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

时间:2022-10-08 07:37:01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集锦7篇)由网友“易桓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

篇1: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

南漳民间关于端午插艾蒿习俗的传说,你知道?

《荆楚各地,端午这天清晨人们在会割些新鲜的艾蒿插在门上,这固然是因为艾蒿有禳毒的功用。不过,关于这项插艾习俗的起源,南漳民间则传说与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有着莫大的.渊源。

据当地老人说,黄巢幼时在私塾读书的闲暇里,喜欢将黄泥巴搓成条,放在门槛上用小刀切着玩。他的私塾先生姓艾,多次的观察发现黄巢每次玩切泥巴的游戏时,里面总是有鲜血。先生曾仔细地看过,他切泥巴里面并没有蚯蚓之类的东西。精通阴阳八卦,未卜先知的艾先生预知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是个掌管生死的人。

艾先生在课余与黄巢聊天时说:“黄巢,你以后当了大官可别把你的老师杀了呀!”

黄巢说:“艾先生,古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怎会杀先生呢?”

据传黄巢将起兵造反日子定在端午这天,

造反之前,他先派人通知他的塾师艾先生,让他的亲朋好友在门口插上艾蒿作为标志,可免被杀。

艾先生,急忙派人通知乡邻,自己却因为害怕连忙找个地方躲了起来。

黄巢在端午节起义了,所到之处,杀人如麻,血流成河。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就急急忙忙的逃难。黄巢经过塾师的家乡,通知部下说,这里居住的是我的塾师,凡是看见门上插有艾蒿的人家,不可随便杀人。

周围家家户户门上悬挂着艾蒿,黄巢走在旷野上,看见一颗树心已枯却依然茂盛的古柳,提起宝剑说:“这里的人命可免,你的命不可免!”一剑将古柳拦腰砍断,树倒之后,一颗人脑袋滚落出来。黄巢上前一看,是自己的塾师艾先生的脑袋。

原来艾老师因为,害怕躲在枯柳树里面,以为可以躲过一劫,谁知却因此死在自己学生的剑下。自此“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的俗语在民间就流传开来。

幸存下来的人们为了感激黄巢和艾老师,每到端午,家家户户在门口插艾蒿,就成为了习俗,流传下来。

篇2:端午插艾

有关“端午插艾”的习俗,源于一个美好传说,这个传说与河北有关。相传燕王扫北时,连年征战,杀人无数,百姓四散躲避。一日,燕王朱棣来到邯郸县地界,看到一个妇女怀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身旁还有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在地上跑。燕王就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她说:“怀里抱的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父母都死了,就剩这根“独苗”,地上跑的是我亲生儿子,如果万一遭了难,我就舍去小的保住大的。”燕王听了想,这位农家妇女尚有如此爱心,便肃然起敬,对她说:“你一个农妇还这样爱护邻居,我也决不滥杀无辜。”他顺手从地边拔起两棵艾草,说:“你回去让村民把艾插在大门口,就会受到军队的保护,免遭伤害。”于是一夜之间千家万户门上都插上了艾枝。第二天是五月初五,燕王军队打到邯郸,看到家家插艾,不敢枉动,人们过了个平安的端午节,以后就有了“端午插艾”的风俗。这虽然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时至今日,“端午插艾”仍流传不息。

端午采艾蒿

作药材更灵验

人们知道,艾蒿是一种药材,气味有治风湿的功效,有的人在夏天用艾蒿熏蚊子,但是在河北的端午节这天,它又有了更神奇的传说,也有了新的使命。据说端午节这天的艾蒿,是经过仙露灌溉的,当做药材是非常灵验的,所以每年的端午节,艾蒿都会被人们“扫荡”一空。除了艾蒿,艾草、苍耳也是现成的药材。端午时,人们要把采来的艾草,揉制成锥形的颗粒,这叫作“艾炷”,存放起来,以备今后诊病灸疗之用。许多人家还在这一天去野地里采集“苍耳子”回来晾干,磨成粉面。这种药粉具有发汗通窍,散风祛湿的作用,是家庭必备的良药。

端午吃樱桃

避免误食苍蝇

北方的端午节,让南方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另一种吃法。据传,端午节当天吃樱桃的话,可以避免接下来的一年误食苍蝇。话说小编对樱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纠结”层面,樱桃长相确实喜人,但樱桃钻虫的传言也是深入意识深处,想吃又不忍开口,实在纠结不已。既然端午节吃樱桃有这么严重的“好处”,好吧,小编决定撇除对樱桃的偏见,大吃特吃!

将五色线扔到河里

寓意把疾病冲走

对孩子们来说,端午节不仅有美食记忆,还有各种小玩意儿,一根小绳、一个香馕,这些不起眼的东西都能勾起久远的童年记忆。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奶奶就会给我做五色线的手环戴在手腕和脚腕上。五色线是由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组成,都是给小孩戴的。五色线的佩戴时间是有讲究的,河北这边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节那天把五色线扔到河里冲走,寓意把疾病冲走,身体健康不生病;如果端午节那天,河里没有水,就继续佩戴,直到下雨的时候河里有水为止。

配戴蛤蟆项链有讲究

保佑身体,祛除病害

除了五色线手环,端午节里小朋友们还会得到另一个特殊的礼物――蛤蟆项链。这个蛤蟆也是纯手工制作的,都是用布缝制的。在缝制蛤蟆的时候,蛤蟆的嘴不会缝住,而是用来装药的,这样小孩佩戴之后就不会生病;蛤蟆身上还要缝一个小扫帚,用来扫病,这个蛤蟆和五色线的戴法及作用相同,都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节那天扔到河里冲走。

穿五毒鞋

寓意身体健康

五毒鞋一般以红色的布为鞋面,也有的地方以绿缎子做鞋面,鞋面头脸处绣一大蛤蟆头,鞋帮处绣上蜈蚣、蝎子、壁虎、蛇等毒虫形象。现在的五毒鞋一般市场上都有卖的,自己亲手为孩子做五毒鞋的越来越少了。其他一些地方吃“五毒饼”、画“五毒图”,都有类似的含义。

举行“抬五龙爷”活动

宣扬孝道,祈祷国泰民安

邯郸市成安县每年端午节都会举行“抬五龙爷”活动。这项活动是为了祭奠惩恶扬善的“五龙爷”而举行,目的在于倡导子孙遵守孝道、乡邻和睦,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高赞惩恶扬善。该活动一共历时三天。第一天是“迎五龙爷”,第二天各地联欢。第三天“送五龙爷”。这是中国“龙”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是中国民间崇尚“龙”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作为“龙”的子孙举行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民俗活动。该项民俗活动已列入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城隍庙里走一走

吃喝玩乐全都有

端午节承德老街哪儿最热闹?当属西大街的城隍庙了。端午节到来时,商家店铺都要摆出柜子,服饰、鞋帽、化妆品、特色小吃都会来这里卖。城隍庙会由会首操办,端午节一大早,四个人抬着一把放有城隍神像的座椅,从城隍庙出发,沿着大街到南营子,然后顺着河坝到避暑山庄德汇门,再从火神庙街,沿着粮市街,从原道回来。当年把这种表演叫‘城隍爷巡城’,小伙伴们总要从头跟到尾。

[端午插艾]

篇3:艾蒿飘香话端午-想象

艾蒿飘香话端午-想象

小时候,端午节时,几个伙伴事先约好,早晨早起去山坡捋艾蒿,每次天还没亮,便相互叫喊起来,提上竹篮子或小筐往山坡上跑。等到大人们起炕时,我们已经提着满载艾蒿的竹篮或小筐跑回家中。大人们把艾蒿分成一把一把的,放到家中的每个门口,我母亲还要把用彩纸随手剪出的小葫芦,用浆糊贴到门上。并为我们姐弟几个每人手腕上系一圈五彩线。每年端午都是如此。

当我们问妈妈为何为我们姐弟系这好看的线圈时,妈妈说:“避邪,解温灾”问为何门口放艾蒿贴葫芦时,妈妈说:“从前,有个叫黄巢的,杀人八百万。一天,他决定去屠杀一个村庄,但想起那个村子有个人曾救过他的命,于是,他来到这个村子,找到他的救命恩人,让他在自家门口挂个葫芦放一把艾蒿做标记,他回去告诉手下,门口挂葫芦放艾蒿这家不能杀,其余全杀。黄巢走后,他的这位救命恩人,告诉村子所有人家在门口放上一把艾蒿挂上葫芦。待黄巢的人来后,看到村中家家门口都放着一把艾蒿挂着葫芦,按着黄巢的吩咐,这些人只得离开村子,村中人因此避去了血洗之祸。从那时起,每年端五节早晨,家家门口都放一把艾蒿,挂个葫芦。以驱灾避难,迎吉祥。现在是新社会,天下太平了,但这习俗却仍沿续着。”妈妈的话,让我们明白了端五挂葫芦放艾蒿的含意,那时,便以为黄巢是个恶魔是个坏蛋,后来上初中后读了些历史,了解到:黄巢是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军队爱民如子,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后来,黄巢称帝,定国号为“大齐”,自此以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变质,开始像强盗一样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明火执仗,肆意妄为。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无法进行下去,于是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公元884年,黄巢在众叛亲离中为部下所杀。自公元775年起义至黄巢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说,有八百万人死在黄巢和他的起义军的屠刀下。

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庆幸自己生在了新社会,没有了那种因乱世而无辜被伤之风险。我们写作文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说这话是自豪的,因为那是有福的标志。那时不像现在这样物质非常丰富,端五光卖葫芦的满大街都是,且花样繁多。那时,我奶奶和我妈妈有空且有大的`彩纸时,便抽一个大葫挂门上,没空又没有大的彩纸时,便用剪刀剪一个小葫芦贴在门上。尽管那时生活不富裕,但节日里的那份美好,那份平安祥和,那份浓浓的亲情都含在了那把艾蒿,那个小小的纸葫芦还有那只五彩线的手环上。

五年前,因工作,我们来到滦平,滦平虽距丰宁很近,可端午节的过法却不一样。这里,阴历五月初一捋艾蒿挂葫芦,而不是五月初五。刚来时,我不知道这区别,看到初一这天人家门口的艾蒿和葫芦时,很是诧异,当问明白时,还是我行我俗,过初五。这样,五月初一这天,于有意无意间便被忽略了。直至某一天早晨,推开门时,一股艾蒿的清香忽一下进屋来,低头一看,楼门口放了一把艾蒿,“谁为我家门口放的艾蒿?”看来,今天是五月初一。我们忘记了,别人却没忘记,好心的她们给自家迎吉祥的同时,也没忘了给我家放上把艾蒿。我和家人都很感动。但这种感动情结并没终止,这几年,每年的五月初一都有一把艾蒿放到家门口。但却不知这位好心人是谁。去年的一天,我和崔老师闲聊,她说:有次五月节时,她和刘老师俩口子登山,刘老师捋一把艾蒿递给媳妇,说“这给咱家”又捋一把说“这个给明耀家。”此时我才明白:原来,每年五月初一的艾蒿是我们邻居刘老师俩口子放的。之后,我上街买葫芦时也买两个,一个给自家挂,一个给邻居挂。去年我买两个大葫芦准备初一时挂,初一早晨推开门时,门口同样放了把艾蒿,这回,艾蒿上还挂了个小巧精致的红葫芦。一看对门也是这样子,我明白肯定又是刘老师俩口子做的好事。

今年五月初一,我推门时,艾香又飘了进来,我赶紧取出前两天就买回的两枚小红葫芦,递给儿子,儿子把它们分别挂在了我家和邻居家的大红福字上面。

这代表吉祥的一个小葫芦和一把艾蒿,传送出的是美好的祝愿和祝福。每天上下班到这里,便觉喜庆、吉祥。心情一下子便美好起来。

端午节飘香的艾蒿,小小的葫芦,代表的不只是平安符和传统节日,它传出的是真挚的关爱,美好的祝福,还有那份永远不老的人间真情。

篇4: 端午插艾作文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除了吃粽子,都要在房子上插几根艾草,说是可以祛瘟镇邪。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位神仙来到人间巡视。那时人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神仙降下云头,摇身变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乞丐。他右手拄着打狗棒,左手端着破碗,来到一家农户门前。这家女人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哀求说:“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哪女的对老头白了一眼,说:”臭要饭的,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快走!“老神仙又说:”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那女人一听,顺手将墙上拴的网勺拿了下来,扔给老头,没好气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好舀水呢?老神仙来气了,用袖口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大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尽。”化作一道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像根木头,好久才明白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头,背着瘟瓶,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有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诉儿,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伢儿在匆匆赶路。老神仙感到奇怪,怎么大的抱,小的搀!又变成一个老头倒在路上哼,那女的看见了忙问,”老大爷,你怎么啦?”

“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

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连忙放下怀中的伢儿,摘了几片文草叶,放到老人伤口上,不一会儿,血就止住了。

老人问了:”你走得这样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们村里有个大嫂,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发了怒,说三日之内,叫我们全村人生瘟病死光,我们都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起来,”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逃命吧2”

“那你为什么不抱小伢儿走,而抱大伢儿走呢?”

”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前妻生的孩子,这小的是我生的孩子。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

“噢!”老神仙一听,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办错了事!天下还是有好人,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那么,你们也不必逃命了,这艾草就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子上,就不会生瘟病了。”说完,就上了云头,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一到村子,这妇女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告诉了大家。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地面上有艾草防着,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五月初五插艾草的风俗习惯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篇5:端午习俗作文

我最爱的习俗,莫过于端午节包粽子 ,吃粽子了!

只要端午节一到,我们全家可就忙活起来了,包粽子啊,吃粽子啊,我样样都在行。我一边说一边包粽子:“这里包粽子的材料不够了,再拿过来一点啊……”说完,我便把棕叶一卷,卷成了一个似直角三角形的样子,再往里面掏个大洞,这时,棕叶部分差不多完功了,接下来,只要再往里面加米,加自己爱吃的馅料,再用线条把棕叶包起来,一个粽子就成型了,只要再放进锅子里蒸一会儿,等熟了之后,就可以享受自己做的美味粽子了。

终于到了吃粽子这个“神圣”的时刻了,我看着热腾腾的粽子,不禁口水直流,我的肚子也在古咕咕的直叫,好像在说:“好饿啊,我真想吃美味的粽子……”我接过妈妈送过来的粽子,把线解开,把棕叶拆开,就可以吃了。我用筷子把粽子叉了起来,尝了一口粽米,这个粽米的味道刚刚好,不甜不酸也不甜,堪称人间美味啊!我觉得没有什么食物能与粽子相互媲美了。说罢,我便细细品味人间美味了。不一会,粽子就被我消灭了。休息了一会儿后,我就把剩余的粽子都拿到上面去,给我的姐姐品尝品尝这人间美味。

我爱端午节,爱因为端午节而忙活的家,更爱因为端午节家家的.习俗!

篇6:端午习俗作文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都知道。端午节有许多名字。比如:端阳节、赛诗节、重五节等等。端午节有许多风俗,好像吃粽子、赛龙舟、戴五丝线、吃“五黄”等。

说到粽子,我可是非常喜欢。我见到的粽子有两种,一种是竹叶粽,一种是竹筒粽。馅儿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红枣馅的,豆沙馅的,有香米馅的,有糯米馅的,有八宝粥馅的,这些馅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馋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听家长说,端午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楚国时期,当时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划船去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都没捞到。他们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上划龙船、丢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船、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今天。

篇7:端午习俗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这首民俗瑶我就想起端午节,想起了关于端午的传说和习俗。

战国时楚国有个诗人叫屈原,他屡次直谏楚王,楚怀王不听他的谏言,结果亡了国。他在悲愤中跳入了汩罗江。人们担心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让鱼儿吃,这样鱼儿就不再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一天就被定为端午节。

每到五月初三,妈妈都会准备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然后嘴衔着一头,两手不停地搓捻,不一会五条线就合在一起了。妈妈把我的手腕、脚腕处都系上五彩线。系好后妈妈心满意是地说:“这下好了,五色线系上,一年都不会生病喽。”

端午节还有个习俗要吃粽子,粽子是怎么做的呢?我亲眼见了妈妈包粽子的过程:只见妈妈先将糯米、大枣、白糖准备好,然后搅拌均匀。

接着,妈妈又找来了几片又长又大的叶子,将搅拌好的原材料包在里面,包成一个个三角形,最后用一根绳子绑好,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后放在锅内煮,不一会儿一股香味扑面而来。又煮了一会儿粽子熟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咬了一大口,米饭的香甜和叶子的清香融为了一体,真是美味佳肴。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端午艾香勾思乡作文

端午节的抒情作文

端午节有感抒情作文

有关端午节的作文800字高中

河南的春节风俗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700字

端午节心得体会优秀作文

端午文化作文700字

端午节的心得体会400字

端午作文700字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插艾蒿是端午习俗吗(集锦7篇)】相关文章:

端午节心得体会800字2023-10-09

端午的风俗的句子2023-09-21

小学端午节作文700字2023-06-11

端午节期间心得体会2022-12-22

端午节作文700字以上2024-02-15

端午节教案2023-10-01

关于端午节的资料作文2023-07-06

小班《端午节》的教案2022-09-08

端午节的优秀主题作文2023-10-01

端午的味道高中作文2023-08-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