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论文(精选14篇)由网友“木槿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城市广场起源于古代祭祀活动所使用的场地。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的城市广场的建设则出于满足城市功能的需要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并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类型的城市广场。城市广场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基准的,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活娱乐场所。因此,人性化是广场空间环境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事实上,很多城市广场在空间环境设计上都缺乏人性化的元素或者是人性化的思考。因此,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再一次被强调,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世界里,更应该得到重视,它的提倡将在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城市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随着人本主义思潮的发展,各个城市建筑设计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城市广场设计方面,一般情况下,则是强调把人的需求融入到城市规划与设计之中,特别是通过对人们心理需求的研究,可以设计出不同性质、规模、功能的城市环境空间,并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群的心理需求和慰藉。城市广场在我国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一段浮夸时期,只是盲目的追求广场在面积上开阔,在技术上科技,在投资上的巨大,并出现了了攀比之风,而忽视的人性在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性,没有真正的利用其价值,造成了城市空间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城市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探讨的非常有必要的。
2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尺度
城市广场空间尺度是城市广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的好环最终决定着整个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人的行为心理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空间尺度处理的基本依据。在城市广场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可以归纳出三个基本的空间尺度。首先是见方的空间,给人以亲切感和自由感,属于创造空间的尺度;当距离超过之后,给人以无比开阔的感觉,会形成广场尺寸,也就形成了第二个尺度――场所感的尺度;最后一个尺度是领域感的`尺度,在超过左右尺寸之后,会创造出深远、宏伟的意境。当然,对于广场人性化设计来说,最重要的尺度莫过于以人为尺度,以欧洲的城市广场为例来说,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时很注重人体尺度,广场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舒适,而在我国,由于一些城市广场的尺度巨大,造成了对人的排斥,忽略了以人为主的尺度。
在广场小品布置这个环节更要以人的尺度作为基本参照。有关研究表明:人在直立时可以看见各个方位的事物,视觉范围宽广,而当人只向下或者向上看时,其视觉范围甚至小于左右90°的视觉范围。环境小品正处于人类的视觉心理范围之内,所以要做出合理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影响人的嗅觉、听觉、触觉等的心理感受。还有,广场应该进行合理的活动分区和合理的设施配置,这样才不会产生“广而无场”的感觉,并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吸引力。即使广场面积很大,如果通过庭院、山石、道路等设施的变换布置,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丰实、亲切、安定的感觉,吸引人们的到来,赋予城市广场新的生命力。
广场的空间环境并非单纯的尺度间题,它是由广场的活动内容、视觉特性、布局分区、光照条件、容积感与建筑边界条件等因素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相互对比有关。在设计时,应根据广场的不同功能类型,分析广场中人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性质,据此确定合理的空间尺度,有机组合绿化、水体、小品、铺地、色彩、灯光、音乐等多种构成要素。
3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层次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解释,我们把人对广场的需求也同样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要求广场舒适、方便,给人以亲切感;二是安全需求,要求广场保护“个体领域”,使个人在广场内的行动自由;三是交往需求,要求广场提供与他人交往的场所和空间;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们在公共场合希望能引起他人的重视与尊重。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四个广场需求层次,针对城市广场环境空间可以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和私密空间,这样的划分可以造就不同层次的私人活动领域,以满足各种性理、物质需求的活动。随着人们对建筑心理需求的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环境空间设计呈现出一种功能、层次复合型发展趋势,以便满足更广泛群体更多的功能需求。例如,在广场中留有大片空地的同时,又设置了大量的符合人体尺度的小品,空地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能够举娱乐、商业、社交等大型活动的公共场所,而环境小品的加入则可以满足个自我价值的实现及心理需求,并能保持一个独有的个人空间,以防止外界的骚扰。人们在广场活动一般都是一种交往活动,通过人们心理需求同样可以划分为公共性交往活动、社会性交往活动和亲密性交往活动三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交往活动同样需要不同尺度、层次的城市环境空间领域。另外,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在心理和物质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心理需求上的变化来设计不同层次、尺度的广场环境空间,以基本满足所有人群为目的。随着现代环境的不断恶化,空气污染、车辆噪音污染、光污染等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人们对城市广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需求方面添加了更多的因素,因此只有根据人性化的空间尺度设计不同程度的封闭或开敞空间领域,才能创造出富有特色、层次丰富的广场空间环境。
4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序列
广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空间的“调节器”。广场与周围建筑的层次关系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合理的处理广场空间与周围道路、建筑空间关系,将会更加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增添城市广场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广场设计中,应对广场周围的空间做整体考虑,以形成有机的空间序列,从而加强广场的作用与吸引力,并以此衬托与突出广场。
广场的序列空间可划分为前导、发展、高潮、结尾几个部分,人们在这种序列空间中可以感受到空间的变幻、收放、对比、延续、烘托等乐趣。这种序列空间的巧妙组织,不仅使空间环境极富吸引力,也使人的心态随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受到熏染,达到人景同步效应,同时也能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在广场空间序列的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到时间因素。同样一个东西,看一分钟和看一小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体量、尺寸很有限的情况下,有意识地增加人们停留的时间,将会产生“大”的感觉。设计师可利用人的这一心理感受引导人们在设计的空间序列中穿行或停留。日本横滨市的横滨大道广场空间整体设计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既为市民创造了舒适悦目的城市公共空间,又吸引了众多的大公司迁往横滨市,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广场空间总是与周围其他小空间、道路、庭院相连接的,它们是广场空间的延伸与连续,并连接着其他广场。这些空间与广场空间同样重要,它们互相衬托,共同构成城市的外部空间体系。
5结语
人性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基本上体现于理论观念,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是在提取抽象观念的基础上,有效的进行设计实践的整合,文章只是从三个方面对城市广场空间人性化设计进行阐述,在如果落实到具体设计环节还需融入相关建筑设计知识。
参考文献:
[1]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丹麦)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2: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城市广场是城市的生活模式、社会文化内涵、城市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构成城市空间的重要因子。城市广场并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它是具活的灵魂,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城市广场设计集中的体现了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品质。因此,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便由此而生,它是以人为中心,体现一种人本主义观念,一切以人类精神需要和物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在遵循此原则的基础上,从人的心理物质需求、行为特征出发,从城市广场设计的空间尺度、空间层次、空间序列三个方面,全新构造一条舒适的、人性的、自然的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道路。
篇3: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浅谈论文
休闲、社交等精神生活成为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的新追求,引起公共交往场所需求的大增。如今大多数居民不再去露天市场购买食物,不再去公共水井打水,不再去中心广场听别人发布消息,很多活动可以在家中进行,因此许多人渴望公共活动,即便只是午餐时的短暂时光。广场能够合理组合时间和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成为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但同时应该注意到广场景观被人为破坏,车辆随便进入,卫生状况差等诸多与城市形象极不协调,与日益深入的“人居环境”观念格格不入的问题,广场的人性化已日显迫切。
一、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一)协调统一原则
城市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统一;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注重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注重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二)多样化原则
广场设计的多样性包括空间多样性、设施多样性以及功能的多样性。参与活动的人数、年龄、人们之间的关系不同等,就要求不同的空间形式。有容纳几百或几十人的'空间;有适合年轻人也有适合老年人的空间;有熟人需要的私密空间,也有陌生人需要的开放性空间。多样的空间需要多样的环境设施来支持,广场因此变成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具有可塑性的环境系统。
(三)重视公众参与原则
在广场空间环境中应引导公众积极投入参与, 参与性不仅表现于市民对广场各种活动的参与, 也体现在广场的创作设计吸取市民的意愿和意见,从而提高创作的潜力。此外,还体现在公众参与城市广场的管理上, 人在广场上活动通常会产生破坏行为, 常常使城市广场使用功能不能连续发挥,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活动,公众参与管理可以加强主人翁意识,实现公共设施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
二、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
(一)广场选址要聚人气、安全
首先,广场应该选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或周围建筑、场所有意义的地段,与居民出行线路接近、市民到达广场的距离较短、交通较方便的地段,最好与城市中重要的历史建筑或公共建筑结合在一起,通过环境的整体性来体现广场的主题和氛围,这样对市民的吸引力更大,会有更多的人流在广场上经过、停留、游憩,使广场最大限度的得到人们的使用。特别是起支配和控制作用的建筑,其对广场主题的表达十分关键,往往决定了广场的性质。试想如果没有天空门城楼,******广场恐怕也就不存在了。现在好多城市在城市的偏远地段建一些大广场,根本不考虑广场与环境的关系,也不考虑是否会吸引到市民来到这个广场。这样的广场纵使视野开阔、植物配置与地面铺装考究,也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不能是单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的交通环岛式广场,也不能是由于规划构图的需要而画出的“边角料”地带,这样的广场大部分机动交通非常复杂,市民进入广场的安全性不高,于是变成了“可远观而不可进入”的广场,其实际的作用是远远发挥不出来的。
(二)广场空间划分
现在的广场一般都比较大,需要划分成不同的领域,以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兴趣、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多种活动的需要。在划分过程中,要有一个集中的大空间,这个空间占据主导地位。小空间的划分要适当,不宜琐碎,并且与大空间之间要有联系。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广场空间应以“块状空间”为主,“线状空间”不适应活动的开展。空间划分可以结合广场地面的升降,铺地材料质感的变化,以及建筑小品的运用,但是要把握好度。关键是整体性,城市广场不像园林要求空间丰富多彩,广场是以活动和场所取胜的。
(三)环境依托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在广场中用于进出和行走的时间只占20%左右,而用于各种逗留和活动的时间约占80%。人的逗留和活动行为总是选择那些有所依靠的地方,人们宁愿挤坐在台阶和水池壁上也不愿意坐在没有依靠的空地上。所以广场不能过于空荡,要有一定的依靠物,如柱子、廊架、台阶、林荫树、花地、栏杆等。现在许多广场以草坪为主,一马平川,很不合理。其次就是广场进出交通问题,过去的广场与街道是一个步行系统,而现在机动车道往往将行人与广场分开,行人进入广场十分不方便。所以广场设计一定要解决好进出问题、停车问题,可以采取立交方式,安全方便是前提,这一点千万不要忽视。
(四)绿化
在城市中进行绿化,以生态学的观点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从视觉上来说,绿化又可以带来休息和安静气氛;从色彩上来说,天空的蓝色和树木的绿色都是镇静色,可使人身心平静得到休息。绿化既能改造自然面貌,又陶冶了人的精神、情操。人们在草坪上或坐、或躺,在树荫下读书、交谈,尽情享受美丽景色。同时绿化还具有保护环境、软化空间、塑造景观、划分空间、表达文化等作用。大小和形状植物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间范围、结构关系以佼设计构思。大中型乔木能构成广场环境的基本结构和骨架,而当它居于较矮小的植物之中时,则会成为视觉焦点。小乔木和观赏植物适含于较小的空间,或要求精细的场所,如广场作为主景或出入标志的地段。高灌木可以充当障景物。
参考文献:
[1]程富花,陈天.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J].南方建筑,,06:81-82.
张辉,黄燕,陈纲伦,刘明卓.城市广场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析[J].福建建设科技,02:28.
谢芸.城市住区广场人性化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10:57.
篇4:城市文化广场论文
谈广场文化在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在我国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场文化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本文阐述了广场文化在和谐文化建设中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说明了广场文化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广大群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写到了文化广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课堂,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和欣赏水平。
关键词:广场文化;和谐文化建设;先进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高层次追求,同时因为城市建设的完善和功能的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大大小小的广场出现在城市里,广场文化有着活泼动感的特点,其在这种环境下得到了十分好的发展传播,是现在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广场的意义进行讨论。
一、广场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一)广场文化的自发性能吸引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
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是主体,但参加广场活动的人们绝不是靠行政推动,在广场上,人们可以来,也可以不来;可以是活动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活动的欣赏者或是旁观者。
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愿而来,高兴而去。
除了有组织的演出外,更多的是群众自发的、自娱自乐式的各种文化活动,集歌舞剧各类节目为一体,融吹拉弹唱多种形式于一炉,人们以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自得其乐,娱悦身心。
(二)广场文化的平等性、开放性能够吸引广泛的群体参与到广场活动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素质日益提高,特别是离退休人员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有一技之长,这为广场文化的兴旺增加了新鲜血液和新的动力,他们常常成为广场文化的主力军。
城市农民工大量的出现,这个群体白天辛苦工作,晚上比较轻松,因此广场文化对他们是很有吸引力的。
现代工作和居住使人与人的交往和交流减少,室内活动增多。
而人类自身也需要交流、交往和信息的交换,所以也需要户外活动,并且需要是平等的、自由的、无拘束的。
广场文化正好切合了人们心理需要。
广场文化宜文宜体、宜学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象一块磁铁引来了男女老少,引来了很多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人们。
广场文化的参与面之广、观众面之大,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难以比拟的,在这里没有年龄、身份、地位的差别,大家可以在文娱区、健身区、休闲区等自由流动,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在广场上感受文化的熏陶,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快乐,在表演中寻找着自己的才能,在文艺中展现自我的天地。
(三)广场文化的公益性使其成为联接人与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纽带
由于广场的公益性、开放性特点,这里把人们的一切世事纷争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只有对别人的理解、宽容和忘我的放松与快乐。
广场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娱乐活动,为市民走出家门、更多与社会接触提供了机会,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
广场文化活动虽然是百花齐放,但文化部门也可以对全市广场文化活动进行策划,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周密的安排,很多全市性的重大节庆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被安排在广场进行,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把需要向群众宣传、解释及需要听取广大群众反应的有关活动、事情、公告等,让群众了解、知情、支持、参与,加强对广场文化的正确引导,用健康、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同时,广场文化也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商家为扩大知名度,也积极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能够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广场文化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让广大群众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广场文化使人们从单调的业余生活中走出来,走向了丰富多彩的、五彩缤纷的广场世界。
白天,人们在这里赏鸽子,看雕塑,放风筝,练健身器械;夜晚,在华灯照耀下,伴着欢快的旋律,上百人一起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成为城市生活的亮点和风景线。
广场文化是荟萃群众文化的开放式大舞台,是市民休闲娱乐交际的开放式大客厅。
广场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许多人都可以在广场找到自己的所爱,吹、拉、弹、唱、歌、舞、戏、曲不分艺术门类,无论专业、业余都能登上开放的大舞台。
这些群众演、群众看的自娱自乐活动,让群众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自我表现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对于推动全民健身和营造社区和谐起到巨大作用。
广场文化不同于剧场艺术,广场文化是以人民群众的参与为原动力。
过去的各类文艺表演都在室内,无意中拉大了党委、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广场表演向百姓开放,使百姓能随意享受文化成果和公共文化服务。
广场会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普宣传、书法美术展览等等。
只要观众走入广场,不需要购买门票,不受座位与时间限制,就可以直接参与观赏,无须组织发动便有宣传对象,对表演者而言也最直观、最接近。
表演达到高潮时,台上台下即刻就能相互交流,台上表演投入,台下掌声热烈。
各类节目老少皆宜,展现了现代社会群众的文化风采和文明程度。
因此,广场文化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剧院”。
周边居民茶余饭后漫步广场休闲,众多家离较远的人还特地“打的”来享用这道“文化大餐”,更有市民将这里作为招待外地客人的旅游亮点。
广场文化兴起之后,不仅减少了社会矛盾的发生,同时也净化了社会风气,提高了市民精神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文化广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课堂,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素质和欣赏水平
新时期的广场文化活动遍及城市和乡村,联系着千家万户,影响着亿万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具有焕发人的精神、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的娱乐审美功能和宣传教育功能。
它不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场文化活动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任何其它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广场文化走过了一条由自发无序到自觉有序,由零碎松散到组织集聚,由一哄而上到提炼筛选的转变,这其中更蕴含着广场文化鉴赏性的提升。
广场文化活动改变了行政命令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每当重大的节庆之日或是重要的纪念日,广场不仅仅是一个大型聚会活动之地,更是一个良好的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课堂。
在这些节日,精心策划和举办的各类专场广场文艺晚会、少儿现场书画、乐器表演等,将宣传教育的主题寓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中,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为一炉,广场文化的受众多了,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自然也丰富起来,从单一型、小规模的演出发展到综合性、整体性、城乡一体化、制度性、经常性的文化工作,由原来的文艺表演扩展到文化展览、文化讲座、文化培训、文化咨询、文化服务、图书借阅等多种文化服务内容,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文化广场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大课堂,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走进社会教育的大课堂,在喜闻乐见中接受教育,通过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识和生活知识,力求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启迪感悟中净化灵魂。
一些热衷文化事业的专业人士主动对群众文化进行辅导,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提高群众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能力,用高品味的艺术、高雅的'文化提升市民的艺术鉴赏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广场文化活动催生出高素质的文艺队伍、高质量的文艺节目,有力推进了群众性文艺作品创作水平的提高。
同时,尽量挖掘和调动地方文化的资源,使得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并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
通过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今天城市广场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进文化的代表,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人们在进行广场活动时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更加地团结。
所以我们要保护广场文化,积极发扬、发展广场文化,让广场文化为推动全民健身和创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芳.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9期.
[2]贾富明.论群众文化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神州,20第20期.
篇5:城市文化广场论文
浅谈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
摘 要:广场文化是群众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以广场为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推进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广场文化;群众文化;
一、开展群众文化的意义
(一)开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群众文化已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环节。
所以,想要构建和谐文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
就要立足于文化惠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从而更好的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服务,不断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领分沿,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和谐的社会文化,它能够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文化方向,以道德教育为例,群众文化能够以特有的方式渗透进广大群众的思想中,它的教育价值是任何方式都无法相比较的。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育,扶持,成功打造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踊跃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
群众文化活动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作用非常关键,它的社会价值对全民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群众文化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基层和谐文化的作用:第一,它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广泛宣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第二,它为团结友爱、居民和顺,家庭和美,社区和谐充满生气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有力的原泉;第三,它没有年龄的差别,没有区域差别,也没有身份的差别,更没有水平高低的差别。
它促进了家庭的融洽,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互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即沟痛了心灵,并增加了团结友爱,充实了业余生活,群众文化把人们从家庭中,工作中单一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认识更多的人,大家一起锻炼,一起欢笑,互相鼓励,形成和谐的社会效应。
它更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序推行、促进了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发展。
二、群众文化中的广场文化
广场,是指户外开阔的活动空间,是城市与农村较大的平整场地。
文化活动,是指以艺术文化为主开展的活动。
广场文化活动,是以广场为阵地开展的文化活动。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非常符合广大群众的需求,这为广场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因而人们开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化。
根据多年的社会实践经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了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
这种群众文化的蓬勃兴起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素质,进而使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群众文化之一的广场文化,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城市添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搭建什么样的文化活动舞台?又该如何促进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呢?近年来,伴随着政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的开展,广场文化渐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而这种情况也正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迎合了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这也为广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依托广大的人民群众,不断打造广场文化品牌,使得群众文化走上一条繁荣昌盛的道路。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广场文化的意义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文化水平的落后,在这一段时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广场文化形式比较简单,主要以集会、庆典等形式来表现,真切地反映出这个时期的文化发展的特征。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之相追随的是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
随着群众文化的逐渐发展,在群众中出现了广场文化,并且得到了讯速的发展。
伴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的加深,广场文化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呈现出耀眼夺目的光彩。
三、广场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
篇6:人性化室内空间设计论文
人性化室内空间设计论文
一、室内空间设计人性化的特点
1)合理的布局。进行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时,要注意空间内的布局,必须要符合人的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
2)结合地域特色。室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要兼具传承地域文化的功能,将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具有视觉美感。不能过分注重视觉感官,并不是说是不重要的,室内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就要求具有视觉美感,无论是设计的形式还是尺度等都要符合审美标准。
4)注意环保节能。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性化要注意环保节能,要符合社会、人和自然能够和谐发展的需要。5)多元性的特征。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性化要做到多元化,设计中既包含个性化的元素,还要和地方民俗以及传统文化的结合。
二、现代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
1、室内空间的布局
室内空间的布局,就是对室内空间进行布局,在布局上要考虑合理性、功能性和科学性,这些是人性化设计的基本理念。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布局中,要更加注重符合人的需求,满足人的生活和活动的需要,依据不同的功能进行布局。例如,在住宅的布局中,除了要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布局成客厅、卧室、阳台、书房灯。此外还可以进行更加细致的布局,例如餐厅和客厅的隔断,既可以美化室内还可以灵活地分割空间,这种细节的处理,都可以体现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在对办公室或者是其他建筑的室内空间布局进行设计时,要尽可能多的照顾到使用者的喜好和需求来进行空间的布局。例如的残奥会的办公大楼,在室内空间设计上就体现出了人性化理念。它作为我国第一栋无障碍办公楼,在室内所有的地面都装修成了防滑的地面,电梯也安装上了触摸屏,大厅四周设有供残疾人用的扶手,入口还设置了导盲道,还有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感应装置。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残疾人的需求。使得整个办公楼室内空间布局变得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总之,要做到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就要把人们的心理、生理等需求融合起来,设计出舒适的室内空间。
2、色彩的运用
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色彩是十分重要的'元素。色彩是一种客观的视觉现象,会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感受,影响着人的情感。在进行设计时,要避免色彩的搭配不当,带给人负面的影响。例如暖色调可以带给人温暖的感觉,在较少阳光的房间里可以运用暖色系进行装饰。冷色调会给人带来清凉的感觉,在炎热的地区可以采用冷色调进行室内空间设计。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在进行设计时,可以根据业主的需求,如果喜欢浪漫可以采用粉色进行装饰,如果喜欢阳光,可以采用橙色系。此外,在公共场所例如医院、办公楼或者是工厂的室内空间设计,同样要考虑色彩的搭配和处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许多医院手术室中的装饰都由灰绿色组成,这样可以帮助病患消除悲观的情绪,而且也有助于医生的视力,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此外,学校教室的黑板多采用墨绿色,这种颜色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长期盯着黑板后产生的视力疲劳感。色彩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必要要重视色彩搭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设计,充分体现设计理念的人性化。
3、光照的考虑
合理的光照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光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设计时,既要利用好自然光还要合理地进行人工采光。自然光就是通过玻璃墙和窗户进行采光,人工采光分为直接光照、间接光照和混合光照三种。直接光照是对主光源进行集中运用,光线较强,照度高。间接光照是对辅助光源的运用,光线相对柔和。运用最广的是混合光照,它是直接光照和间接光照的混合运用。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时,要对光照的设计及运用进行人性化的思考,通过光照的合理使用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例如在住宅的卫生间照明设计时,自然光的采光较差,就要通过人工采光满足光线的需要。卫生间的照明主要是沐浴和洗漱化妆空间的光照。沐浴空间的光线柔和、均匀就可以,洗漱化妆空间的光线就要求亮度便于化妆。有的人喜欢浪漫温馨的环境,可以在镜子上装背景灯等来增加浪漫的感觉。
三、结语
总之,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人性化的策略有很多,空间布局、色彩和光照是最基本的几个点。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人性化的道路上,要走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怎样真正地实现室内空间设计的人性化,如何体现设计人性化的理念,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值得每一个设计者去深入思考,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性化策略。
篇7:专卖店人性化设计论文
关于专卖店人性化设计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专卖店的商业文化与商家利润之间的关联,从空间设计环节出发,重视人性化设计,才能更好地体现专卖店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着整个品牌的形象、文化、品质的提升,从而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商业环境,商业文化品质,以人为本,专卖店空间设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现今,文化在商业领域里也凸显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最初的提篮叫卖,到小门小店,再到商店、商场、商业街,其中的变化无不说明人们在不同时期对商业文化的需求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文化品质的提升可以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在商场上迸发出惊人的精神潜能。企业的商业文化核心是人,在经营时,应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商业文化,在商业因素分析中,空间设计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品牌专卖店是商业空间中典型的一类,它集形象展示、沟通交流、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空间设计对品牌专卖店销量的提升、品牌形象的塑造、消费者的吸引,商业文化的宣传,产品陈列和推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专卖店设计与商业文化品质的关系
专卖店空间设计是对品牌和商品进行的二次包装,不仅能够烘托出产品的'品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市场中得到立竿见影见影的利益回报,更重要的是它强有力推动着整个品牌在形象、文化、品质上的提升。
专卖店空间设计要遵循现代商业发展的前沿经营思想,以独有的企业商业文化为主旨,紧紧围绕人、环境、商品,营造高品质的购物休闲空间。所有设计语言元素的终极都要关注商业环境的受众主体,以经营需求为主线,关心顾客群内心深处细节活动的心理需求,满足和丰富顾客的体验感,营造生动的、人性化的充满诱惑力和文化感召力、视觉吸引力的购物空间环境,是专卖店空间设计的最高境界。如宜家,它的服务理念是:“使购买家具更为快乐。”因此,在宜家商场布局和服务方式的设计上,尽量使其显得自然、和谐,让每个家庭到宜家就像是“出外休闲的一次旅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宜家商业文化的特点。
销售终端竞争的成败最终决定着企业竞争的成败,宜家有效地利用了终端,把商场当作家庭来布置,进行彻头彻尾的终端文化建设,作为传播企业文化的大舞台,通过一切可用的传播手段来全方位地吸引和引导顾客,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宜家、钟情宜家。这对专卖店的空间设计是一个重要启示。
2专卖店空间设计原则
以人为本,物为人用,是专卖店设计的社会功能基石。“以人为本”的专卖店空间设计是提升企业商业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
人的消费行为的心理特征与功能分析、交通流线和视觉引导的相互关系。动线是根据经营布局、品类划分的功能需求而展开的。从顾客进入专卖店开始,动线的进程,停留,转折处,都应考虑视觉引导,并从视觉构图中心选择最佳的视点,设置商品的展示台,陈列柜和商品信息标牌,来引导顾客动线方向并使顾客视线注视商品的重点展示台与陈列处。充分考虑空间结构、客流方向、商品落位、商品个性和顾客生理、心理等因素制定几条动线规则,刺激购买欲,增加购物情趣。
商业文化渗入专卖店空间设计中。在卖场气氛营造上,到过宜家的人,没有一个不觉得清新,宜家要传递的正是“再现大自然,充满阳光和清新气息,朴实无华”的清新家居理念,使整个卖场充满了人情味。
以人为本的专卖店空间设计的原则。根据经营性质、理念、商品的属性、档次和地域特征,以及顾客群的特点,确定空间设计的风格和价值取向。创新意识突出,展现整体设计中商业品牌的个性化特点,将企业商业文化渗入专卖店空间设计中。具有诱人的入口,空间动线和吸引人的橱窗,招牌,是整体统一的视觉传递系统的手段。具备准确诠释商品,营造出商品环境氛围且个性鲜明的照明和形、材、色形式,能激发购物欲望和潜意识。商品的展示和陈列根据种类分布的合理性、规律性、方便性,进行总体布局设计,有利于商品的促销行为,创造为顾客所接受的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设备、设施完善,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安全通道及出入口通畅,消防标志规范,为残疾人设置无障碍设施和环境。
综上,专卖店是建立品牌形象的一种便捷的宣传推广形式,从多个角度向消费者传达着品牌的个性。顾客、商品、空间、文化四大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随着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市场对品牌的营销理念不断提出要求,专卖店空间设计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商业氛围和文化品质并重,以人为本的空间设计理念将会对专卖店品牌发展、营销战略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车伟,蔡荣光。专卖店——实现销售与利润最大化的利器[EB/OL].全球品牌网,
2.方圆。商业空间设计[M].中国电影出版社,
3.黄小石。专卖店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篇8: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浅谈图书馆的人性化设计论文
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在该研究室中为读者提供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服务。读者在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研究的同时,还需要休息及人际交流。因此,休息室、咖啡吧、展厅等空间的设计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利用中庭、屋顶花园等作为休闲区、讨论区,为读者提供环境优雅的休息、交流场所。
高校图书馆室内家具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1)阅览桌椅。阅览桌椅是读者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家具,其设计直接影响读者的学习和健康。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将人体工程学引入到阅览桌椅的设计中,同时考虑桌椅的舒适度与自然采光及人工采光相结合。例如,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逸夫图书馆在阅览桌上布置灯管,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可自行开灯,人工照明。
(2)书架。20世纪80年代后购置的书架大多是7层钢构架,并不适合中国人体形的使用尺度。最上层的书过高,拿不到或是拿得很吃力;最下层的书必须下蹲才能看到。在无法替换大批量书架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人性化原则。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在藏书区配备了小矮凳,便于读者查找高层书架的图书资料。近几年来新建的高校图书馆,大部分都考虑了书架的人性化的使用功能。
(3)休闲沙发。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家具设计,忽视了舒适度的考虑。读者只能坐在又冷又硬的阅览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运用到高校图书馆的家具设施中。在图书馆休闲区,软沙发或造型独特的休息阅览桌椅取代了传统的阅览桌椅。例如彻夜灯火通明的哈佛大学图书馆,给学子们提供了休息的舒适环境。又如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其休闲阅览区设置了琵琶状的大沙发。
标识系统的人性化
标识系统是高校图书馆提供给读者所需信息从而协助其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图书馆的一系列装置。完善的标识系统不仅有利于馆员简明轻松地回答读者咨询的问题,节约馆员和读者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树立了图书馆的形象。随着图书馆内部功能以及服务的不断完善,其标识系统设置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在标识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规范化原则。图书馆设计标识系统应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如图书馆安全指示标识,包括消防主机及设备标识、消防管路标识、紧急疏散示意图、安全出口引导标识、消防电梯标识、避难层引导标识、消防栓引导标识等。这些是保证读者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疏散人员,引导读者逃离危险,同时帮助有关人员消除危险状况。
(2)系统化原则。组成标识系统的标识牌数目众多,容易让读者眼花缭乱。在设置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作一定变化,但是整体形体、图形、色彩、位置设置等应有系统地规划,使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一致性,才能形成统一的美,易于让读者接受。
(3)人性化原则。图书馆标识系统是围绕读者活动而设置的,在设计时还应当遵循人性化原则。如提示性标识设置应注意文明礼貌,温和而富有诗意。“严禁喧哗”或者“静”等标识可以换成侧面性的提示:“大家需要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这不仅提示了读者保持安静,也使他们内心感到亲切、温馨。
室内装饰和绿色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图书馆楼内的墙壁应尽可能采用透明玻璃隔断,给人一种宽敞明亮的感觉;正厅的空间要宽敞壮观,烘托出图书馆的博大胸怀;通道、厅堂要有工艺、书画作品,充分反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绿色植物不仅有益于保护视力、增加活力,起到消除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作用,还具有防尘、灭菌、降噪、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及美化环境的功能,更能增添雅兴、怡情悦性,给人一种情绪上的安定感。因此,将绿色植物引入图书馆,不仅能提高环境质量,也是满足读者心理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图书馆的大厅、走廊、楼梯拐角等地方适宜摆放体形较大、姿态优美的植物,如散尾葵、绿箩柱、铁树等,以弥补大厅、走廊等室内空间单调、乏味的不足;阅览室放置文竹、吊兰、仙人科类等小型绿色盆栽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同时,增添室内生机与活力。
结语
图书馆室内设计的“人性化”理念,归根到底就是研究用户的审美需求,重视读者和馆员的健康,给读者和馆员提供最大的便利。将技术与艺术、环境与人文、读者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和谐统一,是图书馆内部空间设计的最终追求。
篇9:人性化设计及工业设计的论文
人性化设计及工业设计的论文
1无障碍的人性化设计
20世纪末所提倡的“让世界充满爱,让残疾同胞的生活跟正常人一样”使得“无障碍设计”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无障碍设计”,实际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无操纵障碍的设计,向残疾人提供特适合的生活器具及环境,使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无障碍设计在人机关系上应该做到更科学、更严谨地观察分析,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障碍和情况来差异化细微设计,合理解决他们的特殊问题,体现关爱与帮助,给予他们完整、平等的认同感。
2特殊群体的人性化设计
开始普及“无障碍”思想的同时,为特殊人群进行设计也是人性化设计向全面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设计的本质即是创造一种新的更健康、更科学的生活方式。
(1)对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随着老年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在生理技能上,视力、听力、肢体和心智方面都在逐渐退化,但是许多产品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导致老年人用起来不适宜、不方便,甚至可能带来危害。所以,在设计老年人用的产品时,应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实际需求的细微层面,从而实现真正对老年人的生活给予支持。
(2)针对儿童的人性化设计。孩子对现代日新月异的产品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然而,为孩子,尤其是幼儿使用而设计的产品却又很少。在对于儿童使用的产品进行设计时,应有所不同,既要带有青年人产品中那种朝气蓬勃的气质成分,又要带有成年人产品中简易、安全、方便的'功能成分,并表现儿童充满可爱、稚气、幻想的特点,将智力趣味性与隐含的愉快气息融于产品之中。开发既简单又安全实用,既有时代感又活泼可爱,能从小激发孩子们智力的产品是“人性化”设计深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3)针对女性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市场进入了细分化的时代,在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女性群体成为一股不能被忽视的消费力量,工业设计中的性别差异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要设计出针对女性的人性化产品,需首先对女性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及行为方式等进行了解分析。
(4)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因为病人更需要得到关心,所以设计师更需要对医院的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人性化设计,需倾注更多“以人为本”的观念去设计医疗产品,设计师们达成了为病人提供更体贴、更舒适的产品的一致共识。
(5)对其他少数人群的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是为人服务,这是至今已为人们所共识的概念。设计要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物和环境,并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是为“人”。所以,人性化设计考虑的是对所有人的人性关怀,任何一个个体我们都不能忽视,哪怕他们只是占有少部分,设计师都需表现出对他们人性的关怀。设计就是这样让物质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不断满足着各种人对各方面的需要。
3结语
产品设计应该以满足人类最朴素、最善意的情感需求为基础,为人们提供最佳的使用体验为目的。设计师设计的产品要恰到好处地满足需求才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让消费者感到贴心且实惠的产品便是企业取得成功的源泉。符合人性化、人机工程的设计是最务实同时也是最前沿的产品设计方向与重点,这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的结合。
篇10: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要素论文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要素论文
摘 要: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闪光点,具有主题明确、功能综合、空间丰富和景观优美等诸多特点,备受现代都市人青睐。要想规划设计好一个现代城市广场,首先要了解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特点及规划设计原则等,尤其要了解广场的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树种选择的原则和种植形式等。
关键词:现代城市广场 类型 特点 规划设计原则 绿地
现代城市广场是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最具公共性、艺术性、最能体现都市文化和文明的开放空间。它是群体聚集和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点缀、创造城市优美景观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形象和文化内涵。
如今我们面对的现代城市广场应该定义为:以城市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道路为纽带,由建筑、道路、植物、水体、地形等围合而成的城市开敞空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多景观、多效益的城市社会生活场所。
1. 现代城市广场的类型
按广场的功能性质不同可分为8类: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古迹广场、宗教广场、商业广场等。
2. 现代城市广场的特点
现代城市广场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改善了城市环境,带来了多重效益,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特有的城市广场文化现象,成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面对现代人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性质上的公共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具有公共性的特点。
2.2 功能上的综合性
表现在多种人群的多种活动需求,它是广场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最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2.3 空间场所上的多样性
现代城市广场功能上的综合性,必然要求其内部空间场所具有多样性特点,以达到不同功能实现的目的。
2.4 文化休闲性
现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反映现代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窗口”,注重舒适、追求放松是人们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普遍要求,从而表现出休闲性的特点。
3. 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现代城市广场使城是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它与小尺度的庭院空间、狭长线型的街道空间及联系自然地绿地空间共同组成了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3.2 完整性原则 成功的城市广场设计,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其完整性还包括功能的完整和环境的完整两个方面。
3.3 尺度适配原则 根据广场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要求,确定广场合适的规模和尺度。广场空间的尺度对人的感情、行为等都有很大影响,空间距离愈短亲切感愈加强。
3.4 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就是要遵循生态规律,包括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优化规律等,体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过去的广场设计只注重硬质景观效果,大而空,植物仅仅作为点缀、装饰甚至没有绿化,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缺少与自然生态的紧密结合。因此,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应运用园林设计的手法,通过融合、嵌入、微缩、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点、线、面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中,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使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领略和体会自然带来的自由、清新和愉悦;另一方面,城市广场设计应特别强调其小环境生态的合理性,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要有足够的绿化,为居民的各种活动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3.5 多样性原则
由于广场是人们共享城市文明的'舞台,它既反映作为群体的人的需要,也要综合兼顾特殊人群,如残疾人的使用要求。同时,服务于广场的设施和建筑功能亦应多样化,纪念性、艺术性、娱乐性和休闲性兼容并蓄,给人们提供能满足不同需要的多样化的空间环境。
3.6 步行化原则
步行化是现代城市广场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广场的共享性和良好环境形成的必要前提。在大型广场,还可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和主题考虑步行分区问题。
3.7 文化性原则
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历史风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的场所,其设计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相承,又要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就是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的文化性原则。
3.8 特色性原则
广场的特色性不是设计师凭空创造,更不能套用现成特色广场的模式,而是对广场的地形、功能、环境、人文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不断地提炼,才能创造出独具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现代城市广场。
4.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4.1 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广场总体布局相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广场绿地的功能应与广场内各功能区相一致。如休闲区规划则应以落叶乔木为主,冬季的阳光、夏季的遮阳都是人们户外活动所需要的。
4.3 广场绿地的规划应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和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
4.4 还应与该城市绿化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突出地方特色。
4.5 结合广场环境和竖向特点,以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小气候为主要目的,协调好交通、人流等诸多因素。
4.6 对广场上原有的大树及古树名木应加以保护和保留,有利于广场景观的形成;还有利于体现对自然、历史的尊重。
5. 现代城市广场树种选择的原则
5.1 首先要多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环境条件的乡土树种,做到适地适树。
5.2 选择耐瘠薄土壤的树种也尤为重要,因城市中的土壤大多为瘠薄土壤。
5.3 宜选择冠福大,枝叶密、深根性、无飞毛、耐修剪、绿期长和寿命长的树种。
5.4 还应选择抗病虫害、抗有害气体和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6. 现代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6.1 排列式种植 属于整形式,主要用于广场周围或长条形地带,用于隔离、遮挡或作背景。
6.2 集团式种植 也属于整形式,是为避免成排种植的单调感,把几种树组成一个树丛,有规律地排列在一定地段上。
6.3 自然式种植 花木种植不受株行距限制,结合环境疏落、活泼的布置。
6.4 花坛式种植 即图案式种植,装饰性极强,可以是花、草、和树木,是现代城市广场最常用的种植形式之一。
篇11:文化广场设计论文
文化广场设计论文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
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
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手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两种形式:①以水造型方式的。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
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如日本设计师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
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②不能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设计文化广场。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枢纽。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线,丰富空间体系。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
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果以时间长轴来衡量城市,其城市设计中的各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任何一种场所的设计,环境的设计,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作”,要设计城市整体性环境,就要具备整体性思维,就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所环境纳入城市一定的区段、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环境中,并通过运用轴线组织的方式,将它们相联系,并根据此场所与环境在城市整体性环境的重要性,来决定突出处理还是协调其它环境。例如:法国巴黎,在城市设计中,就充分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各城市空间。在巴黎中心区,若干以历史建筑物为主题的城市轴线,及以轴线设计来结合的文化广场与街道,这些城市元素在空间上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巴黎城,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是巴黎的精华。而构成这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设计,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空间序列的高潮。
综合上述,城市设计中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说明在任何一个环境设计中,整体的得失都比局部的好坏重要得多。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城市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篇12:文化广场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文化广场设计
摘 要 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内具有开放性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也是城市文化的一种象征.本文通过对登封市嵩山文化广场规划设计分析,对如何在城市广场中实现其内容的多元化,即将其景观效应与使用功能、历史文化、生态作用等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做了有益地探索.
关键词 城市文化广场;使用功能;景观效应;文化内涵;生态作用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领域再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如城市空间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等。
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结合对登封市嵩山文化广场规划方案的分析及感悟,浅析城市中文化广场的设计。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基地环境
本项目位于登封市区北端,北靠嵩山,与峻极峰相望,距嵩阳书院景区一河之隔。
项目位置是由城区南部进入嵩山景区的过渡地段,是市民登山游览的必经之地,东临季节河流书院河,环境优美嵩阳大道从规划区内南北向穿过 ,规划区南边为嵩阳公园,通过嵩阳大道与城市中心连接,场地东边为建成的街头小游园怡中院,内有唐朝朝觐坛遗址。
规划区周边道路已经形成,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建成。
规划区占地约37.91公顷,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最大高差1.7米。
东侧现为怡中院。
用地形状为斜梯形,项目周边连接城市道路,交通便利。
2.设计构思
嵩山文化广场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立足于文物及景区环境的保护,广场东西联系少林、中岳文化遗产旅游功能区,南北串联嵩山与城市环境,同时也是祭拜嵩山的礼仪场所,是嵩山历史文化展现的窗口。
广场规划区域是山、水、林、城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游客市民观赏游览的绿色休闲场所。
鉴于嵩山文化广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使命,文化广场的主题应该是通过彰显帝王文化、名人游嵩文化,突出嵩山的历史地位,通过加强儒学文化使其与嵩阳书院构成中国传统国学中心,通过展示传统民俗文化使登封市赖以生存的嵩山文化更加丰富,使嵩山与登封、山与城成为一个统一体。
通过恢复书院河自然环境和绿化植被,保护嵩阳书院景区生态环境和历史风貌,依托嵩山帝王文化、名人游嵩文化、民俗文化使该地段成为集礼仪、祭祀、商业、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嵩山风景区门厅和旅游服务基地。
嵩山文化广场以帝王文化、名人游嵩文化均以唐文化为主流,建筑风格将以仿唐建筑为主,蕴含浓郁的中原文化,将古典与现代、实用与功能完美结合。
建筑色彩多以灰、白、赭、茶为主.嵩山文化广场的绿化设计不同于城市园林、山水园林、寺庙园林,特定的位置与周围的环境决定了文化广场的风格应反映嵩山南麓山体绿化特征,自然朴实。
3.设计分析
3.1 功能分区
本项目旨在通过不同的功能区域展现嵩山文化不同侧面的景象,使每个区域体现出的风貌都独具个性。
因此将嵩山文化广场规划设计为五大功能区:
第一大功能区为礼仪景观空间序列――封禅大道。
其作为整个嵩山文化广场空间序列的集中体现,是连接城到山的过渡空间,并围绕嵩阳路来渐进的,也是整个嵩山文化广场的最大亮点。
在整个轴线上布置特色景观节点形成景观序列空间,以突出嵩山入口处的标志作用。
第二个功能区为历史人文区。
单独规划一片区域,规划设计一座嵩山文化博物馆,通过文物、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将宗教文化、少林文化、远古文化、中原文化、地质文化、民俗文化等做集中展示,让游人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对登封及嵩山文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第三个功能区为商业娱乐区――阳城古街。
该区域布置在嵩阳公园东侧,空间上收放自如、虚实相生,与嵩阳公园在空间及景观上互为渗透。
第四个功能区为住宿商务区――奉天宫。
以武则天行宫命名,是整个规划区域内相对独立的部分,布置住宿客房。
北为绿化休闲区怡中园,西为商业娱乐区。
奉天宫内设计霓裳馆(剧院),是集会议、办公、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
最后一个功能区为生态休闲区――怡中园。
现状怡中园绿化空间是城区向嵩阳书院景区过渡的良好地带,规划将其范围向南扩展至公园北路,并将书院河周边环境改造为亲水环境,园林环境改造为自然朴实的地域绿化风貌。
3.2 道路系统
主干道大禹路、嵩阳路是外部进入文化广场的交通性干道,同时也是景观性干道,它们连同公园北路共同组成地段旅游服务中心。
传统商业娱乐区与嵩山门广场区域为步行旅游区。
在进入文化广场区域的道路边缘,利用现有空地布置集中停车场.. 3.3 景观体系
各个功能分区内都有引人注目的景观节点。
比如帝王文化苑中的山呼峡广场,名人游嵩苑内的嵩阳画院,民俗特色区内的戏楼广场和礼仪景观轴线上的嵩山门广场、大禹像、朝觐坛等等,它们都以独特的造型成为文化广场那个区域内的景观亮点。
3.4 绿化系统
嵩山文化广场就是一个大的园林绿化休闲区域。
结合规划区内通过的河流,规划亲水性景观,各种仿古建筑和特色小广场都隐匿于园林绿化的环境之中,使得整个嵩山文化广场在绿中和谐共生。
4. 结语
嵩山文化广场规划中立足现状,着眼未来,整体考虑。
经过对嵩山文化全面的分析研究,使该区域成为嵩山风景区的门厅、深厚悠久的嵩山文化展示窗口。
综上所述,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一个方面的内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城市的总体布局和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城市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的。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文・林奇. 城市形态[M]. 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3-25
[2] 齐 康. 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徐 进. 城市广场设计重在以人为本[J]. 小城镇建设,,(06)
篇13:文化广场设计论文
试谈中国的文化广场设计
摘要: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 内容 ,如城市空间设计、 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 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等。
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 环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
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介绍城市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
关键词: 文化广场 建筑设计 规划
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
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
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 时代 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
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 历史 、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 艺术 、人类的能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
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
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
同时,为了解决 交通 组织上的人、车分流 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
组成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
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上采用有隐喻 中国 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 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成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塑空间。
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
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
例如: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 音乐 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2.1 .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
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
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
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起。
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2.2.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 社会 历史意念上;②空间设计上;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
并且注意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2.3.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
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
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材料、文化结构的 影响 ,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4. 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
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
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
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
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
篇14:城市商业综合体人性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
1前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鲜明的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划分已经被打破,新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体现了现代社会市民对于居住、工作和购物一体化的需求。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种集合多方面多功能的建筑模式,是未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将人性化景观设计的理念融入商业综合体中,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 景观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论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室内热环境空间建筑管理论文2022-04-29
人居环境科学理念的论文2022-11-07
社区老年人户外空间设计及交往影响论文2023-01-17
概述居住小区园林设计要点论文2023-03-12
设计思维下微小景观空间设计的探索论文2022-04-30
城市景观设计中轴线的运用论文2024-02-07
现代化选矿厂景观设计研究论文2023-06-17
高校文化广场设计之我见2023-11-24
新农村建设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论文2023-03-09
跨线桥景观设计论文2022-10-31