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 范文(精选16篇)由网友“seuweic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 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五年级上册习作《
雨后即景
窗外下着雨,雨滴砸在地上的“嗒嗒”声覆盖了所有声音,就像一首急促的进行曲,欢快又有活力。过了一会儿,这声音终于小了下去,像是一曲终了。
天空像是被雨洗刷了一遍似的,一扫之前的乌云密布,变得一片蔚蓝,一朵云也不见了。别看雨停了,空气中却还有点湿湿的,一阵风吹来,空气中又增添了些许泥土的味道。太阳公公拨开了乌云出来散步,小鸟也紧随其后,从巢里探出头,“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曲。阳光洒了下来,搭配着鸟儿“啾啾”的歌声,微微的细风吹着摇晃的小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儿一样柔和又美好。
雨滴停止了去地面的旅行,可树叶上的水珠却没停住扑向大地妈妈的脚步。无数的小水滴在叶片上汇聚,汇聚成了大水珠。晶莹圆润的水珠只在绿叶上停留了片刻,便坐着树叶滑梯“叭哒”一声滑落到地面,在扑向地面的那一瞬间,重又变成无数个小水滴飞散开,最后融入到地面上的小水泊中。
操场上虽然已经积了几个小水坑,却挡不住爱运动的孩子们欢快的步伐,他们因为下雨被关在家里的不快转眼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有的拿出足球开始踢,有的拿出篮球开始拍,还有的拿出羽毛球和球拍与小伙伴一起打,不时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让原本宁静的大自然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雨后天晴,虽然这次没有看到美丽的彩虹,但是天晴了,人的心情仿佛也如同天气一样晴朗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在生活中我们遇见的所有的挫折都将为接下的美好添上绚丽的一笔。
篇2:五年级上册习作《
日出即景
黎明,不知什么时候揭开了黑色的幕布,在玻璃窗上抹了一层淡淡的蓝颜料。
天空破晓,此时暗蓝色的天空还挂着几颗残星,他们好像还不愿意离开黑夜的舞台。大地上的景物都朦朦胧胧的,如同笼罩着一层银灰色的轻纱。此时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
此时正是看日出的时候,站在山巅,就能看见远处暗蓝色的天际出现了一抹鱼肚白,而浓厚的云层里开始掺杂着着丝丝红晕。慢慢的,鱼肚白从一条线变成了一大片,云层里的红晕越来越多,那是太阳醒了,这颗金光灿烂的火球醒了!它悠闲地从山脚漫步上了山腰,给天空的朝霞缀了一段又一段的金色镶边,那金色的面积越来越大,越来越亮。这时,山腰上的花草树木也被照亮了,再看这些景物,就如同白天一样清清楚楚,树梢、枝头、花瓣.......也全都是金色的,那是太阳给他们披上的金色外套。
太阳来到了半山腰,也许是太高了,它有点费力地爬着。随着它在云头的一跃而起,整座山的雾也随之散去,所有朦胧的景色都变得无比清晰,太阳的光辉洒满大地,整座山都沐浴在金色的光芒中,此时的天空也已经亮堂堂的了。
篇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
临泽五三小学 张敏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要求】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策略】
1、教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辅导
【教学目的】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出示习作内容:
1、读书故事;
2、采访记录;
3、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作文讲评
【教学目的】
通过讲评作文,提高写作能力;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难点】
掌握讲评的方法和标准。
【教学流程】
一、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二、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三、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四、欣赏佳作。(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
回顾拓展一
【教学要求】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重点】
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
【教学难点】
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教学策略】
1、教法:自学辅导法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二、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一]
篇4:口语交际习作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
1.要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教材中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
(1)说写自己在读书经历中的故事。
(2)交流采访经过和体会,整理采访记录。
(3)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辩论,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
3.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
4.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
【设计理念】
把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展示台中的内容进行整合,组织一次交流活动,分为“谈体会”(读书感受、读书方法、读书乐趣等)“讲故事”(自己的或者别人的)“辩论会”(开卷是否有益),这三个小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关键是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完成一篇习作;组织一次成果展示,包括展示台中提示的读书记录卡、班级图书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让学习变成一个读书交流的多种形式的活动。
文本成为学习活动的载体,而不是学习活动的最终目的,这样设计始终把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显著的位置。学生时刻处在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始终伴随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使用多种学习策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2.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4.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整理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明确话题
未见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见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见宇宙便知其渺远,这是书的力量。书包含了世界万物,人间真情。“我”爱读书,因而“我”有窃读的乐趣,与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更觉读书有益;作家的经历,让我们领悟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更坚定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的信念;得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道理。的确,书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有所得。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那么,在本节课中,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读书的乐趣吧!
二、自主交流,探究方法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课件出示
(1)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故事要和大家交流。
(2)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心得体会。
(3)展开讨论,开卷是否有益。
3.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合作成组,小组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互评互说,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话题交流,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
1.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2.全班互动: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通过巧妙地引导学生的畅所欲言的说和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把课堂引向精彩,课堂定会呈现出许多的精彩亮点。
四、拓展运用,提升能力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五、师总结:
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窃读记》中的林海音、《我的“长生果”》中的叶文玲,这些作家们童年时读书的经历令人回味无穷;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受益无穷。这一两周里,我们围绕着“读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这节课,就让我们也拿起手中的笔,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1.阅读提示,选择题目:
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根据自己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这节课,请大家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确定好自己的写作范围和题目。
2.小黑板或者幻灯出示:
(1)读书故事或体会。
(2)采访记录。
(3)记一次辩论或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把三种题目的点拨要点分发给做出不同选择的学生,然后独立阅读,并酝酿自己的写作思路。有疑惑者与老师交流探讨:
1.读书故事或体会:
点拨要点:
(1)记录你和书的故事和体会时,别忘了像林海音那样,把你的心理活动真实、细致地描写出来哟。
(2)“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在富有真情实感的基础上,你的习作构思和落笔算得上别出心裁吗?
(3)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时,不妨选用一些读书名言,为文章锦上添花。
2.参考题目:
《骗”来的书》、《我落入了书的“陷阱”》、《买书》、《最珍贵的礼物》、《“恨”书》、《书伴我成长》、《我与书邀游》、《都是因为我喜欢这本书》……
3.采访记录:
点拨要点:
(1)再看一下《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注意采访记录的格式。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名字可以用全名写出,也可以像下面的例文一样,用“问”来代替采访者的名字。
(2)把谈话的记录写得清楚、明白;叙述的口吻要自然,符合人物的身份。
(3)在采访记录中要突出你和被采访者对读书的见解,使人读了能引起思考。
4.记一次辩论或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
点拨要点:
(1)抓住辩论队员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浓墨描写,并不时穿插描写同学们的反应和表现,再现辩论时的激烈。
(2)表达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时,要摆事实、说道理、多举例,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得充分有力,有说服力。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1.教师对刚才交流打要求进行归纳,让学生带着要求开始写作。
2.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课)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榜上有名
导入新课后,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情况,展示优秀习作打学生名单,并向这些榜上有名打学生表示祝贺。
(二)回扣要求,修改习作
1.回扣要求,明确任务。
2.修改例文,学习修改方法。(可以就文中的语句、标点、字词进行修改)
(三)多元评改
1.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2.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3.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赏析中注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
[口语交际习作1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篇5:五年级上册习作:作文怎么写
五年级上册习作:作文怎么写
一、本次习作写什么呢师:同学们,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你父母或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吧!
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习作的内容:
你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
你可以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的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良的习惯;
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不论写什么,都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换意见。
二、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吗
师:同学们,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果很严重哦。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请同学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两点信息:
内容: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要求: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三、我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
学生:写好这次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呢?
师:只要你细读习作要求,你能够体会到“和父母说什么”是本次作文的重点。写好这次作文,关键是确定好中心和选好材料,“要说的”必定是自己的肺腑之言,这样才能感人,因此“说的”一定不能是平平常常,无关痛痒的话。
学生:从哪些方面来说自己的心里话呢?
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亲身经历、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很多,可大多都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儿,因此要认真回忆这件事(值得写的),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这样的事情叙述出来,才会让人有选材新意之感。
对于这篇文章你可写“爸爸,我想对你说”,或者写“妈妈,我想对你说”,除此之外,不允许写其他任何人。如可以写爸爸、妈妈虽然工作很忙,但从没忘记照顾关心我,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因此,要对平日发生的事情必须仔细筛选,就其意义来说,则是值得告诉的事。
学生:我的心里话很多,不知道如何安排材料怎么办?
师:凡是生活中有所感触的事情都可向爸爸、妈妈倾诉,可以是早发生的旧事,也可以是刚发生的新事,但不管哪一件事必须要完整,有头有尾,切忌东拉西扯,支离破碎。要把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交待清楚,让读者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而且还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突出了特点,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感人。在叙事的过程当中一定按照顺序并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因此说,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选好的、值得写的、有教育意义的题材,按照叙事的方法把事情具体写一写,从中渗透出自己真情实感,让人感到确是发自肺腑之言。
四、我该怎样开始呢
师:和父母说说心里话,你打算说什么呢?
学生1:我想说说父母对我的爱。
学生2:我想说说妈妈给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
学生3:我想劝劝妈妈让我过一个愉快的星期天。
学生4:我想告诉爸爸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了。
学生5:……
师:这些都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
五、方法提示:
指导观察体验
学生:这次作文,应该从哪一个角度来思考呢?
师:我的建议是:你可以从一下三个角度来构思:
A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
A 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A 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学生:如何具体地来思考呢?
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
学生: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可以说些什么事儿呢?
师:你和爸爸妈妈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可以说的事情很多的,如:
烦恼的事、开心的事、委屈的事、感激的事……
学生: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如何说烦恼的事儿呢?
师:烦恼是每个人都的,你的烦恼是什么呢?和别人有哪些不同呢?说自己烦恼的事儿,一定要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来。
学生:老师,你能举例子说明一下吗?
师:可以的。请看,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
爸爸、妈妈,你们是否看见我眼角因为孤独而流下的眼泪吗?爸爸,您要我每天读大量的古诗、古文,名家名作,做很多很多的课外练习题,我感到十分厌烦,天天都是如此,做完一本又一本,背完一篇又一篇。其实我知道这是为了我好,但是我也希望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爸爸、妈妈,每天晚上,吃完拉饭后,我就必须离开客厅,走进与世隔绝的书房。你们在电视机前,前仰后翻的笑着的时候,我却是在题海中苦苦思索。伴着我的只有一大堆书,做不完的练习题,失去弹性的春秋椅和一张班驳陆离的书桌,我唯一能听到的就只有闹钟那“滴答、滴答……”的响声,我真像修行的和尚,只有青灯古佛相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却是在学习中过关斩将的时候。学完了,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走上楼去休息,这是我最烦恼的事!
这个学生把自己最烦恼的事儿一股脑儿都说出来了,而且说的很具体,很感人,写出了自己的苦恼,写出来自己的希望,写出了自己的独特体验。
学生: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如何说开心的事儿呢?
师:想一想,你有什么开心事儿?是考试考了100分,还是比赛得了第一名;是老师表扬了你,还是你帮助了别人;是你的作文发表了,还是您的表扬上了电视节目?
说自己的开心事儿,一定要把事情说完整,把事情经过说具体。
学生:老师,你能举例子说明一下吗?
师:可以的。请看,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快乐的时刻
爸爸妈妈,你知道吗,今天我遇到一件开心的事儿。
上午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开心的好消息:“请同学们排好队,到楼下去照毕业照。”老师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喧闹了起来。“照毕业照啦!照毕业照啦!”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喊着,顾不上排队,就争先恐后地冲下楼去。
我们很快地来到台阶上站好。我站在最后一排,周围的都是6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6年来,我们从互不认识,到亲密无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学习上,我们互相鼓励,互相竞争;在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困难,我们一起战胜;有快乐,我们一起分享;有任务,我们一起承担;有成绩,我们一起庆贺。我们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我们一次又一次夺回了优秀班级的光荣称号,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级,是一个友爱的班级,是一个快乐的班级。 前排坐着的是6年来为我们的成长而呕心沥血的老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所教的科目不同,但都尽心尽力地为我们上好每一节课,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着大千世界的种种奥秘,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老师,是您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为我们扬起了知识的风帆,大我们播下了理想的种子。在课堂里,您向我们传授知识,是我们的导师;在课堂外,您和我们一起游戏,是我们的朋友;军训时,您和我们一样起早贪黑,陪我化训练,是我们的战友;春游时,您带我们登山、野炊,是我们的长辈。您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我环顾四周,庄严的北楼、清幽的西苑、堂皇的逸夫楼,无不留下了我的脚印。它们记录下了我朗朗的读书声,快乐的歌唱声。看着脚下的操场,我仿佛看到了:在这里,宣誓人队的我,上台领奖的我,为班级比赛的胜利而兴奋不已的我,与同学们追逐嬉戏的我,在球场上激烈拼抢的我……
“准备!”摄影师喊了一声,我回过神来,看着镜头,露出了笑脸。为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老师、这样的校园、这样快乐的小学生活,我会心地笑了。
我们这42朵灿烂的“小花”与辛勤的园丁美丽的“花园”,还有那6年的快乐时光一同装进了那黑色的方盒里,也装进了我的心里。爸爸妈妈,过几天,我就会把开心的照片拿给你们看,让你们也分享我的开心。
照毕业照的确是意见开心的事儿。本文的小作者的着眼点选得非常好,对6年的小学生活的回忆,都将凝聚在这短暂的时刻里。身旁的同学,前排的老师,眼前的校园,勾起小作者无限的思绪。文中没有对某件事的详细回顾,有的只是满腔的感情化作的快乐音符。心理活动占全文的主要位置,这种写法提新鲜。
学生: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如何说委屈的事儿呢?
师:首先,我们要解什么是委屈的事儿。我是这样理解的:被父母误会了,自己感到委屈;自己想做的事,父母不让做,也会感到委屈;自己不想做的事儿,父母非要让自己做,也会感到委屈的……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诉说自己的委屈的――
这几天我的烦心事特别多,学校的作业多得不得了,爸爸妈妈回家还要给我“加餐”,我每天要做作业到十点多。这还不算,双休日爸爸妈妈还让我上少年宫学奥数、学写作。这次学校招收篮
篇6: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教学反思
写人的看似简单,然实属不易,看完学生的作文发现问题不少:
1.没有内容可以写。大多数学生想不到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询问才知: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体贴才是事情,那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想不到内容可写了。)
2.不知道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而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儿地说完。
3.对于细节描写还比较的`陌生。许多同学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不是典型事例,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体现老师的品质,这也是造成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空洞的主要原因。
4.学生的词语匮乏。学生原先的词语、句子的积累少,也造成学生写不出好;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肚子”中没有东西,又怎么能好?
针对这些问题,我加强了对“用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来刻画人物,让人物鲜活起来”“用小事刻画人物”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用小事刻画人物,让自己笔下的人物活起来,掌握最基本的写人方法,这样,学生才头脑清楚,有话可写,才能写出自己与老师真正发生过的事,而不是胡编乱造或随意抄袭。我这节课总体来说目标明确,学生习得写法,教学任务顺利晚完成。但是听了陈阿莉老师的课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习作的习作设计还过于呆板,不够多元化的实施这节习作教学,只是按照教材教教材,不能从教材中跳出来,改教教材为用教材,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才能写出新颖富有个性化的习作,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初衷。
篇7: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
上个星期,王老师让我们开一次辩论会,主题是“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一二组为正方,三四组为反方,经过我们一二组同学的推荐我、冶中旭、姜宣伊为正方代表。反方为贾云皓、周北辰、毛誉生为代表,我们要围着“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来辩论。
反方总是就抓着这一个问题不放手,就是关于读书的选择,我们回答一遍他们又说一遍。最后王老师宣布比赛结束。“大家都知道开卷有益。其实一场辩论会是要守住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同意了对方的观点,那你就输了。”这场有趣的辩论会是多么让我印象深刻啊!
9月19日在语文课上,王老师给我们开了一次辩论会,内容是关于“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的事。
我们的辩论会开始,一二组是正方,三四组是反方,我们每方都各选了三个人,一共六个人,分别是正方的冶中旭、王伟俊、姜炫伊,反方的贾韵昊、毛誉升和周北辰。首先是正方开局。
正方冶中旭说:“我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多读书才能长见识,并且多读书还能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记忆力和想象力。反方贾韵昊说:“那如果你们读了一些不正直的书,你们就会胡思乱想,做一些不正直的事!”正方姜炫伊说:“但我们可以在买书的时候会注意哪些是正确书,哪本是不正直书呀,而且我们还不一定会读到不文明的书。”反方周北辰说:“那如果你们不小心选到不文明的书呢?”
就这样,我们双方辩论了十几个回合,最后王老师让我们正反双方在台下进行讨论,正方张蔚然说:“我们是对的,你们才是错的,因为读书会提高写作能力,才不会做那些不文明的事呢,所以我还是支持我们正方。”但是反方沈轩仪听了撅着嘴巴,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好像心里在说:为什么你们才是对的,我不服气。然后她说:“有一些作者写的书是会教坏小学生的,所以我支持我方。辩论了四个回合,最后王老师让双方各请一位代表上台来做最后的总结,正反双方都说得很好,我们在台下都呐喊助威,最后双方打成了平手。王老师说:“其实这次辩论会不在乎谁对谁错,就看哪个辩手说得好。”
就这样,这次辩论会圆满结束了
篇8: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人教版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9: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的单词和句子是:coat, jacket, jeans, shoes;
Is this his coat? Yes, it is. Is that his jacket? No, it isn't.
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要求的单词和句子
情感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培养更加稳定的学习兴趣。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情景对话中大胆开口,主动模仿。
教学重点 学习和练习正确书写四会单词和四会句子.
熟练掌握物品所属关系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物品所属关系的表达方式。
课时数 2
教学过程 1.热身 / 复习(Warming-up / Revision)
把学生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唱chant比赛,复习课本第53页和第50页的两个chant。
2.新课导入(Presentation)
1)教师利用教学卡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umbrella,mirror,belt,mop 4个单词。
2) 教师可以依次举起单词卡片,问学生What's this? 让学生回答:It's an umbrella / a mirror / a belt / a mop.
3)把雨伞、镜子、腰带和拖把(或图片)分给几个学生,让他们分别提问其他同学:What's this? 其他学生回答:It's an umbrella / a mirror / a belt / a mop.
4)教师把拿物品的学生的名字A代入本课句式:Is this A's umbrella / mirror / belt / mop? 让学生回答。练习几遍后,教师可以故意把对应关系说错,引导学生用否定句回答。
5)把学生分为三人一组,每人拿一个物品或图片,依次按照Is this ... 's ... ? Yes, it is. / No, it isn't.做问答练习。
3.趣味操练(Practice)
1)教师请班上的男生,把事先准备的生活日用品分别放到教师规定的几张桌子上。
2)教师请女生两人一组,在两分钟内,分别将以上物品物放归原处。如,
G1: Is this / that his coat?
G2: Yes, it is.(No, it isn't.)
(G1: Whose coat is this? G2: It's his.)
G1: Is this your jacket?
B: Yes, it's mine.
3)教师奖励猜对物品主人并说对句子的同学。
4)播放chant 录音,让学生听两遍。
5)把学生分为5人一组,各组准备一些学习用品、日常用品和衣物等,可以找两个学生作模特,参考课本第56页的提示作游戏。
6)仍按照上面的小组,把小组成员的英语课本收集在一起,先让所有成员摸一摸所有的书,然后打乱顺序,一名学生蒙起眼睛,其他学生依次拿起一本英语书让蒙眼的学生摸,然后问他:Whose English book is this? 蒙眼学生回答:It's ... 's English book.如果猜错了,就接着猜;猜对了就换另一个学生猜。
7)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板书四会单词和句子,边写边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
教学过程 8)播放chant录音,教师通过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chant的意义,必要的地方可以用汉语
解释一下。如get ready to run out 是“准备好往外跑”的意思。
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最后,不放录音,让学生齐声说chant。
4. 拓展活动(Additional activities)
将本单元核心句型进行归纳,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编成各种小对话进行交际。
篇10: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 考点分析:
利用整数的乘法原理解决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我们根据原则能不能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1、复习旧知:
师:根据15 × 12 = 1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师:
那么大家知道: 1.5x1.2=?
2、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下图中是一个课桌,我们能看图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课桌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课桌的面积吗?
生:
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的长和宽。
②提问:怎样求课桌的面积呢?
2探究新知
一、问题解决(1)
1、多媒体展示计算流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解题过程
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适的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看清小数乘小数的解题过程。
2、问题解析:
二、问题解决(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竞争学习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实际问题(例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小数的乘法究竟如何计算?
计算:1.3x1.2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思考,看谁能最快找出解题思路。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3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为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2位。
三、实际问题(例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0.14x1.2
生: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对又快。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4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四、实际问题(例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1.1x0.12
生:每位同学都看是进行计算,看那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1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巩固提高
1、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几道题,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课件出示题目)
师:要找出正确的题目,主要是找对小数点的位置。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 正确
0.37×0.94=3.478错误,应该是0.3478
41.2×9.2=3790.4错误,应该是379.04
0.78×6.1=47.58 错误,应该是4.758
2、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小明每小时能走12.5千米,从教室去图书馆用了1.5小时,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①各小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答案:12.5x1.5
②现在各小组开始竖式计算,看哪个组计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125x1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 75x2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有4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4位。
4方法总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5作业布置
1、计算下列小数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0px,宽为45px,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为:1.2x1.8
答:长方形面积为54px?.
课后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小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和原理。
板书
第2节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篇1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小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使学生掌握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用题。
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方法来学习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习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小结: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题的计算方法,其实,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
【板书】第4节 连乘、乘加、乘减
2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3]自主探索
师:在本节课的开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情景图出示】
(1)指名学生读题。
(2)师: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回答
(3)学生尝试练习。
学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汇报
师: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这个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块砖的面积)
生: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面积,而不是瓷砖的边长。)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块砖能够铺地的面积。)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扩展提高
师: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师:出示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师: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自己计算一下,验证一下你的结论对不对?
引导学生比较两组算式的结果,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板书】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1)自主探究
师:出示例题:0.25×4.78×4。
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
(2)巩固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难点释疑
师:出示题目0.65×201。
师: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练习
狐狸卖香蕉:
卖水果的狐狸波利称水果时总缺斤短两,熊猫菲菲打算惩治他一下。这一天菲菲来狐狸波利这儿买香蕉。“香蕉一元钱一斤,您买多少啊?”波利很热情。“我买一百斤,不过得麻烦您把它们全部剥好,我给您每斤香蕉皮5角钱,每斤香蕉肉5角钱,行吗? ”狐狸波利想:5 角钱加上 5 角钱,还是每斤一元钱。便爽快地答应了。熊猫菲菲把钱付了,可是狐狸波利盯着自己的钱,总感觉有问题,却又不知问题出在哪里?同学们,你们能帮波利找出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提示:假设熊猫菲菲买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 斤,a+b=100(斤),那么应付的钱数为:
0.5×a+0.5×b
=0.5×(a+b )
=0.5×100
=50(元)
所以熊猫菲菲少付了50元,让狐狸吃了亏。
六层灯塔:一个六层塔,每一层点灯的盏数都是它的上一层的3倍,已知最顶层点了2盏灯,求这座塔共点了多少盏灯?
[5]小结
师:你认为在做连乘习题时应注意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今后我们在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时候一定要先搞清楚运算顺序再计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堂练习
“做一做”
⑴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提示:要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参考答案:72×0.81+10.4 7.06×2.4-5.7
=58.32+10.4 =16.944-5.725.8
=68.72 =11.244
[2]巩固练习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参考答案:50.4×1.95-1.8
=50.4×0.1
=5.04
运算的顺序错误了,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正确的算式应为:
50.4×1.95-1.8
=98.28-1.8
=96.48
第二题3.76×0.25+25.8的乘法部分计算错误了,应为:
3.76×0.25+25.8
=0. 94+25.8
=26.74
2.综合练习:
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参考答案: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118.34×2.3 =15.47-7.8 =16.652+3.93
=272.182 =7.67 =20.852
3.用简便方法计算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
=8×0.8×1.25×12.5
=(8×1.25)×(0.8×12.5)
=10×10
=100
(2)15.12-6.82-8.18
=15.12-(6.82+8.18)
=15.12-15
=0.12
(3)0.76×0.43+0.24×0.43
=(0.76+0.24)×0.43
=1×0.43
=0.43
(4)5.86×0.4×0.5×0.5:
=5.86×0.4×(0.5×0.5)
=5.86×0.4×0.25
=5.86×(0.4×0.25)
=5.86×0.1
=0.586
课后小结
师:谈一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觉得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本课主要知识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连乘、乘加和乘减的计算,知道了小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在计算中我们可以把整数的乘法运算规律运用到小数乘法中,使我们的运算更加简便。
板书
第一章 小数乘法
第1节 连乘、乘加、乘减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3、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也可以应用到小数乘法中。
4、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篇12: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一、句子基本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二、没有复数形式,与much/some/any搭配
(1)肉类:mutton,chicken,fish,pork,meat,beef
(2)液体:water,milk,tea,coffce,,coke,soup
(3)特殊:,,tofu,bread,,rice
(全部都是不可数的)
三、like的三种意思
本学期总共学习了3种关于like的三种意思,让我们来看看:
·1、加like就是问样子,如:What‘s your father like?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
2、与would连用为“想要”的意思,如: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你午餐想吃什么?
3、与do,don't,does,doesn't连用或单独使用,为“喜欢”的意思。如:What do you like?你喜欢什么?
四、区别many,any
some用于和表示邀请、请求的句式:Can I have some...?(请求)
any用于和中,如:Do you have any ?
五、代词
我 你 他 她 它 我们 你们 他们
I you he she it we you they
me you him her it us you them
my我的 your你的 his他的 her她的 its它的 our我们的 your你们的 their他们的
六、a/an/the
a:用于音标前:a university student.
an:用于音标前:an active boy.
七、重点-名词变复数:鱼fish的复数和不可数名词
鱼 单复数也行(在水里快活) 单数a fish
不可数:鱼肉(已煮熟,已死了)
八、缩写
1、I'm=I am我是
2、you're=you are你们是
3、he's=he is他是
4、she's=she is她是
5、it's=it is它是
6、we'r=we re我们是
7、they're=they are它们是
篇1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重点句型
---Who’s your English/ music/art/science/maths/Chinese teacher?
(谁是你的英语/音乐/美术/科学/数学/语文老师?)
---Mr. /Miss./Mrs./Ms. Jones. 琼斯先生/琼斯小姐/琼斯太太/琼斯女士
---What’s she/he like? ---She/He is clever.
对人的性格和外貌提问,可用上面表示外貌和性格的单词回答。
---Is he/she strict? 他/她严厉么?
肯定回答Yes, he/ she is. 是,很严厉。
否定回答No, he/ she isn’t. 不,不严厉。
今天是星期几? 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是星期一。 It’s Monday.
你星期六常干什么?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Saturday?
我常做家庭作业. I often do homework.
你们星期三常上些什么课? What do you have on Wednesday?
我们上语文、数学和英语. We have Chinese math and English.
What about you? 那你呢? (用于来问别人同样的问题而又不重复前面的问句。)
吃饭时,询问他人想吃和想喝什么时,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 (你想要吃喝什么?)
----I’d like a sandwich/hamburger/ an ice cream, please
(我想要一个三明治/汉堡/冰淇淋.)
tea/milk/juice/water , please. 我想要点茶/牛奶/果汁/水。
注意:可数的食物也可以在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
如:I’d like two hamburgers/three sandwiches/five ice creams, please.
我想要两个汉堡/三个三明治/五个冰淇淋.
当你想知道你朋友或父母最爱吃的食物或最爱喝的东西是什么时,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
---Ice cream. It’s sweet./ Salad. It’s healthy.
篇1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英语语法
1.there be句型包括:
(1)单数形式(只有) there is a/an…..+名词单数
如:There is a clock/bike/photo/plant/water bottle.
(这里有一个钟/自行车/相片/水瓶)
There is an apple/egg.( 这里有一个苹果/鸡蛋)
(2)复数形式(两个及以上的)
There are +具体数字(two/three)/many/some+名词复数
如:There are two bikes. 这里有两辆自行车。
There are some buildings. 这里有一些建筑。
There are many trees. 这里有许多树。
2.当询问他人这里有什么吗时,只需要把There is… 变成 Is there…? There are…变成Are there...?
如:(1)There is a river/hill/forest/lake/mountain.
(这里有一条河/一座小山/一片森林/一座高山。)
Is there a river/hill/forest/lake/mountain?
(这里有一条河/一座小山/一片森林/一座高山吗?)
肯定回答:Yes, there is.
否定回答:No,there isn’t.
(2) There are four bridges/villages. (这里有四架桥/四个村庄)
Are there four bridges/villages?(这里有四架桥/四个村庄吗?)
肯定回答:Yes, there are.
否定回答:No,there aren’t.
3.当问球在哪里时,应该问:
---Where is the ball?
---It’s in beside/ behind/above/in front of the dog.
(他在小狗的旁边/后面/上面/前面。)
篇15:五年级习作
我学会了炸肠
郭姿麟
今天中午,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的肚子咕咕的直叫,我非常饿,于是我决定,自己做饭。
我看过几次妈妈炸肠,但这是我第一次炸,很紧张。我把锅洗了2次,把煤气罐打开,我记得妈妈告诉过我。把水烧干,再倒油。这样,油才不会喷出来,我把锅里的水蒸发掉,倒了一点油,再把油烧热,把切好的火腿放到了锅里,来来回回翻着,过了几分钟后,发现火腿有点糊了,连忙把火腿盛到盘子里,放了芝麻和孜然,我的第一盘菜做好了,我很激动。
虽然吃起来有点硬,但还是很好吃的,我学会了做菜,以后我要把菜烧得更好,也要经常做菜。
作文点评:作者写了自己第一次炸肠的经历,写得很具体,因为是第一次炸,肯定心里会不安,如果再加上自己的心里活动描写,或是在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作文会更精彩。
我和豆豆的一件事
郭姿麟
记得那是几年前的一天,小狗豆豆刚来到我家不久,他长得很可爱,屁股上长了一颗“心”形的黄毛,我非常喜欢它。
那时豆豆刚吃完中午饭,他正在小推车上坐着,我心想;豆豆一定喜欢别人推着它跑吧,我就推着它跑,他走到车的前面去了,我以为它要停下来,就停下来了,由于停的太猛,小豆豆滑了下去,它的身上挫伤了一块皮,还吐了一些食物,为此,我感到非常的.失落。
到现在,我看到了豆豆身上的痕迹,心里很难过。有时甚至鼻子酸,现在我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小心,在和小豆豆玩的时候不要伤害它。
点评: 这篇文章写了自己不小心伤害了小宠物 这件事 ,读来亲切自然,语言也很流畅,心里活动很真实。 不足之处:应该详细写写小狗受伤时的样子,以及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是什么感觉。
一个爱我的人
昌隆小学六年级 赵佳峰
我有一个懂我爱我的妈妈,我快乐时她会分享,我沮丧时她会安慰,我胆怯时他会鼓励,从小到大我总感觉只要她在我身边我心里就踏实。
我妈妈个子不算太高,体重不算太重,最大的特点是爱笑,他是一名老师,每天辅导我作业。
有一天晚上,作业留了很多,再加上复习和预习,我们熬到很晚。她本可以睡觉,但她还是强忍着不让眼睛闭上,妈妈忽然说:“你看听写,我给你听一遍这样你上学不就有把握了吗?”但是我不忍心让妈妈陪我,我说:“不用了,我有把握的!”妈妈又说:“你不用在乎我,我应该陪你,谁让你是我儿子。”我没说什么时候也朝我看了一眼说:“快记,别浪费时间了,已经很晚了,这么晚睡,我怕你身体不好。”夜很静什么声音都没有,只有灯在亮,我不敢想,母亲这么晚陪我是什么心情,如果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地在那儿看着一本教科书,是一种什么的滋味?我不敢想,听了母亲的话后,我的心颤抖了一下,为母亲的话而感动,又为能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感到荣幸。
人生的道路就好比一场比赛,你在赛道上和人家拼搏,而母亲却在旁边喊加油。
作者简介 :赵佳峰同学是昌隆小学方金波老师家公子,他是个肚子里有墨水的孩子,读过好多书,知道好多典故,还有非常敏捷的数学思维,老师相信佳峰同学一定能再接再励,提高你的语文和写作水平,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作文点评:这篇作文开头结尾写得很精彩,是文章的亮点,中间不分,选材也可,写了妈妈对儿子的关心。
不足之处: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不够生动 ,个别语句不够通顺,而且,从中看出了你对妈妈的依赖,晚上的学习本就该自己“孤孤单单”进行,希望你在感动之余能独立,让妈妈放心,这就是回报给妈妈的爱。
篇16: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与同学就活动主题进行商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及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能大胆发挥想象,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教学难点:
根据主题策划活动,列出节目表,并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在倾听与合作中活动,表演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表演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进一步交际与习作的效率。
教学准备:
⒈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⒊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⒈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一想起就会让人感到亲切的名字。乡情,乡思,乡愁,乡音,家乡始终是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乡音无改鬓毛衰”,古往今来,人们用各种形式和行动,表达着同样的情感──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你收集了哪些表达热爱家乡之情的诗句或歌曲?
[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浓浓的乡情”
,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
⒉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⒊小组交流讨论
⑴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⑵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可以提示采取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我做家乡小导游、课本(诗词)剧、编小报等形式进行活动。
[活动的形式,符合学生实际和当地实际,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
⑶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选择一个活动方案,选择合作伙伴进行小组学习,彩排活动内容。
⑷小组具体商量内容、分工等事宜,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参与活动,既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给学生已自主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又引发了学生交流的愿望。]
三、展示交流,体验乡情
⒈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
⒉分组列出节目表,把节目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⒊以组为单位,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齐心协力来比拼,准备时间10分钟。
⒋分组表演,评优激励。
⑴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的成果。其他组认真观看,认真评选。
⑵交流本次研究活动的体会、收获以及感受等,评选出优秀活动小组、创意小组、团结协作榜样小组、优秀设计小组等。
[开展组际竞赛,并采用荣誉与行动捆绑的形式,激励学生参与活动,并设置多种奖项,多渠道、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收获,引向课外
款款的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共同愿望。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继续去了解家乡,
建设家乡,为我们的家乡的明天出一份力量。
第三、四课时
(习作)
一、诵读古诗,引发期待
⒈诵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⒉谈谈诵读古诗后的感受,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到人事的变化。
⒊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谁不愿意为家乡出份力?家乡,有了你们的参与而日新月异,变化多多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以诗引路,促使学生认真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二、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⒈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
⒉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
⒊想象久别重逢的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场面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⒋想象回家的历程。
⒌想象家乡的某处景观……
三、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⒈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⒉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交流积累,活化语言
⒈交流课内外积累的关于与家乡的好词好句佳段。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引导学生适当地加以运用。
⒉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⒈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⒉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⒊自行初改。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⒈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讲评中注意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表达自己感情角度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的个体进步进行评价。
⒉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⒊分两种类型展示:优秀习作展示;进步习作展示,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习作的赏析、交流、评价,是进行口语交际,习作训练的一次良好的语言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讨论,作品赏析中,通过对话交流,点拨写作方法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达到听说读写综合发展,习作与口语交际携手共进的目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 范文(精选16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023-01-1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2023-03-24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后进生辅导教学计划2022-12-14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计划2023-05-24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四范文2023-02-1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10-18
人教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2-12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2-04-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2022-07-30
人教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上册《牛郎织女》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