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

时间:2022-05-02 22:08:4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关了个灯”为你分享10篇“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

篇1: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

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各级政府对应急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逐渐认识到:成功的应急管理必须进行社会动员,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可以大幅度提高应急管理的效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整合,社区不仅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社区在社会管理中应该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没有社区的参与,就没有真正的应急社会动员.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社区的参与有助于扭转单纯依赖政府应急的局面,极大地推动应急社会动员的发展.

作 者:王宏伟 李莹 Wang Hongwei Li Ying  作者单位:王宏伟,Wang Hongwei(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与公共安全研究所)

李莹,Li Ying(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刊 名:安全 英文刊名:SAFETY 年,卷(期): 28(12) 分类号:X9 关键词: 

篇2: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自卑观

社会比较视野下的自卑观

摘要: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来看,自卑可以定义为:个体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认为自己不如他人而视之为缺点并为之苦恼的.情感体验.从比较的性质、比较的对象和比较的范围上看,自卑和自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依据是否有意识的标准,可以将自卑分为自卑感和内隐自卑.有关自卑的研究应该从社会比较的角度对自卑感和内隐自卑进行测量并探讨它们的特点,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划分自卑心理的结构并对不同自卑结构的个体的人格特点开展研究等.在社会比较的视野下,积极开展有关自卑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作者: 李艺敏[1]孔克勤[2] Author: LI Yi-min[1]  KONG Ke-qin[2]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上海,62 期 刊: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 51(1) 分类号: B842 B843.1 关键词: 社会比较    自卑    自卑感    内隐自卑    机标分类号: I1 I01 机标关键词: 社会比较    比较视野    自卑感    Comparison Theory    Social    自卑心理    自卑结构    人格特点    实证研究    实践价值    情感体验    理论意义    角度    个体    自尊    意识    性质    视角    联系    基础 基金项目:

篇3:社会工作学视野下的社区内涵探析

社会工作学视野下的社区内涵探析

社会工作学视野下的社区内涵探析

贺志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 519087)

【摘要】 在社会工作领域,社区工作备受争议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对社区内涵的理解。本文在静态上,分析了社区概念的三种研究维度,即地理的社区、心理的社区和行动的社区。在动态上,指出随着社会的变迁,社区概念的内涵及要素会在地理的、心理的和行动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形式。

【关键词】社区内涵 研究维度 衣帽式社区

I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 )11-0061-03

DOI: 10. 3969/j.issn. 1672-4828. 2012.11.016

一、前言

对社区一词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大学中的学生社区,某某社区居委会等。每个人对于社区似乎都有话可说,但都不能将它讲得清楚明确,甚至是在诸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术团体中,对社区的理解也争议不断。这似乎就注定了社区社会工作天生就要备受质疑和争论,因为它与“社区”这个词搭上了难解难分的关系。

近几年,专业的社会工作在政府制度的驱动下获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就是社区工作,这与我国大力推行的社区建设有莫大关系。然而,受日常用语,政府话语,学术术语等影响,人们对社区的理解变得更加的混乱,这种混乱造成社区工作变成了一种“谁都可以干的工作”,显然,这种现象并不利于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更无法树立起社区工作的专业形象。要为社区工作“正名”,就必须先对“社区”概念有清晰的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必须要站在社会工作专业的立场上,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背景,以社会发展变迁为主线,深入解读“社区”的内涵。本文以社会工作学为视角,梳理和探讨社区概念的研究维度、社区概念的内涵及其要素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这一场域中的行动。

二、“社区”概念的研究维度

桑德斯(Sanders,1975)从三个维度对“社区”的概念进行分类,台湾学者徐震教授在桑德斯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对社区本身的变迁情形及社区研究的历史演进的梳理,对其进行了详细阐释,这对社会工作者理解社区具有启示意义。

一是侧重地理的或结构( Structure)的概念,即从社区的地理疆界与服务设施方面着眼。此种用法其语义不在于其社区面积大小或人口多寡,而在于其社区疆界可以按照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是否与居民一体的关系加以区分。如帕克认为“社区是社会团体中人与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 Park&Burgess,1921:161)。桑德逊称“社区是地方居民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结合形态……并在村镇中有一个共同活动的中心”(Sanderson&Polson,1939:50)。

二是侧重心理的或互动(Interaction)的概念,即从社区的心理互动与利益关系方面着眼。此用法对应于精神社区(Spintual Community)或利益社区,意指共同利益、共同目标、或共同背景,如宗教、种族、职业等的人群。他们生活在一个较大的`社会单位之中,而自认为属于一个较小的单位,如某高校校友会。此处不考虑其居住分布的空间关系,而考虑其共同文化、共同隶属、共同命运、共同意识、共同愿望及认同的心理状态。如麦其维称“社区为任何共同生活的地区而居民能形成某种共同的特质,如态度、传统、语调等”( Maciver,1928:22-23)。

三是侧重行动的(action)或功能的概念。即从社区的社会变迁与参与行动方面着眼。是对有社会组织与发展计划的社区的通称,专指地方性社区(the local community),即指具有地域基础( temtorial base),又具有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后具有组织行动(organizational action),以发挥其社区发展功能,谋求共同福利。其社区范围常按照工作计划的目标与内容而定。如布鲁纳认为“社区生活的动力即在于自行发现共同的利益及需要与自求解决的方法”( Brunner&Hallenbeck,1955:159,163)。

徐震在延伸桑德斯对社区的概念与界定,指出就社会工作的观点而言,应该包括地理的、行动的与心理的三种概念,意即以“地理社区”的概念为基础,以“行动社区”的概念为方法,以“心理社区”的概念为目标。换言之,社会工作者必须在一个漫无组织的地理社区内,运用社区行动的方法,以求社区意义的成长。(教育论文 )地理社区、行动社区与心理社区三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清楚表示,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社会工作者追求的“社区”应是三个椭圆重合的部分,具有这三重性质的社区典型代表就是传统农村的宗族。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宗族具有的连接纽带功能、动员行动能力及心理归属功能变得支离破碎。

三、变动中的“社区”内涵

无论是在社会学、哲学、宗教及政治学等范畴,还是社会工作学理论与实践中,对“社区”的理解始终处于一种变动之中,这种变动的动力来源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

(一)以地域为基础,更强调共同特性的“社区”

从社区的定义来看,徐震(:13-14)在对相关社区定义梳理的基础上,将社区界定为居住于某一个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简言之,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1)住于相当接近的地区,彼此常有来往;(2)具有若干共同的利益,彼此需要支援;(3)具有若干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市场等;(4)面临若干共同的问题,如经济的、社会的、教育的等。(5)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由于这种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问题、共同的需要,遂产生一种共同的社区意识,即社区归属感。为了达成其共同的目标,社区必须组织起来,互助合作,采取集体行动,以共同发展。具备这些或其中的一些条件或其潜能的一个群体,即可称之为一个社区。整体而言,这一定义是地域性的社区(geographical community)和功能性的社区( functional community)的综合体。顾名思义,地域性的社区是以地理区域划分,而功能性的社区是指具有相同问题、共同兴趣、或相近背景的社群(莫邦豪,:4)。此外,陶蕃瀛(1994)对社区的理解与徐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单元,而社区工作者对社区的掌握,应包括空间、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社区对人的心理意义或社区意义等三个面向,即社区是一种地理空间单元、社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社区是一种集体认同的单元。以上对社区内涵的阐述涉及到了地理的、关系的和认同的三种维度,并且都是以地理的维度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在操作上仍很难运用,尤其是在社会迅速变迁的时代。

可能是由于地域或空间比较容易直接观察到,而共同关系、集体认同或归属感等不易被外界所直接观察,学者对社区界定多以地域或空间为基础。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等社会变迁,人群在空间上的聚散,几乎无法反映人们的共同关系与认同,地缘性社区开始没落,而虚拟(功能)社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更为重要。在这样的社会中,关系与归属的重要性更甚于地域或空间。苏景辉( )认为,社区的概念有两个意涵,其一之地理区域,其二指一群具有共同性质的人群,又称共同体,并指出社区工作的社区,是后者的“具有共同性质的人群”。为了便于操作,李易俊( 2012)对社区内涵界定采取了一种折中路线,他以空间与共同特性作为二维向度的方式认识社区的内涵。如下图所示,以空间、人群活动的共通性二向度为例,分别以高低表现。出租公寓具有相当高的空间一致性,而人群活动一致性比较低;社团则是具有高的人群活动一致性,但空间一致性比较低。这两者均为充分显示社区的特征,更非社区工作所关心的“社区”。社区工作关心的社区是同时具有空间一致性与人群活动一致性的人群。

从社区的要素来看,《韦氏新字典》从社区的条件对社区加以定义,认为社区包含了人群、地域关系、人际关系以及复杂的利益关系等条件。这一定义更多地强调了关系网络的重要性,而徐震对社区要素的界定要更为具体,分为五项要素:(l)居民。居民是社区的第一要素。社会工作尊重“人”,相信“人”,并以“人”作为发展的目标。要了解社区,必要先对社区居民有所认识。了解内容涉及居民的年龄组合、性别比例、教育水准、及职业、收入、信仰、地位、社会态度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发现居民的共同利益与共同需要,促进居民之间的团结,唤醒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兴趣等。(2)地区。社区的地理要素包括社区的天然资源、公共设施、及交通。建筑等。在乡村社区,出于共同的生活需要,在社区的某一交通便利之处,常会形成一个社区的中心。而在都市社区,由于互动的发展,常会形成多个社区的中心,呈现出一种社区包含社区的趋势。(3)共同的关系。在传统的社区中,共同关系强调其共同的文化背景,如语言、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社区的关系以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问题等后天性的关系为重要因素。(4)社区的组织。基于共同的需要,必然要出现代表其共同关系的组织形式,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的,其目标在于解决共同需要,达成共同目标。(5)社区的意义。是指居住于某一社区的人对这个社区有一种心理上的结合,即所谓的归属感。此种归属感是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动力。这种归属感可以藉由社区群体活动来培育。以上社区要素的分析,仍然将社区放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讨论。

(二)以潜在兴趣为基础,更强调行为者暂时性结合的“社区”

虽然一些学者不再那么强调“社区”的地理的因素,但仍无法摆脱它的限制,至少其论述均是以地理的因素为基础而展开的。这样的界定虽然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的变迁,但还不够彻底,尤其无法解决由流动性带来的归属问题。可以预测流动性将是现在及未来社会的一大特征。换句话说,我们将步入到一个高流动性的时代。因为“当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当他们彼此分离,并且易于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个别的、相互独立的行为类型和策略类型时,现代性就形成了”。齐格蒙特-鲍曼认为现代性从起点开始就已开始了“液化”的进程,具有流动的性质。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始终都要面对着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威胁,持久和延续似乎遥不可及,但人却又始终在追寻着确定性与稳定性。

解决这一矛盾,鲍曼提出了“衣帽间式的社区”(cloakroom community),又称“表演会式的社区”(carnivalcommunities),这种“衣帽间式的社区,需要一个公开展示的场所,来吸引在其他方面毫不相干的个体的潜伏着的相似兴趣,并因而当其他兴趣暂时地被压抑起来或被搁置到一边时,能在一段时间里,将他们聚集在一起”。这种“表演会式社区”为个体带来了暂时的喘息机会,并且像所有的表演活动一样,能让他们发泄被压抑的负向力量,寻找片刻嬉闹,以便为“更好地容忍他们必须回到的日常工作”提供正向力量。“衣帽间式的社区”即是一种个体行动的过程,又是个体行动的结果。在香港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作方法,即社区外展工作,这种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是“衣帽式的社区”,它的“社区居民”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香港电影《流浪汉世界杯》就是这样的例子,它讲述了一个社工通过足球项目将一群街头青年组织到一起参加流浪汉世界杯的故事。这种个体行动的结合很短暂的,但却为个体注入了改变的信念,并提供了改变的资源。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个体无论穷或富,都有对“衣帽式的社区”的渴望。

四、总结

不得不说,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以地域为基础,更强调共同特性的“社区”仍是我国社区工作的主要工作对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变迁,尤其是在大都市,以潜在兴趣为基础,更强调行为者暂时性结合的“衣帽式的社区”也将进入到社会工作的社区范畴内,并可能成为主流。

篇4: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情况调研报告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20xx年11月,我省根据中央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要求,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三年多来,福州、厦门、泉州等地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扎实推进,采用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招聘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下称专职社工),协助司法助理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推动了试点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较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专职社工队伍建设,5月下旬,我厅按照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组织部等《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组成调研组,并下发相关文件,发放调查表,部署各设区市司法局和社区矫正试点县(市、区)开展调研。6月中下旬,调研组先后到长乐市、连江县、福清市、湖里区、同安区和思明区,召开六场座谈会,有7个基层司法局的负责人、24个基层司法所的所长和近40名专职社工参与座谈,共同探讨研究专职社工队伍建设,形成了调研报告。

一、专职社工队伍的基本情况

20xx年11月,经省委领导同意,在省委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思明、丰泽、梅列3个区第一批开展社区矫正试点。20xx年11月,省委政法委确定福州市鼓楼区等20个县(市、区)为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单位,厦门、福州主动扩大试点范围,自行批准12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全省共有35个县(市、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第二批扩大试点时,省里明确要求每个司法所配备1名专职社工,社区矫正对象50名以上的司法所配备2名专职社工,作为司法所的辅助力量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厦门、福州、泉州等地的县(市、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先后制定相关规定,面向社会招聘专职社工。其它试点县(市、区)也陆续配备社工,或正积极努力按要求配备社工。20xx年8月,省两办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加强全省司法所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要聘用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人员充实司法所,从事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专职协助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可享受县级固定工工作津贴;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目前,全省共聘用专职社工417人,其中福州289人,厦门55人,莆田10人,泉州14人,漳州3人,龙岩21人,三明12人,宁德10人。在我省35个试点县(市、区)中,有23个县(市、区)聘请专职社工,占比67%;在384个试点司法所中,有280个所配备专职社工,占比72%。专职社工占社区矫正试点司法所工作人员1049名的40%,占社区矫正试点司法所在编人员384名的108%,是基层司法所非监禁刑执行工作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社工队伍,各地在招聘时都有相应的条件限制,从总体上看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年龄轻。全省417名专职社工中,25岁以下占45%,35岁以下占44%,一大批年轻人进入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二是学历高。全省417名专职社工,大专学历174人,占比42%,本科学历240人,占比58%。基层司法所在编或其他聘用人员,学历普遍是在职大专及以下,而专职社工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学历优势明显。三是专业强。专职社工中法律类专业毕业的有153人,占比37%以上,其余264人也均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特长,具有良好的多学科、交叉学科专业素养,基层司法所专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素质好。各地进人时大多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品行良好,文字能力、口头表达强,近一半人还获得国家外语及电脑操作考试等级,适应工作快,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作用

截至20xx年6月底,全省35个试点单位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9765人,累计解除矫正3091人,正在接受矫正的有6674人,重新犯罪5人,重犯率仅为0.05%。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总体是好的、平稳的、有效的、符合要求的,基层干部群众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态度更趋理性、宽容,初步显示出社区矫正工作在促进罪犯改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通过调研,我们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与专职社工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其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缓解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司法所是执行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和平台。担负着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治理、法律援助等工作。全省1101个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2285个,使用1891个,所均不到1.7人。社区矫正试点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矫正力量薄弱,工作难以拓展等问题。新增社区矫正工作职能后,人少事多矛盾更加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接受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有6674人,384个试点司法所平均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7人,最多的将近百人。在各项保障措施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要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单靠1-2名司法助理员,是难以完成好任务的。专职社工就是基层司法行政在社区矫正试点中,探索通过社会化渠道解决人员不足的一种尝试。从实践看,采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为基层司法所配备专职社工,初步缓解了司法所矫正力量不足的问题,为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二)适合社区矫正工作特点。遵循社会规律、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合社会资源、组织社会力量对五种罪犯进行教育改造是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的重要区别。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司法行政部门与其他社会力量的结合,重视吸引专职社工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以弥补专业人才和专门知识的不足。调研中,我们发现专职社工一般具有本土化色彩。户籍地属本县(市、区)的有379名,占比91%。社区服刑人员按现有政策,以户籍地矫正为主,基本上分散在乡镇街道的各村居。本地专职社工熟悉社情民意、了解风俗习惯,开展工作能得到家庭、亲友支持帮助,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监督管理和帮困扶助,这些都符合社区矫正的特点和要求。

(三)促进非监禁刑罚规范进行。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具有很强的法律性、规范性、严肃性,从长远看,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的队伍和专门的知识。专职社工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良好的法律、教育、心理等专业的学习背景,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强,他们作为社会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门从事社区矫正辅助工作,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有利于基层司法所更好地把握社区矫正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深入推进基层司法所依法、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四)改善基层司法所人员结构。384个试点司法所共有在编司法助理员384人,其中35岁以上占272人,学历也均在大专及以下,从总体上看,呈现人员单一,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状况。而目前的专职社工队伍,80%的以上是经过公开招聘的,他们珍惜工作机会,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听从指挥,遵守制度,兢兢业业,成绩显著,有37名专职社工受到各种表彰。特别是能利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践,虚心学习,积极探索,提高技能。全省共有403名社工参加各类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的辅导教育,掌握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工作环节,积累了司法所基层工作实用经验。调查中,司法所普遍反映专职社工头脑灵活,思路清晰,接受新知识快,进入工作角色快,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好。国家在短时间内不能大幅增加政法专项编制的情况下,专职社工是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

三、加强专职社工队伍建设的建议

专职社工是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尝试性和探索性工作,从部分试点县(市、区)看,其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我省开展时间短,范围仅限于35个县(市、区),是一个新生事物,社会认知度和知晓率还不够高。社会各界及基层党政领导,对专职社工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对“社工”作为一种职业的认识还不完全到位,有的认为是“义工”,有的认为是“志愿者”,有的认为是“临时工”,有的认为是“编外合同工”。由于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在使用专职社工时就出现随意性,专职社工被当作临时工随意派遣,从事乡镇街道计生、综治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专职社工设立的社会性、专业性和专职化的初衷。因此,有必要加强社区矫正的宣传工作,突出作为社会工作人才一部分的专职社工队伍在社区矫正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提高认识,为专职社工队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篇5: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参与式英语教学法探析

西方文化视野下的参与式英语教学法探析

参与式英语教学法,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意借鉴西方文化的.优势,充分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安排布置课堂场景,充分尊重学生与老师的平等地位,倡导创新精神,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准确把握参与式教学的特点、规律,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作 者:赵笑飞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刊 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 年,卷(期): “”(3) 分类号:H319 关键词:西方文化   参与式   教育   英语  

篇6:现代社会视野下的职业道德:社会和个人的黏合剂

现代社会视野下的职业道德:社会和个人的黏合剂

道德的功能是多元的,团结社会和个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功用.传统社会的一致认同模式和共同目标的设定,把个人牢牢地锁定在一个共同体之内.现代社会建立在不同权利个体之间利益算计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从而造成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疏远.然而,当代社会存在的大量职业群体,能够发挥中间组织的作用,成为个人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完善职业道德,有利于培养个体的.责任感,使之成为现代社会和个人之间的重要黏合剂.

作 者:蔡小忠 CAI Xiao-zhong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刊 名:嘉兴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X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9(6) 分类号:B822.9 关键词:传统社会   现代社会   职业道德   黏合剂  

篇7:文化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探析

文化视野下的城市社区体育探析

从文化学的'视野来探析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认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是指是人类体育实践活动及其产品(物质与精神产品)在社区这一特定时空内的反映;在体育文化特色上,呈现着共享性、熏染型和多样性等特点;在功能上表现着整合、沟通和健身娱乐等作用;在体育文化领域的发展前景来看,社区体育文化将随着其载体的日趋完善而走向繁荣.

作 者:刘成林 戴志鹏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体育系,湖南益阳,413000 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G81 关键词:文化   城市社区   体育  

篇8:浅谈生态视野下虚拟学习社区建构论文

浅谈生态视野下虚拟学习社区建构论文

一、前言

在实践方面,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Web3.0技术的日臻成熟,网络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理论方面,特别是构建主义和终生学习观念的深入,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方式,在以人为本的学习观下备受关注,也逐步发展。虽然虚拟学习社区具备诸多优势,但是,目前的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主体却处于学习活动之外,仅仅作为社区的管理者和学习活动的监督者的角色出现。由于缺乏指导和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无法实时监督,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学习者容易产生浮躁心理,不利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另外,由于无法与外界接触即调整弹性缺乏,导致虚拟学习社区结构稳固,内部缺乏动态的调节机制,无法及时更新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模式单一,增加了虚拟学习社区维护的成本和难度。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学习空间受限,学习活动缺乏持续性,导致学习者参与社区的积极性降低,阻碍了学习者的社会性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面对网络生态危机时,虚拟学习社区便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鉴于当前我国虚拟学习社区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拟从生态学习观的视角分析和解读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属性和基本特征。生态学是研究生命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的学科,而生态学习观又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用生态学的思想考察学习者与其所赖以生存的学习环境共存问题。我们用生态学习观的角度观察虚拟学习社区,从一个新的角度和切入点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对于重构虚拟学习社区,保证虚拟学习社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

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Rheingold,1994)[1]首次提出了虚拟学习社区(LearningCommunity)的概念,他认为虚拟社区是个人关系的网络,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有着共同偏好的社会群体。约翰哈格尔(JohnHagel,)[2]则认为,网络社区是供人们围绕着一个共同的兴趣进行讨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来创造价值。而斯科勒(Scholer,1996)认为,共同的兴趣不是唯一的特点,新型学习社区还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伊尔茨(Hilts)和威尔曼(Wellman)[3]的观点类似,都认为虚拟学习社区具有双重功能,一是帮助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二是为学习者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场所。Amy博士[4]提出了构建虚拟学习社区若干策略: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建立广泛的场所网络、明确社区角色功能、丰富会员的资料信息、完善社区生活仪式、完善强有力的领导程序、加强与成员的交流沟通、鼓励正确的礼仪和协助成员运作自己的社区小组。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Ecology)是一门应用生态学的理论与原理研究教育现象的'学科,对开拓教育科学新领域,发展跨学科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1976年劳伦斯克雷明(LawrenceCremin)首次提出教育生态学概念。随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其研究内容既包括微观课堂生态的,也包括对教育、文化、生态危机等宏观教育生态问题的研究。

在国内,虚拟社区也称“网络社区”“在线社区”,由于匿名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虚拟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比如国内的代表性的虚拟社区―――天涯社区,会员众多,已经称为国内最大虚拟交流平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对虚拟学习社区开展了广泛研究[5-7],如虚拟学习社区内涵、功能、建设等。而且国内外对于网络学习也进行大量的研究,如网络远程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协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交互研究以及网络学习环境研究等。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发现从生态的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网络的还非常缺乏。

三、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结构

(一)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结构模型

自然生态系统有生物系统和外部环境有机构成。其中,其特定的空间组成和结构是自然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生态最本质的属性。生态虚拟学习社区是一个共同体,是生命体统的核心和能动主体,但是生态虚拟学习社区的运行又离不开外部环境系统的哺育和支持,生态虚拟学习社区需要与外界保持物质、能源的信息的交流以保持其平衡和发展动力。

虚拟学习社区的显著的生态特征是学习共同体,和其他生物共同体相似,学习共同体具备以下基本生态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功能。学习共同体强化了学习者的归宿感和自尊感,学习者共同遵守规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学习偏好和取向,让学习者感到了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队。它在远程教育中重要的意义在于增加学习者的归宿感和认同感。而学习共同体能强化学习者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能感受到其他学习者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降低远程教育的中途辍学率。二是信息交流功能。利用学习共同体,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加快学习者与辅导者和其他学习同伴的知识的共享,加快知识的传播和转移。在知识的沟通中,不同思想的碰撞有利于学习者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学习共同体中主体因子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决定了其核心功能发挥程度的大小,而且在相互作用上,他们之间自由转化和相辅相成。借鉴自然生态系统的属性特征和各因子的功能,学习共同体可以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作用关系是实现虚拟学习社区生态平衡的关键。一般意义上讲,生态虚拟学习社区中每一个主体既是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也是信息的分解者,但是,从功能角色定位角度来看,每一个角色都有特定的行为主体,通常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是消费者,助学者是生产者,课程管理者是分解者。另一方面,这种划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环境的变化,三者的功能和角色在生态虚拟学习社区中经常处于转换的状态。他们作为独立、自由的平等主体,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也有义务和权利去保持生态虚拟学习社区的动态平衡。

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离不开系统外部环境的哺育和支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生态学习系统的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大特点就是环境的丰富和多样化,不仅包括工具资源和信息资源环境,还包括评价激励和交互协作构成的人文环境。适宜的环境不仅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各种资源,而且也为他们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让学习者充分、有效地交流、沟通和学习。

作为网络生态学习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虚拟学习社区生态系统与网络生态学习系统不断发生这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一方面,网络生态学习系统不断向虚拟学习社区生态系统输入知识、人员、技术,服务等物质流和信息流;另一方面,虚拟学习社区生态系统也向外部提供各种信息、物资和能源,为社会创造财富。这种系统内外部的流动是系统本身开放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持虚拟学习社区平衡的关键。

(二)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结构特征

1.整体性

生态系统强调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突出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整体性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和核心。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指的是要素之间协同发展,系统保持良性平稳。虚拟学习社区作为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其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学习环境和学习群落。学习环境是学习群落赖以生存的条件,群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同样,学习环境的培养需要种群的共同努力,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处于系统中不同的生态位。如果虚拟学习社区生态系统中,学习种群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就会保持良性发展,一方面能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能优化配置各种网络学习资源。

2.开放性

开放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首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发生了各种联系;其次,系统和系统之间,以及不同层级系统之间也会发生能量的交流,开放性为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为了实现虚拟学习生态社区的良性发展,需要与外界环境发生各种信息、知识、人员的交换。开放性是虚拟学习社区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前提,也是虚拟学习社区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关键。就开放性而言,又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资源的开放性,各种信息、知识在虚拟学习社区系统内外交换,保持系统的新陈代谢;二是指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虚拟学习社区面向志同道合的学习者开放,为学习者自由参与讨论和学习提供便利和空间。

3.流动性

分布式认知理论强调认知活动在个体参与者、人工制品和内外部表征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来解释认知现象。虚拟学习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的一个前提是知识信息的流动。知识信息流一般包括互动信息流和结构化信息流。互动信息流指的是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知识信息,比如网上论坛、BBS,目的是加深在线学习者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便于知识的相互启发和情感交流。结构化信息流包括那些高度结构化的信息,比如专题网站、在线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学习者掌握知识信息,帮助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三)虚拟学习社区群体的生态位

1.生产者

生产者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负责将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在为其他物种提供食物和能量的同时也供自己生存。就虚拟学习生态社区而言,只要是能提供信息并创造知识即是生产者,他们可以是学习者,也可以是老师,甚至是普通的浏览用户。所有参与者都充分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他们在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也不断向其他主体反馈信息和交流信息,从而促进了社区的知识创新,并丰富了社区的智慧。

2.消费者

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消费者是那些自身无法提供能源和食物,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维持生存的生物。利用信息资源的个体在虚拟学习社区中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通过观看BBS和视频文件,浏览网页,参与讨论等方式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另外,虚拟学习社区消费者同时也是被消费者。

3.分解者

在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分解者同样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食物链的循环过程中,他们将剩余的有机体还原成成无机物,并吸收部分能源和物质以维持生命。虚拟学习生态社区中的分解者负责保障学习网络的畅通,他们对部分垃圾信息和不良观念进行监控并隔离,同时重组各种学习资源,以负责维护社区环境的清洁。需要注意的是,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独立性不同,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某个参与主体既可以是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同时也可能是分解者,同时承担不同的角色。正是这种角色和功能的转化保证了虚拟学习生态社区的平稳演化。

(四)虚拟生态学习社区的生态效应

1.生命周期现象

生命周期源于自然生物领域中的发展过程,是生物在形态和功能上经历出生、成长、成熟直到衰亡的周而复始的整个阶段。虚拟学习社区同样类似于自然生物,其群落的出现是基于某个任务或话题的产生,也就意味着,任务和话题是虚拟学习社区群落形成的沃土。要培养思维活跃且种群众多的群虚拟学习社区落,要求任务和话题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总体来看,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过程也经历创立、成长、成熟和衰亡等四个过程。在共同的任务和话题引导下,有着相似追求目标和兴趣爱好的群体集合,虚拟学习社区群落得以创立。当任务和话题进一步深入后,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个人参与讨论和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某个方案,这时虚拟学习社区群落进入快速发展期。随着群落的发展,这时生态文化开始形成,群落队伍逐渐稳定,分工协同明确,虚拟学习社区群落步入相对成熟期。到了群落衰亡期,由于话题和任务的解决,或群体内容矛盾的激化,这个群落开始解散。虽然群体解散了,但是在新的任务和话题产生的前提下,又会重新组织新的群体,虚拟学习社区群落是一个周而复始,不断成长和完善的过程。

2.交互效应

在自然生物群落中,各种物种和种群不可能脱离生态系统而独立生存,他们之间既有激烈的竞争,也存在相互合作,这保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虚拟学习社区群落中,不同群体和个体不是孤立的,而是发生了各种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在学习社区中,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发生了交互作用,实现了思想和信息的互通。同时,虚拟学习社区群落中多样的交互方式也为群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前提和保障。知识交流对于虚拟学习社区群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为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知识结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知识差异(势差)引起了知识的交流和交互。在知识的交互过程中,各个群体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起到不同的生态功能,他们既是知识的分解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保证了知识和信息的新陈代谢。社区中的每个参与人既可以向其他主体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可以得到其他主体的对自身的评价,从而能强化认知,实现虚拟学习社区知识的生态平衡。

四、结束语

在国内外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生态学习观的角度分析和解读虚拟学习社区的生态属性和生态特征。现代学习理论与生态学习观的结合,人本发展、学习情境、集体促进和交互对话是生态学习观的核心思想,也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基本要求。虚拟学习生态社区,一为学习者提供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体现了学习功能;另一方面,可以调整系统结构和学习资源,保持学习社区的平稳建设,具有生态功能。生态学习观的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重构虚拟学习社区,保证虚拟学习社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篇9:质性研究视野下的社会行动研究探析

质性研究视野下的社会行动研究探析

质性研究视野下的社会行动研究探析

锁 媛(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质性研究方法是继实证主义影响下的量化方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从质性研究在对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追求中应运而生,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质性研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光有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要,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并加以重视,用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才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质性研究,社会行动研究,教育行为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02-0067-02

质性研究是(qualitative research)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其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演绎逻辑和大量历史事实为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来描述和阐述研究对象。相对于实证主义过度强调研究工具、步骤和方法,质性研究更加重视研究主题的功能性,以及研究主体的动机、经验和需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在质疑实证主义量化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质性研究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受到较大的关注[1] 。

我国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质性研究方法,并在心理学、教育学、运动医学等研究领域发展较快。一些书籍和著作相继发表:如陈向明的《质性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李晓凤的《质性研究方法》,沈崇麟、夏传玲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代序》,钮文英的《质性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同时也发表出了大量关于质性研究的文献,如杨宁坤,康永为()质性研究大学生自杀现象、张日�N,徐结等()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研究中的质性研究”、苏文亮等()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质性研究、赵静等()早年父亲去世的心理创伤研究――1例男大学生的深入访谈分析等。

一、质性研究概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2],研究者发现仅描述数量关系极易缺失对研究对象性质、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将教育对象作为研究对象时[3]。继而,一种全新的研究方式――质性研究(Qualitativereseareh)开始崛起。很久以来,研究者认为质性研究等同于我们常说的'“定性研究”,其实不然,相比于特指一切非定量研究的“定性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自发性,它更多是基于研究者个人观点的阐发,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形式[4]。质性研究的特点是: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地考察;从被研究者的角度理解其行为和认知;注重研究者的在研究过程中对被研究者的影响;重视研究过程的记载。质性研究方法的规则并不如定量研究那样要求苛刻,也正是因为质性研究的这一特点为研究增加了许多创造性的机会[5]。目前,质性研究方法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已取得了较多成果[4]。

扎根理论是当前心理学质性研究的主流方法(Charmaz,2000),最先由Glaser和Strauss于1967年提出,是指先不提出假设,先通过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直接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再上升到理论[6],是质的研究中兴起的一种重视方法的研究理论[7],可以指导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对数据的使用[8]。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中,动机、情感、认知偏爱以及人际合作与冲突等均成为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课题[9]。

二、在社会行动领域中质性研究的应用

质性研究的方法包括了访谈、实物收集与分析、生活叙事、人种志研究、参与观察、个案研究、行动研究等[10]。

行动研究起源于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组织科学和社会规划等学科,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并将质性研究的对象统称为“行动”。行动者与研究者不再是研究与被研究的关系,都是研究的主体,共同参与研究。行动研究以实际中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问题的解决逐步调整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因此行为研究将是未来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11]。

质性研究视野下的社会行动研究的特点在于:第一,在行动研究中,被研究者成为研究的主体。他们是研究者的合作者、共同体,以自己行动与反思主动参与到研究的过程中。第二,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提高行动能力和行动质量,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第三,行动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第四,行动研究起源于对行动和实践的关心。第五,行动研究没有明确的、预设的方法和技巧,研究主要是通过实践者的反思进行。因此,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日益清醒地意识到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作为的有限性,行动研究也日益为人所期待和重视[3]。近年来,社会行动领域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证据。本文也将基于研究范式,围绕着几大主题的经典研究范例展示社会行动研究的现有代表性结果及其理论贡献。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也遵循一定的程序和研究模式,即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所构成。行动研究并不强调某一套专门的研究技术,注重各种方法、技术的灵活和综合运用[12]。通过研究模式的螺旋循环过程,着重对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反思批判及持续改进[13]。

三、质性研究在教育行动领域的应用

Stephen M. Corey最早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行为研究领域,属于社会行动研究的范畴。教育行动研究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辅导人员、行政人员及家长、支持者(Stephen M. Corey,1953)。研究者在教育行动研究中要以积极的态度,用创造性的思考勇敢地加以尝试,有方法有系统地收集资料,并指出应该改变之处和如何改变的措施[12]。

教育行动研究在美国和欧洲国家已有五六十年的研究历程,参与了国家标准的制定、社区行为、班级教学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累积了一些教育行动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方面、学科教学以及对教育行动研究方法的探讨。如易丽的《从方法论角度审视教育行动研究的价值与局限》;林坚《教育行动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路径》;鲍道宏《在“行动研究”中达成对话――教育行动研究旨趣探究》等。如上海青浦县顾怜烷开展的大面积提高青浦县初中“数学教学实验”,北京三中朱尔澄进行的“历史情感教学的实验研究”,陈桂生教授的“大学一小学教师合作研究”,等等[14]。

四、质性研究展望:与量化研究的分歧与整合之路

从质性研究在对适合于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追求中应运而生,到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的长足发展来看,质性研究正在逐渐走向完善和规范。在展望质性研究的未来方向之前,仍然要成人质性研究过程中易存在的一些缺点:如不能大规模研究大样本,结果不能广泛推广,研究没有统一程序等等[15]。无疑,与量化研究的整合将是质性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一是强调让被研究者参与到研究之中,研究结果用于对制度和行为的改变上。二是以多元化的视角注重倾听不同研究主体的声音。三是意识到研究者个体特点对研究的影响,更加重视研究者的反思。四是在多元化视角的同时坚持规范化研究,追求严谨性和规范性。五是利用现代科学化的研究手段丰富和完善质性研究。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唯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妥,和后现代“去中心”、“多元化”的研究潮流,光有量的研究方法已经不足以满足心理学研究的需要。现象学中对“主体间性”的探究引发了学者们对研究者与研究主体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也开始更加关注研究意义。与此同时,解释学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指导意义也让质性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研究过程是参与研究的双方相互作用,相互理解、融合、意义共建的过程。总的来说,在一百多年的研究发展史上,质性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一元到多元角度”,从“描述到解释”,从“理论到现实”,从“科学到人文”,从“客观到主客体作用”,从“表征到文化”,从“理论到地域性知识”,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有涉”,从“研究到行动””的曲折过程。只有将质的研究方法的引入并加以重视,用多元的方法研究问题,才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趋势。

参看文献:

[1]张光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向――从量化与质性研究的对立到整合[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4)。

[2]齐力,林本炫。质性研究方法与资料分析[M].嘉义: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5:88-92

[3]李八一。方法的背后一一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D].首都师范大学,.

[4]陈晶。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整合之路――质性与量化之整合[J].科技资讯,2007,(17)。

[5]Locke,L.Qualitative research as a form of scientific inquiry in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

ise and sport,1989,60,415-442.

[6]冯生尧,谢瑶妮。扎根理论――一种新颖的质化研究方法[J].现代教育论丛,,(6)。

[7]王海宁。心理学理论建构的新方法――扎根理论[D].长春:吉林大学,2008.

[8]Heather Skirton.The Client’s Perspective of Genetic Couns-

eling―A Grounded Theory Study[J].Journal of Genetic Counseling, Vol.10,No.4,2001:311-326.

[9]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0]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5.

[12]孙亚玲,傅淳。行动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学术探索,,(1)。

[13]陶文中。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J].教育科学研究,,(5)。

[14]李双。教育行动研究的本土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4.

[15]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67-169.

篇10:自主性下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的论文

自主性下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路径的论文

摘要: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最终实现社区学生自我管理,这是目前部分高校参与探索社区管理模式之一,本文拟从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制度框架上方面入手,从三方面展开探讨,一是探索完善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制度层面,二是如何发挥院系指导和监督作用,三是如何发挥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三方面发挥合力,寻找突破点,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自我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

大学生社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更是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安全稳定的避风港湾。大学生社区的管理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的和谐稳定。从学生自身角度,其渴望管理有序、干净整洁、和谐友善、文体生活丰富多彩的社区环境,正是因为有这些诉求的存在,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内生动力,如何将该内生动力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学校、学院、学生三方协同作用。

一学校协调统筹自管社区建设,完善顶层设计

要发挥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在社区管理的制度层面,就是建立健全各项社区管理制度,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健全社区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和目标,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成立校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处和后勤处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党委副书记担任成员,校公寓中心和各学院负责社区工作的辅导员负责具体执行者。领导小组要发挥在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中的规划、监督、评估、激励、决策等作用,从而共同推进大学生社区建设。对全校大学生自管社区进行统一管理,校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制定、统筹规划大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相关制度安排,一是从学校层面,完善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的保障机制,将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中,与学校的总体发展相配合,如修订综合测评加分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自管社区建设;二是按照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将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纳入校财政总预算,给予财力保障;三是监督各个社区自我管理建设现状,重点检查各个社区在执行学校相关规定的落实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矫枉过正,建立投诉和信访接待机制,了解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解决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实际问题和困难;四是严格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不可或缺三个要素,分别是制定实施目标、完善考评制度和落实激励机制,把社区自我管理纳入工作考评体系,把参与自我社区管理的个人在社区管理中的表现情况作为考核、评先表彰的重要内容,如给参与自管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综合测评奖励等,调动参与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1]。

二各职能部门及院系积极参与,加强监督与指导

各管理职能部门及院系是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建设的规划、协调和发动者,是决定着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能否成功运行的核心环节。在大学生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职能部门和院系发动学生积极性,来参与自我管理社区建设,学生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需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自我管理社区的具体管理部门,如设置社区管理办公室、社区学生成长综合服务中心、院系社区服务工作站、学生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职能部门“四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框架。社区管理办公室主要有学校机关部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组成,如学生处、后勤处、资产处、公寓管理中心等负责人和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主要负责协调学生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校、院部门之间的关系,监督和接受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接受学生在自我管理社区建设过程中的投诉和建议;社区学生成长综合服务中心,该中心的定位是为社区生活顺利进行,提供各种服务,如成长服务中心设置安保服务点、心理援助服务站、宿舍报修服务站、遗失物招领服务点、宿舍水电充值点等,直接服务于学生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院系社区服务站,将学院影响力延伸至社区,如由服务站牵头邀请学生名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组建学术沙龙方便学术交流,为后进学生和优秀学生建立互助桥梁,成立学院学业互助中心,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提供学习,为拟创新创业的同学,提供创新创业分享交流空间等,更重要是建立辅导员社区工作办公室,推动辅导员工作进社区,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联系紧密,有助于及时发掘和预防各种问题发生;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成立大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以学院楼栋为单位,形成“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院分会―栋长―层长”等,类似“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设置系统性的培训和帮扶机制,提升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服务能力,从而为有效开展自我社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能力和组织保障[2]。

三学生主动参与社区自我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

(一)平衡学生主动参社区管理与校现有社区管理关系的重要性

社区管理水平的高低,社区的管理者和居住者有着决定作用。具体来说,这两个主体一是学校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二是学生。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社区管理工作人员与入住学生的关系是对立的,属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缺乏有效沟通与互动,从而导致社区管理水平下降。具体分析来看,当社区管理过程如果只有学校社区管理人员参与时,学校和学生对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及义务的监督管理就变得薄弱,部分社区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消极怠工、偷懒缺勤,使得社区管理的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这也会给学生带来学校管理松散的不良印象,长期以往,学生对学校社区管理人员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对其管理产生了抵触、厌烦等情绪,这样会使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性更是全无。而这种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学校社区管理人员积极性,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整个学生社区管理和建设水平下降。另外,学生作为大学生社区建设中的绝对主体,却很少享有参与社区建设的权利,这也导致部分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兴趣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积极性。例如,某些学校仍然按老旧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对学生社区进行类似军事化管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是学生依旧没有较大改观,从学生角度来说,因为学生既然不喜欢,又无力与学校社区管理层抗衡,只得选择消极被动地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一旦校方管理出现松懈,社区管理质量立马就会下降,最终导致整个社区管理水平的下降[3]。

(二)“简政放权”给予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权利

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大学生自管社区,这是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探索的社区管理模式,约翰S布鲁贝克在其所著的《高等教育哲学》中写道:“明智的把权力进行分享,并不是把权力弱化,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成果。”大学生社区实现自我管理,是在一定意义上削弱学校对大学生社区的管控,但是这种削弱,只要有较好的顶层设计,把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那些可为,不可为,规定清楚,反而会使学生社区管理工作效率倍增,最终促使学校社区实现管理目标“宜居住、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和谐稳定”。从“需求侧”角度来说,如果把学校内人数最多的学生作为日常管理者的一份子吸纳到学校日常管理的体系里来,一方面可以减轻管理负担,实现管理目标。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建设后,建立自管社区,这样学生由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学校被管理者与管理者的对立关系,会伴宿学生的参与进来而改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立的减少,这样会直接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学生参与社区管理,这样会节省学校在社区管理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学校节省相关开支,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后,“需求侧”的诉求会及时被反馈,使管理者了解学生诉求,这样有利于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的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通过参与社区管理,锻炼管理服务能力,尤其是类似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等专业学生,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平台。大学生参与社区管理后,安排特定岗位,该岗位明确职责要求,例如根据自管社区管理需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将党支部建在社区上,大学生党员本身就是学生中的优秀和积极分子,发挥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学生支部建在社区,有利于学生党员进行交流,服务和满足高校党建工作需求的同时,给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提升党员服务意识,大学生社区也是重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在社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活动开展上,更贴近学生生活,达到如无细无声的效果。大学生在参与自管社区建设过程中,学生即可理解学校作为管理者的难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减少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矛盾,提升学生社区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学校把社区管理权力在社区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合理分配,做好制衡和监督,这样也有助于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三)积极鼓励学生组织、社团参与自管社区委员会建设

社区学生组织是社区建设重要的基层组织,大学生在自主参与社区文化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组织进行交流、对话,推动形成大学生自己的协商机制和交流机制,形成一个理性、民主、平等、开放、多元的大学生交流平台,从而激发大学生社区的管理活力。探索社区党、团、学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全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团、学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权益的作用,促进同学之间在思想上互相启发、行为上互相监督、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增强学生党、团、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推动大学生自管社区建设顺利进行。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具有管理方式的多样性、组织形式的自主性、群体目标的统一性、活动场地的固定性以及行为规范的自律性等特点,对学生社区主人翁意识的提高、服务意识的培养、实践育人的训练以及社区文化的塑造等具有重要作用,其在社区管理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彰显。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能为广大学生塔建展示才华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协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认识到社区是我家,爱家靠大家,乐于参与社区管理,爱上社区管理。同时,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也能为社区建设带来生机和活力,增强社区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变“一人服务千百人”为“千百人共管一个家”。总之,通过整体规划,努力把学生自管社区打造成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园、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管理实习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场馆,形成管理理念先进、文化生活丰富、安全和谐稳定,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自管社区,从而不断增强学生自管社区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刘鹤龄.论高校公寓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安徽大学,2013.

[2]钱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

[3]辛鹏.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冲突的文化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社会工作学视野下的社区内涵探析

亲身参与的社会功德的事范文

社区科普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防灾减灾的工作总结

调研应急体系服务市民社会实践总结

疫情防控个人总结

街道冰雪天气应急预案

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领导讲话

疫情防控工作个人总结

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优秀

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
《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应急社会动员视野下的社区参与(精选10篇)】相关文章:

乡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2023-02-19

2022年民政局工作计划2022-05-07

冰雪天气的应急预案2022-11-12

新建区志愿服务工作总结2022-05-14

202防控疫情期间个人总结2022-05-12

新型冠状疫情感人故事心得体会2023-01-11

共青团工作会议领导讲话2023-04-15

领导年度考核动员讲话2023-06-06

学术会议领导幽默的发言篇五2023-04-05

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总结2023-12-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