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群教育的调研报告(共19篇)由网友“天才小厨神”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四群教育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篇1: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入达80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畜饮水方面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山区,且饮用水源地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源逐年减少,水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田灌溉。如遇干旱,村民只能自己到外面拉水,雨水天就接雨水用。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身体健康。
2、交通方面
宝窝村委会6个村小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土路,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大雨天时个别村路会塌方堵塞,大大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
3、电力方面
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篇2: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也就是群众观点教育、群众路线教育、群众利益教育、群众工作教育。本文将介绍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第一篇: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入达80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畜饮水方面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山区,且饮用水源地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源逐年减少,水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田灌溉。如遇干旱,村民只能自己到外面拉水,雨水天就接雨水用。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身体健康。
2、交通方面
宝窝村委会6个村小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土路,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大雨天时个别村路会塌方堵塞,大大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
3、电力方面
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篇3: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篇3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情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年收入达80万元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人畜饮水方面
由于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村民的居住地,基本上都是山区,且饮用水源地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源逐年减少,水利设施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田灌溉。如遇干旱,村民只能自己到外面拉水,雨水天就接雨水用。长期如此,必将影响到村民身体健康。
2、交通方面
宝窝村委会6个村小组基本解决了乡村道路,但都是土路,晴通雨阻的情况比较突出,特别是大雨天时个别村路会塌方堵塞,大大影响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和经济发展。
3、电力方面
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虽然都通了电,但由于所接线路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接受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助扶持培养村集体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助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篇4: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情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
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通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情况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
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情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形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责任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村干部通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内容、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
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
对符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
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
篇5: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状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
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状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
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透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状况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
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状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构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职责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村干部透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资料、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86.
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用心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
对贴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
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
篇6: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凤庆县教育局YZY
根据凤庆县教育局四群办的安排,四群工作我的挂钩联系点是大寺乡德乐村鸡街小组,具体负责挂钩5户农户,联系10户农户,我于3月2日,4月10日和5月19日三次前往鸡街小组开展四群工作,共走访了13户挂钩联系户,其中杨文贵户和杨文生户因常年在外地打工没有联系到。一、大寺乡德乐村鸡街小组基本状况
大寺乡德乐村鸡街小组位于大寺、江北和县城交界地段,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与德乐村小河边组接壤,南与德乐村左家小组接壤,西与德乐村兴华小组接壤,北与德乐村大坝小组接壤,占地约1平方公里,海拔约2100米,共有48户人家,192人。耕地面积:水田70亩,旱地15亩,林地600亩,核桃400亩,茶叶500亩。总收入约147万元,人均年收入约5100元。二、鸡街小组挂钩联系农户基本状况
调研的鸡街小组13户,耕地面积较少,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农户是以种茶叶、核桃和打零工为生,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从鸡街小组产业发展模式来看:因人多地少,种植模式单一,加之大多数核桃还没有挂果,还没有进入投产期,茶叶近几年市场价格波动大,大多数农户不从事养殖业,除极少数农户从事建筑和运输外,大多数农户经济来源较为单一,生活稳定方面还受必须影响。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鸡街小组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整个小组的连接到通县油路的主干道已经修通,并且已经硬板化,大多数农户出行便利,有2户农户有汽车,大多数农户家都购置了摩托车。
从居住条件来看:调研的13户农户中有9户已经建起了砖混结构的住房,仅有4户农户还是土木结构,说明近几年鸡街小组农户的居住条件已经大为改善。
下表是调研的13户农户的基本状况:
三、做好下步四群工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挂钩联系农户综合素质的提高,尽力做好文化帮扶工作。从调研联系户的文化程度便能够看出,大多数属小学文化,水平较低,农户整体素质不高。因此,要思考筹在鸡街小组开展科技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对农户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尤其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帮忙农户实行科学种茶叶,科学种核桃,适合条件的要用心发展养殖业,多渠道增加收入。引导农户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之路,以项目带动来促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助农增收致富。2.用心鼓励挂钩联系农户改建危房,提高挂钩联系农户生活条件。
鸡街小组仍然有4户农户居住在危房中,在进行扶贫决策和帮扶时,要思考到农户的生存问题和居住条件改善问题,把解决
危房问题放在首位,用心协调部分新农村建设资金资助,鼓励农户建房。
3.发展扩大种植业和养殖业,多渠道增加挂钩联系农户收入。从调查状况看,鸡街小组仅靠种植茶叶和核桃只能维持生存,不能更多的增加收入,今后还务必大力发展养殖业。
⑴在现有条件下茶叶、核桃种植已有必须种植基础,能够扩大种植面积。还能够种植有政府扶持经济作物(如烤烟等)。⑵要充分利用鸡街小组山地较多的优势,毗邻马庄村养鸡场的有利条件,用心发展养鸡产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加盟大力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户收入。
⑶另外鸡街小组还能够借鉴德乐村里养猪大户经验,鼓励农户多养猪,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调动农户养猪的用心性,增加收入。
我透过几次的进村入户访民情、田间地头感民生的村情民情调查研究,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也引发了一些思考,我将本着进一步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帮忙群众致富、维护群众利益来做好下一步的四群工作。
篇7: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校园“四群教育”工作的安排,我负责我校的王娟、邓娟、刘依婷、李茂彩、辛传娟、王娟五位学生的民情联系工作。为了保证“四群教育”工作任务能及时有效地完成,能更好地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她们能安心学习,我在第二阶段的民情工作中采取了入户家访的形式深入挂钩学生家中,调查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经济等状况,倾听家长及学生的心声。
(一)、入户家访基本状况
为了保证第二阶段民情工作的顺利开展,能查找到学生所面临困难的根源,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我采取深入挂钩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到了如下一些学生家庭基本状况。
1、刘依婷家的基本状况
(1)、家庭成员
母亲:查天珍,43岁,高中文化,在家务农。
父亲:刘孝金,42岁,初中文化,在外打工。
外公:李昌祥,72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外婆:李家琼,68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小弟:刘有力,12岁,就读小学。
(2)、家庭经经济收入状况
家庭的收入主要靠父亲外出打工,以及母亲、外公、外婆在家务
农,变卖农作物、家禽、家畜收入。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年人均粮食收入为9袋(约700市斤),年人均收入为800元左右。
(3)、养殖状况
牛1头,鸡18只,猪6头,狗1只。
(4)、住房状况:1间(3小隔)土墙瓦房。
2、邓娟家的基本状况
(1)、家庭成员
母亲:邓廷仙,41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父亲:邓金刚,49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爷爷:邓文玉,80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奶奶:邓文良,78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小弟:邓付瑞,14岁,就读初中。
(2)、家庭经经济收入状况
由于爷爷奶奶年迈多病,家庭的收入主要靠父母外在家务农,变卖农作物、家禽、家畜收入。主要的粮食作物是玉米,经济作物有少量的茶叶、八角,年人均粮食收入为10袋(约800市斤),年人均收入为1000元左右。
(3)、养殖状况
牛2头,鸡26只,鸭10只,猪4头。
(4)、住房状况:1间(3小隔)土墙瓦房。
3、李茂彩家的基本状况
(1)、家庭成员
母亲:邓天会,39岁,小学文化,外出打工。
父亲:李元福,41岁,小学文化,外出打工。
小弟:李茂发,14岁,就读初中。
(2)、家庭经经济收入状况
由于居住在偏僻的边疆贫困地区,农作物收成不好,靠务农难以养家糊口,更不用说还要供小孩读书。因此,父母一人长年在外打工,田地荒芜,两个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经济收入主要是靠父母外出打工,年人均收入6000元,每月开支下来已所剩无几。
(3)、养殖状况
牛1头,鸡20只,马1匹,猪2头。
(4)、住房状况:砖混平房1间,土墙瓦房1间。
4、王娟家的基本状况
(1)、家庭成员
外公:王定友,61岁,高中文化,在家务农。
外婆:姚盛美,62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舅舅:王乾仿,36岁,大专文化,乡村教师。
舅母:侬光兰,30岁,大专文化,乡村医生。
表弟:王镭涵,6岁,就读小学。
(2)、家庭经经济收入状况
由于家住边疆地区,农作物收成不好,所收粮食基本能够糊口,很少用于变卖。种植农作物主要靠年迈的外公、外婆,很是辛苦。家里的主要收入是舅舅、舅舅的工资收入,舅舅身体有病,还要供两个
孩子读书,也不容易。经济收入在年人均6000元左右。
(3)、养殖状况
牛1头,马1匹,鸡35只,猪5头,狗1只。
(4)、住房状况:砖混平房1间,土墙瓦房1间。
5、辛传娟家的基本状况
(1)、家庭成员
父亲:辛永成,38岁,初中文化,在外打工。
母亲:胡志清,37岁,小学文化,在外打工。
奶奶:杨秀金,80岁,小学文化,在家务农。
小弟:辛传杰,14岁,就读初中。
(2)、家庭经经济收入状况
由于家住偏僻山区,粮食作物收成不好,年人均有粮为300斤,基本够吃。因此,经济收入主要靠父母外出打工所得。妈妈生病做手术割了一个肾,做不了重活,外出打工的工资很低。父母外出打工的收入主要是用于生活的各项开支及供姐弟俩上学所用。父母外出打工每年可挣2万元左右,但开支后所剩无几。由于给妈妈治病,目前还欠下3万元的债。
(3)、养殖状况
牛1头,鸡10只,猪2头。
(4)、住房状况:1间(3小隔)土墙瓦房。
(二)、存在的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由于这些农户居住在偏僻的边疆贫困地区,农
作物收成不好,靠务农难以养家糊口,更不用说还要供小孩读书。而外出打工的,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务工也只是吃力气饭,挣不了几个钱。
2、家庭负担重。大部分家庭都要供养年迈多病的父母,还要承担两个孩子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因此,负担重,生活压力大。
3、家长与学生缺乏沟通。由于大多数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把孩子丢给父母管理,这样的隔代教育方式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由于家长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导致好多学生性格古怪,学习、生活上出现懒散的现象。
(三)、解决学生家庭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推荐
1、针对学生家长无论是务农还是打工收入都低的现象,我认为除了地理环境所限制外,还有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家长的文化水平太低,因此,要想收入高,提高知识水平是关键。我推荐家长能够参加一些培训,例如参加我校开展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经济收入的培训。
2、我国的农村政策起来越好,我推荐有关政府部门应及时落实优惠的农村政策,如:低保、困难补助、农村养老保险等,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3、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细心关心呵护,家长就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减少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方法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如:面谈、电话联系、写信、网聊等。
篇8: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自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根据县委、政府安排,结合工作和我局“四群”教育工作挂钩村水乡镇菖蒲塘村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透过驻村工作,深入挂村联系村组,采取形式多样,入寨串户,走访党员干部、群众,做好民情调研。现根据菖蒲塘村的实际,概述如下:
一、菖蒲塘村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貌:菖蒲塘村属水乡镇较偏山区村之一,位于水乡镇西南方向,东邻五福、南邻袁家、西与何元乡的石头寨村接壤、北邻甸头;村委会距水乡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距离施姚公路6公里。底,全村共有11个生产小组,有390户共1705人,以汉族人口为主,经济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济林果种植等,人均纯收入2542元,居全镇第12位,是典型的贫困村之一。
20全村粮食总播种面积3216亩,总产89.4万公斤。其中小春1600亩,总产17.3万公斤;大春1616亩,总产71.2公斤,其中水稻250亩,产量0.00105万公斤,玉米1220亩,产量0.00568万公斤。种植烤烟589亩,产量9.1万公斤;蔬菜200亩,产量2万公斤;茶园360亩,干茶总产量0.26万公斤;核桃1820亩,产量0.11万公斤。
今年烤烟合同面积868亩,预计产量20.25万公斤,有103户种烟户,目前烤烟种植面积已经落实,正在进行烤烟中耕管理,由于进入雨季后多阴雨寡照天气,烤烟病害较多,将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杀虫除害耕作管理。
(二)特色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下,菖蒲塘村充分挖掘山区特色潜力,做活了“山上”文章,经济林果已构成必须规模。目前,全村有林面积10690万多亩已种植经济林果2340余亩,森林覆盖面积到达70%。
(三)基础设施:水乡镇至菖蒲塘公路是村民运输的唯一通道。100%自然村庄开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信号履盖率为90%,电视卫星接收设备齐全。
(四)农村政策有效落实:贴合政策允许的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潜力的人,透过民政部门给予每人每月发放40-45元低保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年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达96.7%。透过多年努力,校园的素质教育不断得到提高,村小学共有教职工26名、学生328多名。在村民重视后代教育同时,农村生育观念逐年转变。
(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状况:2012年菖蒲塘村党支部狠抓自身建设建成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作风扎实、群众信服的干部队伍,坚持按照“五个好”来把党组织建设好。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大胆谋划发展壮大农村群众经济、带领群众早日致富。20上半年,全村共有党员36个,其中妇女党员2名,党员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平均年龄35岁。开展农村党员各类培训2次,共有58人次参加。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对照扶贫开发目标及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认真分析贫困村在开展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困难。
(一)贫困的现状、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基础设施较差,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水利资源缺乏;
(二)在“生产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项经费投入较少,产业结构规划不合理,缺乏长效机制;
(三)在“乡风礼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偏低,娱乐设施较少,文化建设基础较差;
(四)在“村容整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的部分村民对卫生的要求不高,认识不到位等。
三、其它工作方面
(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支农(扶贫)政策的落实状况良好;
(二)村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已经解决的有村文化室建设;最需要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是黑水井小组道路建设资金问题、陈家半烤烟连片种植生产用水问题。
四、发展方向
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关系事业成败。现如今社会关系复杂,如何正确的做好群众工作,不脱离群众,要把“四群”工作开展好,面临许多的问题,因此我局认为,就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抓和谐生态村建设
继续开展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和谐生态村建设。一是抓好村庄规划编制。明确编制主体,理顺乡镇、村与主管部门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二是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加大涉农工程与和谐生态村建设的整合力度。尽量做到和谐生态村建设与农民饮用水工程、水浇地工程、生态村建设、村办公场所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
(二)抓村级班子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新农村建设首先要选好村级班子,选好领头雁。要在选人、用人、育人上下功夫。在选人上,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选用的干部心要正,脑要灵,腿要勤,嘴要行,家要富。个性是在选用支部书记方面,要打破“老实人”、“本分人”当支书的传统观念,选那些富有开创精神及能够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能人担任支部书记,要着力村干部培养。一方面要培养他们为民办事、为民谋福利的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学会民主决策,按章办事、依法办事。同时,要建立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使他们能够在党章、法律的轨道上,调动各方面的用心性,带领全体村民共同致力于全村的发展。
(三)抓农民素质提高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建设新农村,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新农民。今后我们要在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且具有礼貌生态意识的新农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抓培训。围绕培训任务合理化、培训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合理确定培训任务,调整培训思路,推进农民培训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着重围绕县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选取群众欢迎度高、易转移的工种,采取办长期班的形式,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其次,重视对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就业素质。二是抓提高。要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集中性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活动,激发农民群众建设完美家园、创造完美生活的热情,加快把传统农民培育成为礼貌新人,全面提升农民的礼貌素质、生态意识、主体参与意识。
篇9: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四群”办要求,鹤庆县农业局局被列为县级“四群”教育4个示范点之一。为体现实践特色,充分发挥“四群”教育示范点的典型引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县农业局对宝窝村委会四群教育工作作了进一步深入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宝窝村委会基本状况
宝窝村委会有418家农户,1850多个农业人口,分为6个村民小组,其中下登村民小组114户,上登83户、宝窝62户、白鹿65户、段家29户、梅园65户。全年人均收入达3000元左右。
经济收入以农业生产为主,全村耕地面积2030亩,主要经济作物烤烟种植;烤烟面积1665亩,生产烟叶4400担以上;每年经济总收入达500万元以上;
粮食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杂豆、署类等;分为大春和小春两季耕种。全年总耕种4640亩左右,小春1900亩,大春2700亩,全年粮豆总产量达670吨,经济价值达134万元。
其它还从事猪、牛、羊、家禽等畜牧业的养殖,也是一条重要的经济发展之路。【四群教育调研报告3篇】较长,村民无力购置电力变压器,电压不够,村民家中电器大多无法正常使用,有的连用电饭煲煮饭都煮不熟。而且这些村小组的电线又老化,还未列入农网改造。部分村小组村民更是只能从相邻的村民家中接出电来用。
4、宝窝村委会各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很差,而且没有文化活动场所,无公厕和垃圾堆放池。
三、存在问题的对策推荐
1、结合实际,用心争取上级资金
由于村委会和各村民小组无群众经济收入,完全由村民集资搞项目建设困难较大,只有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多方投入加大对各村卫生、交通、电力、饮水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改善村民生活生产环境。
2、调动村民用心性,主动改变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的使农村繁荣稳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村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者、主力军,还是直理解益者。要加强宣传力度,改变有的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使村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只有村民真正想要发展,想要生活宽裕,想要居住环境整洁卫生,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目标。
3、帮忙扶持培养村群众经济
由于种种原因,村小组一级支出费用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宝窝村委会各村民小组没有群众经济收入,也就没有正常的办公经费。为了村小组能正常开展工作,上级部门应有目的的帮忙扶持培养各村小组发展群众经济,解决村小组办公经费问题。
篇10: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兰坪县妇幼保健院“四群”教育工作
“三深入”调研报告为开展好“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活动,践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根据兰办发[]8号文件《中共兰坪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院成立了“四群”领导小组,由杨万泉院长为组长,各科室长为成员,并召开了专题会议,针对我县各乡镇妇幼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个性是农村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不足,对“两系管理”的知晓率低等一些问题,决定成立帮扶医疗队,重点加强这方面工作。
为解决存在的问题,我院帮扶医疗队于4月21日深入兔峨乡石坪村,与当地村委会及卫生室进行沟通协调后,在石坪村委会卫生室搭建了临时体检台,为当地群众免费体检(血压、血糖、心肺、B超)共263人,其中儿童体检80多人(查出残疾儿童4人,智障儿童2人),孕妇体检3人,发放妇幼保健宣传资料6种,共多份,健康咨询128人。并将“民情联系卡”发放到帮扶联系户手中,与村委会及指定挂钩的农户进行交谈,对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状况,主要困难和问题等进行摸底调查和了解,为群众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
一、基本状况
兔峨乡石坪村委会地处山区,地理条件恶劣,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现有农户222户,乡村人口963人,人均纯收入1753元,村委会辖上石坪、下石坪、彭池、水地平、松登一、二组、打必然7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8.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6亩,人均耕地1亩,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800毫米,适合种值稻谷、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思想观念滞后,整体意识较差。由于石坪村委会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缺乏资源,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有部分自然村饮水、修路等问题尚未解决。大部份村民居住分散,上门服务不方便,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健康教育知晓率偏低,这种现状给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卫生建设投入不足,村委会只有两个村卫生室,均未投入使用,保健工作步履艰难。孕产妇及家属自身的保健意识不强,对“两系管理”政策不了解。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的难度大,非法接生的状况仍然普遍存在。
3、妇幼保健工作因经费不足,使妇幼保健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村委会没有专用房屋及基本检查设施,没有携带方便、适合山区妇女及儿童健康体检的基础设备。大多乡村医生学历偏低,年纪轻,临床技能差,专职少,兼职多。
三、发展思路
1.巩固妇幼保健事业,不仅仅关系到母亲和婴儿的健康,而且关系到出生人口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期望和民族的未来。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程,在经费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乡级是网络的枢纽,村级是网络的基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边远贫困地区妇幼保健事业的扶持力度,把发展母婴保健事业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带给必要物质帮忙和配套资金,以保证妇幼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大键康教育宣传力度,扩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范围,增强农民自我保健意识。保健员先理解妇幼保健基础知识和技巧培训,个性是妇女保健、生殖健康等知识培训,然后再透过宣传指导,传授给孕产妇及家属,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提高0-6岁儿童生长发育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率及消除新生儿破伤风。
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我院帮扶医疗队要切实深入农户,进村入户宣传政策,提高老百姓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抓好“四群”工作,使群众获得实惠。以“四群”教育活动为契机,尽快让村卫生室投入使用,院领导带头蹲点,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带动我院广大干部用心参与“三深入”活动,用心转变工作作风,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好“四群”教育工作打下基础。
篇11: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
为认真贯彻落实4月18日市委常委会议和4月25日市委“四群”教育专题会议精神,根据县委在“四群”教育中开展“四百”活动的安排部署,第二工作组于5月21日起深入***镇***个村委会开展活动,同时对***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镇基本状况
***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礼貌古镇,位于县城东北部,与***接壤。全镇国土面积为384.8平方公里,境内居住着布朗族、彝族等12种民族,全镇辖15个村民委员会,23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723户,总人口40866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112人。,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2公斤。
20,全镇种植烤烟7854亩,收购烟叶2.2万担,产值达2072.97万元,烤烟生产和质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种植烤烟12500亩,预计产值3160万元;年甘蔗种植面积达32500亩,/2011年入榨量达8.8万吨,产值5692万元。20,甘蔗种植再创新高,种植面积达45482亩,预计产值将达8000余万元。全镇有核桃种植面积12.53
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290亩,2011年核桃产量900吨,产值541万元。茶叶种植面积2.17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03万亩,产量1295吨,产值达1260万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一)发展基础薄弱。全镇生产资料少,个性是山区、半山区耕地面积少,没有较为强大的支柱产业为支撑,经济总量不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科技和教育还相对落后,劳动者素质相对偏低。由于耕地面积少,没有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体系,农业结构调整幅度不大,目前还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业综合效益较低等现状,无法实现跨越性发展;加之群众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绝大多数群众文化水平低,应用科技潜力差,小农意识强,市场经营意识差,劳作方式多为传统模式,群众从种植业渠道致富困难。
(二)基础设施薄弱,公共设施匮乏,人居环境有待改善。近年因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使得***镇部分公共设施的短缺状况有所缓解,基本解决了用电、村组道路连通、广播电视、通讯和部分村组缺水的困难,人居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整体落后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人居环境方面,多数自然村污水横流,大面积污染了村庄沟渠、水塘、溪流和地下水。群众大多使用地坑式厕所,清洁能源普及率低下,
畜禽散养,圈舍与住房混杂,人畜粪便未得到无害化处理,人类传染性疾病不时在农村地区流行,新的动物源传染性疾病尤其对群众身体健康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重大威胁。
(三)产业基础薄弱,没有龙头支柱产业支撑群众增收致富。群众经济来源主要为农业产业,目前***镇主要产业以甘蔗、烤烟、茶叶、核桃为主,因耕地匮乏,地理位置等因素,没有构成更大规模的发展体系,加之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农业产业得不到长期性规划和劳动力保障,发展难度大。个性是2012年来的持续干旱,因没有投入更多的抗旱设施建设,使得***镇烤烟及甘蔗青苗损毁极为严重,大大打击了群众产业发展的用心性。
(四)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经济发展任重道远。***镇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普遍缺乏经济意识,观念较为落后,视农为本,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
三、几点意见和推荐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扶持,如鼓励青年外出务工、发展种养植业等支柱产业,但落实滞后,导致农村的面貌一时间难以改变。要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务必经过长期不断的调研,反复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结合***镇实际,梳理几点发展推荐,以供参考。
(一)转变观念,增加产业扶持力度。改变以粮食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思路,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要研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如改变烤烟的传统耕作及中耕管理模式、加大烘烤科技含量、在沿河流域可扶持群众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等;二是要加大对群众生猪、大牲畜、山羊等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如借助云县发展生猪出口大县的契机,以奖代补鼓励有条件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寻找致富之路、发展核桃等林地林下作物(如牧草)种植,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经济林果种植管理力度,以核桃、茶叶为主,依托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四要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素质和劳作技巧,用科学技术来指导农业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潜力。
(二)下大决心,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政府公共财政的帮扶应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和农村民生最直接、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基础设施。人饮安全方面,目前***镇仍有部分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急需解决。公路建设方面,***镇进村、组公路多为土路或毛路,雨季来临就会阻断与外界的沟通,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政府应加大抗旱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力兴建抗旱水窖,以适应近年来长期干旱的恶劣气候,保证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依托资源优势,用心发展特色农产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要用心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构成特色产品打开对外市场,实现增值增效。加强农业资源个性是山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变农业资源优势为农业经济竞争优势。加快发展生态林业和林下作物等特色产业,目前***镇共有核桃种植面积12.53万亩,大部分核桃处于初挂果阶段,还能够套种烤烟、玉米等作物,等核桃长大无法耕种时,可加强林下作物的开发利用,如药材、牧草等种植,以发展牛、羊、兔、鹅等草食畜禽的养殖,实现“林—草—畜—沼”一体化的循环经济。
篇12: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XXX“四群”教育民情调研报告
禄丰县XXX单位XXX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的“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同志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需要,是实现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全省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好处,要有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职责感和紧迫感。坚持群众观点,是更好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是为了更好地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坚持群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群众路线、意见,服务群众。在“四群”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始终树立一个观点: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本职工作和联系点实际,先后多次深入XXXXXX村芦柴冲村小组、高卷槽村小组2个村民小组对民情联系点3个联系户进行了民情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一、结对挂点户所在村、组情概况(一)村情
XXX村隶属禄丰县XXX,地处XXX东部,东邻塔石苴村委会,南邻八屯村委会,西邻清风村委会,北邻一平浪黑苴村委会。下辖上街等11个村民小组。村委会驻地上街村小组距县城68公里,距XXX政府所在地12公里,到XXX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地处半山区,人们居住于XXX河两侧,那里背靠雕翎山丰富的生态资源,有称之为
此刻虽然成为了历史,但遗风犹存。全村国土面积25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4.5℃,年降水量825毫米,适合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924亩(其中:田1030亩,地894亩),人均耕地1.9亩,主要种植烤烟、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9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36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8亩,主要种植核桃、板粟等经济林果;水田面积46亩,其中养殖面积46亩。全村经济总收入9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50元。
该村到XXX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拥有拖拉机15辆,摩托车112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54亩,有效灌溉率为54.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5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8亩。
到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9户。全村有11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1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8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9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截止20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无路灯。全村有310户通自来水,有5户饮用井水,有27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8.5%)。有315户通电,有30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1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8%和9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6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6户(分别占总数的84.5%和68.5%)。
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96人,占人口总数的33%;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059人,参合率89%。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XXX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5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XXX卫生院12公里。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滞后,群众观念陈旧,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烤烟支柱产业,因地制宜寻求群众增收路子,争取资金、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群众教育,树立优良村风,提高群众科技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商品蔬菜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1578头、牛519头、羊349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31人。到
(1)高卷槽村民小组
高卷槽隶属于XXXXXX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XXX东部,距离XXX村委会5.5公里,距离XXX17公里。国土面积有2.55平方公里,海拔1865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825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9亩(其中:田83亩,地56亩),人均耕地1.5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经济林果。该村民小组有农户24户,有乡村人口91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49人。其中农业人口88人,劳动力73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84人,彝族7人。其中农业人口88人,劳动力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6人。全村经济总收入4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3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
截止20底,该小组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该组24户通自来水、有24通电,有2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8户(分别占总数的79.2%和75%)。
村小组到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小组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7公里。全村小组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9辆。
该村小组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8亩,有效灌溉率为63。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亩。
到年底,该组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该村地处箐头,交通条件差,水利滞后,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粮烟基础产业,寻求农户新地的增收途径,大力发展以生产生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和商品蔬菜,用心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种植面积核桃1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120头、牛35头、羊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0人。到
(2)芦柴冲村民小组
芦柴冲村隶属于XXXXXX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XXX东部,距离XXX村委会5.5公里,距离XXX15公里。国土面积有2.55平方公里,海拔1865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825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农作物。该村民小组有农户24户,有乡村人口97人,
其中农业人口97人,劳动力6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3人。有耕地总面积115亩(其中:田67亩,地48亩),人均耕地1.3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4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6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经济林果。20全村经济总收入51.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3元。
截止2010年底,该组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23户通自来水、有23通电,有21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1%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1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户(分别占总数的91.3%和73.9%)。
村小组进村道路为弹石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7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7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3辆,摩托车7辆。
该村小组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7亩,有效灌溉率为56%,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75亩。
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小组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水利设施薄弱,群众饮用自来水不不正常,群众增收途径单一。
该村小组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巩固粮烟基础产业,大力发展以生产生猪为主的家庭养殖业,用心争取项目、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种养殖特色产业,种植面积核桃100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120头、牛35头、羊100只;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10人。到
二、民情调研状况
(一)结对户朱如仙基本状况
(1)朱如仙,女,56岁,汉族,小学文化,右下肢伤残,现住XXX村芦柴冲村民小组,本组务农。育有二子一女,长子外出务工,小儿子外出务工无音信,现与长子共同生活。主要靠农村低保生活。
(2)经济收入来源:年种植苞谷收入1700元;务工收入1300元;养殖业无。年家庭人均收入1500元,总收入3000元。年支出—3000元,其中:农资支出500元,收支平衡。
(3)自有资产:1.房屋:共4间,其中:住房3间90平方米,厨房1间20平方米。房屋有2间地基下沉为危房待改造。2.耕地、林地面积:水田3.5亩,旱地1.4亩;林地70亩。
(4)发展生产状况:年岁大,身体差,无力发展,土地出租。
(5)群众生活困难诉求:1.70年代到寻甸修路右脚受伤,落下伤残,现行动不便,请求政府给予低保补助;2.子女不在身边无力发展生产;3.小儿子外出务工14年无音信,请求政府给予帮忙查找。
(二)结对户杜应龙基本状况
(1)杜应龙,男,68岁,汉族,小学文化,现住XXX村卷槽村民小组,本组务农。育有二子二女,家庭无就业人员。现与配偶(63岁)共同生活。主要靠农村低保生活。
(2)经济收入来源:年种植苞谷收入300元;养殖羊2只,鸡15只,收入2400元。年家庭人均收入1500元,总收入3000元。年支出2000—3000元,其中:农资支出100-200元,其余为日常支出及看病支出,收支平衡。
(3)自有资产:1.房屋:共3间,其中:住房2间60平方米,厨房1间15平方米。2.耕地、林地面积:水田1.0亩,旱地0.4亩;
林地0亩。
(4)发展生产状况:年岁大,身体差,无力发展。
(5)群众生活困难诉求:1.村路不通,交通不便;2.粮食温饱,看病支出大;3.看病难,看病贵;4.饮水困难。
(三)结对户杨正礼基本状况
(1)杨正礼,男,58岁,汉族,小学文化,现住XXX村卷槽村民小组,本组务农。育有一子三女,长子在楚雄邮电局工作,三个女儿出嫁。现与配偶(60岁)共同生活。主要靠农村低保生活。
(2)经济收入来源:年烤烟种植收入7000元;养殖牛1条,猪2头,鸡3只,收入2400元。年家庭人均收入3000元,总收入6000元。年支出3000元,其中:饲料等农资支出2400元。收支略有结余。
(3)自有资产:1.房屋:共4间,其中:住房3间120平方米,厨房1间20平方米。2.耕地、林地面积:水田2.0亩,旱地0.6亩;林地0.8亩。
(4)发展生产状况:年岁大,无力发展。
(5)群众生活困难诉求:1.期望政府给予经济上的照顾。
三、制约结对户发展经济的障碍因素
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害潜力差。透过调查发现,结对户所在村民小组旱地多、水田少,农业抗灾减灾潜力差;引用水基本靠自来水供给,小水窖、蓄水池等蓄水设施建设较少,抗灾减灾意识淡薄。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农业科技推广和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结对户所在组主要以种植包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结构单一,遇到自然灾害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养殖业主要以猪、牛、羊、鸡等品种为主,以农户散养和放养为主,生长周期长、数量少、规模小、利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农业新
技术的应用,存在等雨靠天的等靠思想,造成农产品产量低、质量差、附加值低。
3.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文化水平低下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市场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理解新技术,甘愿受穷。
4.结对户年岁大,无力发展生产。透过调查发现,3户结对户均为年老体弱者。年龄在55—70岁,已属弱劳动力阶段。
四、对结对户发展经济提出的推荐
1.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在今后的扶贫工作和项目建设中,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个性是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鼓励和支持小水窖建设,推广喷灌、滴灌、大棚种植等节水农业种养植。
2.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羊街村靠近县城,交通方便,土地相对平整,在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基础上,能够因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同时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因该鼓励和支持规模养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合理调整养殖品种和数量。
3.根据结对户生活实际,帮忙他们发展小规模家庭养殖,推广厩养商品牛、羊、鸡等,增加家庭收入。
篇13: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从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要求干部职工都要深入到各村各户去调查了解民情,结合我镇我单位实际状况,党委政府安排我到上沧村委会的西海村组作民情调研。我共联系5户,结对1户,
一、村情概况
西海村民小组位于鸡足山镇西南面,全村总人口人,大部分人口都是在家务农人。全村总耕地面积亩,全村经济年总收入元,人均经济年收入1.5万元左右(指毛收入)。
鸡足山镇到该村民小组为有一段水泥路面,有一段是弹石路,但不是很好,交通基本方便。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但由于连续干旱现已造成生活、生产用水困难。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县委县政府加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个性是葡萄),让群众生活明显改善。但那里的群众思想认识比较落后,此刻正在发展中,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最低仅有5000元(指毛收入),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油菜、蚕豆、水稻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收成也明显下降
很多。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状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6户,共有人26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1.5万元左右,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干旱带来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等都存在必须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地理位置和自然灾害,西海是田多,旱地少,雨水好它的收成也不好,此刻由于干旱就连生活用水此刻都成了问题。所以收成也不好,此刻最大的问题是缺水。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理解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
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推荐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思考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推荐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忙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忙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此刻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理解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总之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更全面的了解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党委政府的要求,结合民情实际,在继续保民生的基础上,把握好机遇争取项目作为支撑,统筹发展和相关民生工作,实现我镇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篇14: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民情调研报告材料:
自我局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要求机关干部深入乡村,作民情调研。
一、乡情概况
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61个村民小组。末,全乡总人口9924人,其中农业人口9713人。全乡总耕地面积有12496.4亩,其中旱地11601.73亩,水田894.67亩,全乡粮食总产量432.05吨,人均有粮441.2公斤,经济总收入139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1414元。全乡农业生产值完成2145万元。
二、村基本状况
乡村地处乡政府东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5.2公里、县城23公里,从村委会到国道为土路,交通方便。总人口2869人,其中农业人口2783人,下辖21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16.90平方公里,海拔1830米,年平均气温16.90摄氏度,年降水量1480.5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桐油、漆树、核桃等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全村有耕地面积2640.20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村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40名,均为少数民族党员,其中男性-1-34名,女性6人。团支部1个,团员76人。目前在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区外出务工人员23人。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的帮扶下,该村粮食增产、经济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年总经济收入最高达10000元,最低仅有84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核桃、漆树等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受气候、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村85%的农户居住在山顶和半山腰一带,不适应种植水稻,养殖业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绝大多数村民仅仅依种植几分田地、几棵核桃树、漆树,养几头(只)猪鸡来维持生活。
三、农村低保工作开展状况
农村低保工作是一项关注民生、为民解困的重要工作,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各项涉农惠农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全国各地贫民百姓得到了实惠,基本生活有所改善,全县贫困人口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发展迅速。据调查了解,目前,乡村已享受农村低保人数达1563人,其中老年人219人,学生104人,残疾人296人,贫困老党员21人,其他人员944人。享受农村低保人数占该村总农业人口的56%。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的社会稳定。
(一)建立农村低保公示制度。在申请审批享受农村低保户过程中,村委会主要做到了几方面工作:一是严格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制度。村委会及时成立由村支书、主任、副主任、村民小组组长组成的工作组,透过调查了解家庭人口基本状况及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做好调查摸底、政策宣传、对象产生、低保金发放等各个环节工作。二是及时传达省、州、县农村低保有关政策,通报全村农村低保人数及相关工作状况,共同分析研究当前村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严格按照《云南省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方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等相关办法和、细则,村委会加强对低保制度的落实,本着“本人申请、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组审定上报、张榜公示、政府审核、民政审批”的农村低保工作方式,认真做好该村农村低保工作,构成了农村低保工作职责制度。
(二)加强低保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自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村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坚持舆论先行,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村干部透过办宣传栏、贴标语、召开村民大会等方式,把实施农村低保工作的目的、资料、方法步骤、工作程序、资金发放和管理等讲明讲透,做到农村低保政策家喻户晓。据了解,村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专项宣传农村低保相关政策,召开了2次会议,重点动员青年群众用心投身到经济建设中,参加会议人数达1593人次,印发宣传涉农惠农政策资料500余份。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坚持原则,规范低保工作程序。按照县民政局及低保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村坚持动态管理、区别对待、分类施保的原则,合理确定农村低保对象范围,以户为单位,深入调查了解家庭收入,认真核定家庭收入,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对贴合享受的对象,在本村范围内进行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公示后无重大异议的,由村委会造册登记并报送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乡政府提出审核意见并张榜公示后报县民政局审批,县民政局审批同意后,经所在村委会再次向社会张榜公示。确认无重大异议的,发给由省民政厅统一印制的《云南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后方可领取农村低保金。在低保金发放过程中,乡人民政府派出工作组到村委会进行集中发放,这样,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同时,方便了低保户。
(四)按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县级民政部门下拨那粗低保资金后,由乡民政办负责造册登记、逐户发放应享受保障资金,发放状况按月向县民政局汇报,并核销相关发生业务账务。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该村村民居住在山腰半山腰,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还有相当一部
分尚未享受到农村低保待遇。二是全村生产资料少,林果地少,耕地面积少,现有人均旱地面积仅为0.88亩,没有可耕种的水田。加强发展种植业存在必须的困难,由于缺乏管理潜力,全村的养殖业发展态势不明显。三是进村路面为土路,汛期开车进不了村,需要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有待加强整治;四是保障标准偏低,农民群众生活改善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般是透过贫困线来确定的。我县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840元,即每人每月70元。从目前的物价上涨状况看,这点资金只能够买点粮食,买肉类和植物油等生活必需品就显得比较困难。农村群众在没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的状况下,这样低的保障标准是很难维持一个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需求。
五、几点推荐
(一)、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按时足额发放低保资金;同时,县级民政部门正确引导农村低保工作,并督促指导好相关工作;
(二)、推荐林业、农业部门帮忙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核桃、漆树、草果、黄连等树苗的供应和扶持力度。
(三)、推荐结合实际,加强农村低保工作调研,适当增加享受农村低保名额。
(四)、加强做好思想工作,用心协调劳动保障部门,帮忙联系务工场所,正确引导和输送外出务工人员,每年能够至少安排20~30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篇15: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街道办事处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红云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以来,按照省、市、区对“四群”工作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严格按照《中共五华区红云街道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现将前期民情调研状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调研,充分了解社情民意
为深入了解辖区各社区及挂钩联系村组——西翥街道办事处厂口半路街村的居民生产生活状况,街道办事处在对辖区所属7个社区和厂口半路街村进行了摸排调查,共查出339户困难户,并对各社区、村组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四群”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霖雨社区基本状况。社区共有居民16239户,约有4万余人,16个小区,7个公共户单位,现有上访户2户、困难户1户、低保17户。经过走访调研,霖雨社区存在问题如下: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知度不高,没有真正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进小区服务受到物管的限制,没有真正起到卫生服务进社区的作用。二是为了真正发挥好和谐世纪小区周边商网北市区商业次中心的作用,推动红云地区经济发展,要变坐等居民反映问题为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三是辖区嘉年华商业广场附近无停车场,盘江西路有刚性停车需求及机动车车窗被砸案件剧增、江边发案率居高不下。
2、幸福家园社区基本状况。幸福家园社区有8个住宅小区,8家公共户单位,总户数为11138户,实际入住9782户。其中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居住人群全部为昆明四城区的低保户,目前共入住了五华区390户、西山区396户、官渡区400户、盘龙区392户共计1578户低保家庭及云南齿轮厂、啤酒厂两个困难企业群众400余户,辖区贫困人群占社区总人口的20%。幸福家园社区存在问题如下:一是贫困人群范围较广。幸福家园廉租房小区集中居住有昆明四城区低保人群,居住地为五华区,人员管理由户籍地管理,因贫困人群的状况十分复杂,人员状况变化很大,很难准切掌握贫困人群的真实状况,如四个区低保人员全部涉及到,社区面临人员范围广、难度大的实际困难。二是低保与廉租房体制反映出的问题。廉租房租住成本很低,如低保家庭的收入状况发生变化,已不贴合租住廉租房的条件,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租房成本较高,就导致低保人群在外出就业方面有很大的顾虑,而此类人群大多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就业存在较大困难,从事的工作不稳定,致使部分有劳动潜力的人群基本上只靠低保金维持生活,遇到生病、子女就学等状况时只能靠政府、社会、社区的救济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廉租房改为他用或闲置状况依然存在。三是辖区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
目前社区除了红云红河集团的捐资助学之处,其余资源并未全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期望能得到上级部门的协调和帮忙。
3、红云社区基本状况。红云社区共有住宅96栋,3912户,11382人,居民大多数是昆明卷烟厂离退休职工、家属和在职职工。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的比率已经到达
了10%,80岁以上老人更是有200人以上,其中一部分还属于独居老人,老年居民是主要困难群体。
4、月牙塘社区基本状况。月牙塘社区现有居民9218户、35378人,有5个居民住宅小区;25家公共户单位,商业网点近百个。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舞台资源、休闲资源三个资源载体,随着学习型社区的打造和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点的确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整合,但未完全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5、北仓、右营、岗头三个涉农社区基本状况。北仓、右营、岗头三个涉农社区共16个村民小组,8895户居民已全部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社会保障问题,城中村改造宣传、改造后期迁地安置,社区失地农民保险等成为了拆迁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
6、挂钩点厂口社区半路街村基本状况。半路街村隶属于厂口乡厂口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厂口乡南边,距离村委会5公里。全村有农户15户,有乡村人口50人,农民收入以种、养殖等为主。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如下:一是种植业科技含量低;二是交通条件差,制约农产品的运输;三是居委会设施及水利基础设施差。
二、突出特色,结合社区特点有序推进“四群”工作
1、对于霖雨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从霖雨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的安康园、彩信园、远洋风景等几个小区开始试点,以物管小区为服务站开放门禁、带给场地,服务站为物管工作人员带给免费体检的双赢模式,共同开展卫生服务工作,逐步建立起一个基本医疗服务体
系,同时向居民宣传“小病在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理念。二是针对嘉年华广场附近车窗被砸问题,街道与红云派出所、龙泉物业、今典物业多次协商,提出多项整改措施,经与交警六大队沟通,得到答复,社区采取招标方式,聘请管理方进行车辆管理。
2、对于幸福家园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打造服务型社区为契机,充分挖掘辖区资源,调动群众参与用心性,扩大服务主体。结合辖区的实际状况,根据居民群众的不同类型及不同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活动,扩大服务群众的范围。二是针对低保家庭普遍反映的低保与廉租房准入机制的问题,构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三是继续开展民情调研和走访活动,加强对收集到的各类居民问题的反馈、回复及处理工作。
3、对于红云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结合社区实际状况,以打造文体型社区为契机,充分发挥8个老年活动中心的作用,坚持以小型、分散为主,大型集中为辅的原则,日常活动坚持以生活区为活动单位,各生活区以退休人员为主,保证老年文体活动全方位的持续发展。
4、对于月牙塘社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依托社区“三个资源载体”和“三个文化”的优势,以打造学习型社区为契机,为居民“送知识、送表演、送文化”,向群众展示“滇菜餐饮文化、休闲茶文化、异国文化”。围绕社区中心工作开展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展演表演、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依托月牙潭公园及辖区校园服务好居民、联系好居民。
5、对于右营、岗头、北仓3个涉农社区中普遍存在的“城中村”改造相关问题,街道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求社区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区“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文件,提高广大群众对街道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二是继续深入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做好失地农民的保障工作。三是对广大群众进行理财培训。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群众手中的闲置资金也越来越多,利用理财培训教会群众合理使用手中资金,四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6、对于厂口半路街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一是针对垃圾处理的问题,红云街道办事处将先捐助部分物资进行垃圾收集堆放,下一步再争取辖区企业的帮忙来建立垃圾池。二是针对当前村民的缺水问题,红云街道将帮忙村组安装供水管,解决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三是为更大限度的保水抗旱,推荐村组将吸水量较多的植物换为耐旱植物,并根据气候调节种粮计划。四是针对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问题,红云街道带给农产品、牲畜的技术指导及外销渠道。五是针对村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红云街道还可为半路街村村民带给就业机会,切实提高人均收入。
篇16: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是指在各级干部中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的教育活动。即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永久坚持群众路线,坚决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做实群众工作。自我校开展“四群”教育以来,认真按照校园的安排和部署,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深入学生中,倾听学生呼声,帮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认真作好民情调研。
(一)、深入半工半读学生中调研状况
根据校园“四群教育”工作的安排,我的民情联系对象是邓娟、刘依婷、李茂彩、辛传娟、王娟五位学生,其中邓娟、李茂彩、刘依婷、辛传娟于6月到与我校联办的福建省福清市闽江职业技术校园半工半读。为了保证“四群教育”工作任务能及时有效地完成,我采取座谈、电话联系等多种方法及时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实习状况,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让她们能安心学习,工作。
1、基本状况
邓娟,女,瑶族,16岁,家有6口人,家住麻栗坡县猛硐乡铜塔村委会上戈主村民小组,学籍高二,于206月到闽江职业技术校园半工半读,在冠捷电子厂实习。
刘依婷,女,汉族,17见,家中共有6口人,家住麻栗坡县大坪镇韭菜坪一组,学籍高二,于年6月到闽江职业技术校园半工半读,在捷星电子厂实习。
李茂彩,女,汉族,17岁,家里共有4口人,家住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欧村,学籍高二,于2012年6月到闽江职业技术校园半工半读,在忆冠晶电子厂实习。
辛传娟,女,汉族,16岁,家里共有5口人,家住麻栗坡县下
金厂乡大坝村委会干河村小组,于2012年6月到闽江职业技术校园半工半读,在忆冠晶电子厂实习。
2、学习状况
校园开设的课程有文化课、专业课,专业课程与工作岗位相符,为上岗打基础。闽江校园的学习环境十分好,上课的老师都是十分专业的,校舍、教学设备都比较科学、合理、现代化,是我们以前没有见过的。能够说,在这样的校园学习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工作状况
半工半读就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因此闽江校园安排我们到福建省福清市冠捷电子厂工作。冠捷电子厂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实行每一天早晚两班制,每一天工作8小时,白班从早上8点工作到下午5点,午后有一个钟头的午饭时间;夜班从下午6点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冠捷电子厂从厂房设备到工作管理都比较科学合理,每一天工作8小时,超过8小时的工作都有加班费,加班费按照平时加班付工资的1.5倍,双休日加班付工资的2倍,法定假日加班付工资的3倍,夜班享受7元每一天夜班津贴。工资待遇是底薪+全勤+绩效奖金+专业津贴+加班费=总工资,平均工资在每月元左右。
3、生活状况
住宿条件好,标准的6人间,每人有书桌、衣柜、床为一体的独立空间。宿舍内设有电话、电扇等设备。各楼层设有电视间、卫生间、漱洗室、淋浴间(24小时热水)、开水间。工厂内设有乒乓球、台球、棋艺、阅览、网吧等文体娱乐设施和小食品、水果销售部等辅助生活设施,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员工餐厅为员工带给早、中、晚餐,用餐标准10元/天左右(个人支付2.8元/天),其余由公司补贴,夜班加餐免费带给。工厂有医务室为员工免费服务。
4、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透过对半工半读学生的了解,发现她们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生活环境条件都比较优越,但就是吃不习惯,因为我们云南人口味比较重,而福建的伙食比较清淡,并且海鲜味比较重。
(2)、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很累,身体受不了。
(3)、离家太远,想家,想念父母。
(4)、工作时间太多,上课时间较少,总觉得把文化知识的学习荒废了,知识水平难以提高。
(5)、上夜班太累了,不想上夜班。
5、帮忙学生解决目前困难的措施
针对半工半读学生中目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就应采取如下措施应对:
(1)、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做好她们的思想工作,让她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明白只有付出辛苦才有收获的道理,从而安心工作。
(2)、学生们年龄较小,又没有出过远门,想家是正常的。因此推荐学生经常打电话回家,至少每周一次,并且回家与父母一齐过年。
(3)、关于学生学习时间少,工作时间多的问题,我将推荐校园与闽江职校沟通,期望闽江职校在安排半工半读学生的工作与学习时,能做到合理安排,合理分配时间。
(二)、针对在校学生的调研状况
根据校园“四群教育”工作的安排,我的民情联系对象除了3位半工半读学生外,还有1位在校学生,即王娟,对王娟同学的民情联系状况主要有如下一些。
1、基本状况
王娟,女,蒙古族,16岁,此刻我校高二(16)就读,家住麻栗坡县六河乡转堡村下寨,家有6口人,留守少年,常年与外公、外婆居住。王娟热爱学习,思想较成熟,理想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找个稳定的工作,好好照顾外公、外婆,报答他们的抚养之恩。
2、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王娟的家庭较特殊,她从3岁起,一向跟外公、外婆居住,因此缺乏母爱、父爱,造就了她比较古怪的性格,做事不思考后果,我行我素。
(2)、王娟有立志考大学的理想,但在学习上比较懒散,因此学习成绩一般。
3、帮忙王娟解决目前困难的措施
(1)、经常与王娟进行沟通,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在生活、学习上多关心她,想方设法改变她古怪的性格,能有头有尾地做好每一件事。
(2)、采取家访的形式,与王娟的外公、外婆进行沟通,让她们多在生活、学习上关心王娟,并且在教育王娟的时候要注意方法,要想办法弥补她所欠缺的母爱。
(3)、在学习上要想办法帮忙王娟,做好她的思想工作,坚定她搞好学习的信心,让她明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
篇17: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县“四群”教育办公室:
根据“四群”办公室关于成立开展“四群”教育督查指导组的通知》(陆群组20125号)文件要求,我乡认真对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工作进行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状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机构
根据县“四群”教育办公室相关文件精神,我乡及时召开“四群”教育工作动员会议,并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它四班子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四群”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并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并制定了乡“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坚持群众观点、执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明确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
二、召开动员大会,及时安排部署
根据县“四群”教育办公室要求,我乡及时如开了动员大会,认真组织学习“四群”教育读本,并对“四群”教育工作作了重要安排部署,先后两次召开专题动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省、市、
县相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具体安排开展“四群”工作的方法和步骤,并做好相关的会议记录和痕迹材料。
三、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工作
我乡利用会议、报告等形式加强宣传,全乡干部职工多次深入村、组联系干部群众,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使群众了解“四群”教育工作,使“四群”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按上级要求上报相关信息,到目前,我乡上报县“四群”教育办公室信息5期。按照“四群”教育工作要求,建立了“四群”工作民情台帐、制作民情联系卡1050户2100张(民情联系卡两张,一张卡由农户保存,一张卡由职工保存),统一印制“四群”教育工作手册150本。结合我乡实际,在乡党政领导及站所长的带领下,全乡120余名干部职工分别深入到全乡63个村民小组挂钩农户家中进行心连心、应对面的座谈,掌握了解农户状况。目前,我乡发放民情联系卡2100张,填写民情登记卡共1050份,“四群”教育工作手册140余份已发各干部职工。
四、深入了解农户状况,力所能及办实事
我乡根据县“四群”教育办公室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乡干部职工按照挂钩工作的安排,在各分管领导的带队下深入到村、组、农户和群众,一齐对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抗旱状况,石槽河异地搬迁,农户收入状况,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的交流,并做好相关记录材料,及时了解农户基本状况及困难,在与群众亲切交谈中,乡每位干部职工都认真记录,细致询问,耐心讲解。在认真填写民情登记卡的同时,详细记录了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并对社会矛盾纠纷、综治维稳问题进行认真排查化解。个性是针对石槽河异地搬迁问题,挂钩联系石槽河村干部职工及时分析,查找原因,与群众、村两委、煤矿企业共同商讨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及时与村两委共同研究给予妥善解决;对产业发展单一、落后问题,林业站将根据部门政策优势、产业优势,给予核桃树管护、中低产林改造、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等项目扶持,加快推进挂钩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部分农户提出担心种植烤烟收益低的忧虑,乡烟办干部职工给予耐心讲解,向农户宣传、县政府种植烤烟优惠政策,同时向农户细致讲解我县目前种植烤烟的大好态势及前景效益。
六、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乡将按照县“四群”教育办公室的安排要求,继续加强对“四群”工作的推进力度,要求全乡广大干部职工加强学习,实实在在沉下去,帮忙农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发展,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在示范村做实项目,抓好服务。要求广大广大干部职工要制定”四群”教育工作目标,帮忙每户挂钩农户发展一项支撑产业,掌握一门新技术、寻求一条增收致富渠道,使挂钩农户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18: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根据上级要求,自营盘镇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以来,我透过参加视频会议、有关工作会议和上网学习等方法,认真学习了《省委关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加强新下群众工作的意见》、《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云南省“四群”教育学习读本》、《云南省便民惠民政策摘编》等与“四群”教育相关知识,充分认识到开展“四群”教育和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重要好处。同时,还深入到挂钩的安平村和里拐村进行调研,并到挂钩户的联系户家中开展“五访五问”,透过深入进行调研,想方设法为挂钩村和联系户出思路、谋发展。现将“四群”教育工作调研状况报告如下:
一、对开展“四群”教育活动的认识
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问题,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持续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更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干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更是社会管理最根本、最直接的经常性工作。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需要,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是适应当前群众工作新特点新变化的需要。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因此,务必深刻认识开展“四群”教育的重要好处,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职责感和紧迫感。透过开展“四群”教育,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到达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善、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二、挂钩村及联系户基本状况
(一)挂钩村基本状况
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安排,我在期间挂钩安平村和里拐村,实行一揽子挂钩包村工作职责制。从年初至此刻,我多次到挂钩村进行调研,深入了解村情民风,寻求帮忙挂钩村实现快速发展的出路。
1.安平村。隶属凤庆县营盘镇,东邻三岔河镇,南邻里拐村,西邻干塘村,北邻营盘村,距县政府90公里、镇政府22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3.9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9℃,年降水量1400毫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山顶气候阴凉湿润,适宜种植茶叶、泡核桃,山腰适宜种植烤烟,山脚气候炎热,土壤肥沃,适宜种植甘蔗、水稻。村委会所在地有集贸市场一个,俗称文宫大桥街,是安平片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末,全村共辖27个村民小组,917户农户4065人,实现经济总收入2763.4万元,农民人V纯收入达4365元。
2.里拐村。隶属凤庆县营盘镇,位于镇东北边,毗邻昌宁县勐统镇,距镇政府所在地4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为21.697平方千米,居住着汉、苗、彝等多种民族。全村呈立体气候型,最高海拔中寨山顶达1890米,河谷地带海拔1180米,有温带区域,也有亚热带区域,因此,适宜种植作物十分广泛,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核桃、烤烟为主。20末,全村共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37户,人口2292人,实现经济总收入1486.25万元,人均纯收入4572元。
(二)挂钩户和联系户基本状况
自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以来,我多次进入挂钩户和联系户家中,认真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围绕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当前的春耕备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地多办一些急事、好事、难事。两个村的挂钩户有5户,共24人,年末每户年收入平均为18000元;联系户有10户,共有46人,2011年末每户年收入平均为20800元。这些挂钩户和联系户平均年收入远远低于全村的平均水平,生产方式也较为单一,多数以种植粮食为主,偶有发展其他产业的规模也比较小,家庭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三、下步工作计划
透过深入到挂钩村及农户家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开展民情恳谈,接待群众来访,记录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收集和反映重要民情事项。我进一步加强了对“四群”教育活动的认识,深刻感到务必进一步深入践行“四群”教育工作,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关心群众利益,做好群众工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要改善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群众观念,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潜力,力求为群众多办点实事、好事。为此,在下步工作中,我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一是要提高学习自觉性。严格按照县委“五个一”学习要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将其作为提高潜力、增强素质的首要任务来抓,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千方百计挤出时间来抓好学习。二是要扩展学习范围。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增强理性思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纪条规,增强依法行政潜力;广泛学习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个性要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市委第三次党代会、县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及国家和省市县各级关于“四群”教育工作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群众工作。三是深化学习效果。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感悟,重点就如何理论联系实际,为切实推进分管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探索与思考。提高用理论指导做群众工作的实践潜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务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突破口,以开展“四群”教育为抓手,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知、感受、感觉和感想群众所思、所盼,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切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到达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善、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二)扎实作风,认真履职。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把开展“四群”教育工作与“突出主旋律执政为民增强凝聚力创新争优提高执行力狠抓落实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履好职、尽好责。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好“一线工作法”,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并加强对分管工作的指导,帮忙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深入调查研究,思考发展路子。带着问题到群众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边整边改,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群众工作的潜力。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端正党风,端正政风,廉洁勤政,增强职责意识,始终持续一种用心向上的精神状态,力求了解和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1.改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虽然挂钩村陆续进行了中低产田改造,配套了部分设施,但因为水资源少、干旱少雨等原因导致生产条件较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改善生存环境为重中之重,首先要思考到人的生存问题,把解决水源问题放在首位。一方面,要加强以水源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地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还要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减灾防灾长效投入机制,建以增强农民恢复生产的潜力。
2.要重视文化扶贫工作。从调研联系户的文化程度便能够看出,初中及以下水平的联系户多为贫困户,说明文化水平是导致贫困的根原。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忙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忙农民实行科学种田,增加收入。
3.紧紧围绕目前正在开展的农业产业调整工作,结合村情,大力扶持发展适宜当地土壤和气候的经济作物,合理规划发展烤烟、核桃、粮食等产业。一是在全面实施科技兴农上有新的突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现代农业的高新技术运用上开创新的局面。二是调整农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把优势产品做强做大,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三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食品安全,体现优质优价。四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要有新的突破,即加快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有新的突破,即:以“农业企业+生产基地+农民”构成利益共同体上有新的突破。
4.密切联系农户,贴心帮扶。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就要群众中去,多关心群众疾苦,更要为民服务。要对挂钩村和联系户在技术指导上给予帮扶,做到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技术问题。
篇19: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自秀山街道办事处开展“四群”教育以来,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结合街道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站所认真开展好工作,深入村组,作好民情调研。
一、村情概况
万家村辖8个村民小组,XX年末,全村总人口4652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57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583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5372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5543元。
万家居委会唯一山区组白泥箐村民小组,地处街道办事处南边,距街道办各下所在地5公里,从居委会到该村民小组为水泥路面,交通方便。总人口161人。万家居委会截止目前,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该社区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20名,其中男性17人,女性3人。
近年来在国家“三农”政策帮扶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加之通海县委县政府加大蔬菜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调查,单个农户家庭总经济收入高达百万元,最低仅有5000元,两极分化严重。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和养殖蛋鸡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今年受干旱、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
二、入户调研经济收入情况
1、入户调研总户数、涉及总人数: 5户,共有人20口人。
2、调研户经济来源:种植业、养殖业、务工收入。
3、调研户经济总收入:5万元
4、调研农户反映的主要存在问题:经济来源单一、收入少,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程度。
三、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
1是自然灾害致贫。旱地多、水田少、缺乏水资源。地势所属山区,蓄水条件差,降雨量少,经常受旱,由于干旱已有三年没有收成,就连生活用水现在都成了问题。
2是文化素质不高,无技能资源,缺乏经济意识而引起的贫困。缺文化必然导致观念的落后,观念落后是贫困的根源。少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强,视农为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昌险出外经营工商业;少许人依靠国家支持,救济的“等靠要”思想,视吃救济、拿补贴为理所当然;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3是因病、残致贫。因病、残导致贫困的原因。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在该村,农民收入本来就少,农民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大一点的病,就会给贫困的家庭带来更加贫困,如果是大病,只有听天由命。另外家庭成中有残疾,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
4是缺劳动力致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部分村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多于农业收入,也许一个家庭有劳力外出打工,就能摆脱一个家庭的'贫困。当然外出打工与外出劳动力的素质有关,素质越高,获得的劳务收入越多。
5是因建房致贫。由于生存问题,不得不建房。家庭收入少,建房后,家庭就会更加贫困。可能建房时借了一些债,后因种种原因,收入下降,而借的债又需要偿还,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四、对该村经济发展提出的建议
(1)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仍然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白泥箐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考虑到人的生存问题这一点。建议加强水利设施,推广节水农业种养植。
(2)要重视文化扶贫。该村文化落后,农民缺文化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文化素质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中应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对农民进行文化培训和扫盲,帮助贫困地区提高文化,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民要进行科技技术培训和职业培训,帮助农民实行科学种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卫生扶贫工作。该村和其它村一样因病、残贫困的占贫困原因的人很多。现在不要说贫困人群看不了医,就连普通家庭也看病难,主要原因还是看病贵,什么手续费,门诊费,专家挂号费,治疗费等等造成老百姓不能看病。政府实施的扶贫计划,往往侧重于经济上的扶贫。应当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实施医疗救助计划。把医疗救助计划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4)有组织地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一方面可缓解了该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去的人开阔了眼界,见了世面,接受了新的观念。最终又带回了信息,产生了扩散效应。很多地方就是靠农民外出打工使农民脱贫致富。
(5)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容忽视。加强宣传,鼓励一个家庭只生一胎,提倡独生子女光荣,提高教学供养质量,为家庭输出可用人才。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
1.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2.2016年农村调研报告范文
3.2016四个专项治理自查报告
4.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自查报告
5.2016机关党建自查报告
6.2016乡镇党建自查报告
★ 四群教育工作总结
★ 四群工作个人总结
★ 教师四群心得体会
★ 四群教育调研报告
★ 个人教育工作总结
★ 干部工作职责制度
【四群教育的调研报告(共19篇)】相关文章:
村委会“四群”工作简报2023-03-24
开展 学习教育心得体会2022-07-29
对干部评议工作总结优秀2022-05-02
教育汇报2022-12-17
如何动员讲话5分钟2023-04-30
后勤工作季度工作总结2023-11-12
阶段工作总结2023-03-15
工程阶段工作总结2024-01-09
学校党支部书记个人工作总结2023-06-13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