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

时间:2022-10-19 07:18:1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共8篇)由网友“乌拉乌拉乌”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

篇1: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重点词义梳理。

辍耕之垄上之:到往

苟富贵苟:如果

若为佣耕若:你

会天大雨会:适逢

度已失期度:估计

等死等:同样

楚人怜之怜:爱戴

诚以吾众诈自称诚:果真诈:假称

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

固以怪之矣固:本来

又间令吴广间:暗中

并杀两尉并:一起

敬受命敬:愿意

从民欲也欲:愿望

为坛而盟盟:盟誓

徇蕲以东徇:攻占

比至陈比:等到

皆来会计事会计:集会商量

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亲自

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3.通假字梳理。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首发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4.一词多义梳理。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

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卒数万人数:几

书乃丹书帛“陈胜王”写,动词

得鱼腹中书字条,动词

5.古今异义梳理。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古义:逃跑今义:死亡

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地里今义:中间

往往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今义:常常

6.词类活用梳理。

陈胜王王:名作动,当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

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7.句子翻译梳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

8.课文内容梳理。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

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②陈胜、吴广为发动起义作了哪些准备?

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鱼腹藏书)

吴广夜之次所旁丛祠中,用篝火装作“鬼火”,学狐狸的叫声大叫“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

③陈胜吴广提出了什么口号?

口号: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④从文中你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看出陈胜具有非凡的胆识和过人的机智,有准确的判断力,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

1.文学常识梳理。

本文选自《__战国策_》,是西汉末年_刘向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

2.重点词义梳理。

唐雎不辱使命辱:辱没、辜负

大王加惠__加惠:给予恩惠

虽然,受地于__虽然:即使这样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因:于是就__使:派遣使:出使

请广于君_广:扩充

而君逆寡人者_逆:违背

岂直五百里哉__岂:难道直:只是

秦王怫然怒__怫然:盛怒的样子

亦免冠徒跣__徒跣:光着脚

以头抢地耳抢:撞

休祲降于天_休祲:吉凶的征兆

与臣而将四矣__与:连上、加上

秦王色挠_挠:屈服

长跪而谢之曰___谢:道歉

寡人谕矣___谕:明白

徒以有先生也_徒:只是以:因为

3.通假字梳理。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_

仓鹰击于殿上___仓_通“苍”,青灰色

4.古今异义梳理。

易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交换

易如反掌__容易

徒徒以有先生也_只是

名师出高徒_徒弟

5.一词多义梳理。

也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表疑问语气__,相当于“呢_”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表判断语气_

哉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表疑问语气__,相当于“呢”

技亦录怪矣哉

表感叹语气__,相当于“呀”

6.句子翻译梳理。

①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并且保卫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只有五百里的土地呢?”②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志气的人一定发怒,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

7.课文内容梳理。

①分别说说秦王和唐雎是怎样的一个人。

篇2: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把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 ①众妙毕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肩继踵而在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 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轻兵锐卒 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⑥田忌欲引兵之赵 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点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B音dúo,动词:估计。)

法 ①世传其兵法 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词:谋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b恢复。)

赋 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更若役,复若赋 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

顾 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 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伴着b形容词:安乐、和睦c形容词:和暖d动词,音huò:拌和,混合

会 ①会宾客大宴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回合、聚会b动词:适逢,正赶上)

火 ①持就火炀之 ②火烧令坚 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火b用作状语: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及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鞭长莫及 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到、至b动词:接触到c动词:比得上d连词:和)

疾 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讳疾忌医 ④风疾知劲草(a名词:病b动词:通“嫉”,妒忌c形容词:快速)

骑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骑兵b名词:骑着马的人d动词:跨)

间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音jiàn,夹杂)

见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 孙膑以刑徒阴见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拜见、谒见b动词:通“现”,显露c动词:看见)

将 ①子将安之 ②晏子将使楚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公将鼓之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将孙膑 ⑧齐使田忌将而往 ⑨于是乃以田忌为将(a名词:将领、将军b动词:率领c动词:使……做将领d动词:持、扶e副词:将要、快要、打算)

进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a动词:推荐b动词:到朝廷做官)

景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a名词:景物、景致b名词:日光)

就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炀之(a动词:靠近b动词:完成)

居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a动词:居住b动词:处,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具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 b副词:通“俱”,全、都)

绝 ①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①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①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①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渐近临之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②父曰:“履我!”③因长跪履之④良业为取履⑤下

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称之曰能(a形容词:能干,有才能b动词:能够)

年 ①年且九十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a名词:十二个月为一年b名词:年纪、岁数)

平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吾与汝毕力平险(a动词:铲平、削平b形容词:平坦)

行 ①必能使行阵和睦②行者休于树③性行淑均(a动词:行走b名词:行列c名词:品德)

期 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②与老人期,后,何也③暮见火举而俱发(a动词:约会、约定b期限)

轻 ①素悍勇而轻齐②尔安敢轻吾射③轻兵锐卒④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词:重量小、轻便b动词:轻视c名词:轻装的部队)

穷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无穷也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④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a动词:到尽头b形容词:完、尽、穷尽c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d形容词:贫困)

去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③去死肌,益三虫④父以足受,笑而去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⑥挈妻子而去之走⑦魏果去邯郸⑧攧不可去(a动词:离开b动词:距,距离c动词:表示动作趋向d动词:除掉、去掉)

却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a动词:退,退回b动词:完成)

攘 ①攘除x,兴复汉室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动词:偷、窃b动词:排斥、排除)

日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名词:每天b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乳 ①儿含乳啼②妇抚儿乳(a动词:喂奶b名词:x

辱 ①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动词:侮辱b名词:耻辱)

色 ①富者有惭色②满面尘灰烟火色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a名词:脸色b名词:色彩,色泽)

善 ①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②若有作x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陈康肃公尧咨善射④京中有善口技者⑤田忌善而客待之(a动词:善于、擅长b动词:赏识c名词:善事、善言)

身 ①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a名词:身体b名词:自己c动词:宛曲地说“死”)

请 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a动词:请让,请允许b动词:请求)

然 ①则弛然而卧②若听茶声然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满座寂然⑤康肃忿然曰(a连词:但是,可是b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的样子c代词:这样d动词:认为……对、认为……正确、对,正确)

甚 ①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闻崖上有声甚厉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词:厉害b副词:很、极c)

胜 ①高处不胜寒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a动词:胜过、超过b动词: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词:优美的d形容词:胜利)

生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而乡邻之生日蹙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怜白发生(a名词:生活b动词:活、活着、生存c动词:生长d使动用法:让……活下去、使……活下去)

师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②读此则为君王师矣(a名词:师傅b名词:军队c动词:学习、效法)

实 ①名存实亡②其实味不同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a名词:果实b形容词:作名词:诚实的大臣c副词:实际)

时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学而时习之③春花秋月何时了(a名词:时间b副词:经常,按一定时间c副词:按时、到时候)

食 ①此率兽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④谨食之,时而献焉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词:食物b动词:吃c动词:通“饲”,喂养)

使 ①晏子使楚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③齐无人耶?使子为使④使齐军明日为十万灶⑤齐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a动词:派、派遣b动词:出使c名词:使者d动词:让、使(表使令))e动词:命令)

始 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a副词:才,刚b副词:最初)

市 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一人去为市④昨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词:集市、市场b动词:交易、做买卖c动词:买d动词:卖

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哪些

1.好文章每日一篇

语文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细水长流,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每天一篇文章,篇幅不用多么长,但是选材要精,内容涵盖面要广,历史文化典故、名家名篇赏析、诗文故事趣谈、古代人物传奇、西方名人轶事、名言佳句等都要广泛阅读。

2.重视教材

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以知识的牵移和运用为重点,课本学不学不重要,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殊不知,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中考起到了引导向作用,它虽不等于出题内容,但却是个总刚,一切题型必须以它为依据。

3.阅读一定要强化

最好能够做到每天练习一篇阅读。另外可以学习一下快速阅读,快速阅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可以激活我们“脑、眼”潜能,培养和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归纳分析、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

掌握快速阅读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脉络和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阅读的具体练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软件》,我自己学生时代练习过,现在也在受益。

4.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学好语文方法与技巧

1.多读

就是反复读。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称为“二十二遍读书法”,他对一篇好文章,前后读22遍之多,并深有体会地说,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多读成诵,应当就是记忆之本。

2.强记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进行记忆。有些课程基本概念不记不行,如语文中的音形义、外语中的单词等。理解了的要背诵,暂时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记忆,并在使用中重新巩固记忆。

3.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 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4.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5.自求自得

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6.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篇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曹刿论战

一、文学常识

1、《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2、出处: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二、注释

(1)伐:攻打(2)间(jiàn):参与。(3)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4)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

(5)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这里是“养”的意思。弗,不。专,个人专有。

(6)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彳扁:通“遍”,遍及,普遍。

(8)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9)加:虚报。(10)信:实情。

(11)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为人所信服。

(12)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3)狱:案件。(14)察:明察(15)情:实情。

(16)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7)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18)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19)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0)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1)驰:追赶。(22)辙(zhé):车轮轧出的痕迹。

(23)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此指车前的横木

(2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25)盈: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26)测:估计,预料。(27)靡(mǐ):倒下。(28)虽:即使。

(29)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0)遂:于是,就。(31)败绩:大败(32)属:类

三、课文理解

1、文章的题目是《曹刿论战》,论战的双方是曹刿和鲁庄公,但文章开头却写写了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目的何在?

(1)用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淡与曹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同时用民不愿与官谋说明当时的统治者不得民心。(2)曹刿的答话是全文的总纲,下文就是围绕“鄙”来写鲁庄公,围绕“远谋”为刻画曹刿的(为下文作铺垫)。

2、曹刿在战场上镇定自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基础是什么?

(1)战前鲁国政治上取信于民,有广大人民作后盾;(2)在作战中曹刿避敌锋芒,养我军锐气;详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有军事指挥才能,克敌制胜的本领。

3、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战争之前,曹刿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请见,使鲁庄公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他在政治上的远谋;在作战的过程中,他不争于进攻和追击,避敌锋芒,养我锐气,详察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大败齐师;战后总结条分缕析,入情入理表现了他在战略上远谋。

4、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是本文一大“特征,请你谈谈作者塑人物使用了哪些方法?使用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一方面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另一方面在对比中刻画人物。把乡人对国事的冷漠,不愿与统治者为谋和曹刿的主动请见对比,突出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把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进行对比突出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庄公浅陋;曹刿有远谋。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如何评价鲁庄公的人物形象?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手艺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切求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在作战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和一般的昏君还是有区别的。

7、依据文章内容,分析曹刿在这次战役中所起的作用。

曹刿在这次战役中起了决定成败的关键性作用。他以“夫战,勇气也”为依据,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所以必待齐师“三鼓”而后鼓,抓住了有利战机。也以大国难测,“惧有伏焉”为根据,提出作战中必须时刻注意判断敌方意图的观点,所以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之后才认为可以追击。以上两次关键的战术决定了鲁国的胜利。

8、一介草民的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指挥打胜了一场决定国家生死的战役,曹刿的这一行动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我们应当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国家有难,挺身而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

《公输》译文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让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是讲道义的人,绝不能平白无故杀人。”

墨子站起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说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众,如今去杀害自己缺少的民众而争夺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宋国并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懂得这个道理,却不据理力争,不能说是忠诚。争论而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坚强。自己说讲道义,杀少量人还懂得不合理,却要去杀众多的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墨子说:“那么,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

公输盘说:“不能,因为我已经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您)为什么不介绍我去见楚王呢?”

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抛掉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抛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见邻人有糟糠便想去偷。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患了偷窃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只有五百里。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和破车子相比。楚国有云梦泽,那里满是犀兕、麋鹿之类,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鼍多得天下无比,宋国真像人们说的那样,是个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的地方。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国有松、梓、、楠、樟这些大树,宋国却没有什么大树。这就好像锦绣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正和这个害偷窃病的人一样。”

楚王说:“对呀!虽然是这样,但是公输盘给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国。”

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解下衣带当作城,用竹片当器械。公输盘一次又一次地设下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墨子的守城办法还绰绰有余。

公输盘技穷了,但他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了,可是我不说。”

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

楚王问这是怎么回事。

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来进攻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鱼我所欲也》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惠子相梁》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曹刿论战》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愚公移山》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关雎》译诗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蒹 葭》译诗

芦花一片白苍苍,清早露水变成霜。心上人儿她在哪,人儿正在水那方。

逆着曲水去找她,绕来绕去道儿长。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四面不着水中央。

芦花一片白翻翻,露水珠儿不曾干。心上人儿她在哪,那人正在隔水滩。

逆着曲水去找她,越走越高道儿难。逆着直水去找她,像在小小洲上水中间。

一片芦花照眼明,太阳不出露水新。心上人儿她在哪,隔河对岸看得清。

逆着曲水去找她,曲曲弯弯道儿拧。逆着直水去找她,好像藏身小岛水中心。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篇5:九年级语文文言文重要知识点

颜回好学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①蚤:同“早”。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启发与借鉴】

不迁怒,不贰过。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有迁怒,不贰过”的修养。“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没有这两点,错误会一犯再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恸②对③亡

2、翻译:①门人益亲②弟子孰为好学?

(三)仁爱

参考答案

14.颜回好学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三)仁爱

初三上册语文学习方法及技巧

(一)听。

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这是听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意识地去听课,久而久之,听的能力提高了,你的语文成绩能不提高吗?

(二)说

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

(1)主动找机会训练说话能力。上课时,要主动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多次训练,就不会胆怯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敢于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

(2)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自己的语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要是能参加一些朗诵会,听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日积月累,也会受益无穷的。

很多同学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

(三)读

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不读不得,还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最后是写的问题。写比什么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写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写什么?怎样写?写周记,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这样有真情实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兴趣。另外,写作,尤其是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可以通过你的周记了解你的所思所想,便于师生交流,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可以成为你的朋友。我长期要求学生写周记,只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个别同学的一些作品甚至已经能够发表,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不信,你试一试。千万记住——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篇6:九年级上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九年级上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把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 ①众妙毕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肩继踵而在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 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轻兵锐卒 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⑥田忌欲引兵之赵 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点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B音dúo,动词:估计。)

法 ①世传其兵法 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词:谋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b恢复。)

赋 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更若役,复若赋 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

顾 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 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伴着b形容词:安乐、和睦c形容词:和暖d动词,音huò:拌和,混合

会 ①会宾客大宴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回合、聚会b动词:适逢,正赶上)

火 ①持就火炀之 ②火烧令坚 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火b用作状语: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及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鞭长莫及 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到、至b动词:接触到c动词:比得上d连词:和)

疾 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讳疾忌医 ④风疾知劲草(a名词:病b动词:通“嫉”,妒忌c形容词:快速)

骑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骑兵b名词:骑着马的人d动词:跨)

间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音jiàn,夹杂)

见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 孙膑以刑徒阴见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拜见、谒见b动词:通“现”,显露c动词:看见)

将 ①子将安之 ②晏子将使楚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公将鼓之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将孙膑 ⑧齐使田忌将而往 ⑨于是乃以田忌为将(a名词:将领、将军b动词:率领c动词:使……做将领d动词:持、扶e副词:将要、快要、打算)

进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a动词:推荐b动词:到朝廷做官)

景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a名词:景物、景致b名词:日光)

就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炀之(a动词:靠近b动词:完成)

居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a动词:居住b动词:处,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具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 b副词:通“俱”,全、都)

绝 ①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①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①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①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渐近临之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②父曰:“履我!”③因长跪履之④良业为取履⑤下

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称之曰能(a形容词:能干,有才能b动词:能够)

年 ①年且九十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a名词:十二个月为一年b名词:年纪、岁数)

平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吾与汝毕力平险(a动词:铲平、削平b形容词:平坦)

行 ①必能使行阵和睦②行者休于树③性行淑均(a动词:行走b名词:行列c名词:品德)

期 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②与老人期,后,何也③暮见火举而俱发(a动词:约会、约定b期限)

轻 ①素悍勇而轻齐②尔安敢轻吾射③轻兵锐卒④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词:重量小、轻便b动词:轻视c名词:轻装的部队)

穷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无穷也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④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a动词:到尽头b形容词:完、尽、穷尽c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d形容词:贫困)

去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③去死肌,益三虫④父以足受,笑而去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⑥挈妻子而去之走⑦魏果去邯郸⑧攧不可去(a动词:离开b动词:距,距离c动词:表示动作趋向d动词:除掉、去掉)

却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a动词:退,退回b动词:完成)

攘 ①攘除奸凶,兴复汉室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动词:偷、窃b动词:排斥、排除)

日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名词:每天b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乳 ①儿含乳啼②妇抚儿乳(a动词:喂奶b名词:乳房)

辱 ①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动词:侮辱b名词:耻辱)

色 ①富者有惭色②满面尘灰烟火色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a名词:脸色b名词:色彩,色泽)

善 ①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陈康肃公尧咨善射④京中有善口技者⑤田忌善而客待之(a动词:善于、擅长b动词:赏识c名词:善事、善言)

身 ①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a名词:身体b名词:自己c动词:宛曲地说“死”)

请 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a动词:请让,请允许b动词:请求)

然 ①则弛然而卧②若听茶声然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满座寂然⑤康肃忿然曰(a连词:但是,可是b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的样子c代词:这样d动词:认为……对、认为……正确、对,正确)

甚 ①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闻崖上有声甚厉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词:厉害b副词:很、极c)

胜 ①高处不胜寒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a动词:胜过、超过b动词: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词:优美的d形容词:胜利)

生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而乡邻之生日蹙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怜白发生(a名词:生活b动词:活、活着、生存c动词:生长d使动用法:让……活下去、使……活下去)

师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②读此则为君王师矣(a名词:师傅b名词:军队c动词:学习、效法)

实 ①名存实亡②其实味不同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a名词:果实b形容词:作名词:诚实的大臣c副词:实际)

时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学而时习之③春花秋月何时了(a名词:时间b副词:经常,按一定时间c副词:按时、到时候)

食 ①此率兽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④谨食之,时而献焉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词:食物b动词:吃c动词:通“饲”,喂养)

使 ①晏子使楚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③齐无人耶?使子为使④使齐军明日为十万灶⑤齐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a动词:派、派遣b动词:出使c名词:使者d动词:让、使(表使令))e动词:命令)

始 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a副词:才,刚b副词:最初)

市 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一人去为市④昨

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词:集市、市场b动词:交易、做买卖c动词:买d动词:卖

九年级文言文学习方法

及时复习,温故知新

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心理学研究,没有八次重复,记住是不可能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不能及时复习的人,比喻成一个醉车夫,只一个劲地往前赶,东西颠簸丢了,也不知道,结果赶回去的仅是一辆空车。中国的“熊瞎子辦爸米”的故事妇孺皆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温故知新定期复习的习惯。复习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围绕中心,及时复习。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好一个中心内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上。其次要及时巩固、防止遗忘。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复习最好在遗忘之前,倘在遗忘之后,效率就低了。语文学习中的背诵尤其如此。

2.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复习中一旦发现知识的缺漏及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不可欠“债”。

3.先回忆,后看书,增强复习效果。

4,看参考书,适当拓宽知识面。

语文课后还可看一看参考书,看一下原著,拓展一下知识面,加深理解。

如学习《范进中举》后,可在课外读《儒林外史》;学习《背影》,不妨读一下《朱自清全集》。当然,原著参考书要精选,不宜多。参考书中的精彩部分,可取其精华,随手摘记。

5.整理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语文学习如能将厚书读薄,则善莫大矣。而读薄的办法则是将知识条理化,重点明晰化。如学习文学常识,可用列表的形式将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这样显得条理,避免了混淆,加深了记忆。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假如同一件事情常常得到重述,到了最后,哪怕智力最低的学生也能领会了……”愿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重视复习,循环往复,牢固地掌握知识。

九年级文言文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篇7: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把 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

白 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

备 ①众妙毕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

比 ①其两膝相比者 ②比肩继踵而在 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

鄙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

毕 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

兵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②轻兵锐卒 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⑥田忌欲引兵之赵 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

病 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

薄 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 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

重 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 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a辞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赐 ①楚王赐晏子酒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a动词:赏赐b动词:给予,上给下谓赐)

从 ①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③可以一战。战者请从(a动词:听从b动词:跟随)

当 ①当世无双②当春乃发生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⑤今臣使楚,不当此门入⑥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a介词:可译作“在”、“正当”、“到”等b介词:对着,面对c副词:一定,必定d动词:应当e音dàng,动词:两者相抵,对、当)

道 ①是非君子之道②傧者更道从大门入(a名词:作为、行为。B通“导”,引导)

得 ①卖炭得钱何所营?②卒得五千金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⑤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⑥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a.动词:得到。b.动词:适合,中意。c.动词:能够)

点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沙场秋点兵(a.动词:征。b.检阅。)

毒 ①若毒之乎②呼嘘毒疠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怨恨。B名词:毒物,有毒的c名词:危害、毒害)

度 ①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③孙子度其行(a动词:度过、越过。B音dúo,动词:估计。)

法 ①世传其兵法 ②则以法刑断其两足(a名词:法律、制度、法令、刑法。b名词:谋略、策略)

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名词:方圆。b副词:正(好)、正要)

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③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更若役,复若赋(a副词:再、又。b恢复。)

赋 ①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②岁赋其二③更若役,复若赋④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a动词:抒发。B动词:征收、敛取。C名词:赋税。)

负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②负其异与众也(a动词:背、以背载物b动词:依仗)

更 ①三更半夜 ②子能更鸣 ③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④更若役,复若赋 ⑤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a动词:改变,更换。b名词:夜里计时单位c副词:因gèng,更加)

顾 ①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a动词:回头看b动词:拜访,探望c副词:难道,反而)

故 ①鸠曰:“何故?” 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故直使楚矣 ④公问其故 ⑤故自号曰醉翁⑥故为之之说⑥彼竭我盈,故克之⑦故逐之⑧西出阳关无故人⑨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a名词:缘故,原因b形容词:老、旧c连词:所以,因此)

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③东临碣石,以观沧海。④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⑤今以蒋氏观之,犹信。⑥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a动词:看b名词:景观,景色c动词:考察)

归 ①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a动词:回,返回b归依)

规 ①圆规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a名词:原形b动词:计划)

国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③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a名词:都城、京城b名词:诸侯国)

果 ①魏果去邯郸 ②未果,寻病终(a副词:果然、果真b动词:实现c名词:果实)

号 ①故自号曰醉翁 ②阴风怒号 ③齐号为怯(a动词:取别号b动词:呼啸c动词:称)

和 ①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②越明年,政通人和 ③ 若春和景明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a动词:伴着b形容词:安乐、和睦c形容词:和暖d动词,音huò:拌和,混合

会 ①会宾客大宴 ②迁客骚人多会于此(a动词:回合、聚会b动词:适逢,正赶上)

火 ①持就火炀之 ②火烧令坚 ③再火令药熔(a名词:火b用作状语:译为“用火”c用作动词时,译为“用火烤”)

及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鞭长莫及 ③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a动词:到、至b动词:接触到c动词:比得上d连词:和)

疾 ①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②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③讳疾忌医 ④风疾知劲草(a名词:病b动词:通“嫉”,妒忌c形容词:快速)

骑 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②翩翩两骑来是谁(a名词:骑兵b名词:骑着马的人d动词:跨)

间 ①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a名词:两个事物的当中b动词:音jiàn,夹杂)

见 ①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②见楚王,王曰:“……” ③曹刿请见 孙膑以刑徒阴见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④风吹草低见牛羊(a动词:拜见、谒见b动词:通“现”,显露c动词:看见)

将 ①子将安之 ②晏子将使楚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④公将鼓之 ⑤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威王欲将孙膑 ⑧齐使田忌将而往 ⑨于是乃以田忌为将(a名词:将领、将军b动词:率领c动词:使……做将领d动词:持、扶e副词:将要、快要、打算)

进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齐王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a动词:推荐b动词:到朝廷做官)

景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a名词:景物、景致b名词:日光)

就 ①瞬息可就 ②持就火炀之(a动词:靠近b动词:完成)

居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面山而居 ③居辎车中,坐为计谋(a动词:居住b动词:处,在某一地位或地方)

具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具答之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a动词:齐备、准备好 b副词:通“俱”,全、都)

绝 ①以为妙 ②群响毕绝 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a动词:完全没有b动词:断绝c形容词:陡峭的、无路走的d形容词:独特、独一无二)

君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死后名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a代词:妻子对丈夫的尊称b代词:古代对主人、对上司的尊称c代词:彼此相称,或自指d代词:古代各级据有土地的统治者的通称,后指君主制国家元首)

空 ①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莫等闲,白了少年头(a副词:白白地b动词:消失,消散,没有了)

乐 ①此乐何极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a形容词:快乐b作动词用c使用用法,“感到……快乐”、“以……为快乐”)

疠 ①呼嘘毒疠 ②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a名词:瘟疫、疫气b名词:恶疮)

临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②渐近临之③把酒临风(a动词:面对、面临b介词:靠近、从高处往下看)

虏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②虏太子申以归(a动词:俘获b名词:俘虏)

旅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a动词:外出(的)、在外作客(的)b作名词用:指外出旅行的人)

履 ①直堕其履圯下②父曰:“履我!”③因长跪履之④良业为取履⑤下

取履(a名词:鞋子b动词:替……穿鞋)

妙 ①众妙毕绝②以为妙绝(a形容词:奇妙b名词:妙处)

名 ①不能名其一处也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③命之者谁?太守自谓也④此“双龙”之名所由起(a名词:名字、名称b动词:说出c动词:命名d名词:名声)

命 ①其命使各有所主②太医以王命聚之(a名词:命令、指示b名词:命运c动词:派遣)

能 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先帝称之曰能(a形容词:能干,有才能b动词:能够)

年 ①年且九十②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a名词:十二个月为一年b名词:年纪、岁数)

平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②吾与汝毕力平险(a动词:铲平、削平b形容词:平坦)

行 ①必能使行阵和睦②行者休于树③性行淑均(a动词:行走b名词:行列c名词:品德)

期 ①盈缩之期,不但在天②与老人期,后,何也③暮见火举而俱发(a动词:约会、约定b期限)

轻 ①素悍勇而轻齐②尔安敢轻吾射③轻兵锐卒④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a形容词:重量小、轻便b动词:轻视c名词:轻装的部队)

穷 ①四时之景不同,而其乐无穷也②复前行,欲穷其林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④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a动词:到尽头b形容词:完、尽、穷尽c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d形容词:贫困)

去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②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③去死肌,益三虫④父以足受,笑而去⑤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⑥挈妻子而去之走⑦魏果去邯郸⑧攧不可去(a动词:离开b动词:距,距离c动词:表示动作趋向d动词:除掉、去掉)

却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②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a动词:退,退回b动词:完成)

攘 ①攘除奸凶,兴复汉室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动词:偷、窃b动词:排斥、排除)

日 ①而乡邻之生日蹙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a名词:每天b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乳 ①儿含乳啼②妇抚儿乳(a动词:喂奶b名词:乳房)

辱 ①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②今方来,吾欲辱之(a动词:侮辱b名词:耻辱)

色 ①富者有惭色②满面尘灰烟火色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a名词:脸色b名词:色彩,色泽)

善 ①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③陈康肃公尧咨善射④京中有善口技者⑤田忌善而客待之(a动词:善于、擅长b动词:赏识c名词:善事、善言)

身 ①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a名词:身体b名词:自己c动词:宛曲地说“死”)

请 ①曹刿请见②战则请从(a动词:请让,请允许b动词:请求)

然 ①则弛然而卧②若听茶声然③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④满座寂然⑤康肃忿然曰(a连词:但是,可是b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的样子c代词:这样d动词:认为……对、认为……正确、对,正确)

甚 ①孰之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闻崖上有声甚厉③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④言之,貌若甚戚者(a形容词:厉害b副词:很、极c)

胜 ①高处不胜寒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a动词:胜过、超过b动词:禁受得住,能承受c形容词:优美的d形容词:胜利)

生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而乡邻之生日蹙③赢得生前身后名④可怜白发生(a名词:生活b动词:活、活着、生存c动词:生长d使动用法:让……活下去、使……活下去)

师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②读此则为君王师矣(a名词:师傅b名词:军队c动词:学习、效法)

实 ①名存实亡②其实味不同③此皆良实,志虑忠纯(a名词:果实b形容词:作名词:诚实的大臣c副词:实际)

时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②学而时习之③春花秋月何时了(a名词:时间b副词:经常,按一定时间c副词:按时、到时候)

食 ①此率兽而食人也②身上衣裳口中食③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④谨食之,时而献焉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a名词:食物b动词:吃c动词:通“饲”,喂养)

使 ①晏子使楚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③齐无人耶?使子为使④使齐军明日为十万灶⑤齐命使各有所主⑥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a动词:派、派遣b动词:出使c名词:使者d动词:让、使(表使令))e动词:命令)

始 ①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a副词:才,刚b副词:最初)

市 ①东市买骏马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一人去为市④昨

日入城市⑤若所市于人者(a名词:集市、市场b动词:交易、做买卖c动词:买d动词:卖

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方法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九年级上册语文学习技巧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篇8: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hù),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就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头(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玩。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流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竹林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清没有旁人,(哪有生悲哀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开了。

同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做随从跟着来的人,(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jiǎ)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事迹迫找曰埂L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chì)咄(duō),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sì)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qiè)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jūn)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jìng)不能动,媵(yìng)人持汤沃灌,以衾(qīn)拥覆,久而乃和(hé)。寓逆旅,主人日再食(sì,提供伙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pī)绮(qǐ)绣,戴朱缨(yīng)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文:我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自己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台里的水结成很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我也不敢懈怠,不放松读书。抄写完毕,跑着赶快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所讲的道理。又忧虑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有名望的人可以与自己交流,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那位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徒弟挤满他的屋子,他不曾稍微缓和言辞和脸色。我站在旁边陪侍,提出疑难,探究义理,弯腰侧耳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我表情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再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许多学识。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经常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达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到了学舍,四肢僵硬得不能动弹,服侍的人端来热水浇洗,用被裹盖,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滋味的享受。在一起住宿的书生都身穿绮罗锦绣的衣服,头戴用红缨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的佩环,左边佩带宝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耀眼的样子像神仙;而我穿着破旧的衣服夹在他们中间,没有一点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就不觉得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略微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岳阳楼记》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有的版本中亦作“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所有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代好的和现代的诗赋刻在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上。洞庭湖衔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景色多变化,景色的变化无穷无尽啊。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既然如此,那么洞庭湖北面直通到巫峡,南面到达到潇水和湘水,被贬官的诗人和不得志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的时候,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断折;接近傍晚的时候,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嚎,登上这座楼,那么就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别人批评指责,一眼望去,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极了,内心十分悲伤。

至于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节,湖面波平浪静,上面下面天光水色辉映着,一片碧绿,无边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栖歇,鳞光闪闪的鱼儿或浮或沉,湖岸上的香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郁浓,颜色青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渔夫的歌声此唱彼和,这种乐趣哪有穷尽!(这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一种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得失全都忘却,举起酒杯面对清风而喜气洋洋的感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候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和上面两种人的心情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它们在朝廷做官就为黎民百姓担忧,在僻远的江湖就替君王担忧。就这样做官时也担忧,不做官时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欧阳修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升起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象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俊秀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近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凉;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九年级下语文复习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语文的教学及复习计划方案

九年级/初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语文老师的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语文字词复习的教学反思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九年级的语文文言文方法(共8篇)】相关文章:

九年级的语文中考复习计划2023-09-24

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2-05-06

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4-03-02

新编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022-11-01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学个人计划2024-01-03

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2023-05-05

九年级语文学期教学计划2023-01-25

九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023-05-17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结2023-07-22

九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经典合集2022-11-0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