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父母走进父母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八年级)(精选3篇)由网友“高钙养乐多”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过的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父母走进父母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八年级),希望大家喜欢。
篇1: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父母走进父母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八年级)
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
--走近父母走进父母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一颗宽容和感恩的心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与父母沟通上存在的不足;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并掌握如何避免冲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一颗宽容和感恩的心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及学会如何避免冲突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与父母避免冲突的方法,并从
中能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最后将情感升华。
【教学方式】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唱歌曲《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教学过程】
一、主题导入
1、目的: 表演唱歌曲导入,营造宽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参与热情,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也为课堂以下环节的开展成功做好铺垫。
2、形式:请学生一起表演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3、感悟:请学生简述幸福的原因,从而引出课题。
曾经,我们如此的亲密
【出示图片】
出示一组父母关心子女的图片,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
面,并辅以配乐,给学生造成视觉冲击,引起情感共鸣,以便更
快地融入课堂情境。
【出示问题】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
爱,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比如在你上学时、放学时、失败时
或生病时你父母是如何做的……(大家可以先组内分享,然后在
班内分享)
(此环节引导学生唤醒自己的情感记忆,搜寻曾经与父母幸福相伴的瞬间,并重温这种浓浓的亲情,并与以下环节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我们如此的陌生
【出示宣战书】
内容来自一个学生给家长的一封信,加以改编而成,可以让
学生谈谈看完之后的感受。
(此宣战书列举的大部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极为相似,几乎每
个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或大或小的生活影子,因为素材来源于
学生,有助于学生的认同和接纳,更凸显了“课堂回归生活”这
一理念。)
【出示问题】
1、进入初中以来你与父母发生过矛盾冲突吗?
2、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会与父母发生矛盾冲突呢?
(请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回答)
(这两个问题是在前面分析宣战书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由他人
推及自己,可以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之后给学生充分的
思考空间和讨论时间。为了更好地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
以在学生讨论时播放适合的背景音乐,但声音一定要轻微,以不
影响学生讨论为宜。)
我们,到底怎么了
【分析问题】
青春期心理特点
1、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和性的发育已渐趋成熟,经常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
2、独立意识日益增长,希望获得平等的话语权;自尊和逆反心理越来越强烈。
父母方面
1、忽视子女的心理需要,随意给孩子设定行为准则,不能设身处地替孩子考虑。
2、管教过多过度,经常剥夺本属于孩子的权利和自由,而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烈,这就加剧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孩子与父母的差异
生活阅历、成长背景、社会角色、行为习惯、思想行为、情感态度等不同
(先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可以适时补充)
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心灵密室】(一) 走近父母
你对父母了解多少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2、你知道父母爱吃的水果吗?
3、你知道父母爱吃的菜吗?
4、你知道父母的鞋码吗?
5、你知道父母的兴趣爱好吗?
【心灵密室】(二) 走进父母
出示一份幸福账单--来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明细账单
(这两个心灵密室的安排实际上是某些生活场景再现,主要是为了
让学生明白,13年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不仅包括
金钱,更多的是精力,这种爱是朴素无华的,又是无私伟大的,
而自己作为子女对父母的关注少得可怜,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的开
展做好了精神上的铺垫。)
我们,一定能回到从前
【插入视频】
(层层铺垫,水到渠成,视觉冲击,情感共鸣,由他人推及自己,由理论上升到行动)
【心灵驿站】
请认真填写感恩卡,课下带回家和父母一起分享
心香一瓣
如果以后和父母发生争吵,请让着他们;如果发生误会,请
谅解他们;如果他们有烦恼,请和他们一起分担;如果你有快
乐,请和他们一起分享……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是你们最最亲
爱的父母!!只要你们心怀感恩之心,沟通从心开始,你们一
定会走近父母,走进父母!!
(这个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再次强化与理论提升,并为以后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供良好的借鉴。播放背景歌曲《感恩
的心》,更为课堂增添几分意蕴和诗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关注学生心理需求,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庭入
手,将心理辅导巧妙融合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
认识到亲子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尝试换位思考,能够体谅父母、理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以一颗宽容和感恩的心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另外,教学方式的恰当选择、精美课件的大力展示、温馨歌曲的铺排渲染,也为本节课增添了不少亮色。
潘锡芳
[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父母走进父母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八年级)]
篇2: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
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父母主题班会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亲密B比较紧张C疏远D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
1.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经常“煲电话粥”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荚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地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毁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跌跤一样应该原谅。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那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
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数量,不致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
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五.从自身找原因
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六.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的不是。
说一说,可以调换父母吗?
七.怎么与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八.布置作业
1.做一个表格,列举父母工作之余为家庭做了什么事,花多少时间?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
篇3: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主题班会教案
[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一课是新课程《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中的一个主题。按照教材的编排,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题一、家人的爱;主题
二、读懂爸爸妈的心;主题三、来自社会的爱。“家人的爱”是其中的第一个主题,本主题有三个教学重点:第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感受、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哺育;第二是懂得正是由于有了家人的爱,才能使得自己健康成长;第三是知道感激、回报家人的爱。《家人的爱》的编写,其时代感、生活性、针对性都很强,它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我爱我的家》教学内容是相联系的。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
2、了解家人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
3、懂得感恩,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家人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活动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录像、感恩孝心卡等。
学生:调查表、照片、亲情故事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小诗导入,揭示课题
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朗诵一个小朋友写给妈妈的诗,仔细听:一句轻轻的问候,一声暖暖的叮咛,一顿可口的饭菜,一件温暖的毛衣,一次严厉地批评,一个紧紧的拥抱,点点滴滴记心头。听出来了么?感受到什么?(伴着轻音乐)
生:是关心、是爱??
师:是啊,心有灵犀一点通, 你们都听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体会《 家人的爱 》。 板书课题齐读。
谁来介绍介绍你都有哪些家人?
教师相机贴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彩色头像(贴图)
(设计意图:以一首小诗为切入点导入,利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引导学生说出本次的课题和主旨,让孩子细细品味这些日常所发生的简单的小事,先对家人的爱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了解。)
★ 学校开家长会标语
【用爱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走近父母走进父母感恩父母主题班会 (八年级)(精选3篇)】相关文章:
架起友谊之桥的主持词2022-07-29
沟通的作文高三2024-02-03
师范生实习自我总结2022-05-03
副班主任工作总结优秀2023-03-17
师范生实习自我总结15002023-11-30
教师节优秀班主任代表演讲稿2022-05-06
小学家长会标语2023-09-12
父母亲的爱课件2022-09-20
有颗感恩的心意义主题班会2022-11-08
经典的慈善口号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