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时间:2022-12-13 07:46: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精选5篇)由网友“feifanpannv”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篇1: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统计的初步认识

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在方格纸中,根据所给出的数据把点标出来,再用线将点连接起来,要顺次连接。

3、能够看出折线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补充内容:

1、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条形统计图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用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初步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中获得相应的信息,回答提出的问题。

课后练习

1.统计学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资料

B.统计数字

C.统计活动

D.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的科学,也可以说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或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

2.要了解某一地区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B)。

A.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

B.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

C.该地区的所有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D.每一个企业

3.要了解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C)。

A.20个学生

B.2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C.每一个学生

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4.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B)。

A.性别

B.年龄

C.职称

D.健康状况

5.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研究目的改变(A)。

A.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有可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B.总体只能变换为总体单位,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

C.总体单位不能变换为总体,总体也不能变换为总体单位

D.任何一对总体和总体单位都可以互相变换

6.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C)。

A.男性职工人数

B.女性职工人数

C.下岗职工的性别

D.性别构成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垂直底边,平分顶角;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中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与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两边上中线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边中线垂直这条边(平分这个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线

1、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垂直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底角平分线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到底边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垂直于这个角的对边(平分对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平分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线

1、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平分顶角、平分底边;

2、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交点和底边两端点距离相等。

1、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平分这条边(平分这条边的对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两条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初二数学三角形知识点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垂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

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有下面的性质定理:

(1)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3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7、三角形的角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篇2:八年级数学考试基础知识点

初二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据的分析

1、平均数

①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算数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

②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叫做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与众数

①中位数:一般地,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③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④计算平均数时,所有数据都参加运算,它能充分地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他容易受极端值影响。

⑤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⑥各个数据重复次数大致相等时,众数往往没有特别意义。

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数据的离散程度

①实际生活中,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外,人们还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即它们相对于集中趋势的偏离情况。一组数据中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就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②数学上,数据的离散程度还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刻画。

③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④其中是x1,x2.....xn平均数,s2是方差,而标准差就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⑤一般而言,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这组数据就越稳定。

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

二、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x轴和y轴统称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2、为了便于描述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把坐标平面被x轴和y轴分割而成的四个部分,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注意:x轴和y轴上的点(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3、点的坐标的概念

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x轴、y轴向作垂线,垂足在上x轴、y轴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

点的坐标用(a,b)表示,其顺序是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横、纵坐标的位置不能颠倒。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时,(a,b)和(b,a)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平面内点的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4、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

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

点P(x,y)在第三象限:x;0,y;0

点P(x,y)在第四象限:x;0,y;0

(2)、坐标轴上的点的特征

点P(x,y)在x轴上,y=0,x为任意实数

点P(x,y)在y轴上,x=0,y为任意实数

点P(x,y)既在x轴上,又在y轴上,x,y同时为零,即点P坐标为(0,0)即原点

(3)、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x,y)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直线y=x)上,x与y相等

点P(x,y)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x与y互为相反数

(4)、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征

位于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

位于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

(5)、关于x轴、y轴或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点P与点p’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y轴对称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点P与点p’关于原点对称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初二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一、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复习一定要做到勤

勤动手:做题不要看,一定要算,不会的知识点写下来,记在笔记本上。

勤动口:不会的有疑问的一定要问老师,时间不等人,在没有时间可以浪费。而且学会与同学讨论问题。

勤动耳:老师讲的复习课一定要听,不要认为这道题会,老师讲就可以溜号,须知温故可知新。

勤动脑:善于思考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吸收、储存信息

勤动腿:不要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防止受伤影响学习,但要运动,每天慢跑30分钟即可,报至状态。

2.初中数学复习还要强调两个要点:

一要:动手,二要:动脑。

动脑就是要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学会思考,不要拿到题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体会考的哪个知识点。

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并且要坚持住。动脑又动手,才能地发挥大脑的效率。这也是老师的经验。

3.用心做到三个一遍

上课要认真听一遍:听老师讲的方法知识等。

动手算一遍:按照老师的思路算一遍看看是否融会贯通。

认真想一遍:想想为什么这么做题,考的哪个知识。

4.重视简单的学习过程

读好一本教科书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

记好一本笔记方法知识是教师多年经验的结晶,每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

做好做净一本习题集它是使知识拓宽;

这些看似平凡简单,但是确实老师亲身的体验,用心观察我们的中考、高考状元,其实他们每天重复的不就是老师刚刚说的吗?

没有宝典神功,只有普普通通。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资源可以的话,找几套往届的期末考试题,是自己县区的,其他县区也可以(考点差不多一样的),在规定时间内,摸摸底,熟悉每个章节考的的题型,练练自己的做题效率。很多同学第一次做练习出错,如果不及时纠正、反思,而仅仅是把答案改正,那么他没有真正地弄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也就没弄明白如何应用这部分知识,最终会导致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一错再错。

篇3:七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 ax=b(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整理方程 …… 去分母 …… 去括号 …… 移项 …… 合并同类项 …… 系数化为1 …… (检验方程的解).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

(1)行程问题:距离=速度·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效·工时;

(3)比率问题:部分=全体·比率;

(4)顺逆流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5)商品价格问题:售价=定价·折·0.1 ,利润=售价-成本;

(6)周长、面积、体积问题:C圆=2πR,S圆=πR2,C长方形=2(a+b),S长方形=ab, C正方形=4a,S正方形=a2,S环形=π(R2-r2),V长方体=abc ,V正方体=a3,V圆柱=πR2h ,V圆锥=1/3πR2h.

篇4:数学考试知识点一年级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学习过程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立体图形的特征

2、播放微视频,学生观看

(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从立体图形中“拓”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3、组织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学具的不同形状在练习本子上描、画、印、拓出平面图形。画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分享他的作品。

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5、认识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观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有几种折法?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来的是什么图形?请大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好的、同学可以连麦老师哦

6、归类整理

(1)课件呈现多个图形,让学生分别跟家长说说每个是什么图形?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种图形的样子的?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细心安排操练活动

小学数学每节课都离不开操练,操练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方位和作用。本册教材为师生供给了丰盛的操练资源,教师应不断根究怎样安排操练活动。

在教育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和打开需求启航,安排丰盛、诙谐的操练活动,一起要重视学生在操练活动中的情感领会。

例如教育“知道半时”时,教师在学生根究时针、分针半时的时分指向特征后,让学生参加不同的操练活动。①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练习、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再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日子中,何时半都在做什么。

②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间,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协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出来。③清闲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通知小伙伴,这个时间自己在做什么……毕竟,每个学生为自己规划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而且赋有日子情味。用实践活动安靖常识,使学生感触到日子中的数学;经过实践活动,激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喜欢,一起逐步构成实践知道和运用知道。

重视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

学习习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好坏,影响着才华、性情的打开。学生的超卓学习习气,是在日复一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构成的。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充沛重视学生超卓学习习气的构成,把对学生进行超卓学习习气的培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进程。例如教育“数一数”时,教师捉住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充沛运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教训学生看图数数。

由学生清闲查询数数到有序查询数数,让学生领会数数的办法。在这个活动中,由教师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了解要细心、细心地查询。而且,经过对学生的赞誉——“这些同学查询得很细心,干事很细心”,让学生领会到这些是超卓习气。再如教育写“0”时,教师让学生查询“0”,并用自己的言语描绘0的形状,给学生叙说、演示0的写法。之后,安排了书空,描0,独立写0,使学生逐步构成写0的技术。

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请学生对小伙伴写的0进行点评,使学生进一步清楚怎样才华写好。还特意安排了“你以为写0时应留神什么?”“想给咱班小朋友说些什么?”的沟通活动。学生把自己写0的经历领会,归纳进步,说给全班的同学。学生在写0的学习活动中,经过查询、倾听,了解0的写法,经过书写、点评、沟通清楚书写0的标准要求,一起经历领会要细心书写的行为要求。“写0”的教育活动打破了以往机械书写的格局,使学生在取得写0技术的一起,在数学考虑、言语沟通、情感心情和超卓行为习气方面都取得打开。

篇5:初二数学考试知识点

提公因式法

1.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用设辅助元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行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运用公式x2+(p+q)x+pq=(x+q)(x+p)进行因式分解要注意:

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

一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足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一般步骤:

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

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一次项系数.

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

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进行约分的目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子、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用乘方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

5.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方,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子分母可直接乘方.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方,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

初二数学复习方法总结

一、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方法: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1.复习一定要做到勤

勤动手:做题不要看,一定要算,不会的知识点写下来,记在笔记本上。

勤动口:不会的有疑问的一定要问老师,时间不等人,在没有时间可以浪费。而且学会与同学讨论问题。

勤动耳:老师讲的复习课一定要听,不要认为这道题会,老师讲就可以溜号,须知温故可知新。

勤动脑:善于思考问题,积极思考问题——吸收、储存信息

勤动腿:不要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防止受伤影响学习,但要运动,每天慢跑30分钟即可,报至状态。

2.初中数学复习还要强调两个要点:

一要:动手,二要:动脑。

动脑就是要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学会思考,不要拿到题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体会考的哪个知识点。

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并且要坚持住。动脑又动手,才能地发挥大脑的效率。这也是老师的经验。

3.用心做到三个一遍

上课要认真听一遍:听老师讲的方法知识等。

动手算一遍:按照老师的思路算一遍看看是否融会贯通。

认真想一遍:想想为什么这么做题,考的哪个知识。

4.重视简单的学习过程

读好一本教科书它是教学、中考的主要依据;

记好一本笔记方法知识是教师多年经验的结晶,每人自己准备一本错题集;

做好做净一本习题集它是使知识拓宽;

这些看似平凡简单,但是确实老师亲身的体验,用心观察我们的中考、高考状元,其实他们每天重复的不就是老师刚刚说的吗?

没有宝典神功,只有普普通通。最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资源可以的话,找几套往届的期末考试题,是自己县区的,其他县区也可以(考点差不多一样的),在规定时间内,摸摸底,熟悉每个章节考的的题型,练练自己的做题效率。很多同学第一次做练习出错,如果不及时纠正、反思,而仅仅是把答案改正,那么他没有真正地弄明白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也就没弄明白如何应用这部分知识,最终会导致在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一错再错。

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八年级数学下学期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提高八年级数学成绩技巧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的计划

八年级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复习计划

小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情况分析报告范文

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精选5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优秀教学工作总结2023-06-06

八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023-10-16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23-01-20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考试的质量分析报告2022-10-17

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2023-11-18

八年级期中考试作文2023-05-18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2022-11-16

八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023-07-30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参考2023-07-08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24-02-0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