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时间:2022-10-18 08:06: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共12篇)由网友“力早”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篇1: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赏析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赏析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春草宫怀古》(作者:刘长卿)

【作品介绍】

《春草宫怀古》的作者是刘长卿,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7卷第8首。

【原文】

春草宫怀古

作者:唐·刘长卿

君王不可见,芳草旧宫春。

犹带罗裙色,青青向楚人。

【注释】

①春草宫:在扬州,隋炀帝所建。见《嘉靖维扬志》七“遗迹”。

【赏析】

春草宫是隋炀帝所建的离宫,它的故址在江苏省江都县境内。宫以春草命名,可见此地春色芳草之浓盛。此诗也正是从芳草春色入笔,就春色芳草的.点染来抒发怀古之情。

自然的规律是严峻无情的,历史的法则是严峻无情的,曾不可一世的隋炀帝终被人民前进的激浪吞没。面对久已消沉的隋宫废殿遗墟,诗人在首句发出“君王不可见”的感慨,这既是对历史法则的深刻揭示,也同时深含着对暴君隋炀帝的鞭笞。昔日豪华的楼台亭阁早已不见,唯有茂盛的“芳草”在“旧宫”废墟中迎着春日疯长着,“芳草”是作者在诗中展示的最显著最明亮的可见物,这是紧扣诗题“春草宫”而来的,“芳草”二字不仅仅形象地展示出昔日“春草宫”今貌,而且也十分巧妙地把伤今怀古的主题自然顺畅地引入了自然的法规和历史的法则序列中。“春草宫”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成为废殿遗墟,但一年一度草木枯荣,春色依然浓烈地妆扮着这里。

“罗裙色”是从第二句中的“芳草”联想而引出来的,“芳草”在春色中的艳丽和花枝招展,自然使人想起昔日这里宫妃罗裙颜色,“犹带”从语法上来看把“芳草”与“罗裙”进行了自然地承上启下式的连接,而更主要的是把读者的思路从眼前所见之景物而一下子转入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中去,从诗意上紧紧地扣住了“怀古”的诗题,结句“青青向楚人”,又从历史的回顾中回到眼前“青青”的“芳草”,春回人间青青的芳草随意根植生长在楚地,它的心意还是向着“楚人”的。昔日春草宫所在的江都古为东楚地,所以诗人把这里的人称为“楚人”,这自然是从“怀古”的角度,把笔锋扩展得很远,伸到历史的深层中去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自然历史前进的轨迹是向着人民心愿的。诗人在这里把“青青”的“芳草”拟人化,是为请出这里的自然景物作证来阐明历史前进的严峻轨迹。年年春意宛然,而惟不见当年的隋炀帝,结句不仅补足了句首之意,而且使诗意也进八了一个回环往复的奇妙境界之中。

篇2: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刘长卿的趣事

五言长城刘长卿,号称五言诗天下第一,但是不知为何,我发现自己对他的'诗知之甚少,于是上网搜其资料,却意外发现了一则他与风流女道士的有趣对话,摘下与大家分享。

李冶,字季兰,是开元、天宝至大历年间的一位风流放诞的女道士、女诗人。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选了她六首诗,还有一段评论云:

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也。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谓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乌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如“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盖五言之佳境也。上仿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馀。不以迟暮,亦一俊妪也。

高仲武在这一段短短的介绍中告诉我们,李季兰的形态性格象个男子,而诗意却很放荡,无所顾忌。接着高仲武记录了她和刘长卿的一次对答,是一个当时传为雅谑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实质却十分不雅,因此,有些刻本的《中兴间气集》中没有这一段。接下去,高仲武摘出了她的一联最著名的诗句,从而给她下了定评。

刘长卿、李季兰这一番对话,恐怕已有些人看不懂,不知为什么“举座大笑”。我只得用来译成一段白话文的《笑林广记》。原来刘长卿生的“阴重之疾”,中医称为“疝气,俗名小肠气。病象是肠子下垂,使肾囊胀大。这是中年男子的病。患者经常要用布兜托起肾囊,才可以减少痛楚。李季兰知道刘长卿有这种病,所以吟了一句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饮酒诗二十首》之五)这山气是借作疝气的谐音,意思是问刘的疝气病近来好些没有。刘长卿立刻也用一句陶渊明的诗来回答;“众鸟欣有托。”(《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一)这个“托”字借作“托”字,而这个“鸟”字就是黑旋风李逵常用的“鸟”字了。

篇3: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赏析

刘长卿的《饯别王十一南游》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刘长卿的故事

从扬州城区沿着古运河折向东北,运河转了一个大湾,此湾系大运河由北向南进入市区的第一湾,故名湾头,古时称为茱萸湾,因这里地多茱萸树而得名。由茱萸湾向北数里,地距湾头和邵伯湖口之间的运河东岸,有一块土地肥美,河道密集,景色幽静的地域,这就是今天的邗江泰安。紧贴泰安乡境的古运河东侧,唐代有一个风景优美,颇多野趣的村庄叫“半逻”,宋代的《大观图经》和清代的《江都县志》都说,半逻在郡城之北十八里,和渎渠(即古运河)旁,此处乃是中唐著名诗人刘长卿晚年的寄家之地,他在这里生活了将近六年,直至逝世。

刘长卿是中唐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命运的抗争和对国运民瘼的关切和忧虑。他的`写景诗清赡闲雅,寄托遥深,余韵悠然,为人们所称道。其中尤以五言诗轻园纯熟,气韵流动,最受人们赞赏,被誉为“五言长城”,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篇4: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饯别王十一南游⑴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

重送1裴郎中2贬吉州3

猿啼客散暮江头4,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5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释】

重送:是指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2]

裴郎中:不详何人,大致为诗人的朋友。二人同时被贬官。

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4]

暮江:日落时的江边。

逐臣:被贬官而同时离开京城的人。指作者与裴郎中同时被贬。

【白话译文】

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已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

我独自伤心,而水也自顾自的流。

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走得更远。

青山过后万里,只有一叶孤舟。

【赏析】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篇5: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送方外上人》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

作者:唐·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释】

①上人:对僧人的尊称。方外:衡山僧,李白有<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诗。

②“莫买”二句:反用支遁买山而隐事。沃洲山: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晋宋以来,高僧白道猷、竺法潜、支道林等均曾居住于此,高士名人如戴逵、孙绰等十余辈亦尝至此游止。参见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

【作者介绍】

刘长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诗人。宣城(今属安徽)人。以五言律诗擅长,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进士。唐肃宗至德年间(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监察御史、长洲县尉,贬岭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来唐代宗任命他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诬再贬睦州司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乱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

刘长卿是由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关于刘长卿的生平一直没有确考,《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他的传记。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权德舆《秦征君校书与刘随州唱和集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篇6:《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余干旅舍》刘长卿

余干旅舍⑴

摇落暮天迥⑵,青枫霜叶稀⑶。

孤城向水闭⑷,独鸟背人飞⑸。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⑹?

【注释】

⑴余干:唐代饶州余干,即今江西省余干县。“余”,一作“馀”。

⑵摇落:指草木凋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哀。”迥(jiǒng):高远的样子。

⑶青枫:苍翠的枫树。一作“丹枫”。

⑷向水:临水。

⑸背人飞:离人而去(飞)。

⑹捣寒衣:指旧时缝制寒衣,用捶棒捣平皱折时传出的砧声。

【白话译文】

草木摇落暮色中天空显得高远,青枫树上经霜的叶子零落疏稀。

孤城面对着河水城门已经关闭,单单一只鸟儿背向人向远方飞。

水边的渡口一轮新月刚刚升起,邻家的渔夫外出打鱼还未回归。

思乡的心情已经令人肝肠寸断,什么地方砧声错落正在捣寒衣?

【创作背景】

此诗是刘长卿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诗人寄寓余干旅舍,伫立门外,看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不禁生发思乡之情,作下此诗。

篇7: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赏析

诗的前两句大意为: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诗的一开始就描述了送别的场景,表达自己依依之情。诗人孤独地凝望江帆,那种对朋友的依恋和惜别让人感动。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重彩地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感伤和依恋之情。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这两句可以理解为:你像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诗人以“飞鸟”来隐喻友人的离去,表明他对友人的漂泊抱有深深的忧虑,同时又借助远处的青山,来烘托此时惆怅若失的心情,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凄婉。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简单地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点和终点,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畔去欣赏那湖光春色的芬芳。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味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不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吗?

最后两句写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全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愁绪和心境,以景寓情,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篇8:《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⑵,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⑶,青山空向人⑷。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⑸。

谁见汀洲上⑹,相思愁白蘋⑺。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白话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赏析】

这首送别诗,着意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绪。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有点像《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诗人远望朋友渐行渐远直至消失的情景,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拓展阅读:《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刘长卿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⑴

逢君穆陵路⑵,匹马向桑乾⑶。

楚国苍山古⑷,幽州白日寒⑸。

城池百战后⑹,耆旧几家残⑺。

处处蓬蒿遍⑻,归人掩泪看⑼。

【注释】

⑴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⑵穆陵:指穆陵关。

⑶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⑷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唐杜甫《九成宫》诗:“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⑸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⑹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⑺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⑻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晋葛洪《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诎于蓬蒿之杪。”

⑼归人:归来的人。晋陶潜《和刘柴桑》:“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白话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政腐败,国力衰弱,藩镇割据,百姓民不聊生,特别是安史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满目疮痍,一片凋敝景象。诗人对此十分了解,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赏析】

此诗首联写相逢地点和行客去向。“诗人见归乡客单身匹马北去,就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亲人团聚。次联借山水时令,含蓄深沉地指出南北形势,暗示他此行前景,为国家忧伤,替行客担心。

“苍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遥想,两两相对,寄慨深长。“幽州白日寒”,不仅说北方气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二句,诗人运用比兴手法,含蕴丰富,有意会不尽之效。接着,诗人又用赋笔作直接描写。经过长期战乱,到处是废墟,长满荒草,使回乡的人悲伤流泪,不忍目睹。三、四联的描述,充实了次联的兴寄,以诫北归行客,更令人深思。

这是一篇痛心的宽慰语,恳切的开导话,寄托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感慨。手法以赋为主而兼用比兴,语言朴实而饱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联:“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鲜明,语言精炼,概括性强,而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是全篇的主线。它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也许正由于此,它才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篇9: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代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译文

望着你的小船驶向茫茫云水,频频挥手惜别泪水沾湿佩巾。

你像一只飞鸟不知归宿何处,留下这一片青山空对着行人。

江水浩浩一叶孤帆远远消失,落日下你将欣赏着五湖之美。

谁能见我伫立汀洲上怀念你,望着白蘋心中充满无限愁情。

注释

⑴饯别:设酒食送行。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⑵烟水:茫茫的水面。

⑶飞鸟:比喻远行的人。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⑷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⑸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⑹汀(tīng)洲:水边或水中平地。

⑺白蘋(pín):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篇10: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作者: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解】

饯别:设宴送行。

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

烟水:茫茫的水面。

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没:消失。

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

五湖:这里指太湖。

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

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名。

【韵译】

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你象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

无尽江水载着你的船儿,渐去渐远了;去江南欣赏:夕照下五湖春色的芳馨。

谁能看见,我眷怀故友徘徊汀洲之上?满腔相思之苦,只能愁对河边的白苹!

【译文】

望着你驶入浩渺的江水中,与你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手巾。飞鸟到哪里才是归宿?只有青山空对着我。长江上一叶孤帆远去,在落日的光辉中欣赏五湖的春色。谁看见站在汀洲上面我对着白苹花,心中充满无限愁思。

拓展阅读:课文评析

这是首送别诗,写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友人已乘舟向烟水迷蒙的远方驶去,但诗人还在向他洒泪挥手送别。渐渐地,看不见友人的.旅舟了,江面上鸟在飞着,不知它们要飞往何处;远处只有青山默默地对着诗人。朋友乘坐的船儿沿长江向远处去了,诗人在斜阳里伫立,想象着友人即将游五湖的情景。就这样离别了,谁知道诗人对朋友的悠悠相思呢?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愁别恨,手法新颖,不落俗套。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爵里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第三句是实写又是虚拟,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没”字,暗扣“望”。“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愁思绵绵,不绝如缕。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客套,它不在当面应酬,而在别后思念。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这使人联想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与徐庶分别时的情景。

然而,目力所及总是有限的。朋友远去了,再也望不到了。别后更谁相伴?只见一带青山如黛,依依向人。一个“空”字,不只点出了被送的人是远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回曲跌宕之中,见出诗人借景抒情的功力。

五六两句,从字面上看,似乎只是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五湖(当指太湖)畔后休止。然而,诗句所包含的意境却不止于此。友人的行舟消逝在长江尽头,肉眼是看不到了,但是诗人的心却追随友人远去一直伴送他到达目的地。你看,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不正在夕阳灿照的太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吗!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篇11: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注释】

1、飞鸟:比喻远行的人。

2、没何处:侧写作者仍在凝望。

3、空向人:枉向人,意思是徒增相思。

4、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

5、谁见两句及上面落日句:均出梁朝柳恽《江南曲》:“汀洲采白苹,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白苹:一种水草,花白色,故名。

【译文】

遥望你的船,已驶向烟水空茫的地方;

我依然不停地挥手,泪水沾湿了手巾。

你象飞鸟一样,此行真不知漂泊何处;

青山虽美,却只能增添送行人的伤心。

无尽江水载着你的船儿,渐去渐远了;

去江南欣赏:夕照下五湖春色的芳馨。

谁能看见,我眷怀故友徘徊汀洲之上?

满腔相思之苦,只能愁对河边的白苹!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情别绪的诗。首联写朋友远去,诗人挥手作别,落泪沾巾,依依之情跃然纸上;颔联写友人远行难以预料,眼前只有青山空对。愁思绵绵,不绝如缕;颈联写友人远去,抵达五湖,观赏春色;末联写眷怀友人徘徊汀州,愁对白苹。全诗虽无“别离”二字,只写作别风光,然而满腔离情,完全铸入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诗一开始,他的朋友王十一(此人名字不详)已经登舟远去,小船行驶在浩渺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空茫的江面,频频挥手,表达自己依依之情。此时,江岸上只留下诗人自己。友人此刻又如何,读者已无从知道,但从诗人送别的举动,却可想象到江心小舟友人惜别的情景。笔墨集中凝炼,构思巧妙。诗人以“望”、“挥手”、“泪沾巾”这一系列动作,浓墨渲染了自己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他没有直抒心中所想,而是借送别处长江两岸的壮阔景物入诗,用一个“望”字,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让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都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诗的最后,又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情景交融,首尾相应,离思深情,悠然不尽。

【扩展:练习与答案】

1、颔联中“ 没 ”和“ 空 ”两个字点出被送的人远去了,同时烘托出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恨。(或依依惜别之情)

3、颔联中“空”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空字不仅写出了被送的人渐行渐远 ,同时烘托出诗人空虚寂寞的'心境。

4、诗人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写饯别的?请作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亦可)的手法,借助眼前烟水、飞鸟、青山和白苹等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想象别后友人的情景,把眼前物和心中情融为一体,来表达离情别绪。

5、请简要分析颔联中“没”字和“空”字的妙用。 (4分)

雪天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无奈 2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1分盼望与人相见的急切心情 1分

6、颈联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离情别绪,请作简要赏析。 (4分)

虚实结合(以虚写实)2分 诗句第一句是实写,身处寒冷屋内面对昏暗灯火孤枕难眠的情形。后三句是虚,写想象中仿佛看见了回乡的路,看见儿女们们在山间眺望,听到了他们在计算归期。2分

7.下列对本诗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D)

A.诗题是“饯别”,但诗中没有饯别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未提及。

B.首联写朋友登舟远去,小船行驶于茫茫长江,诗人频频挥手,依依惜别。

C.第三句虚实结合,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倾注了自己的关切。

D.尾联诗人想象朋友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心中充满愁思。

7.D(应是诗人从恍惚的神思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来,他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苹花出神,久久不忍归去,心中充满着无限愁思。)

篇12: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译文及赏析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释】:

①烟水:茫茫的`水面。

②没:消失。

③五湖:指太湖。

④汀洲:水中陆地。

⑤白蘋:水生植物名。

【译文】:

望着你驶入浩渺的江水中,与你挥手告别泪水沾湿了手巾。飞鸟到哪里才是归宿?只有青山空对着我。长江上一叶孤帆远去,在落日的光辉中欣赏五湖的春色。谁看见站在汀洲上面我对着白苹花心中充满无限愁思。

【赏析】:

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挚动人心弦。诗人送别友人,抒发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意。诗人先描写了挥手远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肠百结。这首诗手法新颖,情景交融,首尾呼应,曲折婉转,悠悠不尽。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阅读答案及赏析

南游有感,南游有感于武陵,南游有感的意思,南游有感赏析

《饯别王十一南游》古诗原文及鉴赏

刘长卿之《听弹琴》

刘长卿 《听弹琴》 阅读答案

临别赠言的诗句

关于形容长江的励志诗句

写长江景色的作文

好朋友分别的诗句

临别赠言的古诗句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赏析(共12篇)】相关文章:

写朋友分别的诗句2023-01-21

无情别离诗句2023-04-21

写长江的诗句古诗词2022-11-11

关于离别的诗句赠言合集2023-04-02

关于长江的诗词2022-07-26

离别的诗句赏析2023-09-19

长江的诗词2022-12-02

《送远》古诗2023-06-04

反映离别的诗句2023-08-21

友情分别的诗句2023-11-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