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课程资源(精选7篇)由网友“IHUHU”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活用课程资源,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活用课程资源
活用课程资源
活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教学信息的来源。她,既是教师用来“教”的材料,同时她的优劣与否又制约着教师“教”的效果。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课堂并非孤立于现实之外的学习空间, 教师应该将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活用课程资源, 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像生活一样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才会充满不朽的生命力。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传统的课堂环境, 洁白的墙、固定的黑板、秧田形的桌椅、严肃的老师、恭敬的同学……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 而缺乏温馨的乐学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的认知环境。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要求我们在强调学习氛围的同时, 更应使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 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 找准小学生生活的热点、焦点, 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 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
二、追求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现在使用的教科书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注意挖掘课文中生活化的课程资源。(1)把课堂融入社会。 与大自然相比, 社会要更丰富、更复杂、更生动。 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更重要的源泉。 我们虽然无法把社会搬进课堂, 40分钟也很难再现丰富的生活画卷, 但我们可以把课堂融入社会。有人说课堂是个小社会, 这个小社会虽然只有四五十个成员, 但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滴水可以照出整个太阳, 一个班级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问题是要寻找出有效的融入渠道。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三条渠道。一是想象式。想象式可由老师或学生提供一个情景或事情的开端, 由大家来设想发生了什么事情, 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二是辩论式。 可以提出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疑难问题展开辩论或讨论。 如对 “上网的利与弊”、“自由与纪律”等展开辩论, 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见, 这正反映了社会上不同人群的不同认识。三是实用式。丰富的社会生活对作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提出的要求,也是课堂作文融入社会的一个渠道。(2)让艺术再现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 但它比生活要更集中, 更典型, 也更生动。 在语文课堂上用艺术来再现生活情景, 是课堂语文生活化的一条捷径。在40分钟的课堂上, 我们可以唱一支歌、观一幅画、演一场戏、看一个电视片段, 来启发引导学生, 激起学习语文的欲望,创造新的作品。
三、创造多彩化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 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 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 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 以熏陶学生的情感,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与课本、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程载体相比,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能够创造有活力的、富有情感的学习氛围,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能取代教师的重要原因,因而教师的成长也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肯发掘与尝试,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挖掘多元化的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课程资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挖掘多元化的生活源。
1、整合学科资源。
可以说, 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新课程淡化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语文学习应开放, 处处留心皆语文, 强调学科的交叉渗透, 强调学科的整合。在教学中, 音乐、美术、科学、数学等等, 都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2、挖掘生活资源。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朴实、生动、富有人情味儿, 处处洋溢着 “真善美”的气息。乡土文化包括本土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曲艺文化、社交礼仪文化、婚丧庆典文化等, 这些将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挖掘自然环境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各个地方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等资源。我们在融合自然资源时, 既可以利用物产丰富和山川秀美来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 又可以利用对林木的乱砍滥伐和对动物的乱捕滥杀以及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等不良现象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环保教育。
挖掘名胜古迹资源:我们可以通过“游名胜, 玩语文”的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语文课程必须既植根于现实, 又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各种有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才能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只要我们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活用课程资源, 把它的作用发军得淋漓尽致,就能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篇2:活用课程资源,巧施教学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 牟先涛
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改革中起到了“加油站”的作用,做好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力地促进课改的进一步推行。然而,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的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导致大量的课程资源被埋没和浪费。那么,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活用课程资源,巧施教学策略呢?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及时捕捉学生资源,抓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关键点
1、差异资源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而差异也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师们不仅要了解这种差异,而且要将差异视作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教师利用学生知识水平间的差异,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小老师来讲解自己已知已会的内容,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从而完善对事物的理解。例如:在组织低年级学生跳绳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让差的学生有榜样。这样既有利地提高他们的跳绳水平,又能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还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开发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人力资源,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达到共同进步提高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利用学生个性特长的差异辅助教学,把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珍惜、去开发,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错误资源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做教师的若只能施之以教鞭,这将严重地挫伤学生的探索精神,束缚学生的创新欲望。从另一角度而言,错误也是有价值的学习,错误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一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是一种鲜活的课程资源。利用“错误”时进行研究,使错误变为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的诱因;面对“错误”时举一反三,让错误成为提高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平台;依托“错误”借题发挥,让错误成为学生深化认识的台阶。比如在“三步上篮”教学中,学生练习时出现了错误的动作(一小,二大,三上冲),教师在进行直观示范前,可有意做学生易犯错误的动作演示给学生,由学生独立地对该动作进行评判和评析,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正确的动作应该是“一大,二小,三向上跳”才对。由于“错误”来自学生,而毛病又是学生找,所以教学效果自然要比直截了当地传授方法好。我们应该让动态生成的“错误”,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让其闪现创新的火花,发挥应有的价值,
3.意外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对此,教师应树立化意外为资源的意识,及时将一些意外情况巧妙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如一位教师在进行 30米快速跑教学课上 ,突然一个学生说 :“老师,我可以横着跑吗?”随之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我喜欢横着跑!……螃蟹就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既然螃蟹能横着跑,为什么我不能横着跑呢?” 又是哄堂大笑。望着这个不太听话的学生,教师转身对同学们说:“这位同学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我们的确可以横着跑,只不过这种跑的方法没有直跑跑得快,但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经常用到。第二轮我们比赛横着跑,好不好?”学生们对这一提议特别感兴趣,有的还尝试着做投篮的动作,有的甚至还模仿起了螃蟹的样子,课堂气氛活跃极了。面对意外教师要做的不是躲避,而是巧妙地引导转化,将意外情况转化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
4.生活资源
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观察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普遍兴趣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从学生的兴趣着眼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他们最愿意参与进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最适合他们的。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间和课外所做的各种运动游戏,结合课程目标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完全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体育课堂上来。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自编自创的,所以非常易于激发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和提高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开发课程资源时,我们要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开发出来的体育课程资源是“学生化”的体育课程资源,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
二、合理开发课程内容及条件资源,把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点
1、游戏资源
游戏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内容。教师要开发好游戏资源,从学生身上开发游戏资源,让学生自编自导体育游戏,不仅使课堂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天堂,同时也成为教学内容无尽的源泉。学生编的游戏大多来自于他们的日常活动,有的是自己新编出来的,有的是与同伴玩过的,也有的是与父母一起想出来的,因此游戏五花八门,既有体智结合的,也有单纯运动方面的。教师在每堂课中可安排二至三名学生说说游戏的玩法,必要时教师作补充说明,同时让几名学生先作示范,再分小组进行模仿。
2、课程内容资源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现有教学内容、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将不适合学生健康发展的无兴趣的内容进行修改;可以降低运动难度、动作难度;可以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以适应学生的年龄、性别、身高的特点,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也可以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引用,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新兴运动项目,或者将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学生健康向上、参与性强、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此外还应注意开发开发自然地理课程资源走出校门,到大自然中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进行体育活动。
3、器材资源
体育器械的重要特点就是多功能性,可以根据器材特点确定其多种用途,是解决器材品种少的好办法。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开放思维,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去挖掘体育器械的一物多用。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无边无际,因此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标志杆可以标志,也可以做足球门,还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图形进行各项各类练习等;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做投射门,还可以用做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打成结投掷等;呼啦圈可以跳、转、滚、钻,摆造型,开火车等;彩色棍棒的妙用可以设置五颜六色的跑道等。也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利用废旧物解决器材的短缺,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可乐瓶、轮胎、用槊管自制的栏架轻便安全等。
4、场地资源
各学校根据实际把场地器材改造成中小学学生的运动乐园,就要打破竞技化的、成人化的场地器材规格限制,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和兴趣出发,重新对学校场地器材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为方便教学和体育活动要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最大限度挖掘场地器材的使用空间,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空地和学校周边环境。如:将体育教学场地设计为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里面放了很多垒球,8--10米处有几块投掷靶树立着,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跨栏架、跳绳组成的综合训练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器材的设计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始想象课的内容,迫切想尝试练习了。
三、巧妙运用其他资源,激活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拓展点
1、课外校外体育资源
除了体育课以外,还应将课外体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课外体育是指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外时间远远多于体育课时间。可以把课间操时间延长到20-30分钟,开展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内容。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但这不是说学生的所有课外体育活动都需要教师去指导,而是要鼓励学生学会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或自我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学生锻炼小组、课外体育俱乐部、自我锻炼等。学校应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各种体育比赛,切实要保证好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随着学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家庭、社区、区县镇、少年宫的体育活动和竞赛。
2、家庭资源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范围、认知水平等的限制,家庭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家庭体育活动对全民健身、促进孩子的成长、亲子教育、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都有积极作用。学校可以举办趣味游戏运动会,设置一些比赛项目邀请家长参加,如穿衣接力、骏马奔驰、巨人投篮、步调一致等,以引导学生在校外和家长一起参与体育活动,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的成长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3、体育信息资源
新课标重视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获取体育信息,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体育学习。在课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观赏体育比赛等,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加强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教师应顺应他们的心理特点过进行教学,教学方式应生动活泼,可采用图片、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来辅助教学。
体育教师还要时时观察生活中的盛事话题,并挖掘当中的素材与体育课结合起来,不断地创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以此丰富学校的体育教学。如: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组织小足球教学;北京申奥成功之际进行的五环拼环游戏和奥运知识传授。这些生动的体育教学内容,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各种运动能力。这种体育教育的时效性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活用课程资源,巧施教学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
篇3:信手拈来活用资源-教师随笔
信手拈来活用资源-教师随笔
一上课,我先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见图1),并思考:每两个手指之间夹1支粉笔,一只手可以夹几支粉笔?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得出结论:5个手指可以夹4支粉笔。随后,我又借助其他素材,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物体排成一排时的间隔现象及其规律。
练习过程中,教材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解决这一问题所用到的规律与学生之前发现的规律并不相同。前面是物体排成一排后的间隔规律,而这里却是物体围成一圈后的间隔规律,是前者的一种变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情急之下,我再次想到了手:我让学生将手指围成一圈(见图2),并再次引导他们思考:每两个手指之间夹1支粉笔,这时可以夹几支粉笔?学生轻松得出“ 5个手指可以夹5支粉笔”的结论后,我及时引导他们将其与开始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为什么5个手指,开始有4个间隔,现在却有了5个间隔?从而在对比、交流中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物体围成一圈与排成一排时的间隔规律的不同之处。
反思这一教学片段,我以为,首先,手隐含着间隔现象的规律,但学生却很少从数学的视角去关注过自己的手。将手引入课堂,旨在让学生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分析、探寻其中蕴含的规律,为学生探究规律提供了最为熟悉、最为鲜活的素材。可以说,两次引入手这一资源,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突破了认知难点,同时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间隔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很好地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学生最终会以怎样的形式存储感知到的规律,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策略:有的学生选择用语言记住间隔现象的规律,有的学生选择用具体的某一个实例记住规律……而手的引入,尤其是手的直观形象性,以及手的灵活、方便与无处不在,无疑将对学生有效存储这一规律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篇4: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过去,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一方面是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意义的自然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范畴,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地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由于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则是扩大知识面的主要源泉。因此,生物课程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学校应当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同时还可以广泛利用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实验田等,自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
[1] [2]
篇5: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黄菊芳 厦门市集美区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围绕主题教育的线性开发、以区域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篇6: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一、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在实施省新编幼儿园教材的同时,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一)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动态生成开发
幼儿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思想认识以及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如幼儿发表的意见、提出的问题、甚至错误的回答等,都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一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下面以小班主题教育“过春节”为例,说明以幼儿生活体验为基点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
新学期的第一天,是农历正月初八,下午孩子起床吃完点心后,老师组织幼儿十分钟自由谈话。有一个小女孩突然问:“老师,我过年穿的新衣服漂亮吗?”老师笑着回答:“真漂亮!”这下孩子们乐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过年的新衣服,并眉飞色舞地说着自己过年高兴的事。教师抓住孩子愉快的过年经历和深刻体验,以“过春节”为课程主题,开展了“制作春节饰品一压岁钱一看除夕晚会一拜年一做灯笼一灯谜会一做元宵一愉快的春节经历”等一系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体验春节的快乐;同他人交流思想表达心情,描述经历;懂得过春节意味着自己又长大了一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二)围绕主题教育的线性开发
对以主题为线索的课程资源开发,我们采用“预设目标一收集素材一确定内容”的步骤来进行。如小班主题“鞋子”,我们的做法是:确定目标――丰富有关鞋子的知识和经验,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愿望;初步感受爸爸妈妈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加深爱父母和长辈的情感;学会保护自己的脚,学习自己穿鞋、系鞋带,提高自我服务能力。收集素材――各种款式的鞋子、各种材质的鞋子、鞋垫、鞋带,有关鞋子的图片、各种鞋子的拼图及生产过程的接龙图片,准备各样的纸、剪刀、木质针、纱线鞋模布等创作材料,联系好鞋店、鞋厂、补鞋摊点。生发内容――我知道的鞋子、鞋子怎样生产出来的、鞋子有什么用、穿合适的鞋子。
(三)以区域人文资源为线索的发散性开发
区域人文资源主要指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本地文化特征,如文物古迹、风俗习惯、自然景观等。集美是风景荟萃的游览区,誉满东南亚。这里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布袋戏、高甲戏等;有远近闻名的风味小吃;有历史悠久的古迹遗址等。对于区域人文资源的开发,我们主要采用发散的方式。如教师根据大班主题教育“我爱家乡集美・集美风景区”,在内容方面作了这样的扩展:美工区――利用美工材料表现集美风光、制作集美明信片、设计导游手册;语言区――投放小话筒、景点图片等,让幼儿当小导游介绍景点;建构区――建造纪念碑等集美风景点的造型。
二、课程资源的整合
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面对收集到的丰富素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素材蕴含的教育价值,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预期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课程资源开发落实到教育活动中,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资源整合过程。对此,我们作了如下尝试。
(一)抓住要点、以点带面的集中性整合
对于一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的主题,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整个主题全部展现给孩子,这就需要抓住主题中的要点,通过要点的突破,让幼儿“窥一斑以观全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如在教育活动“嘉庚建筑・红屋顶”中,如果将嘉庚建筑全部素材融人一次教育活动中,信息量太大,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最终把着眼点落实到嘉庚建筑中最具亮点的屋顶上。教师先让幼儿欣赏一组“穿西装、戴斗笠”、俊秀挺拔、伟丽堂皇的嘉庚建筑,再重点赏析具有闽南民居特征的红屋顶,组织幼儿讨论红屋顶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欣赏美;然后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戴斗笠”的.红屋顶的象征意义,从中领会陈嘉庚先生的人格精神。同时作为面上的扩充,设置了相应的语言区、建构区、表达表现区、认知联想区等,投放一些嘉庚建筑的图片、CD资料和制作、表演等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究。
(二)以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内容整合
以主题教育为主要形式对教学内容加以整合,就是在一个主题教育目标的统领下,以主题教育来落实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同时达到教育目标整合、教育内容整合、教学手段整合,极大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益。如中班主题教育“家乡的树”,从健康领域来说,主要是让幼儿知道树对人的好处;从语言领域来说,要求会创编简短的关于树的故事,会介绍自己的作品,清楚地表达自己关于树的想法和感受;从社会领域来说,要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增强环保意识;从科学领域来说,了解花草树木的作用,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知道保护树木的方法;从艺术领域来说,乐意学习有关花草树木的歌曲,用树叶、树枝等材料进行创作活动。
(三)以优化学习方式为目的的综合性整合
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收集学习资料、参观、访问、游览、相互交流,这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历,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我们改变单一传授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封闭的课堂空间,注重优化学习方式,整合课程资源。
集美有一个八闽重镇――灌口,有着久负盛名的特色小吃。怎样让幼儿既能很好地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丰富多样,又充分体验家乡风味小吃的可口精美,从而深刻感受到长辈们的聪明才智和辛苦劳累?单纯依靠课堂上教师教、幼儿听是不行的,必须让幼儿去实践、去体验。于是,教师组织了幼儿到灌口小吃一条街参观访问,还品尝了老牌的牛肉羹、特制的沙茶面、纯正的土笋冻等,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了解灌口主要风味小吃的名称、味道、外形特征。接着,请家长配合查阅有关资料,帮助孩子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制作和烹饪过程。这样,孩子们对家乡小吃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孩子们一起策划开展了“灌口美食节”活动。
(四)连接素材与教材知识点的拓展性整合
幼儿园教材是教师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是幼儿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材料。但教材不可能考虑到各地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善于连接现实生活中鲜活的素材,与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如教师在使用省编幼儿园教材大班主题教育“美丽的服装”时,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增加了手工活动“小小的服饰”;在组织小班健康活动“学着做”时,教师根据幼儿成长的需要开展了主题教育“我真能干”等。这样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还提高了教材的教育功能。
大自然、大社会和幼儿本身就是幼儿教育的源头活水。只要我们以现代幼儿教育观念辩证地去开发和整合,定能做到课程资源的最优化。
篇7: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论文
为了交给孩子开启习作大门的钥匙,让孩子们能在作文的世界里尽情漫游,光有信心和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做许多专项的训练。比如,训练孩子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看。教学“走进秋天”这组文章时,我带孩子们真正走进秋天,引导他们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秋天。先看看秋天的天空,再看看秋天的田野。来到田野,我让让他们由远到近仔细看,看远处的群山,在秋天有什么不一样;看大片的稻田现在是什么样子;看秋天菜园里有些什么,各是什么样的;再来到果园,看果园里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是什么样子……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听。观察,除了看,还有听,听也是观察。走进田野,我让孩子们听牛羊的叫声,听农民伯伯的欢笑声,听秋风吹过山谷的声音……告诉他们,把听的也写进文章,文章会更加生动。
第三,引导学生学会想。要观察,除了看和听以外,还要学会想。看到田野里留下的稻桩,想象稻田曾经的一片金黄;看到干枯的玉米秆,想象那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正望着我们微笑;看到黄叶,想到飞舞的蝴蝶;看到满树的橘子、柿子,想到圆圆的灯笼,想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让学生明白,把想象写进文章,文章才会变得有血有肉。
最后,训练观察,还要引导孩子们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亲口尝一尝等等。象这样的专项训练有很多,且处处都是训练的基地,需要我们老师去用心挖掘,去细心组织。
★ 活学活用教学反思
【活用课程资源(精选7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2023-10-31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2022-09-11
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2-06-04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工作总结2022-08-12
小学英语六年级教学计划2023-08-04
英语教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2022-04-29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精选2022-10-25
六年级上英语教学计划2023-02-19
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2022-08-31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