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共7篇)由网友“没人不想要大眼”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
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
摘要:开发出了针对低C/N比高氨氮废水处理的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新工艺,并对新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工艺能取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在溶解氧为0.5~1.2mg・L-1,pH值为7.5~8.2,温度为17~30℃,进水氨氮浓度不高于1000 mg・L-1,C/N比不高于0.5,HRT不高于32h条件下,亚硝化/电化学反硝化工艺装置运行稳定,亚硝化段膜生物反应器(MBR)出水的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氮生成率均能稳定在50%左右,MBR出水中的剩余氨氮和生成的亚硝氮经电化学生物反硝化段(硫碳混合反应器)处理后,最终出水总氮去除率超过95%;出水中的SO2-4浓度不高于1280 mg・L-1.新工艺最高氨氮负荷为1.11kg・m-3・d-1.作 者:王海燕 葛建团 刘海涛 蒋进元 周岳溪 WANG Haiyan GE Jiantuan LIU Haitao JIANG Jinyuan ZHOU Yuexi 作者单位:王海燕,蒋进元,周岳溪,WANG Haiyan,JIANG Jinyuan,ZHOU Yuexi(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北京,100012)葛建团,GE Jiantuan(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兰州,730030)
刘海涛,LIU Haitao(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北京,100012;北京桑德集团,北京,101102)
期 刊:环境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 27(3)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亚硝化 电化学生物反硝化 低碳氮比 高氨氮 全自养篇2:生物滴滤池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生物滴滤池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采用一套内部填充多孔蜂窝陶瓷填料的生物滴滤池,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3种不同类型的碳源(甲醇、醋酸钠和葡萄糖)以及不同的C/N对于系统反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对于系统的反硝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采用甲醇和葡萄糖不会引起亚硝酸盐的积累,而醋酸钠会引起明显的亚硝酸盐积累,在硝酸盐基本消耗完的时候达到最大的积累值(初始硝酸盐总量的20%).不同碳源的最佳操作温度有所不同,3种碳源在40℃下都具有较好的反硝化效果.
作 者:胡和平黄少斌 王宝沂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广州,510641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3(3) 分类号:X7 关键词:生物滴滤池 碳源 碳氮比 温度 反硝化篇3: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
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及特点.分析了实现亚硝酸盐积累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解氧浓度、pH值、分子态游离NH3浓度和泥龄.结合典型工艺,提出了目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 者:姚阔为 杨健 聂静 王志强 Yao Kuowei Yang Jian Nie Jing Wang Zhiqiang 作者单位:姚阔为,杨健,聂静,Yao Kuowei,Yang Jian,Nie Jing(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志强,Wang Zhiqiang(德州市水利局河道处)
刊 名:油气田环境保护 ISTIC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 GAS FIELDS 年,卷(期): 16(4) 分类号:X7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亚硝酸盐积累 影响因素篇4: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常温条件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对常温条件下生活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5℃),pH>8.5时,通过提高进水氨氮质量浓度可以使亚硝化率达到80%以上.还对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短程脱氮与全程脱氮相互转化的界面条件,得出游离氨对硝酸菌产生抑制的质量浓度为0.724mg/L,大于该值时会抑制硝酸菌的生长,而对亚硝酸菌不产生抑制作用.
作 者:支霞辉 王红武 丁峰 彭永臻 马鲁铭 ZHI Xia-hui WANG Hong-wu DING Feng PENG Yong-Zhen MA Lu-ming 作者单位:支霞辉,王红武,马鲁铭,ZHI Xia-hui,WANG Hong-wu,MA Lu-ming(同济大学,环境学院,上海,92)丁峰,DING Feng(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山东,青岛,266033)
彭永臻,PENG Yong-Zhen(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
刊 名:环境科学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19(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短程硝化反硝化 常温 亚硝化率 抑制浓度篇5: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短程硝化生物脱氮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外水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简要地介绍了短程硝化的'反应机理,分析了影响亚硝酸累积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短程硝化的实现途径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最后展望了短程硝化发展前景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 者:梁越敢 张之源 周元祥 作者单位:梁越敢,周元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张之源(安徽省环境保护局,安徽,合肥,230061)
刊 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7(10)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亚硝酸累积 影响因素 实现途径篇6: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概况
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概况
摘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的机理,并对影响SND的.控制因素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作 者:孙志伟 王庆年 作者单位:孙志伟(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0)王庆年(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期 刊:甘肃科技 Journal: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11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 同时硝化反硝化(SND) 脱氮 硝化 反硝化篇7:SBR系统中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SBR系统中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研究
采用单级SBR系统处理含有机物和氨氮的`模拟污水并研究了单级生物脱氮的主要影响参数.实验采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硫酸铵作为氮源,研究了不同的C/N和DO对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NH3-N浓度分别为244~500mg/L和45.4~52.2 mg/L、反应条件为DO=1.0~3.0 mg/L、CODCr/NH3-N=5~10时,反应器中CODCr、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1%~91.0%、75.1%~84.7%.根据试验结果,对同时硝化反硝化过程的一个代表性周期进行了分析.
作 者:张龙 肖文德 李伟 孙璐 作者单位:张龙(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上海,200237)肖文德(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037)
李伟,孙璐(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5 23(4) 分类号:X7 关键词:生物脱氮 同时硝化反硝化 SBR系统
【亚硝化/电化学生物反硝化全自养脱氮工艺研究(共7篇)】相关文章:
污水检查井材料计划表2022-04-30
反硝化除磷过程的影响因素探讨2022-11-03
SBR工艺脱氮设计的研究2022-05-06
湿地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概述2024-05-01
渠式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的活性研究2022-05-07
大学生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2023-12-14
A2/O工艺强化反硝化除磷体系中微生物特性分析2023-09-17
循环流化床脱氮机理研究2022-05-08
污水处理厂参观实习报告2023-11-10
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新进展2023-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