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村”广场(共7篇)由网友“曲星河”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芳树村”广场,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芳树村广场400字作文
芳树村广场400字作文
我们小区的“芳树村”广场非常漂亮。
早晨,天蒙蒙亮,“芳树村”广场的轻音乐已响起。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早练的人们开始在不同的健身器械上锻炼声体。啊!生活多么美好!
中午,广场的`鸽子们成群结队的在广场上一起寻食、一起喝水。鸽子的嘴尖尖的,身子胖胖的,又是还在咕咕叫呢!好想在说“你好,你好!”每当放学路过这里,我总会停下来看看他们。
晚上,喷泉开了,喷泉的彩灯也开了。喷出的水有的像人们的手飘来飘去,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开了、又谢了。喷泉的中间是一根巨大的水柱,喷到空中被风吹的水花四溅,你要是站在喷泉前,就会被淋成落汤鸡。喷泉下的彩灯也是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粉红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深蓝的、紫红的,可真漂亮。工作了一天的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广场上散步,在广场上边的石凳上休息。
啊!多么美丽的“芳树村”广场呀!
篇2:韦应物《对芳树》
《对芳树》是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所作的一首悼亡诗,作者因看到园中的花树,依然一片生机,而攀条摘花的人,却已逝去,生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原文:
篇3:韦应物《对芳树》
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
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
译文:
高大美好的园中花树,排列的倒映在弯弯曲曲的清水池中。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然而看着这个却伤人心。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佳人徘徊往返的脚印。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于宝应元年(762)结婚,时年二十六岁。婚后十几年,夫妻“宾敬如始来”,感情非常融洽。不幸妻子中年病逝,抛下丈夫和儿女。
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更何况他们是一对感情深挚的夫妻。诗人异常感伤,写下悼亡诗十九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迢迢”,高大美好的样子。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意思是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陽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
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月夜》)—— 亦悼亡诗)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攀”即攀折;“躅”指往返的脚印。字面是说,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我徘徊往返的脚印。其实际意思是: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篇4:芳树阅读答案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注] ①诗人李爽作此诗时在代州古城(今雁门关附近)任职。②三阳:早阳、正阳、晚阳。均含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意。③欲寄边城客:为倒装句,即“边城客欲寄”。
(1)本诗是一首 题材的诗(2分),是一首 诗(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1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5分)
芳树阅读答案赏析李爽
(1)思乡诗(2分,如答借景抒情诗给1分,答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或边塞诗不给分),古体诗(1分)。
(5分)(2)此诗以乐景写哀情,极言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景,反衬自己长年漂泊在外思归不得归的浓厚悲凉的思乡之情。(2分)本诗前面六句通过自己细微观察,描写初春之时,芳树千株竞相发芽的生机勃勃之景,再运用比喻手法,描写阳春之时鲜花怒放,晚春之时,枝繁叶茂,就连鸟儿也留连在芳树花丛之间,不愿离开。最后,诗人笔锋陡转,写出长年漂白在外的边城游子,想寄平安到家中,可是山长水阔,恐怕这份思乡之情也无法到达。诗人极力渲染春光明媚,芳树蓬勃生机之景,而在这物候变化中,作者体会到的是这美好春光又将过去,而自己却依然漂泊在外的思乡的痛苦伤感之情。诗人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对照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3分)
篇5:芳树阅读答案
《芳树》
丘迟
芳叶已漠漠,嘉实复离离。发景傍云屋,凝晖覆华池。
轻蜂掇浮颖,弱鸟隐深枝。一朝容色茂,千春长不移。
1、漠漠:紧密分布或大面积分布的样子
2、离离:为盛多貌、浓密貌、井然有序貌、旷远貌;空貌、明亮貌;光鲜貌、引申为光彩、光荣、清晰貌;分明貌、隐约貌、若断若续貌;相连貌、懒散疲沓貌、飘动貌;摇荡貌、轻细貌、
3、晖:日光,光辉。光辉和祥瑞全都聚集
4、华池:1.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昆仑山上。 2.景色佳丽的池沼
5:覆 : fù 遮盖 6: 颖 1.禾的.末端
7: 掇,拾取
丘迟(464—508)南朝梁文学家。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湖州市)人,灵鞠之子。初仕齐,官殿中郎。入梁,官司空(一作司徒)从事中郎。诗文传世者不丘迟能诗,工骈文,辞采逸丽。钟嵘说“丘诗点缀映媚,似落花依草,故当浅于江淹,而秀于任昉”(《诗品》)。但他最负盛名的不是诗,而是骈文《与陈伯之书》。陈伯之是投降北魏的梁朝武将,对梁有功,也有罪。故文章从晓之以大义、动之以真情两个方面入手来劝降,文辞委婉,情深义明,切中要害。最后一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用江南风物打动陈伯之的故国之思,情景交融,清新明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陈伯之接到这封劝降书后,立即率部归降了梁朝。
《芳树》南北朝沈约
发蕚九华隈。开跗寒露侧。氤氲非一香。参差多异色。
宿昔寒飚举。摧残不可识。霜雪交横至。 对之长叹息。
1:wēi隈:角落 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2:九华:.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3:跗:Fū花的根部 4:氤氲:烟云或气体极盛貌
5:宿昔:经久;经常 6:飚:狂风 旋风:
7:举:攻取: 8:交横:纵横交错
沈约: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阅读上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1、试比较两首诗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枝繁叶茂,芳香四溢。
不同点:丘迟诗芳树不仅仅果实垂地,而且芳香四溢。
沈约诗芳树突然遭受摧残,枝叶飘零,令人哀叹惋惜。
2、比较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丘迟诗中乐观的向上快乐的。
沈约诗让人伤心悲观的
丘迟极言芳树美好,给予自己不同凡响的抱负和坚贞不移的节操。
沈约诗通过芳树在寒风中受风霜雨雪侵袭衰败零落的咏叹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被贻误损伤的哀伤,表达了对邪恶势力憎恨和对被摧残者的同情。
篇6:《对芳树》韦应物
迢迢①芳园树,列映清池曲②。
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
风条③洒余霭,露叶承新旭④。
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⑤。
【注释】
①迢迢(tiáo):遥远的样子。
②曲:曲折之处。
③风条:受风的枝条。霭:云气。 余霭:指残余的雾气。
④新旭(xù);朝阳。
⑤躅(zhú):足迹。
【白话译文】
高大美好的园中花树,排列的倒映在弯弯曲曲的清水池中。芳树新美,远枝摇摇,在微风中露水从远枝风条中抛洒;露叶青翠如碧,迎接着朝阳的升起,承受着旭光的照耀,显得新美可爱,生机盎然,然而看着这个却伤人心。不要随意攀折这芳菲佳树,树下有佳人徘徊往返的'脚印。
【创作背景】
诗人于公元762年(宝应元年)结婚,时年二十六岁。婚后十几年,夫妻“宾敬如始来”,感情非常融洽。不幸妻子中年病逝,抛下丈夫和儿女。中年丧偶是人生最大的不幸,更何况他们是一对感情深挚的夫妻。诗人异常感伤,写下悼亡诗十九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
首二句是起兴兼比喻:“迢迢芳园树,列映清池曲。”这两句既是对园中实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昔日美好夫妻生活的比喻。比喻美好的夫妻,如鱼得水之欢欣,如芳林映清池之和谐。但是,妻子故去了,园中之景尚存,怎么不伤人心呢?
因而引出次二句的慨叹:“对此伤人心,还如故时绿。”芳树碧绿,池水清清,美景一如故旧,唯独不见妻子的倩影。物依旧,人已故。睹物思人,诗人追念之情缕缕传出。
颈联“风条洒余霭,露叶承新旭”,是承“还如故时绿”而来,显得芳树新美,远枝摇摇,生机盎然。然而诗人写这清景佳趣,并非要抒发“赏心悦目”之思,而是要表达其“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之慨,抒发的是“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之怅惘。这里是以乐景写哀情,借美景反衬内心的伤感。
诗末直接将芳树看作故妻:“佳人不可攀,下有往来躅。”视芳树如故妻,因而不要使其受到半点损伤。自己也需时时在芳树下徘徊停留,精心地保护她。
本诗纯用比兴之体,字面均写对园中碧树清池的喜爱、伤、感、依恋之情,而处处流露对故妻的痛悼恋旧之思。这种不即不离的悼亡之作,令人读来倍感真挚动人。
拓展阅读:《送终》韦应物
送终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
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
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
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决但遑遑。
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
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
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赏析】
这首诗并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只是质朴地叙写了整个送葬过程:选定日子,灵柩出发,出了长安南门,远望墓地郁郁苍茫,日暮时到达墓地后,诗人失声痛哭,露宿守灵。次晨封墓完毕,诗人凄凄惶惶与妻子的遗体诀别,孩子们知道从此永远失去母亲,牵着父亲的衣裳哀哀哭号而不忍离去。诗人最后说:“葬事虽然办得十分草率匆忙,但这个日子我是永远难以忘记的!”
全诗信口而出,不加修饰,不用典故,却真挚哀婉,凄恻动人。在艺术上,《送终》诗最感人之处在于叙事时笔端充满感情,“淋漓倾注,宛转侧折”,分不出究竟是在叙事,还是在抒情,情与事已经浑然一体,水乳难分。而叙事时又十分简净,抓住典型细节决不作琐细的现象罗列,这样写,既避免了繁冗拖沓,又不至于空泛粗疏。读了“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这几句诗,一群孩子牵住一位凄凄惶惶的父亲悲啼的情景如在眼前,令人顿洒同情之泪。
此外,这首诗由于能“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如诗中写到“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这种生死阻隔的感情时,诗人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又进一步写了两句心理活动:“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跟妻子的遗体诀别,多延长一刻都是好的;可是转念一想,暂时的延长也没有什么用,妻子的遗体最终还是要埋葬在山冈上的。这一“旁写曲诉”,使诗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它将诗人表面旷达、实质极其哀痛留恋的心情表现得深细婉曲。
篇7:《芳树阅读答案》阅读及答案参考
南北朝 李爽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注] ①诗人李爽作此诗时在代州古城(今雁门关附近)任职。②三阳:早阳、正阳、晚阳。均含阳光明媚、生机勃勃之意。③欲寄边城客:为倒装句,即“边城客欲寄”。
(1)本诗是一首 题材的诗(2分),是一首 诗(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1分)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5分)
★ 广场的写景作文
★ 游广场小学作文
【“芳树村”广场(共7篇)】相关文章:
游乘风广场优秀作文400字2022-07-21
广场舞作文300字2023-08-16
美丽的文化广场作文450字2022-12-07
四季的广场作文2023-07-25
美丽的广场作文500字2024-01-11
描写热闹的广场作文500字2022-12-01
美丽的大洲广场作文350字2024-05-01
广场舞联谊活动主持词2023-01-21
美丽的万星广场作文2023-08-23
广场夜景作文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