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

时间:2022-11-14 07:45:2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共6篇)由网友“radio44”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

篇1: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九十年代初的俄国为背景,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军人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与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彼埃尔·别素霍夫为两个主人公,描绘了战争与和平交织、残酷与温情并存的一幅幅画面。

书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角色便是安德烈。他的形象是典型的“英雄”,在保家卫国和安逸的公爵生活之中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就算在妻子难产而死后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也会再次投身于战争之中。他骨子里留的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而来、永不磨灭的军人之魂。保家卫国便是士兵最大的荣耀,即使是死神在向他招手,他也并不觉得有所遗憾“是的,这就是死。我死了——我醒了。是的,死——便是觉醒。”如同二战中当德军已经在用望远镜窥视莫斯科克林姆林宫的屋顶时,无畏的苏联士兵们却在进行红场阅兵。正是因为有这种看淡生死、以国家为最高使命的人去参加战争,我们才能得到今天的和平。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尊敬。

而另一位主人公彼埃尔应该更贴近我们现代大部分年轻人。怀着爱国的热情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活都难以处理。但彼埃尔却比我们更勇敢、更实际、更会付出实际行动去为国家做贡献,他虽然以私生子的身份得到了父亲留下来的遗产而成为了千万富翁,却在国家面临危机时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自己糟糕但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部奉献给了国家。敢问有多少人在得到一笔巨款后还能保持本心、还能在习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后再回到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去?说实话,我觉得我自己也做不到。

而彼埃尔做的远不止这些,在变卖家产后,他还鼓励人民投入到战争之中,并带头参军,为了国家的和平还牺牲自我去刺杀拿破仑。他由始至终都没有因外界而改变自己的本心,无论是金钱的诱惑、婚姻的失败、上层社会的荒淫,亦或是军旅生活的困苦、敌人的虐待,他甚至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地思考、反省,最后升华为最为伟大、所有时代的人们都共同追求的精神,就好像他的口号一样好正义的人们,联合起来把,让我们只有一个 旗帜——积极的美德。”

这本书如此吸引人的地方不止局限于它华丽而丰富的辞藻、生动而细腻的描写这些文字上的东西,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的它复杂而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思想。就拿安德烈来说,从他的家长里短,再到残酷的奥斯特里战场,再到丧妻之痛,与娜塔莎的热恋又使他重新振作,这些剧情引人入胜。作者“不按照常理出牌”使得这部作品剧情尤为出色。并且作者描写的画面并不单一。他描写的主要背景是上层社会的人们,不像同时代的一些作品一样全篇写“精英政治拯救世界”,《战争与和平》中的平民百姓是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主角也有一些“不符合贵族身份”的行为,就像作者自己表示的一样: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平民的思想。但即使作者喜欢平民百姓,但也不会像一些小说一样描写一个“废柴主角翻身成神”的故事,而是从上层社会的视角来体现平民的重要性,这便是作品的成功之处。

篇2:名著《战争与和平》启发与体会

读《战争与和平》很舒服,不仅因为作者语言描写上的顺畅,更在于从这部作品中感受到了很多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相契合的地方。从我自己看来,作品之所以有价值阅读,可能就在于作品能够给予显示以启示,无论这种启示是正面的借鉴还是反面的提醒。

皮埃尔和安德烈有过一场争吵,他觉得安德烈只是为自己活着实在难以理解,他在共济会的影响下,认为应该努力求得自身净化,为他人,爱邻人。从这里,隐约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修身养性,推己及人,忠恕之道甚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书中关于战争的描写,也有很多和中国人体验相符的地方。尼古拉参战受伤之后,想到了家里的好,发出了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的疑问;安德烈也对自己参军作战的目的产生了怀疑:到底为谁作战?这样的一些思考在中国同样有过发展,中国人也有所谓“一将功成万古枯”的叹息,也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反思。甚至于书中多处可见的关于人民战争、游击战争十分纯洁和强烈的民族感情的描述,恍惚让人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生死危机关头所发出的“救亡图存”的最强音。更有甚者,战争几近结束之时,面对军队大量的减员,书中竟然会有“剩下的全是菁华”的感叹,抑或是振奋人心,一扫颓气的激励,这种种不能不让人想到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对于中国红军的种种描述。这本书太多的地方能激起人关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历史、文化的联想。50、60年代的翻译文学已经内化在中国现代传统之中,不知道中国的读者们是否从这些翻译的经典中看到了我们久远的传统和不久前这个国家有几许相似的经历;甚至于再往年推,革命战争年代的人们读这本小说是不是从中汲取了很多可供中国革命学习的地方;再往后,80年代的人们热衷于读这些经典,比如说战争与和平,其中是否也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并引发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从书中大段关于舞会的描写,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对于景物场景的描写,很明显的显示出托尔斯泰在这方面写作的得心应手。

篇3:2022名著《朝花夕拾》启发

“早上的花晚上拾起。指所纪大的时候回忆小时候的事情。”在任何一本词典里可以翻阅到的——朝花夕拾的定义。这解释之中便颇有意味了,老了过后来回想小时候的事,鲁迅先生便也实是在这么做。回想小时候的事,因为“事”我们想起了“人”因为有了“人”才构成了“事”又因为构顾了“事”所以“事”也就有了值得铭记的地方,它或是体现了一种思想,也许传承了一种时世,但鲁迅本人专承了时世给后人,而鲁迅的文章便又记录了一时盛行的封建思想,因为鲁迅写了这些事,我们也随之而然的记住了他,因为他是令人钦佩敬仰的'。

《父亲的病》《藤野先生》等让人深思的文章,鲁迅先生让我了解的是:一个国家需要的不只是一群善战的精英,或是一窝医术无敌的医生,而它需要的是一种信念。虽然很多所谓的--反动派不希望像鲁迅这样的人,从早到晚说个不停,说个不断,总是采用--和和断令其屈服,为什么革命还会成功?我个人想原因尽管纸代替了嘴马,笔墨代替了语言,但是文字却总是能保持它的力量和魅力。言语为我们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而文字却提供了人们记录历史的渠道,也因此鲁迅先生的童年记忆被我们所知道并认可,壹个伟人便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做了一件小事——写字,却让我们得知了中国的过去,于是我们感激于写字的人,事和人的关系就这么确立了,先生写出了文章先生的文章成就了他。我们没有可悲的落下其中的一个,都记下了。

因为人和事都是伟大的。

篇4:2022名著《茶花女》启发

小仲马的《茶花女》从所表达的主题和思想方面来看,同文艺复兴以来众多作家所表达的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主张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解放。这一点西方的好多文学著作都是以此为根基进行创作的,如薄伽丘的《十日谈》勃朗特的《简爱》欧姆的《人性的枷锁》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等。

《茶花女》的故事情节与其他爱情故事的不同主要是在人物的选择上,书中的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戈蒂埃)是一个风尘女子,风华绝代,却又多愁善感,在多年的风尘生涯中,她早已对自己的人生失去了希望,如一片浮萍任凭命运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所左右,直到她遇到了男女人公阿尔芒,在他那里,她得到了真情,因而想为这份真情而改变自己的生活,走出风尘生涯而选择对爱情的忠贞。不幸的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逃出世俗的枷锁,在阿尔芒父亲的极力阻挠下,玛格丽特.戈蒂埃为了阿尔芒的幸福选择了自我牺牲。阿尔芒在不知真相的情况下,对玛格丽特.戈蒂埃因爱生恨,做出了种种报复行为,从而加重了其病情,最终导致玛格丽特.戈蒂埃消香玉损,因病离世。

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本书并不复杂,书的篇幅也并不太长,是一部只有十六万字的小部头著作。但他反映的社会现实,折射的社会环境却不由得不引人深思,即再美好的爱情在世俗和现实面前也会阻力重重,即使两人间真心相爱,彼此倾心,但在世俗和传统面前,终难一帆风顺,幸福圆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古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是所有有情人的美好期望。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里都会邂逅爱情,但真正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确实并不多见,虽然我们自己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可以不在乎家庭门第,但根深蒂固的传统世俗思想,思维习惯却依然在深深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制造着同茶花女的故事一样的悲剧。

一部《茶花女》让我们认识了爱情的`伟大,也让我们认知了爱情的真谛。牺牲精神是造就伟大爱情的必然因素,但这种牺牲精神最终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生痛苦,所以从我个人来讲绝对不鼓励这种牺牲精神,因为牺牲就意味着放弃,牺牲就意味着将原本美好的爱情搞的支离破碎。离小仲马写这部伟大爱情故事的《茶花女》已过去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但现在重读,我依然会被其情节所吸引,依然会被书中的故事所感动,或许,这就是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吧!

篇5:名著《浮士德》阅读启发

歌德的诗歌悲剧《浮士德》,一本往日总觉得无趣枯燥的书,没想到却在疫情期间,给我带来巨大的灵魂冲击。书中哲学光辉与我的大脑思维相碰撞,竟涌现出许多从未显现过的想法。

《浮士德》属诗剧,是作者歌德从年少的构思写到离世前夕的一部作品,《浮士德》可以说是歌德一生的心血与思想结晶。它既反映现实,同时又兼具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自强不息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点,也是理解他在转折关头行动的钥匙,是贯穿全文的红线,贯穿着这部悲剧的主人公浮士德的活动和思想。

浮士德在前期没有经受住梅菲斯特的诱惑,因为他在追求美的路上,坠入了欲望的深渊。郭沫若先生曾言:“它(《浮士德》)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发展是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的,必然有一物在其发展时百般阻挠。梅菲斯特就是充当了《浮士德》中的这个角色。梅菲斯特自称是“永远否定的精灵”,千方百计引导浮士德犯错误,逐步走向深渊。浮士德也不负他望,沦入欲望深渊,最终也没有完成自己的灵魂救赎。尽管浮士德每一次都是失败的,但歌德仍然告诉我们,这些无数的局部的失败最终达成了整体的胜利。辩证法的思想充溢于此。

在初章《天堂序曲》中,天主与梅菲斯特打赌时说过:“人只要努力/难免犯错误”。在浮士德翻译《约翰福音》是将这一句译为“太初有为”。这两个细节,充分的暗示了浮士德最后会走向错误的那条路。对于浮士德而言,他那永远无法满足的心理,也在暗示着悲剧的必然性。由此,对我们来说,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也不是件羞愧的事情,就如同天主所说“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这与“人之初,性本善”不谋而合。

我们要明白:只要我们能及时发现错误所在,就算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醒悟,我们也值得被原谅,我们也值得是被天主救赎。这也就是在《浮士德》最后所提到的“永恒之女性/引我们飞升(此处歌德借用了当时多数人的信仰宗教,但是其实他本人并不是该教徒)”的深意。

浮士德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追求。浮士德永远不甘于低级、平庸,不满足于丰裕的物质生活、官能享受,他追求充实的生活,追求人生的更高级意义;他永远不满足于已达到的相对较高的境界,要不断地向“最高级的存在”迈进;他追求真理,追求完美;在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的同时,也在净化着自己的灵魂。

这些正是值得现在我们青年人去学习的东西。在我现在所处的大学生活中,也有着一群懒惰之人。当他们碌碌无为之时,我也常常在思考着,中彩票的运气不是说来就来,梦想只有在不懈的追求之中,才可以一步步地实现啊。丢失了追求,生活也感觉变得无趣了起来。

篇6:阅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启发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每一本都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里面刻画出了许许多多的人,有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敢的猛将——关羽,名将——赵云,我最喜欢的就是关羽了。

关羽武功高超,重情重义,曾经关羽被曹操抓了之后,每天都在想他结义的兄弟——刘备、张飞。最后过五关,斩六将,跟兄弟汇合。

关羽还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有一次,吴国的孙权让关羽带兵谈判,但关羽却单刀赴会。最后走出吴国的领地。第二次,关羽又来了,但没想到是个圈套,被吴国兵包围了,无处可走。这时吴国,对关羽谈了一个条件,就是背叛蜀国,到吴国投兵并认输。但是关羽却丝毫未动摇,没有认输,最后被孙权所砍头。读到这里,我哭了好长一段时间,关羽的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宁死也不屈服于敌人。

从这个故事中,我想到了在我身边的一件事,中午,我在学校和同学玩抓人游戏,最后是一个跑得很快很快的人来抓。他第一时间就盯上了我,朝我似牛般地跑了归来,我跑到一个乒乓球台后面跟他绕。可是,我却因为体力不支而变慢。我自己心里想到我肯定会被捉到,就不受控制地地跟他说了一句:“我投降,求你不要捉我。”读完这个故事,现在想想可真是羞愧,要现在我被抓了,我也不会投降的,这是关羽教会我的。

所以,我最喜欢读的就是它了——三国演义!

读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和启发650字初一学生

有关战争与和平观后感600字精选

名著《雷锋》读后感

经典名著《论语》读后感

名著《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

名著读后感演讲稿怎么写

经典名著读后感

名著 读后感

初二语文学期教学计划

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
《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2022名著《战争与和平》阅读启发(共6篇)】相关文章:

关于名著读后感的作文2023-04-17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论文2023-02-25

读后感的开头怎么写2023-10-26

读后感怎么写开头2022-09-28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4-01-11

八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2023-04-26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04-04

读后感的开头2023-04-03

《白鲸》阅读启发2023-12-24

读书作文:我与名著2022-10-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