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启文简介

时间:2022-05-04 03:16: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韦启文简介((合集8篇))由网友“LAP”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韦启文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启文简介

篇1:韦启文简介

发现一座听风亭

作者:韦启文

去年霜降时节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柴埠溪举办了一个红叶笔会,那真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我们下车的地方已经在山上,看去群峰耸立,实际上不用爬很高的山路,就可以登峰造极。一位朋友说,柴埠溪与张家界一样美。这话是对柴埠溪的赞美,但有道是,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当然也不会有两处相同的风景哩!

沿路走着,笑语洒落崖边石级,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峰顶。峰顶有巨型象棋一副,双方争战正酣,我搬动车马炮,有土家族佳丽围观,又为一景。从对棋台望去,远近群峰历历在目,在满目的苍翠中,一丛丛毛黄栌有的已经殷红,有的正显出金黄的色调。站在峰顶举目四望,处处皆为佳景。

从对棋台下来,又登上了琴台峰。顶峰绝对没有高险的感觉,倒很像在一艘船上行走,甲板四周有船舷,两头尖尖的,像在大海上逐浪航行。同行的韩先生和几位土家妹子站在船头,举臂呼喊。

从琴台下来往回走,走过情人谷约百十米,悬崖边有一段岔路,宽约两米,伸出约有十多米之遥,有一座小小四角亭。有些人累了,正好歇息片刻。四根杉树为四根柱,亭内约两米见方,亭顶内层由木板钉成,外表覆盖杉树皮。亭内观景,南可观天梯峰插入云霄;北可见姐妹峰和对棋峰突兀群峰之上;朝西看,远处是如黛的一抹山岚,山底有清水流淌的河流。陪同我们的韩先生说,如果四五月份来,漫山开放杜鹃花,有粉红、大红、白色、紫色,山下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那时的柴埠溪,是一个五彩滨纷的溪谷,花团锦簇的峰峦,百花盛开的世界。我想,这些土家妹子就是万花丛中最亮丽的精灵。

坐在小亭里,韩先生说,这山里不仅有风景,而且有古迹。溪谷里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廊桥,那是人们集会、赶场、避风雨的地方,更是土家族青年男女唱歌交友的场所,比美国人罗伯特·金凯的廊桥早了几百年呢!其实世界各地都有廊桥,我国广西、贵州等地,汉唐时代已有廊桥了。美国那个牛仔摄影家和一个乡下嫂子的风流事,是1965年才发生的,怎么就经典起来了?说来这就是文化的奇功了。没有那部电影,谁知道美国那座并不起眼的桥?说不定早被推土机推平了。但就是这部电影,不仅赚了数以亿计的美元,而且还叫全世界误认为廊桥的经典就在美国。

刚走进小亭时,人人热汗微沁,坐下一会儿,便感觉到了阵阵凉意,神清气爽。此时,有风吹过,只听亭外传来一阵飒飒的声响。那是秋风掠过山崖的轻轻的足音。当地青年女作者小徐说,此处听风最好。风吹本无声,此时亭外的风,不是悄无声息,也不是狂风怒号,是一溜小跑,追逐嬉戏于山中树丛之间,抚摸亲吻着那些已经发红和正在走向辉煌的枝条和树冠,窃窃私语,絮絮叨叨,低吟浅唱,那飒飒的声响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大自然与人类绝妙的友好对话。

从亭上往下看,三面削岩如壁,如从别处望此亭,小亭正好建在一座山峰之巅。此亭北去姐妹峰约有一里之距,南离天梯峰似有二里之遥,西望则更为辽远了。四面飘来一丝风,这里都可以听得真真切切,都逃不脱小亭的检阅和吐纳,绝不像都市里的水泥森林,把天空挤压成一条条小小的狭缝,风一吹来,便发出呼啸之声,不是砸破玻璃窗就是把门甩得砰砰响。此亭听风,能使人神情更为清爽,心志更为宁静,意气更为旷远。

我观此亭,简朴无华,与群峰融为一体。是谓峰不在奇,有景则名;亭不在大,通灵则宜。如此佳处,今日始发现其听风之妙,乃真人奇遇。我说,此亭至今无名,一定是等待我们到来,冠以“听风亭”如何?众人欢呼:甚好!

大家甚乐,于是晚饭后铺纸研墨,催我题之。我不会饮酒,那天却像喝了几杯醇酒一般,兴致盎然,不揣冒昧,提笔一挥,“听风亭”3字已占去半张宣纸。(作者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日报海外版-09-06)

篇2:陈启文简介

散文-迷濛之山

作者:陈启文

我看见太阳从我面前升起来了。

我知道我离天空已经走得很近了。你要想离天空近一点,上九嶷吧。九嶷山至少会给你九次这样的机会。

这个春夏之交的早晨我陷入了一个复杂的迷阵中。九座一模一样的山峰,一样的高大,一样的姿态,一律长满了那种叫苍梧的古老植物,并且都沉默地凝视着一个方向。而我,总是无可奈何地掉在这样的谜团里。何止是我,连诗仙李白爬上来后也使劲地揉着眼睛,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知道九嶷山为什么叫九嶷山了吧,它本来就是大自然给人类制造的九座迷宫。

风带着湿润的水腥味吹来。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么高的山,这么晴朗的天空,水汽依然如此充盈,我眼前掠过的每一片树叶,都被雨濡湿了,湿润发亮。你不知道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现在我站在一座山峰的两棵树之间,偷偷地观察远处另一座一模一样的山峰。我忽然觉得,在那座山上也应该有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人,也正偷偷地向我窥视。登九嶷的快乐便由这种频繁的幻觉所构成,你在一座山和另一座山之间转悠,就像在一个疑团和另一个疑团之间来回往复。你站在一座山上,会听见有谁在另一座山上喊你,好像是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一个声音在喊你,只叫你不断听到它的声音,却看不见它。

九嶷山其实还有第十座山峰,舜峰脚下的舜陵。《史记·五帝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所谓苍梧之野、江南九疑,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地方。舜在哪里死也就在哪里埋了,或许埋葬也是一种冲动,一个人竟然要用一座山来埋葬。面对如此浩大的坟墓,你都不知道他到底埋在哪个更具体的位置。这也是一个谜。中国的帝王不但一辈子生活在迷宫里,在他们死后还要制造更大的迷宫。所谓历史,并不是被埋没了,而是另一个意义上失踪了,失踪于“大”。

舜到南方巡狩时已经一百岁了,老头儿仿佛就是为了寻找墓地的。而我感到更奇怪的是,一个一百岁的老头儿,那该老成什么样子了,后面居然还有两位如花似玉的娇妻在风雨兼程地追赶。上古历史的混乱不堪于此可见一斑,又多少让人感到一种古典和浪漫的气质。娥皇、女英一路问讯打听,追赶到洞庭湖的君山时,忽闻夫君崩于苍梧之野,这两位柔情似水的女子,望着水云弥漫的洞庭湖,路断波横,招魂无处,不禁肝肠寸断抱头哀哭,最后竟至双双哭死,连她们哭泣之处的竹子也长出了斑斑泪痕。这个上古的神话以爱情的完美和悲剧性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永远忠诚的追赶,又永远都达不到那种爱的目标。这是一个民族理想爱情的摹本。

娥皇、女英对丈夫的深情呼唤,还为一片大泽和一座大山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呼应。

九嶷山和洞庭湖一南一北,远隔千里一脉相连,这一脉便是潇湘,而她现在成了湘南山地文明和湘北大湖文明的一种精神维系,从此结束了两种文明各自孤悬的历史。湖湘文化作为一种整体性地域文明,比它成为一个整体性行政区域要久远得多。肇自舜帝,中原、三楚以及东吴的各种先进文明纷至沓来,一大批杰出而悲惨的人物,如屈原、贾谊、柳宗元等,一个一个地走来,这一片荒凉而丰饶的土地,这满涨着水的河流与湖泊,将不仅只作为他们失败人生的背景而设,而且将源源不断地给他们惊悚与暗示。他们将在这强悍的民风中去掉他们最后的矫情,最终在这无遮无挡的裸露的自然力量中结束自己,同时开始自己,当屈原的《离骚》和湘地的巫歌被土著们以笨拙的方式混在一起大声歌唱时,湖湘文明的精神内核已经长成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最奇特的文明,地处江南却无江南的柔软灵秀;它是强大的,有着可以与北方对峙的力度,却又完全不是北方的那种硬朗。它可以忍受一切,就像舜那样抱着悲悯仁慈的念头;它又可以摧毁一切,就像曾国藩一样显现出残酷的赶尽杀绝的狰狞。但它的基本精神是悲观的,这种悲观由太多失败者的情绪郁结而成,它觉得整个世界一直都处在无可救药的状态,惟有自己可以去拯救,而且是用一种绝望的方式去拯救,绝望的反抗,绝望的杀戮或者自杀。没有哪一种文明会繁殖蔓延出如此复杂的含义,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培养蓄积起如此巨大的能量,孤独,高傲,绝对,狂热,又包含了深深的诡谲。没有它,中华文明里或许就缺少了一种诡丽的格调。

按照自然地理学上的意义,湘江源出广西境内海洋山西麓,然而一条河流又怎能只有这样一个源头?回首江河发源的青山,就像回溯人类早年的历史,悠远曲折而又纷纭无序。一条河流就是一棵树,比如湘江,那源出湘南岭北的潇水、春陵水以及众多无名的小溪小江,无不是湘江的源头,它们是湘江这棵大树繁茂的根系,而洞庭湖就是湘江伸向四周的蓬勃茂盛的树冠。这样你才觉得地理学是活的。至少我,更愿意以一种地理学之外的眼光去触摸去感觉一条精神与生命意义上的河流。就这个意义而言,九嶷山无疑是湘江源头的第一座名山,源自九嶷西麓的潇水,和湘江其实是一条河,一条紧密相连的河———潇湘。这是一个优美而又略含忧郁的语词,有些湿润,有些凄迷,还有那么多纠缠不清又萦绕不断的东西,它以其无所不在的气息,弥漫到这个多山多丘多湖泊多江河的省境里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人从宽广敞亮的中原远道而来,会感觉到这里妖氛弥漫瘴气丛生。他受不了这阴冷潮湿的气候,很快就死在这里了。舜其实是个历尽奇险而大难不死的人。他的亲生父亲瞽叟想置他于死地,叫他爬到粮堆上去干活,却从下面纵火焚烧粮堆,舜撑开两个斗笠像鸟张着翅膀一样从粮堆上飞下来了。舜的弟弟象也想害死他,有一次瞽叟命舜下去掏井,象从上面往井里填土,看来这一次舜是必死无疑了,谁知道井旁边还有一口井,井与井有暗道相通,舜从另一口井里爬了出来。我不知道舜究竟是怎么了,竟遭到这么多莫名的仇恨和杀身之祸,或许是中国上古的神话需要把一种宽容和爱保存在情感的绝境中。舜在每次死里逃生之后,都会更加孝顺瞽叟,更加疼爱弟弟,舜并没有被上古史塑造为神,从开始他就是一个人,一个超尘出世以德报怨的人,一个唾面自干换颊受打徒忍徒屈的人。忍受需要一种比反抗更强大的力量,这力量产生于一种伟大的人格。他让我想到了西方的受难者耶稣。

领悟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去和舜从容对视了。在我的印象中,帝王的眼睛大多没有什么表情,惟有舜是个例外,是个异数,他那双被工匠雕刻出来的眼睛,有着淡淡的重环。谁都知道,舜是生有重瞳的,每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然而这并未让他变得加倍的森严,你反而觉得他不像个帝王,那宽厚的脸上满透出家常的、底层的慈祥与温和,有如你的农民父亲。舜本来就是一个农民啊,一个净做傻事的农民。

从舜庙里走出来,我看见的每一个脸膛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老农,都觉得是舜。

一条河流是应该有这样一个源头的。像人一样的生活,像大山一样的死去。大山与父亲,只有两者一起被理解,你才算理解了源头的全部意义。当河流挣出那久久流不出的迷惘,哗哗地开始奔涌,我知道我也该上路了,追踪着它,踏上一条条我还不知道的路。

篇3:高启简介

高启简介

明代诗人。字季迪,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返青丘授徒自给。后被朱元璋借苏州知府魏观一案腰斩于南京。高启为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其诗雄健有力,富有才情,开始改变元末以来缛丽的诗风。学诗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但从汉魏一直摹拟到宋人,又死于盛年,未能熔铸创造出独立的风格。反映人民生活的诗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吊古或抒写怀抱之作寄托了较深的感慨,风格雄劲奔放。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篇4:刘启简介

吴楚七国之乱

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西王印、胶东王雄渠。吴王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七王的血统关系如下:

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诸吕当权以及汉文帝刘恒继统等政治事件,加剧了这一矛盾。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则是汉景帝刘启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

王国势力强大的局面,是汉高祖刘邦时形成的。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迫于形势,分封了异姓王。汉五年(前202)刘邦称帝后,共有异姓王七人(见异姓诸侯王)。他陆续消灭了除去长沙王吴芮以外的六人。他认为秦祚短促是由于秦不分封子弟的缘故,所以在异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为王,即同姓九王。高祖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

汉初的同姓诸王国,土地辽阔,户口众多。由于同姓诸王与高祖血统亲近,效忠汉朝,起着拱卫中央的作用,所以干弱枝强的问题这时并不突出。

高祖死后,当权的吕后违背誓约,立诸吕为王。吕后对于受封为王的高祖诸子,控制很严,有些国王甚至被摧残致死。齐王肥是高祖长子,地位尊贵,吕后对他虽有猜疑,但却难于处置。齐王肥献城阳郡地与吕后之女鲁元公主,主动调整同吕后的关系,才得以相安无事。

吕后专权以及分封诸吕为王,激起了刘姓诸王的强烈反对,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的矛盾,以刘姓诸王与拥刘大臣团结反吕的形式表现出来。吕后死,诸吕聚兵,准备发动政变。当时齐王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宿卫长安。他们暗约其兄齐王将闾领兵入关,共灭诸吕,由将闾继承帝位。刘将闾应约起兵,长安方面派遣大将军灌婴出击。灌婴屯兵荥阳,与刘将闾相约连和,待机共伐诸吕。这时,刘章在长安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协力消灭了诸吕势力。群臣认为代王恒外家薄氏比较可靠,估计不致出现类似诸吕弄权的严重问题。于是协议,舍齐王将闾而立代王恒为帝,即汉文帝。

文帝以高祖庶子继统,地位本来不很巩固。汉初所封诸侯王,到这时都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其一是使列侯一概就国,功臣如绛侯周勃也不例外,目的是便于文帝控制首都局势,避免掣肘。其二是封诸皇子为王,皇子武是景帝的同母弟,先封为代王,于梁王揖死后徒封梁王。梁国是拥有四十余城的大国,地理上居于牵制东方诸国、屏蔽朝廷的关键位置。其三是采用贾谊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举足轻重的大国析为几个小国,例如析齐国为齐、城阳、济北、济南、淄川、胶西、胶东七国,以已故的齐王肥的诸子为王。这样,齐国旧地虽仍在齐王肥诸子之手,但是每个王国的地域和力量都已缩小,而且难于一致行动。此外,爰盎、晁错针对淮南王长骄横不法,都提出过削藩建议,文帝碍于形势,没有实行。

文帝时一再发生王国叛乱。原来,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但他们曾有拥戴齐王将闾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对他们没有以大国作为封赏,只是让他们各自分割齐国一郡,受封为城阳工和济北王。城阳王章不久死去。济北王兴居于文帝三年(前177)乘文帝亲自击匈奴的机会,发兵叛乱,欲袭荥阳,事败自杀,济北国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长谋反,被废徒蜀,死于道中。这些事件预示着王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乱的先兆。所以贾谊在上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慨叹说:“今或亲弟谋为东帝(按指淮南王长谋反),亲兄之子西乡(向)而击(按指济北王兴居拟袭荥阳),今吴又见告矣。”

景帝即位后,中央专制皇权和地方王国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错所上《削藩策》,下诏削赵王遂常山郡,胶西王卬六县,楚王戊东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吴王濞会稽等郡。削藩之举激起了诸王的强烈反对。吴王濞首先与齐王肥诸子中最强大的胶西王卬联络,约定反汉事成,吴与胶西分天下而治之。胶西王卬又与他的兄弟、齐国旧地其他诸王相约反汉。吴王濞还与楚、赵、淮南诸国通谋。削藩诏传到吴国,吴王濞立即谋杀吴国境内汉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分别起兵。原来参与策划的诸王中,齐王将闾临时背约城守,济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为国内亲汉势力所阻,未得起兵。吴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错所议削藩的主要对象。他致书诸侯王,声称起兵目的是诛晁错,恢复王国故地,安刘氏社稷。在他的影响和策划下爆发的这次叛乱,遍及整个关东地区,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

吴国始受封于高帝十二年(前195),那时在江淮之间叛乱的淮南王英布败走吴越,高祖认为东南之地与汉廷悬隔,非壮王无以镇之,而高祖亲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刘濞为吴王。吴国是五十余城的大国。吴国的彰郡(辖今苏西南、皖南、浙北之地)产铜,滨海地区产盐,吴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铸钱、煮盐,所铸钱流通于整个西汉境内。吴国以船运载,一船相当于北方数十辆车,有较高的运输能力。吴国由于经济富足,境内不征赋钱,卒践更者一律给予佣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时,吴太子入朝长安,由于博奕争执,被汉太子刘启(即以后的景帝)以博局击杀,引起了汉吴双方的猜疑,吴王濞自此二十多年托病不朝。文帝为了笼络吴王濞,赐以几杖,允许不朝。吴王濞骄横不法,以珠玉金帛贿赂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图在政治上取得他们的助力。

景帝三年(前154),吴王濞起兵广陵(今江苏扬州),有众二十余万,还兼领楚国兵。他置粮仓于淮南的东阳,并派遣间谍和游军深入殽渑地区活动。吴楚军渡过淮水,向西进攻,是叛乱的主力。胶西等国叛军共攻齐王将闾据守的临淄,赵国则约匈奴联兵犯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派郦寄击赵,栾布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齐、赵兵。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爰盎,建议景帝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景帝在变起仓猝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暂时居于优势的吴王濞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东帝”的地位,拒不受诏,战事继续进行。

在吴楚军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当时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苏洪泽境),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周亚夫军营求战。结果吴军一败涂地,士卒多饥死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濞率败卒数千遁走,退保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汉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东越人杀吴王濞。楚王戊也军败自杀。吴楚叛乱起于正月,三月即告结束。

在齐地,胶西等王国兵围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胶西、胶东、淄川、济南诸王或自杀,或伏诛。齐王将闾为汉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拟夺取帝位,后来还参预过七国之乱的策划,特别是在被围困时又与胶西王等通谋,因此不能见容于汉,被迫自杀。在赵地,赵王遂撤兵坚守邯郸,郦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吴楚兵败,也不肯入汉边助赵。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共同引水灌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遂自杀。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策”(见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篇5:韦睿简介

韦睿

韦睿(442—520.9.20),字怀文,史称韦虎,京兆杜陵(今陕西蓝田附近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

韦睿的祖父韦玄,不愿为官,隐居在长安南山。刘裕北伐后秦时,曾让韦玄为太尉掾征,但被韦玄拒绝。韦睿的伯父韦祖征,宋末为光禄勋。韦睿的父亲韦祖归,为宁远长史。

韦睿对继母十分孝敬,因此受到乡里人的称赞。伯父韦祖征为郡守,常带韦睿去办理公事,视之如子。时韦睿内兄王登、姨弟杜恽在当地都颇有盛名,韦祖征一次问韦睿:“汝自谓何如憕、恽?”韦睿谦虚不敢回答,韦祖征说:“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然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梁书·韦睿列传》)。韦睿的外兄杜幼文为梁州刺史,要韦睿和他同去。梁州当时十分富饶,到那里做官的人多因为贪财而被免职,而韦睿虽年纪很小,却以清廉闻名。

宋永光元年(465年),袁顗为雍州刺史,见韦睿不同凡人,便引为主簿。袁顗到雍州后与邓琬起兵反叛,韦睿遂请求到义成郡,因而没有受到诛连。后又为晋平王左常侍,迁司空桂阳王行参军,随齐司空柳世隆守郢城,拒荆州刺史沈攸之。沈攸之被平定后,韦睿迁前军中兵参军。

此时,萧道成已代宋称齐,韦睿后又为广德令,累迁齐兴太守、本州别驾、长水校尉、右军将军。南齐末年,战乱不断,韦睿不愿远离家乡,便求任上庸太守,加建威将军。永元元年至二年(499—450年),齐国太尉陈显达和护军将军崔慧景相继叛齐,屡逼京城,以至人心惶惶。时有人问计于韦睿,韦睿说:“陈虽旧将,非命世才;崔颇更事,懦而不武。其取赤族也,宜哉!天下真人,殆兴于吾州矣”(《梁书·韦睿列传》)。于是派他的两个儿子和萧衍结交。

萧衍起兵后,韦睿率郡人伐竹为筏,带人和200匹马日夜兼程投奔萧衍,萧衍见韦睿到来非常高兴,手按桌角说:“他日见君之面,今日见君之心,吾事就矣”(《梁书·韦睿列传》)。萧衍多用韦睿建议,顺利攻取了郢城。中兴元年(5)八月。萧衍将率大军继续向前,但无良将留守郢城,考虑良久,对韦睿说:“弃骐骥而不乘,焉遑遑而更索”(《梁书·韦睿列传》)?于是任命韦睿为江夏太守,驻守郢州。

郢城原拒守的人有十几万,因疾病死了十之七八,皆积尸于床下,生者则睡在床上,每间屋子都堆满了尸体。韦睿上任后,便下令把死去的人全都掩埋,得病的人也派遣回家,郢城遂安。

天监元年(5),萧衍称帝建梁,任命韦睿为廷尉,封都梁子,邑三百户。天监二年(5),改封永昌,户邑如先。萧衍立太子后,迁韦睿为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豫州刺史、领历阳太守。天监三年(5),魏军来攻,韦睿率州兵将其击退。

天监四年(5)十月,梁武帝萧衍兴师进攻北魏,以其弟萧宏为统帅,率军进驻洛口(今安徽怀远境)。天监五年(5)二月,梁徐州刺史昌义之与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战于梁城,昌义之败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军10万迎击梁军。五月,南梁太守右卫率张惠绍攻徐州(治彭城,今属江苏),进抵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昌义之复攻梁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拔之。

是月,韦睿派长史王超等进攻北魏小岘(今安徽含山北),未克。韦睿亲自巡行围栅,魏军数百人忽出城外列阵。韦睿欲发动进攻,部将都不赞成,认为:“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 。”韦睿则认为:“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人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梁书·韦睿列传》)。但部将仍犹豫不决,韦睿遂出示符节说:“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梁书·韦睿列传》)。于是进兵,梁军殊死作战,大败魏军,占领小岘,继之乘胜围攻合肥。

因梁右军司马胡景略等久攻不克,韦睿在观察地形后说:“吾闻‘汾水可以灌平阳,绛水可以灌安邑’,即此是也”(《梁书·韦睿列传》)。遂令在淝水上游构筑堤坝,使水位上涨,疏通水路。不久,梁水军陆续抵达战区。面对梁军的进攻,魏军在合肥东西构筑两座小城抵御。韦睿领兵先攻此二城。不料魏将杨灵胤率5万人马攻来。梁军皆惧,欲奏请增兵。韦睿笑著指出:“贼已至城下,方复求军,临难铸兵,岂及马腹?且吾求济师,彼亦征众,犹如吴益巴丘,蜀增白帝耳 。‘师克在和不在众’,古之义也”(《梁书·韦睿列传》)。于是下令与魏军死战,终于击退了杨灵胤。韦睿急派军主王怀静等部署在淝水两岸筑城,保护堤坝,以待魏军。魏军攻破梁军所筑新城,城中千余人皆被斩俘,并乘胜攻击梁军堤坝,兵势甚盛。军监潘灵枯劝韦睿退还巢湖,各位将领也建议退保三叉,韦睿大怒,说:“宁有此邪!将军死绥,有前无却”(《梁书·韦睿列传》)。于是把令旗插在堤下,表示决不退兵。

韦睿身体向来衰弱多病,每次带兵作战都不能骑马,只是板车上,督厉众军。魏军来凿堤,韦睿领兵奋力搏斗,击退魏军,乘势在堤上构筑营垒,加强防护;同时起用主力战舰,舰与合肥城墙同高,四面包围合肥。魏军计穷,城中人皆哭。韦睿建成攻城器具后,堰水又满,魏救兵已不起作用,便号令军士大举攻城。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射死。梁军乘势发起总攻,拔合肥,俘斩魏军万余人,获牛羊万计,绢满十间屋,悉充军赏。

在攻合肥前,胡景略与前军赵祖悦发生了矛盾,两人互相忌恨,一次两人发生口角,胡景略一气之下竟然咬破了牙齿,鲜血直流。韦睿知道此事后,想到将帅不和,会导致患祸,于是便把胡景略请来,摆下宴席,亲自把盏,劝说胡景略道:“且愿两武勿复私斗”(《南史·韦睿列传》)。所以在这次作战中,两人没有互相斗气,战斗便进行得特别顺利。

合肥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城邑攻坚战的著名战例,梁军在韦睿果断指挥下,奋勇攻击,一举攻占合肥,取得了此次北伐的最大胜利。时萧宏统大军北伐,因畏惧魏军而不敢前,齐将吕僧珍亦如此。魏军知其懦怯,遗巾帼以辱之,并歌之曰:“不畏萧娘与吕姥,但畏合肥有韦虎”(《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六》)。

韦睿常常是在白天接待客人,夜晚钻研兵书,三更就起来掌灯工作,直到天亮。抚慰兵士,无微不至,所以当时有识之士都纷纷来投奔他,凡是所来之人,都受到他的热情接待。

攻克合肥后,武帝下诏班师,此时韦睿正带军进入东陵准备和魏军作战,离甓城只有二十里。韦睿担心魏军得到齐军撤退的消息后,会来追击,于是下令辎重先行,自己乘坐小车殿后。时魏人早已被韦睿的威名所震服,所以虽见齐军撤退也不敢出兵,韦睿遂全军而还。

天监六年(5)九月,北魏宣武帝元恪欲灭南梁。命中山王元英率军南攻,攻克马头(位钟离西,今安徽怀远南),将城中储粮尽数北远。梁武帝萧衍为抵御魏军,派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兵进屯钟离。十月,元英与镇东将军萧宝寅率众围攻钟离,号称百万,连城四十余座。十一月,梁帝诏右卫将军曹景宗都督诸军20万救钟离,屯道人洲(今安徽凤阳东北淮河中),待众军集齐后并进。

天监七年(5)正月,昌义之督率梁军将士奋力抗击,多次击退魏军进攻。二月,曹景宗都20万军至邵阳洲,便停军筑垒相守,不敢向行。梁武帝大怒,派韦睿带兵与之会合,受其节度。并赐给他龙环御刀,说“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南史·韦睿列传》)。韦睿自合肥取直道而行,无论是途经大泽还是山涧,都不减慢行军速度。时梁军畏魏兵军兵盛,多劝韦睿慢些行军,韦睿说:“钟离今凿穴而处,负户而汲,车驰卒奔,犹恐其后,而况缓乎!魏人已堕吾腹中,卿曹勿忧也”(《梁书·韦睿列传》)。十天便进至邵阳。当初,曹景宗出兵时,梁武帝便对曹景宗说:“韦睿,卿之乡望,宜善敬之”(《梁书·韦睿列传》)。曹景宗见到韦睿后,果然很是谦让。武帝听说这种情况后很,满意地说:“二将和,师必济矣”(《梁书·韦睿列传》)。

韦睿到来后,于夜间率众于曹景宗营地前20里处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距魏军城堡仅百余步。拂晓,营已建成,元英见后大惊,以杖击地说:“是何神也”(《梁书·韦睿列传》)!曹景宗等器甲精新,魏军见后,士气渐消。曹景宗又派人潜水入城送信,昌义之始知援军到达,勇气倍增。魏将杨大眼勇冠军中,率万余骑来战,所向皆靡。韦睿结车为阵,杨大眼聚骑围之,韦睿以强弩2000一起发射,洞甲穿中,杀伤魏军甚众。杨大眼右臂中箭退走。翌日清晨,元英又率众出战,韦睿乘坐白色木车,手持白角如意指挥众军,一日数合,元英甚惮其强,乃退。入夜,魏军复来攻城,飞矢雨集。韦睿子韦黯请求到城下去躲避一下,韦睿不许。时军中惊乱,韦睿于城上厉声呵斥,乃定。曹景宗另募勇士千余人,于杨大眼营南数里筑垒,并击退来攻的魏军。梁武帝命曹景宗预装高舰,使之与魏军浮桥同高,以备火攻;并命曹景宗和韦睿分别攻邵阳洲之北、南桥。韦睿下令准备好大战船,让梁郡太守冯道根、庐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作好战斗准备。

三月,淮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水军乘斗舰袭击洲上魏军。另以小船载干草,灌以油,趁风纵火,以焚其桥。同时,派敢死之士拔栅砍桥。时大水特别湍急,倏忽之间,桥栅俱尽。梁军奋勇冲杀,无不以一当百,呼声动天地。魏军大溃,元英见桥断,脱身弃城而走,杨大眼亦烧营而去。诸垒相次土崩,皆争先弃其器甲争投水,溺死、斩杀各10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曹景宗令军主马广追击杨大眼至灭水上四十余里,杨大眼的军众死伤无数,伏尸相枕。昌义之闻报后,又悲又喜,不知说什么好,只是连声叫道:“更生!更生”(《梁书·韦睿列传》)!昌义之出来追击元英至洛口。元英单骑逃入梁城,部下兵士也全军覆灭,沿淮河百余里尸骸相藉,梁军又俘虏5万人。收其军粮器械,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钟离之战,梁军密切配合,上下同心,并根据魏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坚守疲敌,适时反击,取得了自宋初以来对北魏作战的第一次大捷,歼敌25万,对稳定淮南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梁武帝派中书郎周舍在淮水慰劳军土,韦睿把这次作战所获集聚于军门,周舍见后,对他说:“君此获复与熊耳山等”(《梁书·韦睿列传》)。韦睿因功增封七百户,进爵为侯 ,征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是年,韦睿迁左卫将军,不久又为安西长史、南郡太守,秩中二千石。

天监八年(5)正月,司州刺史马仙琕北伐还军,为魏军所蹑,三关扰动不安,梁武帝下诏令韦睿督众军去支援。韦睿到了安陆,便下令增筑城二丈多,又开挖大堑,筑高楼。众人颇讥笑其胆怯,韦睿说:“不然,为将当有怯时,不可专勇”(《梁书·韦睿列传》)。这时,元英急追马仙琕,想报钏离之战的耻辱,闻韦睿来援,便退兵而回武帝这才下诏罢军。

天监九年(5),迁信武将军、江州刺史。天监十年(5),征员外散骑常侍、右卫将军,累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寻加通直散骑常侍。天监十三年(5),迁智武将军、丹阳尹,以公事免。不久,起为中护军。天监十四年(5),为平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当初,韦睿在乡里起兵时援助武帝时,朋友阴双光哭著劝阻他,此时,笑著对他说:“若从公言,乞食于路矣”(《梁书·韦睿列传》)。于是送给他十头耕牛。韦睿对于从前故人都毫不慢待,乡里人都很尊敬他。

天监十七年(5),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他在朝中谦虚谨慎,从不表现出居功自傲的神态,武帝对他十分尊重。韦睿性情慈爱,抚养孤兄子胜过自己亲生子,把官府所得俸禄和赏赐,都发散给亲戚故人,家无余财。为护军将军后,韦睿在家中无事,倾慕万石、陆贾之为人,便把两人画在墙上自己玩味。那时韦睿年纪已高,但闲暇日子仍然给诸子上功课,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三子韦棱特别喜欢经史,人都称他博学多识,韦睿常常坐在那里让韦棱说书,他对韦棱所作的讲解启示,仍然是韦棱无法达到的。武帝当时十分信佛,于是当时全国都受到影响,韦睿却不做理会,他位居大臣,不愿违心地随波逐流,所作所为一如往日。

当时,曹景宗为人争强好胜,看书写字,有自己不懂的地方,从不去问别人,全是自己望文生义,自己创造新字,即使是在公卿面前也从不谦虚恭让。唯独特别敬重韦睿,同宴御筵,也谦逊恭让。

韦睿一向具有旷世之度,他作官以爱惠为本,所居职位必有政绩。他爱惜士兵,“士卒营幕未立,终不肯舍,井灶未成,亦不先食”(《南史·韦睿列传》)。他平时只穿儒者衣服,临阵交锋,常常是缓服乘车,手持竹如意指挥进上,为梁朝最著名的将领,无人能及。

钟离之战后,昌义之十分感激韦睿,请曹景宗和韦睿会面,设二十万钱作为赌注,让二人相赌,以报二人之恩。曹景宗掷得雉,韦睿掷得卢,他赶紧取一子反之,说:“异事”,于是作塞。战后,曹景宗与诸将争先告捷,只有韦睿独居后,他平时行事多是如此,世人尤以此贤之。

普通元年(5)夏,韦睿迁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因病未拜。八月二十三日(即公元520年9月20日),韦睿于家中去世,遗言要薄葬。武帝闻后,哭得十分伤心,赐钱十万,布二百匹,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取给于官,遣中书舍人监护。赠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严”。

篇6:韦氏简介

韦后之乱

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中宗(李显)为太子时,立为妃。弘道元年(683)中宗即位,次年,立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房县),韦氏随行。在流放生活中,韦氏患难与共,排解了中宗的悲愁惶惧情绪。中宗发誓如能复位,定任她所为,不加禁制。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传说三思与韦后、婉儿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权重一时。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武三思通过韦后和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人主,作威作福。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僚麕集在他门下,其中有五人特别卖命,被称为“五狗”。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经常侮辱重俊;武三思猜忌重俊,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重俊甚为不平,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专横,势倾朝野,她曾将自己草拟的诏敕,掩住正文,请中宗在文后签署,中宗竟不看诏文,笑而署敕。她和长宁公主(亦韦后所生)及韦后妹郕国夫人、昭容上官婉儿等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受钱三十万即自己写好封官墨敕(不盖官印),不经宰相审议签署,斜封交中书省执行,称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同正、试、摄、检校等名义授官的,就有几千人。她们又大肆营建第舍,穷奢极欲。安乐公主强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一幅织成裙,值钱十万。中宗、韦后和公主们又多建佛寺,劳民伤财。其时后突厥攻掠陇右;西突厥别部突骑施部攻陷安西都护府,断安西四镇路。内地则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篇7:韦皋简介

唐与吐番的战争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唐在河西、陇右、关中(今甘肃、青海、陕西一带)和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的长期作战。

吐蕃是居住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于公元6、7世纪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吐蕃与唐时战时和,几乎与二者存亡相始终。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蕃攻陷唐芳州(治常芳,今甘肃迭部东南),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唐蕃之间的交战。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

高宗李治即位后,唐与吐蕃的战争逐渐增多,规模也日益扩大。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羁縻州,又联合于阗(今新疆和田)攻陷龟兹(今新疆库车)的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朝被迫罢龟兹、于阗、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四镇;此前数年,吐蕃已攻灭吐谷浑,占有其地。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为西域行军大总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贵为逻娑(今西藏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进攻吐蕃并援送吐谷浑还故地。此役,唐军出动10余万人,欲长驱直入,一举击败吐蕃。唐军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后,薛仁贵以路险带辎重行军不便,率先头部队轻装前进,在积石河口击退吐蕃军,驻军乌海(今青海兴海西南)等待唐军主力到达。唐军主力未能轻装前进,行动迟缓,未至乌海即遭20万吐蕃军的袭击,大败退走,辎重也全部丢失。薛仁贵退守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率大军40余万进攻唐军。唐军伤亡殆尽,薛仁贵被迫与吐蕃约和退军。

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派中书令李敬玄等率兵18万再次进攻吐蕃。双方先战于龙支(今青海民和东南),吐蕃退走。唐军继续深入,在青海湖附近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主力激战,唐军大败。唐将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唐军才得以乘敌混乱之际退回鄯州(今青海乐都)。

此后,唐在河陇一带改取守势,屯田备边。吐蕃在河陇以至剑南一带的战略则是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其占领区域。对唐的进攻多限于边境地区,一般不大举深入。在西域战场,由于从唐本土至该地的道路遥远险阻,后勤供应困难以及双方的兵力大多用于其它战场等原因,唐蕃都有兵力不足的问题。因而都很注重与当地土著连兵,致使唐蕃之间的战争有时表现为针对对方盟友或对方联盟的军事行动。如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派鸿胪卿萧嗣业发兵征讨依附吐蕃的疏勒军。延载元年(694年),唐将王孝杰大败吐蕃与西突厥余部的联军。由于西域地域辽阔,各城国、部族相距较远等原因,唐蕃双方在这里的军事行动多是远程行军,大进大退。如垂拱三年(687年),吐蕃翻越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进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镇,长驱东向,其前锋直达敦煌(今甘肃敦煌西)。长寿元年(672年),唐将王孝杰率兵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出发,转战数千里,直至于阗等地,大破吐蕃,复取安西四镇。战后,唐派重兵驻守四镇,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覆争夺的局面。

综观这一时期的唐蕃战争形势,唐在西域略占优势,吐蕃则在河陇占有优势。唐朝初年在军事上对周边各族大都占有明显优势,唯独吐蕃是个例外。除军事指挥原因外,还有其它多种原因。如吐蕃国法严整,上下齐力,内部较稳固,民风剽悍尚武,且河陇一带的军事地理形势对其十分有利。吐蕃位于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临下,直入平川;而唐击吐蕃却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军作战十分不便。

唐玄宗时期(713—755年),唐蕃战争仍主要在河陇和西域两个战场上进行。两个战场互相策应,仍以河陇一带为主战场。在剑南一带也仍有一些较小规模的战事。在河陇战场上,唐自李敬玄兵败青海之后,已改变了从青海长驱直入吐蕃的战略;但也并未采用秦汉以来常用的修筑长城,分兵把口,进行防堵的办法,而是依托一系列坚固据点——军镇,相对集中兵力,实行机动防御,并伺机反攻,逐步扩大控制区域。吐蕃则以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东南黄河曲流处)为后勤基地,不断攻掠河陇一带。

开元二年(7)秋,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兵10余万进攻唐临洮(今甘肃临潭)、兰州、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等地,唐派陇右防御使薛讷、太仆少卿王晙率兵反击。唐军主力并不固守城池,而是实施机动,寻机歼敌。十月,唐军以夜袭发起进攻,大败吐蕃于武街(今甘肃临洮东)附近的山谷中,然后又追击逃敌,连战连捷。此后,经多年战,唐巩固了河陇一带的防务,自开元十七年后开始发动一系列主动进攻。当年,唐朔方节度使李祎率军远程奔袭,一举攻下吐蕃占据的战略要地石堡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并分兵据守各重要地点,拓境1000余里。开元二十五年,吐蕃攻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北部),小勃律向唐告急。唐玄宗命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击吐蕃。唐军深入吐蕃至青海西,大破吐蕃军。开元二十六年,唐将杜希望先后攻占吐蕃的新城(今青海门源)、河桥(今甘肃临夏)等地。开元二十九年,吐蕃再度攻占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年),唐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军夺回石堡城,又派兵在赤岭(今青海日月山)以西屯田。九载,唐军攻占吐蕃树敦城(今青海共和南)。十二载,哥舒翰再攻吐蕃,克其洪济、大漠门(均在今青海共和南)等城,尽收九曲部落,一举夺取了吐蕃东进的后勤基地。十三载,唐蕃分界线已向西推进到青海湖至黄河河曲以西一线。至此,唐在河陇战场上已占明显优势。

在西域战场上,唐蕃双方仍经常远程攻战。如开元二年,吐蕃以小勃律进入西域,北行数千里,与突厥连兵攻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开元十五年,吐蕃赞普亲征,绕道河西西部,攻陷瓜州(治今甘肃安西东南),又与突骑施连兵攻安西(今新疆库车)。天宝六载,唐将高仙芝率骑兵万余,从安西出发,远程奔袭依附吐蕃的小勃律,行军数千里,历时百余日,先后攻下吐蕃重兵镇守的连云堡(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南源附近)和小勃律都城,俘小勃律王而还。这一时期,唐在西域依托安西、北庭所辖各军镇,号令当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断巩固和扩大其控制区域。吐蕃起初是和后东突厥汗国及突骑施等(主要是和后者)联盟,同唐多次较量,争夺的重点在安西四镇及北庭一带。后东突厥及突骑施衰落后,唐蕃争夺的重点又转移到葱岭以南地区。先是吐蕃取得子一些胜利,后来唐朝大举反击,获得全胜。

天宝六载,高仙芝攻下小勃律,附近依附吐蕃的20余个小国重新归附唐朝。天宝九载,又攻破依附吐蕃的竭师国(今巴基斯坦奇特拉尔)。天宝十二载,唐将封常清先后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和西域东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至此,唐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唐也发展到了其顶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军队的精锐东援。吐蕃乘虚而入,当地守军力不能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唐蕃战争的主要战场东移到今宁夏、甘肃东部、陕西以及四川西北部,唐蕃双方由以河陇、西域两个战场互相策应改为以今陕甘宁一带和今川西北一带两个战场互相策应。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唐境,唐都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甚至一度攻占长安。当时,唐将郭子仪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广设疑兵,吓阻敌军。吐蕃不知虚实,据长安10余日后退走。

这一时期,唐朝大量从内地调兵到边境防御吐蕃。因吐蕃多在秋高马肥时进攻,这些军队被称为防秋兵。唐朝虽然在战略上完全处于防御态势,但仍力争以战役和战斗上的进攻来挫败敌军,采用的仍是依托坚固据点实施机动防御,并伺机反击的战略。如永泰元年(765年),吐蕃与回纥等连兵入侵,围泾阳(今陕西泾阳)。唐军避其锐气,严守不战,并离间二者的关系。待吐蕃撤退时,又与反戈的回纥合击追击,大破吐蕃。大历三年(768年),吐蕃攻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唐朔方骑将白元光反击,在灵武外围歼敌2万。同时唐将李晟迂回敌后,奇袭吐蕃后勤基地定秦堡(今甘肃临洮境内),焚其积聚,迫使吐蕃撤围退走。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长安震动。李晟派精兵于汧城(今陕西陇县)设伏,击败吐蕃。此后又派兵袭破吐蕃后方的摧砂堡(今宁夏固原西北),并焚其积聚,吐蕃被迫北撤。贞元十七年(8),吐蕃攻灵(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县)等州。唐以“围魏救赵”之策,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韦皋军转战千里,大破吐蕃,迫使吐蕃从灵、朔撤兵南下。

这一时期,唐和吐蕃都很重视建立反对对方的同盟。起初是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其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再也无力大举攻唐。

从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战争已入尾声。吐蕃此时已进入衰亡时期,由于对大食、回鹘等的战争占用了其大部兵力以及内部矛盾加剧,已无力东进。唐朝也由于内有藩镇割据混战,外有与南诏等的战争,也无力西进。于是双方自穆宗长庆年间会盟修好之后,除偶有边境冲突外,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至于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河陇汉人在张义潮率领下驱逐吐蕃之役,严格地说已不属于唐蕃战争的范围。

点评:唐与吐蕃的战争,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唐蕃战争中,双方运筹谋划,机变百出,广泛使用了长驱直入,直捣腹心,诱敌深入,相机歼敌,机动防御,伺机反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疑兵阻敌,伏击,迂回,远程奔袭,夜袭等战略战术,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篇8:韦伶简介

韦 伶

韦 伶 1964年出生。四川南川人。著有小说集《那个夜,迷失在深夏古镇中》(与班马合著),散文集《裸女集--我的女书》等。

陈启文简介

记者团团长竞选稿

农民工创业先进事迹范文

第三次创业事迹材料

创业事迹范文

《舒克和贝塔》读后感

描写同窗好友300字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600

同窗好友抒情作文

维护当代广西民族文化安全的对策

韦启文简介
《韦启文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韦启文简介(合集8篇)】相关文章: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2022-06-28

读《查理九世?海龟岛的狩猎者》启文有感2022-06-17

2022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2022-11-07

2022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2023-01-17

检讨书的**2023-05-18

感恩贵在行动优秀作文2022-12-10

我们的中国梦的诗朗诵诗词2023-01-20

民国婚书誓言用2023-09-03

诗朗诵主持词2022-04-30

《读一读,写一写》的教学设计2023-10-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