊市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考试内容除必考科目外,还增加了英语口语交际考试;理、化、生实验考试;音、体、美特长考试。
据潍坊市教研室主任曹红旗介绍,早在19,潍坊市就在中考命题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变化:
一是命题依据课程标准,以考查能力和素质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取消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题目,一般不单独考查基础知识,而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追求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考查,重点考查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与能力。语文考试分阅读理解和写作两部分,阅读理解内容大多取材于教材之外,写作一般不搞命题作文。政治一般不考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历史以考主观思辨题为主,同时重视对重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考查。所有文科命题增加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题目。
三是继续加强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的考试。外语在完善听力考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考试,将考试结果作为中考录取的依据之一。
四是所有学科考试增加选作题,一种是必选题,即要求考生在给出的若干个题目中必须选出规定数量的题目解答;一种是可选题,即在卷面最后附加10分选作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作,选作题成绩记入总分。
随着课改的深入,仅在考试命题方面进行改革,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需要。为此,潍坊市积极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为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提供条件。
用潍坊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局长李希贵的话来解释,就是化整为零,增加机会,尊重选择,分散
[1] [2] [3] [4] [5]
篇10: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
目前,课改教改在全国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而广东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先行者,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要提高,应该怎样提高?在我看来,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哪些素养呢?下面几点就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搜寻信息 博览群书
汉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灵通,教师必须注重搜寻信息、博览群书,讲课时渗透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自己合作探究的同时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质疑有一个丰富完美的解答这样学生就会学得满足满意。同时还要注意课文阅读取材的广泛性,使教材承载着大量的社会、人文、历史及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学习使用语言的同时,还将接触到许多诸如天文地理、文化艺术、古今中外的背景知识和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会捉襟见时,被动应付,就不能应付自如,举一反三。
二、语文兼顾 训练驾驭
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多义性的语言。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要恰当;运用语言传递信息要准确;运用语言辩论事理要严密。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兼顾教材,学会在生活中撷取语言。生活处处皆语文,利用这一优势,尽可能地为学生打开语文世界之窗。所以教师应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使教学富有文学色彩,生活情趣,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得以感化掌握知识。
三、左右逢源 多才多艺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施教的程序和方法与其它学科的巨大差异。语文重实践运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听的明白,说的清楚,看的透彻,写得生动,思的正确。新教材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给学生创造一个直观、具体、鲜活的语境是十分必要的,除了有限的电化教育手段外,教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目的图文信息,把课文编成话剧,故事小品,组织晚会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参与中巩固知识,培养语感,使课堂有声有色,情趣横生。
四、情感交融 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探究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对学生有关爱,在教学工作中就会有动力、有办法、有信心、有成绩。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要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把学生和教材联系在一起考虑问题。这样,教师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有所收益。不能一刀切,优生适当增“量”,困难生“吃饱”就行。这样可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教导。
五、多动脑筋 勇于创新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和巩固课文知识的最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延读。多开展语文综合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语文世界去漫游,让他们去体验和感情语言的含义,让他们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实际价值。
总而言之,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篇11: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从2013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困惑。现在就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情况作一些介绍、说明。
一、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校在2013-2013学年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验方案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规划,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就制定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学校课程计划》、《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为后来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校行政一班人对新课程的实施高度重视。学校在2013年寒假期间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到呼市参加了新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和各科的专业培训,之后相继又派出各科教师参加了全市的专业课研讨和课例分析。假期组织高一全体教师参加了网上远程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2013年第一学期,组织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赴山西等课改实验区进行实地考察。2013年第一学期,学校就着手制定新课程实施方案,为学校实施新课程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2、组织管理
为切实加强我校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行,学校成立以下组织机构:
(1)、课程实施领导小组
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学校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
(2)、课程实施工作小组
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组长,教导处、教研组、政教处、办公室、团委、总务处等处室与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任成员。负责教师的培训、课程的编制、教学过程的管理、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审定学校课程设置.
(3)、学分认定委员会
新课程实施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学业过程,并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行学分认定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学分认定的科学性、真实性、规范性,学校成立学分认定委员会。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认真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确保学分认定的公正、公平、公开。学分认定委员会为每个学生组建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基本程序:(1)监督检查学分产生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生出勤、检测、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等。(2)公示学分。接受公众的监督举报并负责调查处理。(3)认定学分并注册。(4)建立学生学分档案。
学分认定委员会实行校长负责制,委员会其他成员由学校其他领导人员、教导处负责人、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各科备课组长组成。
(4)选课指导中心
学生自主选课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为指导与帮助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的课程修习计划,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特成立选课指导中心。
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导中心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向,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学科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人员由教导处、各学科任课教师、班主任组成。
文章来源:unjs.com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5)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
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
成员:各学科教师
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行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二、加强教师培训,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新课程教学的成败。为此,学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实施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分段实施”的方法,学校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外出学习考察,学校派出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成员外出学习;二是组织教师参加由区市组织的集中培训。担任新课程教学的高一和高二的全体老师和部分高三教师都参加了区市举办的各种新课程培训;三是校本培训。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都要结合教学实践对全校老师进行一次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各教研组组织学科老师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和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培训,进行课例分析、和课例示范。
三、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研究一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学校的教研课进入学校周工作计划,这样保证了教研课的落实。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解决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校教导处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始终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和健康成长,重点开发国旗下讲话、班团活动等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信息、数理化生竞赛、开发体育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
四、我校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1、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2013年实施新课程以来,学校根据《呼和浩特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制定了《新课程实施方案》,并按规定开设课程。学校目前开设的课程有: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等16个科目,其中音乐、美术、心理健康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都开设,信息课只在高一年级开设,通用技术课在高二年级开设。
2、 具体开设方案及完成计划
各科目课程分为必修、选修1(又分为必选即高考必考的模块和任选即高考不考但是由学生发展意向和兴趣自由选择的模块)、选修2为校本课程,以学校现有的师资和设备条件,选修1中的任选部分和选修2只能开出很少一部分,并且准备在本学期开设。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必修部分用五个学段即高二的第一学段前完成必修五本书。语文选修1的`必选部分的五个模块在第八或第九学段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英语选修1的六个必选模块争取在第九学段前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数学选修1的五个必选模块在第八学段前完成。然后进入总复习阶段;物理、化学的必修部分二本书高一年级全部结束,本学期开始选修1的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生物用五个或六个学段完成必修部分三本书,然后开始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政治用七个或八个学段完成必修四本书,历史、地理用六个学段即高二的第一学期完成,高二的第二学期开始必选部分,高二结束时全部结束进入总复习阶段; 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3、课时开设,我校一周上6天,每天除了活动课有7节课,每周42节,其中语文、数学、英语为五课时;物理、化学为4课时;生物4课时;政治、历史、地理2课时,其余9课时安排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高考必考科目课时严重不足,完不成教学进度,文理分科后需调整课时。
4、对部分课程开设情况的说明
(1)、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
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准备在高二年级开设,每周一课时,每学期学习一个必修模块,高二完成两个必修模块。由于设备和师资的关系,我校无法开设通用技术的选修模块。我校没有教师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校没有通用技术实验设施。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1)社会实践活动课程
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包括校内实践我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公益劳动:主要是开展校园卫生、校园环境整治活动和学校重大活动的青年志愿者服务。
校外公益活动:主要是指学校团委组织开展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
社会调查活动: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社区的风土人情、经济建设、人文景观、社会发展、国家政策的实施等进行调研,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
(2)社区服务课程
社区服务课程是指参加家庭所在社区或乡村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社区或乡村文化活动、社区或乡村环境建设、见习社区或乡村干部活动。其中社区或乡村文化活动是指参加社区或乡村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优属、文娱活动等。社区或乡村环境建设是指参加社区或乡村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科普宣传、校外辅导、文体活动、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等。
社区服务课程由学校团委统一规划,班主任具体布置,学生利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的寒暑假实施。
(3)研究性学习课程
我校研究性学习课程从2013年就开始开设,学生在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完成一个不同类型的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由教导处负责,学校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备课组,采用专职教师具体负责,任课教师具体指导课题的管理方式。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我们采用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结题评价的三阶段评价方式,严格研究性学习课程学分管理。
五、学分管理及学分认定情况
1、学分认定的程序
(1)、学生在按规定完成课程(模块)修习并经考试、考核后,方可填写学分认定申请表提出学分认定申请。
(2)、教学班任课老师要综合学生出勤、过程表现、考试考查等情况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的是否予以认定的初步意见。同时提交给学分认定小组审核。
(3)、学分认定小组对任课老师提出的初步意见和学生相关的资料进行复审,向学分认定委员会提交书面认定意见。
(4)、学分认定委员会是学生学分认定的最终机构。学分认定委员会在对学分确认后,由负责人签署学分认定的意见。
(5)、公示获得学分的学生名单。对不能获得学分的学生以书面形式通告本人,并告知其原因。 1 2 3 4文章来源:unjs.com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6)、学分认定中可能产生的情况及处理办法:
未获得学分认定的学生对学校认定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学分仲裁小组提出复议申请。学分仲裁小组自接到复议申请15日内召集教学班任课老师、学分认定小组有关人员复议,作出书面决议并通知申请人。学生若对其他学生的学分认定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向学分仲裁小组反映,阐明提出异议的理由并有权得到答复。 4、学分认定的方法和内容
学分认定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
2、学分认定的具体办法
(1)学习课时(共10分)
各模块任课教师认真确定学生实际学习时间,根据学时数认定其相应的得分,36学时以上(含36学时)为10分;32学时以上(含32学时)为8分;30学时以上(含30学时)为6分;28学时以下(含28学时)为4分;27学时以下必须参加补考或重修。
2、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共30分)
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课堂表现、课外表现,以及阶段性知识与理解的测试等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①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②完成作业的次数和质量③课堂表现④课外表现等四个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得分。⑤阶段性知识与理解的测试由各模块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3、学业水平测试(共60分)
每一学科每一模块完成教学任务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学业水平测试。学业水平测试的组织、命题、阅卷、评析,原则上任课由教师负责。测试中一般采用百分制,全卷分值100分,测试时间按学科需要可分为90分钟或120分钟。测试后可将实际分数乘以60%即为学业水平测试这一块的得分。
凡学生学习课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三项得分相加满60分者,即可获得该模块相应的学分。
六、问题和困惑
我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摸索和体会到了一些新旧教材的编排区别和教学思想变化的感受,但不可否认新课程的实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遇到了相当多的问题,存在不少的困惑。归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的困难和困惑。
(一)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而各级教师培训部门对教师的培训中,针对教师教学有实效的培训不多,尤其是旗县在学期中的培训,组织比较困难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受高考制度和社会对学校评价的影响,很多老师的观念难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思维观念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没有考刚,再加上现在的教辅资料在难度、深度和教学思想上并没有在实质上与新教材达到同步,老师们在教学的难度和深度很难把握。
(三)通用技术课程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和教学设施,很难结合实际开设。
(四)部分教学设施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跟不上新课程的要求。
(五)研究性学习等非高考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难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学校很难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实践活动有些流于形式。
(六)学生成长档案、学分认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繁杂,容易形式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编制紧张、教学任务重、开发校本课程更加加重教师的负担。
(八)新课程科目多、教材多、教辅多,加上对高考课程教学时难度的增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文章来源:unjs.com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 教研室活动计划
★ 教研室教研计划
★ 动漫教研室计划
【实施新课程中考要改革(精选11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优秀教研组计划2022-10-20
优秀教研论文范文2022-05-08
教育局教研室―学年工作计划2023-08-29
体育教研部工作计划2022-05-07
教研计划初中历史2022-06-03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2022-05-07
初中历史教研工作总结范本2023-03-31
学年度春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05-09
学年度初中英语教研组上学期教学计划2022-04-29
理化生教研组上学期工作计划202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