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乡村教育(推荐10篇)由网友“犬宝”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守望乡村教育,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守望乡村教育
守望乡村教育
守望乡村教育作者/杨昌仙
【摘要】亲历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这其中有喜悦也有无奈。社会经济发展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逐步解善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可孩子们从渴望读书到厌学,逃学,这一切的一切,留给我们很多深思……
【关键词】农村;教育;渴望;学习;辍学;无聊;出路;网络;诱惑
在农村从教了,亲历了农村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心中真是五味杂存:欣慰、难过、高兴、感慨、无奈……
我所任教的地方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水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96%以上,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太便利,经济,文化和教育都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因此,很多人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太重视。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现在稍好一些)。
在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很少有读书的机会,所以现在三、四十岁以上的农村妇女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农村夜校扫的盲)。于没有文化知识,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很多欠缺,这也可能是现在农村出现问题学生较多的原因之一吧。我也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那时候的我能到学校念书,真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当时我刚读完小学三年级。由于家里穷,没钱交学费,加上父亲不太赞成女孩子读书,所以我便辍学回家。过了一年,国家了解到我们县女童入学率很低,为了照顾女孩子,在我们县的几个镇分别办了女子班,上这个班读书不但不用交学费,还发放生活费和生活用品。我们镇上也有一个,而且是从四年级开始,当时我们村就只有两个女生刚读完三年级――我和另外一个,于是我们俩都去读了女子班。由于失去过,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次来这不易的机会,拼命努力学习。我常常想,如果当时没有那个班,我现在又是什么样子呢?
亲自体会到农村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他们读书的不易,我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乡村教师,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几年后,我的愿望实现了。在20年的从教岁月里,我更加体会到农村生活的清苦和不易,想了许多人的生存意义。()农村的孩子很纯朴,很善良,但见识少,他们就像生活在井里,很少了解外面的世界,也很少有人抬头望自己的未来,所以我教他们看未来,告诉他们外面的幸福,希望他们明白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如牛一样辛苦卑微的生活。我将自己从书上,从生活中看到感悟到的一切告诉他们,希望他们不要和我们的父辈一样在狭隘的生活中失去思考,失去希望。人生不过百年,没有思考和梦想――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悲哀。
刚上班的那几年,孩子们都很乖,很爱学习,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更加激发我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同时也更使我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希望他们都能学有所成,长大后能走出大山,有所作为。当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不得不辍学时,我也陪他们伤心,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而难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逐步重视,不断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加上义务教育法的保护,使得绝大多数农村孩子都有了到学校学习的机会。不仅如此,还免除了农村学生的学杂费,书费,发放免费的营养餐,对住宿生还有一定的补助,有的特困生除了享受国家的补助外,还能得到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的资助。这些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它可以让孩子们无忧无虑、安安心心地学习,再也不会为钱的事担忧了。可是政策好了,条件好了,学生却对学习没兴趣了。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我们这里比较普遍的问题。
近几年来,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农村老师们都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分头下村去搜寻学生,劝说他们重返课堂。有的学生在老师们三番五次的劝说下回到了学校,可有一部分学生从此告别了校园生活,走入了社会。他们有的在社会上混,有的外出打工,还有一小部分回家就结婚了(女生居多)。因此,初二、初三的生源流失率比较高。在校的学生中,爱学习的很少,大部分是在学校混,目的就是等到初三毕业要一个毕业证。他们厌学,逃学,沉溺于网络、游戏,拉帮结派,打架,赌钱,谈恋爱。至于迟到、早退那是家常便饭。即使来上课,他们也很难安静的坐满45分钟。上课说话、睡觉、玩手机……实在不行就上厕所,他们情愿在厕所里呆也不愿来教室上课。总之,学习成了他们最大的苦难,一上课就像进了监狱,没一点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这些行为,老师们也很无奈,骂不得,罚不得,稍微批评一点,他们就回家了,很多学生都威胁过老师:“你再说我,(或者是)你再叫我交作业,我就不读书了。”人们也许要说,你们是老师,你们要爱学生,要想办法好好教育学生,让他们热爱学习,是啊,我们也想尽了办法,好话也说了几大筐,结果都一样――无效!
学生为什么如此厌学呢?我私下和许多比较调皮,不爱学习的学生聊天,从谈话中知道他们厌学的一些原因,觉得这种思想比较普遍,也揭示了当前农村教育的一些问题。现把他们的话分四点来分析:
一是觉得学习很无聊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很无聊,没意思。我想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它应该与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有关。首先,新课程标准主要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学生来说不切实际和偏难,致使部分农村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农村教育落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再次,就是教育中的“城市取向”。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实质上还是应试教育,也就是通过逐层考试,最后成为城里人(对农村孩子而言)或城市上层社会里的成员(对于城市孩子而言)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与最终指向的。通俗的说,我们的教育成了“升学教育”,既脱离了生活,也脱离了青少年的成长,唯一的目标就是升学。而现在的孩子们既吃不了苦,也不愿为未来打算,所以不肯埋头去读那些与自己生活无关的枯燥的教材,他们认为学习就是受罪。
二是读书没有出路
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抬头。农民送子女上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即考大学,找一份好工作。而目前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学费增长速度快,相对于农民收入标准太高。而且,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由于缺少社会关系,更不容易找工作,而所学的知识在农村又派不上用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农民家长对教育的看法,他们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反正以后都是去打工,早一点去打工还可以减少家庭开支,孩子挣了钱也可以贴补家用。而家长的言行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不学了,放弃吧,辛苦学到最后也是为了吃饭,为了生活,不如去打工呢,还可以赚点生活费。”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很重要,如果家长都不在乎孩子的学习,那么仅学校一家又能怎样呢?
三是经不住外界的诱惑
⑴乡村的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跟爷爷奶奶住,有的跟外婆生活,还有的就一个人在家。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因此变得很任性,自控力差,自卑,厌学。受社会不良青年和无业游民的影响而与他们勾塔在一起,沉溺于网络游戏,受不了学校的纪律约束。
⑵这里是山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绝大部分学生都住校,一时之间脱离了父母的管教,就像脱缰的野马。农村学校条件不是很好,管理也不太到位,这就使得学生有外出的机会和习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容易被社会上不良的东西吸引,加上孩子天性好动又缺乏娱乐条件,所以学生很快就迷上了网络游戏等,不能自拔。
四是基础差,学不进
有一部分同学,他们一开始也想读书,但由于小学的基础太差,无法接受初中的课程,加上各方面不良影响,慢慢地就不想学了。
现在的农村学生不想读书,不愿读书,家长也不太重视读书,会造成农村教育越来越落后,农村人口素质越来越低。而现在大部分农村孩子又不像他们的上一代那样能吃苦耐劳,他们既不愿下功夫读书,又不愿参加劳动,也不太会体贴父母,只想不劳而获。这样下去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麻烦。因此,我认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适应“三农”多样化需要的人才上,而不是让农村学生只考大学一条路。如今各县虽然也在办职校,但一个职校又怎能容纳如此多的学生?况且县份上的职校无论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还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真希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尽快从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诸方面进行彻底改革,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
篇2:守望乡村
我们是乡村的孩子,
守望着乡村。
乡村的水,
缓缓流淌着的故事。
乡村的炊烟,
袅袅上升着故事。
我们是乡村的孩子,
也向往着城市,
父母打工的城市,
那里有父爱母爱,
尽管,我们知道。
那是迫不得已。
我们守望着乡村。
留守在乡村,
那弯弯的梯田,
那清清的小河,
那绿绿的山坡,
就在故事里,
渐渐丰收。
守望,是我们的风景。
乡村是一道无可奈何的风景。
我们站在风景中,
等待。
篇3:守望乡村作文
我是吃土鸡蛋长大的一代,从小在泥巴堆中长大,没有漂亮的花裙子,也没有昂贵的玩具,最心疼的宝贝是个吹不出声的小喇叭。村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每个空间都回荡着我的欢笑声,很明媚的,是能感染每个邻居的笑声。
乡下人没有秘密,新鲜事时时都在发生。“拉家常”是纳鞋垫女人们的伴奏曲。高兴之处,她们总是“放肆”的笑,完全找不到女子应有的矜持;她们更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听到不平之事总免不了破口大骂。邻里之间的嘘寒问暖更是家常便饭的事,一日三餐全是。
等成了读书郎后,我再也没有那样明媚的笑声和透明的心绪。在城里人眼中,我是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乡下人,我有着农村孩子特有的自卑,而这自卑恰恰“得益”于我生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凡人琐事。
用城里人的眼光审视落后的农村,老百姓身上只留下“愚昧”的烙印:他们总爱谈论别人的闲事,就像盖碗茶挂在嘴边,一杯冲淡,又换上一杯,那是无聊;他们对物质要求不高,有腌萝卜就知足,这又成了不思进取……
于是我渴望摆脱农村,向往灯红酒绿。
不久前,我有幸过上了每日有霓虹相伴的生活,每天穿梭于红灯酒绿,喜滋滋地将一份高档食物塞进皮囊。可是偌大的城市,涌动的人流,却没有一人驻足听我诉说痛苦抑或欢乐的时光。
高大的建筑将空间隔开的同时也隔开了人的心灵,每个人都挂着冷漠的表情,都在心里建造一座城堡,将所有的关心拒之门外,更不“施舍”任何关心于人。
物质的充盈无法弥补内心的孤寂,我又开始怀念乡村的宁静与热闹,怀念那远离嘈杂和尔虞我诈的清静地。
乡下人依旧享受着遥远他乡吹来的山风,嗅着夹杂麦苗和油菜花的清香味道。他们也许永远体不了人心的险恶,永远不知道愁的滋味。一辈子守望着乡村,守望着一亩三分地,生活很平淡,却十分惬意。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能像乡下人那样敞开心扉对待万事万物,生活也会那般美好!
篇4:守望乡村作文
奶奶在一八年去世了,病魔缠了她半年,终是无情的夺去了她的生命。在为逝者伤痛的同时,我也在为爷爷担忧。生活的压力让父母以及哥哥背井离乡,而我也有自己要走的征途--读书,那么爷爷就会被扔在家中。爷爷腿脚不方便,只能依靠拐杖走路,无法想象他要如何独自生活。他是孤独的,无事时他爱坐在家中的庭院前。他守望着乡村,守望着四季,守望过往的人们。
夏天,爷爷总会在这个季节给自己找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他会让人给他砍些竹子,他用竹子编背篼,笼子。他不要钱,他只是不想虚度余生。有时他会对我说:“等哪一天爷爷不在了,人们看到这些就会又想起爷爷了。”是啊,一部电影中说过,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遗忘。
秋天,这个季节爷爷总会撑着拐杖到处走走。他走他年少时走过的路,我若是放假,定会陪他。他带我走那些长了果实的路,他腿脚不好,精力却十分充沛。他给我讲他的故事,我是他唯一的听众。我一直陪他走,当他累了再扶他回家。
冬天,爷爷脸上挂上了久违的笑容,外出打工的孩子们回家了,原本寂静的乡村也变得喜气洋洋。很多人来看爷爷,爷爷和他们有说不完的话,似要将这一年的事都娓娓道来。爷爷也会自己登门拜访别人,腿脚虽不好,但怎耐得过那思念之情。爷爷身体不好却喜饮酒,平日自然不让喝,但是客人来时也还是会让他小饮。父母会花时间陪他,晚上一家人坐一起,有说有笑,无所不谈,这或许便是爷爷想要的吧。当人老了,再也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时候,团聚或许便是最好的安慰吧。
春天,是开始也是结束。一年过去了,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那个寂静的小村庄又只剩下他了,大家临走时都会来看他。他总是笑着说:“快去吧,来年再来看看我。”谁又知道他的万般失落呢?这个百花争艳的季节,只留下一个孤独的老头独自欣赏着。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再回头,爷爷他又坐在庭院前,守望乡村,守望四季,守望来往的人们。这个孤寂的季节,只有来往的春风为他拭去眼角的泪。
篇5:守望教育读书笔记
守望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
《守望教育》一书满建宇博士的教育随笔集。作为一个中学校长,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反思自我剖析及完善教育。作者在最后写道:“教育即生活”,细细想来,的确如此。人是要有精神支柱的,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给从教及致力于教改的工作者带来启发与鼓舞,同时我也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需要越来越多这样执着的坚守者。
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篇6:《守望教育》读后感
《守望教育》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于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于是,在《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中,他在肯定魏书生“能在那个时期就有着还算独到、丰富的教育思考”的同时,敢于说出“他的教育改革大都是那种不越雷池半步的技术性改革,而不是整体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从而提出“让魏书生从神话中走出”;生在农村,在乡村学校教过书,成为大学教授后,他依然心系农村教育,在《建立农村支教体系的一点设想》中,他提出“在投入硬件的同时,以合宜的方式投入优秀的人力资源,也许是更关键之所在”;面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个老掉牙的问题,他“把不便说的也说出来”了,在《我看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他提出“理论研究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可能有宽广的视界”……”
篇7:《守望教育》读后感
《守望教育》的作者是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刘先生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 篇章以其流畅的文笔、独到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一种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境界之中,同时用那尖锐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刘铁芳先生在“是语文课本,还是伦理读本”这一章节中指出,我们应该选择优美、活泼的、生气盎然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不应该将语文教学变成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过早地让伦理取代童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果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假设某位老师硬性规定自己的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将成了学生课外负担。阅读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心之所至,自我怡乐。
刘铁芳先生特别在文章中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生命跌宕起伏来抚慰作为听者的我们的生命。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他们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
在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值得借鉴。有个老师布置给二年级孩子的任务是作一个关于“蓝鲸”的研究,要求孩子自己跑图书馆找参考资料,而且参考资料要来源于不同的地方。还要求研究论文至少要有三个问题,要写满两页纸。(详见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164页)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培养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而且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略读、浏览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的艺术:(1)读书贵精不贵多,“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要求学生读书要通读精读,读有所悟;(2)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读书多而不思考,头脑就会因膨胀而受到压抑,弊多利少;只有思考和消化书上的知识,才能发挥书的作用,给人头脑以健康和活力。
而我们自己,不单单为考试、写论文而读书,让我们的孩子不仅仅为考个好分数和写作得到好成绩而阅读。让我们为多种成一些充满人文精神的各色各样的树,形成充满生机的原生态森林而阅读吧!
篇8:《守望教育》读后感
。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着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作为教师,“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多让孩子们读书,在阅读故事中,他们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着,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更多精彩读后感推荐阅读:
《名人传》读后感
《孙子兵法》读后感
《故事新编》读后感
《三十六计》读后感
读《邮差弗雷德》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读后感
篇9:守望教育读后感
通过刘铁芳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我知道他是一位真诚的学者。在两次学术年会上见过他,朴素中有一种睿智,谦和中有一种坚持。
刘铁芳,生长在一个贫困的乡村,小学就读的学校是用泥土筑起来的,师范三年毕业后到乡村教书,几年后进入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从这一简历中可以看出,他无疑是一个“爱学之人”。在《守望教育》一书他说道:“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有人说,教育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在这一点上,只有爱情和幸福之类的话题可以与之媲美。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巨系统,任何一个人都处在“无知”的境地,我们所应做的就是“保持我们自身理智的清醒,对我们的已知保持一份谦逊,对我们的未知抱有一种敬畏,对我们探索未知的意愿,拥有一份理性的克制,不至于出现一种理性的自负”。
我们的理性不是万能的,而世界也好,教育也好,远没有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然而,现实中总有“教育真理的代言人”出现,甚至在教育领域之外的人,只要自己上过学,都可以心安理得地对教育问题指手划脚。刘教授在书中指出了这种“理性的自负”的根源:“什么都说,什么都敢说,什么都宣称能说清楚,把教育的世界变成一个毫无迷魅的世界,对于教育生活缺少一份必要的敬畏之心,这其中隐含的乃是教育中的技术主义倾向。”
“技术主义”,就是要寻求“规律”,追求“模式”。当下,“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一句“时髦”用语,总认为教育存在着一种能提示育人本质的确定的“规律”,只要找到了规律,按照规律的操作程序去执行,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教育领域也有了“造星运动”,名校办学模式和名师教案成为模仿和学习的重点,不少老师就此成了“熟练操作工”,执行着专家、大纲、教参、教科书、名师的旨意,而自我的思想却在教育世界中缺席。这就是“理性的自负”的代价。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教育是富有诗意和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种“乌托邦”情结,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勒出一种“绝对”的“好教育”。也许,这种“好教育”永远不可能实现,但如果连理想都没有了,教育生活只能是日复一日地耗费生命。
“绝对”的“好教育”在哪里?刘教授提出:“从柏拉图到杜威,从孔子到蔡元培,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但现实总是现实,总是匮乏的事实……但我们相信它们‘在’,‘恒在’,在我们坚定的信念之中。”
教育事业之所以富有诗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个人的体会和思考是不能缺席的,我们要时时追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我们究竟为什么教?……否则,教育就毫无诗意可言,只能成为一种谋生的工具,学生就成为“工作的对象”。
篇10:守望教育读后感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 刘铁芳 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身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的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熟悉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 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守望教育》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作者十分推重北大教授陈平原在其《学者的人间情怀》中倡导的学术作风:“应该提倡这么一种观念:允许并尊重那些钻研象牙塔的纯粹书生的选择,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一种人间情怀。”在作者看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者,在搞好专业研究的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文化批判意识,用自己的良知和道德“表态”。于是,作者将自己深邃的目光、纯净的心灵,交付于众说纷纭的教育。在《一位“爱教育者”的“人间情怀”(代跋)》中,作者以一种足以让人动容的真诚来剖析自己的心迹:“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我关注社会底层;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关注历史与现实之中不时涌现出来的他者命运之幸与不幸;作为一个在20 世纪后期出生长大的个人,我特别关注20 世纪里无数在封建与反封建、自由与专制、启蒙与救亡、个体尊严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辗转反侧”,“只是因为,我对他人当下存在或曾经存在的命运的关注与体验,构成了我自己的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我必须言说,只是因为它们构成了我生命之中的牵扯与疼痛。()这个我每天生活其中的世界是我的生命得以可能的惟一的世界,是滋养我生命成长的永久的摇篮,我没有理由不关切我身处其中的世界,关注并且爱这个世界中与我相遇的人们。这并不是因为我多伟大,而是因为我与周遭世界的交往构成了我生命存在的真实内涵。”这样的文字,让人分明读出:作为一名研究教育的学者,作者也许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芸芸众生的悲欢,但他愿意以自己的良知和赤诚,去“言说”他的所见所闻所思,关爱他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这样的“人间情怀”,既使作者一往情深地为教育呐喊、挥汗、流泪并幸福,也使读者对《守望教育》心向往之。
《守望教育》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见解的独到性。 刘铁芳 先生怀着对教育的满腔深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学日益成为显学,教育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时,他始终坚持着个人独到的问题关注,关注当代教育被遮蔽的人文情怀,比如儿童教育、乡村教育、道德教育、教师成长和人文幽思社会弱势群体,比如远离故事的教育等。林林总总的教育学话语,往往研究者自身被排除在话语之外,话语中间看不出研究内容与个人的实际性关涉。社会底层出身的 刘铁芳 教授习惯于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总是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作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对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强调“技术主义”和“权威主义”、并以此作为让学生“听话”的秘诀的做法提出异议,认为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违背教育为了“人的发展”的宗旨,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活泼的成长。这充分体现作者争鸣的勇气、学术的个性和见解的独立。 作者认为,教育问题无处不在。当人们为著名健身操教练马华的英年早逝而叹惋不已时,作者却看出了马华之死的背后问题:“不管怎样,有一点可以肯定,健美的马华留住了马华的健美,却没有留住马华本身”,“世界上最长寿的高加索人讲究粗茶淡饭,他们的脑瓜子装的恐怕不是我们所谓的‘科学’,不过是他们舒心乐意的习惯而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个‘幻象’的‘健康’一旦以过强的暗示加诸个人,本身就可能越出健康的轨道”。教育,正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如果仅仅以所谓的“科学”条框来规范,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想起刘胡兰》中,作者对几十年来一直将刘胡兰的故事编入小学生课本的做法提出批判:“社会已发展到了21 世纪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究竟应该给予我们的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以何种品性的教育?如果说刘胡兰以稚幼的肩膀担当神圣的革命价值是出于特殊的时代,可为什么我们一直还在比刘胡兰还小的孩子心灵里不断传诵着刘胡兰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什么我们的身边不时会出现小英雄不断以血来洗刷我们成人世界的眼睛呢?”,这样的批判似乎在“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又有谁能否认作者思考的深刻、呐喊的至诚呢?
《守望教育》的第三个特点,是其文笔不像一般教育著作文笔的生涩和艰深,显得平和宁静、灵动流畅和诗意盎然。
在《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一辑的篇前语中,作者写道:“且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让我们共同享受此刻的宁静与自由,倾听心灵深处细微的震颤。让我们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这样的文字,让平和从容状态下的教育深情、教育哲思,在人们宁静的心灵里汩汩流淌……
在《远离故事的教育》中,作者深情回忆儿时听大人讲故事的情景:“(各类故事)连同冬夜的柴火、夏夜的星光、秋夜的清凉,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有故事陪伴的童年,虽然贫穷,但不寂寞。童年的生命时光在故事的记忆中依稀存留,在回望中鲜活如旧,带给我绵绵不绝的生命暖意。”读这样的文字,一种温暖的感觉油然而生。
读这样的教育著作,有如轻风拂面、甘露润喉,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这是《守望教育》的魅力,也是刘铁芳先生的魅力。
★ 守望的阅读答案
★ 守望作文400字
【守望乡村教育(推荐10篇)】相关文章: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心得征文2023-01-23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案2024-03-29
亲情的议论文2022-10-05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大学生征文2022-11-22
高三昌平期末作文2024-02-01
高考满分作文:那片海2022-05-04
推广最美家庭倡议书精选素材2023-07-07
收稻子记事作文2023-04-05
皮里青河现代诗歌2022-10-26
谈论《边城》中的守望精神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