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3-02-27 07:46:4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共16篇)由网友“人参地里的地瓜”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1: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专物理教育存在着学生对课程认识的偏差,教师授课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实验,所选教材不恰当等问题.做好中专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改变中专物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精心选择教材及教学内容,对提高中专物理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作 者:胡红星  作者单位: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无锡,214154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35) 分类号:G64 关键词:主要问题   衔接   教学方式   教材  

篇2: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进行思考

文/陈瑜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使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些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引起了全社会的变革,自然也会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产生影响,这种深远的影响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要不断创新、改革。旨在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提出几点建议,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建议

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各项事业都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高中教育事业,为了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突破,不断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进行简单论述,希望可以以此文章推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解析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可谓是有喜有忧。近些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然而,信息技术并不是升学考试中的学科,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中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不同,使得班级内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在小学时就接受了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非常熟练,对于一些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也有所掌握,而有些学生进到计算机机房是第一次接触电脑,甚至连基础的开机关机都不了解,差距如此之大的两个层次的学生在一个教学班里,可想而知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多大的困难。

2.课时有限

在教学计划中,信息技术课每周只有两课时,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的内容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有限的内容完成对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困难的。

3.信息技术教材问题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只能按照教材的顺序教学,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各个章节基本没有连贯性,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重复讲解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最终影响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

1.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高中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也就是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有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很感兴趣,愿意自己去动手研究,但是对理论知识却没什么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举个例子,当学习到Qbasic技术编写动画程序时,可以先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自己研究,之后教师再对该技术的原理及程序进行讲解,评价一下学生的操作情况,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2.因材施教

由于一个教学班中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掌握情况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等进行分组,可能有些学生喜欢研究计算机的硬件,有些学生喜欢计算机程序的设计,有些喜欢制作动画,有些学生喜欢研究网页,教师可以将这些爱好不同的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进行分类教学,当这些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就去自主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小组之间讨论或者请教教师。在施行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出小组内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这样既能够使小组内其他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进步,又能够在小组之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3.对学生的管理松弛有度

由于近些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会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作用。有很多高中生喜欢玩网络游戏,对此教师不应该全盘否定,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游戏,如果学生完成了教学任务后还有课余时间,教师则可以允许学生进行一些网络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但是对于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游戏,教师一定要有原则,坚决不允许学生参与。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我们广大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确肩上的责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德祥。中小学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2]马贵平,李文平。浅谈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9(06)。

[3]吴。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电脑学习,2009(06)。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东段十号赤峰第四中学)

篇3: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体育课成绩考核评价已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从有形向无形发展,体育教学内容越来越向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发展。通过文献归纳法,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进行浅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分析;建议;终身体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它不再是传统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的局部改革,而是从教学观念,到教材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的整体改革。在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方面,由比较注重社会本位和学科本位转向比较注重学生主体价值的学生本位;在课程目标方面,体育课程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及人文价值得到进一步重视,体育锻炼价值和健康相结合成为新的追求;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贴近和注重学生的现实生活,课程情境差异性得到不断提高,高校体育课程内容逐步走向个性化。在课程实施方面,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积极交往、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学习兴趣的发展过程。在课程评价方面,发展性和终结性的课程评价理论成为评价的主要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的异同,找出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使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健康发展。

一、提出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体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兴趣与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学会自我设计体育锻炼计划和自我组织与管理的能力,以及运用体育环境和条件的能力,使其具有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最终成为自我锻炼的指导者和参与者。由于现行教育受智育第一的观念影响,高中时不重视体育课到大学时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而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重运动技能、轻身心健康、轻知识能力的传统观念,使得学生轻视体育教学思想,也严重影响体育的发展。

(2)传统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滞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然后教师纠正动作,学生再练习,都是教师说得对,是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不能满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要求,也不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也影响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3)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传统的学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以量化指标来评判学生成绩,过分注重“达标”,把高度、远度、力量、速度等运动成绩作为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尺度,忽视了体育态度、情感意志及体育能力、个体的进步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也是影响高校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

二、分析与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校体育教师承担着整个学校体育课及校园内、外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不仅是运动技能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应是一位对学生进行健康锻炼的指导者、接受学生咨询的体育与保健专家。因此,不能忽视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业务进修和再深造,学习新兴的运动项目,使体育教师成为一专多能、复合型、创新型和科研型的体育教师,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此极性与创造性。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仅能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保证体育教学计划和目标的实现。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及时解决,激励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教学改革的主人翁和设计者。

(2)在体育教学中体现个性发展。体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目标就是使体育教学属于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基本平等的教育。①使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得到同样的学习与锻炼,而不是一些学生学的、练的很多,而另一些学生学的、练的很少。②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③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的乐趣,每个学生都能从最切实际的教学评价中获得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机。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模式教学。分层次模式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健康状况、性格特征需要,身体素质基础,体育专长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按水平、按兴趣分班。对于同一项目组成不同层次、不同教材的体育教学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

(3)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全面发展。(i)体育教学中体现全面性,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往的体育教学只侧重于“技能”“技巧”和“体能”,忽视了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的满足。现代的体育教学过程应考虑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有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学生体育课的情感释放。②体育教学应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师资等不同情况,已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具体内容应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求,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③体育教学应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是以身体教育为主体,以身体活动为主,因此,运动量和生理负荷是身体活动的主要因素,但身体活动又不仅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要有理论知识的传授、技术和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所以,体育应从发展性和终结性的课程评价理论来对运动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个体差异的进步量、通过身体活动获得的情感体验量等等,还要考虑身体的外在表现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大干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身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为健身既可打大球也可以打小球及其他运动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选择权利。

(4)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考核评价方法。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指引下,教师主观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都应围绕这一思想去建立考核体系,确定评价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逐步改变以往“重运动技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从而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模式,把只注重发展身体素质转向身心全面发展的方向。体育课课程评价方法要以不断满足大学生运动需要为出发点,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又要评价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知识技能和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教材要简单化、趣味化,一些竞技运动项目要通过改造,降低标准、改变规则,从而充分调动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评价方法更具实际意义。

三、小结

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加以完善和总结。虽然学校体育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锻炼机会,但是在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还要进一步充实,使体育为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的教育作用和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玲燕,浅谈充分发挥体育功能为素质教育服务[J].四川教育研究,(2).

[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周登高,学校体育学[H].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4]黄继珍,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J].辽宁体育科技.2006(5).(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篇4:对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高等学校逻辑学课程改革的讨论提出了作者的看法.认为普通逻辑的教学总体上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作者不赞成以现代逻辑取代普通逻辑,认为这种改革过于简单草率.对“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逻辑学教程>作了粗略的评价.主张一定要从高校文科逻辑学教学的实际出发,既要考虑教材内容、体系上的改革,又要考虑学生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全方位多角度统揽性地来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作 者:李玉梅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中文系,四川,宜宾,644007 刊 名:宜宾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 年,卷(期): 2(4) 分类号:B81 关键词:高校   逻辑学   教学改革  

篇5:对公共俄语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对公共俄语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课程是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的支柱,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由于学校闻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不同课程设置亦不可能完全相同.公共俄语课程设置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基础课阶段.在基础课阶段要把基本功训练放在首位.

作 者:臧海滨 ZHANG Hai-bin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Y OBSERVE 年,卷(期): “”(3) 分类号:H359.1 关键词:公共俄语   教学改革   基本功训练  

篇6: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但近些年<大学语文>课在普通高校,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近乎边缘.本文就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课边缘地位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等三大方面入手,就<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从而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阐述.

作 者:鲁春艳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年,卷(期): 27(5) 分类号:G71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创新精神  

篇7: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提要目前外贸英语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提出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等建议,以提高外贸英语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能力。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对外经外贸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部分高校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设了外贸英语课程。这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同于外贸英语函电、外贸英语口语及外贸英语听说等仅专注于某一方面英语能力的课程,它侧重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从教学实践看,这些学校的外贸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教学效果不佳。

一、外贸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外贸英语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英文基础差、“听不懂”导致的畏难情绪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此类课程相对于涉猎范围较广的普通英语而言仅专注于专业知识内容枯燥导致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教学方法落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课堂气氛沉闷导致的。

(二)教材选择比较困难。目前,各高校外贸英语教学教材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业课程的英文版;另一种则是专业英语文章的阅读教材。这两种教材使用各有利弊,专业课程的英文版可能导致大量内容与学过的专业课程重复,而专业文章阅读性教材则使得这门课程成为了一门纯粹的专业英语阅读课程,不利于学生专业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与其他专业英语教学相比较,基本上不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向来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因而不乏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英语水平的教师。即便如此,现有教师的素质仍不能真正满足外贸英语教学的要求。国际贸易专业出身的教师外语素质一般,而商务英语出身的教师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四)教学方法落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外贸英语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教师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学模式不外乎教师朗读、讲解、翻译课文,充其量让学生参与到这些读解译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限,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二、外贸英语教学对策

(一)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一言堂”式讲授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作为课堂的计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应充分发挥课堂的引导作用,在多媒体的基础上采用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性。具体来讲,可采用课堂讨论、实践作业、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模拟外贸操作环境,按外贸业务流程精心设计任务,将课堂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的外贸模拟实习,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此时,语言的交际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外贸理论也得以巩固深化,可谓一举两得。

(二)正确选择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外贸英语教材的选择应重视教学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出发,摒弃那些以阅读和翻译为主、只注重书面英语的教材。教材内容应该注重外贸知识的体系性,即前后的逻辑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比如,有的教材将外贸业务流程贯穿始终,并按各环节的先后顺序进行章节安排。此外,针对教材的不足,教师可根据课时安排适当补充教学内容并增加章节后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理念,以及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针对外贸英语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的现实,各学校应重视对现有教师的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和学术活动,开展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和观摩学习。培训的内容可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作出不同安排,为国际贸易专业背景的教师提供英语培训机会,着重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聘请行业专家开设外贸英语讲座,为教师提供进入外贸公司实习的机会;支持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接受各种权威有效的外贸知识专业培训,熟悉外贸业务知识。除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担任外贸英语课程的教师也要注意日常积累,经常阅读专业期刊文献,关注行业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综上所述,外贸英语作为一门以应用为最终目的的学科,应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之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外贸英语的教学效果。

篇8: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叶乃军

摘 要: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各校不断推进。为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实施“3357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想,从根本上落实教师课堂角色定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问题。

关键词:课堂改革;“33575”模式;导教案

一、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政策、理论背景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应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的探索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注重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贵州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试行)》指出:“要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我校现实背景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大胆改革,开拓创新,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逐年提升,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全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周边各示范高中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的力度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自开始实施“三五”课堂以来,全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上有了大的转变,一中课堂出现了新气象。但这种改变还很不够,且部分教师未能长久坚持,一些课堂又走回了老路。要继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下大决心改变教学老观念,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已是每一位老师的工作第一要务。

二、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应坚守的核心理念

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应坚守的核心理念有: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督促者。

(2)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沟通和交流互动的.过程。

(3)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4)教师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5)学生学习方式不是接受式,而是自主、探究、合作,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知识。

三、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操作构想

根据我校前段时间实施“三五”课堂改革的经验,结合我校师资和学生情况,我校适合实施“33575”教学模式,具体阐述如下:

1.三个关键词

(1)“33575”模式,指课堂教学实施的时间与程序。

(2)小组探究,指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3)导教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是引导者、指导者。要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思路,重在“导”上下功夫。

2.“33575”模式解释

前四个数字指的是课堂45分钟每位教师应遵循的时间分配基本框架,即一个“3”,一个“35”(20+15),一个“7”(5+2);后一个“5”指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导学程序。

3.具体实施程序

(1)情境(或复习)入课,导目标(3分钟)

每节课的前3分钟,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或温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导出本课时教学目标(或具体任务)。教学目标要向学生展示(板书或幻灯),目标要简洁、明确、具体。

(2)自主学习,导问题(20分钟)

导入新课后,首先留出20分钟时间,学生根据教师导学要求,通过自学,自主或小组答疑、质疑,自学新课。自学前教师首先明确学生自学内容,设置好导学问题,布置好导学案。导学案主要以同步资料为基础进行改编,导学案提前一周通过各学科认真集体备课来完成。

(3)深入拓展,导探究(15分钟)

此阶段,在第二环节的基础上,围绕本课时目标和重难点,再设问题,深入拓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继续深入思考,继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达到目标。

(4)小结梳理,导结论(5分钟)

此阶段,教师综合学生探究情况,围绕本课时目标进行课堂小结,对本节课重点知识进行总结梳理和强化,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5)训练巩固,导任务(2分钟)

布置作业或下节课预习任务。

特别说明:模式只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模式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机械化。本文所提操作构想只是一个指导框架,要求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不可机械地生搬硬套。

(作者单位 贵州省赤水市第一中学)

篇9:浅谈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物理实验教学 改革

近几年来,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承担着培养社会建设所需高技能人才的重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生产所需人才的培养。物理实验教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1、高职院校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从原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物理实验教学器材比较陈旧,升格后由于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等原因,教学所需器材没有得到及时地补充和更新完善,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再者,一些任课教师还没有从原来中等学校的教学思路过渡到高职院校的教学思路,教学中还是老师做得多、学生看得多做得少,或是学生按部就班地照做,课堂上老师对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讲解的时间多,实验的内容还是以前的,跟不上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步伐,考试还是做平时做过的实验。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符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下面将从教学设备的配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2、实验教学设备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1)教学设备的更新。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必须要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的基本条件。中职学校升格或合并而成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部分实验教学设备还是原来遗留下来的,很多已经过时,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因此,学校加大投资,及时补充和更新教学设备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2)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教学教师是学生实验的指导者,应具备实验教学的各项技能技巧,如扎实的实验理论知识和表达能力,确保做实验前能对实验理论知识和实验目标等做详细地讲解;熟练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实验的设计和改进的能力,确保一些效果不明显或比较复杂的实验能够得到改进,使学生更易操作,更感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确保一些无法直接通过演示实验表述的物理过程和现象(如分子运动特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玻尔模型、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能够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增强教学效果;对学生实验效果分析总结的能力,确保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及存在的问题等等。高职院校中实验指导教师也基本上是升格前的`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念尚未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学角色,对一些教学技能技巧不扎实的教师,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到实验室亲自做实验,多锻炼多总结,不断提高自我;另一方面,学校要提供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到一些办学较久较有经验的兄弟院校学习进修等。这样,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3、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教材。目前很多实验教材是本科院校教材的简化版或是中职学校教材的升级版,陈旧的内容比较多,和对应专业课程结合不够紧密,可读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够强,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应选择和对应专业课程结合紧密和生产建设及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插图多、通俗易懂、实验易操作的教材。其次,应增加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4、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通过板书或教学课件对实验原理和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然后按照实验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只需拿课前老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按部就班地操作就可以了,学生往往比较依赖老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正确的方法应是教师给出实验目标和要求及相关提醒,学生自行选择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操作,教师指引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思路等,这样,学生既动了手又动了脑,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5、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实验操作成绩占40%左右(百分制),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动手做实验的积极性,应采取平时成绩占30%、出勤率占10%、实验报告占10%、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占50%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平时成绩由教师根据平时做实验时的规范性、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及数据处理的正确性等进行当堂打分,考试时单人单独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的正确性和效果进行打分。

总之,物理教学过程中强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我国社会生产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娟.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物理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xx.

[2]魏俊华.通过物理探究实验培养能力[J].成功(教育),20xx.

篇10: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思考

一、建立优秀实践性教师队伍

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当中,教师的素质能力对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由于市场营销还属于一个新兴的专业,主要是以年轻教师为主,这些教师虽然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影响到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专业能力的转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与企业展开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可以与多个产业的企业进行合作,比如说地产、汽车、农副产品、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金融、证券等,既可以安排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也可以安排教师到这些企业实习。

毕业生到企业实习结束以后,必须写出详细的实习报告。

教师也要写出实习报告,并将实习期间学到的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实践当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第二,聘请经济学家和营销专家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客座教师,到学校为市场营销专业做专题报告、讲座,让学生在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用营销专家的经验弥补现有教师队伍的不足。

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活动当中,可以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兼职,在兼职当中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

二、不断创新实践性教学方式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现有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适应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实践性教学方式,以达到培养学生市场营销能力的目的。

第一,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些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在堂上讲解,这些案例当中营销手法的成功之处,指出这些营销措施为什么成功,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经典的案例学会一些营销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

现在有很多这一方面的经典书籍,比如说如彭石普所著的《世界经典营销案例149篇》等等,这些著作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第二,增加实习教育所占的比重,目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安排在毕业学期,这种实习安排不能满足市场营销专业发展要求。

建议在实习教育上,实行每学期实习一次的方式,也就是在每学期的期末都安排一次实习,让学生到实习单位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增加实习教育所占的比重,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习的机会。

第三,鼓励学生到企业中兼职,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并不是很繁重,在周末和节假日,学生有很多闲暇的时间,这些时间如果成功的利用起来,成为学生的实习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这需要学生自己努力,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学生只有先把自己推销出去,才算是初步的合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主动寻找兼职的机会,到企业中兼职,在兼职当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三、不断完善实训管理工作

实训管理是确保学生实训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实训教学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工作。

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结合起来,在校内实训上采用电子虚景实训场地、实景实训两景融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比较真实的环境当中对营销工作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立体认识。

同时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将校内实训分为“案例教学”、“电子模拟实验及网络营销实践”等几大模块,教学当中实施模块化教学,为学生的正式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准备。

第二,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实训的效果要采用合理的测评体系,具体来说需要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专家这三个角度对学生的实训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其中要重视企业专家的评价,

在校外合作培养单位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实际工作效果给予评价,对以上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百分制的量化评分,最终的评分结果作为学生最终评价的重要依据。

同时,在评价当中要对学生是否取得营销领域的专业证书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鼓励学生考取执业资格证书,作为自己营销能力的证明。

四、小结

总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要向适应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必须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建立实践性教学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市场营销水平,为其将来走上市场营销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11: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思考

一、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践教材老套

市场营销是源自国外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集灵感和科学于一身的系统性学科。

因为市场营销的这个引入背景,导致我们的教材普遍存在照搬照抄国外高校教材的问题,没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更是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对应的教材。

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系统性学科,但很多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相关教材存在着实践教学和训练内容安排不足,理论性过强,没有以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为基础,教学过程中因此影响到专业的教学效果。

更多的高职院校没有完全独立的实践教学相关的教材,学生的实践课程没有系统的材料可以参考。

2、实践教学考核偏重于理论

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内,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考核方式多停留在卷纸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是否挺高的评判标准仍然以卷面答题的正确与否为主。

这样的考核方式显然是单一的,有缺失的。

即使现有的考核方式增加了过程性考核,而大多数教师的'过程性考核仅仅局限在课堂上的迟到、早退、课后理论作业的完成情况,并不能真实的描绘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的程度。

3、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本身不足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多属于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毕业。

这样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存在不足显而易见。

教师有丰富的书本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前提是师者本身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的。

试问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如何能够带领千军万马走向成功呢?

4、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我国高职高专示范校申报的浪潮中,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践基地建设多为重视数量的增加,根本不在乎是否真的能够和学校的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如此一来多是敷衍了事。

真正到了学生进行实践的时候,实践基地往往排不上具体的用场,尤其是校外的合作企业,在这个事件上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5、学校对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高

有的高职院校高层管理者对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有自己的看法,认为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不明显,不便于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考核,因此不重视。

也有的学校认为,对于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由校外企业老师负责即可,因此对本校职工的教学工作量考核可以忽略。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影响到了相关教师的工作热情,个别教师在学生进行校外实践考核相关工作的时候缺乏积极工作的热情。

导致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机会不珍惜、不重视,原定的教学计划没有实现自然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1、积极推进高职专业教材改革

高职院校应该对市场营销专业相关教材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以社会对专业实践技能的需求为改革依据,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为最终目标,鼓励教师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

力争实现学生感兴趣、指导帮助明显、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做、练于一体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材。

在教材的改革路上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推进教材改革。

对教师进行教材改革给与相关的支持,可以进行教材改革大赛等手段,以刺激教师的积极性。

2、积极推进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研究,我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我学习能力差。

由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相对比较自私,对他人的关心不足,对社会关心不足,因此在考核中应加入对职业道德养成的考核。

同时,考试的方式不应该停留在卷纸上,更应该体现出实践能力提高的考核内容。

将实践基地的考核结合起来,重视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实现自评、小组评、企业评、教师评“四评一体”的考核方式。

3、积极推进教师体系的实践能力提升

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体系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两个方面的做法:第一,可以让自己的教师下企业。

高职院校应该支持专业教师的企业顶岗实习。

可以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政策,例如到实习企业顶岗可以顶替学校的相关工作量,或者给与一定的资金补贴等手段。

第二,可以让企业的专家进学校。

学校可以灵活安排学生的课程,根据企业相关老师的时间可以在晚上或者周末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安排。

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分享,提升学生对社会具体工作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的存在,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绝对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校外实训基地是我们和企业深度合作的一个方式。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定期把学生放到企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了解行业特点,给学生一个自我认识和再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机会。

而且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实践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让企业提前了解学生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有所准备。

同时对表现较为优异的同学也有初步的了解,以便以后进一步的培养和沟通。

5、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工作量改革

对于现有的一刀切的实践工作量计算明显不具备科学性,不同专业的工作量付出是截然不一样的。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以促销这个工作来计算,企业进行促销的时间往往是广大社会人员休息的时间,而且一天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是早上9点开始会持续到晚上10点结束。

这样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在计算实践工作量的时候,如果依然按照天数或者周数来计算,明显是不合理的。

而且就算是有企业的老师带领,学校的专业教师仍然要对学生的安全问题负责任。

因此在这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老师的付出则要超出标准很多。

如果学校对这方面的工作不重视,必然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绝对不会有利于学生整体实践能力的提升。

所以在实践工作量的计算方式上,高职院校应该给与其工作量相关的量化考核标准。

三、其他方式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1、积极开展营销实践大赛

学校的相关部门比如团委应该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开展营销实践大赛。

学校应该在这样的赛事中给与相关支持,通过大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大赛完善理论教学的不足,通过大赛实现教学的补充,通过大赛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积极开展教师的授课比赛

学校应该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定期开展教师的授课比赛,并且给与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积极开展授课比赛,有利于老师自己教学积极性的提升,有利于教师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知识摄取量的增加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只有一线教师授课能力提升,学校才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具强悍的核心竞争力。

篇12: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裴娣娜

课堂教学,从产生之日起,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进入21世纪,我国要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现代化,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       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探讨,目前在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原因在于:我们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目前教育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教育观念纷呈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对近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途径与问题进行审视反思,立足于现代教育的需求,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思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的方法论形成理性认识。      基于以上思考,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我国课堂教学近20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思      反思近20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课堂教学发生的积极变化集中表现在:现代教学观的初步确立以及所导致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行为的初步的,但是是深刻的变化。      1.在教学目标上所具有的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      首先,“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是什么?近20年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这就是;从20世纪70年以前仅关注知识认知,到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开发智力、培养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基础上,提升了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与以往不同在于:将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学习的过程是-种生命的体验过程,是学生生命整体的、综合的、多方面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强调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在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读、写、算的基础学力,而且有善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情感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因此,反思这20年的发展过程,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这正是在课堂教学观念层面上的一个实质性超越。      其次,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特点。      正是由于教学观念的变革,我国教育工作者基于范围深广的教育实验研究,对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为改革探索的一个重要成果,在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从过去仅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以五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取代了长期以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单一目标。这就是: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价值取向,强调基础技能训练的价值取向,强调获取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强调创造性思考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以及强调情感陶冶的价值取向。正是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目前课堂教学教与学活动的丰富性。      2.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克服旧唯理智主义的知识观,在关注学科知识基础性的同时,强调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强调实际应用,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科间的整合和综合。      3.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出现了“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现代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4.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参与、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教育工作者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探索实验。无论是借鉴模仿,还是带有乡土气息的创造,都展示了中国课堂教学实践的丰富生动,“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叶澜)。      在教学中:       通过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重视教学中的操作与活动,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尊重学生个性与才能,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洞察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主调控能力;      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课堂成为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交流、展示自我的场所。      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一切皆变。由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由于观念变革的艰巨性,我们还存在许多有待于进一步改革的问题,但毕竟在对原有不合理的教育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行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在构建以现代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方面,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二、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争论的几个主要问题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各抒己见,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争论、分歧,是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的。      1.关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      (1)什么是教学基础性?对“基础”、“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基础”的不同理解。      (2)对教学基础性,当前是应该加强,还是应该批判扬弃?从过去强调知识、技能,忽视了能力发展,现在又走向另-个极端:强调学生发展,而忽视了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3)现代教育所倡导的“知识观”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知识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2.关于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问题      ⑴尽可能让学生尽可能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获得体验与间接经验学习的关系问题,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观点,还是有实用主义倾向?      ⑵教学实践中面向生活实际的目的(价值取向)、内容及形式方法问题。      3.关于接受性学习      (1)接受性学习是传统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应被批判,还是学生基本的学习方式之一?      (2)探究性教学“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是“唯一”,还是“之一”?      我的看法:      (1)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或基本形态。目前强调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创新性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不是唯一。      (2)两种学习方式,各有自身的基本特点,不能取代。      接受性学习基本特点是:      (1) 以掌握科学知识为基本任务;      (2) 认识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学生认识活动的指导性、可控性;      (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注。      接受式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知识,不仅要反映概念、原理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知识的生产者在探索、创造知识的过程中理论思维的过程及研究方法:不仅反映既定的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知识,而且反映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不确定性,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学生不仅要将科学知识作为认识的条件,而且也要将自己作为认识的客体,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接受性学习与“注入式”划等号。      而探究性学习,其基本特点是:      (1)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      (2) 以解决问题为主题;      (3) 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      (4) 对探究性认识过程的关注。      现代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      正是将认知与情感、指导与非指导、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动与受动、外部物质活动与内部意识活动、个体与群体等诸因素加以协调、平衡,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与发展过程。      4.强调群体发展还是个性差异发展       5.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与非指导、强调规范要求还是自由、活跃      6.关于教师主导作用       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还是师生共同构建、共同创造?持后者论者提倡: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讲授,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提出要改变教师“自我中心”,实现“自我发展”。       7.是强调继承传统,还是超越创新      对语文教学的批评(对中国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教育文化是继承、发扬,还是一概摒弃?      8.关于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弊大于利,因为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因材施教”,而学生小组学习目前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研究型课程的学习。       班级教学,需要改造,但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应探讨班级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      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三、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中国国情:极不平衡的区域性发展特征      教育观念、思想极为活跃(多种教育观念的冲突、互补与融合)      工业社会与信息社会--二元化经济结构      课堂教学改革在若干问题上如何处理好内在关系,把握好“度”?      2.构建现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理论思路:在实践、活动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通过个体与群体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观察、思考、探索,是在教师指导下凭籍原有的认识结构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处理的过程。学生正是在摆弄、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和掌握客体的特征和关系,并借助词把它们加以区分和概括,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同时还应该看到,教学过程是社会性交往过程。教学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必须通过主体自身的对象性活动,通过合作与交往才能自觉地建立起来,通过个体与群体交往,从他人身上反观自我,以自我为尺度评判他人,从而形成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的能力,不仅掌握知识及相应的思想方法,建立优化高效的学习策略,而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借助于学生主体参与和合作学习,学生真正掌握凝结在人类文化中的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和情感,形成内在的价值目标,从而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人格。      3.在总体上,目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应在两个层面进行      首先是教育观念层面      学习的本质      第一,满足学习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根本转变。      (1)构建主体合理知识结构的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并对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促进。      (2)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每个公民要学会生存,有强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有读、写、算基础学力,有善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主动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从而在解决所应付的各种复杂问题中包括课堂学习中,运动场、戏剧表演小组、音乐会等课外活动中显示出自己的重要和实力。另一方面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学生所生活的学校、班级群体,虽然带有模拟性,但仍是一个社会性的群体;学生渴望在群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被老师和同伴所关注,被群体所接纳,并且能在与人友好相处中对他人和群体有所帮助和积极影响。      (3)增强体魄及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      第二,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构建的过程,能动的改造过程。      第三,学习是-种社会性交往活动。      学习的基本结构要素      现代学习观(现代学习的几个基本特点)      课堂教学改革,实质问题在于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基本方式。现代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在合作、交往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主动发展自我的过程,基于对学习本质的现代意义的理解,我认为现代意义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下几个本质特征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现代学习的发展观念。      一是体现学习的选择性。学生的学习是--种选择性学习,学生作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在以下三方面表现出个别差异上的强的选择性。-是学生能根据学习的需要,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二是具有捕捉信息、敏锐感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三是面对大量的信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和改造。      二是体现学习的实践性。学生的学习是--种实践性学习,是在课堂教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参与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必须处理好文化知识的传递与文化知识的选择、应用:创新的关系,整体推进与个别化关系,学生参与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以产生整体效应。      这种实践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情境性、过程性、差异性和群体性。      三是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构建,体悟科学方法,而不是复制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四是学习的社会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而且使教学活动成为-种社会文化活动。通过学习中的交往,满足学生归属感的需要,使学生在生活的学校、班级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被老师和同伴所关注和接纳。通过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社会交往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      五是学习的创新性。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阶段,都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能动的创新性,使学习过程充满想象,充满探索性和体验性。      第二是在实践层面,观察课堂,研究学生,实施有效的发展性教学策略。      所谓发展性教学策略,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在对原有不合理教学策略积极改造基础上,形成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一套教学策略系统。      发展性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策略,它体现主体教育思想,首先追求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发展性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指导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而不是照一定操作规程机械套用的“傻瓜相机”。教育实践工作者通过掌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生动丰富的创造,这才是发展性教学策略的生命力所在。      发展性教学策略是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策略:      主体参与、      合作学习、      差异发展、      体验成功。      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

[1] [2] 下一页

在渴求中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      ▲旧知导出新知(抓知识“生长点”,新旧知识内在联系)      例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问:(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是什么?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为什么可以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例2:“能被3整除的数”      首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师问:你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      答:个位上的数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       师问:你们自己能举例验证吗?      ▲设置疑点,激疑存疑      例:“圆的周长”      师问:怎样量5分硬币的周长?生:用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便可知道此5      分币的周长。      师问:怎样量啤酒厂的圆形大水池的周长?      生:用皮尺绕水池一周,即可量出水池的周长。      师问:用绳子绑住粉笔头旋转一周,形成的轨迹也是圆,又怎样量此圆的      周长?       生……       ▲一题多解,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例题:“六(1)班上午缺席3人,出勤率是94%,其中下午1人来校上课,求下午的出勤率。”      若按百分率=比较量÷标准量的解题模式,列式为:      [3÷(1-94%)-(3-1)]÷[3÷(1-94%)]求得结果为96       该算式冗长,运算繁琐,教师启发学生寻求新的解题思路,学生用“归一法”列出算式:       1-(1-94%)÷3×(3-1)=96%      解题思路是:(1-94%)÷3表示缺席1人所占的缺勤率,再乘以(3-1)就得出下午的缺勤率:从整体“1”中减去下午的缺勤率,就得出下午的出勤率。由于全班人数相同,出席1人的出勤率和缺席1人的缺勤率相同,都可采用归一法,由(1-94%)÷3求得。这样上午的出勤率加上下午又出席1人的出勤率,就求得了结果。因此更简便的列式为:      94%+(1-94%)÷3=96%      教师要善于设计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题目:妈妈去商店买2元一只杯子,她付给售货员20元钱,找回了2元,问妈妈买了几只杯子?      开放式题目:妈妈去商店买杯子,杯子的价格有2元一个与3元一只两种。她付给售货员20元钱,找回2元,请指出妈妈买杯子的所有可能。      2.组织数学活动,在主动参与中学习      --通过自主探索,培养参与意识      ▲通过主动参与,经历知识探究的全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生在参与中寻求解法--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1)把圆平均分成16或32个小扇形,展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2)拼成三角形;      (3)拼成梯形;………      ▲通过主动参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角的认识”      让学生动手操作“一个长方形,剪掉一个角时,剩下的部分还有几个角?”按常规思考,学生完全会想到4-1=3。此题中“剪掉一个角”是一个开放条件,剪法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正是通过参与,学生自己发现,剩下部分可能有5个角,或4个角,或3个角。      ▲通过主动参与,展示思维过程,使学生理解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意识。      现代数学思想,如极限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统计思想等。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感悟“无限”:当圆分割成小扇形的份数增加时,每个小扇形的曲边就会逐渐变直,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当圆分割成的小扇形无限增多时,所拼成的图形便转化成长方形,从而可以准确地求得圆面积。通过学习,学生体会用“无限逼近”来求圆面积的方法。      又如,通过认识时、分的教学,培养学生时间观念。      教师首先让学生认识1分钟(统计学生在1分钟做了多少道题,写了多少个字),认识1分钟的价值(如一分钟,一条彩电生产线可组装一台半彩电,汽车厂可生产一辆汽车,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可播180个字,激光可走1800万公里,等于绕地球450圈等)。同时通过解题:“刷牙2分钟,洗脸3分钟,烧开水10分钟,完成这几件事需要( )分钟?”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安排时间。      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将集体教学、小组研讨与个人独立思考结合,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中合作学习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处理教材重难点      例:“梯形面积的计算”。经过10分钟小组讨论和研究,得出6种方法。      ▲自主学习,概括知以内容,总结规律,构建知识体系。      例: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经小组讨论,画出示意图:      通过该示意图,简单明了、形象的表示了各类平面图形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出平面图形完整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小组研讨的集体智慧,同时使学生学会了知识的积累、梳理、加工和升华。            ▲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5小时刚好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还要几小时?”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不同思路,得出了4种解法。      ▲个体与群体学习结合,照顾个别差界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理解与体验      --通过实践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中发现和创新。      例:“两步计算应用题”(可列表格,或列式)      “牙膏每支6元,矿泉水每瓶3元,八宝粥每听4元,柠檬茶每瓶5元,用20元去买这些商品,你打算买什么物品,买多少?应找回多少钱?”      “康乃馨3支12元,菊花4支20元,百合花5支40元。老师带了30元,想买一束鲜花,请你们给老师出主意,有几种不同的组合?”      学生正是通过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鉴于现实生活中信息分布的自然随意状态,培养学生收集、提取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对混沌分布的问题信息,进行提取和重新组合。      例: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            教师应注意挖掘生活中含有一定数学思想方法,又是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学习提供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现代意义的课堂教学,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并能主动积极地发展自我,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轻松宽裕。

上一页  [1] [2]

篇13: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观察与思考

实施新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为了交流老师们教学改革的经验,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市、区两级教研室每学期均会举行一些相关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近两年来,我也有幸参加了一些此类活动,领略到一些优秀青年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在课堂上所充分展示的崭新的教学观念,灵活处理和调整教学内容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的突出表现,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多多。在他们执教的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灵性在飞扬,学生的个性在张扬,课堂上的活性在弘扬。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就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因为它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快乐和收获。

下面,仅就个人的课堂观察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转变教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法。合作学习便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为了落实课程改革精神,体现课改意识,每课无不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沈老师执教的《找规律》是一节探索与发现课例,教师创设较好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索活动。利用给定的材料(三个木偶娃娃、两顶帽子),让小组合作进行为一个娃娃配一顶帽子的活动,通过合作、探索、交流来发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即经历了合作探索的过程,又品尝到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潘小明老师执教的《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摆小棒游戏贯穿整个探究过程,对前两种情况(能摆成的)学生只是停留在动作思维的层面,此时学生无法感悟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当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不成三角形的时候,才引出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一种自我的疑惑,怎么摆不成了?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这个过程就不在是停留在动作思维阶段了。教师抓住有效时机,带有鼓动性的话语,“看来不是随随便便的三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的,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有效激发学生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正在学生欲入不得其门的时候,老师告诉学生做个实验吧!通过填写实验表格,根据数据比较,学生发现要能摆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至于后面的两种情况(摆不成的),学生也就豁然开朗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应当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达到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自我表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在交流合作中得到同伴的肯定而获得快乐,因自身的需要而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正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所在。

(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我们的课堂。多媒体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文、图、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较好的优化了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徐老师执教的《认识乘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数学情境,借助动画声形课件直观演示,生动形象,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课件制作很符合童趣,大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更带来了课堂学生学习的快乐,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蒋欣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课件制作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特别是通过FLASH动画设计较好地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课堂的亮丽风景

从每一次活动中的研讨课的教学过程的实施来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主动热烈,听讲状态专注,思维活跃,师生互动友好,学习环境宽松,师生共同在学习过程中心情愉悦。我们欣喜看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次下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讨论,和学生们一起交流,体现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上课的老师们能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发言和讲解,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学评价多样化,有效的激励了学生的思考,教学的民主保证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听课后,使我反思了几个关系:

(一)如何看待继承和创新

新课程、新教材确实有许多新的地方,都必须努力实践。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确实是开创性的理念。但并不是说,实现这些传统的理念,就把传统的东西彻底抛掉,一切从头开始。立,不一定都建立在破的基础上,许多新的东西往往是以传统的为基础的,只要不是与新理念根本对立,就应该继承甚至必须发扬,新课程走到今天,我们发现,有些好的传统做法一直被老师们利用,并且有很好的效果,因为这些做法都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提炼。所以,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时候,是应该要勇于创新,但一定要在吸收传统的精华去改革和创新。

(二)如何看待生成和预设

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个极富个性的头脑,教学是一次次思维的碰撞,好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多样的,富有机智和变数的。只有课堂的及时生成,才可能有课堂的精彩出现,追求课堂的生成,不等于不要课前的预设,更不能随意的放开。我们应该辨证看待生成,在重视生成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设计,只有好的设计,才可能有课堂的以外生成。这些研讨课、示范课,应该说,教师的设计较好的体现了三维目标,教学的预设应该是到位的,可是,教学的意外生成不是很多,学生的精彩表现不多。

(三)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真正的合作应该是有效的,利于思维的开发,效率的提高。有效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一定难度,一个人难以完成的;合作学习应该是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尚无数据

篇14:浅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浅谈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体现出职教特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语文教学改革取得实效。

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各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茶。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以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在此,我就语文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求得实效

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深化,但我们还会经常听到语文教师们无奈地感慨:“学生怎么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呢?”我们会经常看到,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是讲到古文,教师用上十八般武艺,讲词析句、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一细细道来,学生却听得如坠雾里,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回答仍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只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教学目标制定得过高,教学内容过难,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招收的“尖子生”,许多学生在初中时代甚至在小学时代就缺乏信心,有的还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双差生”。这些学生进入中专后,由于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厌学情绪渐浓,旷课、迟到、早退、打架、沉溺网吧的大有人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到中专来就不用学习文化课,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就行了,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入学文化课测试结果表明,现在中专生的语文水平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改革中要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求得实效。

从教材上讲,现代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呈多元化趋势,依据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大纲》,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版、提高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学校基础版、提高版的语文教材,又有各校依据大纲编写的校本教材……无论使用哪一种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适当降低难度,增加时代感强、适宜中职学生阅读的作品,淡化语法,加强综合,减少头绪,强调和注重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一定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不能认为那是初中教师的责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使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中的语文成绩有大幅度提高,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鼓励性教学策略、自主性教学策略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是否都得到提高等方面来研究和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程度好的学生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程度差的学生按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甚至依据初中教学大纲补习基础知识,最起码使这些学生的语文水平能顺利通过现代化大企业的入门考试。

二、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校在语文教改中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应围绕学生的就业需要,语文教学只要能教会学生写简单的应用文,讲好较规范的普通话就足矣,于是在教学计划中对语文课时进行大刀阔斧地压缩,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删减,只剩下单纯的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的内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课程性质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并不是只简单教学生会写应用文,会说普通话,学习语文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文思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思想,以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当然,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应当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离开了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难免成了架空的枯燥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直接抽出所谓伟大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塞给学生,一节课就让学生脱胎换骨,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两头皆空。

三、体现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

计划经济时期,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中级技术、管理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变化,中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大量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必须实现由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由重学科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训练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岗位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语文教学改革也应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来进行,树立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使语文教学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如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这要求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观念,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师生交流、思维启发等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凸显职业学校语文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选用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例文;在口语训练中训练的内容应和所学专业所要求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吻合;在考试中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理解材料等等,使学生理解中职学校每一种专业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语文虚、专业实”,“语文是花瓶”,“专业是饭碗的思想”。第三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演讲赛、作文比赛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受应试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职业学校教师都是重视教,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有一部分教师自我满足、自我封闭、不思进取,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已成为教改路上的阻力与束缚。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不是淘汰教育、精英教育,而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选择人。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养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观念也要有大的转变:即单纯的语文教学思想应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由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传统授课内容应结合人文精神;语文学科应结合专业各科知识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应拓展到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为学生学好其它学科及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更新观念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动力。

(二)加强学习,不断求知,提高教学技能。现代社会对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外,要了解其它专业内容以做好语文与专业课的衔接,还要具备政治、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更要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只有这种又专又博的“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才能使教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才能更主动地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推进教学研究不断深入,也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总结、改进,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使中职语文教学展现出新天地。

篇15: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课的教学模式已非常脱离学生实际,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应当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数学课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重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趣味引导或唤醒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实行分层教学,改革数学课成绩的考评方法,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作 者:黄(子兑)珍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财贸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广西桂林,541001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3.6 关键词:心理重塑   分层教学   创设趣味   改革考评  

篇16:对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校“两课”教学,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也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深化“两课”教育教学的'改革,改进“两课”教学方法与途径,已经成为当前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作 者:周珊珊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处,江苏,徐州,2210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校   “两课”教学   改革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高一物理教学总结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教学论文的题目

初中物理单元教学节点掌握思考论文

关于学校物理教师的工作总结

情景教学中的物理实验论文

高中物理创新教育教学研究论文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对中专学校物理教学改革的思考(共16篇)】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2022-12-18

浅析中职物理教学综合实习论文2022-09-19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总结2022-11-09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论文2023-04-30

学校物理个人工作总结2023-03-15

德育教学论文题目2024-02-15

高一上期物理教学总结2023-01-28

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2023-07-12

物理教师年度工作的总结2022-09-22

物理教师年度工作总结2024-01-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