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题(共12篇)由网友“山野莓子”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题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小题2分)
1.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工具是
A.天平B.量筒C.弹簧测力计D.压强计
2.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3.某人坐在行驶的汽车内,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公路B.汽车C.房屋D.路边的树
4.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5.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7.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图3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8.挂在起重机钢绳上的货物重为5000N,钢绳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为7000N,则货物受
到的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N;竖直向下B.12000N;竖直向下
C.12000N;竖直向上D.2000N;竖直向上
9.图4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能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10.如5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电灯L不亮,且保险丝没有熔断。某同学用测电笔测试灯头的两根电线C、D,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再用测电笔测试火线A和零线B时,氖管在测火线A时能发光,在测零线B时不发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A.火线和零线短路B.电灯L短路
C.电线BD段某处断路D.电线AC段某处断路
11.如图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1、V2的示数均变大
C.电压表V1、V2的示数均变小
D.两块电压表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12.如图7是小林同学利用U形压强计改装成的测液体密度的密度计。A为固定支架,其作用是保证橡皮膜在不同的液体中深度均为5㎝。U形管盛水,其右管标有刻度值,为了便于读数,在U形管右管有一个指示液面位置(刻度值)的质量为1g的实心红色浮标,刚好有一半体积浸没在水中。未测量时,U形管水面刚好与a相平,读数时,读取浮标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当橡皮膜放入某液体中,浮标指示在b处,ab之间的距离为2cm,g取10N/kg,则
A.浮标所受浮力是1N
B.浮标的体积为1cm3
C.b处指示的刻度值为0.8g/cm3
D.浮标的密度与该液体的密度之比为2:5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小
14.下列情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拦河大坝的截面上窄下宽呈梯形,应用了连通器原理
C.二胡演员在演奏中不时移动手指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琴声的音调
D.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1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提重物,同时人也受到重物对人的拉力
B.如果两个力三要素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16.小敏设计了一种“闯红灯违规证据模拟记录器”,如图8甲,拍摄照片记录机动车辆闯红灯时的情景。
工作原理:当光控开关接收到某种颜色光时,开关自动闭合,且当压敏电阻受到车的压力,它的阻值变化(变化规律如图8乙所示)引起电流变化到一定值时,继电器的衔铁就被吸下;光控开关未受到该种光照射自动断开,衔铁没有被吸引,工作电路中的指示灯发光。已知控制电路电压为6V,继电器线圈电阻10Ω,当控制电路中电流大于0.06A时,衔铁被吸引。g取10N/kg
A.要记录违规闯红灯的情景,光控开关应在接收到红光时,自动闭合。
B.光控开关接收到绿光时,指示灯亮,电控照相机不工作
C.质量小于400kg的车辆违规时不会被拍照记录。
D.要使质量较小的车闯红灯也能被拍下,可以在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三、填空题(共14分,每小题2分)
17.小红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小红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___m。
18.物理学规定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9.我国交通法规规定小汽车的驾驶员驾车时必须使用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小汽车急刹车时,驾驶员由于___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碰撞车身而发生事故。
20.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时的示数为7846.6kW•h,月末的的示数如图9所示,若1度电的电费按0.49元计算,小明家这个月的电费是____________元。
21.王刚同学乘坐的“动车”从北京到徐州仅需5h,北京到徐州的距离约为820km,列车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km/h。
22.如图10所示,OB:OA=1:2,物体甲重30N,动滑轮重9N,杠杆重、绳重、绳和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人需要N的力可以拉动物体甲匀速上升。
23.如图11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7.5V,且保持不变,R为保护电阻,L为标有“6V3W”的小灯泡,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灯恰好正常发光,要求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各自的量程,则保护电阻R功率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24—28题每图2分,29—35题每问、每空1分,36题5分)
24.如图12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__Ω。
25.在图13中画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6.如图14所示,一细束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定律画出这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7.图15中,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28.利用图16中的滑轮组装成最省力的滑轮组用来提升重物,请画出绕绳方法。
29.如图17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确定橡皮泥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图中A应选用(选填“生活中的平面镜”或“透明薄玻璃板”),橡皮泥经A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0.一束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18甲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把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15cm处时,如图18乙所示,则从该凸透镜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放大的虚像(填:“正立”或“倒立”)。
3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
水的温度/℃8991939797979797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9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20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32.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
(1)请你将电压表正确连入在图21甲的电路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21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填“左”或“右”)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
行的操作是(选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C.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4)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1乙所示,则灯泡的电阻RL=Ω.
(5)这个电路除了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外,还可以用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由图21乙两表示数可求出小灯泡的功率P=W.
33.小明同学用如图22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是否有关。首先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物块的细绳保持水平)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8N;接着在物块上面放一个金属块,仍然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使物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2所示,则此时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你根据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4.图23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是s。
35.小明最爱喝的饮料是可乐。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明想在家里自己动手测可乐的密度。能用得上的器材只找到了:弹簧测力计、可乐瓶、水,还有一些线绳。下面是小明测出可乐密度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他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线绳将可乐瓶系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1;
(2)往可乐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测出此时的总重力G2;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计算ρ可乐的表达式为:。
36.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符合实验要求的电源一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电阻箱一个(电阻箱的符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要求从实验桌上选取适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当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的阻值成反比.”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并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实验电路图:
(2)实验步骤:
(3)实验数据记录表:
五、计算题(共16分,38题3分,39题6分,40题7分)
37.一个热水袋内装有1kg的水,水的温度从90℃降低到3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求热水袋内的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8.如图24所示,是工人用来粉刷楼房外墙壁的简易升降装置示意图,其上端固定在楼顶,工人用力拉绳子,装置可使工人与粉刷涂料及工具乘工作台升至所需高度,工人将绳子固定后进行粉刷墙壁工作。已知工作台的底面积为1.5m2,涂料和工具质量为10kg,当工人用20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工作台对地面的压强为200Pa;工人用力F1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自己匀速上升至某一高度进行粉刷工作,此时该装置机械效率为1;粉刷工作结束后,工人不慎将涂料桶和工具跌落地面,工人用力F2继续竖直向下拉绳子使自己又匀速上升了2m,查看一下墙壁情况,此过程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2。已知1:2=28:27(g取10N/kg,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动滑轮和工作台的总重
(2)F1和F2的比值
39.图2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时,
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4W,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距a端2/3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已知P2:P2′=4:9,U1:U2=4:3。求:(1)I1与I2的比值
(2)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a端时,R3消耗的功率
(3)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b端时,R2消耗的功率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非晶体熔化曲线图)
12. 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14.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18.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19.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光现象知识归纳
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成像: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 (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 光路图: 6.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8.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9.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1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物体的运动知识归纳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1.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2.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3.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 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 字母。 18.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19.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 20.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1.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2.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 F浮=ρg v计算。 23.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对应才做功。 24.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5. 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6. 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7.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8.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29.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 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0.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中考物理公式复习题 物理量 公式 各物理量符号及所对应的单位 1 速度 速度( ): ________ 距离( ): ________ 时间( ): ________ 1m / s =3.6Km / h 声速=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 C= f(电磁波) 此公式也适合于声音速度的计算 2 温度 T = t +________K 开尔文( ): ________ 摄氏度( ): ________ 注意超导的现象 各种温度计的使用 3 密度 密度( ) :__________质量( ):______ 体积( ):_________ m一定时,和V成正比; V一定时,和成m反比。 1 g / c m3 = 103 Kg / m3 木=0.6103 Kg / m3 4 压强 固体压强: 压强( ) :__________压力( ):______ 受力面积( ):_________ 适用于固、液、气压强的计算 (注意F 及S的取值:特别F=G的条件:___ __) 液体压强: 深度( ) :__________ 液体压强的特点应该注意深度如何计算? 气体压强:1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cmHg柱 = ________ Pa = ________m水柱,气体压强随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5 浮力 ①弹簧测力法F浮 = ________ ②阿基米德原理 F浮 =________ =________ ③漂浮、悬浮:________ 浮力( ):_______密度( ) :__________ 排水体积( ) :__________ 计算浮力的步骤: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 F浮_____G 上浮至漂浮 液__ _物 漂浮 ② F浮 ________G 悬浮 液 _ __物 悬浮 ③ F浮______ G 下沉 液 __ _物 下沉 (1) 密度计,轮船,潜艇,热气球(飞艇)等原理 (2) 轮船的吃水线和排水量是指排开水的质量 6 杠杆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 ):________力臂( ):________ 力臂的标示方法: 7 重力 重力( ):_______质量( ):_______ g:_______ (1) g的取值为: (2) g的取值与_____与_____有关 8 滑轮组 F =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不计滑轮重力) S= ___________ VF= ___________ 拉力( ):_______ 物体上升的距离( ):_______ 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 ):_______ (1)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2)接法:n为奇数,下接法; n为偶数,上接法 (3)滑轮组水平放置时的'处理 (4)单动,单定滑轮的性质 (5)动滑轮重的求解方法 9 功 W = ________=________ 功( ):_______距离:( ):_______ 力( ):_______ 1J = 1Nm = 1Ws 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10 功率 P =________=________ 功率( ):_______功( ):_______ 力( ):_______ 速度( ):_______ 1kW = 103 W,1MW = 103kW 为平均速度F一般指牵引力(在匀速时,F=f) 11 总功 W总=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W有用 / = W额 /(1-) 12 有用功 W有用 =______(竖直提升)=____(水平移动)= _______ ______ =W总 13 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滑轮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14 机械效率 =________ 100% 没有单位,比1小 15 斜面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_______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 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___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有哪些: 热学公式: 序号 物理量 公式 各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 备注 1 热量 Q= Q吸= Q放= 热量( ):_______质量( ):_______ 比热容( ):_______温度( ):_______ C水=4.2103J/(Kg.℃) 表示:1Kg的水上升(或下降)1℃,需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热 2 热值 Q= (固体或液体燃料) = (气体燃料) 热值( ):_______ q:燃料的热值 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 3 热机效率 =Q有效利用/Q燃 电学公式: 序号 物理量 公式 各物理量所对应的单位 备注 1 欧姆定律 电压( ):_______电流( ):_______ 电阻( ):_______ 欧姆定律可以适用于总电路或分电路的计算 适用欧姆定律时注意同一性和等时性 2 电功 W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功(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 电功率 P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功( ):_______功率(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4 电热 Q=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电热( ):_______ 适用于所有电路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附表1: 串并联电路中基本物理量的关系 串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路图(在图中标出相关的了物理量) 电流 电压 电阻 分压或分流关系 电功率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f焦距) 物距 像距 成像性质 应用 倒立/正立 放大/缩小 实像/虚象 同侧/异侧 u 2 f u =2 f 2 f f u = f u f 特点 一倍焦距分________二倍焦距分________ 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小(大),像变小(大) 凸透镜成虚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 一些常见的常数或物理量: 光速(电磁波的速度):C=3108m/s (真空中) 声速:V=340m/s (15℃) 人耳区分回声:0.1s 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 1.01105Pa 水的密度:=1.0103kg/m3 水的凝固点:0℃ 水的沸点:10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元电荷: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安全电压:36V 家庭电路电压:220V 人步行的速度 V=1.1m/s 一个成人的质量约为60Kg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 20Hz----0Hz 单位的换算: 长度: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约为50 nm = ________m = __________dm = __________cm = __________mm=___________m,一条路长2500 m = __________Km 质量: 一个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 = 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mg =_____________t (吨) 时间: 12min = _______________s =_______________h 2h= _______________min=_______________s 面积: 一个斜面的面积约为20cm2 = _______________m2 体积: 1m3=_______________cm3=_______________dm3 1L =_______________ml =_______________m3 (1m3的水的质量为1吨) 密度:铜的密度=8.9103kg/m3 = _______________g/cm3 =13.6g/cm3 = _______________ kg/m3 温度:25℃=_______________K 速度:108Km/h=_______________m/s 15m/s=_______________Km/h (注意:比较速度的大小要换成同一个单位) 大气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cmHg柱 = ________mmHg柱= ________ Pa = ________m水柱 电流: 1A=_______________mA=_______________A 电压: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_______________mV=_______________KV 电阻: 1M=__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__ 电能:1KJ=_______________J 5 Kwh =_______________J 功率或电功率: 3KW = _______________ W=_______________MW 频率: 235.6Hz = _______________MHz=_______________KHz 一些需要估计的物理量: 一个正常人的体重:__________ 一只苹果的质量:____________ 一只鸡蛋的质量:_____________ 一支新的铅笔的长度:____________一张纸的厚度:__________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____________ 一张桌子的高度:_____________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___________正常人步行的速度:___________ 骑自行车的速度:____________骑自行车时的功率:____________ 大拇指的指甲的宽度:____________一个学生的身高: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的复习题 1、安装家庭电路应注意的问题 (1)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这样可以使开关断开后,灯泡不再与火线相连,不管是更换灯泡,还是检修电路,安全系数都会高一些。 (2)接螺丝口灯座时,应将灯口的螺旋套接在零线上。 (3)接插座时,两孔插座的左边孔接零线,右边孔接火线;如果是三孔插座,除了两个孔分别接火线和零线外,另一个孔要接地;另外,在准备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前还要装一保险丝,且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 2.怎样防止家庭电路触电事故的发生? 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为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注意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第一是不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与火线连通的导体;第二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它们在电工技术中虽然都叫低压电路,但都大大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值,所以不要把低压线路的电压与安全电压混为一谈。 【基础知识精讲】 1、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2、高压触电分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两种。 3、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的电压叫安全电压。 4、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典型例题 例1.为什么家庭电路导线的接头处要用绝缘胶布裹好,而在实验室用蓄电池做实验时,导线的接头都是裸露的? 【解析】:不要认为人只要接触裸露的导线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要记住36伏这个数据。以36伏作为判断的依据,不高于36伏的电压对人体是安全的。 解:通常家庭电路的火线对地的电压为220伏,如果导线接头处不用绝缘胶布裹好,人不慎碰到火线,就会造成触电事故。 实验室蓄电池电压较低,三节串联只有6伏,远低于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伏,人碰到裸露的接头当然不会造成触电事故。 例2.是不是只要接触到火线就一定会触电,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接触火线? 【解析】所谓触电是有电流从人体通过,若有电流从人体通过必然要形成一个通路,接触了火线,但若不能形成通路,电流就不会发生也就无所谓触电,一个人站在一个绝缘体上(例如干燥的木桌)并用一只手去接触火线,此时由于木桌绝缘,构不成通路,无法形成电流,所以不会出现触电情况,但在一般情况下,要尽量减少接触火线的机会。 【课本难题解答】 为什么常常在通向接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的火线上装一根保险丝,而不是在通插座的火线和零线上各装根保险丝? 分析与解答这样做是为了安全,如果火线和零线都安装保险丝,当零线上保险丝先熔断后,电路虽切断了,但插座与火线相通,而使插座带电,一旦接触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仅在火线上装保险丝,一旦保险丝熔断,插座与火线立即断开,不会有触电危险。 1.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题型二) 2.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3.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9-5所示,(1)若沿aa’线将它切成两块,拿去上面的部分,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 (2)若沿bb’ 线切开,拿去右半部分,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压强将_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题型二)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题型一) A.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一致 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C.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 D.压力就是压强 5.在下列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题型四) A.打地基的桩,其下端做成尖形 B.载重汽车多用几个轮子 C.背行李的背带做得宽一些 D.把铁轨铺在枕木上 6.一人先站在地面上,后又在地面上走动,则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是 ( ) (题型二) A.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压力、压强都增大 C.压力、压强都不变 D.压力不变,压强增大 7.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题型四) 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 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8.画出图9-6甲、乙中物体A受到物体B压力的示意图.(题型一) 9.小丽在菜市场买了—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回家.走了没多远,她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你认为她应该_________________来减 小手被勒痛,其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10.如图9-7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试列举出来. A.增大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减小压强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11.如图9-8所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 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则: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 (3)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三)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9-9所示,用100 N的水平力将重9 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A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 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为_________N,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题型三) 2. 用50 N的压力作用在1cm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Pa,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Pa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_____________m2.(题型三) 3.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题型三) 4.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 cm、l0 cm、5 cm,重15 N.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为__________Pa,最小压强为_________ Pa.(题型三) 5. 如图9-10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则两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__(相等/不等),压强______(相等/不等).与笔尖接触的手指感到_________ (疼/不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四) 6.一个普通中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 ) A.50 N,103Pa B.50 N,104Pa C.500 N,103Pa D.500 N,104Pa 7.如图9-11所示,一块正方体如图a,两边分别切去如图a中虚线所示的长方体部分,按图b、c、d放置,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比较为( ) (题型二) A.一样大 B.b最大 C.c最大 D.d最大 8.甲、乙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均为10cm,而质量分别是2kg、3kg,现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 (题型二)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9.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l,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 (题型三) 5ykj.com A.3∶1 B.4∶3 C.2∶l D.3;2 10.边长为10cm,重100 N的正方体,把它放在边长为50 cm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 ) (题型三) A.4×10 2 Pa B.2×10 3P a C.1.0 × 10 3 Pa D.1×10 4 Pa 11.有两块相同的砖,如图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 ) (题型二) 12.少儿夏令营活动中,小明看到同学小红和老师在沙地上行走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S师>S红),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是 ( ) (题型二) A. F师>F红,p师>p红 B.F师=F红,p师=p红 C.F师>F红,p师F红,p师=p红 13.试试看:有两组同样的砖,A组一块,B组两块.每块的长∶宽∶高=4∶2∶l,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可怎样放?同学们想出了多种放法,请你至少写出3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实验题: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实验中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二) 15.若取一块砖和一块20cm×10cm×5cm的海绵.将砖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海绵表面,注意观察海绵表面的三次凹陷程度,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相同的几块砖叠放在海绵上,观察放置砖块的多少与海绵表面凹陷程度有何关系,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 16.在海滩发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站立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注了如图9-13所示的鞋模.经测量蜡鞋模的平均厚度为3 cm,质量675g;又经测试达到脚印同样深度的压强为1.5 × 104Pa,则罪犯的体重为_____________. (ρ蜡=0.9×103kg/m3,g=10N/kg,写出带公式的运算过程) 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 1、压力: ⑴ 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物体的重力G ⑶ 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 对比法 3、压强: ⑴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 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⑷ 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⑸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 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 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 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⑷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 ⑴ 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 5、液体压强与底面积的关系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 用p=F/S 压力:①作图法 ②对直柱形容器 F=G 7、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 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有p0表示。说明:“大气压”与“气压”(或部分气体压强)是有区别的,如高压锅内的气压——指部分气体压强。高压锅外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 历史上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若外界大气压为H cmHg 试写出下列各种情况下,被密封气体的压强(管中液体为水银)。 E标准大气压: 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105Pa 2标准大气压=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 5、大气压的特点: (1)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大气压变化规律研究:在海拔3000米以内,每上升10米,大气压大约降低100 Pa 6、测量工具: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说明:若水银气压计挂斜,则测量结果变大。 在无液气压计刻度盘上标的刻度改成高度,该无液气压计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 7、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8、沸点与压强:内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9、体积与压强:内容: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列举出你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知识的几个事例? 答:①用塑料吸管从瓶中吸饮料②给钢笔打水③使用带吸盘的挂衣勾④人做吸气运动 1. 整体法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对于液面高度变化及不同液体混合等问题运用整体法解决较为方便。 分析与解:以冰块、水、煤油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油层和水层的厚度如图1所示和如图2所示,由于整体总重力不变,此整体对同样的杯底的压强不变,故有: 2. 假设法 指在分析问题时,依据具体情况把问题中某个过程或条件假设为理想的物理过程或特殊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3. 等效法 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对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变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在求解液体压力时,,因而得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以容器底面积为截面,以液体深度为高的液柱重”,灵活运用结论,许多题目便可迎刃而解。 4. 隔离法 将研究对象从其所处的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和研究其所处的状态即受力情况等。利用隔离法解题要特别注意正确选取隔离体。 5. 割补法 运用分割填补的手段,使事物的特点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运用割补法解题时,要使经过割补后的问题与原来的问题意义相符。在比较液体压力、压强时,应用求解时,有时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不十分清楚,若灵活的采用割补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 作图法 用作图法来直观的表示各物理量的关系,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利用作图法可以用帮助正确的认识物理过程,使抽象变具体,还能省去一些烦琐的运算。初中物理易错知识点
篇2:中考物理公式复习题
篇3:中考物理的复习题
篇4:初中物理压强强化复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复习题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
初中物理压强的求解方法
篇5:初中物理热学复习题有哪些
初中物理热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放好仪器,调节 、 和 ,使它们中心的高度相同,即都处在透镜的主轴上,叫共轴调节.
2.下列现象属于所学过的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烧开水冒的“白气”属于___________;吃冰棒解热属于___________;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属于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现象表明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4.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1∶2,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时,温度降低之比为5∶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比热之比是______。
5.冬 天手冷时,可以双手互相搓搓使之暖和,也可以烧火取暖。这两种增加内能的方法中,前者属于___________的方法,后者属于___________的方法。
6.在烧瓶里放少里碘,并且用酒精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_____,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做 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
7.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可 在下面挂上重物,这个现象说明 。
8.取一支大的注射器,吸入适量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小孔,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液态乙醚消失,然后推动活塞又会观察到___________态的乙醚出现,这 是用压缩体积的方式使乙醚___________。
9.平面镜和放大镜都能成虚像,不同之处是前者 所成虚像和原物相比较是______的,后者所成虚像和原物比较是______的。
10.当光在空气和某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时,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折射光线跟界面的夹角是60°,则折射角是___________,光是从___________射向___________。
11.某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离凸透镜20厘米处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实像,若把此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0厘米的地方,则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像。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在 ,当烛焰到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移动光屏,屏上可观察到 像。若将蜡烛向下移动,则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某同学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屏上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这是由于 。
1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反复弯曲一根金属丝,弯曲部分的温度会长高,这是用___________方法来改变金属丝弯曲部分内能的。
14.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一般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增大入射光线和水面的夹角时,反射角将_________,折射角将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
15.要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该透镜是___________透镜,如果透镜的焦距为12厘米,一物体放在透镜前30厘米处,则光屏的位置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 厘米,小于__ ______厘米。
16.在木板中央挖一个圆孔,刚好嵌入一块透镜,若不准用手摸,写出判断这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一种方法________。
17.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向上提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的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这是在为 。
二、选择题
1. 下列四种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有( )
A. 激光准直 B. 手影的形成 C. 日食和月食 D.平面镜成像
2.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下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酒精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系的是( )
A.温度不等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 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 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相同的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3.如下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出去,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考虑,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①水和水蒸气吸 热,内能增加;②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传给水和水蒸气;③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 ③②①
4.质量和温度均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热 从铝块传到铁块 B.热从铁 块传到铝块
C.铁块和铝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一位同学高1.7米,站在仅1米高的镜前,则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
A.1米 B.1.7米 C.0.7米 D.无法判断
6.A、B两平面镜相交成60°角,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沿与A镜成30°角的方向入射,则最后反射出去的光线( )
A.与A镜成30°角 B.与A镜成60°角
C.与B镜成90°角 D.与B镜成60°角
7. 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
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平静的水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潜望镜在潜艇里观察海面情况
D.斜插入水中的竹竿,在水中的一段看起来向上弯折了
9.关于温度与热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所含热的多少叫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有下列各种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在光具座的标尺上读出蜡烛的物距或像距
B.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C.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
D.开始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光屏和凸透镜
11.烧瓶中的水烧开后停止加热,水就停止沸腾,如果将瓶口塞紧,并将烧瓶倒置,用冷水浇烧瓶底,瓶内的水将( )
A.温度升高 B.热量增多 C.再次沸腾 D.不可能再次沸腾
12. 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这是因为水经过了( )
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 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
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 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
13.某同学站在湖边看见水中的鱼在树枝的倒影中游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看见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人看见的水中树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B.人看见的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人看见的水中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4. 关于比热容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B. 比热容与热量有关,某种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C. 砂石的比热容是0.92×103 J/J/(kg•0C),它表示砂石升高10C吸收的热量是0.92×103J
D. 相同温度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比热容大的含的热量多
三、实验题
1.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四、计算题
1.将一勺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保温容器中,使得冷水温度升高5℃,然后又向保温容器中倒入同样一勺热水,水的温度又上升了3℃,如果再连续倒入10勺同样的热水,则保温容器内的水温度还得升高多少摄氏度?(保温容器吸收热量忽略不计)。
2.热气球的气囊和吊篮的质量为m。周围空气的温度是27℃,当气囊内所充空气的温度加热到77℃时,气球才能上升。若在吊篮中装有质量为m/2的重物时,在气囊内所充空气的温度至少要加热到多少时,气球才能上升?设空气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273ρ0/(273+ t),其中ρ0=1.29千克/米3为空气在温度是0℃时的密度,薄壁气囊的最大体积远大于吊篮和重物的体积。
3.身高1.5米的人站在河右岸对着河看对岸岸边上的一颗树在水中的“倒影”,当这人后退6 米时刚好看不到“倒影”的顶端,如果河宽40米,岸高1米,求树的高度h。
初中物理复习热学知识点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初中物理热学易错点
一.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放热。
二.晶体和非晶体主要区别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
三.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放热温度不一定降低(晶体凝固)。
四、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因为温度是内能的标志;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
五、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六.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②液体的温度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
七.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会根据图象判断)。
八.雾、露、“白气”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霜、窗花是凝华;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
九.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十.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同时存在);分子间有空隙。
十一.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
十二.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十三.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篇6:初中物理会考复习题有哪些
初中物理会考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石墨烯为什么很薄?B.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D.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2.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m/s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5dm
3.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中
A.超声波焊接器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4.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组别1234
水的沸点/℃98.298.998.598.6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6.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开启、关闭及频道转换,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电视机的光是
A.红光B.红外线C.紫光D.紫外线
7.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8.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9.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雨后的彩虹B.显微镜观察桌面C.日晷指针的影子D.水中的太阳
10.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
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复
平静时,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那么
A.β′<βγ′<γB.β′>βγ′>γ
C.β′<βγ′>γD.β′=βγ′=γ
1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12.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
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
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
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
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
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
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
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
与花朵之间
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
与小亮眼睛之间
13.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
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4分)
二、填空题(24分)
14.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人们能从不同的位置看见它,这是一种光的_________现象,如将它拿到紫光照射的房间内,看到它是_____色。
15.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16.如图,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先把左手
放入温水中,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再把右手放入温水中,
感觉温水的冷热程度.先后两次对温水冷热程度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左手感觉热些”、“右手感觉热
些”或“一样热”).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选填“‘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可靠的”或“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17.每当“梅雨季节”到来时,教室内的墙壁、黑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1)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出一个防止教室室内墙壁、黑板“出水”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这种物质
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熔化的时间是______min.
19.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为;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增大.
20.夜晚当过江大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桥下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m;若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___m.
21.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作用.
22.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23.小阳为他的自行车设计了一个速度计,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计数一次.某次行驶中,小明发现5分钟恰好完整计数了300次,车轮的周长为3m,则这段时间内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24.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透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
三、解答题(50分)
25.(6分)(1)如图1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
(2)如图2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3)根据图中的像作出物体的位置.
26.(6分)很多同学有过疑问“声音具有能量吗?它具有的能量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是不是有关呢?”某同学对其中两个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器材如图所示:A为一个空易拉罐,它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戳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用塑料薄膜包住并绷紧,用橡皮筋扎牢.B为一只点燃的蜡烛.完成表中的内容探究内容“声音是否具有能量”“声能与响度是否有关”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
27.(9分)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
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_______(填“5cm”或“10cm”);小明则将二极管由距透镜90cm时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__cm,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又找了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4)小雪将二极管、凸透镜和光屏调到上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但小捷将二极管和透镜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28.(3分)小芳家最近买了一台冰箱,按说明书要求,放置的冰箱与墙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为什么冰箱不能紧贴着墙放置呢?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猜想:冰箱按要求放置可能会降低冰箱内的温度.
为了验证猜想,小芳用温度计测量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但测量时发现,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迅速变化,其原因是,为了使温度计从冰箱内取出读数时示数变化不明显,请你为她设计一种方案.
小芳通过该方案分别测出冰箱在不同放置情况时冷藏室的温度,发现温度计示数几乎一样,这说明猜想一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29.(5分)小明想比较阻燃型保温材料和普通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他用厚度相同的两种材料的板材制成大小相同的两只盒子,盒盖上开有插温度计的小孔.首先在阻燃型材料的盒内放一烧杯,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盖上盖子,测得温度如图所示,并记录温度计示数下降10℃所用的时间t1.然后将初温相同的另一杯少量的水移至普通保温材料的盒内,盖上盖子,记录温度下降10℃所用的时间t2.上述实验再重复做两次.
(1)图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表格中A处填写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_____.
(3)指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6分)(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
a.请你在图甲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2分)
b.小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乙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31.(3分)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
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
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
32.(4分)(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拥不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
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2分)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1分)
(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3分)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15
(4)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2分)
1-5DCBDD6-10BCBDD11-13ADD
14.(1)空气(介质);反射;漫反射黑
15.蒸发(汽化);吸收。
16.右手感觉热些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17.(1)较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地砖、墙壁、黑板,放热液化成水。
(2)如果教室里有空调的,可以关起门窗来抽湿;
如果教室里没有空调的,同样是尽可能少开门窗,可以在地面上、墙壁上铺一些报纸;
18.晶体340819.30°10°20.1223
21.凸透镜会聚22.300能23.10.8
24.凝华折射25.略
探究“声音是否具有能量”探究“声音的能量与响度是否有关”
小孔距烛焰的距离3cm
做法后拍塑料膜轻拍、重拍塑料膜
观察内容烛焰是否摆动烛焰摆动幅度是否改变
拍一次或每次拍的快慢相同
27.(1)可以增加物体的亮度,使成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所成的像不会晃动,更加稳定;跟燃烧蜡烛相比,LED发光体更安全、环保……
(2)亮点105当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10倍焦距外)时,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
(3)越大;越大。(4)放大u≤f
28.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与室温相差较大(或:温度计示数受室温影响)
把温度计放入盛水的杯中放入冰箱一段时间后,取出杯子读数错误
29.(1)87(87.0)(2)时间t1s(h/min)
(3)不足:没有控制两杯中的水量相同。
方案:在两个盒内同时放体积和初温相同的热水,比较同一时间内热水下降的温度.
31.(1)荧光物质(2)反射
(3)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32.(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用刻度尺量出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看A和A’、B和B’、C和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3.(1)v=s/t(2分)(2)较小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
要得!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课文必须熟悉,知识点必须记得清楚。至少达到课本中的插图在头脑中有清晰的印象,不必要记得在多少多少面,但至少知道在左页还是右页,它是讲关于什么知识点的,演示的是什么现象,得到的是什么结束,并能进行相关扩展领会。
独立做作业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把不会的题目搞会,并进行知识扩展识记,会收获颇丰。
要过程作图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不管是理论过程,还是实践过程,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抓紧课堂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神。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坚持做笔记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整理好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比如*、?、※、◎等等,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提高效率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上学路上、等车时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突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初中物理学习建议
1、首先要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新学期,要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物理学习是一个探求未知的过程。要怀着好奇和求知来学习物理。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用物理的知识解释,慢慢就会发现物理学习的乐趣。对于物理课本中那些公式,把它想象成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就不再枯燥无味。
2、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学习物理知识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而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说简单机械的知识,杠杆的知识,惯性的知识等等,都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就要学会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以致用。
3、要重点关注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我们课本上的结论、概念、规律都是前人通过大量实验验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这些实验有的是需要我们亲手在课堂上做的,这要求我们认真做好,有的是老师给我们做演示实验,我们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还有一些小实验是需要我们自己创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所学的知识,比如说光学部分,一根蜡烛,一个放大镜,一张白纸板就可以做凸透镜。
4、做好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前提是我们正确的理解并掌握了这些知识,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概念,并起到一个检验的作用,另外练习也可以使我们了解认识身边现象发生的原因以及它的本质。练习的时候可以建立一个“错题本”,把自己做错的题整理下来,重点对这些难题进行攻克,一定会事半功倍。
5、及时的预习和复习。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的同学,能够在课前主动预习,发现自己学习的困难点,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脑要高速运转,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自己去考虑,主动发言,不要等老师去“灌输”。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杂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
篇7:考前复习指导中考物理复习题
考前复习指导中考物理复习题大全
选择题
1. 理想气体模型的基本特征是
(A) 分子不断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均匀分布在整个容器中
(B) 各种分子间的作用相等,各种分子的体积大小相等
(C) 所有分子都可看作一个质点, 并且它们具有相等的能量
(D) 分子间无作用力, 分子本身无体积
答案:D
2. 关于物质临界状态的下列描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临界状态, 液体和蒸气的密度相同, 液体与气体无区别
(B) 每种气体物质都有一组特定的临界参数
C)在以p、V为坐标的等温线上, 临界点对应的压力就是临界压力
(D) 临界温度越低的物质, 其气体越易液化
答案:D
3. 对于实际气体,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实际气体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液化
(B) 处于相同对比状态的各种气体,不一定有相同的压缩因子
(C) 对于实际气体, 范德华方程应用最广, 并不是因为它比其它状态方程更精确
(D) 临界温度越高的实际气体越不易液化
答案:C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表明了气体的p、V、T、n、这几个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与气体种类无关。该方程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气体定律,这三个气体定律是
(A) 波义尔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分压定律
(B) 波义尔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C) 阿伏加德罗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D) 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和波义尔定律
答案:C
问答题
1. 什么在真实气体的恒温PV-P曲线中当温度足够低时会出现PV值先随P的增加而降低,然后随P的增加而上升,即图中T1线,当温度足够高时,PV值总随P的增加而增加,即图中T2线?
篇8:高三物理复习题
高三物理复习题精选
13.从下列哪一组数据可以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A.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
B.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体积
C.水分子的体积和水分子的质量
D.水分子的质量和水的摩尔质量
14.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B.原子中的质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C.原子中的正电荷和质量都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范围内
D.原子中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
15.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1所示.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
16.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很多太空垃圾绕地球转动,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每到太阳活动期,由于受太阳的影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增加,从而使得一些太空垃圾进入稀薄大气层,运动半径开始逐渐变小,但每一周仍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若在这个过程中某块太空垃圾能保持质量不变,则这块太空垃圾
A.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变小 B.地球引力对它做正功
C.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变小 D.机械能可能不变
17.如图2所示,MN和PQ为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垂直导轨放置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N、Q端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变压器的输出端有三组次级线圈,分别接有电阻元件R、电感元件L和电容元件C。在水平金属导轨之间加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若用IR、IL、Ic分别表示通过R、L和C的电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IR=0、IL=0、IC=0,则ab棒一定处于静止
B.若IR≠0、IL≠0、IC=0,则ab棒一定做匀速运动
C.若IR≠0、IL≠0、IC=0,则ab棒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若IR≠0、IL≠0、IC≠0,则ab棒一定在某一中心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
18.A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水面上漂浮的小树叶在3.0s内完成了6次全振动。当某小树叶开始第10次振动时,沿水波传播的方向与该小树叶相距1.8m、浮在水面的另一小树叶刚好开始振动,则
A.水波的频率是2.0Hz
B.水波的波长为0.40m
C.水波的传播速度为0.20m/s
D.若振源振动的频率变小,则同样条件下波传播到1.8m远处树叶位置所用时间将变短
18B.教材中的做一做(电容器放电)
图3是观察电容器放电的电路,电源直流电压为8V。先将开关S与1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4所示。根据I-t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大约是8.0×10-3C
B.该电容器的电容大约是1.0×10-5F
C.图1电路还能研究电容器充电过程的I-t曲线
D.充电过程的I-t曲线与放电时的一样
19A.在如图5所示的空间中,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同时存在沿y轴负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电子(电荷量为e)在该空间恰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匀速运动。据此可以判断出
A.运动中电势能减小,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
B.运动中电势能增大,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
C.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升高
D.运动中电势能不变,沿z轴正方向电势降低
19B.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块B以水平初速度v0从A的一端滑上A的水平上表面,它们在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6所示。则根据图中所给出的已知数据v0、v1和t1,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
A.木板获得的动能
B.A、B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C.木板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D.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0A.如图7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为圆心的三个同心圆的一部分,且这三个同心圆之间的间距相等。一电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其中l、2、3、4表示运动轨迹与这三个同心圆的一些交点。由此可以判定
A.O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a、b、c三个等势面的电势关系是φaφc
C.电子从位置1到2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12;从位置3到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W34,则W12=2W34
D.电子在1、2、3、4四个位置处具有的电势能与动能的总和一定相等
20B.如图8所示,平行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间距为l,一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导轨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杆在导轨上开始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v0,方向平行于导轨(规定向右为x轴正方向)。忽略金属杆与导轨的电阻,不计摩擦。可以证明金属杆运动到总路程的λ(0≤λ≤1)倍时,安培力的瞬时功率为 ,则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瞬时速度v、瞬时加速度a随时间或随空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实验题
21.(1)A有一根横截面为正方形的薄壁管(如图5所示),现用游标为5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其外部的边长l,卡尺上部分刻度的示数如图6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壁厚d的情况如图6乙所示。则此管外部边长的测量值为l= cm;管壁厚度的测量值为d= mm。
(1)B某同学利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测定某一光的波长,已知双缝间距为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一亮条纹的中心对齐,并将该条纹记为第一亮条纹,其示数如图7所示,此时的示数x1= mm。然后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n亮条纹的中心对齐,测出第n亮条纹示数为x2。由以上数据可求得该光的波长表达式λ= (用给出的字母符号表示)。
(1)C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先采用图8(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捶打击的力度,即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
后来,他又用图8(乙)所示装置做实验,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M的末端是水平的,N的末端与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AC距离保持不变),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说明 。
(2)某同学做“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
① 需要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写出名称和符号)。
② 这位同学采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 左右的金属丝的电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
A.电池组(3V,内阻约1 );
B.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 )
C.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 )
D.电压表(0~3V,内阻约3k )
E.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 )
F.滑动变阻器(0~20 ,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000 ,额定电流0.3A)
H.开关、导线。
实验时应选用的器材是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新课 标第 一 网
这位同学在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下图所示。由图9中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为 。
③ 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电阻存在系统误差。为了减小系统误差,
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其中Rx是待测电阻,R
是电阻箱,R1、R2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合上开关S,灵
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将R调至阻值为R0时,灵敏电流计
的示数为零。由此可计算出待测电阻Rx 。
(用R1、R2、R0表示)
计算题:
22.如图10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0.80m的水平桌面一端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m=0.80kg的木块B,桌面的另一端有一块质量M=1.0kg的木块A以初速度v0=4.0m/s开始向着木块B滑动,经过时间t=0.80s与B发生碰撞,碰后两木块都落到地面上。木块B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的D点。设两木块均可以看作质点,两者之间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D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s=0.60m,两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1)木块A开始以v0向B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大小;
(2)木块B落地时的速度;
(3)从木块A以v0向B运动时至两木块落到地前的瞬间,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3A.如图11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m1=4.0kg的平板小车,小车的右端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挡板上固定一轻质细弹簧。位于小车上A点处质量m2=1.0kg的木块(可视为质点)与弹簧的左端相接触但不连接,此时弹簧与木块间无相互作用力。木块与A点左侧的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木块与A点右侧的车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现小车与木块一起以v0=2.0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小车将与其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小车以v1=1.0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取g=10m/s2。
(1)求小车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过程中小车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2)若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求小车撞墙后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大小和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要使木块最终不从小车上滑落,则车面A点左侧粗糙部分的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3B.显像管的简要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阴极K发出的电子(初速度可忽略不计)经电压为U的高压加速电场加速后,沿直线PQ进入半径为r的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圆形磁场区域的圆心O在PQ直线上,荧光屏M与PQ垂直,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若圆形磁场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都将使电子束产生不同的偏转,电子束便可打在荧光屏M的不同位置上,使荧光屏发光而形成图象,其中Q点为荧光屏的中心。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质量为m,不计电子所受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若荧光屏的面积足够大,要使从阴极发出的电子都能打在荧光屏上,则圆形磁场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B
24A.(20分) 据报道,北京首条磁悬浮列车运营线路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待命开工。磁悬浮列车它的驱动系统可简化为如图12模型:固定在列车下端的动力绕组可视为一个矩形纯电阻金属框,电阻为R,金属框置于xOy平面内,长边MN长为l,平行于y轴,宽为d的NP边平行于x轴,如图甲所示。列车轨道沿Ox方向,轨道区域内存在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沿Ox方向按正弦规律分布,其空间周期为λ,最大值为B0,即B=B0sin(2π ),如图乙所示。金属框同一长边上各处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整个磁场以速度v0沿Ox方向匀速平移。列车在驱动系统作用下沿Ox方向匀速行驶,速度为v(v
篇9:初中数学中考复习题有哪些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内。每题4分,共28分)
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为0,则m的值
A.1B.2C.1或2D.0
2、由二次函数y=,可知()
A.其图象的开口向下B.其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
C.其最小值为1D.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某校决定从三名男生和两名女生中选出两名同学担任校艺术节文艺演出专场的主持人,则选出的恰为一男一女的概率是()
A.B.C.D.
m]4、已知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B.C.且D.且
5、Rt△ABC中,∠C=90°,AB=10,BC=6,则cotA=()
(A)(B)(C)(D)
6、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已知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共1000万元,如果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则由题意列方程应为()
A、200(1+x)2=1000B、200+200×2x=1000
C、200+200×3x=1000D、200[1+(1+x)+(1+x)2]=1000
7、把Rt△ABC各边的长度都缩小为原来的1/3得Rt△A′B′C′,则锐角A、A′的余弦值之间的关系()
A.cosA=cosA′B.cosA=3cosA′C.3cosA=cosA′D.不能确定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8、当x时,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学9、小芳掷一枚硬币次,有7次正面向上,当她掷第次时,正面向上的概率为______.
10、若二次函数y=ax2+bx+c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7-6-5-4-3-2
y-27-13-3353
则当x=1时,y的值为_________.
11、一个y关于x的函数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图象过(2,1)点;②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个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12、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长分别是6cm和18cm,若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42cm,面积是12cm2,则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cm,面积为_______cm2.
13、已知A(),B(),C()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的三点,则的大小关系是.
得分评卷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计68分)
14.(每题5分,共10分).计算:
(1)
(2)sin30°一cos45°+tan230°
15、(8分)将下面事件的字母写在最能代表它的概率的点上.
A.投掷一枚硬币时,得到一个正面.
B.在一小时内,你可以步行80千米.
C.给你一个骰子,你可以掷出一个2.
D.明天太阳会升起来.
16、(10分)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CD的高度,先在地面上用测角仪自A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是
30°,然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建筑物前进了100m,此时自B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部角是45°.已知测角仪的高度是1.5m,请你计算出该建筑物的高度.(取≈1.732,结果精确到1m)
17、(10分)有形状、大小和质地都相同的四张卡片,正面分别写有和一个等式,将这四张卡片背面向上洗匀,从中随机抽取一张(不放回),接着再随机抽取一张.
(1)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抽取两张卡片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结果用A、B、C、D表示);
(2)小明和小强按下面规则做游戏:抽取的两张卡片上若等式都不成立,则小明胜,若至少有一个等式成立,则小强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若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则这个规则对谁有利,为什么?
18、(10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就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关于y轴后得到△A2B2C,画出△A2B2C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3)把△ABC以点A为位似中心放大,使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为1:2,画出△AB3C3.
19、(10分).已知二次函数y=-x2+4x.
(1)用配方法把该函数化为y=a(x-h)2+k(其中a、h、k都是常数且a≠0)的形式,并指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
20、(10分)已知一次函数y=-2x+c与二次函数y=ax2+bx-4的图象都经过点A(1,-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直线是x=-1
(1)请求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指出二次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的自变量x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答案)
数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1---7BCBDDDA
二:填空题8.x>3/29.1/2.10.-27.11答案不唯一12.14,3;13.
三:解答题
14.(1).2(2)1/9
15.此题没有步骤分,答案正确,可得分.
16.约37m
17.(1)略
(2)不公平,因为小明获胜的概率为1/6,小强获胜的概率为5/6,所以不公平。因为1/6<5/6,所以这个规则小强对有利.
18.答案略.
19.(1)对称轴为:直线x=2顶点坐标:(2,4)
(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0,0)(4,0)
20.(1)y=-2x+1,y=x2+2x-4(2)x<-5或x>1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一、明确复习中习题选择的目的
(1)深化与活化双基:通过习题的教学,温故知新,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活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达到牢固地掌握概念,深刻理解数学规律的目的。
(2)重构与完善知识体系:通过习题的教学,疏理知识脉络,重新建立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纠偏防错,达到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系统归纳解题方法的目的。
(3)巩固与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习题的教学,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理解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达到巩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二、掌握习题选择的策略和方法
1、习题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习题的选择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习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现有水平,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进行的选择,避免选择那些繁、难、偏、旧的习题,注意习题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全面系统的复习知识、提炼方法、防漏补缺,不留盲区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的选择和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复习均能有所提高,可设计渐进性的题组练习,对于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应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帮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适当增加习题难度,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强化思想方法的训练;让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吃饱”,成绩优秀的学生“吃好”。
2、习题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针对性
择应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既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可精选课本中的典型的例题和习题,并进行整合创新,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做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归纳解题规律,强化解题技能。同时习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复习的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常见的错误和思维误区进行选题,注意易淆点和易错点的辨析和思考,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题海战术,切实提高复习效率。
3、选题要关注社会热点和新题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现实生活。近年来中考试题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比比皆是。如以北京奥运、“汶川”地震为背景的题型都是有浓烈的时代气息。另外数学试题中设置的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题等新题型,加强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强了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因此选题时,要注意选用开放性试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问题;要关注应用性习题的选择,以训练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要作好题型的预测,尽量将实际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原型和社会热点的问题,以学生感兴趣形式编拟成习题,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探索性习题的选择,训练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观摩猜想,类比归纳能力,以上内容应以专题形式进行复习。(一般放在第二轮复习时进行)
4、选题要关注“考试纲要”以“考”练“考”
中考对一位考生都是“遭遇战”,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难免对中考怀有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教师要帮助学生破除这种神秘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中考。因此习题挑选和设计时要认真研读中考考纲和《课标》,研究近三年来安徽中考试题特点,注意考纲中变化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把握命题的题型设置规律,知道各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热点,直接选择各地的中考原题或变式题进行练习,帮助学生破除神秘感,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能力,发挥应有的水平。虽然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不断地推陈出新,但中考命题“狠抓基础、注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另外,中考试题考查知识点的范围有一定的规律性、稳定性和继承性,有关研究表明从06到安徽中考试题中均出现的知识点有13道题,占总题量的56%,07、08年均出现的知识点有16题,占总题量的70%。把握这些中考命题规律和动态,有针对的挑选各地中考试题进行训练,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白中考考什么、怎样考,掌握中考题的解答技巧,以考练考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因此,中考复习中寻找适合当地的全国中考试题应该是我们选择和设计习题的一个主攻方向。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1.突出一个“勤”字(克服一个“惰”字)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突出一个勤字,克服一个“懒”字,怎么突出“勤”字
“聪”:怎么个勤法,从这个字面上来看,要做到五勤:“耳勤”“眼勤”(耳朵听,眼睛看,接受信息)
“口勤”(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讲话,消化信息)“脑勤”(善于思考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吸收、储存信息)那是不是做到以上四点就行了呢?不是。这个字还有缺陷,在聪下面加上“手”
“手勤”(动手多实践,不仅光做题,做课件,做模型)
这样的人聪明不聪明?
最大的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做到—— 上课认真听讲(这是根本)回家先复习再做题如果课听不好,就别想消化知识
2.学好初中数学还有两个要点,要狠抓两个要点:
学好数学,一要(动手),二要(动脑)。
动脑就是要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学会思考,不要拿到题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
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武术)“曲不离口”(唱歌)
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
“动脑又动手,才能最大地发挥大脑的效率”
3.做到“三个一遍”
大家听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听过“重复是学习之母”吗?
培根(18-19世纪英国的哲学家)——“知识就是力量”
“重复是学习之母”
如何重复,我给你们解释一下:
“上课要认真听一遍,动手推一遍,想一遍”
“下课 看 ”
“考试前 ”
4.重视“四个依据”
读好一本教科书——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
记好一本笔记 ——它是教师多年经验的结晶;
做好做净一本习题集——它是使知识拓宽;
记好一本心得笔记,最好每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
篇10: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方法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方法
按模块复习:
按模块复习是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之前所学的知识点和题型现在也许有些淡忘了,有些章节还存在一些死角,而按模块复习正好可以把知识点系统梳理一下,复习完一个模块,试着建立起知识网络,检查一下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是否还有没复习到的盲点,再看看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例如压力、压强浮力可以放在一起来复习,这三个知识点间有什么联系,经常出什么样的综合题,浮力的变化量思想,压力压强的计算技巧是否掌握,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不仅要把知识点都记下来,而且还要知道各知识点所涉及到的题型和解题思想。
各位家长要注意:复习中有这样一些孩子,刚开始复习时就大量的做中考真题,如果您家的孩子是牛孩,基础知识掌握非常好,可以这样复习,但基础知识掌握不是特别扎实的学生,最好不要在复习刚开始时这样做,因为中考试卷综合性很强,知识范围广,像这样没有针对性的做题,当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时,遇到稍微难一点的题,做起来都非常吃力,这样复习浪费时间而且效率很低,强求速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按题型复习:
在按模块复习中,老师会给我们总结很多题型,很多解题思想,不仅是物理,科科如此,
回家有一大堆的作业,还有堆积成小山高的复习资料在等着我们,要想把这些都做完简直比登天还难,孩子们被大量的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难道中考复习真的这样辛苦吗?其实也不然,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孩子们实际情况,减轻作业负担,提升复习效率,这就是按题型复习:如果一个题型已经完全掌握,就可先暂时放一放,把时间留给其他题型,例如浮力中船球模型解题思想已完全掌握,那么这部分就不要再花费大量时间了,复习中要善于做减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有些学生只喜欢做自己会做的题型。
按模型复习还有个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一个题型做上10道题,每道题都进行深入思考,有不理解的再问老师,自然就有了做题心得,例如:写设计型实验的步骤时有的同学总是得不到满分,这时可以多找几道这样的题型,体会这类题型的规律,掌握了解题思想后,以后无论什么考试再也不丢分了。
对薄弱环节复习:
知识点系统梳理完之后,我们难免会有相对薄弱的地方,听有的家长讲:孩子本来学的挺好,但有几道题总是做不对,每次考试总是这里丢分。其实这就是孩子存在薄弱环节,要找到问题所在,对薄弱环节进行专项突破,做题时,提升做这类题的强度,要善于总结归纳解题技巧和方法。
第二阶段复习:
经过前面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要提高解答中考
试题的能力,还要进行一定的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或模拟训练,同学们可以有选择性的做几套近几年当地的中考试题,或者是模拟中考试题,以提高同学们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积累考试经验,提高应试能力;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点,再进行强化训练,起到最后查漏补缺的作用。
同学们在以后学习和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介绍的几点,多加运用上面介绍的方法,相信你的物理成绩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篇11: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常用物理量
1.长度(l,s,h) :测量工具:刻度尺;国际单位:米(m) ;
2.质量(m) :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国际单位:千克(kg) ;
3.时间(t) :测量工具:秒表、打点计时器、单摆(间接) ;国际单位:秒(s) ;
4.温度(t、T) :测量工具:温度计(2 种) ;国际单位:开(K) ;常用单位:摄氏度(℃)
5.体积(V) :测量工具:量筒;国际单位:米
3 (m 3 ) ;
6.力(F、G、f、N) :测量工具:弹簧秤、测力计;国际单位:牛(N) ;
7.电流(I) :测量工具:电流表;国际单位:安(A) ;
8.电压(U) :测量工具:电压表;国际单位:伏(V) ;
9.电阻(R) :测量方法:万用表(直接) ,伏安法(间接) ;国际单位:欧(Ω) ;
10.电能(W) :测量工具:电能表;主单位:千瓦时(kwh) 。
篇12:初中物理中考复习资料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初中物理主要学习有关力、热、声、光、电几大部分。学习物理先是要“学会”,这是初级阶段,然后是“会学”,这属于高级阶段。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实验,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进一步通过概括、分析和归纳,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同时要学会把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联系起来,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又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体现“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视,即重视知识的引出或建立过程,重视其物理意义,重视联系实际及其应用。
(一)了解学科特点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初中两册物理书总计77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97个知道,37个“理解”层次要求。面对如此多的知识含量,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
就是说该记的规律、概念、公式和定义必须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灵活运用,记不住就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逐步培养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讲的“记”并非死记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勤奋是学好物理必要条件。
人之初,性本懒,懒是学习成功的大敌。怕苦、怕累是阻碍学习成功的绊脚石。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就必须付出代价。勤奋出天才,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在学习中要靠顽强毅力不断地与懒惰思想作斗争,这样才能学好物理。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1、读好物理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物理书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要讲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与书本陈述异同点,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②知识内容是什么?③所学知识概念应怎样理解?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3、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
每章节学习完毕,都应进行小结,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将平时细碎的知识进行缝合,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的过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4、重视做题训练
人之初,性本忘,遗忘是人的共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人的记忆经过24小时则将忘掉50%以上,假设所学内容课堂上记住100%,那么经过24小时,所学知识将在脑海中仅存不足50%。因此,及时反馈,及时复习,加强做题,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
做题训练是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做题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通过做题,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5、建立错误档案
将平时考试和练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必须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可重复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与初二物理的区别。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现象教学,通过物理现象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质。初二物理学习特点是记忆为主理解为辅。
初三物理教材随知识难度的增加,由物理现象教学逐步进入理论教学。例如,机械能、内能、电学的8大概念看不见,摸不到,缺乏直观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学习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如果说初二物理学习是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的话,那么初三物理学习就应以理解为先,强化记忆,灵活运用,提高能力。
初三学生还面临着升学考试任务,因此我们着眼点还要面对升学考试,因此在平时学习物理时必须以中考尺度要求自己,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应对中考。
★ 初中备考作文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题(共12篇)】相关文章:
海淀初三物理复习计划课件2023-10-21
兰州中考物理备考建议及中考物理分数段2022-04-30
初三物理教学计划2022-11-10
九年级下物理教学工作计划2023-07-18
关于的中考语文复习经验交流2022-07-13
八年级地理中考备考计划2022-10-26
复习计划九年级2023-06-03
初中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表2024-03-06
初中物理新学期计划2022-09-25
初中体育备考计划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