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时间:2023-04-09 08:06:1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共8篇)由网友“路过人间”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篇1: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真理的属性和真理的标准

必背知识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2、真理的属性

(1)客观性

作为一种思想形式,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具有客观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客观性,理由在于: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3)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真理的属性;其二是指真理的类型。从类型的角度而言,所谓“绝对真理”是指最大限度地接近“完全”、“终极”意义上的真理;而所谓“相对真理”是指近似、相对意义上的真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主要是用前一个含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统一关系。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其―,从静态上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绝对真理和纯粹的相对真理。换言之,相对之中有绝对,因为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而绝对之中有相对,因为任何绝对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其二,从动态上讲,二者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二者的矛盾性表现在:含义不同。

4、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实践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以,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5、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其二,凡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其三,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因此,其一,它无法一下子证明世界上的所有真理――广度有限。因为世界无限宽广。其二,它无法充分证明某一真理――深度有限。因为事物无限复杂。其三,它无法彻底终结对某一真理的证明――过程有限。因为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6、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性。

命题角度提示

1、考察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例如,对待科学研究中的某个定理或者某项成果(牛顿物理学)的正确态度是: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对它既不能彻底拒绝,也不能完全机械信奉。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例如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态度。

2、考察对待实践标准的态度。例如,在科学研究中,对待已经被试验检验过的某个定理,既要肯定其价值,也要继续用新的实验去进一步检验。反对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和盲目信仰。 3、正确处理真理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例如在科学研究中,某项成果先是由逻辑证明所揭示的,之后由科学实验去进一步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预言和科学观察的证明)。

矛盾原理

必背知识

一、矛盾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关系。①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因为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另一方面,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②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其一,二者的`含义不同;其二,二者的地位不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

3、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或场所;②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壮大和发展自己;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通过双方力量的消长,为质变作准备;在质变过程中,斗争性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完成质变。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的含义、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矛盾群)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比如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

2、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其一,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所以,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另一方面,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其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时间内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时间内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其矛盾性表现在,二者的含义不同;并且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命题角度提示

1、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其一、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该原理在认识论中的运用,即分析问题必须采取“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立场,全面地看待问题;反对“一点论”,反对以偏概全。

可关联的考点有: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垄断资本国际化的两方面后果;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与消极后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此外,中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古训,都可以作为该知识点的命题材料。比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无相生,

篇2:考研考前20天 如何对待政治试题

2012考研考前20天 如何对待政治试题

距离2012考研不到一个月,去除考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估计有效时间仅剩20天。越到这个时候,同学们考前暴漏出的问题越多。就政治而言,比如有的同学问:我之前买的训练题集还没有做完,做还是不做?题目已做完还需要把做错的看一下吗?考前是否需要做几套模拟题呢?各种考前政治题目的问题纷至沓来。

下面就关于如何对待政治试题给以下建议:

一是基础、强化阶段的政治试题是否进行到底。

前期,同学们都买了训练题全集,着手比较晚,到目前还没有做完。马上就考试了,大家很急,做还是不做呢?做,时间来不及;不做,心里不舒服。同学,老师给你的建议是没有必要纠结。看自己的情况即可,如果手头题比较少,那就每天可以抽一点时间做几道题;如果手头有成套试题,就暂时把自己试题集放一放。

二是做完的题目如何对待。

比较勤奋的同学,在十一之前基本就把自己政治试题集做完了。进入考前20天,我们除了做几套模拟试题和近几年的真题外,如何对待前期做过的试题呢?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同学喜欢以题带动复习冲刺讲义,那你就把前期自己做过的试题找出来,一些重点题目还有自己存在疑问的.题目,拿来重新过一遍,同时把相关知识点都过一遍,对于可能出客观试题的考点加深理解,对于有可能出分析题的考点加强精准记忆。再如,不喜欢看曾经做过题目的同学,不妨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展复习,可以选择模拟题、近三年真题,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强化训练一下。其他的时间就按照冲刺班老师点睛的重点知识开展学习即可。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不管做题还是看书,最终目就是拿下1月7日上午的政治考试。

三是考前20天是否做点政治试题。

我们常说学习,简言之,学就是学各种知识,习就是练习。正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理论如果不用于指导实践,束之高阁就是空中楼阁。因此,广大考生朋友,前期的知识储备,在后期尤其考前20天务必要付诸实践实习之,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同学们谨记,战略上举重若轻,战术上举轻若重。最终,成功非你莫属!

篇3:考研政治马原 考前终极预测

考研政治马原 考前终极预测

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

为什么要注重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改变我们的实践观点以及实践方式。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原理)

原理: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发展与过程

原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做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四、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制约的原理)

原理: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

方法论:要在特殊性中看到普遍性,在普遍性中看到特殊性,将二者结合起来。

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敢想、敢闯的革命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既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七、辩证否定观

原理: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方法论: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八、否定之否定规律

原理: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方法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九、认识发展

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①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2、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

十、真理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又是辩证转化的。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

2、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以进一步指导实践。

篇4:考研政治考前预测:物质世界和实践

考研政治考前预测: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1.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在内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含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2)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物质与运动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3)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7.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内容包括: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正如列宁所说:“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一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本质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篇5:考研英语作文考前20天复习

考研英语作文考前20天复习

大家都知道,作文其实是我们在最后一个阶段大家涨分最快的一个地方。考研作文分值较高,给了30分,有小作文、大作文,也就是说写两篇作文。整张试卷上最终得分的是小作文,小作文是高度程式化的一种表达,所谓高度程式化就是说它是有规律可寻的。这里考研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考生在最后阶段提高作文成绩有所帮助。

一、小作文备考

过去这么几年之中,小作文基本上都考的是一些书信,因此今年会不会考书信,考研辅导名师周老师表示,这种可能性是很高的,而且是有的。所以建议大家对各种各样的书信,比如道歉信、感谢信、求职信、辞职信等各种各样表达的信都要进行练习,起码应该保证每一种类型的信写上一篇。

但是至于说书信之外会不会有,也可能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告示,比如摘要,比如图表描述,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今年在大纲修订的过程中增加了一种新的范文的形式就是摘要,这个摘要出的很有意思,就是首先给你一篇汉语的文章,这个汉语的文章很长,然后让你写一个英语的简短摘要。可以说,这种题型甚至比书信更容易写一些,它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翻译,是汉译英的变体。摘要是第一次出现在大纲里面,有同学说会不会考,我觉得我们现在不能对任何一种题型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可以这么说,每一次的考研的命题都是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过程,不能说哪一种题型考到的概率大,考到的概率小。既然今年出了,摘要在范文里面,我们觉得考到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二、大作文备考

大作文一般来说有可能考图表题,有可能考到漫画式作文。过去几年以来,一直是考漫画式作文,我觉得明年考试中,考漫画式作文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它也变成了考研英语的一个经典的出题思路。

漫画式作文,第一,这种漫画要看懂,在过去的'考试中曾经也有同学不止一次地写跑题了,就是因为漫画没有看懂。他一般会阐释一个社会现象或者阐释一个道理。漫画画得好不好,这个我们不去评论它,但是它肯定揭示一个道理。比如考的“网络的远与近”,画了一张网,上面趴着很多人。其实这个题稍微翻译一下,就是让你写网络时代的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是什么?大家一想就想到了,我们交流起来更方便,所谓“天涯若比邻”,任何的一方通过网络是无时间滞后的交流。但是有时因为有了网络,我们可能见面的机会少了,可能又有鸿沟了,集中要讲清楚这个道理就可以了。

但是我们曾经同学写这个作文,上来就写,“现在我们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合作起来,才能织一张网”,如果写到这个,肯定就是跑题了。

因此做漫画式作文,第一步肯定是审题。第二,描述图画,能用大词就用大词,用不了大词,就用比较简单的单词,用简单的单词把图画描述得清楚就可以了。最后一点阐述一下意义。意义就是正面的意义和负面的意义。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思路。顺着这个往下写就可以了。

篇6:考研英语 考前20天必须这么做

考研英语 考前20天必须这么做

2014的考研正在日日逼近,对于那些已经经历持久考研备考的考生来说,也许再过小20天,就是大解放的日子。那么,在这仅有的20天里,在考研英语的备考方面,考生应该怎么计划和安排呢?

考研教育网编辑团队通过与考生全面接触,深谙考生目前的心情和急需的宽慰,小编认为:考前20天是查漏补缺、养精蓄锐的关键时刻。这一关键时刻任何想要在2014考研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都不能忽视,更不能轻视。

下面,考研教育网编辑团队特地为广大的.考生量身定制了这20天的考研英语冲刺计划,大家一定要按照这个计划严格执行,一步都不能落下哦!

那么,在这20天的冲刺备考时间里,我们到底一定要做什么呢?

第一将做过的最近十年的真题再仔细看一遍,将以前做错的和自己不太确定的知识摘抄下来,重点学习。

第二将大纲规定的考研英语词汇再快速浏览几遍,看看还有没有没记牢的,重点进行识记。

第三购买考研英语阅读理解冲刺、作文预测的课程,例如,考研教育网的考研《英语冲刺串讲班》、《阅读理解点睛班》,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考研英语冲刺方法再加以练习,以便做到上了考场,从容不迫,合理安排时间。

第四大部分考生都会把考研英语写作的备考放到临近考研的一个月时间里,这固然不是很科学,因为写作的功底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建议大家可登录考研教育网的博客、微博及官方微信,和十万、百万的考研学子们一起分享冲刺复习及“每日一练”一定会让你的考研英语备考如虎添翼,事倍功半。除此之外,考生还要注意有必要的背诵一些特别有用的写作套句和常用的话题类词汇,以便从容应对各种话题的作文写作。

第五调节好考前的作息时间,调节好心态,以最佳状态奔赴20的考场。

以上5点,是考研教育网特地为广大考研学子们总结归纳的,希望大家积极传阅,努力执行,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在2014考研战场上拼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精彩推荐: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临考冲刺备考指南

2014年考研政治冲刺复习资料集锦

篇7:考研数学 考前20天强效冲刺

2013考研数学 考前20天强效冲刺

现在距离考研只剩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对于最终的考试结果来说非常关键,特别是像数学公共课这种在成绩上能拉开较大差距的科目,更需要同学们在考前最后的这段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好考前预热。在此考研专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四点:

1.持续预热状态,切勿中断

首先,从复习的时间来讲,考生需特别注意在这段时间不要间断数学的考前复习。很多往届考生在这段时间把数学完全搁在一边,集中突击政治、英语,到了考前两三天拿过书来一看,公式记不清楚了,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了,前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积累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令人懊恼不已。所以这段时间同学们每天必须固定留出两三个小时用于复习数学,把复习的热度和状态一直持续到上考场。

2. 完成“有粗有细”的最后重温

下面说一下这段时间主要看些什么。大家经过前面长时间的复习已经将数学各学科的知识点全面收集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段时间最好再抽出时间,再认认真真地系统梳理每一部分的知识体系,做到清晰、明确、有条理,这是从宏观角度而言。从微观的角度而言,突击必须抓住最关键的重点,这段时间集中突击自己的弱势学科,在掌握不太好的知识点和题型上多下气力彻底搞懂弄通,就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温习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时,要对近年真题经常考查以及自己复习经常遇到障碍的题型引起格外重视。

3. 自我评测,切实做好查漏补缺

考研热身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做模拟试题,这段时间做几套与真题编排完全相同、难度与真题相近甚至略微高于真题的模拟试题,例如考前必做三套题,对于提前适应真题作答模式大有裨益。通过模拟试题的正式套卷练习,一方面考生可以对自己各类题目的大体作答时间、如何安排各类题目的作答顺序和时间做到心中有数,摸索适合自己的作答模式,避免考场上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的惊慌、出错现象的发生,更可以最后客观检测一下自己的复习状况,针对性地对做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补救,认真结合教材及辅导书进行查漏补缺,将疑难问题及时消灭。

4.规律作息,将状态调至最佳

考前调整到合适的状态至关重要。这段时间需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复习时间和计划,不宜给自己太大压力,再继续搞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更不要继续熬夜挑灯夜战,搞得自己还没有上考场就已经疲惫不堪。只需要做到放松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复习状态,白天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安排好复习,晚上也不要再加班加点,力求用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做好最后的考前预热和及时的查漏补缺即可,卸除心理上的压力,保持规律的良好作息习惯,是在考试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自己水平的必要条件。

相信大家在最后这段时间里注意到上述四个问题,一定会在考场上发挥自如,取得优异成绩!

篇8:政治考研大纲预测

政治2013考研大纲预测

2013考研政治大纲暂未进行公布,预计将会在9月中旬左右进行公布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信息,届时,请考生关注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栏目,考研教育网将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2013年考研政治大纲。 考生也可以先通过参考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进行复习,为2013年考研政治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网考研频道。

考研秋季复习计划安排

研究生招生考试之政治全程规划

考研数学倒计时计划(11.5-11.11)

考研学子考前50天全攻略

考研英语作文 考前话题预测

考研复习经验 车到山前必有路

考研规划:考研全科全程计划

考研数学倒计时冲刺计划(11.26-12.02)

高考前30天复习计划应该怎么制定

考研倒计时政治复习计划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考研政治考前20天核心预测(共8篇)】相关文章:

考研日语押题作文2023-11-06

考研政治复习:你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吗?2023-08-29

考研百天倒计时 做好周密复习计划2022-12-30

考研政治复习摆正心态告别“背多分”2023-09-27

雅思半年复习计划怎么制定2023-09-21

考研政治复习两大误区及应对办法2022-08-17

考研英语 考前30天定期做题2022-05-07

建筑学考研复习计划有哪些2022-10-25

考研英语倒计时冲刺计划(12.10-12.16)2022-07-06

考研英语作文突击战2023-03-2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