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比幸运更重要的生活故事随笔(锦集5篇)由网友“叶茯Jackie”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强大比幸运更重要的生活故事随笔,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强大比幸运更重要的生活故事随笔
极简生活·强大比幸运更重要
没有点想法今天人有些不适,可能是因为吃多了昨天自己动手的烧烤了。作为一个资深吃货,被自己烤出来的食物打败也是让我无语。好在今日的阳光依旧明媚、不管是吹风着凉还是烧烤不卫生都好,在阳光下走上几步,还是决定不把不快放在心里。只不过,心里可以不放心去,脑子可要记住才是。所以今天对自己的惩罚就是“丧”一天,然后让自己被久违的焦虑包裹……
人类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生物,如今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我的内心开始思考,这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时间的价值——这是我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其次是健康。眼睁睁的看着时间流逝的感觉真的很糟糕,超过了跟人吵架时的“发泄”、超过了游戏获得胜利时的“快乐”、甚至超过了情感本身。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我用最笨拙的方法记录我的时间,记录的最完整的一次也不过只有23:43,有17分钟不知所踪。而大多数日子都是在20个小时左右,丢失了四个小时。如果我每天丢失四个小时,那么这一生,我就浪费了六分之一的生命了。更何况,这记录的20个小时里,有多少是有效的时间呢?
办健身卡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五年,当然是因为性价比高。但是这里了的性价比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能坚持五年每周至少两次去健身房——包括各种目前可能想象的到的意外情况。那么,这很可能要求我每个月至少拒绝一到两次的邀约,减少一到两次的无效加班……要抵抗夏季的炎热、冬天的寒冷,逛街的诱惑、身体的不适。听起来很是可怕,可是如果只是让你保证下周去两次呢?好吧,如果你连下周去两次你都做不到,你一次都别去了。
时间的记录让我对自己更加的了解,知道自己努力的极限。是的,前些日子看到一句话:努力决定你成功的下限,天赋决定你成功的下限。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远远达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这让我决定强大,因为幸福需要两种技能,一是强大,二是感恩。我不是佛系青年,我更愿意说自己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噢,不是那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在选择的时候,更加冷静的选择更有价值的方向。因为我知道我喜欢什么,能做到什么。而且极不乐意去试探……我大概不会比我现在更差,不会比我现在更恶毒,比我现在更无能。这种自信,来的突如其来,却一点不显突兀。
的计划,在一个多月前已经列好了。只是我不再需要公之于众以便给自己带来压力去完成。只是,我希望从20开始,学习制定更长远的计划。更具有长远意义的进步。目前,能够想到的只有每半年养成一个好习惯而已……
对于我来说,强大是我能自己换得了饮水机的水,幸运是有人愿意帮我换。而幸福,就是我强大,且幸运。但无论如何,强大比幸运更重要。回归生活的本质,不关心99%的与我无关,也许就是那些人眼里的极简生活。
公众号:没有点想法
篇2: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生活随笔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生活随笔
在儿子期末考试的当天,一早没用我们叫,他自己起床了。一番洗漱过后,儿子非常严肃地问我:“妈妈,如果这次考试我没考好,你们会怪我吗?”我瞬间体会到儿子的压力!“怎么会怪你呢?整个复习过程你努力了,这就够了。”说话的同时我给了儿子一个甜甜的微笑。儿子如释重负地说:“妈妈,谢谢你!我知道了。”吃完早饭,我跟老公把儿子送到学校,在校门口儿子碰到同班同学,两人有说有笑地走进学校,在拐弯处儿子回头看了看我跟他爸,也给了我们一个甜甜的微笑!不知怎么我竟感动得流泪了。。。。。回来的路上,我的'脑子里浮现出儿子这近一个月表现的点点滴滴:每天放学除了认真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还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复习计划,包括语文课本里出现的生字、生词每天除了看还要写一遍,要求背的课文、段落每天默一遍;数学概念每天拿出来背,结合试卷、试题反复做;英语单词天天默写,语法也是结合试题反复做。每天看着他放学回家,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学习,就连平时他最爱玩的悠悠球也束置高阁。“儿子,休息会儿,过来吃点水果。”“儿子过来喝酸奶了。”“儿子到点睡觉了。”每每听到我的声音,儿子总是头也不抬地说:“快学完了,马上!”知道吗?儿子,看到你这样努力我既心疼又高兴。心疼你,怕你这样拚会累坏了身体;高兴是因为真的感觉你长大了!
最初我跟老公是希望儿子能考出个优异的成绩,可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突然感觉儿子考试的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儿子努力了!
等儿子考完试,我要告诉他:“有张有弛才是生活!”
篇3:怎样生活比在哪儿生活更重要随笔
怎样生活比在哪儿生活更重要随笔
过去,我在北京和纽约之间几度来回,横跨太平洋搬了好几次家。这两座城市几乎瓜分了我整个青春,也携手掠夺了我对城市所能怀有的所有情感,这些情感很难简单地用喜欢或者不喜欢来定义,其中混合了热爱、感激、失落、挫败、留恋、厌倦等许多难以言说的感受。
除此之外,我还在上海度过了大学时代。许多年前,我坐长途夜班车从南方的一个小县城到上海求学,18岁出门远行的少年怀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未来生活的雄心,一路上经过无数的城镇和村庄,听到车窗外不同的方言渐次变化。我彻夜未眠,黎明之前,车子驶进上海,两边渐渐出现一栋栋高楼、一盏盏路灯。下了车,我呆呆地看着一城灯火,那是我第一次和一座大城市相遇,直到现在我仍然能清晰地回想起自己在那一刻的震撼和感动。
城市对人的刻画无形而深刻,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你的喜好乃至性格。北京是一座在空间使用上极度粗放而奢侈的城市,它大得无边,许多办公大楼前的空地,在有些城市已经可以做市民广场;就连许多街道,都宽得让人绝望。在北京时,我对这样毫无节制的铺陈所造成的不便曾心生怨恨,直到我去了。那是一座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与北京作为一组工整的反义词出现的城市,走在那里逼仄得让人无法喘息的街道上时,我无比怀念北京的宽广和自在。那时我才明白,北京已经定义了我对城市的审美标准。
纽约是另一种形态的城市,有世界上最独特的魅力。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北京和上海的综合体,既有北京那种对一切满不在乎的粗犷和豪迈,又有上海那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精致和漂亮。
在纽约时去快餐店点餐,服务员都会问上一句:Stay or to go?意思是在这儿吃还是打包带走。但对于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人来说,这句话其实也是一个时时需要面对的隐喻——留下来,还是回国?每个人都会经常这样问自己,这是一道无法回避的选择题,很难抉择,也没有完美的答案。它像一个怪兽,永远躲在一角,逼视着每一个在异乡漂泊的灵魂。
留在纽约还是回国,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要选择怎样的一种生活。而对大多数困惑于此的中国人来说,它可以简化成在纽约的生活与在北京或者上海的生活之间的一个比较。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和专栏作家保罗·格雷厄姆有一篇散文《城市与雄心》,对人和城市的关系有非常精到的描述。他说,伟大的城市总是吸引着有雄心壮志的人,有些城市因此成为某种远大理想的聚集地,这样的城市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向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吸引着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前去。比如说剑桥(波士顿地区的一个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所在地)向人们传递的信息是“你需要更聪明”,加州的帕洛阿托传递的信息则是“你需要变得更有权势”。
至于纽约,保罗·格雷厄姆说,它传递的主要信息是“你需要赚更多的钱”。这个判断不算错误,但有些过于绝对。事实上,纽约是如此复杂而多样,它传递的可能有上百种不同的声音,不同的人会接收到不同的信息。
对于我来说,纽约传递的最让人感动的信息是,“你要成为你自己”。这座城市以一种罕见的宽容和漠不关心,纵容和鼓励着每一个人做真正的自己。在这里,没有人对你说你应该做什么,没有人禁止你不能做什么,甚至没有人会在乎你到底在做什么。这里没有年龄概念,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的人仍然在意气风发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里甚至没有性别的概念,我在这里遇到的几乎所有的中国女孩子,都在这样的环境下变得无比独立而强势。这种强势不是对人吼叫或者蛮横,而是一种因为完全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而无所畏惧的强势。她们同样可以温柔可人,可是散发着迷人的、让人无法忽视的自信。
也没有人在乎你来自哪里,说什么样的语言。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以生命最舒展的状态绽放。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以这座城市能够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让他们看似矛盾却和谐共处。这里聚集了全世界最富有的富豪,也聚集了全世界最落魄的艺术家。华尔街的金融精英、常青藤的思想领袖、世界顶级的音乐家和画家、来自世界每一个国家的普通人,还有无所事事、异想天开的懒汉,他们每天搭载着同一列地铁,各自心满意足地奔向自己的远大前程。
这样的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能够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心灵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纽约最吸引人的地方。
中国的城市呢?如果我们不那么苛刻,我们可以说,北京和上海都是伟大的城市,或者终究会进入伟大城市的行列。
北京是一个不太容易能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的城市,它有许多让人诟病的缺陷,喜欢它有很高的门槛,你得适应、容忍它的`种种不便。
北京有一种别的城市少见的傲慢。比如说,这座城市没有便利店文化,便利店的数量屈指可数,半夜出去想买瓶水都不太容易,要知道早在10多年前,上海很多地方的便利店就已经密集到一两百米之内有三四家的程度了。
可是一旦你跨过那些门槛,就会非常喜欢北京。北京也在传递着“你可以成为你自己”的声音,尽管这声音还有些微弱,但是北京可能是最接近纽约的中国城市,说它是中国版的纽约也不为过。至少相对于别的中国城市,北京是最能够让你感受到“我不在乎你在做什么”这一类信息的地方。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接纳,但不模仿也不迎合,反而成就了它独特的气质。
上海有它的雄心,但它太努力了,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太想成为一座伟大的城市,于是它迫不及待地寻找模板,最后无非是成为更好的,或更好的东京。
但是,上海有着北京和其他任何一座中国城市都无法企及的舒适生活。这种舒适部分源自对细节和优雅的不懈追求,因为上海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你要活得更加精致。有些人会害怕这种信息传递出来的压力,但是另一些人沉浸其中,并以此作为衡量生活品质的标准。此外,南方的城市通常都有浓厚的市井气息,相比北京的不近人间烟火,上海自然随和得让人感到亲切和感动。
我有时候会开玩笑地把我身边的朋友分成两种人,一种喜欢北京,另一种喜欢上海。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即使在老外身上也有这样的区别,在北京生活的老外和在上海生活的老外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气质。
没有哪一座城市更好或者更不好。选择在哪座城市生活,本质上其实是选择归顺哪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共处。因为无论在哪里,最终我们要面对的无非都是两个同样的问题:怎样和自己相处,以及怎样和世界相处。
篇4:生活随笔:惊醒其实比聪明更重要
生活随笔:惊醒其实比聪明更重要
也许是秋燥的缘故,这些天心绪倒有了些许的不安宁。不过去年的这时候好像都一样,前年,大前年,好像也一样的。
通常情况下,每有鞭炮的脆响,那都代表一种喜庆,一种欢乐,一种吉祥的。但就每年的这些天的鞭炮声,该赞美的只言片语都好像悄悄的静默了。
只有无奈于假意中的欢乐和恭贺。
我有时候也常常在静静的思索,是习俗改变着人情还是人情改变了习俗?因为存在于思想中的习俗,好像就是习惯与风俗吧!
对于新生事物,我大多数都是持不反对的态度的,就像这最近几年新起的“暖”的习俗,诸如“暖房、暖车、暖学生” 等等的暖的系列的新习俗。我从未喊过不是,最终我还是和大家一样默默的承受着,负担着这份无偿的付出。因为人家只要下请柬,那就是值得庆贺的事,你就得附和,而且还得随身,“随波逐流”这个词语那可是真正的存在的。
看来有些事注定无法挽回,就只有坦然接受,有点可笑,但你得承认它的合法性的,犹如这连年的这些个天的“暖学生”(考上学的贺喜的新习俗)。但就考取功名本身而论,是值得高兴庆贺的事了。尽管大多数和我一样的人都已有点捉襟见肘、债台高筑了。因为既然庆贺,你就得随礼吗?
朋友的儿子是前年考上学的吧!当时是我去贺的喜,朋友还在大门口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都好多年未见了,他还是那样的老城实在。
也许有点宾朋满座的感觉,朋友看起来特神气。
记得他当时并未随我进院子,因为还有其他客人,他得招待的。
我的随礼的份子钱,就一百元,有点随波逐流,因为大家好像都随的是这个点的。
那孩子看起来很精神,在转着给每桌席上的客人敬酒,一桌八人,一轮出桌八张,每次六十四人的敬酒强度,也够他累的了。
尽管饭菜是很丰富的,但每桌剩的好像都很多,有点可惜的,都得浪费了。
但没法,就我那天而言,到朋友家已经是随的第三家礼了,也就是“暖”了第三家了,而且都是贺喜孩子的。家家都是酒席,人的胃的容量也就那么多,有定量的,是不能超量的。所以也就只有很自然的,蜻蜓点水般的品尝了一点。
朋友有点微醉吧!和我碰了几杯酒后,言谈中就好像有点把持不住了,有点小自豪,因为、或许是赚了的原委,他挺神秘的.拍拍自己的衣兜,悄声对我说了句“过万了”。
“呵呵,老哥、不错”,我知道当时,我的微笑的回答是有点牵强附会的,但没法,就算是假意,你也得笑,因为这就是人情。
去年的十二月份时,妻子奋斗了半年的那副十字绣终于完工了,“家和万事兴”,不知是好在图画的底蕴上,还是妻的绣工的功劳里,反正结果就四个字,隽秀、大气。
装饰是我陪她一起去的,据说在市场里有一家装饰店,新开张的,价格很合理。
店面整理的很整洁,人也不多,最使我惊讶的是出来迎接的竟然是朋友的孩子,就前年跟我说赚了的那位朋友家的孩子。
孩子看来是很精明干练的,又是泡茶又是端干粮,就为招待我们,忙的他都有点不亦乐乎了,看来对我的惊讶的表情他是不会去在意的。
铺面是他经营的,他也顺便对我做了个简单的介绍,至于他的学业,我没问,他也没说,因为他都有铺面了,虱子在头上,这不明摆的事吗?
看来对他的创业精神我又得大加赞赏了。
尽管我感到有点苦涩。
其实结果真的比过程重要,也许只能这样去解释才最恰当了。
老同学前几天很高兴的打来电话,说他的孩子今年很出色的被某某大学录取了,而且贺喜的日子就在大后天,让我到时务必到。
看来我又得去了。
尽管为这些天的“暖”,我都有点连轴转了。
但老同学的你必须的去,而且是必须的。
必须的······
篇5:哲理故事: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见过太多富足或贫穷、敏锐或迟钝、深具魅力或眼界贫瘠的存活者,却很少能见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简单快乐的人。我们习惯被世俗贴上诸多标签,在日复一日的现实齿轮中逐渐背负起成年人的利弊抉择,默认平庸,或过分鸡血,并从中试图获得成就感,但往往正是容易在这追逐扣篮的紧张情绪下,丢失本来的自我。
和大家分享两个身边朋友的小故事。
虽然普通,却不平庸,愿你也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1
你见过清晨格鲁吉亚高加索山脉上触手可及的云朵吗?你走过狮城夜里的寂静、巴黎脚下的优雅,抑或是南非小镇某个不知名小镇炙热的屋檐吗?你有想象过,在那些我们当下始终无法企及的地方,发生着一些这样欢喜或那样悲恸的故事吗?
抱歉。
上述几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没有。
可能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身处很普通的生活环境,做着很普通的工作,长着很普通的模样,我们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终日都只为成为一个很普通的市井人。没有太大野心,无需颠沛流离,只想守护着自己一点点小却幸,围困于当下的愉悦感就足够。但同时,我也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还对外面的世界保持着最普通却是人性本能的好奇心,只是因为这般或那般的原因无法与理想值匹敌。
但幸运的是,这世间事即便不用躬自亲历,也总有人能替我们去到去不了的地方,尝点不曾尝的味道,爱上不敢爱的人。
Mint是我身边最能坚持自我生活方式的朋友之一。28岁,处女座,梳着干净利索的短发,每个月都坚持外出旅行一次,若无特殊情况从不耽搁冒险的脚步。
我们刚认识的时候,看着她整日飞来飞去的行程安排,我一度坚持认为那是她作为职业旅行家养家糊口的工作,否则,会有谁不知疲倦的整日出去疯跑呢。后来熟起来,我才知道,这个姑娘正儿八经的本分工作竟然是上海某国企的项目经理,你能想象吗?一个整日穿梭在山川湖海、脖子里挂着相机的江湖侠女,竟然也会身着正装满脸严肃的坐在红木桌子前批改文件,这个反差,着实太大了些。
当然,令我最佩服的,是她对于旅行和生活的调控力。
毕竟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抽出时间去旅行,这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国企,无论工作饱和度如何,基本的出勤这点是必须要保证的。“你是从哪里腾出那么多时间去旅行?”面对我的疑问,Mint直言道,“如果等一切都刚刚好,那你永远都无法出去旅行”。
事实上,经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我惊讶发现Mint微博更新照片的节点刚刚好,都是在法定节假日。我所说的节假日包括五一、国庆,春节这种三天或七天左右的长假,也包括每个月四次的周末,她都能够游刃有余的依据当下自己的经济水平安排妥当,每个月基本都可以按时出行。长假就办签证去国外,短假就坐飞机国内四处找有意思的落脚点,即便是实在压不出时间来,她也会开车到上海郊区的小花圃里坐坐。
同样是身处匆忙、高压,焦虑的现代都市,有人暴跳如雷,有人沉静如水,有人在加班过后哭天喊地拍桌子诅咒老板,也有人默默收拾干净心情转身笑靥如花继续出发。在每个加班过后精神濒临崩溃的.夜晚,她都习惯耐着性子,迈开步子,不紧不慢到楼下新开的小酒吧点杯微醺的Mojito。当那缕清新的薄荷味从喉咙里蹦出,就好像,和某个奇妙时空对接的信号再次连上了般充满雀跃。
Mint如此惬意从容的生活方式,真是令人肃然起敬。
爱冒险却不冲动,讨厌拘束却能够做好本分,比谁信奉自由灵魂无处可困,却也比谁都能够克己守律坚守自我。或许,真正深爱这个世界的人,从来都是她们这些不把爱和梦想挂在嘴巴上的实干家。
当然,或许有人会抨击道,她旅行,她冒险,她不愁生计,不用为了看人脸色做事情,才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去享受时间啊!
可是,我很想说,有些地方,从来都无需门票呀。
千里迢迢去吹印度洋的海风,你嫌太折腾,总可以在街头买朵花送给自己。取景框里看南极浮冰的一抹蓝,你嫌太冒险,总能够去游乐场坐圈摩天轮享受下城市寂静的夜景。就算在你眼中有关旅行、度假,去逐渐更遥远的可能性,都太过于奢侈,也总能够选择因地制宜,为自己定制一份小小的生活方式。
对了,Mint在刚刚给发布最新2016计划中,除却对于未知风景的贯性好奇,还增加了一项:带父母出去玩。
2
其实我常常觉得,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去记录或讲述别人的故事,都不是为了教导大家去模仿,去刻意靠近。听书,读物,看景,说实,奏乐,观察身边那些有意思的小天地,说到底都是“生而为人”的幸运,通过对外界不同情形下的不同感知来提高主观判断力,顺便修缮规整下自己的生活,才显得更要紧。
电影《狮子王》中说,这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生活也如是。每个人都是自己青春圆规底端的那根针,无论野心膨胀多大,想要张开的半径有多宽,最终都还是要以完整圈成的那一个圆来评判价值。有的圆很大,所能支撑充斥的颜色元素自然显得丰盈满裕,有的圆很小,能容纳起人心的情绪和思想却同样不容小觑,所以无论你是前者还是后者,便都算那个圆的主人。
可怕的是,有人张开翅膀铆足劲儿的想要画个大圆,却半路偏离,歪歪扭扭,最终与原点失之交臂。
我要讲的第二个小故事,却恰恰相反——拥有小圆的人生也能很玩儿很大。
何沐是我的读者,一个刚刚上大学的男孩。他给我发私信的时候,上来张口就是噼里啪啦一大串会跳舞的词汇,缀连成别有趣味的生动片段,特别好玩。
别因为无法出发,就污蔑路的尽头不存在。
别因为害怕改变,就安慰岁月静好真可贵。
作为一名山地自行车极限爱好者,何沐几乎把所有零花钱都用在了上面,他舍不得买牌子衣服,舍不得换最新款的智能手机,却毫不吝啬将所有能倾注出去的物质资源都投资到自己的爱好上去。他和我说第一次说话的时候,正是他意外受伤,刚刚从医院躺回家的那几天,疼痛难痒也止不住他那颗蠢蠢欲动想要发力的少年心。一边站在阳台上浇花一边拿电脑和我说话:“姐,我什么时候能再出去骑车啊……”
我一个白眼翻过去,当真是热爱啊,病痛都无法阻拦,你就在家先好好养着吧。
虽然表面上对他这种“鬼迷心窍不要命”的态度表示无语,但实际上,我内心深处涌现出的那缕情愫,用感动这个词来形容更为恰当。还有什么比奋不顾身更可贵,还有什么比一腔孤勇更值得钦佩,拥有对一件事物的高度热情,并能够长坚持下来,大概就是传说中的不老秘籍了。(不过还是提醒朋友们,再喜欢都要以健康为中心哦)
等他痊愈后,我们约在朝阳大悦城吃饭。
和想象中差不多,何沐高高的,笑起来爽朗如月,浑身上下都不由散发出年轻固有的朝气。谈起他平日里的生活,提到频次最高的词依次为:骑车、攒钱、读书,不喜欢考试和四六级貌似很难过这样一个顺序。何沐是北京男孩,说话贼快,呼啦呼啦就攀援出一节新的竹子语言,此起彼伏,发生在他身上的趣事儿似乎怎么也讲不到头。他说,他最喜欢的就是骑自行车,除了花样百出的绝技,还有不定期的长途远行,随便背个包,塞些生活必需品,就能一路滑向江南,全然不顾自己身上只有寥寥2000块。
出帝都,绕河北,逛山东,吃过德州的扒鸡,踏过青岛的海浪,在安徽黄山脚下感受过温柔细腻的薄雾和凉风,也曾在上海外滩下,独自迎着落日傻傻坐看过一场沉晕落日。
整个骑行过程毫无具体缜密的规划,大多时候,都是随心所欲调整目的地。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何沐没什么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都用来添缮骑行设备了,比起Mint井然有序的旅行,他的骑行,却也肆意昂然别有风味。
“住最便宜的青旅,逛门票不太贵的景点,只挑选更有人情味儿的地方待着,遇到有意思的人,就互相留个联系方式,等他来日到北京做客我定会热情招待”,何沐说完自己的骑行日常,又忍不住吐槽,今年暑假,他这一路吃兰州拉面骑过去都快要吐了,不过想想一顿大餐的钱,都快够他再走一个城市的成本了,想要多看看这个世界,适当放弃点味蕾,也是值得嘛。
面对他这笑言,让我不经感叹,果然每个人的生活侧重点都不一样。像我这种吃货,是决计无法错过美味食物的,而像何沐这种骑行爱好者,却宁可节省成本延伸长自己脚下的路……
有意思的是,当他提及苏州的桃花坞青旅,我惊讶发现,今年五月我也曾在那里小住过两晚,在不同的时空里也许我们早已相遇,这个感觉还真奇妙呀。
饭后,年纪稍长的我提出买单,何沐却义正言辞说这是作为男生必要的礼貌。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个男孩的很多生活观念都让人不自觉能感受到温暖,无论是省钱为兴趣投资,还是花钱为朋友付出,都能看得出这是个打心眼儿里热爱着生活的人。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一个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过自得其乐的生活,抱着振奋乐观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宫一般。
好的生活,不一定非要价格昂贵。
适意和诗意都很重要,没有五花马千金裘的豪气,可以试试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小憩。没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浪荡足迹,可以腾出闲敲棋子落灯花的片段安逸。从古至今,我们每个人的环境与状态都完全不同,好的生活归纳起来总是相似,但其背后优秀的、满怀个性特殊的生活方式却各有精湛见地。
无论是乐衷一饭一菜,还是渴望驰骋星洲大地。
别被任何环境安排你的生活,跟着自己的节奏来,就很舒服。
★ 培根随笔优美段落
★ 培根随笔 试题
★ 培根随笔主旨
★ 培根随笔 阅读题
★ 培根随笔作文
★ 培根随笔观后感
【强大比幸运更重要的生活故事随笔(锦集5篇)】相关文章:
培根随笔 练习2023-03-16
培根随笔中的内容2022-08-24
培根随笔纯英文版原版2023-01-02
我有两个爸爸-随笔写作2022-09-28
培根随笔摘抄3002022-05-06
培根随笔摘抄2022-05-06
培根随笔英文版阅读2023-07-17
培根随笔的感悟2022-09-08
培根随笔谁翻译的好2022-07-09
有关培根随笔的读书笔记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