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课效应”

时间:2022-09-22 08:03:4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警惕“新课效应”(共8篇)由网友“dgtomshin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警惕“新课效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警惕“新课效应”

篇1:警惕“新课效应”

警惕“新课效应”

警惕“新课效应”

在数学学习中,不少同学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每个新学的知识点都懂,后面的习题也会做,但到了一章学完以后,不仅综合性的题不会做,甚至连做过的习题也不会做了.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般认为是由于知识遗忘、综合运用能力不高而造成的正常现象,不必为此惊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正常现象之说是站不住脚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的学习中出了问题.学习新课时,许多同学只是机械地把基础知识记住,跟着课本的思想搞懂例题的每个步骤.至于.后面的同步习题,用这些知识一套就灵,仿照例题去做准行.看起来似乎学得轻松,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不少重要的方面.例如,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

由于教材上每节后面的习题与知识点同步,因此多数题能用本节知识对号人座地解出,从而掩盖了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新课效应”.它是学习数学的大敌,严重影响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危害更大.如何才能克服新课效应呢?

一、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要且税结论,而且要重视过程

数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从问题的提出到最后解决,要用到大量已学知识和一些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复习已学的许多知识,初步认识和后面知识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重视学习教学思想方法.如:对数的运用法则的证明过程,就涉及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的定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等知识.其证明方法是设出式子的值,再进行等式变形,这是数学上一种很有效的思想方法.再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先证特殊情况,再把一般情况归结为已证的情况,使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化了许多.这里用了数学上非常重要的分类讨论思想和化归思想.

二、学习中要随时注意归纳

归纳在学习中有神奇的作用.通过归纳,可以使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通过归纳,可以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晰,用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归纳,可以找到致错根源,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应该如何归纳呢?

1.归纳知识中存在的规律例如,对数函数的性质 3:

a>1

0

x>1

y>0

y<0

0

y<0

y>0

表中有四种情况,有的同学总是记错或记不住.其实,它们有以下规律:a和x同时在区间(0,1)或者(1,+co)内取值时>0;a和x分别在区间(0,l)和

(1,+co)内取值时,<0,简化为“同区间得正,异区间得负”.这样,不但容易记,而且运用也很方便.只要留心,规律是可以发现的.

2.归纳每部分知识,认识知识体系和网络 如《立体几何》第一章“空间直线和平面”这部分,先找出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再沿平行和相交这两条线索往下讨论.这样,就可以把这部分知识的结构理清楚,使头脑中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的网络.

3 .归纳题型和思想方法 见多识广肯定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若对见过的东西不加以归纳,恐怕很难领会其精髓.如,求定义域的题很多,但真正算起来却只有含分母、偶次根式、对数、三角和反三角函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这些主要情况.高一教材中出现得较多的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换元、数形结合、化归、特殊化等.

三、波动式学习

学习知识应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累积。为了做到这一点,加强复习和归纳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 一题多解 如前所述,教材上的多数习题都能用该节知识对号入座地解出。若能再找出一些解法,就能更多地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达到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合的目的。

2. 解题时放开思路 有的同学习惯于做哪一节的习题就拿该节的知识去套,完全不考虑别的方法,这是非常有害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不给自己的思维画框框,读懂题后尽可能去联想学过的所有知识,从中选出最佳解题方案。

3. 适当补充一些带综

[1] [2]

篇2:警惕“新课效应”

警惕“新课效应”

警惕“新课效应”

在数学学习中,不少同学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每个新学的知识点都懂,后面的习题也会做,但到了一章学完以后,不仅综合性的题不会做,甚至连做过的习题也不会做了.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一般认为是由于知识遗忘、综合运用能力不高而造成的正常现象,不必为此惊慌.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其实,正常现象之说是站不住脚的,根本原因在于平时的学习中出了问题.学习新课时,许多同学只是机械地把基础知识记住,跟着课本的思想搞懂例题的每个步骤.至于.后面的同步习题,用这些知识一套就灵,仿照例题去做准行.看起来似乎学得轻松,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不少重要的方面.例如,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等等.

由于教材上每节后面的习题与知识点同步,因此多数题能用本节知识对号人座地解出,从而掩盖了学习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种现象,笔者称之为“新课效应”.它是学习数学的大敌,严重影响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危害更大.如何才能克服新课效应呢?

一、学习新知识时不仅要且税结论,而且要重视过程

数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的,从问题的提出到最后解决,要用到大量已学知识和一些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复习已学的许多知识,初步认识和后面知识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的雏形,在这个过程中也要重视学习教学思想方法.如:对数的运用法则的证明过程,就涉及到幂的运算法则、对数的定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等知识.其证明方法是设出式子的值,再进行等式变形,这是数学上一种很有效的思想方法.再如,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先证特殊情况,再把一般情况归结为已证的情况,使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化了许多.这里用了数学上非常重要的分类讨论思想和化归思想.

二、学习中要随时注意归纳

归纳在学习中有神奇的作用.通过归纳,可以使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知识的精华;通过归纳,可以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晰,用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归纳,可以找到致错根源,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应该如何归纳呢?

1.归纳知识中存在的规律例如,对数函数的性质 3:

a>1

0

x>1

y>0

y<0

0

y<0

y>0

表中有四种情况,有的同学总是记错或记不住.其实,它们有以下规律:a和x同时在区间(0,1)或者(1,+co)内取值时>0;a和x分别在区间(0,l)和

(1,+co)内取值时,<0,简化为“同区间得正,异区间得负”.这样,不但容易记,而且运用也很方便.只要留心,规律是可以发现的`.

2.归纳每部分知识,认识知识体系和网络 如《立体几何》第一章“空间直线和平面”这部分,先找出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再沿平行和相交这两条线索往下讨论.这样,就可以把这部分知识的结构理清楚,使头脑中的知识成为一个有条不紊的网络.

3 .归纳题型和思想方法 见多识广肯定能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若对见过的东西不加以归纳,恐怕很难领会其精髓.如,求定义域的题很多,但真正算起来却只有含分母、偶次根式、对数、三角和反三角函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这些主要情况.高一教材中出现得较多的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换元、数形结合、化归、特殊化等.

三、波动式学习

学习知识应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累积。为了做到这一点,加强复习和归纳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1. 一题多解 如前所述,教材上的多数习题都能用该节知识对号入座地解出。若能再找出一些解法,就能更多地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达到前后联系,使新旧知识融合的目的。

2. 解题时放开思路 有的同学习惯于做哪一节的习题就拿该节的知识去套,完全不考虑别的方法,这是非常有害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不给自己的思维画框框,读懂题后尽可能去联想学过的所有知识,从中选出最佳解题方案。

3. 适当补充一些带综合性的练习题 可从课外读物中选一些较好的题来做。当然,有经验的老师也会随时补充一些好的题目。

以上,笔者谈了“新课效应”的形成原因及克服它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克服“学时全懂,学完后全不懂”这一怪现象有所帮助。

篇3:HR用人:警惕伍兹效应

HR策略

【HR用人:警惕伍兹效应】

伍兹巅峰时,其他顶级选手在有他参加的比赛中得分低于没有他参加的赛事,就好像他的出现妨碍了球手发挥。这种情况对职场影响尤其显著。如某员工连续获评“本月最佳员工“,其它员工不再一如既往地努力,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会胜出。这种现象称为“老虎伍兹效应”。

职涯发展

【决胜职场不可复制的10项软实力】

一、确立职业规划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掌握沟通的艺术

四、不断学习的能力

五、找到自己的长处,并积极利用

六、努力提升自己的附加价值

七、积极的工作心态

八、学会做人

九、有所为,有所不为

十、积极行动

招聘管理

【如何对待招聘】

任何一个好的老板至少把20%的时间放在招聘上,我从来没有少过20%。要尽量找一些非常优秀的,最好是在某些方面比你优秀的人;每雇一个新人,就试着把团队的平均水平提高,而不是下降。要让你的中、高层管理者不再有任何机会隐藏他们团队的人才,公司最优秀的人才是属于公司的。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4步法】

1) 用人:把好企业管理的第一步,筛选出优秀的人才;

2)让员工对公司感兴趣、对他所干的工作感兴趣;

3)制定出一套完整而先进的激励措施(整体薪酬回报:薪水、福利和工作经验的丰富等)

4)向考核要结果。明确企业目标,检查、优化、调整,确保达成目标。

职场智慧

【识人6要诀】

1)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肯定是有思想的人;

2)能忍受孤独的人,肯定是有理想的人;

3)遇事能屈能伸的人,肯定是有胸怀的人;

4)处事从容不迫的人,肯定是个淡定的人;

5)经常微笑的人,肯定是有头脑的人;

6)看透天下事的人,肯定是个有智慧的人。

篇4:网络时代,警惕危机的长尾效应

在一个完全可以以自我为中心的网络时代,危机信息传播的规则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传播的权力、舆论的批评权力开始从机构向个人过渡,“长尾”进入主流,

网络时代,警惕危机的长尾效应

。企业要管理的危机源头,将从个别高高在上的主流媒体,变成千千万万草根式的“长尾”个人媒体――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LG翻新机事件,随着全国媒体的不断报道与挖掘,各种“更精彩”、“更赅人听闻”的负面消息纷纷曝光,从LG冰箱翻新、LG空调翻新到LG彩电翻新,小作坊做出大品牌――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危机报道如同星星之火,一旦被点燃之后很快成了燎原之势,LG旗下各类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LG品牌似乎一下子从高空跌入了谷底。

造成如此大的危机事件,其起因却是来自于网上一个声讨LG在华有翻新工厂的小帖子。在舆论影响力上,电视、报纸、杂志向来位居前三位,网络新闻报道的影响力虽然在开始不断提升,但是来自BBS上小帖子通常不会引起企业的注意。但这一次,一篇声讨LG翻新机的小帖子却引起了许多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的集体关注,并如获至宝般争相采写,导致LG牌陷入空前的形象危机,为什么网上的一个小帖子有如此大的力量?

企业的危机事件发生原因、危机发生的特点总是与社会环境、媒体特性、民众心态密切相关。从危机公关的角度看,LG由小帖子引起大危机的事件不会是单一现象,这或许预示着的危机公关又有新的发展趋势。

网络危机:20危机公关第一关键词

当我们翻阅那些轰动一时的危机事件时,非常明显可以看出,每一次轰动一时的危机事件都是由影响力巨大的传统媒体曝光而引起:中央电视台曝光欧典地板,引发信任危机;国际金融报报道芝华士勾兑事件,引发洋酒第一危机案。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富士康工厂恶劣对待工人,引来全国上下对富士康公司的一致谴责之声。

传统媒体由于其一向在民众心目中扮演的舆论监督的角色使然,使其拥有强大的舆论引导权力,其对事件的报道角度、报道口吻往往影响着民众对于企业或品牌的判断。而在大部分民众心中,网络媒体只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其信息来源并不具备独立的制造体系,而且由于许多信息的来源完全是开放式管理,各种各样的消息、秘闻、传说、捕风捉影的东西充斥其中,可信度值得怀疑。

但在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面入侵,网络媒体发展的迅速变化,网络媒体在舆论影响上的权力得以倍数增长,

20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铜须事件,其事件的来源完全来自魔兽世界的最初报道。而眼下正引起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肇始也是因重庆网友将相关图片放上天涯社区而引起关注。同样,这一次让LG遭遇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最大危机的事件,也是来自源于网络的负面报道。

在这次曝出LG翻新事件的网络帖子上,不仅通过文字非常详细地说明了LG翻新事件的前因后果、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事件的进程,而且附上多张实地拍摄的图片为佐证,俨然就像一篇经过严肃调查取证的新闻报道,所以其所引起的关注以及不是一般的帖子可以比拟。

在当下中国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越来越高,而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也达到白热化程度,企业出现某些负面报道或批评性的帖子并不奇怪。重要的是,在出现这种负面报道之后,企业以什么样的姿态或态度去应对。在危机公关中,态度决定行为,而行为而决定结果。很显然, LG忽略了网络危机的力量。

LG虽然第一时间知道此篇网络帖子的出现,但是对其所可能带来的危机影响却大为忽视。对LG而言,只有正规的媒体、正式的新闻报道式的批评才算是对企业有影响的危机事件,而像网络BBS上这种可能是恶意攻击的帖子,LG方面置之不理,危机公关应对策略也迟迟不见启动,导致了此次危机发展一发不可收拾。

在《四大关键词解读年中国企业危机公关》一文中,我曾经将2006年企业危机总结为四大关键特点:媒体潜规则、进攻式公关、上层路线以及连锁反应。而前瞻年危机事件发展趋势,从LG事件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危机将会成为2007年企业危机的第一关键词。

在2007年,网络媒体将更进一步摆脱作为传统媒体附庸的角色,在信息来源更显独立性,并从深度、广度、互动性上将大大体现出其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而更多有关企业的负面报道、负面批评、负面消息将可能第一时间出现于网络之上,BBS、博客、个人论坛、专业网站、投诉网站甚至是个人式MSN签名档之上,传统媒体将反向从网络媒体中搜集新闻素材,而从去诠释、跟进、演绎、完成某一个新闻题材特别是危机事件的报道。

防范来自网络深处的危机袭击,这将2007年企业应对危机事件的关键要点所在。


关于作者:

林景新:林景新,营销传播及企业危机管理专家,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著有《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网络危机管理、《营销造势》、《创意营销传播》等专业著作。现任中国多家顶尖公共关系传播集团高级顾问,为多家企业及机构提供声誉管理、品牌管理、危机公关、营销传播方面的咨询及培训。 Email/msn: Jingxin_lin@hotmail.com Mobile :13711578184 (广州)查看林景新详细介绍 浏览林景新所有文章 进入林景新的博客

篇5:警惕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好苹果原来是好苹果,坏苹果原来也只是坏苹果,彼此相互独立,可是若把坏苹果和好苹果放在一起,那么好苹果也会变坏。在生活中,如果把给个体带来或积极或消极效应但本来相互独立的各个事件硬牵扯到一起去处理,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连环效应,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坏苹果效应”。

显性要挟带来“坏苹果效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本意。久而久之,长期处于这样的“坏苹果效应”下的孩子会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家长有抵触和不满。

隐性要挟也会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家长嘴上会说自己是非常民主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想法的,绝对不会做出要挟孩子的事情。但其实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出现隐形要挟的现象。比如我们绘画心理乐园的一个家长就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到: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古筝,觉得太累了。然后家长就对孩子说不去学古筝也行,那是不是可以在课余时间把钢琴的级别练的更高一些。之前孩子本来是会主动练琴的,可是最近反而莫名的懈怠了。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照顾到孩子想要休息和放松的真实愿望,而是继续看似柔软,却实则给孩子施加压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是有条件的,内心一定不会好受,而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干扰到孩子的钢琴学习。

挫折感泛化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乐园里就有一些这样的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可想而知,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过分自我否定。更遗憾的是,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那么,如何防止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那就是要学会就事论事,把遇到的问题当成独立事件来看待和解决,不要掺杂其他的问题,不要过分夸大。另外,不要试图用条件去裹挟孩子达到某种外显的顺从,而是请多用爱去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获得内在真正的成长。

篇6:警惕沙尘暴的池塘效应阅读答案

王兰

春天,人们本该享受的是和风丽日,沙尘暴却袭击了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4月9日到11日的沙尘暴再次大范围爆发,引起了社会对沙尘暴的再度关注。据了解,这已经是今年3月以来北方出现的第八次沙尘天气过程。

沙尘暴肆虐之处,天空一度被沙尘染成黄色、橙红色甚至黑色,有的城市商场店铺被迫关门,多次列车因沙尘暴晚点,4月9日晚,乌鲁木齐至北京的T70次列车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沙石将车体运行方向左侧双层钢化玻璃车窗全部损坏。吐鲁番、银川、兰州、西安等城市笼罩在漫漫沙尘之中,北京市遭遇了入春以来最为严重的重度污染,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竟然超过重度污染指标1.7倍。有消息报道,连隔海相望的`韩国也遭到了沙尘暴的“光顾”。

沙尘天气的危害除了人们亲身感受到的种种不适以外,还给人类社会的生产和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特别是突发性、影响范围大的强沙尘暴,危害程度绝不在一场台风和暴雨之下。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救灾救济处披露,4月9日至11日的大风沙尘天气,仅吐鲁番地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一点二亿元人民币。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尽管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却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沙尘暴,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才给了狂风以卷土卷沙“兴风作浪”的机会。

尽管有专家乐观地认为,我国沙尘暴发生日数近总体减少,现在发生频率的回升,是因为已经进入了沙尘暴新一轮相对活跃期,西部地区也已经重视了绿化。但现实是,西北地区的绿化速度远远赶不上植被的退化速度,我国的沙漠化速度以每年1.32%的发展速度扩大,平均每年沦为沙漠的土地达到2370平方公里(相当于约两个淮滨县的面积)。某地区沙尘暴频频发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标志之一,这是不容置疑的。

经济学中有一个叫作“池塘效应”的原理很发人深省:池塘里的荷叶在第一天长出一片,第二天新长出两片,到它掩盖半个池塘,用了49天时间。可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荷叶全部掩盖另外半个池塘,仅仅需要一天时间!因为荷叶的增长方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非算数级数增长的。“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就在“明天”!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的绿化仅仅用算数级数的速度来弥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沙尘暴已给了我们明确的提示。

【问题】

13.文章二、三两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简要说说。(3分)

14.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其作用。(3分)

【滥开】矿山、【过度】放牧、【深挖】甘草、【广搂】发菜等掠夺性的行为加倍扩大了这一地区的植被灾难。

15.文章在介绍“池塘效应”时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生态环境恶化正在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我们该如何面对?(3分)

【参考答案】

13.这两段主要通过具体事例和数据说明沙尘天气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危害。(3分)

14.“滥开”“过度”“深挖”“广搂”等词语突出的是对资源的过分的、超越其承受能力的开发。作者并不反对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用词很准确。(3分)

15.作诠释。“池塘效应”提醒我们,当危险的事物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候,切莫认为它还很远、很小而掉以轻心,也许危险就在“明天”!(3分)

16.必须以更快的绿化速度来遏止生态的恶化速度,西部的大规模植树植草刻不容缓。(3分)

篇7:扩招成必然趋势 警惕研究生扩招“负激励效应”

扩招成必然趋势 警惕研究生扩招“负激励效应”

据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教育部因此专门下发通知,推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教育部门将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培养模式改革,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据11月25日《新民晚报》)

自从教育部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以来,研究生数量逐年大幅度递增,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5万,到了已经激增至32.494万。伴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大规模扩张,如果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得不到同步增长,难免会导致整体质量的普遍下降。

研究生数量年复一年的过快增长,导致了包括师资在内的高校教育资源的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不少高校在不断增加导师数量的同时,还增加着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数量。于是,一方面“粗制滥造”的导师数量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导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仅仅将研究生当成自己的“打工仔”,而疏于日常管理,甚至将“放羊式”教学美其名曰“发挥学生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先天不足”的研究生究竟还能否得到应有的提高?

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曾在《研究生教育要上质量、出精品》的讲话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初教授、副教授那就了不得了,含金量非常高。到现在很多学校教授比副教授还多,副教授比讲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使教授职称的含金量大大降低了。教授含金量的'大大降低源于“粗制滥造”数量的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盲目扩招所带来的庞大研究生群体。笔者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朋友曾因此感叹,现在的学生都“水”,老师“水”点也无妨。这无疑是“负激励效应”在大学内部的生动写照――研究生的盲目扩招导致学生质量“掺水”,由此引起导师数量和教学质量的“掺水”,而“掺了水”的导师必然会使研究生的“水分”变得更大。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扩招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教育条件进行有计划的招生,而盲目追求规模必然会导致质量的下降。在这种“负激励效应”的环境中,单方面指责毫无意义――之所以会有不少导师对研究生质量感到不满,无非是因为导师们牢牢占有话语权,倘若将话语权交给研究生,导师们的成绩恐怕也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篇8:警惕高考成为腐败新温床

原先就听说有领导干部借生病、生日、子女结婚、父母寿辰等大发横财,现在又多了个子女高考。权力这东西还能生出多少个发财机会,想像力有时还真有点不够用。

今年高考期间,许多考点附近的宾馆酒店爆满。其中固然有个人掏腰包的,但用公款埋单、由大款“朋友”埋单者也不少见;拿自己的“血汗钱”给领导送“红包”庆贺者固然有之,拿公款送礼者也不少。

一位任职某单位办公室主任的朋友,单位“一把手”的女儿今年高考,他在考试前先给这位“千金”在考场附近的宾馆包了一个大套间供其休息使用,考完了又忙着庆贺。领导朋友多,吃了一桌又一桌。这位“千金”住宾馆的开销、领导招待朋友的宴席都是单位“埋单”,而参加宴请的客人带来的大小“红包”则尽入领导囊中。高考正在成为滋生腐败的新温床。

近年来子女参加高考的领导干部,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对孩子的前途看得比较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由此找到了新的行贿机会。领导子女考试前,他们给订高级酒店、供高级营养品;考试过后更是“关怀备至”,不仅慷慨解囊筹办庆功宴,还在推杯换盏之时送钱赠物。

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反腐败工作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拓展、延伸,只要是权力出现的地方,就应当有监督的眼睛。各级领导干部也应当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谨防被别有用心者拉进腐败的泥沼。

警惕近义词

警惕的反义词

集资修路宣传标语

煤矿安全生产警示标语有哪些

安全生产格言警句

不上当受骗的教学反思

警惕作文650字

煤矿安全生产标语

宣传标语:煤矿安全生产

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标语

警惕“新课效应”
《警惕“新课效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警惕“新课效应”(共8篇)】相关文章:

大学生暑期需警惕求职陷阱2022-10-21

车间安全生产标语2022-11-21

生产车间安全标语2023-11-18

暑期大学生需警惕求职陷阱2022-04-30

工厂安全标语:沾沾自喜事故来,时时警惕安全在2022-10-26

安全生产五字警句摘抄2024-02-03

煤矿的安全标语2022-11-06

警惕“戴高帽”类求职陷阱2023-03-06

旅游局警惕诈骗的活动通知2022-05-07

警惕网络 “洋”陷阱2023-07-1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